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遗传学总结的.docx
- 文档编号:27757159
- 上传时间:2023-07-04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24.95KB
高中生物遗传学总结的.docx
《高中生物遗传学总结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遗传学总结的.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生物遗传学总结的
高中生物遗传学总结的
篇一:
高中生物遗传复习题归纳总结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
1.孟德尔之所以选取豌豆作为杂交实验的材料是由于:
(1)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且是闭花授粉的植物;
(2)豌豆花较大,易于人工操作;
(3)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孟德尔成功的原因:
(1)正确选用了实验材料;
(2)分析方法科学;(单因子→多因子)
(3)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4)科学的设计了试验程序(演绎推理,假说演绎法)
3.遗传学中常用概念及分析
(1)性状:
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状特征和生理特性。
相对性状:
一种生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如:
兔的长毛和短毛;人的卷发和直发等。
性状分离:
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如在DD×dd杂交实验中,杂合F1
代自交后形成的F2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DD及dd)和隐性性状(dd)的现象。
显性性状:
在DD×dd杂交试验中,F1表现出来的性状;
显性基因:
决定显性性状的为显性遗传因子(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
如高茎用D表示。
隐性性状:
在DD×dd杂交试验中,F1未显示出来的性状;
隐形基因:
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矮茎用d表示。
等位基因:
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如:
D与d就是一对等位基因。
(2)纯合子:
遗传因子(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
如DD和dd。
其特点纯合子是自交后代全为纯合子。
无性状分离现象。
杂合子:
遗传因子(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
如Dd。
其特点是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3)杂交:
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
如:
DD×ddDd×ddDD×Dd等。
方法:
自花授粉前人工去雄(母本)-----套袋------授粉-----套袋。
自交:
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
如:
DD×DDDd×Dd等
★测交:
F1(待测个体)与隐形纯合子杂交的方式。
如:
Dd×dd
正交与反交:
二者是相对而言的。
如果高(♀)×矮(♂)为正交,则高(♂)×矮(♀)为反交;
如果高(♂)×矮(♀)为正交,则高(♀)×矮(♂)为反交。
★可用来区别
(1)细胞核遗传——正交、反交的子代表现型一致。
(2)细胞质遗传——正交、反交的子代表现型不同,均与其母本相同。
4.表现性与基因型的关系:
表现型=基因型+环境条件
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例如:
高茎的基因型是DD或Dd
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
例如:
水毛莨的叶形在水下和水上不同
5.常见遗传学符号
6.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
(1)方法:
假说演绎法
(2)实验现象、解释与验证
现象(发现问题):
解释:
推理
检验验证:
测交法
7.分离定律
其实质就是在形成配对时,等位基因随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
★★★【常见问题的解题方法】
一.高考中遗传图解的给分点:
(1)要写出P、F1、♀、♂等各种遗传符号
(2)要写出亲代的表现型及基因型;子代的基因型、表现型及其比例
二.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鉴别方法
1:
大豆的白花和紫花是一对相对性状。
下列杂交实验中能判断出显、隐性关系的是()
①紫花×紫花→紫花
②紫花×紫花→301紫花+101白花
③紫花×白花→紫花
④紫花×白花→98紫花+102白花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
三.测交、杂交、自交、正交和反交的应用
(1)杂交
(2)测交
(3)自交
(4)正交和反交
四.杂合子(如Aa)连续自交问题
①杂合子连续自交:
子代杂合子的概率为。
子代中纯合子概率为。
子代中显性(或隐性)纯合子概率为。
②杂合子自交一次,子代中杂合子的概率为,子代显性个体中杂合子的概率为。
五.子代性状比推测双亲的基因型
1.一对性状:
(1)如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
隐=3:
1,则双亲。
(2)如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
隐=1:
