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唐诗.docx
- 文档编号:27692249
- 上传时间:2023-07-04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27.63KB
第四讲唐诗.docx
《第四讲唐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讲唐诗.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四讲唐诗
第四讲
大家晚上好,上节课,我们讲了出律、孤平和135不论。
这一节课,我们将重点了解偶句的内容,以及与偶句类似、或相近的一些概念。
我们首先说两个概念,一个是“偶句”,一个是“对仗”,相比于偶句,对仗,是大家更为熟悉的。
现代的一些涉及到律诗格律方面内容的书,基本上把律诗中的第3、4、5、6分句,叫做对仗,这也是网络很普遍的说法。
至于到底什么是对仗?
这些说法,提供了一些平仄相对、词性一致的内容之外,尚有流水对、宽对、窄对等内容。
至于什么样的标准为宽,什么样的标准为窄,那就只好各自理解,公说公有理
至于“对仗”中的“对”字和“仗”字,究竟是什么含义,也无人释疑,貌似谁都懂,但同时谁也说不清楚。
甚至“对仗”这个词组,本身从何而来,也未见交代。
对仗的作用与目的各是什么,也没有多少阐述。
今天的对仗,更多的强调的是平仄和词性,平仄好歹算是祖先遗留下来的概念。
词性,则完全是现代的说法,至少,李白、杜甫、王维等都是不知道后世还有“词性”这个词组的。
如比: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作品中的“一为”与“万里”,其中“为”与“里”显然怎么解释其词性,也是难以解释成一致的。
“为”,比如,为善,做善事。
为政,当官。
为首,当头目。
为,就是做什么的意思。
“为别”,也就是双方要分别,分别,是双方要做的事。
那么,“里”呢,显然它们的词性无论如何,也对不上。
这种情况在唐诗中出现较多,平时大家读诗的时候,自己就很容易发现词性不相符的例子。
因此,使用词性去判断唐朝的作品,不仅一般人,即使是诗仙、诗圣、诗佛的作品也是不合格的。
究竟是李白他们错了,还是今人错了,大家自己去判断吧。
对仗”中的“对”,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似乎也不得而知。
经常看到的,是说同一位置某字对某字,对不上。
从这点看来,好象是表示“对应”的关系,“同一位置的字”这句话本身,是有语病的,如果叫做“句子中相同序位的字”,应该更准确。
对仗”中的“对”,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似乎也不得而知。
经常看到的,是说同一位置某字对某字,对不上。
从这点看来,好象是表示“对应”的关系,“同一位置的字”这句话本身,是有语病的,如果叫做“句子中相同序位的字”,应该更准确。
至于“对仗”中的“仗”字,更不知道是何意。
作为一个词组来讲,词组中的一个字,居然不知道是什么含义,这是不是很荒唐?
如果一个字无法解释,放到词组中,还有必要吗。
显然无此必要的。
下面,我们讲一下偶句。
偶句,最早出自晋朝。
在晋朝之前,本叫做藕句。
藕句一词,汉朝就有,指相互关联的一系列句子,这种写作方式,先秦文献中,可以大量的看到,比如“吕不韦、孔子、孟子”等诸子百家都有,在汉代始命名为藕句。
藕句与偶句,是有显著区别的。
其区别是:
藕句,正如同莲藕一样,不一定就是两句,可能是三句、四句,甚至更多句子。
但偶句,就只有两句,在骈体文中,偶句被大量的使用,逐渐形成了一种风气,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在晋朝时候,被引入到五言诗中,然后被正式作为这一类诗的特征,固定了下来。
记载中讲,建安七子时
记载中写道,李义山(李商隐)说他自己得到了一个联句,可以媲美召公,却未得偶句。
这说明,在唐朝晚期,李商隐时候,联句与偶句,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
唐朝之前,有个著名的人物,叫颜之推,他所编撰的《颜氏家训》对后世影响颇大,其中,论述诗的内容比较丰富。
专门讲到了“对藕”,按照他的说法,对就是两个句子,藕就是若干句子(不止两个)。
事实上,关于诗中这两个句子,有这样那样的叫法,大致有:
偶句、排偶、对藕、对偶、队仗等。
队仗,很明显,是以现实中,两边排列的仪仗来作的比方,最早这个比方,出自南宋。
南宋有两个人在说到律诗3、4、5、6句时,使用了“队仗”这个词组,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魏庆之。
这里的队,是列队的意思,仗,就是列队后,分两边排列的仪仗。
这个用来打比方的词组,很形象,完全可以解释清楚、明白。
不象对仗的仗,无法解释。
队仗在元、明、清这三个朝代,与偶句一起被使用,这些使用,属于民间,不带官方性质,比如陈田、沈德潜等人。
说明一下,隋朝、唐朝、五代十国、宋朝,官方使用的是偶句这个说法。
如果说对仗的仗,有没有可能是仪仗的
如果说对仗的仗,有没有可能是仪仗的仗的含义呢?
