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岸线整治修复项目方案论证.docx
- 文档编号:27672945
- 上传时间:2023-07-03
- 格式:DOCX
- 页数:43
- 大小:874.28KB
长江岸线整治修复项目方案论证.docx
《长江岸线整治修复项目方案论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江岸线整治修复项目方案论证.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长江岸线整治修复项目方案论证
长江岸线整治修复项目方案论证
1、工程目标与任务
1.1长江沿岸受损山体生态修复项目
长江沿岸受损山体由于历年来的无序开采,导致山体陡坡开挖面裸露在江边,岩体逐年风化、开裂、崩塌,有的受损山体还不时有石块从高空滑落,对山下民宅造成了威胁,存在安全隐患。
同时对大气、水体、土壤也造成了污染,部分生活区、工业园区等仍存在土石料开采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威胁。
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消除受损山体的安全隐患,恢复山体自然形态,保护山体原有植被,种植乡土适生植物,重建山体植被群落。
是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本项目采用地质环境评估、边坡加固、生态景观复绿等方法,对受损山体进行系统修复。
地质环境调查的主要目的和任务是阐明工程建设区和规划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基本特征;分析论证工程建设区和规划区各种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现状评估;提出防治地质灾害的措施与建议,并做出建设场地适宜性评价结论。
通过现场调查测绘,初步查明受损山体的分布、规模、开采侧壁地质灾害的易发程度、主要诱发因素、稳定性及发展变化趋势、危害特征等。
根据地质环境调查评估结果,采用工程治理措施对受损山体进行治理,提出可行性研究方案,消除安全隐患,保护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对裸露坡面进行生态复绿,美化城市形象及长江沿岸风光。
1.2中心城区污水系统综合治理项目
(1)*县污水处理厂:
本污水处理厂现有处理设施不能满足出水水质目标,需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现有处理规模不能满足近期水量增长需求,远期处理规模需扩建至3万吨/日。
因此污水处理厂急需通过提标扩建,进一步降低污染物总体排放量,提高城市水环境质量,减轻对长江的水污染,真正起到保护长江水质作用。
(2)通过对中心城区配套主干管网改造,实现雨污分流,高效地收集系统服务范围内的污水,大幅度减少排入*湖和*湖和长江的污染物,缓解水污染状况,同时提高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浓度,更好地发挥污水处理厂的工程效益,改善当地水环境状况,保护好城市地下水;通过新建雨水管网、截洪沟解决城区排水管渠设计标准低、暴雨导致内涝的问题,极大地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提高人民健康生活的水平;通过强弱电杆线下地及路面结构翻新改造,在改善交通条件的同时提升城市的形象,促进旅游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3)小区及学校的管网改造:
中心现状老城区小区及学校的排水体制为合流制与分流制并存的状态。
合流制的小区及学校必须进行雨污分流改造;部分分流制的小区及学校存在“错接”、“乱接”的现象,需进行彻底的雨污分流制改造。
通过对小区及学校彻底的雨污分流改造,增加污水收集率,提高污水厂进水浓度,从而提高污染物收集处理效率。
(4)*县中心城区现状污水管网cctv检测与修复:
对*县中心城区的所有道路污水管网进行错混接改造,并对42.45km存量污水管网进行CCTV检测,查明存量污水管网错位、渗漏、破损情况,针对管道病害进行改造,提升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指标。
1.3乡镇污水处理示范项目
收集并处理乡镇污水,消减水体污染物,改善水环境,满足国家相关政策要求。
提升农村生活污水管控水平,有效管控农村生活污水乱排乱放,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有序和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以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结合。
2、工程规模
2.1长江沿岸受损山体生态修复项目
经统计,*县长江沿岸范围内需要修复的受损山体共计10座,修复面积共计约65万平方米。
根据《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9-2006),滑坡防治工程级别可根据受灾对象、受灾程度、施工难度和工程投资等因素进行综合划分,见表2.1-1。
表2.1-1一般滑坡防治工程分级表
级别
Ⅰ
Ⅱ
Ⅲ
危害对象
县级和县级以上城市
