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第二单元导学案.docx
- 文档编号:27745756
- 上传时间:2023-07-04
- 格式:DOCX
- 页数:68
- 大小:152.12KB
新课程标准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第二单元导学案.docx
《新课程标准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第二单元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标准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第二单元导学案.docx(6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课程标准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第二单元导学案
第一单元导学案
第一课时统一长度单位
学习内容:
课本第1、2页例1。
学习目标:
1.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和作用。
2.
加油哦!
你是老师心目中最棒的孩子!
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学习重点、难点:
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
学习过程:
一、要知道这本数学书的宽是多少,可以用什么办法?
(发挥想象,各抒己见。
)
二、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同一长度。
活动要求:
1.作为标准的物品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要放平摆直。
2.以6人小组为单位,每人从6件物品中(圆形、正方形、曲别针、三角形、图钉、橡皮擦)选取一件不同的物品去量。
3.量好后在小组交流自己量的结果,并思考:
为什么都是量数学书的宽,而量
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
三、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不同的长度。
自由选用不同的物品(如橡皮、铅笔、曲别针或用手等)去量桌子、铅笔盒等物体的长度。
要求:
1.作为标准的物品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要放平摆直。
2.自由选择不同物品去量。
3.量好后在小组交流自己量的结果,并思考:
为什么都是量桌子或钢笔盒的长,
而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
四、课本第2页做一做第1题,看图直观地判断每种蔬菜大约有几个方格那么长。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交流。
)
如果看不清几种蔬菜的右端对准哪个方格,可以用尺子对准方格的竖线比一比。
五、课本第2页做一做第2题,用铅笔去量桌子的长、高,量凳子的高。
说明:
1.量的方法与前面有所不同,不再把作标准的物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来量,而是用一个物品,一次接一次地进行测量,看所来年感长度有几个这样的物品长。
2.量得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所量得的结果。
并说说自己是怎么量的。
六、
课本第2页做一做第3题,直观看图,
要求:
1.先估计所测物品大约有几个立方体长。
2.如果看图测量有困难,也可以用立方体实物进行测量。
3.用实物测量时都要注意量的方法:
实物的左端应与所量物体的左端对齐,这样量出的结果才比较准确。
学习反思:
自我评价:
☆☆☆☆☆
(最棒5☆,棒4☆,一般3☆,差1☆)
金八小“合作课堂”教学资料(二年级数学上册)2012年
第二课时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二()班姓名:
主备人:
备课时间:
2012年月日
集备人:
审核小组:
课型:
新课上课时间:
第周
学习内容:
课本P3,例2,练习一1、2、3。
学习目标:
1.认识尺子并知道尺子的作用,能用尺子进行正确地测量物体。
(限整厘米)
2.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3.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学会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学习重点、难点:
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学习过程:
一、认识尺子。
要求:
尺子上的单位是什么。
尺子上有几个大格?
每个大格里有几个小格?
二、课本第3页,认识厘米(厘米尺)。
要求:
1.观察厘米尺子:
知道在尺子上用不同的颜色标出的长度是多少?
2.看看1厘米是多少?
并和组内的同伴交流。
三、量图钉的长度。
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要求:
拿出自己的尺子,量一量图钉大约有多少长。
正确方法:
图钉的一端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看另一端对着几。
交流得出一个图钉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长。
四、量一量自己的手指,看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
(同桌交流)
五、用手势比划1厘米的长度。
闭上眼睛想1厘米的长度等。
六、想想在自己的周围,生活中有哪些事物大约也是1厘米长的?
