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社会学期末复习.docx
- 文档编号:27785480
- 上传时间:2023-07-05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49.46KB
旅游社会学期末复习.docx
《旅游社会学期末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社会学期末复习.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旅游社会学期末复习
旅游社会学期末复习
一、概述
1.旅游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1〕Cohen:
旅游社会学主要研究旅游者、主客关系、旅游系统的构造和功能、旅游的后果。
〔2〕王宁等:
由动机与体验系统、吸引物系统、支持系统、话语系统和关系系统五个局部组成旅游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①动机与体验系统:
a.讨论旅游动机与体验产生与形成的社会原因〔发生学〕:
●社会失范是旅游动机形成的原因。
●旅游是寻求在现代社会中普遍缺失的本真性。
b.旅游动机与体验是社会的一个功能子系统,起光滑作用〔功能学〕:
●由于个人生活日渐程式化,对个人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
旅游过程中,个人与不同寻常的吸引物接触,得到“精神充电〞,再回到日常程式中,形成“体验循环〞,有助于社会系统的正常运转。
●旅游有助于修复或强化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
在他者的环境中,旅游者更容易认同自己的身份,从而摆脱认同危机。
②吸引物系统〔旅游的“拉力〞〕的特征为:
a.存于异地,与旅游者的居住地有空间间隔。
b.与旅游者身边的世界存在较大的视觉或感性特征差异。
c.与旅游者身边世界的特征构成补偿关系。
讨论:
旅游吸引物是客观存在的吗?
其对旅游者的吸引力是否会变化?
答:
旅游吸引物是一个超现实的理想图景,往往是通过旅游者想象而构成的。
因此是一个社会建构的产物,其吸引力会随着旅游者兴趣的变化而变化。
③支持系统:
a.旅游效劳系统着重对职业与劳动的关系进展研究。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人际效劳业中形成了职业道德。
由于职业道德的内在约束,个人职业满意度的缺失通常不会反映在职业行为上,也就不会对效劳对象产生影响。
b.开展社会学重视对根底设施系统的研究。
开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旅游目的地,往往因贫穷而无法独立投资根底设施,因此依托外来资本。
但在投资、游客都由外部引入的情形下,旅游收益的绝大多数也漏损到境外,造成“旅游殖民主义〞。
④话语系统:
●话语是某种体系化的阐述与语言,是一种社会权利。
●旅游中的话语包括:
a.商业性话语〔旅游广告〕b.消费性话语〔电视旅游专题片、旅游指南、旅游地图〕c.专业性话语〔旅游规划文本、关于旅游地的专著和专文〕d.独立性话语〔群众媒体和网络媒体上发表的游记或旅行图片〕
v话语系统在旅游中的作用:
a.对旅游动机起着建构作用。
使潜在的旅游动机上升到现实层面。
b.对旅游兴趣起着建构作用。
主导的旅游话语往往会引导主流旅游活动类型。
c.对游吸引物起着建构作用。
旅游话语对吸引物采取“扬长避短〞的做法,使得吸引物被理想化。
吸引游客的不是吸引物本身,而是其形象。
d.对旅游者群体起着分化作用。
多元的话语体系造成了不同的受众群体,也引起旅游者的分化。
〔接下文〕
e.对旅游体验起着建构作用。
旅游话语以隐蔽的方式支配着旅游者的行动,而旅游者也会亲身验证、完善旅游话语。
v旅游话语系统本身的运作机制、形成和演变规律,都是旅游社会学的研究内容。
讨论:
旅游话语系统的制作和传输过程是怎样的?
同一话语信息是否会造成旅游者不同的理解?
其后果又如何?
