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城改造与文化创意研究以平遥古城为例0.docx
- 文档编号:27736654
- 上传时间:2023-07-04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81.54KB
旧城改造与文化创意研究以平遥古城为例0.docx
《旧城改造与文化创意研究以平遥古城为例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旧城改造与文化创意研究以平遥古城为例0.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旧城改造与文化创意研究以平遥古城为例0
旧城改造与文化创意研究以平遥古城为例0
旧城改造与文化创意研究——以平遥古城为例
姓名:
田启战学号:
20105162201班级:
文管2班
摘要:
中华民族丰厚的文化遗产,使整个人类文明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是我们的历史责任。
在现代城市发展过程中,旧城改造已经成为不可不提及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旧城改造也有成功与失败之分,本文以平遥古城为例就旧城改造与文化创意研究的关系及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指出在改造过程中要有创意,并且还有保持城市个性。
关键词:
旧城改造;文化创意研究;平遥古城
Abstract:
Inthemoderncitydevelopmentprocess,theoldcityreconstructionhasbecomeanimportantpartofyoumentioned,butoldcityreconstruction,alsohaveasuccessandfailureofthepoints,thispapertopingyaoancientcityasanexampleisoldcityreconstructionandculturalcreativityresearchtherelationshipandtheinfluenceonurbandevelopmentisdiscussed,andpointsoutthatintransformingaprocesstobecreative,andkeepthecityandpersonality.
Keyword:
Oldcityreconstruction;Culturecreativityresearch;Pingyaoancientcity
前言
任何一座城市,无论其历史演进时间的长与短都有其各自的历史遗存和文化底蕴。
建筑作为“人类文明的石头记”承载着城市的沧桑变化。
平遥古城保存的大量与整体环境相协调的传统民居,其外部形式与内部结构配置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充分展示了明清时代汉文化的传统和智慧,蕴藏着重要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旅游价值和建筑科学价值。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市民思想观念及生活模式的改变,原有建筑越来越无法满足使用者的要求,因
两边的窑洞。
通常在砖砌窑洞外面还要加筑一道木廊瓦檐,饰以精美的木雕、砖雕、石雕及彩绘等,门窗通常做木棂花格,呈“灯笼锦”等式样。
此外,垂花门楼和建在屋顶上的风水墙、风水楼、风水影壁等也都体现了平遥民居的特色。
(2)空间格局特色
平遥古城规划布局完全继承了中国传统的礼制和习俗。
古城整体空间布局井然有序,整体艺术效果强烈,以南大街为轴线,采取左城隍、右衙署、左文庙、右武庙、东道观、西寺院的对称布局,城市的制高点为市楼,构成整体空间的视觉中心,大片青灰色的居民建筑和庭院绿化衬托出了古城墙、市楼、城隍庙、武庙、清虚观、县衙等体量较大、色彩绚丽的庙宇建筑群和文物古迹建筑。
“干”字形商业街两侧店铺林立,古风古貌。
城市空间为水平式,天际线平展而起伏沉稳富于变化,整个布局构思巧妙,结构严谨,反映了当时人神共治和三教合一的思想文化。
二、古城的改造及存在的问题
(一)、旧城改造
旧城改造是为了使旧城区恢复其城市发展中的固有活力,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以达到改善生活质量与环境、振兴城市经济,推动社会进步的目的。
主要包括旧城区人口疏散、经济社会结构调整、设施更新、环境改善、建筑形体空间的再创造以及人文感知空间塑造的内容。
就旧城改造的内涵而言,有形态型与功能型之分。
所谓形态型旧城改造,是指旧城改造的重点在于对旧城区内建设形体以及总体布局形态等外在性因素的更新和改善;所谓功能型旧城改造,是指以更新和改善城市旧城区的固有功能为重点,在旧城区培植新的城市功能生长极。
由于旧城区的形态改造不可避免要引起或多或少的城市功能重组,进而就会间接地产生或大或小的功能型旧城改造的后果。
与之类似,功能型旧城改造在导致城市功能变化的同时,也必然要以形态型改造为重要手段,因而,旧城改造是形态型与功能型改造的综合过程。
旧城改造是城市内涵和质量提高的主要途径,通过旧城改造,对旧城的城市功能、布局和结构进行调整,旧城改造的整体机能得以改善和提高,保证城市的正常运转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给城市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平遥古城的旧城改造是把形态性改造与功能型改造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并不是死板的按照一个形态型的改造进行,这样,就不会把古城的面貌改造的过于现代化,而缺失了古城应有的风味。
如:
西大街“洪升记”的店铺,这里以经营自酿黄酒为主业。
据店主介绍,当年庚子之乱,慈禧西逃路过平遥时就住在他家,喝的就是他祖上自酿的黄酒。
在改造过程中,既没有把这里格外的列出来,改造单独的成景点进行参观,也没有放弃当年慈禧奔逃这一历史事件。