主要集镇,或大型工矿企业,重要桥梁、国道专项设施
一般集镇,县级或中型工矿企业,省道及一般专项设施
受灾程度
危害人数/人
>1000
1000~500
<500
受灾程度
直接经济损失/万元
>1000
1000~500
<500
潜在经济损失/万元
>10000
10000~5000
<5000
施工难度
复杂
一般
简单
工程投资/万元
>1000
1000~500
<500
10处受损山体主要位于*县*镇、*镇长江沿岸,滑坡引起的灾害影响程度较小,根据《滑坡治理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9-2006),滑坡防治工程等级为Ⅱ级。
2.2中心城区污水系统综合治理项目
2.2.1*县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建工程
1)现状工程设计进出水水质
根据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本,现状一期污水厂设计进水水质见下表。
表2.1-2现状工程设计进水水质表
项目
单位
设计进水水质
1
CODCr
mg/L
≤220
2
BOD5
mg/L
≤120
3
SS
mg/L
≤200
4
总氮(TN)
mg/L
≤35
5
氨氮(NH3-N)
mg/L
≤25
6
总磷(TP)
mg/L
≤3
7
pH
-
6~9
现状工程污水厂设计出水水质详见下表。
表2.1-3一期工程现状设计出水水质(一级B)
序号
项目
单位
设计出水水质
1
CODCr
mg/L
≤60
2
BOD5
mg/L
≤20
3
SS
mg/L
≤20
4
总氮(TN)
mg/L
≤20
5
氨氮(NH3-N)
mg/L
≤8(15)
6
总磷(TP)
mg/L
≤1.0
7
pH
-
6~9
注:
括号外数字为水温>12℃时的控制指标,括号内的数字为水温≤12℃时的控制指标。
2)运行情况及存在问题
根据*污水处理厂提供的2018年全年和2018年1月~9月的实际进出水水质数据(详见表2.1-4)及2016年10月至2018年9月的月进水流量明细(详见2.1-5),目前该污水处理厂出水各项指标均能达到国家一级B标准的要求,其中CODcr、BOD5、NH3-N,TN和pH均能达到国家一级A标准。
依据*建设厅关于“将进一步完善城镇污水处理和配套管网建设,大力改造除磷脱氮功能欠缺、不具备生物处理能力的污水处理厂,对*生态经济区及敏感水域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实施改造升级并达到一级A的排放标准”的指示。
*县*污水处理厂尾水需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现状污水处理厂出水执行的标准为一级B标准,不满足要求。
根据污水处理厂近两年每月进水量数据统计,最高月流量分别为2018年1月:
553781吨,2018年7月:
530920吨,2018年8月:
528722吨。
通过计算得出:
污水处理量高达1.79万吨/日,已超过污水厂原设计规模。
同时,中心城区污水管正在改造,污水管网渗漏量将会减少,污水收集率将提高,污水量将超过污水厂原设计规。
表2.1-4污水处理厂2018年1月-9月运行水质指标
项目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CODcr
进
131.07
140.81
133.07
140.24
104.53
97.72
132.81
139.52
79.35
出
21.12
19.81
17.99
17.67
13.64
15.74
17.35
21.42
21.41
BOD5
进
55.42
58.29
48.86
53.40
39.30
37.29
53.48
56.99
37.56
出
6.47
6.68
7.40
7.42
5.76
6.17
6.07
6.76
6.64
SS
进
95.48
104.57
112.77
100.53
80.42
75.63
99.10
98.42
53.28
出
13.26
10.82
8.77
10.20
8.26
8.00
7.10
7.65
7.55
NH3-N
进
12.68
14.06
11.34
12.51
8.51
8.52
10.88
13.62
9.98
出
0.29
0.80
2.53
0.67
0.57
0.90
0.72
1.73
3.13
TN
进
16.04
17.35
12.17
16.18
12.34
12.27
14.92
17.63
13.65
出
9.56
10.81
8.91
9.64
7.14
7.26
6.84
9.94
10.31
TP
进
2.16
2.39
1.78
1.60
1.29
1.33
1.44
1.63
1.19
出
0.67
0.76
0.65
0.54
0.49
0.57
0.60
0.61
0.49
粪大肠杆菌
进
—
—
—
—
—
—
—
—
—
出
4600
3300
1300
200
200
3300
200
3400
3300
pH
进
7.22
7.23
6.98
7.05
7.24
7.18
7.15
7.06
7.28
出
7.75
7.79
7.82
7.79
7.86
7.93
7.9
7.98
8.02
表2.1-5*洪城水业环保有限公司*分公司月进水流量明细表
序号
月份
月进水流量(m³)
备注
1
2016.10
220754
2
2016.11
383157
3
2016.12
385418
4
2018.1
314517
5
2018.2
334708
6
2018.3
