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郎德苗寨聚落景观分析.docx
- 文档编号:27722497
- 上传时间:2023-07-04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77.83KB
上郎德苗寨聚落景观分析.docx
《上郎德苗寨聚落景观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郎德苗寨聚落景观分析.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郎德苗寨聚落景观分析
上郎德苗寨聚落景观分析
[摘要]本文从大的山水环境,聚落节点空间与民居建筑等三个方面入手初步分析了上郎德苗寨的景观特征,其中引入了与建筑学相关的聚落、营造、历史、审美与民族心理分析等内容,在不同层面上了上郎德苗寨景观的涵义与价值。
[关键词]聚落景观,苗寨,上朗德
概述
苗族,相传为蚩尤后裔,史称“三苗”,是一个在历史上经历了众多苦难不断迁徙的民族。
据《战国策》、《史记》等史籍记载,上古三苗一直是尧、舜、禹诸部落联盟之劲敌。
战国秦汉之际,苗族先民自江汉流域“洞庭彭蠡”一带陆续迁徙至西南地区,在其数千年与华夏部落的分分合合、冲突与合作共存的历史中经过多次漫长的大规模迁徙,其总体趋势是向南向西,到达湖南、广西和贵州,最远到云南。
其中一部分定居在湘西、黔东南、铜仁、松桃等地的“五溪”及广西大苗山一带,其中黔东南地区的苗族占全国苗族总人口的四分之一,为贵州省苗族的39.5%。
地处黔东南以雷公山为主峰的苗岭山区,层峦迭嶂,坡大谷深、森林茂密,温湿多雨,我国苗族最大的聚居区就在这里。
苗族人的血液里继承了他们远古的先祖蚩尤的顽强不屈的异端精神,无论是面对生存环境的变化或是封建统治者的压迫,他们从未放弃自己的信仰与天性。
在长期紧张的、随时准备躲避或抵御外敌变成一种常态的生活中,苗族唯有选择栖居于高山,在相对恶劣的自然条件下求得一线生存。
苗族“依山而寨,择险而居”,自古有“高山苗”之称。
他们应对坎坷的地形,灵活地将干栏式吊脚楼发展为独具地域特色的“半边楼”,依山就势,层层叠叠,从群山之中按有机树型结构生长出寨子的躯体。
而寄托在每座苗寨的护寨树和每家吊脚楼的中柱的枫树图腾崇拜是寨子的灵魂,如同山泉、溪水与河流是维系寨子生命的血液。
每座苗寨都熟悉自己有形的或无形的寨门,并特别强调桥的界定和意义,那是他们面对未知的外部环境所必不可少的心理防线;并且每座苗寨都珍视自己的铜鼓坪,那里不仅标志着寨子的发源地,更汇集了一寨苗民的精神凝聚力。
自然、鬼神、外人……所有的生存压力和不利因素反而使得苗寨的生命力愈加强盛,人们的心智愈加纯洁。
2002年联合国世界乡土文化组织确定的全球“回归自然,返璞归真”10个圣地中,亚洲有两个:
一个是西藏,另一个就是贵州的黔东南。
贵州凯里地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苗族同胞聚居地,也是苗族山寨最为集中的地区,郎德上寨就是其中一座比较著名的苗寨,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报德乡,距凯里市区29公里,距县政府雷山7公里。
笔者于09年7月参与了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06级建筑学系测绘实习,期间对凯里巴拉河沿岸的郎德上寨、郎德下寨与季刀苗寨等进行了调研,实地体验到了苗寨的生活状态与空间感受——那仿佛是另一个世界:
在纵横交错的“街坡”(那里是名副其实的地无三尺平,平行于地形等高线的或可称为街、巷,垂直于等高线的就是石阶或石坡,姑且合称“街坡”)与勾心斗角的檐下,白日里人们荷着重担上上下下不以为苦;仲夏的午后劳作的妇女们在寨前望丰河的河滩上放开来欢歌斗酒;吊脚楼的曲廊或是堂屋前的敞地上,老人把着烟斗,母亲晃着摇篮,姑娘忙着女红,孩童尽情疯着野着,无拘无束;在这里巫医这一古老而神秘的角色依然受到人们尊敬,在这里祖祖辈辈口述的历史在歌舞中鲜活得流传,在这里筑屋与其是一项劳动莫若说是一种包含了各种仪式的艺术……朗德上寨是自然之子,其聚落的空间形态与景观模式具有深刻的可读性与极大的丰富性;其聚落的内部结构与社会组织对于中国少数民族乡土地域研究在审美价值与人类学层面上都可作为一个重要案例。
在此,就从大的山水环境,聚落节点空间与民居建筑等三个方面以景观分析的角度来对朗德上寨进行探析。
1、万马归槽——山水环境景观特征
贵州苗岭地形主要是高原山地和丘陵,故苗寨与周边山水环境的关系多为依山傍水,多踞于山腰或山梁处,少见平畴临水型的聚落。
苗族相沿“聚族而居,自成一体”的习俗,自己从中得出一套代代因袭的“苗岭风水学”。
(1)大的山水格局
上郎德苗寨坐落在苗岭主峰雷公山麓的巴拉河的支流望丰河河畔。
寨子背山面水,南面背靠主峰、也是护寨山的“报吉山”;两边扶倚左右次峰,西面为“干容炸当山”,东面为“养干山”;北面朝向案山“干育山”,整个寨子就如同安坐于太师椅中。
寨子东面的养干山的“养”意指两边,“干”意指石头,即两边是石头的山。
上郎德周边层峦叠嶂,数岭集结,呈同心发散状,寨子便是处在山体余脉的聚合处,仿佛众多山岭不约而同地主动投奔来此。
寨前有望丰河绕山流过,亦略呈环抱之势,因而此寨与周边其他地方形势明显大不相同。
加之每当山中云雾缭绕,层林翻涌,更显其寨地势格局不凡,气韵生动,仿佛万马奔腾,归势如飞,故有“万马归槽”之气象,这在民间风水说法中属于难得的一块宝地。
(2)村落选址布局
苗谚云“鱼住滩,人住湾”,上郎德苗寨正是个生动的案例——村寨地处周边山体的山脚河谷地带,位于望丰河流经的汭位,其总体布局模式属于“山包围”山脚河畔型聚落,在苗寨的一般选址中较为少见。
村寨海拔高度为770米-820米,有近50米高差。
上郎德中“郎德”就是地形狭窄,山高谷深的意思。
村寨地势南高北地,整体朝向倚南面北。
村落周边有无尽的山林可供苗民狩猎、采伐;寨前距望丰河南岸的缓坡铺就层层梯田,是寨中地理环境最佳的一片耕地,河对岸的山坡上也有苗民不辞艰险开辟的山地梯田,是村寨农业的生存来源;望丰河及丰富的山泉水为村寨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保障,而寨子地势较高。
于是上郎德不仅享有良好的生态资源,并且村寨规模及其传统的居住与生产模式在长期发展衍变之中实现了与整片区域的生态系统保持平衡,这体现了苗族聚落的自然适应性与苗民代代相习的生存智慧,并赋予了村寨源源不竭的生命力。
(3)整体审美意象
如北宋郭熙《林泉高致》所言,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
此说奠定了中国山水画艺术经典的审美角度,这虽是出自文人士大夫的视角,但也是来源于传统文化中对于天地自然的观察方法,从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传统聚落的营造思想。