七、课本第3页例2。
用厘米量
用手中的尺子量一量老师为你们准备的纸条。
注意测量的方法要正确。
要求:
1.先独立量。
2.把量得的结果告诉组内的同伴,并说说你是怎么量的。
八、拿出自己的一枝铅笔,量一量你的铅笔有多长。
量好后同桌交流。
九、小组合作,每人分别量出3厘米、5厘米、7厘米、10厘米……给大家看。
要求:
1.先独立量。
2.把量得的结果告诉组内的同伴并说说你是怎么量的。
十、自己选择身边的物品量一量,如一枝新铅笔的长,数学作业本的长等。
学习反思:
自我评价:
☆☆☆☆☆
(最棒5☆,棒4☆,一般3☆,差1☆)
“合作课堂”教学资料(二年级数学上册)2012年
第三课时认识米用米量
二()班姓名:
主备人:
备课时间:
2012年月日
集备人:
审核小组:
课型:
新课上课时间:
第周
学习内容:
课本第4页例3。
学习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知道量比较长的物体要用米做单位,会用米量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学习重点:
学会测量长度的方法和建立1米的实际观念。
学习难点:
建立1米的实际观念和知道1米=100厘米。
学习过程:
一、用厘米量黑板。
(课独自探索,也可与他人合作)
二、认识米(介绍米尺)
要求:
1.米尺上的单位叫什么?
2.尺子上有多少个大格?
3.从1—100厘米着一段正好是多少米?
4.以上3个要求都要先独立思考后再在组内交流。
并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三、用米尺和自己的身高比一比。
两臂张开伸平用米尺量出1米的长度。
四、用米量
用不同的方法测量1米的绳子长是多少厘米?
并说说量的方法。
要求:
1.先确定用什么来量。
2.如何量?
先从哪头开始量?
量得1米等于多少厘米?
3.把量得的结果告诉组内同伴说说量的时候注意些什么?
五、量黑板长、宽,教室长、宽及教室门的高和宽。
(自主选择其中一样量)
要求:
1.用米尺量。
2.把你量得的结果告诉同伴并说说你是怎么样量的。
3.在量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
学习反思:
自我评价:
☆☆☆☆☆
(最棒5☆,棒4☆,一般3☆,差1☆)
“合作课堂”教学资料(二年级数学上册)2012年
第四课时认识线段
二()班姓名:
主备人:
备课时间:
2012年月日
集备人:
审核小组:
课型:
新课上课时间:
第周
学习内容:
课本第5页例4。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线段,会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学习重点:
线段的特征。
学习难点:
初步理解线段的概念。
教学具准备 尺子、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说出所学过哪些图形吗?
(随学生回答)
温馨提示:
这些图形都是由线段组成的,然后将图形分解成线段。
展开想象的翅膀!
二、测量线段的长度
用尺子量一量课本第5页上面线段的长度,并把量得过的结果写在书本上。
要求:
1.3人小组,每人量一样。
1人记录。
2.把量得的结果在组内交流。
3.说说在量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三、线段与曲线的对比认识线段“直”的特征。
课本第7页第7题,在这些图形中哪些是线段?
分组讨论。
要求:
1.讨论哪些是直线哪些是曲线?
2.说说直线的特征是什么?
四、画给定长度的线段(例4:
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
明确:
1.用什么来画?
2.从哪开始画起?
3.把你是怎样画的告诉组内的同伴。
(温馨提示:
从尺的“0”刻度开始画起,画到3厘米的地方。
)
五、猜一猜游戏。
课本第7页第10题。
(横着和竖着的)哪条线段长一些?
把两条线段重合比一比。
如果你不相信,就做两张同样长的纸条试一试,要一张横着,一张竖着看。
六、任选一条铁丝,做成自己喜欢的图形,并量出每条线段的长度。
学习反思:
自我评价:
☆☆☆☆☆
(最棒5☆,棒4☆,一般3☆,差1☆)
“合作课堂”教学资料(二年级数学上册)2012年
第二单元导学案
第一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
(不进位加法)
二()班姓名:
主备人:
备课时间:
2012年8月5日
集备人:
审核小组:
课型:
新课上课时间:
第2周
学习内容:
课本P8---P10例1、例2
学习目标:
1.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初步掌握笔算加法的法则,能熟练的计算。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书写工整的习惯。
学习重点:
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和掌握笔算的计算法则,能熟练计算。
学习难点:
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笔算中的“对位”问题。
学习过程:
一、看课本第8页主题图,仔细观察这幅图发现了哪些数字信息?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组织教学例1。
要求:
1.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
小组交流。
2.这两个班到底有多少人?