284119
7
2018.4
359180
8
2018.5
356931
9
2018.6
489244
10
2018.7
475428
11
2018.8
528722
12
2018.9
362513
13
2018.10
362797
14
2018.11
297440
15
2018.12
331893
16
2018.1
553781
17
2018.2
400162
18
2018.3
451978
19
2018.4
461390
20
2018.5
493121
21
2018.6
353071
22
2018.7
530920
23
2018.8
420842
24
2018.9
299761
3)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预测
根据根据*县中心城区污水工程专项规划(2018-2030),2020年*县中心城区规划总人口为14万人,2030年为20万人。
按照*县目前实际人口规模及增长情况,*县中心城区总人口2018年为10.8万人,预计到2025年为14万人,2035年为20万人。
城市污水量的预测是以城市需水量为依据的,再根据城市污水排放系数及给水普及率预测污水量,为确定污水厂工程规模提供依据。
预测用水量的方法主要有城市建设用地分类(生活、工业、公共等)用水量指标法、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法、城市单位建设用地综合用水量指标法、供水增长率法及数理统计法等。
对于规划区因缺乏基本的供水量数据,不适于采用供水增长率法及数理统计法。
从*省各县市及*县实际情况出发,本次设计根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省城市生活用水定额》(DB36/T419-2011)和《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2016)中的相关要求,分别采用分类指标法、人均综合指标法及建设用地分类法预测*县中心城区综合用水量指标,进而预测污水量,其中给水日变化系数为1.4。
污水量计算中,除绿化用水、道路广场用水、管网漏损的污水折算率取零外,其余污水的折算率取80%,地下水渗入按10%计。
a、分类指标法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界定*县属于一区中小城市,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量指标的推荐值为220-370L/(人·d)。
考虑到*县实际经济发展水平及人民生活水平,本次设计城市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取值为220-240L/(人·d)。
设计供水量一般包括综合生活用水(包括居民生活用水和公共建筑用水)、工业企业用水、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管网漏损水量、未预见用水和消防水量。
按分类指标法预测出的中心城区总需水量2018年为1.67万m³/d,2025年为2.27万m³/d,2035年为3.38万m³/d。
分类指标法需水量预测
序号
项目
2018年
2025年
2035年
最高日用水量
污水量
最高日用水量
污水量
最高日用水量
污水量
1
服务人口(万人)
10.80
14.00
20.00
2
综合生活用水量指标
(L/人.d)
220.00
-
230.00
-
240.00
-
3
综合生活用水量(万m³)
2.38
1.49
3.22
2.02
4.80
3.02
4
工业企业用水(万m³)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5
绿化、浇洒道路及市政用水量(万m³)
0.24
0.00
0.32
0.00
0.48
0.00
6
管网损漏量(万m³)
0.26
0.00
0.35
0.00
0.53
0.00
7
未预见用水量(万m³)
0.29
0.18
0.39
0.24
0.58
0.37
8
合计(万m³)
3.16
1.67
4.29
2.27
6.39
3.38
b、人均综合指标法
《*省生活用水定额》(DB36/T419-2018)界定*县属于小城市,城市综合用水定额的推荐值为190-210L/(人·d)。
考虑到*县实际经济发展水平及人民生活水平,本次设计城市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取值为190-200L/(人·d)。
人均综合指标法预测的需水量根据以上分析及所取各类用水指标,*县中心城区需水量在各规划水平年的预测结果见下表。
按人均综合指标法预测出的中心城区总需水量2018年为1.81万m³/d,2025年为2.34万m³/d,2035年为3.52万m³/d。
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法水量预测
年限
用水指标
(万m³/万人.d)
人口
(万人)
平均日用水量
(万m³/d)
污水量
(万m³/d)
2018年
0.19
10.80
2.05
1.81
2025年
0.19
14.00
2.66
2.34
2035年
0.20
20.00
4.00
3.52
备注:
城市综合用水定额是指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与公共生活用水量之和与城市用水人口(常住人口)的比值。
c、建设用地分类法
