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考纲顺序总结 福建招教考试复习资料总结心理学与教育学模块.docx
- 文档编号:27753457
- 上传时间:2023-07-04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74.33KB
按考纲顺序总结 福建招教考试复习资料总结心理学与教育学模块.docx
《按考纲顺序总结 福建招教考试复习资料总结心理学与教育学模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按考纲顺序总结 福建招教考试复习资料总结心理学与教育学模块.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按考纲顺序总结福建招教考试复习资料总结心理学与教育学模块
教育学模块
1、教育与教育学
1.教育:
广义的教育是指增长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
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
2.教育学:
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
3.教育学的发展分为:
萌芽阶段,独立形态阶段,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当代教育理论的发展。
4.教育学产生和发展阶段的代表人和著作。
教育学科的建立:
夸美纽斯《教学论》
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
5.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
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措施。
三者关系:
既相互独立又密切联系,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教育实践系统。
没有教育者,教育活动无法开展,受教育者也得不到有效的指导;没有受教育者,教育活动就失去了对象,无的放矢;没有教育措施,教育活动无法实现。
2、教育与社会发展
1.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
(1)政治经济决定教育关系:
政治经济决定教育的领导权;政治经济决定受教育的权力;政治经济决定教育目的和内容。
(2)教育影响政治经济关系:
教育为政治经济培养所需人才;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教室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2.教育与社会生产力
(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教育结构的变化;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教育的内容和手段;④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发展水平。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3.教育与科技文化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文化对教育具有重要影响,同时教育又积极反作用于文化。
文化本身是一种教育力量,教育本身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教育促进文化的传递和保存。
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教育对科学的作用:
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推进科学体制化,具有科学研究功能,丰富科技活动,扩大技术的成果。
科学对教育的作业:
科学能改变教育者的观念,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质量,影响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
三、教育与个体发展
1.个体身心发展涵义:
个体从出生到死亡整个生命过程中身心有规律的变化过程。
2.个体身心发展理论:
内发论,外铄论,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3.个体身心发展规律:
顺序性(循序渐进),阶段性(不同阶段选择不同内容和使用不同方法),不平衡性(关键期),互补性,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
4.影响个体身心发展因素:
遗传,环境,学校教育
四、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概念:
广义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狭义是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2.教育目的的功能:
导向,选择,激励,评价。
3.教育目的理论:
①个人本位论:
卢梭,夸美纽斯,福禄倍尔,孟轲,裴斯泰洛奇
②社会本位论:
孔子,斯宾赛,涂尔干,孔德。
③辩证统一论:
4.我给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五、学校教育制度
1.学校教育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入学条件,修业年限,领导体制。
我国古代一个学制是壬寅学制,但未实行,第一个实行的学制是癸卯学制。
2.我国的学习教育制度
现行学制:
幼儿教育,初级教育,中等教育,高级教育
六、课程
1.课程类型:
根据组织形式分为学科课程和综合课程
根据对学生学习的要求角度分为选修课程和必修课程
根据课程的呈现方式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2.制约课程的因素:
社会,知识和儿童。
3.新课程标准的框架:
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
4.我国实行九年一贯义务教育课程。
小学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综合与分科课程混合,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七、教师与学生
1.教师的职业角色:
传递者角色,授业,解惑者角色,管理者角色,研究者角色,父母与朋友角色。
示范者角色。
2.教师劳动的特点:
复杂性,创造性,长期性,示范性。
3.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
教师是社区型可发的教师。
4.新课程背景下学生观: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5.教师行为的转变
①在师生关系上:
尊重,赞赏
②在对待教学上:
帮助,引导
③对待自我:
反思
④对待其他教育者的关系:
合作
6.学生特点:
发展中的人,完整的人,以学习为主要目的的人,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
7.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采取正确的教育态度和授受关系;加强自我修养。
8.倡导新型师生关系
①在教育内容上的教学是授受关系;
②在人格上是平等关系;
③在社会道德是是相互促进关系。
八、教学
1.教学是一种认识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2.教学过程规律:
教学相长规律,教学发展性规律,教学教育性规律。
3.教学原则:
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
巩固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循序渐进原则。
4.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实验法;讨论法;练习法;启发法;读书指导法。
5.教学基本环节:
备课,上课,布置和检查作业,课外辅导,学生成绩的检查和评定。
6.教学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个别教学制,分组教学制,道尔顿制,复式教学。
7.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观:
注重过程;注重学生发展;倡导师生互动,共同发展。
九、教育评价
1.教育评价的作用:
激励作用;调节作用;诊断作用;管理作用;发展作用。
2.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类型:
①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②相对评价,绝对评价,个体差异内评价。