他们要合乘一辆车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
3.你会计算吗?
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
4.有人列成坚式用笔算的方法计算吗?
说说你列坚式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三、巩固练习
完成P9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计算方法。
要求:
1.独立思考,列竖式时相同数应该怎么写?
2.先从哪一位加起?
3.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
4.尝试写竖式,并说说列竖式计算应注意的问题。
四、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教学例2。
要求:
1.学生尝试计算,交流算法。
2.尝试用多种算法计算。
3.在上面的坚式计算中,你是从哪位加起的?
还可以怎样加?
五、巩固练习
完成P10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要求:
1.用竖式计算。
2.在组内说说在计算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六、当堂测评
课本第13页练习二第1题。
要求:
1.说说图意。
2.交流算法。
3.用坚式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学习反思:
自我评价:
☆☆☆☆☆
(最棒5☆,棒4☆,一般3☆,差1☆)
“合作课堂”教学资料(二年级数学上册)2012年
第二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
二()班姓名:
主备人:
备课时间:
2012年8月5日
集备人:
审核小组:
课型:
新课上课时间:
第2周
学习内容:
课本第11---第12页例3。
学习目标:
1.通过交流,发现100以内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
2.能选择合理的算法,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3.能运用数学知识尝试解决问题。
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学习重点:
1.通过交流,发现100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
2.能选择合理的算法,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学习难点: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进位的方法。
学习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第8页主题图。
问:
二
(1)班和二(3)班能合乘一辆车吗?
为什么?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2.学习例3。
要求:
1.先独立思考,先加什么?
2.小组讨论交流,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哪一位进1?
3.列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第11页一做。
要求:
1.明确先从哪位加起?
2.个位相加得的数怎样写?
3.试算得结果后在组内交流。
4.把算得不对的地方改正。
2.完成课本第12做一做。
要求:
1.交流观察到的信息。
2.我和爸爸一起看一共要花多少钱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
3.列式计算。
然后在组内订正。
四、
随堂练习
课本第13第4题。
要求:
1.先独立完成。
2.任选一道题说说计算方法。
3.在组内交流答案并订正。
学习反思:
自我评价:
☆☆☆☆☆
(最棒5☆,棒4☆,一般3☆,差1☆)
“合作课堂”教学资料(二年级数学上册)2012年
第三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练习课
二()班姓名:
主备人:
备课时间:
2012年8月5日
集备人:
审核小组:
课型:
新课上课时间:
第2周
学习内容:
课本P14---P15练习二
学习目标:
1.巩固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运算,为退位减法的学习做准备。
2在不断探索和创造的气氛中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3.在练习中体验数学学习的趣味性、挑战性,。
学习重点:
1.比较熟练地进行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运算,提高学生的运算技能。
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难点:
比较熟练而准确的进行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运算。
学习过程:
1.完成第14页练习二第5题。
教师巡视、指导。
做完以后请小朋友在小组内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
2.名汇报、并说明计算方法。
计算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指名回答。
3.完成第14页练习二第6题。
这些计算对吗?
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把错误的改正过来。
指名汇报,并说出错误应该如何改正。
4.完成第15页练习二第9题。
教师巡视。
指名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
5.完成第14页练习二第7题。
仔细读题,理解题意后完成填表。
指名汇报,并
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观察表格,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指名汇报。
学生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
6.完成第15页练习二第8题。
有四只小白兔一起上山采蘑菇,现在它们正在为谁采的蘑菇最多而吵闹,你能帮帮它们吗?
7.怎样做才能解决它们的问题?
指名汇报。
8.完成第15页练习二第10题。
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完成。
教师巡视。
指名汇报。
9.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学习反思:
自我评价:
☆☆☆☆☆
(最棒5☆,棒4☆,一般3☆,差1☆)
“合作课堂”教学资料(二年级数学上册)2012年
第四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
二()班姓名:
主备人:
备课时间:
2012年8月5日
集备人:
审核小组:
课型:
新课上课时间:
第2周
学习内容:
课本P16、17例1,练习三1---3题。
学习目标:
1.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2.鼓励学生进行算法探索,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结合情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学习重点:
进一步理解相同数位对齐的意义,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学习难点:
掌握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笔算中的“对位”问题。
学习过程:
一、仔细观察主题图,从图中了解信息。
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北京赢了?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会解答吗?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教学例1.仔细地观察图。
怎么解决北京比多伦多多多少票?
