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理念下的学校管理.docx
- 文档编号:27776652
- 上传时间:2023-07-04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5.79KB
生本理念下的学校管理.docx
《生本理念下的学校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本理念下的学校管理.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本理念下的学校管理
生本理念下的学校管理
我们学校是2000年8月由周屋、余屋、柏州边、峡口、鳌峙塘五间村办小学合并而建的一所联办小学。
由于受社会环境、地理位置的诸多因素的制约,以及生源主要来自五个村的农村孩子,家长基本上是地地道道的“洗脚上田”的农民。
很多家庭无报纸可浏览,无书籍可阅读,家庭文化氛围淡薄。
而教师是来自五个不同的村办学校,他们工作经历不同,教育观和价值观偏狭。
由于历史的原因,有10%的老教师第一学历是初中毕业,知识储备严重不足,师表涵养凸显不够,个别老师最基本的普通话也不会说、不愿学,教了几十年书,也只是一、二年级勉勉强强。
个别人把教育当作谋生的手段来看待,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生活待遇上要求的多,上下关系上抵触的多,工作分配上棚架的多。
郭思乐教授的生本理教育理论给了我很大的启示,“生本教育就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教育的宗旨不应该是控制生命,而是要激扬生命,教要皈依学,让生命自己行动。
”是啊,管理不也正需如此吗?
学校要发展,首先是人的发展,是心的沟通、是思想的统一,是凝聚的团队,只有“和谐”了,变成内需了,才能让人心悦诚服变为自觉的行动,才能发展。
要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就必须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做到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做到扬长避短。
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确立了“以科学的管理制度约束人,以完善的服务帮助人,以真挚的情感感化人”,走“和谐求发展、学习求发展、科研求发展、创新求发展、特色求发展”之路。
基于本原理,则从建立、完善、优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入手,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以和谐求发展,以和谐促效益,构建了“学校人本管理模式”
一般来说,教师和学生是学校管理的对象,属于被管理者,处于被动地位,不能真正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但学校领导、教师、学生是构成学校的三要素,他们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他们之间任何一个要素的发展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当他们三者之间形成价值共同体,就能达到共识、共生、共融的境界,也只有在他们三者之间共同成长的基础上,才能托起学校的发展。
反过来,学校的成功发展是通过学校领导和教师成长以及学生的成才来体现的,并促使他们三者向更高、更好的方面成长。
我们确立了以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理论“一切为了学生(老师),高度尊重学生(老师),全面依靠学生(老师)”加上坚定信任学生(老师)为指导,以“情和爱”这条线把学校领导、教师、学生三者之间连接起来,高度依托人以本能为内核的生命自然,就会在和谐的、创造的、愉悦的本能下潜移默化,把仁爱、友善、合群融为本性。
这是因为:
它遵循了人最基本“爱和尊重”的需要,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达到相互尊重、相互信赖、相互依靠的最佳情感状态,这种情感状态的保持与稳定,就会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和谐求发展
1、规划共同的愿景“鼓舞人”
教师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是用生命感动生命、用心灵浇灌心灵、用心态感染心态的职业。
教师良好的心态,是保护学生、保护教育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
首先学校要给予教师最高层次的“爱”。
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
“人类价值体系中有两类需要:
一是低级需要或生物需要。
另一是高级需要或心理需要。
即: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当人们满足了基本的生理需要后,就会产生强烈的高级需要,来达到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这样才能使他们真正感受到人生最大的快乐。
”郭思乐教授说“最基础的德育活动不是靠我改造你,而是靠给你创造“恒业”(操守道德),让你在最喜爱的、有效的从业活动中,自己改变和提升自己”。
正是基于这样真正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我们在思考学校的发展时,把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与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的岗位成才、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与学生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把学校的发展和教师的前途与学生的未来统一起来;把学校的荣辱与教师的生存和学生的成长统一起来;追求学校教师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中寻找到自己的生态位,并在各自的位置上充分发展,快乐成长。
