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兴国县将军中学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月考无答案.docx
- 文档编号:27693725
- 上传时间:2023-07-04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125.68KB
江西省兴国县将军中学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月考无答案.docx
《江西省兴国县将军中学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月考无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兴国县将军中学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月考无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西省兴国县将军中学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月考无答案
江西省兴国县将军中学2020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21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错误的一组是()
A、怯弱(qiè)否泰(pǐ)殷红(yān)伺候(sì)
B、巨擘(bì)侗族(tóng)闷热(mèn)档案(dǎng)
C、饿殍(fú)烙印(lào)哺育(pǔ)押解(xiè)
D、友谊(yí)慰藉(jí)膝盖(xī)弄堂(nò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秉性侧目而视大气晚成艳若桃李,冷若冰霜
B、诛连有恃无恐狭路相逢不到黄河心不死
C、负疚风餐露宿得天独厚禁酒不吃吃罚酒
D、面议海枯石烂飞蛾投火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学习就怕‘认真’二字。
”张老师说:
“‘态度决定一切’,确实很有道理。
”
B、网络技术对艺术传统的冲击不容忽视,对新艺术形式的催生已初露端倪。
人们不得不思考,高科技的发展将导致艺术的沉论?
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
C、自然之美是一切艺术美的源头活水,正如古人所云“天地有大美而无言。
”天地之美,在风景名胜,也在“溪头荠菜花。
”平中见奇,淡里显味,更是一种不事雕琢的天然之美。
D、归隐是旧时文人理想中的一种闲散生活——躬耕、沽酒、题诗、作画、对弈……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古往今来很少有人情愿过这种生活。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尽管有的地方的“政绩工程”看起来规模宏大,但是由于脱离了实际,弄得劳民伤财,______没有使群众受益,______加重了群众的负担。
②在家庭浓厚的美术氛围的_____下,小林也深深地爱上了绘画。
③领导干部绝不能高高在上,应该经常下到基层去,_____群众的意见。
④徐志摩的短诗《沙扬娜拉》,并没有直书女主人公的年龄、容貌,但这并不_____读者在自己的想像中创造出一个动人的形象来。
A、不但/而且熏染倾听妨碍
B、不仅/反而熏染聆听妨害
C、不仅/反而熏陶倾听妨碍
D、不但/而且熏陶聆听妨害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晴朗的夏夜,躺在辽阔的大草原上望着天上恒河沙数般的星星,惬意极了。
B、对于孩子的毛病,他总是不以为然,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
C、“权钱交易”、“权权交易”等时下的腐败病症,在文艺界虽不说样样俱全,但该领域遭受“感染”却是不容置喙的事实
D、张之才一见自己的父亲受了这样大的委屈,忍俊不禁,拿起菜刀,追出门去,要和渔霸算账。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大运会期间,深圳市里的人大都到现场看比赛去了,居民区里常常是十室九空。
B、这种写法,实际上是一种避重就轻,图省力气的一种写法,是不足为训的。
C、走进庐山,只见瀑布叠挂,溪水纵横,飞短流长,蔚为壮观。
D、秋分过后,虽说秋高气爽,但不时的冷空气南下,更觉昨暖还寒,让穿着衬衣的他,漫步于田野,仍感不寒而栗。
7、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他妄自菲薄,认为自己这不行那也不行,大家都认为他很自卑,和他打交道很小心,生怕伤害了他。
B、要懂得生之可贵,但不可苟且偷生;要懂得死不足惜,但不必轻易言死。
C、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D、她从小就养成了自认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即使在医院里要别人照顾也依然颐指气使,盛气凌人。
二、现代文阅读(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9题。
文言之现代生命
21世纪,社会发展之迅猛令我们应接不暇。
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背景下,学习文言是否有必要的问题却一直没有解决,而且这一问题在今天越加凸显出来。
很多人并不否认学习文言对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但认为只要培养少数专业人员,让他们去整理、翻译、介绍文言典籍就可以了,在任何事情都要讲“效益”“速成”的今天,学习文言得不偿失……
其实,文言不是已经“死亡”了的语言,而是从台前隐退到了幕后,或者说它是改头换面,戴了现代面具而隐身其后;或者说它是体匿而性存。
而且文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语言的更新发展是无法脱离母体、阻断泉源的。
“总而言之”“闻过则喜”“反之”“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这些文言的词汇、语法、典故、成语还活在我们的现代汉语中。
信息时代,我们所缺失的不是科学知识、专业技能,而是传统文化、人文精神。
文言的学习恰是医治现代社会人文精神、传统文化缺失症的良药。
中小学阶段是一个记忆的黄金时期,借鉴我国古代熟读精思之方法,大量积累,二百篇经典文言烂熟于心,由易到难,由少而多,循序渐进,不仅能得到民族文化的滋养,得到审美的陶冶,奠定人文精神的底色,而且可以提升现代汉语的表达水平,获得文言阅读的能力。
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看似耗时多,效率低,实则事半功倍!
而错过了诵读记忆的最佳时期,就将事倍功半,到那时文言的学习就真的会“时不我待”了!
