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考试试题卷语文模拟试题4.docx
- 文档编号:27783497
- 上传时间:2023-07-05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48.37KB
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考试试题卷语文模拟试题4.docx
《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考试试题卷语文模拟试题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考试试题卷语文模拟试题4.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考试试题卷语文模拟试题4
202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考试试题卷语文模拟试题(四)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书写水平(5分)
1.根据作文的书写水平计分。
(5分)
二、基础积累(28分)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C)(3分)
A.屋檐(yán) 燥热(zào) 目眩神迷(xuàn)
B.凄冷(qī)打嗝(gé)彼竭我盈(yíng)
C.收揽(lǎn)溃退(guì)随心所欲(yù)
D.诀别(jué)亵渎(xiè)清澈见底(chè)
3.下列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C)(3分)
A.宽恕 李代桃僵 相得益彰
B.愕然 鸦雀无声 黯然失色
C.蓬舟 盛气凌人 旁逸邪出
D.遗憾 自出心裁 俯仰生姿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3分)
A.儿童剧《芝麻开门》剧情抑扬顿挫,台词诙谐幽默,受到现场观众的热烈称赞。
B.为了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市政府因地制宜,大力打造旅游业,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观赏。
C.神话是把神人化,传说是把人神化,这就是神话和传说之间的界限。
D.消费者可以上网方便快捷地投诉自己的不平遭遇,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5.下列句子表达有误的一项是(C)(3分)
A.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当前最紧要的民生工作,也是实现贵州高质量发展的当务之急。
B.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总书记提出,我们要主动走近青年、倾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
C.教育部在做出这项战略部署时,特别强调职业院校要加强对此项工作的引导,避免不再出现片面的“考证热”。
D.好的演讲材料不是抄来的,而是演讲者对事实、数据等进行认真搜集、整理、研究的结果。
6.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D)(3分)
A.词,又称长短句,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是一首豪放词,“江城子”是词牌名,“密州出猎”是题目。
B.《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新闻记者、作家埃德加·斯诺1936年6月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下的通讯报道,是一部“用事实说话”的杰出的纪实作品。
C.《愚公移山》是一篇寓言,选自《列子·汤问》,相传为列御寇所作。
D.《壶口瀑布》《植物的牧羊人》都是我国现代作家梁衡的作品。
7.名著导读。
(5分)
(1)下列人物与名著搭配正确的一组是(C)(3分)
A.红孩儿 《水浒传》
B.衍太太《骆驼祥子》
C.杜少卿《儒林外史》
D.丽达《简·爱》
(2)下面片段分别节选自埃德加·斯诺的作品《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和《同红军在一起》。
(2分)
片段一:
我父亲决定送我到湘潭一家同他有来往的米店去当学徒。
起初我并不反对,觉得这也许是有意思的事。
可是差不多就在这个时候,我听说有一个非常新式的学堂,于是决心不顾父亲反对,要到那里去就学。
学堂设在我母亲娘家住的湘乡县。
我的一个表兄就在那里上学,他向我谈了这个新学堂的情况和“新法教育”的改革。
那里不那么注重经书,西方“新学”教得比较多。
教学方法也是很“激进”的。
片段二:
我和驻扎在这里的交通部的一部分人员吃饭,遇见了十几个屯宿在百家坪的青年。
我们吃的有煮熟的小鸡,不发酵的荞麦馒头、白菜、小米和我最爱吃的土豆。
可是除了白开水以外,没有其他冷饮。
而白开水热得不能进口。
因此我口渴得要命。
8.默写。
(8分)
①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
②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
③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⑤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揭示桃源人“皆叹惋”原因的句子是“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⑥李清照《渔家傲》开头展现夜空绮丽景象的句子是“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三、阅读能力(45分)
(一)现代文阅读。
(27分)
你的指尖是我一生的温暖 韩逸萌
①儿时的记忆里,奶奶的手有一种神奇的魔力。
②想起奶奶的手,恍惚中就觉得香气四溢。
在那个物质不甚充裕的年代,在那个并不富足的家庭里,我(奶奶的孙女)的童年却充满着香甜酥脆的回忆。
③暮春时节的榆钱,奶奶煮在粥里。
我的碗里便漂着一片片的小荷叶,我像捉小鱼一样吞下,奶奶说,吃了榆钱,一生富足。
初夏的傍晚,浓郁的槐花香笼着整个小院,我穿着奶奶做的豆绿色的小裙子,看她洗净采下的槐花,撒上盐和面粉,上锅蒸熟,晚上就能吃到唇齿留香的槐花饭。
锅里还煮着绿豆稀饭,煮开了花的绿豆和大米也像一朵朵盛开的小槐花,令我小小的心里久久着迷。
那时的夏天竟可以如此清香和清凉。
④冬天是我最爱的。
奶奶用坏了的脸盆扣住火炉口,漏洞的地方用白菜叶盖住,不到饭点,烤地瓜的香味就把在外面疯玩的我“勾”了回来。
滚烫的地瓜我拿不住,奶奶一边叫我小馋猫,一边帮我剥皮。
“奶奶的手怎么不怕烫?
