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docx
- 文档编号:27717987
- 上传时间:2023-07-04
- 格式:DOCX
- 页数:28
- 大小:289.98KB
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docx
《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生物试题
1.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人凝血因子基因导入山羊受精卵,培育出了转基因羊,但人凝血因子只存在于该转基因羊的乳汁中。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如果人凝血因子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已知,可用人工合成的方法获得该目的基因
B.人凝血因子基因进入羊受精卵后,其传递和表达不再遵循中心法则
C.人凝血因子基因存在于该羊的乳腺细胞,而不存在于其他体细胞中
D.该过程所用的运载体质粒是广泛存在于细菌细胞质中的一种颗粒状的细胞器
【答案】A
【解析】
在已知人凝血因子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时,常用人工合成的方法获得该目的基因,A正确;人凝血因子基因进入羊受精卵后,其传递和表达仍然遵循中心法则,B错误;由于目的基因导入的是受精卵,所有体细胞都含有目的基因,但该基因只在乳腺细胞中表达,C错误;质粒是存在于细菌中一种环状DNA分子,不是细胞器,D错误。
【点睛】基因工程是高考的热点,涉及的知识广,本题考查的重点是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和基因工程的方法步骤。
2.如图是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植物的示意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②的构建需要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两种酶参与
B.图示此过程中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时最好采用显微注射法
C.抗虫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核DNA上需借助于Ti质粒中的T-DNA
D.细胞④的染色体上含有抗虫基因,植株⑤也不一定会表现出抗虫性状
【答案】B
【解析】
②(重组质粒的构建)需要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参与,A正确;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采用的是农杆菌转化法,该方法一般适合于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因此图示过程中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时最好采用农杆菌转化法,B错误;Ti质粒上T-DNA可转移到受体细胞并且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DNA上,因此抗虫基因需借助于Ti质粒中的T-DNA即可整合到受体细胞核DNA上,C正确;细胞④的染色体上含有抗虫基因,说明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但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不一定能成功表达,因此植株⑤也不一定会表现出抗虫性状,D正确。
【点睛】本题结合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植物的示意图,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操作工具及操作步骤,掌握各步骤中的相关细节,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
3.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某种生物的cDNA文库中的某个基因与该生物的基因组文库中的某个基因控制的性状相同,则这两个基因的结构也完全相同
B.一个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除了目的基因外,还必须有启动子、终止密码子和标记基因
C.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内,并且在受体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称为转化
D.限制酶切割DNA产生的末端都为黏性末端
【答案】C
【解析】
基因组文库包含某种生物所有的基因,cDNA文库只包含某种生物的部分基因,所以某种生物的基因组文库比cDNA文库容量大;且cDNA文库中的基因没有启动子、内含子,基因组文库中的基因有启动子、内含子,A错误;一个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除了目的基因外,还必须有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终止密码子存在于基因的转录产物mRNA上,B错误;转化是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内,并且在受体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C正确;经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后能形成两种类型的末端,即平末端和黏性末端,D错误。
【点睛】本题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
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包括:
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
终止子也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DNA片段,位于基因的尾端,终止转录。
