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复习资料2头足纲.docx
- 文档编号:27680372
- 上传时间:2023-07-03
- 格式:DOCX
- 页数:30
- 大小:1.22MB
古生物复习资料2头足纲.docx
《古生物复习资料2头足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生物复习资料2头足纲.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生物复习资料2头足纲
头足纲
一一般特征及分类
Ø1、头足纲是软体动物门中最高级发育最完善的一纲,包括鹦鹉螺、杆石、菊石、箭石和现代章鱼、乌贼等,全为海生的肉食性动物,善于在水底爬行或水中游泳。
Ø2、头在前方而显著,头部中央有口,两侧具发达的眼。
触腕的一部分环列于口的周围,用以捕食,另一部分则在靠近头部的腹侧构成排水漏斗。
一般认为触腕起源于足,因而名为头足类。
Ø3、头足类身体两侧对称,并具比较发达的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和感觉器官。
鳃有四个或两个,前者具外壳,后者的壳体则被外套膜包裹而形成内壳或无壳。
根据壳的位置,头足纲可分为外壳亚纲和内壳亚纲。
Ø4、外壳亚纲为多房室壳,一般几厘米-十余厘米,大的可达几十米。
壳体直-旋转。
Ø
5、早寒武世出现,O、D3、C2-P、T、J-K为其繁盛期,
中生代被称为菊石的时代。
头足纲现只存一属一种(鹦鹉螺)。
二外部构造
(一)壳形
Ø外壳类壳形多种多样,为多房室壳体,其形状主要有直形、弓形、环形和旋卷形,少数为其他形状。
Ø旋卷壳—大多数为平旋,即围绕一根假想轴旋转,而且在同一平面上排列。
少数为其他方式旋转,如松旋形、螺旋形等。
Ø平旋壳每旋转一周称为一旋环,最后旋成的环为外旋环,外旋环以内的所有旋环为内旋环。
平旋据旋卷程度,可以划分为四种:
Ø外卷—外旋环与内旋环接触或仅包围其一小部分称外卷。
Ø
内卷—外旋环完全包围内旋环或仅露出极少部分的为内卷。
Ø半外卷—外旋环包围内旋环的侧面不超过一半。
Ø半内卷—外旋环包围内旋环的侧面超过一半。
(二)壳的定向
Ø1、前后
Ø
(1)胎壳所在部位为后方,开口部位为前方;
Ø
(2)通常生长线向后弯曲;
Ø(3)在直壳或弯壳中,壳的尖端为后方,
壳的口部为前方;
Ø(4)旋壳的中央为后,开口为前。
2、背腹
Ø腹弯所在的一方为腹方,相对的一方为背方;体管靠
近的一边为腹方,相对的一方为背方。
Ø
(1)直壳-体管偏向腹方,生长线在腹方向后弯曲。
Ø
(2)旋壳-旋环外侧为腹方,内侧为背方。
(三)壳饰
Ø1、横向—在壳的生长过程中形成平行壳口边缘的纹、线、肋称为生长纹、生长线、横肋。
Ø2、纵向—与壳体旋卷方向平行的纹、线、肋叫纵旋纹、纵旋线、纵肋。
Ø3、网状—有时横向与纵向线相交成网状纹饰。
Ø4、不少类别还具有壳剌和瘤状突起。
(四)外部构造
Ø1、脐—平旋壳体的两侧中央下凹部分称为脐,脐内四周壳面叫脐壁,脐壁与外旋环壳侧面转折处为脐棱或称脐缘。
Ø2、脐线(脐接线)—内、外两旋环之交线称脐接线。
