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高考语文命题比赛试题21.docx
- 文档编号:27732348
- 上传时间:2023-07-04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31.39KB
浙江省杭州市高考语文命题比赛试题21.docx
《浙江省杭州市高考语文命题比赛试题2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杭州市高考语文命题比赛试题21.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杭州市高考语文命题比赛试题21
2019年高考模拟卷语文卷
考生须知:
1.本科目考试时问150分钟,满分150分。
2.试题的答案必须做在答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原创】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既然是夜间,各种色象都隐退了,一切色彩斑斓的词汇也就失去了效能;又在下雨,空间十分逼仄(zè),任何壮举豪情都铺展不开,诗句就不能不走向朴实,走向自身,走向情感。
B.这凋零与新生,原是同一个世界,涧(jiàn)底的冰雪融化了,与春景里枝头的花开,原是同样的美。
或者,溪涧中的雪是滋润过花的雨水与露珠;也或者,那灿烂的花颜是吸了冰雪的乳汁而辉煌的吧!
C.我并不是为寻秋意而看月,更不是为觅新愁而访秋月,蓄意沉浸于悲哀的生活,是丹德所不许的,我看见月而感秋色,因秋窗而拈(zhān)新愁;人是一簇脆弱而富于反射性的神经!
D.并非所有的废墟都值得留存,否则地球将会伤痕斑斑。
废墟是古代派住现代的使节,经过历史的挑剔(tī)和筛选。
废墟是祖辈曾经发动过的壮举,会聚着当时的力量和精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感谢生活感谢大自然的赐予,我的生命之舟放逐了喧嚣、污染和拥挤,泊进了这一汪月色,际遇了这处明丽如梦的风景。
【甲】陶醉在月华天籁中,我甚至忘记了我是什么时候是怎样进入这月色的,也没有想到要走出这月色,走出这个熙熙攘攘的梦境。
在时间的长河里,我们仅有属于自己的那一缕月光,稍不珍惜,就会去日苦多,万事成蹉跎。
【乙】君不见,此月方从远古来,历沧桑,经兴衰,送千古风流,看花开花落……大王月,霜晨月,关山月,红缕月,俱往矣!
【丙】山河沉寂无言,酣然入梦;人不惜月月自明,吾辈该如何把握这一缕月光。
初冬月高悬不语,娟然如洗。
2.【原创】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放逐B.际遇C.甚至D.熙熙攘攘
3.【原创】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甲B.乙C.丙
4.【原创】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如果企业依规要求寄件人出示有效身份证件,并对所寄物件进行验视,必然会增加企业成本,延迟运行效率。
这种制约企业效率的规范,在快递企业眼里自然不受待见。
B.为进一步提升政府公信力和政务服务水平,加快推进政务诚信,发挥政府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表率作用,实施意见将公务人员“未按公开承诺内容履职的行为”等信息纳入政务失信记录。
C.俄能源部长诺瓦克在会谈中称,输送至欧盟的天然气将得到保障,“不会受到威胁”。
基辅方面也表示,目前过境乌克兰自俄至欧的天然气“一切如旧”。
D.据此间媒体报道,官司缠身的法国极右翼政党国民阵线主席、2017年总统候选人玛丽娜·勒庞目前正受到当局的税务稽查,其中欧洲议会“空饷门”的涉案金额或高达700万左右欧元。
5.【原创】概括下面材料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20个字)(4分)
工信部部长苗圩在昨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要进一步落实好今年提速降费各项措施,在移动流量的资费上,除了取消流量漫游费,还要降低移动流量每G每个月的资费水平,这两项措施加在一起,到年底前要比去年下降30%以上。