而是把这里当年慈禧住过的房间按原样恢复,另外他还在后院专门开辟了一块展示传统酿酒工艺的观展景点。
这样,即合理利用了历史资源,又使我们的传统技术得到了有效的保护。
三、古城改造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许多大中城市都先后进行过较大规模的旧城改造,但不少城市却因缺乏全面深入的旧城改造规划,不免使近期改造与远期改造、局部改造与城市总体协调发展产生矛盾。
有的城市旧城改造不注意选择合理时机,不能适当地掌握节奏和速度,使得旧城改造节奏速度过快,人口密度上升,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质量下降;还有的城市片面地将旧城改造理解为拆“旧”建“新”陶醉于城市面貌的“日新月异”,忽视旧城改造与城市发展的内在关系,为城市的发展留下了不少的遗憾。
在现在旧城改造过程中,许多城市的旧城改造都存在不同度的问题,平遥古城的改造也不例外,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落后
平遥古城内3m以上的大小道路199条,全长39259m,总面积18.4万m2,历史上为明排水,雨污合流,土路面。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旧的排水格局已经破坏,新的排水系统尚未形成。
古城内还有部分道路没有硬化,没有设置给排水设施。
(二)、环境卫生条件差
平遥古城最大的弱势,可以说是城内基础设施的简陋,从而带来居住环境在一定程度上的“脏、乱、差”。
目前,古城内还有65.28%的道路为泥土路面,给排水设施严重缺乏,50%的居民靠集中供水点取水,水源严重不足;古城内缺少绿化,道路旁基本上没有绿化。
古城内又缺水、干燥,车辆通行后,沙尘满天飞;人口密度大,人均住宅建筑面积12.2m2。
城内的大部分民宅历史在150年以上,不少民居年久失修,加之传统建筑通风差,潮湿,房屋功能混杂,居住面积小。
3.3 道路系统不完善,交通组织无秩序旧城内道路平均宽度5.1m,最宽不过5.5m,最窄2m。
由于没有完善的道路系统,缺乏各种车辆的专用车道,机动车、自行车、畜力车、人行混于一道,加之道路硬化率过低,各主要商业街没有停车专场,使本来就严重紧张的路面更为紧张,机动车堵塞,自行车相撞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现代建设影响了古城风貌的完整性
在过去由于名城保护意识淡薄,在整治、维修和房屋改造中随意性较大,出现了一些建设性破坏的现象。
目前,部分古城居民在对私宅维修翻建时,追求现代化居住条件的享受,使用了一些非传统建筑材料,如混凝土、瓷砖、水刷石等,外观造型亦追求现代风格,这些已翻修的具有现代特征的建筑存在,与古城风貌极不协调。
四、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对策
针对平遥古城目前存在的问题,必须采取科学的保护和管理方法[8],实行有效的措施,达到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协调一致,实现二者应有的均衡,促进平遥古城的可持续发展.
(一)、保护与开发利用相结合
旧城改造是一项涉及对象广泛、内容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将旧城中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与古城改造有机结合,将传统元素与现代技术巧妙融合,创造出别具一格、内涵丰富的城市建筑文化景观,是搞好旧城改造规划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其建设成败的关键。
文物保护和开发,保护是首要的,文物若保护不好使其遭到破坏就不存在了,也就谈不上开发和利用的问题,古城保护的价值在于继承和发展,合理利用名城优势,选准项目,引进资金,大力推进旅游经济开发,保护与发展并举是平遥名城保护的必然最佳选择。
(二)、改造和保护并举
我们改造古城是为了更好的保护的古城,在先进性改造的过程中,要保护古城的历史韵味,保护古城的独特性。
城市个性,也就是城市的特性,它融入了城市建筑、城市街道、城市景观、城市居民活动、城市文化等,是城市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
城市是具有生命力的,如果说其自然环境历史文化与传统的人文特征是城市个性的灵魂,那么建筑、风格、色彩、搭配等则是城市个性的表现方式。
要在旧城改造中保护城市风貌特色,把城市风貌特色凸现出来,除了保护历史遗留的建筑及环境,还要在旧城改造中采用各种不同手法,精心打造一批能反映运城风貌特色、内涵运城特色文化的精品工程,才能使运城风貌特色在城市面貌改变的情况下,貌变而神不变,使城市特色文化得以延续,城市的风貌特色更加显现。
要注意到旧城风貌区本身已大大突破了单纯意义的“物”的概念,而且已经形成为一种具有丰富人文内涵及象征意义的“社会理论”与“公众意识”,成为城市居民精神生活的中心之所在。
它不但带来巨大的文化与旅游经济效益,而且能够在城市发展中不时地唤醒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回味意识,从而潜在地诱导与启迪人们更好地走向未来。
文化遗产不是城市发展的包袱,而是城市中无可替代的重要财富,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资本和动力。
旧城改造中风貌保护问题,不仅关系到城市发展的经济与社会空间重组而且还会引发人们对现代化的深层思考。
因此,改造与保护是应坚持的原则。
改造是为了更好的保护,保护是为了回味过去,启示现在。
(三)、切实坚持“保护第一”原则
“保护第一”是作为世界遗产的平遥古城旅游业发展始终应坚持的原则[9].坚持这一原则,既是古城遗产特殊历史价值的客观要求,也是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在理顺国家世界遗产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建立平遥古城的遗产管理体制.建议提高古城遗产的行政级别,成立平遥古城管理局,对古城进行直接管理,以提高管理水平,避免地方政府的短期行为.