“三远”说法中包含了随意,散点,铺开,层次,景深的概念,而非强调刻意几何与轴线形,这与传统聚落因地制宜的有机形态可谓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如上郎德苗寨这样远离中原文化的少数民族聚落,一眼望之同样适用,且别有一番风情。
上郎德苗寨近倚山如屏,远临水如带,其村寨街巷纵横交错,民居层层抬升,形态疏密有致;寨门与风雨桥把守边界,铜鼓坪与护寨树象征神圣;整体观之有守望家园、返璞归真的意向。
自寨下望丰河河滩仰望,能尽收村寨仿佛向上生长着的高远态势;沿寨前石街顺势而入,能体验充满了复杂、交错与意外的深远路径;在寨中选择不同视点还能远眺位群山及于东北方山头的包寨,一处若隐若现的高山古寨正好作为村寨整体景观的平远背景,引起人们对远方和未知的无限向往。
通过对上郎德的聚落外部空间与内部形态的总体感知,能大致地把握住苗寨这一特殊聚落模式中秩序的存在,精神的场力和与自然生态的协调。
图1上朗德苗寨总体环境图2传统聚落的选址布局要素
2、大巧若拙——节点空间景观特征
上郎德苗寨采用聚族而居的组团形式,在整个聚落内部建筑群、周边草木田地、及外界山川风貌之间的关系中都体现出一股内向的家族抱团的凝聚力。
从对面的案山或望丰河滩来看,整座寨子呈现统一的界面;而这种内向趋势并不会导致聚落空间的过分紧张或压抑,而是每到一处都能发现充满趣味的景观节点。
值得注意的是,苗寨聚落中檐下的高度、街巷的宽窄等都遵循由人的身体与牛的肩膀所界定的尺度,就如同勒·柯布西耶独创的基于人体尺度的模数一样。
因而在这样一个完全“以人为本”或者说“以生灵为本”的聚落环境中,无论是路边桥上,房前屋后,树下水边……其场所都是富有意义和归属感的。
看似纯朴、原生态的聚落,却能在其中发现精巧的结构、丰富的空间和深远的意境,所谓大巧若拙,这也是苗寨聚落的景观及空间价值所在。
(1)节点空间的功能与分类
上郎德苗寨的聚落空间可分为以下结构层次:
公共空间(广场)——半公共空间(街巷)——半私密空间(院落)——私密空间(住宅)。
在不同层次上形成不同的景观节点。
上郎德苗寨的场所营造包括以下内容和功能,
——日常交往空间:
井台、溪边,田埂、树荫、山道,民居平台、檐下空间等,是寨民最感亲切的活动场所;
——建筑的灰空间:
民居入口空间,吊脚楼建筑群的围合空间等,形成了寨子的丰富而有机的聚落形态;
——中心场地空间:
铜鼓坪,祠堂,护寨树等,是神圣之所,寄托了寨民的感情诉求;
——公共领域:
寨门,风雨桥、花桥,粮仓(吊脚楼),池塘,杨大陆抗清城墙遗址等,为寨中居民提供安全感,起到界定领域的作用。
(2)特色节点空间举例
上郎德苗寨的特色节点空间主要有:
风雨桥与“保爷桥”,寨门,铜鼓坪,护寨树,水塘,街巷(坡),重要建筑,民居的入口空间,聚落内部的“剩余空间”等。
其特征概述如下:
1.风雨桥与“保爷桥”——桥在苗族聚落中具有特殊的意义。
或许是因历史上长期面临一种紧张的生存状态,苗民很注重“跨越”与“边界”的象征意义。
苗寨的风雨桥是联系寨子内外的重要介质,而所谓形“保爷桥”则可大可小,形式随意,外人或许根本注意不到。
现在上郎德位于望丰河上上游的风雨桥经修整,宽约10米、长40米,木构架长廊,重檐歇山顶,中部八角攒尖顶,廊的两侧分别安坐靠,供人休息,造型甚为华丽;位于下游的则相对朴素些,为全长歇山顶。
而如今的村寨早已跨越了这两座桥之间的界定范围,向上下游扩展开去。
这两座风雨桥的位置也成了村寨规模的一份历史记录。
2.寨门——与苗族对于桥的观点一样,寨门也有有形和无形之说,同样在苗民心中具有重要的界定意义。
