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docx
- 文档编号:27775911
- 上传时间:2023-07-04
- 格式:DOCX
- 页数:30
- 大小:47.37KB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docx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张志刚教授
宏观概览:
社会主义从产生至今已有500年的历史
从1516年《乌托邦》发表至今已有489年;
从1848年《共产党宣言》问世至今已有157年;
从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发生至今已有88年;
从1949年中国革命的完成至今已有56年;
在近5个世纪的历史进程中:
*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
*从个别先进思想家的理想发展为社会主义现实
*从社会主义单一模式变成多种模式
——社会主义实现了三次历史性飞跃
第一讲历史追溯: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一、“社会主义”一词的由来
1.词源解释
socialis:
同伙、同伴
socius:
社会的、集体的、共同的
2.历史背景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从15—16世纪)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
新兴资产阶级出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需要,发起了一场通过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以反对封建思想意识和基督教神学的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被称作“文艺复兴”运动。
这个运动以意大利为中心,逐渐遍及全欧,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成长,人类社会开始向近代迈进。
正如恩格斯指出的:
“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
”
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Humanism
Humanism可译为:
人本主义(在哲学上)
人道主义(在伦理学上)
人文主义(在文艺上)
人文主义:
以人性反对神性;以人权反对神权;以人学反对神学
人文主义的核心:
个人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学者提出了“社会主义”一词
1832年圣西门主义者在法国的《地球报》上首先使用了“社会主义”一词在工人当中使用了communis(公共)一词,后来称为“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通用
在中国,梁启超在1902年出版的《新民丛报》中,把当时日本人通用的“社会主义”一词移植过来。
二、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
1.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及代表人物
(1)早期:
16c.中叶家庭手工业时期
代表人物:
[英]莫尔于1516年写《乌托邦》(Utopia)
该书全名为《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书》。
[意]康帕内拉写《太阳城》
[德]闵采尔主张建立“千载太平天国”
恩格斯评论:
“共产主义思想的微光”
(2)中期:
18c.工场手工业时期
代表人物:
[法]摩来里、马布利、巴贝夫
恩格斯评论:
“直接共产主义理论”
(3)后期:
19c.工业革命时期(1760-1840)
代表人物:
[法]昂利·圣西门(1760-1825)
[法]沙利·傅立叶(1772-1837)
欧文提出的“新和谐”公社蓝图
在美国印第安纳州建立的“新和谐”公社,面积1200多公顷,公社成员居住在集体建筑里,亦工亦农。
刚开始时公社的生产、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后来由于管理意见分歧,导致了“新和谐”的解体。
在英国和美国,欧文还建立过好几个公社,但同样都解体了。
2.空想家对社会主义的猜想
(1)提出了废除私有制、实行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思想
(2)主张机器大生产是社会的物质基础
(3)主张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养人的全面发展
(4)消灭三大差别,实现社会平等
3.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
(1)对未来社会的猜想仅限于具体制度,缺乏对规律的探讨
(2)从主观想象构建未来社会的模式,缺乏可操作性
(3)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仅限于道德层面上,缺乏深刻的本质揭露
(4)没有料到社会主义在经济落后国家首先取得胜利,而且保留商品货币和市场关系
三、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1.创立的条件
(1)经济条件——资本主义的发展
(2)政治条件——无产阶级的成熟和登上历史舞台
(3)思想条件——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
2.理论关键和创立标志
马克思的两大发现: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理论基石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解释不了的三大难题: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问题;
*实现社会主义的社会力量和正确道路问题;
*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
