中国服装行业分析报告.docx
- 文档编号:27787694
- 上传时间:2023-07-05
- 格式:DOCX
- 页数:47
- 大小:55.60KB
中国服装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中国服装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服装行业分析报告.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服装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时装业研究报告
第一章女性时装业概要
衣、食、住、行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衣服不仅满足了人们作为生物体而存在的需要,而且满足了人们对美的精神追求,从而体现出社会的历史发展和文化内涵。
研究女性时装业,首先明确几个核心的概念。
一、女性时装的相关定义
1、服装是指人的上体和下体所穿的衣服的总和。
2、服饰是指除了衣服之外的鞋帽、首饰等配件或饰物。
3、成衣
成衣是指近代出现的按标准号型批量生产的成品衣服。
成衣的概念是相对于在裁缝店订做和自己缝制而言的。
在百货商店里以及服装专卖店中出售的均是成衣。
英语为ready-made,法语为confection。
一些品牌如Benetton(贝纳通)、LizClaiborne(里兹•克莱本)等都是一般成衣的杰出代表。
4、时装
时装是指时髦、流行的具有鲜明时代感的服装,它是相对于历史服装和在一定时期内相对比较稳定的常规性服装或成衣来说的。
它的特点是变化迅速明显,极富流行性和周期性。
时装有两种层次,一是前卫性时装,在国际上相当于Mode,highfashion和Vogue等理念,专指欧洲高级时装店的设计师的产品,其特点是艺术感强烈,个性鲜明,集中体现设计师对流行和时尚的个人见解和主张:
二是流行时装,相当于fashion的概念,是指较大批量生产、销售的具有流行特征的成衣,其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普及性。
一般来说,从Mode转化为fashion是成衣制造商从具有流行指导意义的Mode中选择具有流行倾向的式样进行再设计,然后投入批量生产,最后投放到市场中流行、普及化。
无论哪种时装类型,在中外词语中均多指女性服装。
表一前卫性时装与流行时装的比较
项目种类变化频率变化程度创新性普及性
前卫性时装变化极快、带有先驱性和尝试性极富变化、具有流行先导性极具艺术创新性、富有个性魅力主要集中在上流社会
流行时装变化较快、具有流行性富于变化、具有鲜明时代感新颖、时尚、具有一定创新性社会普及程度较大
5、高级时装
1)概念
是法语Haute-Couture的意译,指专为上层社会的贵妇人设计、制作的高级手工女装,采用高级的面料、顶级的设计与做工,同时价格高昂,专供其顾客在高档场所穿着使用。
这种服装在欧洲高级时装店制作,一般分成两大类:
日装(生活装)和晚装(夜间社交礼服)。
高级时装业是欧洲时装业的一个特殊行业阶层,它有自己的协会组织进行“高级时装”的认定,并受到法律的保护。
常见的高级时装有:
ChristianDior(克里思汀•迪奥)、Chanel(香奈儿)等。
2)高级时装与高档时装的区别
高档时装是指在面料、设计、做工、价格上在同类产品中处于高的档次,但高级时装是以其独特的生产方式而言的,两者定义的重心不同。
6、高级成衣
法语:
prêt-ã-porter,是指高级服装设计师以中产阶级为主要消费对象,从前一年发表的高级时装中选择便于成衣化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利用高级时装的制作技术,小批量生产的高档成衣。
在生产组织方式上,它不同于一般的成衣。
作为原本是高级时装店的副业,随着自身的发展,它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行业,出现了专门设计和生产高级成衣的设计师和服装公司。
它与高级服装的理念和组织形式不同,连名称也有区别,高级时装店法语为maison,高级服装设计师被称为couturier(女性称couturiere);而高级成衣店称作boutique,其设计师被称作styliste。
着名的高级成衣品牌有:
高田贤三(Kenzo),DonnaKaren(唐娜•卡兰)等。
7、小结
在定义了时装的相关概念后,将几个定义作一下总结:
表二时装的分类
时装按档次划分按创新性划分按流行先后
