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14.docx
- 文档编号:277387
- 上传时间:2022-10-08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216.77KB
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14.docx
《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1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14.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理14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高二生物(理科)
一、选择题(1—30每小题1分,31—40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有关基因工程中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
C.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能识别和切割RNA
D.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从原核生物中提取
2.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神农架地区的金丝猴数量已由几百只增加到现在的千余只,金丝猴数量上升一定会导致
A.种群基因库增大B.基因突变频率提高
C.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D.金丝猴种群一定向前进化
3.下图中,甲、乙表示水稻的两个品种,A、a和B、b分别表示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①~⑧表示培育水稻新品种的过程,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②过程简便,但培育周期长
B.②和⑦的变异都发生于有丝分裂间期
C.③过程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
D.⑤与⑧过程的育种原理不相同
4.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相关内容,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的方向和环境之间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
B.自然选择的实质是选择种群的有利基因,不决定新基因的产生
C.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隔离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D.共同进化指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进化,不包括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5.下列选项不支持共同进化观点的是
A.有长着细长花柱的兰花,就必有同样长着细长吸管似的口器的昆虫
B.通过捕食关系,猎豹跑得越来越快,斑马的逃生动作越来越敏捷
C.随着最早光合放氧生物蓝藻的出现,地球上有了氧气,这为需氧型生物的出现和进化提供了前提
D.不同物种的进化互不干涉,彼此孤立
6.如图为人体体液相互转化的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O2进入细胞的主要路径是①→②→③
B.①与②、③、④相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C.①、②、③依次为淋巴、血浆、组织液
D.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直接进入①中
7.如图为人体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
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
据图判断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体液①中含有激素、氨基酸、尿素、CO2等物质
B.②内渗透压下降会刺激下丘脑合成抗利尿激素增加
C.③若产生乳酸会引起①、②、④内pH的剧烈变化
D.①、②、④是机体进行细胞代谢活动的主要场所
8.当内环境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
A.细胞代谢紊乱B.酶促反应速率加快
C.体温升高D.血糖浓度降低
9.下列关于抗体的描述错误的是
A.抗体主要在体液免疫中发挥作用
B.甲型H1N1流感康复者的血清中可以找到相应的抗体
C.抗体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对自身产生不良影响
D.抗体与相应抗原结合,可以使抗原失去毒性或形成沉淀
10.以下关于动物内环境和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葡萄糖、生长激素、抗体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
B.若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
C.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
D.人体剧烈运动时产生的乳酸会导致血浆pH显著下降
11.下列是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相关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组织液是组织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代谢的主要场所
B.HIV在人体内环境中不能增殖,但能破坏人体体液免疫过程
C.激素在体液的运输下到达各组织细胞并发挥调节作用
D.内环境的成分影响细胞代谢,但细胞代谢不影响内环境的成分
12.红细胞、心肌细胞、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依次是
A.血浆、体液、体液B.血液、体液、淋巴或血浆
C.血浆、组织液、淋巴或血浆D.血液、细胞外液、体液
13.用脊蛙为材料进行反射活动实验,下图为参与反射活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如果剪断支配脊蛙左后肢的传出神经(见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立即刺激A端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
B.刺激B端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
C.若刺激剪断处的某一端出现收缩活动,该活动能
称为反射活动
D.脊蛙左后肢发生反射活动的唯一条件是如图所示
结构的完整性
14.人的体温保持相对稳定是产热与散热过程平衡的结果,右图表示人体内热平衡过程。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体的产热部位主要是骨骼肌和肝脏
B.当环境温度高于体温时,主要通过汗液的蒸发散热
C.机体在炎热环境中产热量与散热量的比值比寒冷环
境中产热量与散热量的比值大
D.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
15.下面为突触结构和功能的模式图,有关叙述不恰当的是
A.瞬间增大轴突末端细胞膜对Ca2+的通透性会加速神经
递质的释放
B.过程①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C.过程②表示神经递质进入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
D.过程③可避免突触后膜持续兴奋
16.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胰岛素一般是从新鲜的动物胰腺研磨液中获得的
B.下丘脑对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属于激素的分级调节
C.成年人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耗氧量会增加
D.发现促胰液素的实验证明了胰液的分泌与体液调节有关,而与神经调节无关
17.在地震中,长时间被困在废墟中的人们,忍受着饥饿和干渴。