”我奇怪。
奶奶笑着说:
“奶奶的皮厚啊!
”那香喷喷的味道,时时想起,时时垂涎不已。
⑤奶奶的手真是灵巧呵!
童年时,我是小伙伴里的孩子王,得此殊荣,唯一的原因就是我有最多最好玩的玩具。
我没有布娃娃,但我有奶奶缝的布老虎,张着大口,额头上用黑毛线绣着“王”字,那是我最喜欢的玩偶,高兴时才给别的小朋友抱一下。
⑥包装箱上的封条,奶奶一根根洗净攒着,攒得够多了,在一个木头盒上缠缠绕绕,一横一竖,不同颜色的封条就在奶奶的手指尖穿梭纷飞。
奶奶编的篮子小巧精致,除了自家用,还送给邻里乡亲,整个村里的人都提着奶奶编的篮子去赶集。
人人见了都夸奶奶编得好。
有人让奶奶再编了就拿去卖。
奶奶笑笑,再编好了仍旧是送人。
⑦在村里口口相传的还有奶奶做虎头鞋的手艺。
亲戚中谁家生了孩子,奶奶总要做一双虎头鞋送去。
鞋底是奶奶亲手纳的布底,小孩子穿着轻巧又舒服。
奶奶做的虎头鞋针脚细密,“老虎”的眼睛炯炯有神,眼珠是特意找了光亮的皮革剪下的,眉毛、胡子、耳朵,个个都精致。
⑧衣柜的另一个角落,塑料袋里装着一个枕头。
枕头是金黄缎面的,上面绣了一朵莲花。
那莲花真漂亮呀,花瓣层层叠叠,上面是粉紫色,下面是粉白色。
我问奶奶:
“我可以枕那个枕头吗?
”奶奶用粗糙的大手摸摸我的头:
“傻孩子,那是奶奶的送老衣啊!
”我一直不明白什么是“送老衣”,后来才知道它的另一个名字叫作“寿衣”,那是念在嘴里都觉得心惊胆战的字眼啊!
所幸,一直到现在,那个枕头依旧放在角落里,始终未用。
只是每次看到,我都心酸到不行,不敢想,不敢想,一想几乎要窒息。
⑨这次回家,奶奶捧着我的手,像个孩子一样地说:
“妮儿的手真嫩,看奶奶的手,跟锉子一样。
”“锉子”这个词刺痛了我,小的时候,我总喜欢让奶奶给挠痒痒,不用任何工具,奶奶粗糙的大手在我背上划拉几下,那种感觉最舒服了。
⑩第二天,我冒着四五级风,跑了三个金店,买到了一枚尺寸最大的金戒指。
奶奶嗔怪:
“这孩子,我年纪这么大了,你花这冤枉钱干什么?