苗圩还表示,要继续推动家庭宽带和企业宽带费用的下降。
北京青年报记者随后从运营商处获悉,对于流量漫游资费的取消,预计工信部很快会统一披露时间表,相关的工作将统一进行部署。
对于即将到来的通信降费最新举措,有业内资深分析人士指出,取消流量“漫游费”,受益人群覆盖范围将会非常广泛,“从月移动资费10元到月移动资费150元的用户,都可能成为受益者”。
6.【原创】使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描写性的文字,体现对春的喜悦之情。
要求:
150字左右,至少运用一种修辞,语言生动。
(5分)
春雨蜜蜂摇曳放飞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10分)
中国文化的内涵(季羡林)
(1)我曾经把文化分为两类:
狭义的文化和广义的文化。
狭义指的是哲学、宗教、文学、艺术、政治、经济、伦理、道德等等。
广义指的是包括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所创造的一切东西,连汽车、飞机等等当然都包括在内。
(2)周一良先生曾把文化分为三个层次:
狭义的、广义的、深义的。
对于深义的文化,周先生有自己的看法。
他说:
“在狭义文化的某几个不同领域,或者在狭义和广义文化的某些互不相干的领域中,进一步综合、概括、集中、提炼、抽象、升华,得出一种较普遍地存在于这许多领域中的共同东西。
这种东西可以称为深义的文化,亦即一个民族文化中最为本质或最具特征的东西。
”他举日本文化为例,他认为日本深义的文化的特质是“苦涩”、“闲寂”。
具体表现是简单、质朴、纤细、含蓄、古雅、引而不发、不事雕饰等。
(3)我不想从民族心态上来探索,我想换一个角度,同样也能显示出中华文化的深层结构或者内涵。
中国哲学同外国哲学不同之处极多,其中最主要的差别之一就是,中国哲学喜欢谈论知行问题。
我想按照知和行两个范畴,把中国文化分为两部分:
—部分是认识、理解、欣赏等等,这属于知的范畴;一部分是纲纪伦常、社会道德等等,这属于行的范畴。
在这两部分的后面存在着一个最为本质、最具有特征的深义的中华文化。
(4)寅恪先生论中国思想史时指出:
“南北朝时,即有儒释道三教之目。
故自晋至今,言中国之思想,可以儒释道三教代表之。
此虽通俗之谈,然稽之旧史之事实,验以今世之人情,则三教之说,要为不易之论。
故两千年来华夏民族所受儒家学说之影响,最深最巨者,实在制度法律公私生活之方面,而关于学说思想之方面,或转有不如佛道二教者。
”
(5)对中国思想史仔细分析,则不难发现,在行的方面产生影响的主要是儒家,而在知的方面起决定作用的则是佛道二家。
潜存于这二者背后那一个最具中国特色的深义文化是三纲六纪等伦理道德方面的东西。
(6)专就佛教而言,它的学说与实践也有知行两个方面。
原始佛教最根本的教义,如无常、无我、苦以及十二因缘等等,都属于知的方面。
八正道、四圣谛等,则介于知行之间,其中既有知的因素,也有行的成分。
与知密切联系的行,比如修行、膜拜,以及涅槃、跳出轮回,则完全没有伦理的色彩。
传到中国以后,它那种无父无君的主张,与中国的三纲六纪等等,完全是对立的东西。
在与中国文化的剧烈冲击中,佛教如果不能适应现实情况,必然不能在中国立定脚跟,于是佛教只能做出某一些伪装,以求得生存。
早期佛典中有些地方特别强调“孝”字,就是歪曲原文含义以适应中国具有浓厚纲纪色彩文化的要求。
由此也可见中国深义文化力量之大、之不可抗御了。
(7)这一点,中国的学者是感觉到了的。
(8)冯友兰先生说:
“基督教文化重的是天,讲的是‘天学’;佛教讲的大部分是人死后的事。
如地狱、轮回等。
这是‘鬼学’,讲的是鬼;中国的文化讲的是‘人学’,注重的是人。
” 事实上,孔子就是这种意见的代表者。
“子不语怪、力、乱、神”,就是证明。
他自己还说过:
“未知生,焉知死。
”
(9)我认为,中国文化的特性最明显地表现在或者可以称为深义的文化上,这就是它的伦理色彩,它所张扬的三纲六纪以及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精神。
(节选自季羡林《陈寅恪先生的道德文章》)
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狭义的文化包含于广义的文化中,深义的文化则是普遍地存在于狭义和广义文化的领域中的共同的东西。