马克思主义三来源和个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政治经济学——英国古典经济学(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
科学社会主义——法国空想社会主义(昂立·圣西门的空想社会主义)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问世标志:
科学社会主义诞生
3.科学社会主义的内涵和特点
从狭义上看,指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其内涵和特点如下:
从广义上看,指马克思主义的整个体系
(1)它属于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具有阶级性;
(2)属于理想的社会制度,具有科学性;
(3)属于共产主义运动,具有实践性;
(4)既包括低级的社会主义阶段也包括高级的共产主义阶段,具有阶段性
4.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区别
(1)理论基础不同:
前者的基础是历史唯心主义,后者的基础是历史唯物主义;
(2)依靠的力量不同:
前者主张英雄史观和天才论,后者主张群众史观;
(3)选择的道路不同:
前者主张和平过渡,后者主张暴力革命
第二讲实践探索:
——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
一、马克思列宁创立社会主义的设想
1.马克思的社会革命“同时发生论”
(1)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革命
(2)发达国家革命:
英、美、法、德
(3)落后国家革命:
埃及、俄国、印度、阿尔及利亚
2.列宁的“一国胜利论”
1915年,列宁在《论欧洲联邦口号》一文中指出:
“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
由此就应得出结论:
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
史证:
近代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的争霸历史
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败于英国
17世纪下半期,号称“海上马车夫”的荷兰败于英法
当时世界的商船大约有2万艘,荷兰占1.5万—1.6万艘。
到1670年时,荷兰拥有的商船吨位是英国的3倍,比英、法、葡、西、德拥有吨位的总和还要多。
英同荷进行3次海上争霸,法多次入侵荷兰,使荷兰元气大伤。
英法战争。
1337-1453年英法百年战争,法胜英败;1756-1763年英法七年战争。
“七年战争”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世界规模的战争,战线地跨欧、亚、美、非直至菲律宾。
战后,英国在西亚、非洲、美洲获得了一系列殖民地。
滑铁卢大战。
1815年6月18日,以英国人威灵顿公爵为统帅的欧洲联军和以拿破仑为统帅的法国军队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
滑铁卢战争不仅彻底结束了拿破仑的军事生涯和政治生命,而且改变了欧洲的历史进程。
1853年克里米亚战争。
英法联军击败俄军获得黑海制海权,俄国的国库空虚,花了10万美元贿赂,并以每平方米4.74美元,总共720万美元(折合现钞83.55亿美元,以黄金支付)的价格向美国卖了拉斯加。
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到1914年,英国殖民地面积已达335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其本土的110倍,其殖民地人口共3.935亿,相当于英国人口的9倍。
成为地跨五洲的“日不落”殖民大帝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1-1914)
战争历时4年零3个多月(1914/7/28——1918/11/11)
参战国家31个(英法俄等协约国27个)(德意奥等同盟国4个)
战争范围14个国家的400万平方千米以上土地
卷入人口超过15亿
参战人员7000多万
伤亡人员3000多万
经济损失3400多亿美元
二、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的胜利
1.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苏维埃政府成立。
2.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1]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2]推翻了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制度。
[3]社会主义由思想理论变成了现实制度。
[4]为其他国家革命树立了榜样。
3.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创立
波兰(1944.7)蒙古(1924)捷克斯洛伐克(1945.5)越南(1945)南斯拉夫(1945.11)朝鲜(1948.9)阿尔巴尼亚(1946.1)中国(1949.10)保加利亚(1946.9)老挝(1975.12)
罗马尼亚(1947.12)古巴(1961.5)匈牙利(1946.2)东德(1950.10)
占世界2/5土地、1/3人口的地区、14个国家
4.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1949年4月,美英法荷比卢挪丹加冰葡意在美国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为“北约”,形成帝国主义阵营。
1955年,苏联和东欧八国缔结《华沙条约》,组成“华约”。
形成社会主义阵营。
第三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早期探索
一、马克思关于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理论
1881年,马克思在与俄国女革命家查苏利奇的通信中指出:
“和它同时并存的资本主义生产在给它提供集体劳动的一切条件。