标记基因的作用是为了鉴定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从而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筛选出来。
4.下图是培育抗冻番茄的过程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和过程②所用的酶相同
B.转基因抗冻番茄植株的获得是定向变异的结果
C.重组质粒转人农杆菌的主要目的是筛选目的基因
D.可用DNA探针检测抗冻基因是否在番茄植株中表达
【答案】B
【解析】
过程①获得抗冻基因(目的基因)的过程需要逆转录酶和DNA聚合酶参与,过程②构建重组质粒的过程中需要用到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A错误;转基因抗冻番茄植株的获得是借助基因工程导致定向变异的结果,B正确;重组质粒转入农杆菌的主要目的是将抗冻基因(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C错误;可用DNA探针检测抗冻基因是否插入番茄细胞的染色体的DNA上以及是否转录出mRNA,D错误。
【点睛】熟记并理解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等相关的基础知识、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
在此基础上从题图中提取信息并结合题意作答。
本题的易错点在于混淆了对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的相关知识。
5.在基因工程中需要构建基因表达载体,下列关于基因表达载体及其构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可以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
B.目的基因必须插在启动子和终止之间,且位于标记基因中
C.启动子实际上是DNA聚合酶的识别和结合的位点
D.终止子中含有终止密码,翻译到此处时即停止翻译
【答案】A
【解析】
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可以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A正确;目的基因必须插在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但不能位于标记基因中,否则会破坏标记基因,B错误;启动子实际上是RNA聚合酶的识别和结合的位点,能启动转录过程,C错误;终止子位于DNA上,而终止密码子位于mRNA上,因此终止子中不含有终止密码,D错误。
6.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胰蛋白酶处理动物组织后,可用培养液将分散的细胞稀释制成细胞悬液
B.少数细胞在连续培养50代后可获得不死性,是某些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C.根据在高倍镜下观察到基因突变的比例可推知某化学药品的毒性
D.PEG诱导动物细胞融合形成的杂种细胞,经动物细胞培养能得到优良动物个体
【答案】A
【解析】
用胰蛋白酶处理动物组织后,可用培养液将分散的细胞稀释制成细胞悬液,A正确;少数细胞在连续培养50代后可获得不死性,是某些基因突变的结果,B错误;基因突变在高倍镜下是观察不到的,C错误;由于动物细胞的全能性受到限制,动物细胞融合形成的杂种细胞不能培育成动物,D错误。
7.2018年1月国际顶尖学术期刊《Cell》杂志报道,我国科学家以一只雌性猕猴胎儿成纤维细胞为核供体成功克隆两只猕猴,成为全球首例体细胞克隆灵长类动物。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这项技术证明高度分化的动物体细胞具有全能性
B.研究中需要使用成熟卵母细胞作为移植核的受体
C.培育出的两只雌性猕猴的基因组成几乎完全相同
D.克隆猕猴的成功为大量培育灵长类遗传病模型动物提供了可能
【答案】A
【解析】
因为克隆的两只猕猴是以一只雌性猕猴胎儿成纤维细胞为核供体发育而来的,该过程经过了细胞核移植,只能说明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A错误;卵母细胞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且体积比较大,容易操作;同时卵细胞的细胞质中存在促进核基因表达的物质,因此研究中需要使用成熟卵母细胞作为移植核的受体,B正确;克隆的两只猕猴是以一只雌性猕猴胎儿成纤维细胞为核供体,同一个体的细胞的细胞核的基因组是相同的,因此培育出的两只雌性猕猴的基因组成几乎完全相同,C正确;克隆猕猴的成功为大量培育灵长类遗传病模型动物提供了可能,D正确。
8.下图是应用生物工程技术,利用牛的乳腺细胞生产人体血清白蛋白的操作流程。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①中已含有人体血清白蛋白基因
B.获取细胞②的技术为体细胞核移植
C.胚胎移植前需要取内细胞团做DNA分析,鉴定性别
D.与图示技术相比,试管牛培育过程特有的生物技术是体外受精
【答案】C
【解析】
细胞①是体细胞,含人体血清白蛋白基因,A正确;细胞②的获取技术是体细胞核移植,B正确;鉴定性别时,应取滋养层细胞做DNA分析,C错误;与图示技术相比,试管牛培育过程特有的生物技术是体外受精,D正确。
9.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PEG可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或动物细胞融合
B.去除植物细胞壁和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均需酶来处理
C.小鼠骨髓瘤细胞和经抗原免疫的小鼠的B淋巴细胞融合可制备单克隆抗体
D.甲、乙两种二倍体植物体细胞杂交,获得的杂种植株后代依然为二倍体
【答案】D
【解析】
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或动物细胞融合,均可用聚乙二醇(PEG)作为诱导剂,A正确;去除植物细胞壁需使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可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B正确;小鼠骨髓瘤细胞和经抗原免疫的小鼠的B淋巴细胞融合后得到的杂交瘤细胞,既能迅速大量繁殖,又能产生专一的抗体,所以可用来制备单克隆抗体,C正确;甲、乙两种二倍体植物体细胞杂交,获得的杂种植株后代为四倍体,D错误。