⑤关系系统:
a.旅游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各方互动的过程。
b.权利关系:
一方使另一方服从自己的意愿。
除高压权利外,权利关系主要来源于功能依赖,即因拥有别人所依赖的资源或功能而被赋予某种权利,如客源地与接待地的关系、游客与当地居民的关系、旅游地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等。
●权利关系引发交换关系。
交换的主体之间都互有权利,但并不平等,从而引发不平等交换。
●权利关系影响利益关系。
弱势一方的利益损失最多,强势一方获益最大。
●权利关系影响合作关系。
旅游中利益受损过多的一方合作意愿降低,从而阻碍当地旅游的正常开展。
c.运行良好的关系系统必然是一个相对平衡、各方受益的协调系统。
讨论:
客源地与接待地的权利关系中,哪一方是主导方?
这种主导关系会发生变化吗?
旅游地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中,强势一方有哪些?
二、旅游需要与旅游动机
1.旅游需要
〔1〕旅游需要是潜在旅游者心理上出现的旅游价值与感知环境之间的不协调,这一状态容易诱发对旅游行为的选择性行为。
〔2〕旅游需要不是与生俱来的。
〔3〕旅游需要是一种层次较高的需要。
〔4〕旅游需要在兴旺社会中较为普遍。
①马斯洛需要层次论
批评:
马斯洛提出的审美需要、认识和理解的需要没有被纳入模型中,而在旅游活动中这二者更为明显。
讨论:
旅行过程中对美食的追寻是什么需要?
答:
对美食的需要是一种文化审美需要,而不是生理需要。
②皮尔斯需求层次理论:
b.随着旅行经历的丰富,人们会向旅游需要的更高层次迈进。
有些游客会处于明显的上升阶梯中,另一些那么因为某些限制因素〔安康、收入等〕停留在一定程度上不再向前。
2.旅游动机
〔1〕与旅游需要相比,旅游动机是一种更详细地指导旅游行为的内在动力源泉。
〔2〕旅游动力包括:
a.内动力〔动机〕b.中间条件〔收入、闲暇和可达性〕
c.外动力〔旅游地与客源地的空间作用:
互补性、替代性〕
①麦金托什旅游动机理论
a.身体安康〔保健、娱乐、运动〕b.文化〔获取文化知识〕
c.人际〔扩大或加深人际网络〕d.地位与声望〔继续受教育、获得好名声〕
②皮尔斯的旅行生涯形式〔TCP〕理论
a.核心层包括新奇、逃避、加强联络等共同动机。
中间层是由内在导向的动机〔如自我实现〕转向外部导向的动机〔如体验自然和对当地社会的参与〕。
外层是较为次要的动机〔如怀旧、孤立、社会地位〕。
b.旅游者在旅游生涯的各个阶段都会受到这三个层面的动机影响,但随着其旅游经历的丰富,中间层的动时机由内部导向转为外部导向。
③推拉理论
a.推动因素是引发旅行产生的愿望;拉动因素在目的地选择上起重要作用。
b.Crompton提出9个推力因素,其中7个社会心理动机:
逃离日常环境、探寻和评价自我、放松、声望、回归、加强亲情关系、促进社会互动;2个文化动机:
新奇和受教育。
c.社会失范和自我进步是最重要的推力,前者是“摆脱〞的需要,后者是“认同〞的需要。
“摆脱〞的游客特征为:
年轻、已婚、男性、较高社会地位的城市游客,和来自小城镇和乡村的重游游客;属于“认同〞的特征为:
女性、第一次来访者、处于社会经济较低层。
④逃避—追寻理论
a.个人回报:
自决权、才能、挑战、学习、探究、放松;人际回报:
社会互动。
b.逃避:
最正确唤醒程度,日常生活中的刺激低于期望值,那么在旅游中寻求进一步刺激,即逃避个人环境;反之那么相反。
⑤家与到达:
每一次分开都是期待,每一次到达又渴望返回。
3.旅游动机的实证研究
〔1〕利基旅游
①残疾人旅游动机:
希望参加体育运动。
②节庆、事件旅游的动机:
文化探究、新奇、恢复心理平衡、外部互动。
③会展旅游的动机:
活动与时机、建立人际网络、享受会展提供的便利、教育、产品和交易。
③博彩游客的动机:
赢钱、兴趣、刺激、社会化。
④遗产旅游动机:
追求休闲体验。
〔2〕不同性别、年龄、阶层和国家的游客的旅游动机
①性别:
女性游客对于休闲需要的重视,可以借此摆脱社会限制。
在旅游过程中,男性强调收入诱导;女性强调减少花费。
女性更喜欢亲近自然;男性更偏好挑战自然。
②年龄:
a.台湾老年游客————改善生活状态;逃避常规生活;社交;对知识的追求;爱国主义;个人回报和怀旧。
③阶层:
经济和就业状况并不是划分社会阶层的唯一根据,文化品味和闲暇嗜好是阶层划分的重要根据,也决定了旅游动机的指向性。
④国家:
以色列背包客不是要寻求真实性或逃避日常社会,而是表达了集体主义的爱国精神,他们乐于和朋友出行而非单独出行。
Kozak提出文化、寻求快乐、放松和身体锻炼四组动机。
德国游客主要基于文化和自然的动机,英国游客寻求快乐并愿意与同伴分享。
讨论:
哪些旅游动机是先天的,哪些是后天习得的?
答:
先天的:
好奇心和体验需求;后天的:
社会地位、个人成就。
三、旅游者角色和分类
1.旅游者的角色
〔1〕社会角色
社会角色是由文化所决定的一系列标准,即与既定社会地位相联络的权利、职责、期望和行为标准。
游客社会角色是社会对游客的行为期望。
外在表现:
权利义务和行为形式。
〔2〕角色间隔
游客的个人素质、才能、程度与他所扮演的角色之间的差异。
游客角色间隔决定了游客角色参与/体验程度不同。
〔3〕角色互动与认知
①镜中我:
旅游地的从业者、当地居民都是游客反观自我形象的镜子,可以帮助游客不断进展角色认知和自我调整。
②拟剧:
游客=演员;其别人=观众;旅游场景和设施=舞台及道具。
表演是为满足自我或别人对角色的期望。
游客在旅游交往和互动中展现自我,并试图获得认同。
讨论:
游客在旅游活动中可以有多个社会角色吗?
(4)角色冲突
①自我角色冲突:
社会角色与旅游角色混合;一人多角色。
②人际角色冲突:
游客与别人角色的行为标准和利益相矛盾,造成个体膨胀,违背伦理〔游客就是上帝〕。
③角色失败:
触犯法律或体验糟糕〔黄赌〕。
2.旅游者类型
(1)Cohen的构造化分类:
①旅游者在熟悉与新奇的两端间游移。
②制度化的旅游者与现代旅游产业相联络,非制度化旅游者那么几乎不进入产业系统。
③倾向于寻求生疏环境的旅游者可以打破环境罩的作用。
v环境罩:
旅游者自身固有的文化环境对其行为的影响。
讨论:
脱离旅游环境罩的现象真正存在吗?