有这种可能性,只是找不到出处。
有没有可能是队仗被误写为对仗呢?
也有这种可能
但无论如何,偶句、排藕、对藕这些说法,所阐述的,都是同一个含义,这就是,由这种类型的句子,相互组合在一起,缺了谁都不可以,这样,才能够准确的表达出诗中单个步骤的意思,而不是以一句来表达。
这点,完全符合起承转合的特征。
这些概念,都是对整体进行要求,而不是对句子中的某个字的词性进行要求。
这点,与今天对仗的对,有着完全不同的要求。
对仗,是对字的平仄,以及该字的词性,有着严格的限制。
而偶句等历史上传承千年以上的概念,都是对两个句子组合而成的整体,进行要求,这个整体,必须体现出其应该担负的功能,完成其使命。
比如,
杜甫的诗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这里说的是“语”,而不是“字”。
语,没有疑问,是若干句子,不是单句,更不是单指一个字,因为杜甫并没有说“字不惊人死不休”,字和语,其区别,是相当大的。
杜甫所说,完全符合偶句的特征和要求。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现代律诗”之“对仗”中关于“合掌”的内容。
究竟什么才是合掌,这又是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问题。
翻看王力先生的原话,是这样写的:
“合掌是诗文对偶意义相同的现象,事实上就是同义词相对。
整个对联都用同义词的情况是罕见的。
我们也很难找出完全合掌的例子。
”在这里,王力先生使用的是“对偶”而不是对仗,在同一本书中,王力先生也使用了对仗。
不知道王力先生书这所说的对偶和对仗,是不是有所区别,这就不得而知。
我们继续讲合掌,按照王力先生的意思,其中的关键点,在于同义词。
那么,什么是同义词呢,大家可以做出自
:
己的理解与解释。
在这里,我们要说的是,同义词并不等于是同义字,因为,词与字,是完全不相同的两个概念。
词是字的组合,照王力先生的话来理解,就是字与字的组合不能使用同义词,同时又说,“很难找出完全合掌的例子”。
既然例子很难找出,那么,没有例子的情况下,合掌到底是指的什么呢,这就不得而知。
前句说诗文对偶意义相同的现象,而后句却指对联都用同义词的情况是罕见的。
这里,不知道王力先生到底是在说诗文的对偶,还是在说对联。
既然王力先生说很难找出完全合掌的例子,那么,大谈合掌,有何意义呢。
说合掌是大忌,却没有实例来说明
说合掌是大忌,却没有实例来说明己的理解与解释。
在这里,我们要说的是,同义词并不等于是同义字,因为,词与字,是完全不相同的两个概念。
词是字的组合,照王力先生的话来理解,就是字与字的组合不能使用同义词,同时又说,“很难找出完全合掌的例子”。
既然例子很难找出,那么,没有例子的情况下,合掌到底是指的什么呢,这就不得而知。
前句说诗文对偶意义相同的现象,而后句却指对联都用同义词的情况是罕见的。
这里,不知道王力先生到底是在说诗文的对偶,还是在说对联。
既然王力先生说很难找出完全合掌的例子,那么,大谈合掌,有何意义呢。
说合掌是大忌,却没有实例来说明这个大忌,到底忌的都有哪些具体的内容。
字典上同义词的解释是“词义完全相同或相近的词”,这里的完全相同或完全相近,并没有标准,换句话,只能是各位自己的判断,比如北京市与首都、河北省与河北,这个就容易判断,就是完全相同。
但实际情况却是,根本就不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更多的出现的是争议。
比如“花径不曾缘客少,蓬门今始为君开”“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前面是杜甫所写,后面是毛主席所作。
杜甫,被称为诗圣,不仅杜甫自己,其爷爷杜审言,在唐朝的诗人中,也是著名人物。
杜甫的律诗水平,以及其家学,应该不会被怀疑吧,难道杜甫不知道合掌是“大忌”?