B.中国文化的内涵可以从民族心态或哲学范畴去探究,作者认为深义的中华文化存在于“知”与“行”两部分文化的后面。
C.简单、质朴、纤细、含蓄、古雅、引而不发、不事雕饰等民族文化中最本质的东西,正是日本深义文化的特质。
D.最具中国特色的深义文化是潜存于佛道二家背后的三纲六纪等伦理道德方面的东西。
8.下列对佛教文化所作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佛教文化中也有“知”与“行”两个方面,其中“修行、膜拜,以及涅槃、跳出轮回”等是与“知”密切联系的“行”,这些“行”不带伦理色彩。
B.原始佛教并不强调“孝”,而是特别强调无常、无我、苦以及十二因缘等等教义,而后在中国纲纪文化冲击下,不得不歪曲原义以求得生存。
C.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后为求生存而做出某些伪装,披上伦理的外衣,这显示了中国纲纪伦常等传统道德的力量之大,之不可抗御。
D.佛教虽然讲的大多是地狱、轮回等所谓的“鬼学”,但自古以来对中国百姓日常生活。
9.本文题为“中国文化的内涵”,请结合全文,概括作者关于“中国文化的内涵”的观点。
(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20分)
家家有明月清风
林清玄
(1)到台北近郊登山,在陡峭的石阶中途,看见一个不锈钢桶放在石头上,外面用红漆写了两字“奉水”,桶耳上挂了两个
塑胶茶杯,一红一绿。
在炎热的天气里喝了清凉的水,让人在清凉时感觉到人的温情,这桶水是由某一个居住在这城市里陌生的人所提供的,他是每天清晨太阳升起时就抬这么重的一桶水来,那细致的用心是颇能体会到的。
(2)在烟尘滚滚的尘世,人人把时间看得非常重要,因为时间就是金钱,几乎到了没有人愿意为别人牺牲一点点时间的地步,即使是要好的朋友,如果没有重要的事情,也很难约集。
但是当我在喝“奉水”的时候,想到有人在这上面花了时间与心思,牺牲自己的力气,就觉得在忙碌转动的世界,仍然有从容活着的人。
(3)这使我想起童年住在乡村,在行人路过的路口,或者偏僻的荒村,都时常看到一只大茶壶,上面写着“奉茶”,有时还特别钉一个木架子把茶壶供奉起来。
我每次路过“奉茶”,不管是不是口渴,总会灌一大杯凉茶,再继续前行,到现在我都记得喝茶的竹筒子,里面似乎还有竹林的清香。
我想,有时候人活在这个人世,没有留下任何名姓也不是什
么要紧的事,只要对生命与土地有过真正的关怀与付出,就算尽了人的责任。
(4)很久没有看见“奉茶”了,因此在台北郊区看到“奉水”时竟低徊良久,到底,不管是茶是水,在乡在城,其中都有人情的温热。
山道边一杯微不足道的凉水,使我在爬山的道途中有了很好的心情,并且感觉到不是那么寂寞了。
(5)到了山顶,没想到平台上也有一桶完全相同的钢桶,这时写的不是“奉水”,而是“奉茶”,两个塑胶杯,一黄一蓝,我倒了一杯来喝,发现茶是滚热的。
于是我站在山顶俯视烟尘飞扬的大地,感觉那准备这两桶茶水的人简直是一位禅师了。
在完全相同的桶里,一冷一热,一茶一水,连杯子都配合得恰恰刚好,这里面到底是隐藏着怎么样
的一颗心呢?
(6)我一直认为不管时代如何改变,在时代里总会有一些卓然的人,就好像山林无论如何变化,在山林中总会有一些清越的鸟声一样。
同样的,人人都会在时间里变化,最常见的变化是从充满诗情画意、逍遥的心灵,变成平凡庸俗而无可奈何,从对人情时序的敏感,成为对一切事物无感。
我们在股票号子里看见许多瞪着看板的眼睛,那曾经是看云、看山、看水的眼睛;我们看签六合彩的双手,那曾经是写过情书与诗歌的手;我们看为钱财烦恼奔波的那双脚,那曾经是在海边与原野散过步的脚。
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看起来仍然是二十年前无异,可是在本质上,有时中夜照镜,已经完全看不出它们的连结,那理想主义的、追求完美的、每一个毛孔都充满了光彩的我,究竟何在呢?
(7)清朝诗人张灿有一首短诗:
“书画琴棋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他;而今七事都更变,柴米油盐酱醋茶。
”很能表达一般人在时空中流转的变化,从“书画琴棋诗酒花”到“柴米油盐酱醋茶”,人的心灵必然是经过了一番极大的动荡与革命,只是凡人常不自觉自省,任庸俗转动罢了。
(8)有人问我,这个社会最缺的是什么东西?