(四)、继续实行“新旧分离”的保护模式
“新旧分离”是平遥古城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实行的保护模式,并且这种模式在实践中已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旅游业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古城的空间显得更加有限,严重的限制了现代经济的发展.因此,为了协调古城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平遥古城应继续坚持“新旧分离”的发展模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遵循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正确处理好新城与旧城的关系.
五、文化创意研究
在新时期进行古城改造,是要讲求一定的方法和创意的。
平遥古城在古城改造过程中,并没有按照以往的仅仅是对古建筑进行一番修补改造,而是把修补改造和“三城”建设结合起来,把“三城”建设作为古城改造的目的,一切改造都围着“三城”建设展开。
“三城”建设中,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是影视城建设和旅游城建设的基础。
没有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成功,其他两城建设都是不能实现的,同样影视城建设和旅游城建设的成功也是对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肯定。
在“三城”建设过程中,平遥县委、县政府又依托平遥古城世界文化遗产的优势,成功举办“平遥国际摄影展”。
“平遥国际摄影展”这个创意,以古城为依托,以摄影为媒介,以文化为底蕴,把“平遥”、“国际”、“摄影”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平遥”古城是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风水宝地,借助艺术可以扩展这块风水宝地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国际”既是活动的水准和规格,按照国际惯例去组织高层次的文化交流,也是整合国外资源的魅力和胆识;而“摄影”则是当今读图时代、“全球化3.0时代”吸引眼球的亮点和集聚人气的磁场,同时又是联结这二者的媒介和桥梁。
这三者结合在一起就体现了山西特色、国际意识和时代眼光。
把“三城”建设和“摄影展”结合起来,共同服务于平遥古城的改造工作,使平遥古城的改造工作不像其他的古城改造缺乏创意,没有把古城改造和古城开发结合起来。
平遥古城在这方面做得很到位,即对古城进行了改造又对古城进行了开发,所谓一举两得。
在改造过程中,把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结合起来,物质需求注重商品的使用价值,而精神文化需求注重“精神性”的观念价值。
古城的建筑事实上的改造能够满足人们物质上的需求,而“三城”建设则能满足人的精神上的需求。
平遥古城改造的文化创意通过实现观念价值,使消费者的精神效用最大化,创造了商品的高附加值。
同时,文化创意通过产品的创意激发消费潜力,引导消费时尚,形成新的消费市场,提升社会生活品质,文化创意在与消费升级的互动中促进了经济持续增长。
古城改造的文化创意将进一步刺激消费者来平遥古城进行旅游消费,给古城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结语
在旧城改造中,我们要紧扣时代脉搏,综合运用多种手法,既要体现历史的原真性、风貌的完整性和生活的延续性,又要注重挖掘城市人文环境的独特魅力,注重于传统文化中提炼“建筑元素”,不断增强城市的可识别性和标志性,使旧城区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古城改造与文化创意相结合,定能使古城改造工作取得更好的进展,定能给我们今后的古城改造工作提供一个模板。
参考文献:
[1]孙克勤.遗产保护与开发[M].旅游教育出版社,2008:
69-72
[2]邹德斌.城市建设中的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J].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2
(1):
25-27
[3]郑伟亚.旧城改造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经济师,2008
(2):
293
[4]赵应红.旧城改造中城市风貌特色保护探讨[J].山西建筑,2005(12):
26
[5]刘西耀,丁欣,韦海余.新时期下旧城改造措施的探讨[J].山西建筑,2009(13):
27-28
[6]李爱荣.浅析旧城改造中的正当程序问题[J].政法学刊,2011(3):
71-76
[7]李爱生.旧城改造中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的思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6):
73
[8]傅红,莫妮娜:
旧城改造中对城市个性延续的探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6):
224-226
[9]旷开萃:
旧城改造项目的实施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1年
(1):
41-45
谭传凤.山水城市建设与都市旅游发展[J].华中师范大学学
报:
自然科学版,2003(3):
423-427;
[9] 黄耀志,王雨村.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苏州古城发展策略
[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03(5):
7-12;
李爱荣:
《浅析旧城改造中的正当程序问题》,《政法学刊》2011年第3期。
旷开萃:
《旧城改造项目的实施研究》,《工程管理学报》,2011年第1期。
安树伟,张晋晋:
《旧城改造与新区建设比较研究——基于政府视角》,《城市经济》,2011年第4期。
李爱生:
《旧城改造中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的思考》,《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年第6期。
傅红,莫妮娜:
《旧城改造中对城市个性延续的探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赵应红:
《旧城改造中城市风貌特色保护探讨》,《山西建筑》,2005年第24期。
李爱生:
《旧城改造中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的思考》,《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年第6期。
邓丽姝:
《文化穿衣产业的高端化发展》,《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第7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旧城 改造 文化 创意 研究 平遥 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