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模拟.docx
- 文档编号:27737485
- 上传时间:2023-07-04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477.34KB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模拟.docx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模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模拟.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模拟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我与明英虽是同一个村子的,但是因为家庭条件悬殊,彼此来往不多。
B.梁子湖的原生态美景,令人叹为观止。
C.站在青峰山上俯瞰太和镇,能够目空一切。
D.欢笑声在老师走进教室的时候戛然而止。
2.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有诗云:
“东西三水桃花红,官场儒林爱金瓶,三言二拍赞古今,聊斋史记西厢镜。
”其中“水”指的是吴承恩的《水浒传》。
B.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
他的创作对印度文学的发展影响很大。
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C.在古代,“官”是正职,即长官;“僚”是副职,是为“官”服务的;“吏”是办事员,由“官”自己招募。
D.鸿雁是候鸟,往返有期,故人们想象雁能传递音讯,因而书信又被称作“飞鸿”“鸿书”等。
3.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一带一路”的倡议得到沿线各国的理解、认同和支持,中国和这些国家之间的交流领域不断扩大。
B.能不能在今年6月的中考中取得好成绩,关键是看努力。
C.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你的一生,甚至可以带给你许多教益。
D.深圳博物馆正在展出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
4.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惘(wǎng)然 萧索 廓(kuò)然无累 刻骨铭心
B.扶掖(yè) 喧嚷 根深谛(dì)固 眉上欺下
C.亵(xiè)渎 发窘 羲(yì)皇上人 格物制知
D.虔(qián)信 沉吟 一抔(bēi)黄土 狂忘自大
5.选出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油光可鉴 长呼短叹 黯然失色 磨磨蹭蹭
B.正襟危座 抑扬顿挫 颔首低眉 粗制滥造
C.广袤无垠 深恶痛急 无可置疑 诚惶诚恐
D.孤苦伶仃 冥思遐想 浑浑噩噩 盛气凌人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①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
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②于是有人慨叹曰: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③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
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
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④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
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
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⑤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⑥“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
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⑦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⑧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
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
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⑨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九月二十五日
6.议论文分为“立论文”和“驳论文”,本文属于_________________。
对方的观点是:
______________;作者的观点是:
_________________。
(用原文句子)
7.以下论据不属于对方的是()。
A.自夸“地大物博”。
B.只希望着国联。
C.求神拜佛,怀古伤今。
D.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8.对文中画线句子“中国人”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句中的“中国人”指所有中国人。
B.“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句中的“中国人”指国民党反动统治及御用文人。
C.“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句中的“中国人”指广大人民。
D.“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句中“中国人”指一部分中国人。
9.文章第③④⑤自然段从哪两个方面反驳了对方的论点?
请你结合第③自然段分析文章论证的严密性。
10.请你简要分析第⑥自然段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十三岁男孩的忧伤
儿子桑岩和同学去爬山,出了点小事故,左腿小腿骨折了,在骨科医院治疗。
这是桑岩长这么大,第一次因受伤住院,看望的人络绎不绝,带着各种营养品和水果。
我和老公也轮流值班陪着他,每天想办法给他做可口的饭菜。
家境富足,这个时候更想让孩子享受到好的照顾。
那天中午,我开了车带着从家里煲的冬瓜排骨汤赶到医院时,病房里静悄悄的,桑岩旁边的病床空空荡荡的,只有桑岩在,老公在我快到时赶回去处理公事了。
我把冒着热气的排骨盛出来,这是桑岩从小最爱吃的,每天都吃不厌。
但这次,他却并没有表现出我熟悉的热情来,只是看了一眼,然后说:
“妈,以后你别给我送饭了,我想吃医院的饭菜。
”“怎么了?
”我有些诧异,“医院的饭菜做得那么粗糙,哪有家里的可口?
”
桑岩却并不回答我,又说:
“你也别让那么多叔叔阿姨带着东西来看我了,好吗?
”
我有些愣怔,看着他——我在这个十三岁男孩的眼睛里,看到了一些柔软的忧伤。
我轻轻问他:
“告诉妈妈,为什么呀?
”
桑岩犹豫了一下,转过身指指旁边的床位:
“因为我不想让那个哥哥心里难受。
”
桑岩旁边的床位,有个比他大两三岁的男孩,小腿粉碎性骨折,已经住院半个多月了。
我不知道桑岩为什么会这么说。
于是我问:
“哥哥为什么会难过?
”
“因为……”桑岩说,“你知道吗?