批判:
①独立的旅游者也必须借助专业的旅游指南,也会选择群众惯常的途径进入旅游地。
同时,一些景区将独立旅游者也纳入效劳系统,为他们建立宿营地。
因此,独立的旅游者也逐渐被制度化。
②漂泊者同样会受到“环境罩〞的影响,尤其是一些旅游地也正在逐渐现代化、全球化。
③旅游者不会附属于某一固定类型,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某种类型。
〔2〕Yiannakis&Gibson评点:
①基于旅游者行为的构造化分类法,将旅游者看成类型看成是一个连续谱系,两端分别是群众旅游者与独立旅游者。
②旅游是一个多维的过程,旅游者类型具有时空变化,不会处于一个固定的构造中。
〔3〕基于人格的旅游者分类
①随着目的地知名度的上升,往往也会由多中心的目的地转变为自我中心。
②某人可以选择一个生疏的目的地度假,也会在周末去近郊森林公园重游。
(5)由社会决定的旅游者分类
①群众旅游者的三种解释
a.作为消费者。
其最重要的特征是:
群体性地购置标准化旅游产品。
b.旅游是平民的活动而非为特权阶级所独享。
c.由于对目的地造成负面影响过多,而成为贬义词。
是那些寻求和满足于低层次的旅游活动的群体的代称。
②好旅游者
是负责任的旅游者。
他们对环境的敏感度高,尊重当地的文化风俗,尽量在当地社区消费,以便社区受益。
③后旅游者
由于信息技术的兴旺,后现代旅游者对旅游地信息和旅游系统已经了如指掌。
他们熟悉旅游中的游戏规那么,可以扮演任何一种类型的旅游者角色。
他们购置和参与旅游,享受预期的体验和价值游活动,并一直处于自我掌控中。
“明知是假也要去,玩的就是心跳〞。
④非旅游者
a.有才能出游但却不出游者b.无才能出游者〔低收入人群、病人、非法移民〕
3.旅游者与社会分层〔Bourdieu提出社会分层理论,认为人们在社会中所占有的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的差异,导致了社会分层。
〕
〔1〕经济资本与旅游者分层
①经济资本以金钱为符号,以产权为制度化形式。
②因经济资本不同,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支付才能、消费方式、旅游的行为和体验都有差异。
〔2〕社会资本与旅游者分层
①社会资本以社会声望为符号,以社会规约为制度化形式。
是个人通过社会网络而获取的资源。
②经济资本与社会资本可以互相转化,但前者发挥更为主导的作用“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在作为旅游者的分类标准时,一般称为“社会-经济资本〞。
③旅游者之间的交流,旅游者与目的地经营者和居民的交流,都是社会资本的积累方式。
讨论:
怎样积累社会资本?
会不会出现旅游使社会资本减少的情况?
答:
社会资本不但是出游的重要动机,也直接影响旅游者的体验。
探亲访友、驴友交流、网友出游等。
〔3〕文化资本与旅游者分层
①文化资本以作品、文凭为符号,以学位为制度化形态。
②文化资本不同,导致旅游者的审美兴趣有差异,并在旅游过程中通过身体化的形态表现出来,甚至形成一种符号化的身份。
4.从旅行者〔Traveler〕到旅游者〔Tourist〕
①旅行者是指出游时间很长的人,追求精神自由、探险和个性的特征。
②旅游者根本上指参与群众包价旅游的人。
经常被贴上低品位的文化标签。
③旅行者到旅游者的转变反映了旅游日益从少数人的“特权〞开展为平民权利。
(1)背包客:
自我组织愉悦性长途旅行的人,旅行时间长,包含多个目的地,旅游线路灵敏。
热心于体验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其游憩活动围绕自然、文化和探险展开。
旅游地域较广,远离群众游客而寻求本真性体验等。
①背包客类型:
休闲型、逃离型、经历型、试验型、存在型、人本主义型
②背包客的标签:
兴旺国家和地区的大城市;18-33岁;教育程度高
③背包客行为特征:
a.旅游活动参与性强或带有刺激性,旅程艰辛。
b.旅行时间长,保持“在路上〞状态。
c.旅行费用低。
d.旅行方案弹性大,包含诸多意外安排、非固定时间表。
e.注重人际交流。
④背包客对旅游地的影响
a.经济生活影响:
当地居民直承受益;增加当地就业时机;增加当地旅游综合收入;减少本地收益漏损。
b.文化和生态环境影响:
推动传统文化复兴;保护生态环境。
c.社会生活影响:
加快信息交流;进步社会文明程度;扩大旅游地知名度;增强本地人的自豪感。
⑤背包客的意义
a.现代背包客不再是漂泊者的代名词,他们只是暂时分开现代社会,最终还是要回归正常生活。
b.背包客会选择在人生转折时期出游,作为个人成长的时机以及对人生意义的寻找。
c.背包客希望构建新的身份和社会认同,通过艰辛的旅行变得英勇和独立。
⑥背包客的悖论
a.背包客所构建的新身份有时正是自己社会价值原型的表达,主要是一种西方社会的价值形式。
b.背包客寻求独立,但是往往也会在旅途中结伴,组成临时性群体,甚至集中在某个特定区域,形成具有相似兴趣的群体性社区,或者是一个想像的社区。
c.背包客是一个松散而非同质的群体,根据国籍、目的、动机和旅行组织以及年龄等特征,背包客之间差异性较大。
(2)另类旅游者
①反对单纯受市场支配和追求旅游的规模效益,主张受旅游承载力的限制。
②在传统旅游工程外,推崇自然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等。
③反对单纯的享乐型消费观念,提倡旅游者应对当地环境和文化延续负责。
④另类旅游者比传统的群众旅游者更具有探险精神、更灵敏、对环境更敏感,寻求更多真实性。
讨论:
背包客是另类旅游者吗?