”我不说话,我只是想用一枚戒指装饰奶奶的手,这其实是一个华而不实的自我安慰。
⑪我拉过奶奶的手,给她戴上戒指,这么大的尺寸竟刚刚好。
奶奶照例抓过我的手,给我暖手。
我自小手脚怕冷,冬天的时候,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跑到奶奶身边,奶奶就伸出她的粗糙的大手握住我冰冷的小手。
温暖从她的指尖一点点传过来,我的心也暖和起来。
那种温馨是我一生难忘的。
奶奶,你的指尖是我一生的温暖,可不可以,让我握得久一点?
(选自《意林》,有改动)
9.下列事物与奶奶的手巧无关的一项是(3分)C
A.榆钱粥B.豆绿色的小裙子
C.金戒指D.虎头鞋
10.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C)
A.文章对奶奶手的描写运用了正面与侧面相结合的手法,“整个村里的人都提着奶奶编的篮子去赶集,人人见了都夸奶奶编得好。
有人让奶奶再编了就拿去卖”这就是侧面描写。
B.文中画横线处是说“我”只是想为奶奶尽量多做点事,以此得到自我的心灵安慰,表现了“我”因无法多为奶奶做有用的事的愧疚之情。
C.文章第⑧段写了奶奶的“送老衣”以及我看到“送老衣”时的心酸感受,这段文字虽然能更进一步表现奶奶的手巧,但与文章标题“你的指尖是我一生的温暖”没有什么关系。
因此,可以认为本段离题。
D.文中的奶奶是一个慈祥善良、勤劳能干、淳朴热心(大方)的老人。
11.选文旁的批注未完成,请补充完整,以说明其蕴含的情感。
(4分)
①为奶奶的苍老感到伤悲、痛苦,表现了“我”对奶奶的爱。
(2分)
②假装发怒,是奶奶对孙女懂得关爱老人的欣慰和感受幸福的高兴之情。
(2分)
12.文章用“你的指尖是我一生的温暖”为题目,有何妙处?
(4分)
(1)奶奶的手是全文的行文线索,文章写了奶奶用手给“我”准备食物、给“我”缝制玩具、为“我”挠痒痒,奶奶的手指尖是“我”情感的生发点。
(2)以小见大(化大为小),使取材集中,立意更鲜明。
(3)表达了文章主旨,表现了“我”对奶奶的感激之情。
(4)语言表达生动形象,富有文采。
何为诗人
余秋雨
余秋雨:
有一个通行的说法,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诗人。
这种说法遇到了一个小障碍:
“第一个”之前,中国已经有了《诗经》。
《诗经》很了不得。
这三百多首诗,体现了中国早期文明的不朽诗情。
我一直认为,古代比现代更有诗意,《诗经》就是最早的证据。
请大家品味一下“诗经”这两个字。
在生产力极端低下的时候,我们的先人已经“以诗为经”,把《诗经》当作族群精神的经典。
发展了几千年之后,我们现在重新向往一种诗化的生活,希望在繁杂忙碌的尘嚣中升起袅袅诗意,使精神不再苦涩,使生活不再窘迫。
这也就是现代西方人也十分迷醉的所谓“诗意地栖居”。
《诗经》是以四言为主的诗体。
用如此简洁的汉语短句表达出如此经典的喜怒哀乐,又表达得那么大气从容,实在让我佩服。
现在不少人呼吁让孩子们从小读古代经典,开了好些篇目,但奇怪的是,居然没有《诗经》。
可见那些人只愿意向孩子们灌输教条,而不是诗情。
但是,《诗经》虽好,却没有任何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诗人。
《诗经》中虽然也有少量署名,但我们认为那是对集体创作所采取的一种个人署名方式,本质上还是集体创作,还不足以指向一个个明确的人。
《诗经》是一种集体话语,到了屈原,变成了个体话语,这就使他成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诗人。
丛治辰:
秋雨老师,您曾在一本书中说过,《诗经》第一次告诉我们,什么是诗;而屈原第一次告诉我们,什么是诗人。