学校千方百计地向教职工传达学校所形成的一套清晰明确的价值系统,使教职工能够理解、接受、认同它,从而自觉地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意识追求,并为实现这种共同的价值目标而竭尽全力。
只有形成了这样一支思想上“合力”,工作上“合心”,行动上“合拍”的教师队伍,才能真正实现学校办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也只有依托学生的发展促老师的发展,依托老师的发展促学校的发展,同样依托学校的发展,教师才能达到自我价值的实现,这才是学校给予教师最高层次的爱,也就是“大爱”。
比如:
我们在制定各项发展计划时,均广泛听取教师的意见和建议,然后形成共同的愿景目标。
通过开动员大会、讨论会、沙龙活动等形式,让每一个教师看到学校发展和自身发展的美好前程,清楚学校领导的办学理念与意图,明确各自的奋斗目标,鼓舞教师的斗志,凝聚教师的人心,充分激发教师的主人翁意识,为实现学校的共同愿景而奋进。
在学校的管理中,我们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快快乐乐地学习,学而有获;以“以师为本”的管理思路,让老师开开心心的工作,做有追求。
以钢性制度管理与人性情感管理相结合,强调个人的尊严和价值取向,力求建立一种互相依赖的新型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
我们紧紧依靠群众这个基础,争取为每个人提供更加公平的起点和公平的机会,建立公正、公开、透明的管理机制,健全和落实教代会、校务公开制度,全力营造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民主平等、团结尊重的校园环境。
2、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团结人”
学校领导深深体会到,要让全体师生员工团结一致、同舟共济,除了建立共同愿景、加强学习外,更重要的是用情感来凝聚人心,着力创造一个适宜人性张扬的环境,通过活动来感受且是一种极好的方法。
利用工会的纽带作用,传达着情和爱的关怀,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努力营造健康和谐、文明进取的人文环境,使教职工能够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健康的心态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使每位教职员工都能以主人翁的意识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工作,提出一些有利于学校建设的合理化建议。
如“三八”节组织教师开展“三月桃花相映红,二小巾帼展风采”联欢活动;教师节、元旦的联欢会;期末与社区、家长学校的委员一起组织的联欢活动;假期外出社会实践活动;全民健身运动:
校长和老师们一起学跳健身舞、学做广播操、韵律操等。
“六一”组织师生开展了“我与爸妈、老师手拉手”亲子文娱活动;同时还开展关爱活动:
看望刚做“新妈妈”的教师,探望生病住院老师。
最令人感动得是为每月生日的教师庆祝生日时,全体教师汇聚一堂,为生日的老师献上诚挚的祝福,边吃、边玩、边唱、边跳、校园里洋溢着歌声不断、笑声一片,许多老师们感动得热泪盈眶。
一位中年老师发自肺腑的说:
“在我度过的30多个生日当中,像今天和全体同事一起祝贺生日,我还是第一次,这个场面真得太让我感动了,非常感谢校长对我们的关心,也谢谢全体老师美好的祝福,能生活在这样一个温馨的大家庭中,我们真的是太幸福了”。
每一次活动校长都亲自登台亮相,与教师于拉手,心连心。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付出关爱,储蓄爱心。
每一次活动,都会使人眼中亲情闪烁,心里热流涌动。
在学校的“教师团队之歌”中,每位教职工都能感受到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每一次都会成为我们每位教师一生中美好的回忆。
二、学习求发展
1、树立先进的理念“引领人”
常言道:
“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要赢得管理,必须靠先进的管理理念的指导。
校长的办学理念、办学宗旨、办学目标就决定着这个学校的办学高度,决定着这个学校的发展方向和前景。
所以作为学校校长,把“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的朴素哲理灌输给班子的每一个成员,时时要求他们:
思想上要过硬,理念上要超前,作风上要扎实,同时坚持多方位发挥管理者的引领作用:
首先,以专业思想与精神影响老师。
我一直认为,对老师的专业引领决不能靠行政权威去实现,而要依靠自身的人格魅力、高超的管理艺术、突出的真才实学。
我在率先垂范的同时,要求学校的各级会议都必须注重学习交流、方法探讨、经验总结,决不能把它视为简单的“上传下达”。
每年寒暑假,我都要求中层以上干部针对期末的反思总结,加强学习探讨,提升工作能力。
其次,以专业道德与修养感染老师。
“细节见精神”。
具有人格魅力的管理者,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都会感染大家。
我要求我们的管理人员决不能只看成绩,更应该尽责任、尽义务关爱教师,帮助教师。
我本人经常在教职工大会上谈“校长寄语”,说“哲理故事”。
之中,有殷殷期望、节日祝福和生活常识;有活动动员、活动调度、活动小结;有工作要求与点评、表扬与警示;有修养指引和方法指导,更有生活抒怀与生命感悟……平凡的“寄语”与“故事”,修筑了一条清渠——为平淡的学校生活注入了活水,给老师们带来精神的丰盈和行动的鞭策,使每位教师洋溢工作激情,收获工作幸福!