Ø3、腹弯—腹部排水管在壳口造成的凹缺。
Ø4、腹鞘-腹部伸出的突出物(少见)。
Ø5、侧突-壳口侧缘的舌状突起(少见)。
Ø6、口盖-钙质或角质,壳口的封闭物。
有单口盖、双口盖、合口盖等。
三内部构造
Ø1、胎壳—壳体最初形成的原始壳。
有圆形、椭圆形、滴珠状等。
Ø2、住室—壳体分为许多房室,最前壳口的房室最大,为软体居住之所,叫住室。
Ø3、气室—除住室之外的其余各室充以气体和液体叫气室。
Ø闭锥—所有气室总称闭锥。
4、隔壁
Ø壳壁内横向的板称为隔壁,隔壁把壳体分为许多房室。
Ø
(1)隔壁孔—头足类软体后端有一条肉质索状管(体管索),自住室穿过各气室达到胎壳,因此每一个隔壁上都有一孔。
Ø
(2)隔壁颈—沿隔壁颈的周围延伸出的颈状小管。
Ø(3)连接环—隔壁颈之间或内侧常有环状小管相连。
5、体管
Ø头足类的壳中有一条贯穿住室到胎壳的钙质通道,包围着软体的肉质体管索,他由隔壁颈和连接环组成。
Ø体管一般位于中部或偏腹部,少数偏向背部。
(1)体管的大小:
•①大-占体腔的2/3-1/4
•②中等-占体腔的1/4-1/10
•③小-占体腔<1/10
(2)体管的形态:
直管状或串珠状
(3)隔壁颈的类型
•①无颈式—无隔壁颈或甚短,无连接环
•②直短颈式—隔壁颈直而短,连接环直
•③亚直短颈式—隔壁颈直而短,仅尖端弯曲,连接环微外凸。
•④弯短颈式—隔壁颈短而弯,连接环外凸。
•⑤全颈式—隔壁颈达全气室。
6、次生堆积
Ø体管生成后堆积的钙质残余物。
•
(1)体管内堆积-钙质残余物堆积在体管内,形成若干微小构造。
有横隔板(闭板)、内锥、环节珠、星节珠、斜叠层等。
•
(2)体管外堆积-钙质残余物堆积在体管外,形成壁前壁后环颈沉积。
7、缝合线
Ø隔壁边缘与壳壁内缘的交线,他需要将表皮剥去后才能看到。
隔壁不褶皱,则缝合线平直;隔壁褶皱,则缝合线弯曲。
(1)外缝合线——缝合线的可见部分,自腹部到两侧旋环的接合线为止。
内缝合线——缝合线的不可见部分,自背部到两侧旋环的接合线为止。
(2)缝合线的基本要素
Ø鞍-缝合线向前弯曲的部分。
Ø叶-缝合线向后弯曲的部分。
(3)缝合线的类型
Ø①鹦鹉螺式—平直
Ø②无棱菊石式—鞍叶数目少,形态完整,较简单,只具有一个宽的总侧叶。
Ø③棱菊石式—鞍叶数目多,完整,叶常呈尖棱状。
Ø④齿菊石式(菊面石式)—鞍叶数目多,鞍部完整,叶部呈锯齿状。
Ø⑤菊石式—鞍叶数目多,鞍叶均呈锯齿状。
四分类
Ø1、鹦鹉螺超目
Ø
(1)壳形变化大,但以直壳为主。
Ø
(2)体管发育,较大,从中央到边缘都有。
可以具有不同的次生堆积,隔壁颈后伸
Ø(3)缝合线简单,只有鹦鹉螺式。
Ø(4)未见口盖,壳面光滑或具简单装饰。
Ø(5)寒武纪到现代,早古生代繁盛,奥陶纪被称为鹦鹉螺的时代。
古生代末衰退,现代只存一属一种。
2、菊石超目
Ø
(1)以平旋壳为主(外卷-内卷)。
Ø
(2)体管小,位于腹部(只有海神石目在背部),无次生沉积。
隔壁颈一般向后伸,但也可向前伸,形成隔壁领。
Ø(3)缝合线复杂,共有4种:
无棱菊石式、棱菊石式、齿菊石式、菊石式。
Ø(4)有些类型可以具有口盖,壳面装饰复杂。
Ø(5)泥盆纪-白垩纪,中生代为繁盛期,中生代被称为菊石的时代。
白垩纪末期绝灭。
三叶虫纲(Trilobita)
一特点