作为诗圣杜甫而言,会犯大忌吗。
毛主席的诗词水平,也是毋庸置疑的,难道毛主席也会犯这样的大忌吗?
显然,合掌一说,就实际的诗例来看,前有1300年前的杜甫,后有现代的毛主席,都有作品与合掌这个“大忌”有所冲突。
那么,在合掌本身就不十分明确情况下,
:
合掌是不是大忌,颇值得商榷。
加上历史上,并没有合掌这个概念,因此,忌不忌合掌,大家尽可以自己做出决定。
【说别人合掌,以及被别人说合掌,都会引起争议,引起争议的原因很简单,只因为合掌本身就没有定义清楚】。
有兴趣的朋友,不妨课后继续交流讨论。
说明一下,无论老师和同学,都有自行阐述合掌的权利,这个阐述,
:
无所谓对与错。
因为,最后的结果,很难有胜利者。
下面,我们简单的介绍一下格律中的“起承转合”。
“起承转合”正式提出来,是汉朝的一个叫“枚乘”的人第一个提出并且一直沿用至今而没有异议。
汉朝有四大文学名人,史称为汉四杰,
分别是班固、杨雄、左思、枚乘。
枚乘对诗三百以及先秦诗歌进行了总结和整理,由此提出起承转合这个概念。
从汉朝至隋朝,官方没有正式发布,但官方和民间一直在使用,只是官方的使用,在一定特殊的场合下予以明确,
比如,祭祀时以及一些(不是全部)重要的宴会时。
隋朝建立以后,以钦定的名义发布,并由礼部下辖的“清商署”执行,并在科举考试中作为硬性规定。
关于“律”:
律,于5000年前,它出自中华民族的祖先---黄帝,这个在《史记》中有清楚的记载。
以后的课程中,会详细阐述。
下面,我们接着来了解一下律句的音节,我们仍是以七律为主,讲一下七律的音节划分,七律每句的7个字,1234567是怎么划分音节的呢?
正确的划分是:
12/34/5/6/7我们看一首七律:
《赠元秘书》
旧书稍稍出风尘,孤客逢秋感此身。
秦地谬为门下客,淮阴徒笑市中人。
也闻阮籍寻常醉,见说陈平不久贫。
幸有故人茅屋在,更将心事问情亲。
按刚才说的音节,我们来断一下句
《赠元秘书》
旧书/稍稍/出/风/尘,孤客/逢秋/感/此/身。
秦地/谬为/门/下/客,淮阴/徒笑/市/中/人。
也闻/阮籍/寻/常/醉,见说/陈平/不/久/贫。
幸有/故人/茅/屋/在,更将/心事/问/情/亲
如果不是这样断的话很别扭,这样断句不仅吟读起来顺口,而且,更容易理解句子中的含义,反之,不仅吟读起来混乱,句子的含义理解起来,也会更加的混乱。
《唐诗三百首》没有一首是违反了音节的,全部都是按照音节来做的,根据12/34/5/6/7,我们在阅读作品的时候,前四个字,分别都只读半个音,也就像我们唱歌一样,唱第1、2、3、4位置上四个字的时候,每个字音的长度,等于5位、6位、7位上字的一半,唱12位,34位这四个字的时候,
我们只需唱半拍,而唱5位,6位,7位这四个字却要唱满一拍。
那么,根据音节的划分,我们在写作的时候,就不可以把两个搭配的字,放在23的位置,因为23位上的两个字不在同一个音节里,而两个相互搭配起来的字,必须是在同一个音节,否则的话会让人感觉别扭。
比如:
“祖国”“长江”你就不能把他们放在23的位置上。
为什么只能是:
5/6/7,而不可能是:
56/7或者5/67。
如果有朋友要问:
为什么要划分成:
12/34/5/6/7,以什么为标准划分的。
这不是我们规定的,这是古人就这么分的,音节的划分,出自《乐府》,距今2000多年。
总之呢,音节要按照12/34/5/6/7这样来划分,并且,每一首唐诗、宋诗、明诗、清诗,都是证据。
如果我们按照网络上“5/67或56/7”的划分方法去划分唐宋诗的话,那么不少唐宋诗就会被推翻了,而《乐府》是汉朝钦定的,至于为什么,没有任何解释流传下来,而流传下来的,只有作品可以印证。
所以我告诉大家,律诗的音节划分是:
12/34/5/6/7毫无疑问,五律的划分,就是把七律的12字拿掉,就可以了,那么大家自然会说知道:
12/3/4/5是五律音节的划法。
大家课后阅读《唐诗三百首》时,可以注意一下音节。
我们看下面两首律诗:
《黄鹤楼》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从这两首诗开始讲。
有过律诗基础的朋友都知道,律诗分为:
起句(1、2两句)----首联
承句(3、4两句)----颌联
转句(5、6两句)----颈联
合句(7、8两句)----尾联
这四个部分中,承句、转句必须是偶句。
结合刚才的律诗,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律诗承句、转句中偶句的特征。
顺便和大家解释一下:
律诗的承句(3、4两句),叫颌联,也叫颔联,正式的说法是:
颌联。
(备注:
颌hé俗称“下巴” 颔:
hàn下巴)。
这个颌联、颈联的说法,见于南宋《诗人玉屑》一书,作者:
魏庆之,号:
“菊庄”,建安人。
在宋代诗话著作中,魏庆之的名气较大,规模也较大,他是宋代诗话方面的代表人物。
魏庆之一直就称承句(3、4两句)为“颌联”,至今800多年,并无异议。
另外,作为历史上,文学方面更著名的书籍《四库全书》中提到律诗的承句(3、4两句)时,称为:
颌联。
这个颌联、颈联的说法,见于南宋《诗人玉屑》一书,作者:
魏庆之,号:
“菊庄”,建安人。
在宋代诗话著作中,魏庆之的名气较大,规模也较大,他是宋代诗话方面的代表人物。
魏庆之一直就称承句(3、4两句)为“颌联”,至今800多年,并无异议。
另外,作为历史上,文学方面更著名的书籍《四库全书》中提到律诗的承句(3、4两句)时,称为:
颌联。
为什么又叫做颔联,这就不得而知。
这两种说法,指向的是同位置,其解释也是一样的,因此,没必要去争论。
这好象你说“房”、他却要说“房子”,虽然多了一个字,又有什么关系呢,相互都明白说的是什么就可以了。
我们说:
颌联、颔联怎么叫都可以。
回到我们刚才的诗
《黄鹤楼》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我们看第这首,有两个偶句,承、转句是偶句。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第二首,有三个偶句,起、承、转句都是偶句
《春望》这首五律,起句(1、2两句)就是偶句,这个就是起句使用偶句。
【就律诗来讲,第一句,可以是偶句,也可以不是偶句】。
这里解释一下:
偶句与非偶句的区别,在我们阅读唐诗的时候,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一点:
通常内容相对严肃一点的,起句较多采用偶句的形式,反之,内容相对不那么严肃的,较少使用偶句。
大家在课后阅读唐诗的时候,不难发现这点。
我们再看下面的律诗:
《送友人》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我们看起句就是偶句。
《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这一首:
起句就不是偶句
这几首律诗已经说明了刚才所讲的:
1:
相对严肃的作品,偶句起;
2:
相对不严肃的作品,可以不用偶句起;
注意:
我只是说“可以”是“非偶句起”,没有说“一定”“不许偶句起”。
如果有朋友问:
老师,是不是五律多偶句,七律多非偶句呢?
那我们的回答是:
不一定。
这与内容有关系,以后具体讲七律与五律的区别时,会详细的讲解。
如果有朋友还是想问,是不是偶句的时候一定首句不押韵呢?
必须得有偶句么?