同时,我还借助网络力量,通过我校的“读书俱乐部QQ群”以及自己的QQ空间,经常提供教育教学文章或自己的工作日志,与老师共同探讨交流。
它们或似书信,或似朋友间的促膝交谈,娓娓道来,老师们愿读乐品,引思笃行。
我认为,用书信代替说教,让故事变成引导,以温馨提示代替生硬指令,更能让老师接受并服从。
我在考虑学校各项工作绩效的同时,放眼于大教育,注重学校管理中人文化与理性化的思考。
我的最大愿望,是让每位教师都快乐地走进校园,舒心地走出校门,在和谐氛围中,享受生命快乐,丰盈精神家园!
第三,以专业知识与能力提升老师。
新课程强调,教师要与课程、学生、学校共同发展,教师知识结构要不断更新与优化,教师的专业技能要不断提高;学校不仅是教师任教的场所,更应该是教师成长的重要舞台。
作为学校管理者,我立足学校实际,充分发掘现有资源,创设条件,以校为本,多层次、全方位地引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我简要汇报“五个引领”:
(1)参与式引领:
在公开课中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我们开设校长和教导主任亲自执教的公开课和研究课,全程参与,让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参与研究讨论,提高教学素养。
(2)校际联合引领:
在互动交流中激扬教师的活力。
我注重发挥骨干作用,倡导校际交流,取他人之长,拓自己之路。
(3)师本培训引领:
在“科研兴校”中尝试并体验成功。
我借助“师本培训”,努力促进教师和谐成长、自主发展。
“结对互学”、“课堂诊断”、“教学沙龙”等等,都让大家受益匪浅!
(4)研训理念引领:
让研训成为教师自我成长的需要。
我强调从学校实际出发,开展问题即课题的教学研究,并重视引导教师参与学习。
我们构建了“学习—交流——行动研究”的校本研训模式,并据此进行了“推动教师自主发展的学校管理模式研究”的省级子课题第一期工作,取得省培训部门高度好评。
(5)教学反思引领:
用实践的智慧走共同成长之路。
我注重引领教师从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组织形式、教学得失等方面进行反思。
我提倡的反思方法有:
教学后记、教学随笔、进行个案分析等,并提供了学校网站、QQ群、教学沙龙等反思平台
这样把学习当作全体教师的精神食粮,以营造诗书校园为理念切入口,以超前的理念、敏锐的眼光和过人的胆识,朝着科学化的方向大踏步前进。
我们在实践与发展的教改中,重新明确了办学宗旨:
把学校办成学生喜爱、老师向往、家长称赞、社会肯定,充满生命活力的阳光校园。
办学理念:
为学生的成功奠基,为教师的发展架桥。
(让学生学习更开心,让老师工作更快乐)。
教学思想:
全面相信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
教改思路: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秉承“诗书陶情,德艺敦行”的校训;“崇真和谐、求实创新”的校风;“乐教善研、激扬生命”的教风;“勇于探索、自信阳光”的学风。
向着“三特”(办学有特色、教学有特点、育人有特长);“六会”:
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创造;“五化”(学校环境人文化、学校管理人本化、教育理念超前化、教师发展专业化、办学效益一流化)的宏远目标;以“崇尚一流,争当名师,创出特色,角逐名校”的决心;本着热爱学生的师魂,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规范言行。
2、打造一流的队伍“发展人”
一所学校的教师有着不同的岗位和不同的分工及差异,学校管理者对这种多样性、差异性要持一种宽容、谅解、包含的态度。
要重视教师的发展需要,营造有利于教师发展的环境。
学校管理工作不仅要做到“为了人、尊重人、理解人”,还要做到“依赖人、满足人、发展人”。
发展是人的高层次追求,学校要培植有利于教师发展的环境,使教师在这个环境中能“不断地寻求一个更加充实的自我,追求更加完善的自我实现”。
以情感为主线的人本管理的理念就是要让不同岗位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要使教师意识到实现学校组织的价值就意味着肯定、尊重个体价值,意味着个人的成功。
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进行学习、学习、再学习。
通过构建学习型团队,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校长带头,“定时间”“定形式”“定内容”组织教师学习。
以课题研究为引领,以课题实验为载体,紧紧围绕已立项的课题,校长带头,参与课题实验,使每个教师都进入研究状态,通过“师徒结对”为基本形式的“青蓝工程”活动;每周一次“叙事讨论”活动;每月一次的“读书交流”活动;每学科的“一课多研”活动。
这样,在较小的范围内实现“思考——实践——观摩——再思考——提升——再实践”的纵深发展过程,真正做到“以老带新,以新促老”,互帮互学、互促互进、共同提高。
并在课题研究中努力做到:
课题研究与课改相结合,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课题研究与提高教学质量相结合,课题研究与教师专业成长相结合,结合研究课题写好总结、论文。
这些课题的研究对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改进教学方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课程改革,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科研求发展
1、以“生本”教育理念“激扬人”
记得有一位校长说过“听了广州华阳小学《人类的语言》一课之后,整个夏天都飞扬起来了。
”我有幸在一次骨干教师的培训课上观看了《人类的语言》这节课,我感到整个生命都飞扬起来了。
二十多年的教坛生涯,一次次的教育改革,我们苦苦寻觅的是什么?
我们的教育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什么才是素质教育?
在这节课上我豁然找到了答案。
郭思乐教授说“教育不仅仅是文化启蒙,更重要的,或更经常的,是要进行精神生命的启蒙。
”“教育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生命潜能。
”生本教育理念就是依靠了人自身生命的能量,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
新课标倡导“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这些年来我们都在改革、实践,但一直没有真正找到一条最有效的途径,而生本理念,真正诠释和践行了新课标精神。
生本教育理念:
“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
学生“先做后学”“先学后教”。
“先做”“先学”:
一、即教师提出学习目标(课前小研究),学生自己查找相关资料自己研究或在老师还没有讲课前,自己先看光盘、听录音自学;二、然后再带着自学的“收获”或“问题”回到课堂上小组交流(每个人都要交流),互帮互学;三、再由一个一个的小组向全班汇报交流,再次全班性的互帮互学;四、最后老师根据自学结束后暴露出的凝难问题,进行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式学习(“后学”“后教”)。
通过讨论、质疑、交流、互助等方式,让学生真正懂得了“为什么”,使每一个学都能上台展示自己,体验到自学成功的喜悦和幸福感,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课堂动起来、活起来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课堂教学的过程变为学生自学探究的过程。
同时,这种“兵”教“兵”的小组合作学习,既成了老师的“助教”,又促进了优生的提高,还密切了同学的关系,培养“合作探究”的团队精神,从同学们身上表现出的真、善、美,阳光、豁达、自信,无时不闪动着生命的智慧。
生本教育经过100多所学校八年的实践研究,势如东方红日(喷)蓬勃而出,她使学生健康地成长、快乐地学习、自信地生活、善良地做人。
最大限度地调动了人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教给学生的是学习的能力、生存的能力、创造的能力,把学习变成了学生的内需和快乐,成为主动的和幸福的事。
莱辛说过:
“如果上帝一手拿着真理,一手拿着寻找真的能力,任凭选择一个的话,我宁要寻找真理的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需要教”。
生本教育理论正体现了这种最佳的教学境界,把学习变成了学生自己的事,乐学的事,把课堂还给了学生,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了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
我们学校正实践生本教育理念的第二年,实验班的学生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在生本教育理论指导下把学生的天性调动起来,成为最强大的教育动力。
2、用科学的评价机制“激励人”
教师评价体系的“人本化”。
就是在评价的过程中本着:
“充分扬教师之长”的原则,客观、公正的对教师的工作进行激励性评价。
让评价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激发教师的进取心,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建设优良的教师团队,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的有效机制。
在实践中,我们大胆进行了探索,实行了教师星级考核。
改变过去将“德、能、勤、级”揉和在一起,全面考评得出综合性评价的办法。
而是“化整为零”,设立了“师德之星”、“教学之星”、“职责之星”、“出勤之星”、“成绩之星”,结合平时的工作,从五个方面由科组长、级长和值日行政对教师进行分项评价,每月考核一次并且公布考核结果,并作为期末教师考核的依据。
这样的评价过程,一是促进教师“三省吾身”的过程,是引领教师自我完善的过程,是激励教师不断超越的过程。