③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
十、思想品德教育
1.德育概念:
广义上是指社会德育,学校德育,家庭德育,社区德育。
狭义是指学校德育。
2.德育目标:
①热爱祖国,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立志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努力学习。
②初步树立公民的国家观念,道德观念,法制观念;
③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劳动习惯和文明行为习惯;
④遵纪守法,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
⑤讲科学,不迷信,具有自尊自爱,诚实正直,积极进取,不怕困难的心理品质和一定的分辨是非,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
3.德育内容:
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4.德育过程规律:
①学生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②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
③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④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5.德育原则
导向原则;疏导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知行统一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6.德育方法
说服法;榜样示范法;实践锻炼法;情操陶冶法;表扬与批评处分。
7.德育途径
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班主任工作;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团队活动。
十一、班主任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1.班主任工作的意义:
①班主任工作是贯彻教育方针,完成教育任务和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
②班主任工作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
③班主任工作为学生健康,全面,和谐发展提供了条件;
④班主任是学校联系各班级的纽带,是沟通学生与家庭,社会教育力量的桥梁。
2.班主任的作用:
①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
②班主任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影响源,在学生健康成长中起着导师的作用;
③班主任是学校领导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的得力助手和骨干力量;
④班主任在各方面教育力量中起着纽带作用。
3.班主任工作的内容:
①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
②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③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④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⑤评定学生
4.班主任工作方法
①面向全体学生,全面了解学生在思想品德,学习,健康,劳动和生活等各方面;
②正面教育,启发诱导;
③热爱尊重学生,严格要求学生;
④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⑤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5.班级是学习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
6.中国最早采用班级的是1862年清政府的《京师同文馆》。
7.班级管理模式:
常规管理,平行管理,民主管理,目标管理。
心理学模块
一、心理与心理学
1.心理学:
是研究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2.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心理学的诞生和独立。
3.心理是脑的机能。
二、感觉与知觉
1.感觉:
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2.知觉:
对事物整体的反映。
3.感知觉:
感觉加知觉。
4.感知觉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①运用直观教学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
(直观三种形式:
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
②运用知觉选择性的三个规律调高知觉效率。
(三规律:
差异率,活动率和组合率)
③提高教师知觉能力,正确对待第一印象,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防止晕轮效应,消除刻板影响,重视应用近因效应。
(心理效应包括:
首因效应,晕轮效应,近因效应,刻板效应)
三、记忆
1.记忆:
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应。
2.记忆的基本过程:
识记,保持,再认。
3.记忆分类:
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4.记忆品质:
敏捷性,持久性,准备性和备用性。
5.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①明确识记目的,加强有意识记。
②加强理解记忆,掌握识记的方法和技巧。
③尽量减少或避免干扰。
④合理组织复习。
四、表象与想象
1.表象:
是指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2.表象的特征:
直观性,概括性,可操作性。
3.想象:
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4.想象的基本特征:
形象性和新颖性。
5.想象的类型:
不随意想象,随意想象(随意想象又包括再造,创造和幻想)
6.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①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
②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词语和图表的含义。
③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动机。
④引导学生积极地思维,展开想象活动。
五、思维
1.思维:
对客观现实间接地,概括的反应。
2.思维品质:
广阔性,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创造性。
3.思维过程:
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系统化与具体化。
4.如何培养思维品质。
①要开阔视野,丰富思维的源泉。
②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③要学会思考的方法。
④提高语言修养。
5.创造性思维:
是指以新异独特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6.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①保持好奇心,激发求知欲。
②改变传统的教育质量评定观,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学习。
③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方法的指导。
④建立良好的创造环境,正确对待创造型学生。
⑤开展创造性活动,培养创造性个性。
六、注意
1.注意:
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2.注意的分类:
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3.注意的品质:
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4.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①正确应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防止和排除与教学内容无关的无意注意的出现。