我的回答是:
押韵时候,绝大多数是不偶句,所以使用偶句的时候,首句不押韵。
但是,也有特例,比如杜甫起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偶句时,除非是特例,通常情况下,两句246位置上的字,平仄必须相对,两句尾字的平仄,也是必须相对的
另外,我们看到,无论什么样的偶句,肯定是偶数句对前一个奇数句。
绝对不可以是后一个奇数句对前一个偶数句。
首联:
首就是头,在以后上课中会说起句,不直接说首联;
颌联:
颌:
下巴(颔:
下巴)也就是我们以后上课中说到的承句;
颈联:
颈:
脖子,也就是我们以后上课中说到的转句;
尾联:
就是合句,最后一联,尾字就不解释了。
尾联,相对自由些,对偶与否,自己决定就可以了,没有硬性的规定。
以后的课程我们会直接说合句。
简单的讲,必须是偶句的部分:
承句:
3、4两句,互为依靠,缺一不可,共同组成偶句。
转句:
5、6两句,互为依靠,缺一不可,共同组成偶句。
合句是否使用偶句,自己决定。
根据自己的习惯,要是高兴使用偶句就使用吧,不高兴使用就不使用,决定权完全在自己的手里。
下面我们讲一下偶句与对联的区别。
首先:
大家应该知道,
偶句不是对联,偶句与对联的作用完全不一样。
对联,要求上下联,一起表达相对完整,合起来,就是一个短篇,一看就知道你说的故事整个过程是什么内容。
而偶句呢,仅仅是律诗中的一个部分,合起来也不是全部,也就是说一个故事你只是说了其中的某一个步骤的内容,是局部的,不全面的。
如果你拿偶句来给别人说这个是对联,里面的内容会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没头没尾。
注意,我们说的是:
偶句,仅仅是律诗的部分,而对联,其上下联表达则相对完整,上下联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内容,不是局部。
这是对联与偶句的【第一个区别。
】
第二点,就作用而言。
对联,表达的是作者全部想要表达的内容。
比如我看见今天晚上月色特别美,我就想表达这月色的美丽,那么在对联中就表达了我对这月色的美所吸引的感受。
而偶句,却属于起承转合中的承和转,只是分属于律诗的两个局部,偶句与对联的功能与作用,是完全不一样的,这是【第二个区别。
】
【第三个区别】:
对联,可以全景或者全情,比如说我写月色的美,上下联可以全部都用景色来写,或者我用我对月光之美的一种感怀或者感叹来描述,而上下联可以完全是情,没有景物。
而偶句却不能这样写,偶句是景、情、分明的。
还有一个区别,以后讲课的时候,会涉及到,今天就不多说他们之间的区别了。
下面我们说义对和合掌。
合掌是律诗中的忌讳,也是常见的毛病。
所谓合掌:
是指上下联说同一个意思,或者上下联所对的词是一个意思。
就像两只手掌重合在一起一样。
如唐朝王籍的《入若耶溪》中有二句:
蝉躁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上下句说的都是一个意思,上联的躁和下联的鸣,都是指声,静和幽相近,这就犯了合掌之忌。
后来王安石做了一下更改,变为:
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
大家可以看这更改后的句子,改了之后就不再合掌了。
这种例子有很多,比如:
“赤县”对“神州”;“布谷”对“子规”;“醉汉”对“酒徒”等等之类,都是典型的合掌。
有时虽然对偶句的出句和对句内容不同,但所用的名词、动词、介词、形容词的词意却相同,也属于合掌。
如唐玄宗的:
“马色分朝景,鸡闻逐晓风。
”其中:
“朝”、“晓”意思相同,犯了合掌的毛病。
唐诗中:
黄云同入塞,白首独还家。
“入塞”和“还家”意思相近,也属于合掌
再比如:
流星透疏木,走月逆行云。
“流”、“走”在此是同一个意思,属于合掌。
有如在一个对偶句中用了“皆”和“尽”、“稀”和“少”、“行”和“动”、“犹”和“尚”、“知”和“觉”、“听”和“闻”等等,这样也属于合掌。
因而在写偶句时应极力避免。
合掌:
顾名思义,两个手掌合起来,但却有了左右之分。
比如:
“你”对“他”,“今天”对“明朝”,“高”对“矮”,“胖”对“瘦”等等,都属于合掌。
【你是左手,他是右手,虽然义是相对了,但是左右手互合。