由高到低高级时装高级成衣一般成衣(部分)由强及弱前卫性时装流行时装从先到后
二、女性时装的产品特性
1、创新性
创新性是时装的灵魂,时装与常规性服装的区别即体现在服装创新的程度和速度上。
无论是前位性时装,还是流行时装,都要体现时装设计师的创新思维和理念,时装的创新与否往往是其日后是否流行的前提条件。
创新性体现时装的个性特征、富有艺术想象力,是时装之间差别的最本质体现,只有时装不断推陈出新,时装的生命力才能不断延续下去。
时装的创新性不仅体现在款式设计上的创新,而且包含了服装面料选取、服饰搭配上的新颖设计,可谓体现在服装穿着的各个方面。
2、流行性
1)流行的本质
流行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一定数量范围的人受某种意识的驱使,以模仿为媒介而普遍采用某种生活行动、生活方式或观念意识时所形成的社会现象。
时装的流行不仅体现物质生活的变化、发展,而且体现人们精神世界的转变。
流行受两种心理变化支配,一种是标新立异的心理,另一种是惯性心理,即不跟进就意味着落后与保守的心理观念,前者促使流行的开始,后者导致流行的普及一般化。
2)流行的要素
流行的要素主要有四种:
①权威性;②实用性;③新颖性;④美观性。
这四个要素组合不同,形成的流行特征也不同。
如①+③+④就体现出流行自上而下的一种对权威追随的一种流行方式,而②+③+④则反映出现代社会平等的、追求多样化的流行趋向。
在流行的要素中,③与④是必不可少的因素。
3、周期性
在人类的审美感觉中,反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形态美。
反复现象表现在时装中即流行的周期性,每隔一定的时间就重复出现类似的流行现象,当然这种周期性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积累流行因素的重新组合,并加上时代发展的元素。
时装流行的周期性主要受社会环境的制约,随着人类生产力水平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时装流行的周期越来越短在奴隶、封建时期,流行的周期是以千、百年来计算的,而到了工业革命后的资本主义社会,流行的周期是以十年来计算的。
某一意大利周刊发表文章,把世界经济的变化与20世纪女性裙长的变化作比较,结果发现经济活跃时,裙子变短,经济萧条时,裙子就变长,这个长短的变化,大体上是20年一个周期。
一次世界大战后的20年代,经济复苏,裙子变短;1929纽约股市暴跌,30年代裙摆加长;40年代的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战争带来某种不安定,短裙又开始流行;战后经济萧条,长及脚踝的长裙一直流行到50年代前半期;60年代的第二次产业革命使经济迅速增长,短裙在“年轻风暴”中粉墨登场;70年代石油危机带来宽松式裙子的流行,同时由于女权主义运动的兴起,裙子越变越长;80年代随着物质生活的富足,享乐主义和大量消费盛行,人们着装的裸露度大大增加,超短裙开始流行;90年代欧美经济开始不景气,70年代的式样又开始复苏,裙子又变长了。
(见图一)
图一20世纪女性裙长的周期性变化
日本的一位服饰评论家则对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流行总结出了五年就发生一次较大的变动的规律,她认为每五年就会有相应的社会事件发生,这些事件决定今后几年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这些都被时装的流行表现出来。
(见表三)
无论评论家们预测到怎样的时装流行规律,时装流行的规律性是确实存在的。
表三二战后流行发展的动向(五年变化论)
高级时装设计师主导以形式为中心的时代1945—1946战争的残余影响
1947-1952(新样式时代)迪奥的“新式样”发表,细腰长裙和“女性复活”时代的开始
1953—1957(便于活动的女装的先兆时代)迪奥发表短裙,从细腰身那里解放出来的宽松的服装流行
1958—1962(筒式女装时代)巴伦夏加发表筒式女装,女性从收腰的样式中解放出来,进入便于活动女装第二期
1963—1967(超短裙时代)英国的玛丽克万特和法国的安德来克莱先后推出超短裙,随后风靡世界
高级成衣设计师主导反映消费者动向形式和意识并重的时代1968—1972(高级成衣抬头)随着高级时装业的危机,高级成衣业进入时装界,正式开始活动
1973—1977(宽松式时代)直线型宽松肥大的服装式样开始流行
1978—1982(回归基本型年代)由于人们追求正统、正宗、正牌的愿望越来越高,服装回到讲究造型的年代
