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docx
- 文档编号:27723392
- 上传时间:2023-07-04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0.72KB
小学数学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docx
《小学数学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数学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
1、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3〕的过程。
①交往互动②共同开展③交往互动与共同开展
2、老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2〕。
①教教材②用教材教
3、算法多样化属于学生群体,〔2〕每名学生把各种算法都学会。
①要求②不要求
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3〕
①联络生活学数学②培养学习数学的爱好③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开展
5、根据?
数学课程标准?
的理念,解决问题的教学要贯穿于数学课程的全部内容中,不再单独出现〔3〕的教学。
①概念②计算③应用题
6、“三维目的〞是指知识与技能、〔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数学考虑②过程与方法③解决问题
7、?
数学课程标准?
中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究〞等刻画数学活动程度的〔1〕的动词。
①过程性目的②知识技能目的
8、建立成长记录是学生开展〔3〕的一个重要方式,它可以反映出学生开展与进步的历程。
①自我评价②互相评价③多样评价
9、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2〕的过程。
①单一②富有个性③被动
10、“用数学〞的含义是〔2〕
①用数学学习②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③理解生活数学
11、以下现象中,〔D〕是确定的。
A、后天下雪B、明天有人走路C、天天都有人出生D、地球天天都在转动
12、?
标准?
安排了〔B〕个学习领域。
A〕三个B〕四个C〕五个D〕不确定
13、老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D〕
A、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 B、认真备课,认真上课
C、经常撰写教育教学论文D、以研究者的目光审阅和分析教学理论与
教学理论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展反思
14、新课程标准通盘考虑了九年的课程内容,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分为〔B〕个阶段。
A〕两个B〕三个C〕四个D〕五个
15、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D〕
A〕?
标准?
并不规定内容的呈现顺序和形式
B〕?
标准?
提倡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根本形式呈现知识内容
C〕?
标准?
努力表达义务教育的普及性、根底性和开展性
D〕202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制订了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大纲〞,以逐步取代原来的“课程标
〔二〕、多项选择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表达〔ACD〕,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A、根底性B、科学性C普及性D、开展性
2、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承受学习外,〔ABC〕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A、动手理论B、自主探究C、合作交流D、适度练习
3、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老师是数学学习的〔ABC〕。
A、组织者B、引导者C、合作者D、评价者
4、符号感主要表如今〔ABCD〕。
A、能从详细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来表示;
B、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
C、会进展符号间的转换;
D、能选择适当的程序和方法解决用符号所表达的问题。
5、在各个学段中,课程标准都安排了〔ABCD〕学习领域。
A、数与代数B、空间与图形C、统计与概率D、理论与综合应用
二、是非题
1、内容标准是内容学习的指标。
指标是内容标准的全部内涵。
〔X〕
2、提倡有教育价值的数学,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趣的和富有挑战性的。
〔V〕
3、?
标准?
提倡让学生经历“数学化〞与“再创造〞的过程,形成自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V〕
4、新课标只提倡关注知识获得的过程,不提倡关注获得知识结果。
〔X〕
5、?
标准?
提倡采取开放的原那么,为有非凡需要的学生留出开展的时间和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V〕
6、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应由单纯的记忆、模拟和练习转变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与理论创新。
〔V〕
7、老师应由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转变为知识的传递者和合作者。
〔X〕
8、学生是知识的承受者,不需要转变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X〕
9、数学学习评价应由单纯的考察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开展,以全面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促进学生更好地开展。
〔V〕
10、数学学习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程度,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个性倾向。
〔V〕
11、新课标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的的实现为前提〞。
〔V〕
12、课程标准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V〕
13、?
课标?