Ø1、三叶虫是节肢动物门中已绝灭的一个纲,仅在古生代的海洋中生活。
Ø2、身体扁平,背部被以坚固的甲壳,成份以碳酸钙和磷酸钙为主。
腹侧为柔软的腹膜和附肢。
Ø3、背甲被两条背沟纵分为一个轴叶和两个肋叶,因而得名。
自前而后又横分为头部、胸部和尾部。
通常长3-10cm,最小不及5mm,最大可达70cm。
Ø4、背甲分为若干节,头部和尾部的节与节之间彼此愈合成为一块板,因此常常保存完整。
胸节常常分散保存。
Ø5、个体通常长3~10厘米,小者不及6毫米,大者可达30厘米。
Ø6、浅海底栖为主,也有浮游和游泳类型
Ø7、寒武纪至二叠纪,寒武纪是三叶虫的时代,二叠纪末期绝灭。
二背甲构造
Ø
(一)头甲
Ø是分类和属、种划分的主要依据,多呈半椭圆形,中间有隆起的头鞍和颈环,其余称颊部。
颊部中央常具眼和眼叶,在多数三叶虫中通过眼的内侧与眼叶之间有一对狭缝切穿颊面,将头部分为头盖和活动颊。
Ø主要构造有:
头鞍、面线、眼、头盖
1、头鞍
Ø是头部中间隆起部分,两侧为背沟所限,其形状有两侧平行的,有向前收缩的,有中部收缩的,也有向前扩大等等。
Ø头鞍沟—头鞍有时光滑,有时具成对的沟,为头部分节的痕迹,称头鞍沟或鞍沟,鞍沟把头鞍分成若干鞍叶。
鞍沟一般小于5对。
Ø颈环—头鞍之后为颈环,其间以颈沟为界。
颈环上可具瘤和颈刺。
2、面线
Ø通过眼的内侧与眼叶之间有一对切穿头甲的狭缝,称为面线。
面线有四种类型:
Ø
(1)后颊类面线-面线后支切于头甲后边缘。
Ø
(2)前颊类面线-面线后支切于头甲侧边缘。
Ø(3)角颊类面线-面线后支切于头甲的颊角。
Ø(4)边缘面线-面线切于头甲的腹边缘,背视看不到,也称无面线类。
3、头盖
Ø面线之间部分统称头盖,是固定颊和头鞍的统称
Ø固定颊-面线和头鞍之间的区域称固定颊。
Ø活动颊-面线外部的颊面,常脱落保存。
4、眼
Ø三叶虫的视觉器官。
有复合眼和聚合眼,长在活动颊上。
Ø眼叶-在面线内侧头盖外缘有一对半圆形隆起部分称为眼叶,对眼起支持作用。
长在固定颊上。
Ø眼脊-眼叶前端有一条凸起的脊线与头鞍相连。
5、前边缘-
是头鞍之前背壳的总称,被边缘沟分为外边缘和内边缘,其发育程度与头鞍向前延伸的程度成相互消长的关系
6、颊角、颊刺-
头甲的后缘与侧缘之间的夹角,它可向后伸长成颊刺
(二)胸甲构造
Ø1、由若干形状相似,相互连衔接并可活动的胸节组成,胸节数目最少2节,最多40节
Ø2、每一胸节上都有一对背沟,把胸节分为中央的轴节和两侧的肋节
Ø3、间肋沟、肋沟:
各肋节之间的为间肋沟,每个肋节上的沟为肋沟。
肋沟深而宽,间肋沟窄而细。
Ø4、肋节末端钝圆,或延长而成的刺为肋刺。
Ø5、衔接构造
•轴叶各轴节之间以半环和关节沟相互衔接,只有身体卷曲时才能见到。
•关节半环-每个轴节均向前伸出一个突出面。
•关节沟-关节半环与轴节之间的分沟
•关节面-肋节末端的前方有一斜面,称关节面
(三)尾甲
Ø多呈半圆形或近三角形
Ø由若干体节愈合而成,少则1节,多达30节
Ø中央为尾轴,两侧为肋部
Ø肋沟较间肋沟深而宽
Ø边缘宽窄不一,有时具有各种尾刺(侧刺、末刺)
尾甲类型
Ø尾甲类型—据尾甲与头甲的比例:
Ø
(1)小尾型-尾极小
Ø
(2)异尾型-尾<头甲
Ø(3)等尾型-头、尾等大
Ø(4)大尾型-尾>头
三.三叶虫的地史分布
Ø分布时限:
寒武纪至二叠纪
Ø最繁盛期:
寒武纪,占统治地位
Ø退居次要:
奥陶纪,不占统治地位
Ø急剧衰退:
志留纪至二叠纪,只留少数类别
Ø绝灭:
二叠纪末
腕足动物门Brachiopoda
一概述
Ø1、腕足动物全为海生底栖,单体群居。
多数具有固着的肉茎。
幼虫约有数天至两周的浮游期,其后即产生硬壳,以肉茎附着于海底营固着生活。
也有以次生胶结物或壳刺固着于海底和自由躺卧类型。
Ø2、具体腔,不分节而两侧对称。
体腔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面的一个较大,称为腕腔或外套腔。
后面的一个较小,称为内脏腔。
Ø3、体外被着两瓣大小不等的壳,为钙质或几丁磷灰质。
大壳叫腹瓣,小壳叫背瓣。
这两个壳不对称,但单壳对称。
Ø4、大小一般3-8cm,最大可达40cm。
Ø5、现代生活的腕足类约有70多属,260余种。
腕足动物在古生代曾相当繁盛,自寒武纪至第四纪均有化石记录,已描述的属已达2400多,种数超过30000。
腕足类化石在确定地质时代上有重要意义。
二外部构造
(一)壳的外形及定向
1、定向
Ø壳体定向壳体是由大小不等的两瓣壳组成,壳后端多有小孔,称茎孔,肉茎由此孔穿出。
Ø
(1)背腹:
有肉茎的壳较大,称为腹壳,和它相对较小的壳称为背壳,一般腹壳较大。
Ø
(2)前后:
背壳较小有茎孔(或三角孔)的一边为后方,最早分泌的硬体部分或鸟喙状部分称壳喙,喙旁的边缘为后缘。
与喙相对的一边即壳体增长的一方为前方,其边缘称前缘。
Ø(3)两侧:
壳的两侧边称为侧缘,它与前后方、背腹方垂直。
2、度量
Ø
(1)长-腕足动物壳体长度是从后到前缘中间的距离。
Ø
(2)宽-它的宽度是直交于长度线的,两侧缘间的最大距离。
Ø(3)厚-厚度是直交于长度线和宽度线的,腹壳和背壳之间的最大距离。
3、外形
Ø观察腕足类壳体的外形可分正视、侧视和前视。
Ø
(1)正视:
常见的有圆形,长卵形,三角形,
五角形,方形,横椭圆形等。
Ø
(2)侧视:
因壳体两瓣凸凹程度的不同,一
般可分为以下几种形态:
Ø双凸型-两壳凸度近于相等时称为双凸型
Ø背凸型-背壳凸度远大于腹壳的称为背凸型
Ø平凸型-背壳近平而腹壳凸的称平凸型
Ø凹凸型-背壳凹而腹壳凸称为凹凸型
Ø双曲型-幼年时为凹凸型,成年时变为凸凹型
Ø
凸凹型-背壳凸而腹壳凹
(3)前视
Ø在壳的前端进行观察
Ø直缘型-前缘接合线平直
Ø单槽型-前缘接合线下凹
Ø单褶型-前缘接合线上凸
Ø中槽-前部中央有一凹槽
Ø中褶-前部中央有一凸起
(二)外部构造
Ø1、壳面装饰
Ø除一部分腕足动物壳面光滑无饰外,大多具同心状或放射状壳饰。
Ø
(1)同心装饰-根据壳饰粗细,同心饰可分为同心纹、同心线、同心层和成波状起伏的同心褶。
Ø
(2)放射装饰-有放射纹、放射线和放射褶。
Ø(3)网格状装饰-有时同心饰与放射饰交会成网格状。
Ø(4)剌、瘤等-有些腕足动物也可有剌、瘤等壳饰。
Ø(5)光滑壳
2、喙附近的有关构造
Ø
(1)喙-早期形成的幼壳,成年时成为壳的尖端,似鸟嘴。
Ø
(2)茎孔-位于喙下方的一个圆孔,只在腹瓣上具有,供肉茎伸出固着之用。
Ø(3)铰合线-壳体后部的接合缘是两壳铰合处称为铰合线或铰缘。
一般不分离,描述为长短直弯等。