1983—1987(多样化时代)构筑式和非构筑式共存,形成多样化的时代
三、女性时装业的历史
1、历史综述
服装从诞生起就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不同的历史时期,服装都进行着自己的演变,概括起来,服装的历史发展主要受到社会政治、经济、宗教、法规、文明、思潮、科技、气候地理环境等的制约因此世界各地服装业的发展千姿百态,但是对世界服装业的发展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欧洲的时装业。
2、欧洲女性时装业的发展历史
欧洲有悠久的艺术、文化发展历史,这是其能成为近代时装业发源地的重要原因。
近代欧洲时装业的发展历史首先要从法国高级时装业谈起,19世纪中叶,查尔斯•••夫来戴里克•沃斯创立了以上层社会的贵妇人为顾客的高级时装店,随后高级时装店及其设计师在巴黎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如雅克杜赛、约翰雷德芬、珍妮朗万、保罗波列、香奈尔、巴伦夏加等,法国成为近代世界时装业发展的源头。
1911年法国高级时装店协会成立,标志着法国时装作为时装设计的一种重要形式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可以说高级时装店的出现使服装进入了一个由设计师主导服装流行潮流的新时代,从19世纪后期到1914年,高级时装发展逐渐成熟,除了法国,意大利米兰、英国伦敦、美国纽约等地的上流社会也在流行。
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在二战后的五十年代,即1947年迪奥发表了其“新式样”的时装式样,因战争而失去的女性特有的曲线美又回到了人间,迎合了战后人们追求和平、美好的愿望,受到疯狂的欢迎,这不仅使英美市场堆积了大量的“战时风貌”的滞销品,而且再次确立了巴黎“世界时装发源地”的国际领导地位。
但是到了60年代,受到反体制、反传统的“年轻风暴”的洗礼,高级时装业受到了致命的打击,50年代顾客有20000人左右,到1964年减少到15000余人,1974年仅剩5000余人,80年代减少到3000人,现在则只有2000人。
同时巴黎在1962年还有55家高级时装店,到1972年减少到30家,1988年还剩23家,1993年就只有20家了。
1955年高级时装店的劳工总数是20000人左右,到1974年锐减到2200人左右。
就在高级时装业穷途末路之际,原来作为其副业的高级成衣业蓬勃发展起来。
出了高级时装店兼营高级成衣外,也出现了许多专门设计、经营高级成衣的时装公司,他们反映街头自然产生的流行,不同风味的纤维、色彩感觉、款式造型是他们关心的重点。
他们主要服务于年轻人,因此服装流行的周期很短,完美的裁剪和精致的做工被视为次要的价值,设计新颖而且价格只有高级时装1/6到1/9的高级成衣,形成了消费量惊人的重要适才,他脱胎于作为夕阳产业的高级成衣业,但大有青出于蓝而盛于蓝,取而代之之势。
3、美洲女性时装业的发展历史
美洲女性时装业的发展以美国为代表。
美国服饰文化的特点是实用主义,强调简洁的美学观念,在40年代美国时装业呈现出强大的发展势头。
美国时装业的发展历史可以牛仔服成为时装风行全球为例来加以说明。
众所周知,牛仔服是一种美国文化,开始是美国西部的淘金矿工穿着的工作服,后来逐渐成为蓝领阶层的作业服装,成为美国西部开拓年轻人的典型形象,从此牛仔服在全美流行。
二战中牛仔服随美军士兵扩散到全国,在50年代,又随好莱坞电影人物形象吸引了年轻的一代。
60年代牛仔装成为反抗的象征,反传统、反战争等愈演愈烈,以致出现了“嬉皮士”等“年轻风暴”,在新旧文化、观念的冲突中,牛仔服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牛仔服再也不是过去的劳动服了,它成为时尚、休闲、活力的标志。
它第一个冲破性别的限制,成为中性服饰,打破了女子着裙装的传统习俗的同时,更增添了女性的性感与魅力。
随着牛仔服的普及,它也登上了世界时装发布展示会的大雅之堂,许多欧洲的着名时装设计师也开始设计牛仔系列,牛仔服成了时装界的新宠。
从牛仔服的流行可以看出美国(以纽约为代表)时装界的特点是时装定位的灵活、简洁的结构和随意的风格,再加上美国科技的领先和经济的发达,这些都使美国时装业发展时间虽然不长,但是依然成为世界服装中心之一。
4、亚洲女性时装业的发展历史
亚洲有着悠久的东方文化传统,但能代表亚洲女性时装发展水平的当数日本时装界,日本的成功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回顾其历史发展过程,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起步期(1945—1963)