要求:
1.在练习本上试算56-22得多少?
2.小组交流你是怎样算的。
3.如果你是用竖式算的,你是先从哪位减起?
4.在用竖式算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温馨提示: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减,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
)
相信自己能行的!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完成第19页做一做第1题。
要求:
1.在写竖式时注意数位要怎么样?
2.从哪一位减起?
3.把自己的计算结果告诉组内同伴,并把错的地方改正过来。
4.选择一道题与同桌交流结果及算法。
四、当堂测评
1.完成课本第20页练习三第1题。
(1)先独立完成。
(2)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3)把自己的计算结果告诉组内同伴,并把错的地方改正过来。
2.完成课本第20页练习三第2题。
要求:
学生独立完成。
汇报、订正观察两道题的区别与联系,在小组内交流发现。
学习反思:
自我评价:
☆☆☆☆☆
(最棒5☆,棒4☆,一般3☆,差1☆)
“合作课堂”教学资料(二年级数学上册)2012年
第五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
二()班姓名:
主备人:
备课时间:
2012年8月5日
集备人:
审核小组:
课型:
新课上课时间:
第2周
学习内容:
课本P18---P19例2、例3
学习目标: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2、通过情景的创设,增强学生的爱国这情。
学习重点:
掌握用笔算方法计算两位数退位减法,并明白其算理。
学习难点:
能运用竖式计算两位数退位减法。
学习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观察第16页主题图。
巴黎比北京少多少票?
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学习例2。
要求:
A.结合前面所学的知识思考计算方法。
B.分小组交流想法:
个位上6减8不够减怎么办。
C.汇报各自的计算方法。
D.如不能口算,可以用竖式计算。
E.用摆小棒理解退位的算理。
F.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思考并汇报。
2.教学例3。
出示50-24
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你的算法。
要求:
(1)从十位退1后个位上要算几减几?
(2)个位上向十位退1后,十位再算几减几?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完成课本第19页做一做第2题。
要求:
1.先从哪位减起?
2.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怎么办?
3.从十位退得1后应该和哪位相加得的数才用去减。
4.说说列竖式减时应该注意什么?
四、当堂测评
完成课本第20页练习三第5题。
要求:
1.先用小棒摆一摆,再计算。
2.在组内订正,把错误的地方纠正。
学习反思:
自我评价:
☆☆☆☆☆
(最棒5☆,棒4☆,一般3☆,差1☆)
“合作课堂”教学资料(二年级数学上册)2012年
第七课时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
二()班姓名:
主备人:
备课时间:
2012年8月15日
集备人:
审核小组:
课型:
新课上课时间:
第3周
学习内容:
课本P23例4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学习用减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问题。
2.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3.培养学生的数学生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
学生学会用减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问题。
学习难点: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学习过程:
一、合作探究
学习例4。
观察课本第23页主题图。
从图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说给组内的同学听一听。
要求:
1.仔细观察题目,确定二
(1)班得多少面红旗?
2.从二
(2)班比你们少3面,是多少面?
现在能解决这个总理吗?
还知道什么信息才可以解决?
3.如果多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如果少又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呢?
4.这道题的关键是要确定要求哪个班,要求的班是多还是少?
你是如何确定的?
二、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完成课本第23页做一做。
观察图后要明确以下内容:
1.要搞什么活动?
有几个球?
每个球优惠多少钱?
2.确定每个球优惠前的价钱是多少?