Ø(4)主端-铰合线两端与侧缘的交界处。
主端有圆、方、锐角、展翼状等。
Ø(5)基面-喙与铰合线之间呈三角形的平滑面。
通常腹基面发育,背基面较小或不发育。
Ø(6)壳肩-由壳喙向两侧伸展到主端的壳面。
Ø(7)三角孔-腹喙下的基面中央有一个三角形孔,为肉茎伸出之处。
少数情况下背壳也有,称为背三角孔。
Ø三角板-以一块板全部或部分覆盖着三角孔。
Ø三角双板-由两块相互对称的板覆盖着三角孔。
Ø茎孔与三角孔之间的关系有3种
Øa三角孔
Øb三角孔+茎孔
Øc茎孔
三壳内构造
(一)铰合构造:
1、腹瓣:
Ø
(1)铰牙(齿)-腹瓣内部三角孔的前侧角各有一个(一对)显著的突起
Ø
(2)牙(齿)板-铰牙下常有向腹方壳底伸展的支板,以支持铰牙
Ø(3)三角腔-由牙板在喙下分隔成的三角形空腔
Ø(4)匙形台-牙板相向弯曲并联合在一起
Ø(5)中板-匙形台为一块板所支持
2、背瓣
Ø
(1)铰窝(齿槽)-与铰牙相对应的两个凹陷
Ø
(2)铰板-支持铰窝的两块板,与牙板相似。
Ø(3)腕基-生长于铰板上的中部。
是悬挂和附着纤毛腕的构造,有各种形状:
突起、棒状、环状、螺旋状等。
Ø(4)主突起-喙下的一个小突起,它附着开肌,供开壳之用。
Ø主基-以上4种构造的合称。
(二)腕骨构造
Ø是悬挂纤毛腕的构造
Ø
(1)腕突起-腕基在铰板上呈一个小的突起
Ø
(2)腕棒-腕基呈棒状向前延伸。
Ø(3)腕环-两个腕棒在前方相互连接形成环带状
Ø(4)腕螺-两个腕棒各自作螺旋状延伸。
常见有3种类型:
Ø石燕贝型-腕螺指向主端
Ø无窗贝型-腕螺指向两侧
Ø无洞贝型-腕螺指向背部
(三)肌痕及其它
Ø肌痕-肌肉系统在壳上的印痕,腕足的肌肉可使两壳作相对运动。
Ø膜脉痕-是外套膜褶皱遗留下来的类血管状组织印痕,分布在壳的内表面。
整个壳内都形成有规则的网状印痕。
Ø生殖腺痕-是生殖腺残留下的印痕,多数表现为密集的小点状凹槽,分布在肌肉印痕周围的壳后部。
但也可以是细枝状延伸分布到壳中部或前方膜脉之间。
1、具铰纲肌痕
Ø
(1)开肌痕-一端连在主突起上,另一端分成两个位于腹壳中部,形成两个开肌痕。
Ø副开肌痕-两个,连接主突起和腹壳后部。
Ø
(2)闭肌痕-腹壳中部有一对闭肌痕,达到背壳后一分为二,成为两对闭肌痕。
Ø(3)调整肌痕-用以调整两壳与肉茎的位置,共有两对:
Ø腹调整肌痕-一端附在肉茎上,另一端附在腹壳闭壳肌的两侧。
Ø背调整肌痕-一端附在肉茎上,另一端附在背壳闭壳肌的后方。
2、无铰纲肌痕
Ø
(1)开肌痕-有一条,位于后部。
Ø
(2)闭肌痕-有一对,位于中部。
Ø(3)侧动肌-有一对,位于中后部。
在腹瓣上分成三股。
Ø(4)后旋肌-有一对,背瓣上位于中前部,腹瓣上位于中部。
Ø(5)前旋肌-有两对,背瓣上位于中后部,腹瓣上位于中部。
腕足动物与双壳纲的比较
腕足动物双壳动物
Ø单瓣壳:
两侧对称两侧不对称
Ø两瓣壳:
大小不等大小相等
Ø壳定向:
分背腹分左右
Ø对称面:
垂直两壳结合面位于两壳结合面
Ø固着构造:
肉茎孔足丝凹缺
Ø齿和窝:
分别在不同壳上在同一壳上间列
笔石纲
一.笔石纲(Graptolithina)一般特征
●1、笔石是已经绝灭的海生群体动物,其化石被压扁,保存在岩石上。
好像用铅笔写上的象形文字