10.下列有关现代生物技术叙述,正确的是( )
A.外源DNA需位于重组质粒的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才能表达
B.进行动物细胞培养时定期更换培养液的目的是防止杂菌污染
C.生产中通常取囊胚的内细胞团细胞做DNA分析进行性别鉴定
D.改变脱氧核苷酸的序列就可以合成自然界中不存在的蛋白质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掌握操作步骤中需要注意的细节;识记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A.启动子和终止子分别是转录开始和结束的DNA序列,外源DNA需位于重组质粒的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才能表达,A正确;
B.进行动物细胞培养时定期更换培养液的目的是清除代谢废物,B错误;
C.生产中通常取囊胚的滋养层细胞做DNA分析进行性别鉴定,C错误;
D.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等原因,改变目的基因中的碱基序列不一定能合成自然界中不存在的蛋白质,D错误;
答案选A。
[点睛]:
本题知识易错点有:
1.启动子是RNA聚合酶识别、结合和开始转录的一段DNA序列,终止子是给予RNA聚合酶转录终止信号的DNA序列;2.动物细胞培养中保证无菌、无毒的环境:
①消毒、灭菌;②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③定期更换培养液,以清除代谢废物;3.蛋白质工程应先根据蛋白质功能,从设计蛋白质结构入手,然后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出一种新的蛋白质。
11.下图表示抗胃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抗胃癌单克隆抗体可以和甲特异性结合
B.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对乙选择后获得的细胞均能增殖
C.需对丙进行抗体检测,经过筛选后才可获得丁
D.用生物导弹杀死癌细胞利用了单克隆抗体的杀伤作用
【答案】D
【解析】
A.甲注射小鼠,使之产生能分泌特异性抗体的B淋巴细胞,则甲属于抗原,能与抗胃癌单克隆抗体特异性结合,A正确;
B.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对乙筛选,融合具有同种核的细胞和未融合细胞均不能生长,只有融合的杂种细胞能生长,杂种细胞能增殖,B正确;
C.丙需进行大规模体外培养和抗体检测,经多次筛选后可获得大量能分泌所需特异性抗体的丁,C正确;
D.用生物导弹杀死癌细胞是借助单克隆抗体的导向作用,将药物定向带到癌细胞所在位置,在原位杀死癌细胞。
D错误;
答案选D。
[点睛]:
本题以图形为载体,考查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
解题关键是对图示过程的解读:
据图分析,甲表示抗原,乙表示杂种细胞,丙表示杂交瘤细胞,丁表示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易混点:
单克隆抗体的两次筛选:
①筛选得到杂交瘤细胞(去掉未杂交的细胞以及自身融合的细胞);②筛选出能够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群。
12.科研人员通过人工授粉实现白菜(2n=20)和紫甘蓝(2n=18)的种间杂交,将获得的幼胚经离体培养得到幼苗甲,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甲的顶芽获得幼苗乙。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本育种方法的理论基础是染色体结构变异
B.白菜和紫甘蓝间存在生殖隔离,属于不同物种
C.幼苗甲细胞中含有19条染色体,属于单倍体
D.幼苗乙所有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和种类相同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意分析,本育种方法为体细胞杂交,理论基础是膜的流动性和细胞的全能性,A错误;白菜和紫甘蓝间存在生殖隔离,属于不同物种,B正确;幼苗甲细胞中含有19条染色体,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不属于单倍体,C错误;幼苗乙所有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种类相同,但是数目不一定相同,D错误。
13.下列关于现代生物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植物细胞与组织培养中,花药可以作为培养的材料
B.在动物细胞培养中,用胃蛋白酶处理小鼠肝组织可获得单个肝细胞
C.体外受精技术中获得的精子必须置于ATP溶液中进行获能处理
D.从大肠杆菌细胞中检测到人胰岛素基因说明目的基因已成功表达
【答案】A
【解析】
花药中含有精子,也含有该物种全部的遗传物质,具有全能性,可以作为植物组织培养的材料,A项正确;在动物细胞培养中,用胰蛋白酶处理小鼠肝组织可将肝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B项错误;“精子获能”是指获得受精能力,体外受精技术中获得的精子必须置于人工配制的获能溶液中进行获能处理,C项错误;从大肠杆菌细胞中检测到人胰岛素基因只能说明相应的目的基因已经导入受体细胞,但不能说明已经成功表达,只有在大肠杆菌细胞中检测到胰岛素才能说明目的基因完成了表达,D项错误。
14.下图为烟草植物组织培养过程的流程图。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对过程①获取的根组织块应做彻底的高温灭菌处理
B.过程②应根据要求使用适宜的培养基,在避光的环境中进行
C.过程③发生脱分化,其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用X细胞包裹人工种皮可获得烟草人工种子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
过程①是获取根组织块并做消毒处理;过程②表示脱分化,过程③发生再分化,过程④是生产细胞产品时需要大量增殖的细胞,过程⑤表示进一步的培育。