这种只有奖没有罚的方式,为教师创设了心理承受的空间及自我追求的目标和台阶。
既肯定教师某一方面做出的努力、取得的成绩、获得的进步,又指出了不足和努力的方向,同时鼓励教师全面创优。
这样,使每位教师都能不同程度的体验到成功感和成就感,从而自觉地、努力地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从小的成功走向大的成功。
实践证明,这种评价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非常高涨,促进了学校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创新求发展
1、招揽人才,重整旗鼓“引进人”
2003年11月,我新官上任“脚还没有站稳,凳还没坐热”,两个教导主任就被告到了,我就成了光棍司令。
面对二小学生基础差、教师队伍涣散、领导班子薄弱、学校地理位置偏僻等问题,身负领导厚望踌躇满志的她陷入了沉思。
她决心振奋精神、重整旗鼓,用了一个暑假的时间亲自到各大网站、人才市场、信息交流平台等渠道去物色优秀教师,先后为二小引进了特级教师,省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重新招聘了教导主任马献英和韦巧灵、万丽萍、吴玉桦、薛华挺、欧阳国芳等一批年轻的优秀教师,使二小教师队伍焕然一新,为提高二小的教学质量夯实了基础。
我们“在全区第一个进行生本教育试验”,“第一个从全国招聘来特级教师马献英,并逶迤重任”,“第一个参加全国“十一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中小学优质学校形成机制研究》的实验”。
“第一个创编东城二小教师团队之歌和东城二小环保歌”……正因为这样超前的理念、眼光和胆识,才有了二小今天的崛起和发展。
才有了教师观念的转变和提高,正如教师李雪花所说:
“学校领导带给我们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管理理念,忽如一夜春风吹开了千树万树梨花开,让我们嗅到一股清新的空气,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户,看到教育更广阔的天空”。
钟权辉老师说:
“这三年来,我最大的变化就是教育的理念转变了,以前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只要踏踏实实工作就是一个好老师,现如今,我清醒地认识到,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有什么样的理念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教育行为,所以在我的工作中,再也不忽视教育理论的学习了”。
也正是有了教师教育观念的变化,他们的思想、行为才能统一到学校要求的轨道上来,统一到学校要求的高度上来。
2、情感化的人文管理“凝聚人”
教育是以人格塑造人格的工作,教师的人格、信心、智慧、艺术等,对学生健康的、内在的心理引导,使其个人意识,才智及能力和谐发展,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
那么校长对老师也是同样的。
爱是生命的支点,是心灵的阳光,教师爱学生,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依靠学生,校长爱老师,相信老师,尊重老师,依靠老师,对他们细腻的关心和情感,必会赢得亲近和敬爱。
每一个人对事物的认知都有其独特的判断能力,谁都不喜欢盲从他人,难以接受命令式的管理,更反感管理者用行政命令的方式来推动学校管理目标的实现,而情感管理重视的正是对教师的情感感化和内心激励。
在学校这种特殊的环境下,光靠实施强硬的制度约束、纪律管理是会适得其反,共同愿景的实现也不能靠大会小会就能够实现得了。
怎么办?
由校长倡导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情感管理理念,重视对教师情感、价值目标和行为标准等柔性因素的培育,首先确立办学思想——“让学生学习更开心,让老师工作更快乐”,努力为师生营造“发展”“成功”的绿色生态学园,要经常与教师进行换位思考,想教师所想,急教师所急,持之以恒地为教师服务,以自身人格折服人,做到严于律己、率先垂范,行不言之教;做到淡泊名利、宽容大度、真诚待人、关心教师,尽力为教师提供真诚的精神和物质帮助。
以“心换心、以情激情”,以“平等、民主、尊重、关怀、宽容”的十字方针,以“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容人之量,才是学校改变的关键。
常言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有融入真情,才能真正产生真情。
领导的人格魅力,焕发着无穷动力,感动了每一个教师,改变了他们的观念,融化了他们的矛盾,使教师愉快地、轻松的投入工作。
这样殷殷的爱师之心,浓浓的爱生之情,才能形成强大的情感凝聚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理念 学校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