它有可能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享用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肯定成果”。
卡夫丁峡谷
公元前321年,萨姆尼特人(一个部落)在古罗马卡夫丁城附近的卡夫丁峡谷打败了罗马军队,几十万罗马大军在卡夫丁峡谷中全军覆没。
战后,强迫罗马俘虏肩负“牛轭”通过峡谷。
这在当时被认为是最大的羞辱。
后来卡夫丁峡谷成为“耻辱之谷”的代名词。
关于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理论的理解
①经济落后国家可以跨越或缩短资本主义阶段的行程,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②应当吸收和利用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肯定成果来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③经济落后国家在政治上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制度但是生产的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的现代化是不能跨越的。
这就批驳了“早产儿论”和“补课论”
二、列宁和俄国共产党人的实践探索
1.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
(1)直接过渡方式:
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7——1921)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
A.实行所有企业全部国有化B.由国家垄断贸易C.对产品和原料实行统一调拨和分配D.实行余粮收集制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结果:
好处:
从人力、物力上保证了击败帝国主义武装干涉,赢得国内战争胜利。
缺失:
1.忽视了俄国低下的生产力状况,过早地否定了商品货币关系,试图直接过渡到马克思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
2.它给苏维埃俄国带来的是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困境。
(2)迂回过渡方式:
实行“新经济政策”(1921---1924)
主要内容:
A.对农业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税后余粮可以自由买卖
B.对商业实行自由贸易原则,充分利用商品生产和市场机制
C.对国营企业实行物质利益原则,扩大经营自主权
D.对私营企业,把中小企业发还给原企业主,同时吸引外资,发展国家资本主义①租让制②租借制(承包)③合营制④合作制⑤代购代销制
新经济政策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实质:
利用商品经济,走迂回道路建设社会主义
意义:
①提出了利用商品关系和市场机制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理论;
②提出了经济落后国家存在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理论
③提出了利用外国资本主义的思想
2.列宁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
他提出“乐于吸取外国的好东西:
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管理制度+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总和=社会主义”著名论断。
理解:
①社会主义是开放的体系应当大胆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
②社会主义没有固定的模式,应当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发展;
③不仅物质文明而且精神文明也要学习资本主义;精神文明:
思想道德理想——精神动力教育科学文化——智力支持
④在政治上坚持无产阶级专政
第四讲社会主义从单一模式到多种模式的发展
一、苏联模式的地位和影响
1.苏联模式的涵义和特点
苏联模式是在斯大林思想指导下形成的也叫斯大林模式,是指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所采取的道路、方针和方法即以高度集中为特点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对外关系体制。
特点:
(1)所有制结构上,全国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形式;
(2)经济运行机制上,实行权力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经济管理模式;
(3)第三,在工业化发展战略上,优先发展重工业,以剥夺农民,通过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作为积累资金的手段;
(4)在政治体制上,实行高度的中央集权,以党代政,党政不分,自上而下的干部委派制和终身制;
(5)在文化体制上,采取中央集中控制和行政干预,文化教育处于封闭状态。
2.苏联模式的地位和影响
(1)地位A.是社会主义的早期模式但不是永恒模式;
B.是社会主义的一种但不是唯一模式;
C.有功于苏联,有功于天下——
苏联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全面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国际地位明显提高。
工业总产值就超过了英、法、德等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生产发展速度居世界之首,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1949年8月29日,苏联第一颗代号“首次闪电”的原子弹爆炸成功。
打破了美国只有四年的核垄断。
美国总统杜鲁门被惊呆了,连连自语:
“这是真的吗?
是真的吗?
”(1945年夏,美耗资20多亿美元制造第一批三颗原子弹。
为了保密,分别叫代号“胖子”、“瘦子”和“男孩”,其中“胖子”投向了广岛,“男孩”投向了长崎)
(2)苏联模式的弊端
A.盲目超越社会发展阶段,过早提出向共产主义过渡的任务
马克思:
共产主义分为第一阶段、高级阶段
列宁:
初级形式、发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毛泽东:
不发达社会主义、发达社会主义
邓小平: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江泽民:
不发达
苏联:
1929年,斯大林中断了新经济政策
1930年,斯大林发表了关于消灭富农的讲话
1936年,消灭了阶级,宣布无阶级社会
1939年,向共产主义过渡
1952年,苏共十九大称正处于向共产主义过渡
1959年,赫鲁晓夫提出“苏联进入全面展开共产主义建设时期”
中国: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1957年,开始反右斗争
1958年,大跃进运动
B.把公有制看成现阶段唯一的所有制形式,排斥其他所有制形式的存在
1986年,公有制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例:
波兰:
81.8%罗马尼亚:
95.8%匈牙利:
94.5%民主德国:
96.5%捷克:
99.4%保加利亚:
99.9%
一大二公三纯:
十五大时(1997年)我国:
公有制:
70%——利润30%非公有制:
30%——利润70%
C.在产业结构上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D.经济发展战略上形成了计划经济模式
E.在思想领域大搞路线斗争和阶级斗争破坏了民主和法制
斯大林肃反扩大化,原因:
1.用“剪刀差”掠夺农民,用专政手段推行集体化,引发了灾难性的饥荒,导致数百万农民被饿死。
2.一些共产党人秘密串联,谋划提出组织变动,分割斯大林独揽的大权,由于内部出现告密者,密谋被挫败。
二、苏联东欧各国改革的概况
1.改革的基本原因
(1)理论依据:
恩格斯的改革观点
(2)根本原因:
由社会基本矛盾决定
(3)直接原因:
寻找社会主义发展动力
(4)科技动因:
新科技革命要求改革开放
(5)客观趋势:
世界主题的转换
(6)主观原因:
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
2.改革的进程(三次高潮)
第一次50年代的改革。
以50年代初南斯拉夫的体制改革为开端,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苏联的改革,1956年波匈事件以后波兰、匈牙利的改革,到1957年苏联对工业和建筑业进行改组的尝试。
这些改革除了南斯拉夫外,都未涉及到苏联模式的主要弊端。
第二次60年代的改革。
有苏联、东欧国家卷入,主要特点改进经济管理的手段和方法,提高经济效益。
这次改革仍然没有涉及苏联模式的主要弊端。
第三次70年代末80年代末的改革。
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苏联东欧国家出现了广泛的、全面的改革高潮。
然而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而全面失败。
3.改革的主要成就
(1)通过改革调整了生产关系,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2)改变了社会主义国家的落后状态,展示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3)通过改革增强了综合国力,成为与帝国主义相抗衡、保卫世界和平的伟大力量
(4)通过改革突破了苏联模式,探索了社会主义的多种模式和道路的多样性;
两种模式:
A.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自治体制模式;
B.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匈牙利模式
三、苏联改革的历程
1.苏联的改革
(1)早期:
赫鲁晓夫改革(1956—1964)
斯大林去世后,苏联领导人“三套马车”:
马林科夫贝利亚赫鲁晓夫
赫鲁晓夫其人
赫鲁晓夫(1894—1971)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领袖们》一书中写道:
“赫鲁晓夫有惊人的幽默感、敏捷的才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顽强精神以及残暴的权欲。
”赫在入党之前,做过猪倌、采煤工和管道安装工。
他的身材短胖、笨拙、举止粗鲁。
但尼克松说:
这些都没有使他在成功地担任领导人方面有所逊色。
西方观察家们过于注重风度和教育,他们忘了,举止文雅并不能使人成为一位强有力的领导。
1960年,赫鲁晓夫在联合国大会的发言中建议这个国际组织进行几项改革,在联合国大会拒绝了他的建议之后,他开始对其他代表无理取闹,在他们发言时大声叫嚷并发出笑声,而且竟然脱下一只鞋,把它当作木槌一般在桌子上砰砰敲打。
赫鲁晓夫改革的主要内容
(1)加强集体领导,反对个人崇拜
(2)改进苏维埃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民主;
(3)实行干部更新轮换制,打破领导职务终身制
(4)改革工业和农业,提高农产品价格
(5)外交上提出“三和”与“三无”理论:
“三和”:
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发展“三无”:
无武器、无军队、无战争
(6)国家关系之间的最大失误是挑起“中苏论战”
赫氏的业绩:
否定斯大林的错误,平反冤假错案。
释放数百万政治犯,为近2000万人恢复名誉。
11年间工业增长率始终保持在9.1%—13.2%之间,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不搞形象工程。
不搞“肃反”之类的残酷斗争,气氛宽松。
缓和苏美关系,让苏联走向世界。
1959年访问了美国7个城市后向美国公众宣布:
“我们将埋葬你们。
”被解职,死后没长在红场。
(2)中期:
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生平:
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1906—1982)是苏联第四代领导人。