我认为最缺的是两种,一是“从容”,一是“有情”。
这两种品质是大国民的品质,但是由于我们缺少“从容”,因此很难见到步履雍容、识见高远的人;因为缺少“有情”,则很难看见乾坤朗朗、情趣盎然的
人。
(9)社会学家把社会分为青年社会、中年社会、老年社会,青年社会有的是“热情”,老年社会有的是“从容”。
我们正好是中年社会,有的是“务实”,务实不是不好,但若没有从容的生活态度与有情的怀抱,务实到最后正好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牺牲了书画琴棋诗酒花。
一个彻底务实的人正是死了一半的俗人,一个只知道名利实务的社会,则是僵化的庸俗社会。
(10)人生的幸福在很多时候是得自于看起来无甚意义的事,例如某些对情爱与知友的缅怀,例如有人突然给了我们一杯清茶,例如在小路上突然听见冰果店里传来一段喜欢的乐曲,例如在书上读到了一首动人的诗歌,例如偶然听见桑间濮上的老妇说了一段充满启示的话语,例如偶然看见一朵酢浆花的开放……总的说来,人生的幸福来自于自我心扉的突然
洞开,有如在阴云中突然阳光显露、彩虹当空,这些看来平淡无奇的东西,是在一株草中看见了琼楼玉宇,是由于心中有一座有情的宝殿。
(11)“心扉的突然洞开”,是来自于从容,来自于有情。
(12)我时常想起童年时代,那时社会普遍贫穷,可是大部分人都有丰富的人情,人与人间充满了关怀,人情义理也不曾被贫苦生活昧却,乡间小路的“奉茶”正是人情义理最好的象征。
记得我的父亲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是:
“人活着,要像个人。
”当时我不懂这句话的含义,现在才算比较了解其中的玄机。
人即使生活条件只能像动物那样,人也不应该活得如动物失去人的有情、从容、温柔与尊严,在中国历代的忧患悲苦之中,中国人之所以没有失去本质,实在是来自这个简单的意念:
“人活着,要像个人!
”
(13)人的贫穷不是来自生活的困顿,而是来自在贫穷生活中失去人的尊严;人的富有也不是来自财富的累积,而是来自在富裕生活里不失去人的有情。
人的富有实则是人心灵中某些高贵物质的展现。
(14)家家都有明月清风,失去了清风明月才是最可悲的!
(15)下山的时候,我想,让我恒久保有对人间有情的胸怀,以及一直保持对生活从容的步履;让我永远做一个为众生奉茶供水,在热恼中得到清凉的人。
10.文章开头提到台北近郊“奉水(茶)”一事,在文中有何作用?
(4分)
11.【根据浙江省金华一中2011届高三10月月考卷13题改编】赏析第九段中划线的句子。
(4分)
12.【根据浙江省金华一中2011届高三10月月考卷14题改编】有人评价林清玄的散文“淡而有味,浅而有致”,请举2例并分析。
(6分)
13.文章第十三段说:
“人的贫穷不是来自生活的困顿,而是来自在贫穷生活中失去人的尊严;人的富有也不是来自财富的累积,而是来自在富裕生活里不失去人的有情。
”请根据文意,结合现实,谈谈这句话对你的启发。
(6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
(20分)
书褒城驿壁
(唐)孙樵
(1)褒城驿号天下第一及得寓目视其沼则浅混而污视其舟则离败而胶庭除甚芜堂庑甚残乌睹其所谓宏丽者?
(2)讯于驿吏,则曰:
“忠穆公曾牧梁州,以褒城控二节度治所,龙节虎旗,驰驿奔轺,以去以来,毂交蹄磨,由是崇侈其驿,以示雄大。
盖当时视他驿为壮。
且一岁宾至者不下数百辈,苟夕得其庇,饥得其饱,皆暮至朝去,宁有顾惜心耶?
至如棹舟,则必折篙破舷碎鹝而后止;渔钓,则必枯泉汨泥尽鱼而后止;至有饲马于轩,宿隼于堂:
凡所以污败室庐,糜毁器用。
官小者,其下虽气猛,可制;官大者,其下益暴横难禁。
由是日益破碎,不与曩类。
某曹八九辈,虽以供馈之隙,一二吏治之,其能补救数十百人残暴乎?
”
(3)语未竟,有老氓笑于旁,且曰:
“举今州县皆驿也。
吾闻开元中,天下富蕃,号为理平,踵千里者不裹粮;长子孙者不知兵。
今者天下无金革之声,而户口日益破,疆场无侵削之虞,而垦田日益寡,生民日益困,财力日益竭,其故何哉?
凡与天子共治天下者,刺史、县令而已,以其耳目接于民,而政令速于行也。
今朝廷命官,既已轻任刺史、县令,而又促数于更易。
且刺史、县令,远者三岁一更,近者一二岁再更。
故州县之政,苟有不利于民,可以出意革去其甚者,在刺史则曰‘明日我即去,何用于此?
’在县令亦曰:
‘明日我即去,何用如此?
’当愁醉浓,当饥饱鲜,囊帛椟金,笑与秩终。
”呜呼!
州县真驿耶?
矧更代之隙,黠吏因缘恣为奸欺,以卖州县乎!
如此而欲望生民不困,财力不竭,户口不破,垦田不寡,难哉!