】
如果是“你”对“汝”,“我”对“吾”、、、就不是合掌,而是严重的失误。
因为我们知道,我=吾、你=汝、汝=侬,“朝”对“晓”、“叫”对“鸣”、其义是完全一致没有区别的。
我们不能用“侬吾”来对“你我”。
关于义对:
义对:
1:
义:
字义,意义
2:
对:
相对,不相等
合起来,义对:
上下句相同位置上的词或者字意义相对。
我和吾,似乎是相似的,但:
“义”却都是指人,不是“义”“相对”,他们是合掌。
现在我们给义对下个定义:
义对:
就是偶句中,字义不能是一样或者是近似。
注意:
字义因为各不相同而相互增辉。
义:
不能一致或者近似。
因为一致或近似就无法达到相互增辉的目的
:
义对、合掌等概念,对于初学者都是难以突破的大关,朋友们需要在课后反复的看,仔细想才能读懂到底合掌、义对是啥意思。
在今后的写诗对句的实践中出过错,被人指出了才能真的明白,真的懂了,这只是个需要时间的问题。
义和对分开来理解,义可以理解为:
意义,字义;对:
相对。
对:
与相同、近似、相似是有区别的。
需要注意的是:
相对:
并非指相反,就如同“左”对“右”、“你”对“我”一样的道理。
在意义上,你与我是人称代词,同指人,所以你和我并非是义对,“左”与“右”都是指的方向,“花”和“草”都是指的植物,“鸟”和“燕”都是禽类,“鱼”和“蛙”都是在水中游的,等等这样的对,都不是义对。
如果拿以上相近、相似、相同的词写作律诗的句子,都属于合掌或者是失误,那么,我们到底怎样来区分义对呢?
有什么规律呢?
义对的条件:
1:
≠
2:
不近似
3:
义对,不是意思对上了;义对,是字义不同或者不近似就是义对。
另外,我们不要用今天的词性去衡量是否对偶,因为古时候无词性一说,只讲整个上句跟下句的义对。
词性,这个是现代汉语才有的东西。
李白他们生活在1300年前的唐朝,那个时候,并没有词性,特别需要说明的是:
词性这个东西,是新文化运动,从拉丁语引进的,李白时代没有词性的。
所以老师告诉我们:
对偶,不必理会词性。
当然,如果谁愿意讲究词性,我们中华诗词学院表示尊重,并不反对
对联的历史非常非常悠久。
词性的历史,引入中国,不过百年,至少,满清第一才子纪晓岚就不知道词性的。
我们要知道,联不是从诗词中诞生的,联和律诗各走各的路,就像我们平时说的,你走你的阳关道,俺走俺的独木桥,一样的道理,他们互不干涉。
中华诗词学院的主张是:
别人没有对词性,不必说别人错了;别人如果按照词性对,也不必说其错了;按与不按词性,都可以接受的。
毕竟,词性一说,从来就不在“诗词格律”中。
特别强调一下这点,格律从古至今,都没有词性一说。
因此,我们读到过李白的《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我们看这首诗中承句、转句是标准的偶句,没有疑问,有朋友问到: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如果一词一词的对,义对也对不上,比如: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所以才感觉是上下联整体,意思相对。
老师回答:
此≠孤,地≠蓬,一≠万,为≠里,别≠征。
这个就是非常完整的、非常正确的义对。
是义对就不能同处于一个场中,就好像“天上”不可以对“空中”一样的道理。
对于偶句,中华诗词学院建议大家采取相对轻松的方式进行,因为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所以才有可能相互增色。
简单的讲,就按照李白这样,相同位置的字,不等于、不近似就好了。
总之:
1、不等于
2、不近似,比如李白的:
此≠孤,地≠蓬,一≠万,为≠里,别≠征。
义对,不是反义。
反义对,也是合掌,就如你对我一样。
就如同大家都熟悉的: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这两句中,
青≠白,山≠水,横≠绕,北≠东,廓≠城,
浮≠落,云≠日,游≠故,子≠人,意≠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四 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