②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动机,培养良好的注意习惯。
③运用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转换的规律,让学生在有目的的活动中快乐地学习。
七、情绪与情感
1.情绪,情感的定义:
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需要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2.情绪情感的功能。
①适应功能:
有助于个体适应环境。
②动机功能:
是个体行为的内部动力。
③组织功能:
积极情绪有协调作用,消极情绪有破坏作用。
④信号功能:
可以作为人际交往的符号。
3.情绪的分类:
心境,激情,应激。
4.情感的分类:
道德感,美感,理智感。
5.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
情绪发展特点:
①情绪体验迅速;②不稳定性和两极性交替;③外露性和内隐性并存;④体验时间延长,情绪心境化。
情感发展特点:
①自尊心强烈而敏感;②情感的社会性增强;③情感不断丰富和深化,包括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
6.学生情绪、情感的教育。
①用丰富的知识武装学生,使学生将各科学习与积极情绪情感结合起来。
②利用榜样示范的作用对学生进行直观影响。
③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把情感和行动结合起来。
④利用具有丰富情感的艺术作品感染学生,使学生获得间接情感体验。
⑤培养学生自觉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
八、意志
1.意志:
认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自觉的组织自己的行动,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里过程。
2.意志行动:
意志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行动称为意志行动。
3.冲突类型;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多重趋避冲突。
4.意志品质:
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坚持性。
5.意志行动过程:
采取决定阶段,执行决定阶段。
6.学生意志发展与教育。
①加强目的性教育,注意培养道德情感。
②组织实践活动,以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
③知道学生加强意志的自我锻炼。
④发挥纪律对培养意志的作用。
⑤充分发挥班集体及榜样的教育作用。
九、个性倾向性
1.需要:
是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内心不平衡状态。
2.动机:
是激发,维持,调节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并引导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里过程或内在动力。
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4兴趣:
个体力求认识和趋向某种事物,并与肯定情绪相联系的个性倾向性,是个体特殊的认识倾向,它在人的认识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十、个性心理特征
1.能力:
是指能够顺利完成某些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2.能力差异:
是指人与人之间在智力,体力及工作能力等方面的差异。
3.能力测验:
①比奈-西蒙智力量表——世界上第一个智力量表。
②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
③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④瑞文推理测验。
4.能力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
遗传,环境和教育,个人努力和实践活动,其他个性因素。
5.气质类型:
多血质,黏液质,胆汁质,抑郁质。
6.气质与教育。
①对待学生应克服气质偏见。
②针对学生气质类型因材施教。
③帮助学生进行气质的自我分析,自我教育,培养良好的气质品质。
④特别重视胆汁质和抑郁质的学生。
⑤组建班级干部时应考虑学生的气质特点。
7.性格:
个体在生活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
8.性格的结构:
①性格的态度特征;②性格的意志特征;③性格的情绪特征;④性格的理智特征。
9.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遗传,学校教育,同伴群体,社会实践,社会文化因素。
十一、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
1.心理发展:
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2.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
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3.学生的认知发展
①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
②前苏联的维果斯基认为,儿童的现有水平和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4.人格:
又称个性,是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5.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
家庭教养方式,学校教育,同辈群体。
6.埃里克森人格的发展阶段理论
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岁)
自主感对羞耻感和怀疑感(1-3岁)
主动感对内疚感(3-6岁)
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
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
7.认识方式:
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8.认识方式的类型:
场独立与场依存,陈思型与冲动型,辐合型与发散性。
十二、教师心理
1.教师的心理特征与职业成就的关系
认知特征,人格特征,期望,教学效能感。
2.教师的成长三阶段:
关注生存阶段,关注情景阶段,关注学生阶段。
3.教师成长和发展的途径
①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②开展微格教学。
③教学决策训练。
④反思教学经验。
4.波斯纳的教师成长公式:
经验+反思=成长。
5.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的区别。
①课时计划的制定:
专家教师的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具有预见性;而新教师一般花大量时间在课时计划的细节上,如怎样呈现具体内容,针对具体问题设计方法等。
②课堂教学过程的差异:
课堂规则的制定与执行能否坚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材的呈现,课堂练习,家庭作业的检查,教学策略的运用。
③课后评价的差异:
关注焦点不同,专家型教师一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而新教师更多关注教学课堂上发生的细节。
十三、学习的基本理论
1.加涅的学习类型:
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动作技能。
2.学生学习的特点:
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在有目的,有组织的情况下进行的。
3.学习基本理论
①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代表人物:
桑代克(学习的联结说),华升(学习的剌激―反应学说),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说)
基本特点:
重视知识、技能的学习;注重外部行为的研究。
②认知学习理论:
代表人物:
沃特海墨等人的完形(格式塔)说、苛勒的顿悟说、米勒等人提出的学习的信息加工理论、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托尔曼(认知――目的说),加涅(认知指导说)说和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说。