余秋雨:
诗人有一种个体精神的审美自立。
诗人的自立需要有一种自然环境的诱发。
例如,树木幽深处的花开花落,奇山怪水处的似梦似幻,巫风浓郁处的神人对话,大江险峻处的生死抗衡……正是这一切,熏陶着他,塑造了他。
结果,黄河流域的“平原小合唱”,变成了长江流域的“悬崖独吟曲”。
屈原与诸子百家也不一样,诸子百家中很多人都有一种“大道尽在我心”的导师形态,教主形态,像一尊尊雕塑一样矗立在门徒们面前,等待他们提问。
屈原正好相反,他觉得自己有很多问题得不到解答,他不知道用什么去训导别人。
他要呈现的,是自己内心的全部苦恼、哀怨、分裂,他没有雕塑般的坚硬,而有一种多愁善感的柔软。
他不认为世间有多少通用的哲理,只担忧杜鹃叫得太早,群芳谢得太快。
万小龙:
说到这里,我想应该把“诗人”放在一个更高的人生坐标上,并非只是一个写诗的人,而是一个在生命整体上充满诗人气质的人。
余秋雨:
把自己的生命彻底诗化的人,在屈原之前还没有出现。
其实直到现在,我们还能看到两种诗人。
一种只是“写诗的人”,看到云,看到水,他就冒出了写云、写水的诗句;另一种人则相反,他本身就是诗,骨子里就是诗人,他的思维、情感以及待人接物的方式,都是让人痴迷的天籁。
诗人就是诗人。
不承认这一点,就不会有诗的时代。
13.下列对文中内容的理解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B)(3分)
A.《诗经》被我们先人当作族群精神的经典,体现了我国早期文明的不朽诗情。
B.文中提到孩子们的经典阅读篇目没有《诗经》,意在批评家长漠视传统文化。
C.“只担忧杜鹃叫得太早,群芳谢得太快”,表明屈原有一种多愁善感的柔软。
D.文中多处运用对比手法,目的在于说明屈原是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诗人。
14.下列选项对“诗人”一词新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C)(3分)
A.具有时代意义的人就是新时代的诗人。
B.能写出诗情画意的文章的就是现时代的新诗人。
C.在生命整体上充满诗人气质的人(把自己的生命彻底诗化的人),他本身就是诗,骨子里就是诗人。
D.能帮助别人,具有爱心的人。
15.请写出一位符合这一“新理解”的诗人(本卷出现过的诗人除外),并简述理由。
(3分)
示例:
李白。
无论是“举头望明月”的静夜思乡,还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的精神追求,李白就是一个充满诗人气质的人。
16.有人说:
“有用之知识,是让你活着;无用之诗,是让你活得美。
”你赞同这种说法吗?
结合全文,并联系你的生活体验,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
(4分)
示例:
赞同。
知识就是力量。
知识改变命运,知识当然是有用的,它可以让我们好好地活着。
“诗”对物质生活而言,确实没有实质性的用处,但是它可以让生命具有诗人气质,让我们在繁杂忙碌的尘嚣中升起袅袅诗意,过一种诗化的生活,拥有诗性,活出诗情。
诗,可以让我们与众不同。
(二)古代诗文阅读。
(18分)
季 布 司马迁
孝惠时,(季布)为中郎将。
单于尝为书嫚①吕后,不逊,吕后大怒,召诸将议之。
上将军樊哙曰:
“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
”诸将皆阿吕后意,曰“然”。
季布曰:
“樊哙可斩也!
夫高帝将兵四十余万众,困于平城,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面欺!