上郎德有上、中、下形态各异的三座寨门,
3.铜鼓坪及祠堂——铜鼓坪是一座苗寨中最具意义的场所。
上郎德苗寨有两座铜鼓坪。
老铜鼓坪位于,面积较小;而随着寨子人口增多、规模扩大,现在寨中的传统活动与仪式都转移到位于的新铜鼓坪,这里也为游客们举行民俗表演。
但有意思的是,铜鼓是必须先到老地点敲过再转到新地点,反映出苗民对与历史的尊重,也是对苗寨聚落形态发展变迁的重要研究素材。
寨中祠堂正对着新铜鼓坪,为歇山顶,是现在的朗德民俗陈列室。
4.护寨树——上郎德苗寨的护寨树是一株虬枝盘曲、五百年古枫树,位于寨后松杉满坡的护寨山上,从事实上确定了寨子的南部边界。
寨中专门有小路延伸至树下,可见此树在当地人心中的崇高地位,她已成为了一个“地点”而存在。
日本电影大师宫崎骏以自然主义题材闻名世界,或许上郎德也是一个能给他提供灵感的理想乡。
5.水塘——也是上郎德苗寨至关重要的防火池,位于在老铜鼓坪之下,周围有上郎德最古老的三座粮仓,据说已有二百年历史。
水塘边的民居普遍质量较好,在过去应是寨中地位较高的家庭居住于此,与像宏村月沼边的情况类似。
如今,水塘边成了居民日常交往、休憩的好去处,也是上郎德的一处重要的公共空间。
6.街巷(坡)——上郎德街巷与坡道的呈树型有机形态。
贵州素称“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而这里几乎连一尺平路都难得。
但各个高差和转折都处理得无比自然,让人觉得在其中上下穿梭是一种享受。
如果能将整个上郎德街巷坡道的走势进行数字化模拟运用到现代建筑空间研究中,相信对时下热门的非线性参数化设计一定有很大的启示。
7.杨大陆故居——这座建筑是上郎德唯一的庑殿顶民居建筑,位于,从外部看来十分醒目,可见其地位确非一般。
建筑平地起吊,周边有跑马廊环绕。
现在是一座常年大门紧闭的的图书资料室。
8.民居的入口空间——上郎德苗寨吊脚楼的入口具有丰富多样的形式:
有的从屋后厢房进入再转到堂屋,有的与曲廊结合成一处多边形的半公共休息空间,有的开设在侧面厨房等附属房间;民居二层多由山墙面的外挂木制楼梯进入,也有从楼梯进入住屋的作法。
除新铜鼓坪上的祠堂等公共建筑是直接进入堂屋,民居中很少有开门见山长驱直入的,须先从入口转入堂屋,然后豁然见到堂屋半开敞的美人靠和大幅的窗景,这种空间节奏的变化给人的心理感受无疑是深刻的。
上郎德民居的入口空间无疑是整个寨子景观不可错过的的亮点。
9.聚落内部的“剩余空间”——也可称之为聚落中的“负空间”。
苗寨中的建筑实体及其“剩余空间”构成了聚落的图底关系,它们共同界定了聚落的最终形态,并随着局部图底的变化,如建筑的更新、街巷的改造,整体也随之而改写。
在西方,现代建筑运动的代表人物路易斯·康及后现在主义的倡导者罗伯特·文丘里都不约而同地着迷于建筑的“剩余空间”,认为这部分空间的价值和建筑本体同样重要。
上郎德苗寨最精彩的部分与其说在于高低错落的吊脚楼,不如说就在于这千变万化的“剩余空间”——在上郎德,几乎找不到两个完全相同的路口。
如两座相峙的吊脚楼的中间地带,或水池边的老粮仓与民居历史建筑群共同围合的公共空间,以及吊脚楼入口处于坡地相结合的部位,其空间的比例、尺度及给人的正是建筑师们苦苦追求的的那种丰富与随意中带有意境的建筑空间本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上郎德 苗寨 聚落 景观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