3.要算优惠后的球每个是多少钱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
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四、当堂测评
独立完成课本第24页练习四第3题。
1.独立完成后在组内交流结果。
2.把错误的地方纠正。
3.自由选择一题说说计算方法。
学习反思:
自我评价:
☆☆☆☆☆
(最棒5☆,棒4☆,一般3☆,差1☆)
“合作课堂”教学资料(二年级数学上册)2012年
第九课时连加、连减
二()班姓名:
主备人:
备课时间:
2012年8月15日
集备人:
审核小组:
课型:
新课上课时间:
第3周
学习内容:
课本第26~27页例1、例2
学习目标:
1.通过同学间的交流,掌握用竖式连写的方法,会正确计算三个数的加、减法。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
3.巩固100以内的加、减法。
学习重点:
1.使学生掌握用竖式连写的方法,会正确计算三个数的加、减法。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
学习难点:
灵活使用口算或加减法竖式等方法计算连加连减的问题。
学习过程:
1.口答。
7+6+58+9-1324-10-720+30+1017-3+4
2.学习例1。
要求:
(1)观察主题图并了解信息。
(2)根据表格了解信息并提出问题。
(3)在小组内交流你想到的问题并解答出来。
(4)求一共摘了多少个西瓜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
(5)28+34+23这道题怎样计算呢?
试算并在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
(6)你是如何用竖式算的,你觉得哪一种比较好比较简便呢?
3.学习例2。
要求:
1.仔细观察主题图,了解信息后在小组内交流从图中发现的信息。
2.你用哪种方法计算的?
3.可以怎么样算不用写算式?
可以先算什么?
你先算一共运走的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
4.在练习本上写出连减的竖式。
4.独立完成课本第26页做一做第1题。
要求:
(1)先独立计算。
再在组内订正答案。
(2)说说你的计算过程。
在做这些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5.完成课本第27页做一做第2题。
要求:
(1)用口算。
(2)把口算得的结果填在书本上。
6.独立完成29页练习五第1、2题。
要求:
(1)独立完成。
把结果写在书本上。
(2)在组内交流计算结果并把错误的地方纠正。
7.引导完成29页练习五第3题。
算好后学生说说计算方法。
要求:
(1)了解是哪所学校在做什么活动?
(2)要算出参加三项活动总人数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
(3)在组内交流计算结果并把错误的地方纠正。
学习反思:
自我评价:
☆☆☆☆☆
(最棒5☆,棒4☆,一般3☆,差1☆)
“合作课堂”教学资料(二年级数学上册)2012年
第十课时加、减混合
二()班姓名:
主备人:
备课时间:
2012年8月15日
集备人:
审核小组:
课型:
新课上课时间:
第3周
学习内容:
课本P28例3
学习目标:
1.探索并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方法。
2.能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学习重点:
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顺序以及方法。
学习难点:
能正确的使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运算式题。
学习过程:
一、自己在乘坐公共汽车过程中发现了哪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说给同学听一听。
二、学习例3。
要求:
观察主题图。
了解信息,小组交流。
1.确定车上原有多少人,下去了多少人,又上来人多少人,
2.要求我们求的是:
现在车上有有多少人?
3.在练习本上写连写竖式并计算。
4.可以写几种竖式方式?
三、完成课本第28做一做。
要求:
1.先独立完成,再把算的结果在组内说说。
2.把错误的地方纠正。
3.说说计算过程。
四、完成课本第29页练习五第4题。
1.独立分小组比赛完成。
2.把计算结果在组内说说并把错误的地方改正。
3.说说计算方法。
五、完成练习五第6题。
要求:
1.和同桌交流发现了哪些信息。
2.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
3.列式并解答。
4.在组内订正。
学习反思:
自我评价:
☆☆☆☆☆
(最棒5☆,棒4☆,一般3☆,差1☆)
“合作课堂”教学资料(二年级数学上册)2012年
第十一课时加、减法估算
二()班姓名:
主备人:
备课时间:
2012年8月15日
集备人:
审核小组:
课型:
新课上课时间:
第3周
学习内容:
课本P34例4
学习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2.培养自己的估算意识和能力,培养数感,体会算法多样化的思想。
学习重点:
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课程 标准 人教版二 年级 数学 上册 第一 第二 单元 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