二战后,日本的社会、经济都处于崩溃的混乱时期,但由于朝鲜战争的爆发,日本的纺织工业开始复苏,曾保守地坚持自己民族服装地日本人,也开始掀起了“洋裁热”,各种类型教授裁剪的服装学校开始涌现。
1953年,由着名的法国时装设计大师克里思汀•迪奥在东京会馆举办时装表演,给日本时装界以划时代的影响.日本的百货商店纷纷把巴黎时装引入日本,日本时装界的国门大开。
第二阶段——腾飞期(1964—1976)
1964年,东京举办了奥林匹克运动会,从而推动了经济的飞速发展,纺织、服装的技术力量也不断提高。
一批批服装专业的毕业生进入了服装界,文化出版局创办的时装杂志设立了“装苑奖”,服装设计师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
另一方面,随着人们审美观的变化,“构筑式”西方服装文化开始受到西方人的扬弃,东方的“非构筑式”服饰文化渐受注目。
70年代初,高田贤三在巴黎一举成名,接下来,三宅一生、森英惠、三本宽斋等一大批设计师开始向欧美进军,日本时装开始主动进攻世界市场,70年代,又一批时装设计师登上世界时装舞台,以设计师名字命名的服装企业与专卖店不断涌现,日本时装走向了世界。
第三阶段——繁盛期(1977—)
1977年,森英惠正式加入巴黎高级时装店协会,而高田贤三在领导70年代世界时装潮流后,三宅一生等又开始左右世界潮流。
在日本成衣界,1000亿日元的企业不断涌现,日本服装的流行信息和动态越来越在世界上变得举足轻重。
1980和1981年,日本在纽约举办了“日本时装博览会”,日本的社会舆论也为日本服装摇旗呐喊,各种新设的奖项使更多的新人脱颖而出。
1985年秋,以三宅一生为首的一批日本服装设计师成立了自己的时装设计师协会,每年两次的东京时装发布会从此诞生,东京也同巴黎、米兰、伦敦、纽约一起被并称为世界五大时装之都,共同领导世界服装的潮流。
四、世界女性时装业的发展状况
1、女性时装业生命周期发展阶段
纺织服装业是个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产业,现在仍是世界重要工业之一,目前纺织服装业已从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发展,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优势和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优势不断改变着纺织服装生产和贸易结构。
根据一般的经济规律,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首先是以纺织工业为先导,美、英、日、亚洲新兴的韩国和中国台湾都是如此。
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仍已发展纺织服装业为起点。
现代的纺织服装业的增长点主要集中在亚洲和美洲的一些发展中国家。
纺织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自身产业构成的改变,形成特点明显的六个阶段。
1)萌芽期这个时期以手工作坊方式生产,利用天然纤维生产普通织物服装供应国内的需求,生产力水平低下。
目前大多数非洲国家处于这个阶段。
2)服装出口早期主要从事劳动密集型的初级加工,产品质量不高,技术含量低。
以相对廉价的劳动力,来从事来料、来样加工,以出口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
目前处于这个阶段的国家有尼泊尔、孟加拉国和大部分加勒比海和太平洋国家。
需要更多的分析报告,请到www.******
3)面料和服装生产期处于这个阶段的国家,如中国。
我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化纤工业,最终产品可以一用本国面料,不仅再依靠来料、来样加工,有能力占据中低档的国际市场。
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出口激增,并不断吸引外商合作、合资和独资经营,政府通过一系列激励政策刺激出口和产业增长。
4)黄金期生产规模较上一个阶段进一步扩大,存在较大顺差,整个行业的产量和质量提高,本国拥有现代化企业,并开始向外国投资。
随着技术的成熟,开始调整产业结构,向更高新的技术工业发展。
中国目前正向这个阶段靠近,并且一些行业领先企业有一些实质的跨越。