【详解】对过程①获取的根组织块应做消毒处理,如果高温灭菌会杀死根细胞,A错误;过程②表示脱分化,应根据要求使用适宜的培养基,在避光的环境中进行,B正确;过程③发生再分化,其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错误;用胚状体包裹人工种皮可获得烟草人工种子,D错误。
【点睛】关键有三点:
一是对取材做消毒处理而不是做灭菌处理;二是脱分化在避光环境中培养,但再分化需要在有光的环境中培养;三是人工种子是在胚状体的基础上制作而成,不是愈伤组织的基础上制作。
15.2018年3月14日物理学家霍金去世,他曾经患有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即“渐冻症”。
有研究表明该病是由于突变的基因是神经元合成了某种毒蛋白,从而阻碍了轴突内营养物质的流动;也有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细胞)制作前驱细胞,然后移植给渐冻症实验鼠,能延长其寿命。
下列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A.将控制合成破坏运动神经元的毒蛋白基因替换,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B.植入神经干细胞,使受损的运动功能得到恢复,也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C.诱导多功能干细胞分化成多种细胞中核遗传物质不完全相同
D.诱导多功能干细胞的分化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种类增多
【答案】C
【解析】
替换毒蛋白基因,导致神经元不能合成破坏神经元的毒蛋白,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A项正确;植入神经干细胞,可增殖分化形成相应的运动神经元,使受损的运动功能得到恢复,B项正确;诱导多功能干细胞分化成多种细胞属于细胞分化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不变,故C项错误,D项正确。
【点睛】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应用、胚胎干细胞的应用、细胞分化的相关知识。
解题的关键是要结合题干信息,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
16.下列关于高等哺乳动物受精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获能的精子穿越透明带的同时释放顶体酶水解卵细胞膜
B.透明带反应和卵细胞膜反应是阻止多精入卵的两道屏障
C.精子的核和卵细胞的核融合后立即发生卵细胞膜反应
D.精子入卵后立即与卵细胞核发生融合并马上开始有丝分裂
【答案】B
【解析】
【分析】
受精过程为:
顶体反应→穿越放射冠→穿越透明带(透明带反应)→卵细胞膜反应(卵黄膜封闭作用)→卵子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并释放第二极体→雌雄原核的形成、核膜消失,雌、雄原核融合形成合子→第一次卵裂开始。
【详解】获能后的精子与卵子相遇后,释放顶体酶穿过放射冠进入透明带,A错误;透明带反应和卵细胞膜的反应是防止多精入卵的两道屏障,B正确;精子被微绒毛抱合,同时发生卵细胞膜反应,这是阻止多精入卵的第二道防线,C错误;精子入卵后,形成一个新的核即雄原核。
与此同时,被激活的卵子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排出第二极体后形成雌原核,雌、雄原核融合形成合子后才开始第一次卵裂,D错误。
【点睛】熟悉受精作用的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基础,尤其是两次反应(透明带反应和卵细胞膜反应)发生的目的和时机是关键。
17.下列关于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发育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胚胎发育从完成受精作用时就已开始,直至发育成为成熟的胎儿
B.卵裂期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变小,有机物含量和种类不断减少
C.桑椹胚以前的细胞均未分化,都是全能干细胞
D.囊胚期细胞开始分化,但胚胎分割时必须把内细胞团均等分割
【答案】B
【解析】
【分析】
进行胚胎分割时,应选择发育良好、形态正常的桑椹胚或囊胚。
对囊胚阶段的胚胎进行分割时要注意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否则会影响分割后胚胎的恢复和进一步发育。
胚胎干细胞来源于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
特点:
在结构上,体积较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可分化为成年动物任何一种组织细胞。
胚胎移植的生理基础:
(1)供体与受体相同的生理变化,为供体的胚胎植入受体提供了相同的生理环境;
(2)胚胎在早期母体中处于游离状态,这就为胚胎的收集提供了可能;(3)子宫不对外来胚胎发生免疫排斥反应,这为胚胎在受体内的存活提供了可能。
(4)胚胎遗传性状不受受体任何影响。
【详解】哺乳动物的胚胎发育是指从完成受精作用时就已开始,直至发育成为成熟的胎儿,A正确;在卵裂过程中,卵裂球不能从母体中获取营养,只能消耗自身的卵黄,因此细胞的数目增多,有机物含量减少,由于细胞的总体积基本不变,单个细胞的体积不断减小,B错误;桑椹胚和囊胚的内细胞团都是全能干细胞,C正确;进行胚胎分割时,应选择发育良好、形态正常的桑椹胚或囊胚,D正确。
【点睛】注意:
卵裂过程中,卵裂球不能从母体中获取营养,只能消耗自身的卵黄,因此细胞的数目增多,有机物含量减少,由于细胞的总体积基本不变,单个细胞的体积不断减小。
18.获得更多的高产良种奶牛对畜牧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运用胚胎移植技术,受体牛必须是良种奶牛
B.对牛胚胎性别鉴定应取内细胞团的细胞进行DNA分析鉴定
C.用精子分离技术可以得到理想性别的牛胚胎
D.用核移植技术产生的后代与供体遗传物质完全相同
【答案】C
【解析】
运用胚胎移植技术,供体牛必须是良种奶牛,A错误;对牛胚胎性别鉴定应取滋养层的细胞进行DNA分析鉴定,B错误;用精子分离技术可以得到理想性别的牛胚胎,C正确;用核移植技术产生的后代与供体遗传物质不完全相同,D错误。