四、旅游吸引物
1.旅游吸引物的概念及其内涵、属性P119
(1)旅游吸引物的概念
旅游吸引物包括旅游者、旅游地/景点、标识物或形象,本质上反映了潜在的旅游需求者通过旅游信息系统获得核心吸引物的过程。
〔2〕旅游吸引物的分类
①核心吸引物〔物质与非物质〕②特殊游客〔构成景观的游客〕
③有效的旅游运营方式〔网络信息平台、贴心营销效劳〕
(3)旅游吸引物的属性
①客观性:
a.欣赏审美价值b.历史文化价值c.科学教育价值〔接下文〕
②社会性③符号性④系统性
●客观性代表旅游吸引物的绝对价值,是某物成为吸引物的前提。
●符号性代表吸引物的相对价值,但因旅游者不同而不同。
●旅游吸引物需要游客付出一定的努力和代价来获得,因此是绝对价值〔某种稀缺的客观属性〕、符号价值〔某种社会价值和理想的意义建构〕和消费价值〔旅游者的获得〕的结合。
2.旅游吸引物的社会建构
〔1〕旅游客体的符号化过程包括:
①通过群众媒体、群众传播和教育等知识传播过程,使旅游客体成为社会的价值与理想的承载体。
②旅游开发过程中,经营者借助市场营销手段而树立某一旅游客体的形象,提升其旅游价值,赋予其神圣意义。
〔2〕旅游者的消费过程,不但是对吸引物性能〔美〕的使用过程,且是对吸引物符号意义的消费过程。
王宁认为,旅游客体的符号化过程也有“意义的双重转移〞。
①社会中的神圣价值和理想被转移到旅游客体上,使客体成为象征物,即集体建构的文化消费。
②旅游者在旅游消费过程中,将旅游客体所代表的神圣价值与理想转移到自身,表达了对社会价值的认同。
v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化与“意义转移〞模型P139
〔3〕旅游者在消费过程中,通过对吸引物的朝拜、凝视、摄影和购物仪式,将吸引物主观化、情感化,并在内心产生移情。
〔4〕纪念品和摄影图片都成为吸引物的意义的物化产品,收藏这些物品便是收藏意义。
v价值与理想、游客和旅游吸引物之间的双重匹配过程P140
〔5〕吸引物的符号化过程还存在两种匹配:
①吸引物与社会的价值与理想类型的匹配。
②吸引物与旅游者类型的匹配。
〔旅游者角色与目的地的选择〕
(6)社会价值和理想会随社会变迁而变化,游客追捧的吸引物类型也在变化。
3.现代和后现代语境中的旅游吸引物
〔1〕现代语境中:
怀旧
①怀旧是一种现代病。
②怀旧旅游的推力是现代性的负面后果,拉力是目的地所代表的非现代真实性。
③代表过去的吸引物成为人们的向往。
a.怀旧吸引物:
博物馆〔以实物形式贮存的社会记忆。
〕
b.怀旧吸引物:
自然/文化遗产
v遗产景观的符号化流程:
①景观命名。
②确定范围和提升:
景区划界。
③装饰:
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A级旅游区等。
④机械化再消费:
景区设施建立,包括游览道、索道、观光电梯等。
⑤社会再消费:
人间仙境、世外桃源。
c.怀旧吸引物:
古城/镇/村
●古城/镇/村因其历史性风貌,为人们提供了怀旧的最正确场景。
讨论:
作为怀旧吸引物的古镇是原生还是制造出来的?