1,则双亲。
2.两对性状:
(3)如后代性状分离比为9:
3:
3:
1,则双亲。
(4)如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
1:
1:
1,则双亲。
(5)F2代表现型,基因型,遗传因子的组合方式。
(6)跟亲本表现型相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
(7)F2代中纯合子种,每种个,单杂合子种,每种个,双杂合子个。
六.假说—演绎法及分离比模拟实验
1.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实现3:
1的分离比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是()
①F1体细胞中各基因表达的机会相等②F1形成的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③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④F2不同的基因型的个体的存活率相等⑤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是完全的⑥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
A.①②⑤⑥B.①③④⑥
C.①②③④⑤D.②③④⑤⑥
2.有关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提出了遗传因子的说法
B.“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
C.“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演绎内容
D.“F1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属于推理内容
3.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提出假说、演绎推理、检验推理、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
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定律。
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分析正确的是()
A.孟德尔提出的假说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B.孟德尔依据减数分裂的相关原理进行“演绎推理”的过程
C.为了验证提出的假说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
D.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
1,可以从细胞水平上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4.为了加深对基因分离定律的理解,某同学在两个方形桶内各装入20个等大的方形积木(红色。
蓝色各10个,分别代表“配子”D、d),然后每次分别从两桶内各随机抓取一个积木并记录,直至抓完桶内积木。
结果,DD:
Dd:
dd=10:
5:
5,该同学感到失望。
下列建议和理由中不正确的是()
A.改变桶内“配子”的比例,按上述方法重复抓取并保证足够大的样本数
B.将方形桶换成圆柱形桶,以便摇动容器时,积木能混合均匀
C.把方形积木改换为质地、大小相同的小球,以便充分混合避免让人为误差
D.每次抓取后,应将抓取的“配子”放回原桶,以保证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
七.自交与自由交配
1.一杂合子(Dd)植物自交时,含有隐性配子的花粉有50%的死亡率,则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
A.1:
1:
1B.4:
4:
1
C.2:
3:
1D.1:
2:
1
2.某种群中,AA的个体占25%,Aa的个体占50%,aa的个体占25%。
若种群中的雌雄个体自由交配,且aa的个体无繁殖能力,则子代中AA:
Aa:
aa的比值是()
A.3:
2:
3B.4:
4:
1
C.1:
1:
0D.1:
2:
0
3.种植基因型为AA和Aa的豌豆,两者数量之比是1:
3。
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代中基因型为AA、Aa、aa的数量之比为()
A.7:
6:
3B.5:
2:
1
C.3:
2:
1D.1:
2:
1
4.已知小麦抗病对感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
用纯合的抗病无芒与感病有芒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F2植株都能成活,在F2植株开花前,拔掉所有的有芒植株,并对剩余植株套袋,假定剩余的每株F2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的表现型符合遗传定律。
从理论上讲F3中表现感病植株的比例为
A.18B.38C.116D.316
八.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
1.在调查某种小麦种群时发现T(抗锈病)对t(易感染)为显性,在自然情况下该小麦种群可以自由传粉,据统计TT为20%,Tt为60%,tt20%,该小麦种群突然大面积感染锈病,致使易感染小麦在开花之前全部死亡。
计算该小麦在感染锈病之前与感染锈病之后基因T的频率分别是()
A.50%和50%B.50%和%C.%和50%D.50%和100%
九.复等位基因
1.企鹅的羽毛颜色是由复等位基因决定的。
P决定深紫色,P决定中紫色,P决定浅紫色,P决定很浅的紫色(接近白色)。
其相对显性顺序(程度)为P>P>P>P。
假使一只浅紫色企鹅(PP)和一只深紫色企鹅(PP)交配,则它们生下的小企鹅表现型及比例为()
深紫色:
1中紫色:
1浅紫色B.1中紫色:
1浅紫色
深紫色:
1中紫色:
1浅紫:
1很浅紫色深紫色:
1中紫色