19.下列有关现代生物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A.转基因羊和克隆羊多利的培育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合的障碍
B.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动物细胞融合都利用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C.植物体细胞杂交和试管苗的培育都利用了细胞的全能性
D.脱毒草莓和转基因抗病毒草莓的培育都需要使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答案】A
【解析】
【分析】
1、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利用特定的培养将离体的植物细胞、组织或器官培养成完整植株的过程,所以花药的离体培养、基因工程中的受体细胞的培养、植物体细胞杂交后杂种细胞的培养以及植物的大量快速繁殖都要用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2、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是外植体→脱分化愈伤组织→再分化根、芽→试管苗.脱毒植物苗的取材一般是幼嫩的芽或茎,主要是这些部位不带病毒。
3、试管婴儿是采用体外受精、动物细胞培养和胚胎移植等技术形成的,属于有性生殖,该过程没有发生基因重组,但可能发生变异,也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
4、克隆羊是采用核移植、胚胎移植等技术形成的,属于无性生殖,体现了动物体细胞核的全能性,该过程没有发生基因重组,但可能发生变异.这三者都应用了细胞工程技术。
【详解】克隆羊多利的培育是无性生殖,不能说明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合的障碍,A错误;动物细胞融合、植物体细胞杂交都利用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正确;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需要融合的杂种细胞培育成完整的杂种植株,因此体现杂种细胞的全能性;试管苗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产物,利用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C正确;利用植物的幼嫩的芽或茎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培育脱毒苗;转基因抗病毒草莓先用基因工程技术将抗病毒基因导入植物细胞中,再经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培育获得抗病毒草莓,D正确。
20.现代生物技术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可能引起一系列的安全和伦理问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对于转基因生物,公众在食物安全、生物安全和环境安全方面产生了争论
B.生物武器包括致病菌、病毒、生化毒剂以及经过基因重组的致病菌等
C.我国已经对转基因食品和转基因农产品强制实施了产品标识制度
D.我国对于“克隆人”这一技术总体来说是禁止生殖性克隆和治疗性克隆
【答案】D
【解析】
目前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争论主要是食物安全和环境安全,另外还有生物安全问题,A正确;生物武器包括致病菌、病毒、生化毒剂,以及经过基因重组的致病菌等,应当予以禁止,B正确;为了加强对业转基因生物的标识管理,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我国对农业转基因生物实行了标识制度,C正确;对于克隆技术,中国政府禁止生殖性克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D错误。
21.下面是科学家设计的快速繁殖良种奶牛的两种方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试管牛E和克隆牛G的培育过程中都必须用到胚胎移植技术
B.为了获得更多的卵细胞需要用促性腺激素处理良种母牛B
C.良种母牛B与良种公牛C杂交后代的遗传信息与克隆牛G的相同
D.要培育高产奶率的转基因牛,则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一般是受精卵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试管牛是有性生殖的结果,其遗传信息来自双亲;克隆牛G属于无性生殖,其主要遗传信息来自提供细胞核的个体。
【详解】A、在试管牛和克隆牛的培育过程中都必须用到动物细胞培育技术和胚胎移植技术,正确。
B、培育试管牛要对良种母牛进行超数排卵处理(使用促性腺激素),正确。
C、克隆牛G属于无性生殖,其主要遗传信息来自提供细胞核的个体:
公牛C,错误。
D、培育高产奶牛的转基因牛,属于基因工程范畴,一般转基因动物的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是受精卵,正确。
故选C。
【点睛】考生要对繁殖良种奶牛的两种方法的路线图加以区分,试管牛属于有性生殖的结果,克隆牛G属于无性生殖。
22.下列有关生物技术的说法中,合乎伦理道德的是( )
A.运用试管婴儿技术解决不孕问题
B.进行生殖性克隆人的实验研究
C.利用个人基因资讯决定是否聘用就业申请者
D.通过基因检测禁止有基因缺陷的胎儿出生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运用试管婴儿技术解决不孕问题,合乎伦理道德,故A正确;我国政府禁止生殖性克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B违背伦理道德;个人基因资讯的泄露容易带来安全性和伦理问题,故C不合乎伦理道德;通过基因检测禁止有基因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 学年 陕西省 西安市 高二下 学期 期末考试 生物试题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