基本特点:
重视智能的培养;注重内部心理机制的研究。
③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代表人物:
马斯洛和罗杰斯等人的“情意教学过程论”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论”。
基本特点:
重视学习的感情因素。
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该理论发展了早期认知学习论中已有的关于“建构”的思想,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并力图在更接近、更符合实际情况的情境性学习活动中,以个人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和理解新知识。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建构主义主张基于情景、基于资源、基于协作、基于探究、基于问题解决。
建构主义是网络时代的一种全新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
十四、学习动机
1.学习动机:
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学习行为朝向一定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学习内驱力和学习诱因,两者相互作用形成学习动机的系统。
2.学习动机的构成
(1)学习动机的内部构成
①认知的内驱力
②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③附属的内驱力
(2)学习动机的外在诱因
3.学习动机的分类
①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划分:
正确的、高尚的学习动机和错误的、低下的学习动机
②根据起作用时间的长短划分:
直接的近景性动机和间接的远景性动机
③根据诱因来源划分:
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4.学习动机理论:
学习动机理论主要有:
行为主义的强化论;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论;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阿特金森和麦克里兰的成就动机理论以及韦纳为代表的归因理论。
5.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
激发认知兴趣;建立合理目标;提升自我效能;适当运用外部奖赏和反馈;培养积极归因。
十五、学习的迁移
1.迁移:
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2.迁移分类:
根据迁移性质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根据迁移方向分为:
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根据迁移内容分为:
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
根据迁移难度分为:
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
3.学习迁移理论:
形式训练说,共同要素说,经验类化理论和关系转换理论。
4.迁移与教学
①改革教材内容,促进迁移;
②合理编排教学内容,促进迁移;
③改进教材呈现方式,促进迁移;
④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十六、知识的学习
1.知识:
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其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
2.知识学习:
是学生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
这一过程包括知识获得、知识保持和知识提取三个阶段。
在知识学习的三个阶段中,应解决的主要心理问题分别是知识的同化、保持和应用。
3.知识学习的类型
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
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4.知识学习:
是学生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
这一过程包括知识获得、知识保持和知识提取三个阶段。
在知识学习的三个阶段中,应解决的主要心理问题分别是知识的同化、保持和应用。
5.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过程最初进展得很快,以后逐渐缓慢,过了一定的时间之后,几乎不再遗忘。
也可以说,遗忘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
6.遗忘的理论解释:
痕迹衰退说、干扰说、同化说、动机说。
7.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
(1)深度加工材料:
通过对要学习的新材料增加相关的信息来达到对新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的方法,如对材料补充细节、举出例子、做出推论,或使之与其他观念形成联想。
(2)有效运用记忆术
(3)进行组块化编码:
在信息编码过程中,利用储存在长时记忆系统中的知识经验对进入到短时记忆系统中的信息加以组织,使之成为人所熟悉的有意义的较大单位的过程。
(4)适当过度学习:
在学习达到刚好程度以后的附加学习。
(5)合理进行复习:
及时复习、分散复习、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
十七、技能的学习
1.技能:
是指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确保某种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合乎法则的活动。
2.技能的种类:
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
3.操作技能的形成:
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操作熟练。
4.心智技能的形成:
(1)加里培林的五阶段理论:
一是动作的定向阶段;二是物质与物质化阶段;三是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四是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五是内部言语动作阶段。
(2)安德森的三阶段理论:
认知阶段,联结阶段,自动化阶段。
十八、问题解决的学习
1.问题:
在起始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存在的某些障碍需要加以克服的情境。
2.问题解决:
是指个体运用一系列认知操作,是问题从初始状态转换成目标状态的心理过程。
3.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
个体的性格特征,智力水平,情绪状态,认知风格,世界观以及动机强度,迁移能力等。
主要是问题特征,知识经验,功能固着。
4.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
①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
②教授与训练问题解决的方法和策略;
③提供多种练习机会;
④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
十九、学习策略
1.典型的学习策略
①认知策略:
②元认知策略:
③资源管理策略:
2.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
主体性原则,内化性原则,特定性原则,生成性原则,有效地监控,学生的个人自我效能感。
3.学习策略的训练方法:
指导教学模式,程序化训练模式,完型训练模式,交互式教学模式,合作学习模式。
二十、品德的形成
1.品德的实质:
品德包含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心理成分,这些成分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一个完整的品德结构,简称为品德的知、情、意、行结构。
2.品德发展阶段理论:
(1)皮亚杰的品德发展阶段理论:
四个阶段:
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按考纲顺序总结 福建招教考试复习资料总结心理学与教育学模块 按考纲 顺序 总结 福建 考试 复习资料 心理学 教育学 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