他没有妈妈,他爸爸在工地上班,都没有时间照顾他,工地上的人有空就轮流来陪他,但是没有人给他带好吃的,他只能吃医院的饭。
妈妈你看,他的柜子里面都是空的,连一盒牛奶都没有,可是你们什么都给我买,他看了,心里一定会难受的。
以后我和他一起吃医院的饭,我陪着他,他就不难过了……”
我的心也不由得柔软起来,因这个十三岁男孩的善良——这些天,我只顾着他,心疼他的伤,担心着他的恢复,全力以赴地照顾他,却忽视了他旁边那个跟着父亲在工地上受伤的少年和他的处境、他的感受。
我忽视了我们对桑岩如此丰富的宠爱,会让同样在病痛中孤单的男孩更加孤单,或者会自卑、伤感……桑岩一定是捕捉到了他的目光,那目光中一定流露出了这样的感受。
可是,我还是不愿意为此委屈儿子。
于是我说:
“那以后我多做一些,你和那个哥哥一起吃好吗?
你的那些东西,也可以分一些给哥哥……”
“不好。
”桑岩打断我,“妈妈,这样他会觉得我们是可怜他,我不想那样做,如果是我,我也不会要别人可怜。
妈,你就让我吃医院的饭吧,挺好的。
”
我的视线忽然就模糊了,然后,我伸出手轻轻拥抱了儿子。
我很惭愧,我在这一刻看到了我的爱是多么自私和狭隘,已经是成年人、受过高等教育的我,对于善良的感知,还不如一个十三岁的孩子。
桑岩还不懂得太多大道理,甚至不谙世事,但是他本能地知道:
善良就是不在病痛面前炫耀健康,不在贫穷面前显示富有,哪怕只是在一顿简陋的饭菜面前。
那么,我有什么理由不成全他的善良呢!
11.文章标题为“十三岁男孩的忧伤”,请结合文意指出“十三岁男孩的忧伤”的具体含义。
12.请简要分析文中加点词语的具体含义。
(1)我在这个十三岁的男孩的眼睛里,看到了一些柔软的忧伤。
(2)我忽然视线模糊了,然后,伸出双手拥抱了儿子。
13.文中第④段画线句子有什么表达作用?
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
14.第(15)段“我很惭愧,我在这一刻看到了我的爱是多么自私和狭隘,已经是成年人、受过高等教育的我,对于善良的感知,还不如一个十三岁的孩子”,请结合文意和你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善良的感知”的理解。
三、句子默写
15.默写。
(1)东皋薄暮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
(3)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最爱湖东行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路远莫致之。
(6)柴门何萧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志在千里。
(8)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一诗中,化静为动,表现雄浑开阔的意境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四、课内阅读
16.文言文阅读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
“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
“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解释下列句中横线词。
①俄而雪骤 ②撒盐空中差可拟 ③儿女讲论文义
(2)把下面文中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白雪纷纷何所似?
②未若柳絮因风起。
(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句交代了咏雪的背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B.“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融洽、欢快、轻松的家庭氛围。
C.“公大笑乐”是因为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笑”前喻,“乐”后喻。
D.作者在最后补充交代谢道韫的身份,这是闲来之笔,可有可无。
五、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济上作
(明)徐祯卿
两年为客逢秋节,千里孤舟济水旁。
忽见黄花倍惆怅,故园明日又重阳。
17.试赏析前两句中数量词“两年”“千里”运用的妙处?
18.诗中尾句与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每逢佳节倍思亲”意境相通,请分析其异同点。
六、名著阅读
19.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海底两万里》中诺第留斯号潜艇是船长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可利用海洋来发电。
(______)
(2)小福子是祥子最后的精神寄托,但当小福子上吊自杀后,祥子开始变得麻木、自私、堕落,逐渐成为一个行尸走肉般的人。
(______)
(3)曹先生是一个平凡的教书人,有知识、讲道理、爱好传统美术,因为信奉共产主义,所以待人宽和民主,被祥子认为是“圣人”。
(______)
七、综合性学习
20.为建设学习型社会,中宣部施行“全民阅读”的举措,一时间,全国掀起了一股阅读热潮。
学校亦响应号召,开展“尚阅读·启人生”的读书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观点论述)班里有部分同学认为现在学习压力过大,名著又“没意思”,所以不愿意花时间阅读名著。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请发表议论,写出观点、理由及结论。
(80字以内)
(2)(故事链接)下图是一个有关读书的故事,请将故事简要叙写下来。
(60字以内)
(3)(对联续写)学校准备举行读书报告会,会场需要悬挂一副对联,请你续写下联。
上联:
阅读经典赏名家风采
下联:
八、作文
21.题目:
为他(她)点赞
要求:
1、完成一篇记叙文,写出真情实感,注意细节描写。
2、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二、现代文阅读
1、
2、
三、句子默写
1、
四、课内阅读
1、
五、诗歌鉴赏
1、
六、名著阅读
1、
七、综合性学习
1、
八、作文
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七 年级 学期 期中 语文试题 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