从1964年10月起到1982年11月去世为止,共执掌这个世界第二强国的最高领导权达十八年,在苏联六十九年历史中,执政时间仅次于斯大林。
毕业于乌克兰的第涅伯彼得罗夫斯克矿业冶金学院,少将军衔。
1964年10月宫廷政变后,接替赫鲁晓夫担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后改称“总书记”。
任职:
勃列日涅夫结束了赫鲁晓夫时代各种莽撞、轻率的改革尝试所带来的混乱局面。
这一时代是苏联充满动荡的历史上一个少有的、非常“稳定”、祥和的时代,其间没有发生过任何值得一提的社会动乱。
然而,就是这个表面繁荣的时代,隐含了种种危机,积累了无数矛盾,这些矛盾与危机在八十年代末期总爆发,最终导致苏联在勃列日涅夫去世后不到十年时间分崩离析。
(3)政绩
A.“机遇爱上了没准备的头脑”。
对担任一个大国领袖是根本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的。
B.“自列宁之后的第一次集体领导”。
(寡头政治)。
不是职业政治家,缺乏政治家的想象力和创造性,缺乏改变现实的勇气与决心,乐于墨守成规。
C.粉饰太平的“发达社会主义”理论。
也称“成熟的社会主义”。
还有多达7000万苏联城市居民生活在没有自来水的简易房屋中。
D.亲斯大林感情和个人崇拜的闹剧性复活。
E.“熬到了这一天”:
独揽党、政、军大权。
挫败谢列平,排挤波德戈尔内,架空柯西金,还获得“苏联元帅”崇高荣誉。
F.特权和腐败终成不治之症。
官僚特权体系形成于斯大林时代,赫鲁晓夫向特权体系发起了第一次主动攻击。
勃列日涅夫上台后恢复了全部干部特权,并使社会贪污、腐败和特权达到令人无法容忍的地步。
G.不可避免的政治衰败。
衰败的迹象:
群众的革命激情都已被诺言无法兑现的冷漠所取代,社会主义理想被长期以来生活必需品的短缺所磨蚀,苏共渐渐缺乏活力,官僚机器越来越懒散和耽于谋取私利。
出现“厨房政治文化”现象。
H.实行干部任期终身制和老人政治。
1981年3月苏共第二十六大上选出的政治局14名正式委员中,平均年龄为75.5岁,其中年龄最大的谢尔佩83岁;8名政治局候补委员平均年龄也接近70岁,其中年龄最大的库兹涅佐夫81岁。
(3)后期:
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1991)
1982年11月10日,76的勃列日涅夫病逝。
12日68岁的安德罗波夫继任党中央总书记,15个月后的1984年2月,安德罗波夫病故。
同月73岁的契尔年科继任党中央总书记。
13个月后的1985年3月契尔年科病逝。
1985年3月11日,54岁的戈尔巴乔夫担任党中央总书记,结束了这28个月的新老权力交替过程。
戈尔巴乔夫其人:
生于1931,1955毕业于在莫斯科大学法律系,1952年入党。
任斯塔夫罗波尔市团市委第一书记,1966年9月当选为斯塔夫罗波尔市党委第一书记,1978年当选为苏共中央书记。
1985年3月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思维
1987年10月戈氏出版的《改革与新思维》一书,对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进行了全面地批判,主张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改革苏联的政治体制。
在这一理论指导下,苏联的改革逐渐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一步一步走上歧途。
苏联末代领导者
1990年7月,苏共召开28大,通过了《走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纲领性声明、党章及一系列决议,使民主社会主义成为完整的体系,内容主要有:
在政治方面实行议会制、总统制和多党制,改变共产党的性质,取消共产党的领导;在经济方面全面改革所有制关系,取消社会主义公有制,实行生产资料“非国有化和私有化”,开展多种所有制的竞争;在意识形态领域实行多元化,放弃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地位。
“坚决摒弃对其他观点与思想的意识形态的限制”;在国际上实行紧缩战略,对美国采取忍让克制态度,主动作出一系列让步,丢掉东欧和第三世界的“包袱”,争取西方的援助。
这些“改革”给苏联的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后果,出现了社会全面危机:
政治危机:
苏共丧失领导地位,党内分化成“激进派”、“传统派”和“主流派”。
三派之间激烈争夺政治权力,使国家处于半瘫痪状态。
与此同时,各种政治组织大批涌现,1989年为6万多个,1990年达8万多个,共和国一级的的政党有500多个。
这些组织大多数反共反社会主义。
经济危机:
经济改革不仅未取得成果,反而使生产的严重衰退,国民收入出现了负增长,1990和1991的负增长率分别为-4%和-2%。
1990年财政赤字高达58亿卢布,内债达到5500亿卢布,外债增至770亿美元,通货膨胀严重、物价飞涨,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市场供应全面短缺,整个国民经济处于失控状态。
民族危机:
民族矛盾日益尖锐,民族纠纷愈演愈烈,民族分离主义倾向不断发展,各加盟共和国纷纷发表独立宣言和主权宣言,使联邦国家面临着崩溃的危险。
“8·19事件”:
1991年8月18日傍晚,由8人组成的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接管全部国家权力。
亚佐夫等8人宣布组建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将正在克里米亚黑海休假的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软禁,同时宣布接管国家权力,并命令军队开进莫斯科。
19日晨,叶利钦及其支持者走上街头,爆发了著名的“8·19事件”。
事后,亚佐夫等人被捕。
“8·19”事件的失败,速了苏共的崩溃和苏联的解体,出现了“亡党亡国”的历史悲剧。
叶利钦
1994年,俄罗斯国家杜马通过大赦决定,亚佐夫获释出狱。
2004年11月17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向亚佐夫元帅授荣誉勋章。
“8·19事件”发生12年后的2001年8月17日,戈尔巴乔夫对事件进行了回顾,他指责叶利钦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