5)完全成熟期这个阶段产量仍在增加,但就业人数开始下降,生产和加工工艺日正臻成熟,产业趋向资本和技术集约化,化纤和含高科技的部门,如时装业等占有重要地位。
日本、美国、意大利就处于这个阶段。
6)衰退期纺织企业的数目和人口及产量下降,进口大增,逆差加大,产品出要集中在较高档市场,如高级时装、高级成衣等,但整个纺织服装工业是一个萎缩的过程。
处于这个阶段的国家主要有欧盟的一些国家,如英、法、德、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等。
由此可见,发达国家的纺织品和服装的生产规模副增长,主要集中在高档时装和技术密集型新型面料方面,所占市场份额开始下降,而发展中国家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量和质量都有所提高,但仍集中在中低档产品上,市场份额逐渐上升。
世界服装生产中心正在向具有比较优势的亚洲和美洲的发展中国家转移。
近代服装业经过200多年的发展,经历了数量型发展阶段、品种型发展阶段、到20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女装进入了质量型(即品牌)发展阶段。
从整个行业来说,女性时装行业的世界发展是不平衡的,发达国家已处于成熟期,而落后的地区其时装行业才刚刚起步。
每一种服装形式都有其自身的生命周期发展阶段,时装也不例外,时装的盛衰变化按照时代的发展过程形成成长、发展、繁荣逐步上升到极盛期,然后又从定点开始沿着下降的路线,经停滞、反转、衰退、一直到消亡,这期间可能还有螺旋型上升的可能性。
法国高级时装业的兴衰就说明了时装的生命周期过程。
60年代以前,世界范围内,社会仍是传统金字塔型的结构,皇宫贵族处于塔顶,体现在高级时装领域,是高级时装设计师和皇宫贵族共同主导全社会的时尚潮流。
进入60年代,民主化思想和反传统思潮盛行,妇女地位得以提高,中产阶级开始形成。
所以,60年代以后,社会结构由“金字塔型”向“纺锤型”过渡,皇宫贵族和上流社会的影响力大大削弱,而中产阶级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开始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
在时装界,以设计师风格为主导的巴黎高级时装不可避免地走上了下坡路,以富裕起来的中产阶级为市场定位的高级成衣开始走上康庄大道。
高级时装设计师也必须适当考虑顾客喜好和市场需求,在继续设计高级时装的同时,纷纷推出自己的成衣品牌和二线产品,从原来纯粹的“艺术时装”走向民主化的“现实时装”。
其实不仅不同种类的时装有其自身发展的生命周期,每种品牌的时装也有其自身的市场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关于这点将在品牌营销中进行详细分析。
2、世界服装市场状况
自60年代以来,世界纺织服装发展迅速,目前其销售额仅次于能源产业和信息产业,名列第三,而全球贸易额也高于同期其他商品贸易的增长率。
在纺织品贸易中服装的比重在80年代以来,已经超过其他纺织品,成为贸易主体。
美国和欧盟(主要是德国)是世界主要的纺织品进口国家,发达国家总的进口额为2346亿美元,占全球的70%(其中美国为730亿美元,其中服装587亿美元;欧盟为1407亿美元,其中服装868亿美元)。
此外日本进口额为209亿美元,其中服装164亿美元。
而欧盟区域间(欧洲国家间的进口)824亿美元,占全部进口的58%(意大利是欧盟间重要的服装出口供应国)。
在出口方面,亚洲的韩国、中国香港和台湾在60年代崛起,迅速占领国际市场,中国在80年代以后奋起直追,目前是世界第一大服装出口国。
世界服装贸易目前已形成亚洲发展中国家、西欧、北美三个重要的贸易地区。
亚洲发展中国家出口高于进口,是服装供应基地;欧盟的进出口量都很大,是最大的服装进口地区;美国的出口量较小,是最大的服装净进口地区。
目前世界纺织产业结构将进一步调整,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均将因其产业特点而成为全球纺织产业链中的一环。
而全球纺织品贸易状况以及新的营销模式将进一步推动新的纺织产业链的形成。
如快速便捷的新采购模式的形成,将促使世界纺织产业结构的调整。
据了解,在欧美市场,产品的零售价是产品的到岸价的4-6倍,其中的利润被中间烦琐的采购环节瓜分,生产厂家和消费者均没有得到较大的利益。
大型采购商为了降低采购所产生的成本,将利用自身快速的信息的畅通系统,实现了集中式的采购,直接和生产企业实行对接,靠近产地的物流配送系统,将会成为新的纺织产品基地形成的重要因素。