8、下列对文言之“现代生命”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切是()
A、很多人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学习文言,只要培养少数专业人员,使之去整理、翻译、介绍文言典籍就可以了。
B、文言并非已经死亡了的语言,而是从台前隐退到了幕后,因为它是体匿而性存。
C、中国近三千年的文言典籍,滋养着我们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而且薪火相传,代代不绝。
D、学习文言虽是医治现代社会人文精神、传统文化缺失症的良药,但是在任何事情都要讲“效益”“速成”的今天,学习文言得不偿失。
9、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文明的传承和延续,文言功不可没。
B、文言以它无尽的表达手段和方式,让古人贴切入微地表达了他们希望表达的一切,达到了无不尽意的地步。
C、许多文言词汇、语法、典故、成语,还在现代汉语中大量运用,可见文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D、信息时代,人们所缺失的不是科学知识、专业技能,而是民族文化的滋养。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叙陈正甫《会心集》
袁宏道
世人所难得者唯趣。
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唯会心者知之。
今之人慕趣之名,求趣之似,于是有辨说书画,涉猎古董以为清;寄意玄虚,脱迹尘纷以为远。
又其下则有如苏州①之烧香煮茶者。
此等皆趣之皮毛,何关神情?
夫趣得之自然者深,得之学问者浅。
当其为童子也不知有趣然无往而非趣也面无端容目无定睛口喃喃而欲语足跳跃而不定人生之至乐真无逾于此时者。
孟子所谓不失赤子,老子所谓能婴儿,盖指此也,趣之正等正觉②最上乘也。
山林之人,无拘无缚,得自在度日,故虽不求趣而趣近之。
愚不肖之近趣也,以无品也。
品愈卑故所求愈下。
或为酒肉,或然声伎;率心而行,无所忌惮,自以为绝望于世,故举世非笑之不顾也,此又一趣也。
迨夫年渐长,官渐高,品渐大,有身如梏,有心如棘,毛孔骨节,俱为闻见知识所缚,入理愈深,然其去趣愈远矣。
余友陈正甫,深于趣者也,故所述《会心集》若干卷,趣居其多。
不然虽介若伯夷,高若严光,不录也。
噫!
孰谓有品如君,官如君,年之壮如君,而能知趣如此者哉!
10、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率心而行率:
顺从
B、故举世非笑之不顾也非:
没有
C、迨夫年渐长迨:
等到
D、不然虽介若伯夷介:
孤高
11、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B、
C、
D、
1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当其为童子/也不知有趣/然无往而非趣也/面无端容/目无定睛/口喃喃/而欲语/足跳跃/而不定人/生之至乐/真无逾于此时者。
B、当其为童子也/不知有趣然/无往而非趣也/面无端容目/无定睛/口喃喃/而欲语/足跳跃/而不定/人生之至乐/真无逾于此时者。
C、当其为童子也/不知有趣/然无往而非趣也/面无端容/目无定睛/口喃喃而欲语/足跳跃而不定/人生之至乐/真无逾于此时者。
D、当其为童子也不知有趣/然无往而非趣也/面无端/容目无定/睛/口喃喃而欲语/足跳跃而不定/人生之至乐真/无逾于此时者。
第Ⅱ卷(共114分)
四、(28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唯会心者知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毛孔骨节,俱为闻见知识所缚,入理念深,然其去趣愈远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噫,孰谓有品如君,官如君,年之壮如君,而能知趣为此者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古诗文填空(16分)
(1)羽扇纶巾,谈笑间,________________。
(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________________。
(3)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________________?
(4)想当年,金戈铁马,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有暗香盈袖。
(6)_______________,到黄昏,点点滴滴。
(7)今两虎共斗,_____________。
吾所以为此者,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知来者之可追。
_______________,觉今是而昨非。
(9)_______________,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__________________。
(10)但以刘_____________,气息奄奄,人命危浅,__________________。
(11)_______________,鸟倦飞而知还。
_________________,抚孤松而盘桓。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
提 琴
[美]保·琼斯
“我告诉你,玛丽,根本不会有危险,”看见母亲脸色不对头,父亲说道,“你只要在这份三千美元的借贷申请书上签个名就行了。
”
“可如果是抵押贷款,”她呜咽地说道,“他们可以把我们一家子撵到街上,我们要成为叫花子的,卡尔。
”
“我想稍微讲几句。
”舅舅说。
他站起来从陈列柜顶上取下那把小提琴,“我从报上读过,一把斯特拉·第瓦里制造的小提琴卖了五千元。
把它拿去卖了,卡尔。
”
“哦,迈克!
”母亲很吃惊。
“我可不愿那么做,迈克。
”父亲说道。
“如果你赶快的话,”迈克舅舅告诉他,“你可以在老埃雷特关店之前赶到他那里。
”他的双手微微颤抖,可他的语调却异常平静。
于是我父亲腋下夹着提琴盒出门了。
过了一阵子父亲从前门进来,他吹着口哨,脚步轻捷,可是仍然夹着那只提琴盒。
他做的头一件事便是将琴盒放回到陈列柜顶上的老地方。
“我都已经走到埃雷特那家店的门口了,可我心里突然起了个念头,”父亲解释道,“我们干吗要卖它?
