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docx
- 文档编号:27673148
- 上传时间:2023-07-03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0.15KB
以人为本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docx
《以人为本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人为本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以人为本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以人为本:
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摘要:
主体性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应有之义,主体性发展的内在诉求就是通向主体问性。
随着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哲学转型,以人为本思想不仅在理论上具有超越单子式的主体性的必然性,而且在实践中也具备了通向主体间性的现实必要性,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展现的是真实的主体间性,它对引领主体间性哲学观的实践生成、普适化与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以人为本;主体性;主体间性
一、以人为本的主体性分析
由主体性到主体间性是近代西方哲学的第二次伟大转型,在这次转型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由孤立的人向现实的人转型,也可以看到由虚拟的社会关系向现实的社会关系转型。
主体间性哲学思想的提出,不仅在哲学主题上意味着“现代哲学扬弃了近代主体性哲学”,“而且在哲学使命上也引发了由主客对立的主体性哲学向关注主客关系依存的交互主体哲学的迈进”。
从历史发展的逻辑来看,以人为本思想的发展经历了由神本到人本、由人本到以人为本的过程。
但是,单子式的以人为本并不是人类发展的最终追求。
随着社会实践的深入、社会交往的广泛,一种更具体的以人为本思想彰显出来,这就是主体间性的以人为本思想,它超越了单子式以人为本的思想,把单子式的人引向多维式的人。
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就是这种主体间性的以人为本思想,科学发展观是这种以人为本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具体的理论表现形态。
(一)以人为本的主体性确立
以人为本思想深刻印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命题,彰显了人的主体性特质。
毛泽东曾指出: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这里表征了一个深刻的含义,即人的主体性概念,而且这个论断是从认识论的维度上所得出的事实上的认定,它是在与客体的相互关系中来界说主体和主体特质的,即人的主体特质是行为活动主体的质的规定性,是在与客体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人的自觉、自主和创造的特性。
不难看出,这种认识的确立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机械唯物主义长期斗争的结果。
哲学史上曾出现精神主体论,黑暗的中世纪就以“以神为本”来漠视人的存在,到德国唯心主义大师黑格尔那里将“绝对理念”这一纯粹精神属性的东西发展到极点。
这种撇开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和客观必然性把主体看作是某种观念的、精神的本体,其理论观点必然是浓厚的唯心主义的注脚。
与精神主体论相对立的是物质主体论。
依从这种观点,则逻辑地归结为:
自然物质归根结底是最终的主体,甚或是唯一的主体,人往往被湮没或消融于自然物质世界中。
物质主体论完全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与意志的力量,或充其量认为人只有无条件地承认外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并严格遵循其中的必然性,才能在活动中显示出有限的主体性。
这种观点充斥着浓厚的形而上学唯物论和机械主义唯物论,这正如马克思所说: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
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实现了哲学史上确立人的主体性地位与理论的辩证综合。
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历史观出发,经由辩证的综合,阐明了相对于“神”与“物”而言,人的主体身份和主体特性是在人的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生成的本质特性,是从主观和客观、主体和客体、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中理解和把握人的主体性的。
人的主体特性反映在社会历史领域集中地表现为人对历史的创造上:
整个历史发展是一个物质运动的过程,是必然到自由的发展过程,作为物质运动的驾驭者、有意志的能动的主体的人,其实践过程就是对人类历史创造的过程。
正是从这个意义出发,实践的观点和人的主体观是浑然一体的,实践是作为主体的人的实践,人是从事物质运动实践的人。
正是人作为实践的人,以主体地位自居,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改造人类自身,创造了人类历史,并使其成为创造历史的根本动力。
(二)以人为本的主体性价值取向
“以人为本”之中的“本”,不是从本体论维度来界定的,而是从价值论维度来界定的。
“以人为本”并非解释人是世界的本原,是派生其他物质形态的第一性,而是解释在物质世界中人是最根本、最主要的问题。
从价值伦来讲。
“以人为本”主要体现在人的价值取向、价值标准与价值目的上。
马克思说:
“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
”从马克思对价值的界定可以看出,价值本身是个关系范畴,是一种完全的属人关系。
在价值关系中,外界物通常为价值客体,而人被称为价值主体。
在这一视阈下,价值与人的主体地位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价值的产生,是在价值客体(外界物)满足价值主体(人)的需要过程中实现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价值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本旨,或者说只有以人为本,才能做到价值的生成与创新。
以人为本的主体性体现在价值取向上就是强调尊重人、理解人、关爱人、塑造人;体现在价值评价标准上就是以满足价值主体(人)的需要和维护价值主体(人)的利益为根本评价尺度,当然包括受尊重、受理解、解放自我的需要;体现在价值目标上就是遵循价值取向的实践路径以追求价值的最大化。
在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中所说的尊重人、理解人、关爱人、塑造人等,此中的主体的人,按照马克思主义人的存在理论,包括类存在意义上的人、社会群体意义上的人、具有主体性的个人。
具有主体性的个人,是主体存在的最根本形态,其他社会群体主体性和类主体性存在都是在个人主体性存在的基础上形成的。
因此,人的主体性首先是个人主体性,尊重人、理解人、解放人、塑造人首先是指尊重、理解、关爱、塑造具体的个体的人。
具体的个人与个人之间也应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关心、相互塑造,这是以人为本的主体性在独立的人格和个性的个人之间的一种价值取向。
从理论形态上讲,这本身已经涉及到主体际问题,一个真正理解自身作为主体的意义的人,同时也应该理解他人作为主体的意义,这本身就是以人为本思想内核中的应有之义。
美国哲学家大卫·雷·格里芬在《后现代精神》一书中指出:
“我们中的每一个人都被看作一个‘你’,而不仅仅是一个‘它’,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主体,而不仅仅是客体。
”以人为本的主体性所揭示的是独立人格的个体之间的一种互为主体关系,它是对传统主客体关系的严峻挑战,这个挑战要求我们在当今社会中要以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引导主体间性哲学观的构建与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的主体间性分析
主体间性理论是针对主体性过强或主体性异化而提出来的。
主体间性并非是对主体性理论的彻底颠覆,在某种意义上,主体间性理论是在对主体性理论作出认同基础上的一种理论发展,因为不承认主体性,主体间性理论就会丧失立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从不同角度论证了它的真正的主体间性思想,这对引领主体间性哲学观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从类存在角度论证主体间性
马克思指出:
“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
”马克思所论述的类特性不仅有生物学意蕴,更包含了深刻的社会意蕴,这种社会意蕴强调了人的类本质必然产生于社会关系中,必然存在于社会关系中,必然体现复杂多变的社会关系,必然是一种有别于动物的有意识的本质。
只有把人作为一种类的存在,才能真正凸显人的社会特性,才能把人的交往纳入到社会实践与生活中,从而创造出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
在这里,马克思是把人作为类的存在来考量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并在诸多关系中彰显人存在的意义与地位。
马克思以人为本的思想主要强调了人的类存在的共同性、实践性与目的性。
共同性是类存在的社会人的行为纽带,实践性是类存在的社会人的条件,而目的性是类存在的社会人的旨趣。
马克思所说的:
“个体是社会存在物。
因此,他的生命表现,即使不采取共同的、同他人一起完成的生命表现这种直接形式,也是社会生活的表现和确证。
”正是这种意义上的主体间性是以人为本思想。
(二)从社会关系角度论证主体间性
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把人看作为现实生活中的人,从人的现实性中探讨主体间性的多样性、复杂性。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之所以从社会关系角度去论述主体间性思想,彰显人的主体性,原因在于人的现实性是指人们在一定的具体的历史条件下,通过劳动所形成的一定的生产关系和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丰富多样的人际关系的总和。
人的现实性可以充分提升人的社会性以及人在各种关系中的地位。
另外,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从社会关系的总和出发去揭示主体间性,这样可以系统地把握社会关系中的经济、政治、文化、伦理、道德、宗教等社会要素对人的特性、地位、意义与价值的交互影响,也可以比较全面地反映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以及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事实上,社会关系并非杂乱无章,而是有序的。
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把其思想的基础构建在社会关系中的生产关系上就是要体现主体间性的秩序性,因为,只有真正把握生产关系在社会一切关系中的地位,才能够科学地认识人在社会关系中的多元性、整体性和秩序性。
(三)从价值角度论证人的主体间性
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是科学的人学思想,它敢于批判不合理的人类生存状况,并积极探索实现人类自由和解放的道路。