●2、群体具有外骨骼,以出芽方式繁殖,其成分为几丁质(C15H26O10N2)。
●3、个体很小,通常只有几毫米。
以胞管作为栖居所
●4、有两种生活方式,一种营漂浮生活,一种营固着生活
●5、中寒武世出现,早石炭世绝灭,其中奥陶纪和志留纪为繁盛期。
是很好的标准化石和指相化石
三笔石的骨骼构造
(一)胎管
●笔石体首先分泌出的第一个原始壳,他的构造比较特殊,每个笔石群体只有一个胎管。
●它呈圆锥状,可以分为基胎管和亚胎管两个部分。
正笔石目和树形笔石目的胎管有所不同。
1、正笔石目胎管
●
(1)基胎管-胎管的尖端部分,表面常具螺旋状纹饰。
●
(2)亚胎管-胎管的口端部分,表面常具平行于口缘的生长线。
●(3)胎管刺-由亚胎管一侧的管壁上生出的一条长的直刺,其方向与胎管的延长方向一致。
●(4)口刺-由亚胎管另一侧的口缘形成的短刺,其方向与胎管延长方向垂直。
●(5)丝状体-是胎管的尖端上伸出的一根长而纤细的线管,主要起附着作用。
它可挂在其他物体上,也可变成中轴,用来支持胎管。
●(6)芽孔-位于亚胎管侧面上的一个小孔,是笔石进行出芽繁殖的第一个小孔,它只长出第一个胞管。
2、树形笔石目胎管
●
(1)基胎管-圆筒形,方向朝下。
●
(2)亚胎管-圆筒形,方向朝上。
●(3)芽孔-位于基胎管上,是第一个胞管的生长处。
●(4)底盘-胎管固着的底座。
(二)胞管
●胞管是虫体的管状住室,第一个胞管由胎管生出,其余的均由胞管逐渐生出。
●树形笔石目胞管每次可生出三种类型的胞管,称之为三联式生长方式。
●正笔石目胞管只有正胞管,但胞管的形态多种多样
1、树形笔石目胞管
●每次可生出三种类型的胞管,称之为三联式生长方式。
●
(1)正胞管-个体较大,可能是雌性笔石虫的住室
●
(2)副胞管-个体较小,可能是雄性笔石虫的住室
●(3)茎胞管-不开口,无笔石虫居住,在末端长出下一代的三种胞管。
2、正笔石目胞管
●
只有正胞管,但胞管的形态多种多样,可分为四大类:
(1)直管式-胞管直(均分笔石式)
(2)内弯式-向内作不同程度的弯曲
●a.轻微内折,弯曲成波状(纤笔石式)
●b.强烈内折,弯曲成方形(栅笔石式)
●c.强烈内折,胞管口部向内卷曲(叉笔石式)
(3)外弯式
●向外作不同程度弯曲
●a轻微外展,胞管呈三角形(半耙笔石式)
●b外弯呈沟状(单笔石式)
●c外弯强烈,卷曲成球(卷笔石式)
●d外展呈直线型,胞管孤立状(耙笔石式)
(4)具褶式
●胞管强烈弯曲,在背侧或腹侧形成褶皱状
●a背褶式:
背侧形成褶曲,腹侧则形成内折(瘤笔石式)
●b同时形成背褶和腹褶(中国笔石式)
(三)笔石枝
●由许多胞管排成一长条,主要指正笔石目
1、定向:
指笔石枝和胞管的方向
●
(1)背腹-胞管口所在的一侧为腹侧,相反的一侧为背侧。
●
(2)始末端-靠近胎管的一端为始端,远离胎管的一端为末端。
●(3)共通沟-背部胞管的始端互相连通的部分,它起着茎胞的作用。
2、笔石枝的生长方向
●
(1)下垂式
●
(2)下斜式
●(3)平伸式
●(4)下屈式
●(5)上斜式
●(6)上屈式
●(7)攀合式
3、胞管的排列方式
●
(1)单列式-枝上有1排胞管
●
(2)双列式-枝上有2排胞管
●(3)三列式-枝上有3排胞管(稀少)
●(4)四列式-枝上有4排胞管
(四)笔石体