为了维持内环境的稳态,机体进行了多项生理调节活动。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肌糖原大量转化为血糖B.血糖进入细胞的速度加快
C.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D.体温持续升高或降低
18.如图所示为血糖调节模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激素甲的分泌细胞是胰岛A细胞
B.激素乙的分泌细胞是胰岛B细胞
C.激素乙是胰岛素
D.缺乏激素甲可能会患糖尿病
19.下表是某患者血液中激素水平检验报告单的部分内容,据表分析错误的是
检验名称
结果
单位
参考范围
甲状腺激素
98.5
pmol/L
9.01~19.5
促甲状腺激素
0.09
pmol/L
0.35~4.94
A.患者的细胞代谢速率高于正常水平
B.患者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较正常人高
C.患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低于正常水平
D.患者促甲状腺激素含量较低可能是缺碘造成的
20.下列有关体液调节叙述正确的是
A.垂体能分泌各种促激素释放激素,是调节内分泌的枢纽
B.一些多细胞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节
C.体液调节中的信息分子被定向运输到靶细胞发挥作用
D.激素发挥作用后就会被灭活,所以体内的激素含量总处于剧烈变化中
21.植物生长素具有低浓度时促进生长、高浓度时抑制生长的特性。
以下哪一现象或应用不能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A.在自然状况下,大型乔木的树冠多呈圆锥形
B.被大风刮倒的树木,其露出地面的根总是向地生长
C.置于窗台上的盆栽植物总是朝窗外生长
D.用生长素或其类似物除去稻田中的双子叶杂草时要使用较高的浓度
22.如图表示人体内各类血细胞及淋巴细胞生成的途径,a~f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吞噬细胞和b都属于免疫细胞
B.各类细胞来源相同但功能不同,根本原因是
不同细胞表达的基因不同
C.d既参与体液免疫过程,又参与细胞免疫过程
D.当再次受相同抗原刺激后,机体具有更强烈的免疫反应,主要与c和d有关
23.如图所示,将植物横放,茎弯曲向上生长,根弯曲向下生长。
这与重力影响生长素的分布和根、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有关。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A处生长素浓度较B处高,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高,
A处的生长受抑制,B处生长快,茎背地生长
B.D处生长素浓度较C处高,根对生长素的敏感性高,
D处生长受抑制,C处生长快,根向下生长
C.C处生长素浓度较D处高,根弯曲向下生长
D.B处生长素浓度较A处低,茎弯曲向上生长
24.下图为人体免疫细胞参与免疫的机制图解,其中①表示抗原,②、③表示物质,④~⑨代表细胞。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③是糖蛋白,能特异性识别①
B.人体内的细胞④能合成分泌淋巴因子
C.④是T细胞,⑧是效应T细胞
D.相同抗原再次侵入时,⑦快速分泌②
25如图为人体体液免疫的部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M细胞被同种抗原再次刺激时分化形成E细胞
B.图中“某物质”最可能是淋巴因子
C.人乳头瘤病毒侵入人体后,体液免疫对其发挥阻挡作用
D.E细胞接触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
26.科学家通过研究植物向光性发现的激素是
A.脱落酸 B.乙烯
C.细胞分裂素D.生长素
27.下图表示用胚芽鞘中段和含生长素的琼脂小块(黑色方框)做的两组实验,过一段时间后,原先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小块可以测到含有生长素的是
A.琼脂块A和BB.琼脂块B和CC.琼脂块C和DD.琼脂块B和D
28.关于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胰岛素发挥作用后被灭活B.乙酰胆碱贮存于突触小泡中
C.胰高血糖素可为靶细胞提供能量D.二者均可存在于内环境中
29.“断食清肠”的减肥方法主要就是绝食,科学证明这种做法对身体危害较大,在绝食期间,体内分泌量比正常进食时明显增加的激素是
A.性激素B.胰岛素C.生长激素D.胰高血糖素
30.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成分归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免疫物质类,如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B.营养小分子类,如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等
C.有机大分子类,如血浆蛋白、mRNA、胰岛素等
D.细胞代谢废物类,如尿素、尿酸、二氧化碳等
31.下图表示人体对刺激的反应,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刺激可能来自内环境理化性质的改变或外界环境的变化
B.①②③和①④均表示神经调节
C.内环境中血糖和pH调节均主要与⑥⑤途径有关
D.剧烈运动时,①②③、①④⑤和⑥⑤途径共同发挥作用维持内环境稳定
32.在运动或举重项目中,某运动员腰部受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
该病人受损伤的部位可能是反射弧的
①传入神经 ②传出神经 ③感受器 ④神经中枢 ⑤效应器
A.②④ B.①③C.①②D.②⑤
33.去除垂体后,大鼠淋巴细胞的数量和淋巴因子的活性明显下降。
垂体、下丘脑与免疫细胞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联系,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下丘脑不属于内分泌腺B.细胞Y的增殖能力大于X
C.细胞X与Y的RNA不完全相同D.物质甲为淋巴因子
34.大多数有机磷农药、蝎毒都属于神经毒素。
其中有机磷能使分解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酶活性受抑制,蝎毒的作用是能破坏膜钠离子通道,从而抑制动作电位的产生。
据图回答,如果分别使用有机磷或者蝎毒,引起的后果是
A.使用有机磷,在a处给予刺激,b处释放神经递质(乙酰胆碱)
B.使用有机磷,在a处给予刺激,c处保持静息电位
C.使用蝎毒,在a处给予刺激,b处释放神经递质(乙酰胆碱)
D.使用蝎毒,在a处给予刺激,c处产生动作电位
35.斯坦曼因发现能够激活并调节适应性免疫的树突状细胞而分享了诺贝尔奖。
树突状细胞是一种免疫细胞,是目前体内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能有效激发T细胞应答(如图)。
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树突状细胞激发T细胞应答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B.树突状细胞激发T细胞分化形成各种淋巴细胞
C.树突状细胞既参与细胞免疫也参与体液免疫
D.树突状细胞能够摄取和处理侵入机体的抗原
36.下列有关生长素生理作用(如图)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若某植物幼苗表现出向光性,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为
f,则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范围为(f,+∞)
B.若某水平放置的植物幼苗表现出根向地性、茎背地性,
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2f,则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
度范围应为小于f
C.某些除草剂除草的原理是使杂草中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处于大于h状态下
D.若某植物产生了顶端优势,其顶芽生长素浓度为g,则侧芽生长素浓度可能大于h
37.如图是靶细胞与特定激素结合的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14 生物 学期 期中 试题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