答:
在原生环境的根底上进展制造。
当吸引物被融入现代时,就丧失了本来的特征而博物馆化或舞台化。
(2)后现代语境中:
求新
①后现代的特征:
去差异化
②过去与现代的时间界限模糊;异乡与外乡的空间差异越来越小。
③人们对旅行中的环境差异性的需求消失了,也不再到别处去寻找真实。
因此,日常工作、娱乐、休闲、运动的场所都可作为旅游地。
④a.城市旅游兴起。
城市居民成为自己家门口的游客。
b.现代展会受捧。
展品代表了各种文化形式的集合,从而成为一个审美空间。
传统的吸引物是把旅游体验与人们不能回到的过去相联络,现代吸引物那么是与当下的生活进展联络。
c.交通工具的快速挪动带来了新的观看视角,景观成为快速挪动的画幅,催生了自驾兜风游。
d.社会生活的美感化成为新的追求,“视觉消费〞流行,“主题化〞成为吸引物的主要标志。
e.新奇、虚构的刺激物对人们产生“白日梦〞的情感影响。
v总结:
1.旅游吸引物不但有物理寿命,且有社会寿命。
2.影响旅游地生命周期的不但有其物理特性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其社会文化属性是否符合当时的主流社会价值观。
3.对旅游吸引物的评级,也不能分开其符号属性。
五、旅游地形象的社会构建
1.旅游地形象的塑造和表征:
旅游目的地是在当地政府、开发商与销售商、原住民、游客,共同地、社会性地重构原地后形成的一个“非真实世界〞,反映了社会阶层和社会集团的意志。
(1)导游手册中的旅游地意象:
媒介传播过程:
①市场调研机构提供游客需求信息②专业摄影师运用技术和社会文化知识选择性地拍摄景物③导游手册编辑使用媒介话语精心编排导游手册
(2)旅游指南中的地方形象:
地方是表征的结果,如何表征受控于人类社会的选择。
(3)明信片中的地方形象
①明信片易被人们操纵,是政治、审美、修辞合力的结果,具有多种强有力的“社会能指〞。
②城市管理者、旅游开发商和游客一同重构了城市的形象。
2.表征背后的权利意义
(1)关键词
①表征/被表征、观看/被看:
a.说明旅游营销者、旅游者〔主体〕与旅游地居民及其文化〔客体〕的关系。
“观看〞显示出主体对客体的优等势位。
②发送者/接收者,编码/解码:
a.设计者拍摄景区图片和组织文字。
b.旅游经营者运用明信片和导游手册等传递信息。
c.游客接收信息并对出行某旅游地作出选择。
③符号〔语言、姿态、服装、建筑、饰品等所有社会与文化活动或产品〕、
符码〔文化成员间固有的规那么的符号系统〕:
a.文化成员不仅借助于符号和符码表达、传递和构建某种意义,也会采用一定的文化惯例和规那么来理解这些符号。
b.在进展图片分析时,画面的色彩、人物身份、拍摄视角、背景物等成为研究形象表征的切入点。
④隐喻、叙事、修辞、象征、所指/能指:
旅游经营者通过符号的运用,唤起旅游者的共鸣,促使其产生旅游的欲望。
⑤文化再消费、话语、权利:
a.文化领域是一个社会各阶级争夺社会利益的场所,文化再消费就是使统治阶级集团的利益得到合法化和权威化的过程。
b.话语是一种社会控制力量,是社会化、历史化和制度化的产物。
各种话语表达着社会势力的意志。
v由于要满足旅游者观光、消费的需要,旅游地才会按照游客的期望被表征和社会性地建构。
迎合旅游者需要就是旅游地进展形象建构的根本动力。
讨论:
旅游地形象是全球化还是地方化的结果?