就放在老地方不挺好的吗?
这就像我们有了一只保险箱,里面放着崭新的五十张一百元面额的票子。
有了这笔钱,我们就用不着为那笔三千元的贷款担惊受怕了。
你说是吗,玛丽?
如果我们要还的话,只消穿过三条马路到埃雷特那家店去就行了。
”
我打开琴盒:
“它值多少钱?
”
他拿起琴来:
“卖二十五元,也许能卖到五十元,这就要看谁愿意要它了。
”
“可这是一把斯特拉·第瓦里制造的小提琴呀。
”我说。
“不错,这上面确实有他的标记,”他彬彬有礼地说道,“许多小提琴上都有这种标记,可并不是真的,这也绝不会是真的。
”他好奇地凝视着我,“我以前见过这件乐器,你是不是卡尔·恩格勒的女儿?
”
“是的。
”我简短地回答道。
当然,这把琴我没有卖掉,我把它带回家,放到楼上自己的房间去了。
在我离家前最后那次晚餐席上,母亲偶然朝陈列柜顶上瞟了一眼。
“琴呢?
”她问道,一面把手贴在自己胸口,“你们把它卖了?
”
父亲显得很忧虑,直到我摇摇头。
“在楼上我的衣箱里,”我告诉她,“我想把它放到学校我的房间里,平时看到它就使我想到自己的家。
”
母亲高兴起来,显得很满意。
“此外,”我继续说道,“那样的话,如果发生了什么事我需要钱用,你们就用不着为我担心了。
这就像我拥有了一个装得满满的钱匣子,是这样吗,爸爸?
”
“是这样,玛丽,是这样的。
”父亲一面回答,一面避开了我的目光。
15、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这篇小说以一件特定的物品为标题,围绕提琴展开了一系列故事,起到了寄情于物的表达效果。
B.小说第二段为舅舅决定忍痛卖琴、父亲去卖琴、舅舅把它作为财产送“我”、母亲舍不得卖琴、我去卖琴等情节提供了依据。
C.这篇小说通过舅舅和父亲两个形象的塑造,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伪善,而“我”为了不揭穿亲人的谎言,又以善意的谎言隐瞒了事实。
D.虽是平常的故事,作者叙述起来很讲究艺术构思,篇末揭开谜底,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E.这篇小说以人物心理描写见长,为读者展示了不同时期两代人物的复杂情感,行文含蓄。
16、文中画线的两处,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复杂的心理?
(5分)
①他的双手微微颤抖,可他的语调却异常平静。
(2分)
②父亲一面回答,一面避开了我的目光。
(3分)
17、请概括“我”(小玛丽)这一形象的主要性格特点及其在小说中的作用。
(6分)
18、小说第一段说:
“它已成为某种象征。
”请结合全文,探究“象征”一词的丰富内涵。
(6分)
六、(15分)
19.阅读刘禹锡的《春词》,结合你对古代宫女的了解,刻画一位悲怨的宫女形象。
春词①
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②。
注①春词,写宫女春日之愁怨,②玉搔头,即玉簪,也用来搔头,因而也称玉搔头。
要求:
(1)使用第二人称,侧重肖像描写。
(2)运用比喻,拟人两种修辞手法。
(3)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4)不少于200字。
七、作文(50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50分)
屈原(约前340-约前前278)。
中国最早的爱国大诗人。
名平,字原,自云名正则,字灵均。
战国时楚国贵族。
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
学识渊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东联齐国,西抗强秦。
后遭到贵族子兰、靳尚等人的谗害而去职。
顷襄王时被放逐,长期流浪沅湘流域。
后因楚国的政治更加腐败,首都郢亦为秦兵攻破,他既无力挽救楚国的危亡,又深感政治理想无法实现,遂投汩罗江而死。
屈原有仇、有恨、有悲、有匡扶祖国的梦想,他的梦想被无情的践踏,最后只好带着破碎的梦想而毅然投江。
请以“从屈原的爱国梦说起”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
不少于700字。
①不得抄袭,②不得套作。
将军中学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
语文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共33分)
一、二、三、选择题(33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四、(28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唯会心者知之。
(2)毛孔骨节,俱为闻见知识所缚,入理念深,然其去趣愈远矣。
(3)噫,孰谓有品如君,官如君,年之壮如君,而能知趣为此者哉。
14、古诗文填空(16分)
(1)。
(2)。
(3)?
(4)。
(5),(6),
(7),。
(8),,
(9),。
(10),。
(11),,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
15.(4分)()
16.(5分)①他的双手微微颤抖,可他的语调却异常平静。
(2分)
。
②父亲一面回答,一面避开了我的目光。
(3分)
。
17.(6分)
。
18.(6分)
。
六、小作文(15分)
19.(15分)(共250个字格)
七、作文(50分)
20.作文(50分)
从屈原的爱国梦说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西省 兴国县 将军 中学 届高三 语文 第二次 月考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