中,对于应用问题,选材强调虚拟性、兴趣性和可探究性。
〔X〕
14、新课程从第二学段〔4——6年级〕开场使学生接触丰富的几何世界。
〔X〕
15、在内容的选择上,课程标准刻意追求内容的完好性和体系化。
〔X〕
16、课标对教学要求有所提升的内容有:
估算、算法多样化、各类知识的应用等。
〔V〕
17、合理应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也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理论才能的最正确途径。
〔V〕
18、课程标准在数学学习内容的构造上,将“量与计量〞的内容并入“统计与概率〞或“数与代数〞等领域。
〔V〕
19、课程标准在数学学习内容的构造上,将“应用题〞拆分到加、减、乘、除等根本的运算中,结合“数的运算〞抽象和理解数量关系。
〔V〕
20、经历既是知识构建的根底,知识是经历的重要组成局部。
〔X〕
三、填空题
1.新课程的“三维〞课程目的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为了表达义务教育的普及性、((根底性)和开展性,新的数学课程首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才能的开展。
3、内容标准是数学课程目的的进一步〔详细化〕。
4、内容标准应指关于〔内容学习〕的指标
5、与现行教材中主要采取的“〔定义〕——定理——〔例题〕——习题〞的形式不同,?
标准?
提倡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根本形式呈现知识内容
6、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应由单纯的〔记忆〕、模拟和〔练习〕、转变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与理论创新;
7、改变课程内容难、〔窄〕、〔旧〕的现状,建立〔浅〕、〔宽〕、〔新)的内容体系,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
8、从“标准〞的角度分析内容标准,可发现以下特点:
〔根底性〕〔层次性〕〔开展性〕〔开放性〕
9、统计与概率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和客观世界中的〔随机现象〕。
10、在第一学段空间与图形局部,学生将熟悉简单的〔几何体〕〔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现象〕,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11、课程标准中增加的内容主要包括:
〔统计与概率〕的有关知识,〔空间与图形〕的有关内容〔如位置与变换〕,〔负数)〔计算器〕的初步应用等。
12、数学老师应由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13、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历〕〔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时机,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把握根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14、数学学习评价应由单纯的考察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开展〕,以全面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促进学生更好地开展。
15、“数与代数〞的内容主要包括:
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它们都是研究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
16、课程标准抛弃了将数学学习内容分为“〔数与计算〕、〔量与计量〕、〔几何初步知识〕、〔应用题〕、〔代数初步知识〕、〔统计初步知识〕〞六个方面的传统做法,将传统的数学学习内容充实、调整、更新、重组以后,构建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理论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
17、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实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开展。
18、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开展程度)和已有的(知识经历)根底之上。
19、?
标准?
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的,并从知识与技能、〔数学考虑〕、〔问题解决〕〔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
20、“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外形〕〔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它是人们更好地熟悉和描绘生活空间,并进展交流的重要工具。
21、数学课程的总体目的包括〔知识与技能〕、〔数学考虑〕、〔问题解决〕〔情感与态度〕。
22、综合理论活动的四大领域〔研究性学习〕、〔社区效劳与社会理论〕、信息技术教育和劳动与技术教育。
23、“理论与综合应用〞在第一学段以〔理论活动〕为主题,在第二学段以〔综合应用〕为主题。
24、与大纲所规定的内容相比,课程标准在内容的知识体系方面有〔有增有删〕,在内容的学习要求方面有(有升有降〕,在内容的构造组合方面有(有分有合),在内容的表现形式方面有(有隐有显)。
25、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26、“数据统计活动初步对数据的搜集、〔整理〕、〔 描绘〕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
27、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开展〕。
28、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动手理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29、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历〕,主动探究知识的发生与开展
30、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根本的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开展。
四、简答题
1、与现行教材中主要采取的“定义——定理〔公式〕——例题——习题〞的形式不同,?
标准?
提倡以什么样的根本形式呈现知识内容?
答:
“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
2、数学课程标准规定课程的总体目的包括那四局部?
答:
知识与技能,数学考虑,问题解决,情感与态度。
3、新课标设置了那四个领域的学习内容?
答:
“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理论与综合应用〞
4、“空间与图形〞主要涉及哪些内容?
答:
“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外形、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它是人们更好地熟悉和描绘生活空间并进展交流的重要工具。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拟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
假如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进步学生的程度会大有裨益。
如今,不少语文老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
结果老师费力,学生头疼。
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
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为难场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假如有目的、有方案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浸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开展。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
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读儿歌,表演故事。
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才能进步很快。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
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锋利地提出:
“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程度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
〞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
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程度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根本构造: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
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
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
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
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5、第二学段〔4—6年级〕的空间与图形局部,将学习那些知识?
答:
学生将理解一些简单的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根本特征,进一步学习图形变换和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开展空间观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数学 新课 测试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