〔2〕旅游地形象的本质
①国际旅游业迅速开展的几个社会特征:
a.新的快速的交通方式。
b.信息技术改变了时空间隔。
c.跨国资本的国际运作,使得消费和消费成为世界性。
d.文化具有鲜明的消费性、流行性和娱乐性。
②国际旅游的出现得益于“现代性乡愁〞
③全球化使旅游地形象是被旅游产业“制造〞出来的。
地方化是旅游地在市场竞争中持续获得收益的关键。
④旅游地形象是迎合来自兴旺地区游客的审美和消费偏好而预设的地方“神话〞,是全球化和地方化的共同结果,是文化殖民主义的一个详细表现。
⑤旅游地形象的表征是游客的审美与消费偏好决定的,也得到社会制度的支持。
〔元阳梯田由一个稻作消费系统发育成为一个叠加了旅游功能的新的人地系统,是社会表征的结果。
〕
六、旅游中的本真性
1.本真性理论
〔1〕客观的本真性:
对原作真实性的认知体验。
①Boorstin:
〔群众〕旅游者所经历的是被旅游产业设计好的、失真的旅游体验。
②MacCannell:
旅游者正因为身边社会的不真实,才会去寻求旅行的意义—到目的地去寻找本真性。
所以他将旅游者称为“世俗的朝圣者〞。
(2)建构的本真性
①绝对客观的真实是不存在的。
②真实是主观被投射的,是一种象征意义上的。
因此同一产品往往被赋予多种不同的真实性。
③旅游产品的消费者和消费者根据自己的想像、期望、偏好、信仰和权利赋予产品某种真实性。
④真实性是一个逐步开展的过程,最初被认为是虚假的东西很可能最终会成为“新增的真实〞
(3)后现代的本真性
①对原作的真实性与否不再关心。
②认为人们追求的是一种超真实的“仿真〞世界。
③认同人造物、仿制品。
〔4〕存在的本真性:
被旅游活动激发的存在状态。
它与目的地是否真实无关,而是旅游者借助旅游活动或旅游客体寻找本真的自我。
①个体内部的本真性:
a.身体感觉:
身体从劳动中被控制的客体转化为旅游中的主体,表达了个体的本真性。
b.自我认同:
日常生活中无法到达的“自我实现〞反而可能在旅游过程中获得。
②个体之间的本真性:
a.家庭旅行:
强化家庭团结和归属感。
b.旅游者共同体:
成员的原有社会角色消失,而转化为平等、友好的真实关系。
v批评:
民族旅游中,客体的本真性比主体的本真性更为重要;客体的本真性与主体的本真性还是有一定联络。
(5)定制的本真性
①客体的本真性与主体的本真性可以互相转化。
②对于“家〞的追求是第三种本真性追求,是联络另两种本真性的纽带。
③旅游者试图在异地寻找“家〞的愿望在家庭客栈中得以实现。
这里的“家〞是创造出来的,既与客体环境相联络,又是根据自己的想像建构出来的。
因此是由客体与主体共同建构的。
〔6〕互动本真性:
游客参与和东道主的合作共同构成旅游的本真性。
①主人:
代表本地文化与传统的世居居民。
②生疏人:
游客。
③好客文化来自于原始部落对生疏人的崇拜。
④互动本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旅游 社会学 期末 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