然而,主体间性往往呈现的是分化、异质与多元的特性,这就需要一个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的主导思想来弱化人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冲突与矛盾,从而实现人类社会的整体性发展与进步,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人作为一种类的存在,不仅仅是现实的生存关系,与他人的关联不只是为了生存、进行现实的合作,而且也是生命的享受,是人的本质能力的具体展现,是实现人的幸福、价值、意义的条件和保证。
正是基于此,马克思从整体性上阐述了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主体性的人在相互交往与共同实践中达到实用、真、善、美等多种价值的统一。
在《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从“理想主义”、“进步主义”、“人道主义”层面上来论述以人为本主体间性思想的意蕴。
三、以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引领主体间性哲学观的发展
主体间性是马克思主义题中应有之义,它深刻内含在以人为本的思想中。
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不仅在哲学革命中完成了伟大的转型,突破了西方哲学主体性思想的单子式弊端,而且把主体间性思想真正运用与内化到以人为本的思想中,从而提升了马克思主义视域下人的发展的可能性与现实性。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最新的发展形式,是指导当代中国哲学思想创新的理论依据。
(一)指导主体间性的实践生成
主体间性通过主体之间的物质和精神交往来实现的。
刘军宁等在《自由与社群》中指出:
“存在哲学对‘主体’的讨论既然已经认定‘主体间性’的可能性,剩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再构造一个使‘主体间性’得以实现的交往过程。
”主体间性的实践在于构建一个科学的生成机制,其包含有以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和交往理论为导引的导向机制;以主体需要为内容而构成的基本动力机制;以激励主体在实践中形成主体间性关系的激励机制;以调解控制主体依照主体间性需求的逻辑轨迹正常运转的调控机制等。
这些机制的构建旨在对主体间性实践生成要素进行总体性的整合以及对主体间性哲学思想的实践运行进行规范。
(二)指导主体间性的普适化
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强调将主体的人置放在精神与物质活动中去考察,立足于改善人与人在精神与物质交往活动中的不平等、不和谐的关系。
主体间性既然是主体间关系的内在的质的规定性,那么主体间性必然有着鲜明的社会性,同时还有其价值的必然性。
从主体存在形态上讲,社会群体主体之间、个体主体之间都有主体间性的问题,范围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生活各个领域,构成了正如美国学者弗莱德·R·多尔迈说的“普遍网络的交互主体性”那样。
主体间性的普适化表现在主体之间的交互形式上。
学者杨金海在《人的存在论》中指出,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人们之间的交互主体有三种形式:
直接的交互主体性、间接的交互主体性和完满的交互主体性。
直接的交互主体性标志着主体之间原始的、没有强制中介物的、彼此直接互为目的的关系;间接的交互主体性标志着主体之间发展了的、以外在物为中介的、彼此直接互为手段的关系;完满的交互主体性表征主体之间完满的、既有中介物又是自由联合的、彼此直接既是手段又是目的的关系。
这三种交互形式是马克思关于社会及人的发展的三种形态理论在主体之间关系上的运用。
主体间性普适化的具体表征体现在构建和谐世界、构建和谐社会之中。
和谐世界需要国家之间(国家作为主体人群的代表)、社会群体之间以及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人与人之间要保持和谐、尊重多样、包容差异、反对强权政治、霸权主义以及恐怖主义。
和谐社会需要社会群体之间、人与人之间要平等、公正、尊重、理解、互助等。
主体间性的普适化是个发展目标,它是在主体之间还存在冲突、离析以及不平等的交往过程中逐渐生成的,这个生成过程就是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转化的过程。
(三)指导主体间性的科学发展
主体间性哲学思想近年来被引入到教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中,但目前学术界对其概念的界定、内在机理的剖析以及作用意义还缺乏科学的厘定与严谨的学理意义上的分析。
例如主体问性与主体性之间关系的区别度在什么地方;社会背景对主体间性有何制约;在互联网上主体间的情感沟通交往失去了胡塞尔所说的“身体的了解在交互主体性中占有的特殊地位”的情况下,如何体现主体间的性情沟通;在具体交往中双方的客体属性怎样体现和表征;交往主体性不平衡的客观性与主体间性的平等、尊重、理解的特征如何协调;在还存在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第二种社会形态下,主体间性的客观真实性能否得以实现等问题,都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和交往理论去进行研究。
一要以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为指导,借鉴和吸收现代有关思想大家(如胡塞尔、海德格尔、伽达默尔、哈贝马斯等)的主体间性思想的合理内核,以丰富主体间性哲学思想内涵。
二要在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以及普遍交往理论的引导下,在实践过程中逐渐破解主体间性哲学思想中出现的内在困境和问题。
三要在主体间性哲学思想的实践运用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指导,在实践、认识的往复循环中,逐步深化和提升对主体间性哲学思想的认识,使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主体间性哲学思想得到新的发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以人为本 主体性 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