●笔石体-笔石枝加胎管组成的群体,所有的胞管均由一个胎管出芽繁殖而来。
笔石体可由一枝到多枝组成。
●笔石簇-有时多个笔石体聚在一个浮胞上,形成一个漂浮的综合体。
四笔石的分类特征
●
(一)树形笔石目
●1、笔石体呈树枝状或丛状
●2、具有三种胞管,第一个胞管生自基胎管
●3、笔石枝很多,不固定,枝间有横向连接构造-横耙
●4、胎管上常有根状构造,笔石体固着生活
●5、中寒武世至早石炭世,晚寒武世至早奥陶世较多,不太繁盛
(二)正笔石目
●1、笔石枝数少,有下垂式到上攀式等形态
●2、只有正胞管,芽孔在亚胞管上,胞管形态多种多样
●3、笔石体分枝少,枝数固定,胞管排列有单列、双列、四列等
●4、笔石体漂浮生活,悬在浮泡上或悬在其他漂浮物体上
●5、奥陶纪至早泥盆世,奥陶纪和志留纪是繁盛期
古植物学(Paleobotany)
叠层石
•生物成因的沉积建造
•层状、深-浅色(有机与无机)层相间(春天生长富有机质-色深暗,夏天无机质多-色浅亮)
•由蓝绿藻和绿藻与沉积物组成互层
•有地层意义,也有指相意义
高等植物的形态和结构
一.根
•根主要机能是吸收水份和溶于水中的无机盐,支持固着植物体。
•根的形态可因环境不同而异,如旱生植物根系能扎入深层土壤或膨大贮水。
根部化石最常见于煤层的底板层中。
根的种类
•1直根系-主根明显的称为直根系
•2须根系-无明显主根的称为须根系
•3板状根-潮湿地区植物根系较浅,常水平延伸或自茎基部起就逐渐扩大成为板状根加强支持
•4不定根(气生根)-有的具有悬垂空中的不定根(气生根),起呼吸或吸收作用
•5块状根-如土豆
二茎
•茎具有顶端向上生长、分枝和形成大量叶的能力,行使输送水份、无机盐、有机养料和支持树冠的功能。
1、茎的形态和生活类型
•茎的外形以圆柱形为主,绝大多数植物的茎是直立茎。
(1)按茎的生活状态分类
•直立茎—绝大多数的茎再地表直立
•匐匍茎—湿热地区还常发育横卧地面的匐匍茎
•攀援茎—用触须附着他物
•缠绕茎—用茎缠绕她物
•地下茎—有些植物除地上茎外,还有埋在土中的地下茎
(2)按茎的质地分类
•木本植物—质地坚硬,茎可次生加粗
•乔木—高大并有显著主干的称为乔木,寿命长
•灌木—无或主干不明显的称为灌木
•藤本—攀援的木本植物
•草本植物—茎一般不能次生增粗,不管一年生或多年生,其地面部分于生长季节之末死亡。
2、茎的分枝
•茎的分枝方式有一定的规律性,它反映了植物的进化过程。
•
(1)等二歧式分枝
•
(2)不等二歧式分枝
•(3)二歧合轴式分枝
•(4)单轴式分枝
•(5)合轴式分枝
三叶
•叶是高等植物重要的营养器官。
•叶数量多,表面有角质层保护,被掩埋后保存的机会最多
•叶的形状和叶脉的多样性最能反映各植物的特征。
1、叶的组成和叶序:
(1)叶的组成:
•叶片-叶的片状部分,一般垂直阳光伸展
•叶柄-枝状,叶片与枝条的连接部分。
没有叶柄
的称为无柄叶
•叶鞘-有的叶基部相连形成包围茎节上的叶鞘
•单叶-叶柄上只有一枚叶片的称单叶
•复叶-叶柄上有多片小叶者称为复叶
•羽状复叶-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生物 复习资料 头足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