(4)予既揖退老氓,条其言,书于褒城驿屋壁。
14.【原创】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苟夕得其庇,饥得其饱苟:
如果
B.以其耳目接于民,而政令速于行也耳目:
手下
C.由是日益破碎,不与曩类曩:
先前
D.今朝廷命官,既已轻任刺史、县令轻:
轻视
15.【原创】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渔钓,则必枯泉汨泥尽鱼而后止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以褒城控二节度治所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C.疆场无侵削之虞,而垦田日益寡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D.今者天下无金革之声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16.【原创】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运用了一系列对比,驿馆与州县之残破与残破原因就昭然若揭,从而增强了文章的批判力量。
B.第三段写“老农”的话,说明天下州县尽如驿站:
州县的残破是由于朝廷对刺史、县令任用不当,并且更易频繁,人无恒心。
C.本文借他人之口,揭示出褒城驿由宏丽变为破败的原因,直接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弊政的不满。
D.全文首尾两段叙事,行文简洁;中间两段记言,其意重在说明州县同于驿站。
议论中肯,语言辛辣,寓意深刻。
17.【原创】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3分)
褒城驿号天下第一及得寓目视其沼则浅混而污视其舟则离败而胶庭除甚芜堂庑甚残乌睹其所谓宏丽者?
18.【原创】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某曹八九辈,虽以供馈之隙,一二吏治之,其能补救数十百人残暴乎?
(4分)
(2)吾闻开元中,天下富蕃,号为理平,踵千里者不裹粮;长子孙者不知兵。
(4分)
(2)阅读下列这首诗,完成19—20题。
(8分)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宋苏轼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
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渺渺没孤鸿。
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
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水调歌头·题李季允侍郎鄂州吞云楼
宋戴复古
轮奂半天上,胜概压南楼。
筹边独坐,岂欲登览快双眸。
浪说胸吞云梦,直把气吞残虏,西北望神州。
百载一机会,人事恨悠悠。
骑黄鹤,赋鹦鹉,谩风流。
岳王祠畔,杨柳烟锁古今愁。
整顿乾坤手段,指授英雄方略,雅志若为酬。
杯酒不在手,双鬓恐惊秋。
19.【原创】戴词“轮奂半天上,胜概压南楼”,开篇突兀而起。
第一句写词人站在远处仰望云端,是正面描写楼的特点——;第二句运用手法,说吞云楼的雄姿胜概足以压倒武昌黄鹤山上的南楼。
(2分)
20.【原创】有人说作为文学,不管写任何题材,最根本都是写人,这是文学的生命线所系。
请以两词为例,分析这个观点的正确性。
(6分)
(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22题。
(6分)
①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
“陈恒弑其君,请讨之!
”公曰:
“告夫三子!
”
孔子曰:
“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君曰:
‘告夫三子’者!
”
之三子告,不可。
孔子曰:
“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论语·宪问》)
②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
“有心哉,击磬乎!
”既而曰:
“鄙哉!
硁硁乎!
莫己知也,斯已而已矣。
深则厉,浅则揭。
”
子曰:
“果哉!
末之难矣。
”(《论语·宪问》)
21.【原创】材料①中重复表明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原文),材料②中表明荷蒉者观点的是,(原文)。
(2分)
22.【原创】结合上述材料,简析荷蒉者和孔子处世态度的不同之处。
(4分)
(四)古诗默写。
(6分)
23.【原创】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6分)
(1)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论语》)
(2),;人死,则曰:
“非我也,岁也。
”。
(《寡人之于国也》)
(3)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
(柳永《雨霖铃》)
(4)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
,。
(王实甫《长亭送别》)
(5)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
(欧阳修《蝶恋花》)
四、作文(60分)
24.【原创】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2019年,许多人看电影《无问西东》,都被戳中了泪点。
这是一部关于情怀和青春的电影,还是一部关于“怎样活着”的大片。
影片里有句话让大家印象深刻:
愿你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
写一篇文章,对这句话进行评说。
【注意】①题目自拟。
②不得少于800字。
③不得抄袭、套作。
2019年高考模拟卷语文卷答卷
选择题:
(本题共9小题,第3小题2分,其他每小题3分,共26分)
题号
1
2
3
4
7
8
14
15
16
答案
非选择题
5.(4分)
6.(5分)
9.(4分)
10.(4分)
11.(4分)
12.(6分)
13.(6分)
17.(3分)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褒城驿号天下第一及得寓目视其沼则浅混而污视其舟则离败而胶庭除甚芜堂庑甚残乌睹其所谓宏丽者?
18.
(1)(4分)
(2)(4分)
19.(2分)
20.(6分)
21.(2分)
22.(4分)
23.(6分)
()
()
()
作文(60分)
10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省 杭州市 高考 语文 命题 比赛 试题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