且秦以事于胡,陈胜等起。
于今创痍未瘳②,哙又面谀,欲摇动天下。
”是时殿上皆恐,太后罢朝,遂不复议击匈奴事。
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
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③。
至,留邸一月,见罢④。
季布因进曰:
“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
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
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
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
”上默然惭,良久曰:
“河东吾股肱郡⑤,故特召君耳。
”(节选自《史记·季布乐布列传》)
【注释】①嫚(màn):
侮辱。
②瘳(chōu):
(伤、病)痊愈。
③使酒难近:
意思是,爱喝酒使性子,令人难以亲近。
④见罢:
意思是,文帝见过就不理他了。
⑤股肱:
这里是“重要”的意思。
17.下列对文中画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C)(3分)
A.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
B.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
C.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
D.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的一项是(B)(3分)
A.本文主要记叙季布的两件事:
一是劝阻吕后讨伐匈奴,二是劝说文帝要明辨是非。
B.汉惠帝时,单于写信侮辱吕后,吕后极为气愤,樊哙表示要率军痛击匈奴。
季布援引历史故事,认为贸然出兵难以取胜,说服吕后收回成命。
C.汉文帝时,有人称赞季布贤能,文帝想任命他为御史大夫。
季布到京后,在住所滞留一个月,拟议却未见实行;季布说起此事,文帝无言以对。
D.文章善于抓住人物语言,生动形象地表现季布的刚正不阿、直率勇敢、聪明睿智的品性。
19.不少文章善于通过人物自身的矛盾心理来刻画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
本文也有这样一个句子,请摘抄出来。
(2分)
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
20.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3分)
A.召诸将议之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B.陈胜等起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韩愈《马说》)
C.太后罢朝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D.上默然惭横柯上蔽(吴均《与朱元思书》)
题奉晚 [宋]周敦颐
花落柴门拾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
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
21.下列诗词中,情感主旨与本诗最接近的一首是(C)(3分)
A.王绩《野望》
B.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C.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D.杜甫《望岳》
22.诗人描写昏鸦时为什么用“点”而不用“只”?
说说你的理解。
(4分)
因为诗人写的是晚景,天色昏暗,加上距离较远,望过去,昏鸦自然更像“点”,用“点”比用“只”更形象。
四、语言运用(12分)
某校开展“光影流年——电影主题周”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23.本周五下午学校举办“电影文化”主题讲座,需推迟20分钟放学,阿德同学拟写了一条发给本班家长的短信。
请你按要求帮他修改。
(4分)
本周五下午学校举办电影文化主题讲座,需推迟一会儿放学,特此告知。
请您妥善合理安排接孩子的时间。
谢谢!
(1)为表示尊重,短信开头应添加称呼及礼貌用语:
尊敬的家长,您好!
(2)短信中推迟放学的时间交代不具体,应将“一会儿”改为“二十分钟”。
(3)画线句子有语病,可修改为:
请您妥善(合理)安排接孩子的时间。
(不得改变原意)
24.学生会开展“对对联赢影票”活动。
请帮助小祥同学为下面的上联选择最恰当的下联。
(B)(2分)
上联:
咫尺银幕,流转千般光影
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斗室方桌,遍览万古文章
B.方寸镜头,透视万种风情
C.琳琅满目,经营百样繁华
D.小小梨园,上演生旦净丑
25.校团委组织了“戏曲电影展映”活动,并在学生中进行了两次问卷调查。
结果如下:
戏曲电影展映前后“喜爱与支持率”调查情况统计图
仔细阅读上图,请用简洁的语言作答。
(每空限10字以内,不得出现数字)(6分)
(1)展映后,学生对戏曲电影的喜爱及支持率均大幅度提升。
(2)四部电影中,黄梅戏电影《天仙配》在展映前后喜爱与支持率提升最大。
五、写作能力(60分)
26.我们生活中可能遇到难忘的经历,有时因为某种原因而改变了当初的想法或做法。
有时不再犹豫,积极争取;不再胆怯,大胆面对;不再放弃,咬牙坚持;不再沉沦,奋力拼搏……
请以“我不再________”为标题,写一篇600-700字的作文。
写作提示与要求:
(1)请将标题补写完整。
(2)立意明确,真诚地表达对生活的思考感悟。
(3)选择恰当的人称和角度。
(4)文体明确。
(5)不得套作、抄袭。
(6)文中不可透露考生的相关信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毕业生 学业升学考试试题卷语文模拟试题4 学业 升学考试 试题 语文 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