2.喷瓜有雄株、雌株和两性植株,G基因决定雄株,g基因决定两性植株,g-基因决定雌株。
G对g、g-是显性,g对g-是显性,如:
Gg是雄株,gg-是两性植株,g-g-是雌株。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和Gg-能杂交并产生雄株dmdmlvlvdmlv
篇二:
高中生物遗传学判断问题归纳详解
例1:
经鉴定,玉米的红粒与黄粒是一对相对性状,且为常染色体完全显性遗传。
请你用某株玉米果穗上的红粒与黄粒为实验材料设计实验,以鉴定这一相对性状的显隐关系。
解析:
方案一自交法:
若子代全部表现为黄粒或红粒,可认定黄粒或红粒为____种;再让________和________杂交,其后代表现出的性状为____性状,未表现出的性状为_____性状。
若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___________为显性,_________为隐性。
方案二杂交法:
若后代表现出某一亲本性状,则该性状为______性状,未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为_____性状。
若后代表现出两种亲本性状,可再进行____交,出现性状分离的为显性性状,未出现性状分离的为隐性性状。
方案三将红粒和黄粒种植形成后的花粉粒进行________育种,取其_____和______(均为纯种)时行杂交,________________为显性,_________________为隐性。
变式练习、将纯种黄色玉米种子搭载“神州五号”飞船进行失重和宇宙射线处理。
将从太空返回的玉米种子种植后出现了从来没有见过的“红粒”性状。
那么这一性状的出现是______结构改变引起的。
经鉴定,红粒与黄粒是一对相对性状,且为常染色体完全显性遗传。
可通过自交或杂交的方法,用穗上的红粒与黄粒为实验材料设计实验,以鉴定这一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
选用自交方法时行实验时,若黄粒的子代全部表现为黄粒,红粒的子代全部表现为红粒,可认定黄粒和红粒为_______;再让子代黄粒和红粒杂交,其后代表现出的性状为__________;若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新出现的性状为_________。
例答案:
方案一纯子代纯种黄粒红粒显性隐性亲本性状新出现的性状
方案二显性隐性自交
方案三单倍体黄粒红粒其后代表现出的性状未表现的性状变式练习答案:
基因纯种显性性状隐性性状
三、判断某基因所在的位置
1、探究某性状的遗传是细胞质遗传还是细胞核遗传
正反交法
方法:
判断某对相对性状是细胞核遗传还是细胞质遗传,应该做正交实验和反交实验,若正交与反交的结果,子代的性状都与母本一致,说明属于细胞质遗传。
若正交与反交的结果,子代性状表现相同,与母本无关,说明属于细胞核遗传。
核移植构建重组细胞法
方法:
A细胞核+B细胞质→重组细胞甲B细胞核+A细胞质→重组细胞乙若重组细胞甲形态发生明显变化而重组细胞乙无变化,则调控基因存在细胞核中。
若重组细胞乙形态发生明显变化而重组细胞甲无变化,则调控基因存在细胞质中。
若重组细胞甲和乙形态均发生明显变化,则调控基因可能同时存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
若重组细胞甲和乙形态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则调控基因发挥作用需要细胞自身的核质互相作用。
2、探究某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
已知基因的显隐性:
应选用隐性雌性个体与显性雄性个体进行交配,即可确定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上。
如果后代性状与性别无关,则是常染色体的遗传;如果后代的某一性状和性别明显相关,则是伴X遗传。
方法:
选择隐性雌性个体与显性雄性个体进行交配。
若后代中的所有雌性个体表现出显性性状,所有雄性个体表现出隐性性状,说明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若后代中雌雄个体表现出显性性状或均表现出显隐性性状,说明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例4:
已知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且雌雄果蝇均有红眼和白眼类型。
现有若干红眼和白眼的雌雄果蝇,若用一次交配实验证明这对基因位于何种染色体上,请选择交配亲本表现型。
实验预期及相应结论为:
。
答案:
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①子代中雌果蝇全部红眼,雄果蝇全部白眼,则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②子代中雌、雄果蝇全部为红眼,则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③子代中雌、雄果蝇均既有红眼又有白眼,则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3、特殊题型正反交法分析真核生物果实、种子的胚和胚乳的性状遗传
①正反交与果实的性状遗传这里所说的果实的性状是指由被子植物雌蕊子房壁发育而形成的果实中的果皮(果肉)部分的大小、色泽、口味、形态等特征,这些特征完全由母本的遗传物质决定,与父本无关。
但杂交种子的胚由母本和父本共同决定。
例5:
已知玉米的黄色与白色是一对相对性状。
马齿粒与硬粒是一对相对性状。
现将白色马齿粒玉米与黄色硬粒玉米隔行种植。
收获时发现在白色马齿粒玉米的植株上结出白色马齿粒玉米与黄色马齿粒玉米,在黄色硬粒玉米植株上结出的玉米全是黄色硬粒。
正确的解释是
A.玉米的黄色对白色是显性属于细胞质遗传
B.玉米的黄色对白色是显性属于细胞核遗传,马齿粒与硬粒属于细胞质遗传
C.玉米的黄色与白色,马齿粒与硬粒的遗传,属于两对相对性状自由组合定律遗传
D.玉米的黄色对白色是隐性,马齿粒对硬粒是显性都属于细胞核遗传答案:
B
例6:
现有纯种紫色种皮和纯种白色种皮菜豆品系。
请回答实验设计方案中的相关问题。
(1)证明菜豆这一性状是由核基因还是质基因控制的实验方案:
①杂交时,应选用的亲本组合是、。
收获种子时,观察到种皮颜色是:
前者为色,后者为色。
因此实验结果(可以/不可以)得出相应的结论。
因是。
②将上述杂交实验收获的种子分别种下去,预测结果并得出相应结论:
无论,如果F1代产生种子的种皮性状都只表现为紫色或白色的一种,则控制种皮颜色的基因是。
如果F1代产生种子的种皮性状只与亲本组合中的,则控制种皮颜色的基因是。
(2)若这一对性状是由核基因控制的,则求证紫色与白色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并预测实验结果、说明相应结论。
①实验方案:
(用遗传图解表示)②预测结果得出结论:
如果,则;
如果,则。
参考答案:
(1)①♀紫×♂白、♀白×♂紫紫
物的结构
②正交和反交核基因母本相同质基因
(2)①P:
♀紫色×♂白色(或P:
♀白色×♂紫色)
↓↓
F1白不可以,种皮是母本植F1
↓×↓×
收获种子收获种子
②如果F1产生种子的种皮颜色均为紫色,则紫色为显性性状,白色为隐性性状;
如果F1产生种子的种皮颜色均为白色,则白色为显性性状,紫色为隐性
性状。
例7:
某种植物表现红花、有托叶的甲个体(有L基因)与表现白花、无托叶的乙个体(有H基因)进行杂交实验,若以甲为母本,F1(正交)表现为红花有托叶,若以乙为母本,则F1(反交)表现为白花有托叶。
请确定实验中花色和有无托叶依次属于的遗传方式及正交和反交产生的F1的基因型(细胞质基因用字母L和H表示,核基因用A和a表示)
A.细胞质遗传、细胞核遗传,L、H
B.细胞核遗传、细胞质遗传,H、L
C.细胞核遗传、细胞质遗传,L、H
D.细胞质遗传、细胞核遗传,H、L
4、探究某基因是位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还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
方法:
选择隐性雌性个体与显性雄性个体进行交配。
若后代中的所有雄性个体表现出显性性状,说明该基因位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
若后代中的所有雄性个体表现出隐性性状,说明该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
例8:
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但不知显隐性,可以分别用B、b表示其控制基因。
请你根据以下事实分别判断。
⑴红眼雄蝇和白眼雌蝇交配,子代雄蝇全为白眼,雌蝇全为红眼,则是显性,亲本基因型为。
⑵红眼雄蝇和红眼雌蝇交配,子代雌蝇全是红眼,雄蝇一半红眼一半白眼,则是显性,亲本基因型为。
例9:
金鱼是重要的观赏鱼,可观赏的性状多种多样。
请利用遗传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研究表明,金鱼的性别决定属于XY型。
金鱼培育专家培育的珍贵品种----“蓝剑”,其性染色体组成为XXY。
该金鱼所以珍贵,其原因之一是“蓝剑”不能直接产生后代,这是因为;“蓝剑”的产生可能是亲本中在减数分裂第次分裂时遗传物质分配异常所造成的。
⑵基因A、a和B、b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
①两只金鱼杂交,若子代出现A:
aa=1:
1,B:
bb=3:
1,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②两只金鱼杂交,若子代出现A的性状:
a的性状=1:
1,B的性状:
b的性状=3:
1,并且子代中雌鱼全表现B的性状,雄鱼既有表现B的性状又有b的性状,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篇三:
高中生物学史总结
1、虎克:
英国人,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
1665年,他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由许多规则的小室组成,并把“小室”称为cell——细胞。
2、列文虎克:
荷兰人,他用自制的显微镜进行观察,对红细胞和动物精子进行了精确的描述。
3、19世纪30年代,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指出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
4、维尔肖():
德国人,他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涉及的科学家
5、欧文顿():
1895年他曾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地上万次的试验,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一样:
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于是他提出了膜由脂质组成的假说。
6、罗伯特森(J.D.Robertson):
1959年他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结合其他科学家的工作,提出了生物膜结构的“单位膜”模型。
7、桑格(S.J.Singer)和尼克森:
在“单位膜”模型的基础上提出“流动镶嵌模型”。
强调膜的流动性和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
为多数人所接受。
与酶的发现有关的科学家
8、斯帕兰札尼:
意大利人,生理学家。
1783年他通过实验证实胃液具有化学性消化作用。
巴斯德:
法国人,微生物学家,化学家,提出酿酒中的发酵是由于酵母菌的存在,没有活细胞的参与,糖类是不可能变成酒精的。
9、李比希:
德国人,化学家。
认为引起发酵的是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但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
10、毕希纳:
德国人,化学家。
他从酵母细胞中获得了含有酶的提取液,并用这种提取液成功地进行了酒精发酵。
11、萨姆纳:
美国人,化学家。