集约化、物流化的采购模式将会对世界统一市场的形成和世界纺织产品结构调整发生明显的推动和影响。
五、影响女性时装业发展的外部因素分析
世界女性时装业发展的不均衡,使我们有必要探讨一下影响女性时装业发展的因素。
凡事皆有内外因的区分,这里先将女性时装业自身的生产经营的内因及与服装业发展紧密结合的上游产业略去,放到后章详细论述,这里重点分析一下宏观外部因素。
1、宏观经济、政治法律环境
经济环境是指企业与外部环境的经济联系,主要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经济结构、社会购买力、消费者的收入和支出、物价水平、消费信贷及居民储蓄等因素。
经济环境决定了服装及材料的供给和服装自身的需求等问题。
历史上服装的发展都是和其宏观经济状况同步的,如经济结构的不同使各国的纺织服装发展水平、结构有差异,而纺织、衣料资源的分布使得服装文化的展开有其地域分布。
社会购买力水平是一定时期内社会各方面用于购买产品的货币支付能力,消费者的收入、产品的市场供求关系及通货膨胀等都会影响社会购买力水平,其中影响最直接的是消费者收入,它决定了市场容量、消费者的支出及消费结构等。
消费者的实际收入往往要受到物价水平的影响。
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同一时期不同地区、不同阶层的收入水平和增长速度都会不同,因此消费的层次和结构多样化,这决定了要细分目标市场,选择目标市场,展开有针对性的经营活动。
此外,从服装史还可以看出,各个国家、时代的政治变革,往往给服装带来极大的变化。
从封建社会的贵族化流行,到资本主义的资产阶级上流社会,再到民主时期的平民化趋向,可见政治、经济对时装的发展影响深远。
而当代社会,在任何社会制度下,企业的经营活动都会受到政治和法律环境的制约,对于服装企业来说,也应充分了解政府的方针政策,利用法律提供的经营管理机会,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以获得经营管理的最佳利益。
2、社会文化环境
社会文化环境是指在一种社会形态下已经形成的信念、价值观、宗教信仰、道德观念、审美观念以及风俗习惯等。
每一个社会或每一种文化都可以分为不同的亚文化群,如种族亚文化群、民族亚文化群、宗教亚文化群及地理亚文化群等,相应的,服饰文化也会有这些亚文化群的划分,服饰文化是社会文化环境的一种浓缩的体现,它在不同地理环境、种族、民族之间的差别非常大,而宗教特色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服装文化的发展。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与传播过程中,服装的发展受到当时的地域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进而不断变化发展,有些作为民族固有的服饰保留了下来,有的则在世界上进行传播。
如欧洲大陆各国联系密切,服饰文化比较类似,是系统发生的,而亚洲各国则保留着本国家、民族的个性,差别较大。
3、人口环境
市场是由具有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的人构成的,因此,人口的多少决定了市场潜在容量的大小。
人口越多,对服装的消费量就大,服装市场扩充的潜力就越大。
此外人口的自然构成对市场需求格局也有影响,不同年龄和性别的消费者,其消费方式存在明显的差异,通常女性更重视服装的消费,女性服装的平均消费数量和消费额都远远超出男性,千变万化的服装时尚吸引着众多女性消费者。
此外年龄的人口构成也在影响消费结构,人口老龄化使中老年服装市场越来越受到重视。
另外不同的民族文化、职业背景的人口构成,使得服装的品种、款式、色彩、品牌及对销售方式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差异明显,他们对不同档次的服装的需求量和购买理性均不同。
居住在不同地区的人由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自然资源等差别,需求结构和消费方式都不同,如中国的南北差异。
人口的变迁也会造成服装消费结构的改变,如外来人口的大量进入,改变了城市原有的市场消费构成。
从世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服装行业 分析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