1926年,他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到脲酶的结晶,并用多种方法证明脲酶是蛋白质。
荣获1946年诺贝尔化学奖。
12、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有生物催化作用。
光合作用的发现涉及的科学家
13、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通过实验发现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14、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通过实验证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
15、1880年,美国科学家恩格尔曼,通过实验证明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16、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中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
17、卡尔文(,1911~):
美国人,生物化学家,植物生理学家。
在20世纪40年代,他及其合作者开始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光合作用,经9年左右的研究,最终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的碳的途径,这一途径称为卡尔文循环。
18、孟德尔:
奥地利人,遗传学的奠基人。
他进行了长达8年的豌豆杂交实验,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发现了生物遗传的规律。
1866年他发表论文《植物杂交试验》,提出了遗传学的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和遗传因子学说。
(假说演绎)
19、约翰逊:
丹麦人,植物学家。
1909年,他给孟德尔的“遗传因子”重新起名为“基因”,并提出了表现型和基因型的概念。
20、魏斯曼:
德国人,动物学家。
他预言在精子和卵细胞成熟的过程中存在减数分裂过程,后来被其他科学家的显微镜观察所证实。
21、萨顿:
美国人,细胞学家。
1903年,他在研究中发现孟德尔假设的遗传因子的分离与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常相似,并由此提出了遗传因子(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学说。
(类比推理)
22、摩尔根:
美国人,遗传学家,胚胎学家。
他用果蝇做了大量实验,发现了基因的连锁互换定律,人们称之为遗传学的第三定律。
他还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为现代遗传学奠定了细胞学基础。
(假说演绎)
23、18世纪英国著名的化学家和物理学家道尔顿,第1个发现了色盲症,也是第1个被发现的色盲症患者。
24、1928年,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思,通过实验推想,已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转化因子”,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25、1944年,美国科学家艾弗里和他的同事,通过实验证明上述“转化因子”为DNA,也就是说DNA才是遗传物质。
26、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在噬菌体中,亲代和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的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27、1953年,美国科学家沃森和英国科学家克里克共同提出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1957年克里克提出中心法则。
28、尼伦伯格和马太成功破译了第一个遗传密码。
育种
29、袁隆平他是中国研究杂交水稻的创始人,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第一人,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进化
30、拉马克(,1744~1829):
法国人,博物学家,生物进化论的先驱。
最先提出了生物进化的学说,认为生物是不断进化的,生物进化的原因是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31、达尔文(,1809~1882):
英国人,博物学家,生物进化论的主要奠基人。
1859年,他出版了科学巨著《物种起源》,书中充分论证了生物的进化,并明确提出自然选择学说来说明进化机理。
他创立的进化论的影响远远超出了生物学的范围,它给予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以致命的打击,为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提供了有力的武器。
32、贝尔纳(,1813~1878):
法国人,1857年,他提出“内环境”的概念,并推测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调节。
33、坎农(,1871~1945):
美国人,生理学家。
1926年,他提出了“稳态”的概念,并提出了稳态维持机制的经典解释:
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
34、目前普遍认为:
神经——体液——免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生物 遗传学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