根据城市综合生活用水量指标(包括城市居民生活、公共建筑及设施用水),考虑相应的服务人口计算出综合生活需水量。
再依据城市的用水量指标,及相应的用地面积,计算出不同性质建设用地用水量,进而可得出城市的总需水量。
建设用地分类法各指标取值及预测结果见下表,不同用地类型用水指标参照《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2016)和*县中心城区污水工程专项规划(2018-2030),结合*县的实际情况取值。
按建设用地分类法预测出的中心城区总需水量2025年为2.04万m³/d,2035年为3.25万m³/d。
建设用地分类法水量预测表(2025年)
类别代码
类别名称
用地面积
规范用水量指标
确定用水量指标
预测用水量
公顷
m³/(ha.d)
m³/(ha.d)
万m³/d
R
居住用地
404.97
50~130
60
2.43
A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91.84
其中
19.77
50~100
40
0.08
0.08
8.59
50~100
40
0.03
0.03
49.77
40~100
10
0.05
0.05
1.05
30~50
30
0.00
0.00
12.66
70~130
70
0.09
0.09
B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128.7
50~200
30
0.39
M
工业用地
349.87
30~150
30
1.05
W
物流仓储用地
56.35
20~50
20
0.11
S
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
190.91
20~80
20
0.38
U
公用设施用地
30.43
25~50
20
0.06
G
绿地与广场用地
146.71
10~30
10
0.15
合计
1399.78
4.82
污水量:
2.04万m³/d
建设用地分类法水量预测表(2035年)
类别代码
类别名称
用地面积
规范用水量指标
确定用水量指标
预测用水量
公顷
m³/(ha.d)
m³/(ha.d)
万m³/d
R
居住用地
610.95
50~130
70
4.28
A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124.09
其中
19.94
50~100
40
0.08
0.08
16.35
50~100
40
0.07
0.07
59.68
40~100
10
0.06
0.06
11.99
30~50
30
0.04
0.04
16.13
70~130
70
0.11
0.11
B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149.98
50~200
30
0.45
M
工业用地
468.16
30~150
30
1.40
W
物流仓储用地
108.2
20~50
20
0.22
S
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
235.92
20~80
20
0.47
U
公用设施用地
42.28
25~50
20
0.08
G
绿地与广场用地
259.66
10~30
10
0.26
合计
1999.24
7.52
污水量:
3.25万m³/d
备注:
由于单位建设用地指标法的预测需水量包含了*工业园片区,该园区产生的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厂。
因此,在计算中心城区污水流量时应将该部分污水量除去。
根据上述需水量预测,三种方法预测的需水量存在差异,通过求平均值得出,*县中心城区污水量2018年为1.74万m³/d,2025年为2.22万m³/d,2035年为3.38万m³/d。
项目
2018年污水量
(万m³/d)
2025年污水量
(万m³/d)
2035年污水量
(万m³/d)
分类指标法
1.67
2.27
3.38
人均综合指标法
1.81
2.34
3.52
建设用地指标法
-
2.04
3.25
平均值
1.74
2.22
3.38
根据*污水处理厂原设计规模,一期现状1.5万吨/日,二期预留1.5万吨/日。
本次污水处理厂扩建设计规模为0.75万吨/日,提标设计规模为3.0万吨/日。
具体工程内容为:
一期污水处理厂提标工程土建为3.0万吨/日,设备1.5万吨/日;二期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为0.75万吨/日,包括提标工程设备安装。
4)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工艺
本工程出水水质要求高,需达到一级A标准,因此需通过深度处理的工艺,进一步提高出水水质,确保出水达标。
深度处理的对象与目标是:
a)去除处理水中残存的悬浮物;脱色脱臭,使水进一步得到澄清;
b)进一步降低BOD5.CODcr、TOC等指标,使水进一步稳定;
c)脱氮、脱磷,消除能够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因素。
(1)混凝沉淀工艺
混凝沉淀工艺去除的对象是污水中呈胶体和微小悬浮状态的有机和无机污染物,也即去除污水的色度和浊度。
混凝沉淀还可以去除污水中的某些溶解性物质,以及氮、磷等。
传统的平流式、辐流式沉淀池工艺已经过近百年的发展,技术上已经成熟,近年来,为强化处理效果,增加运行负荷,减少占地面积,国内外对混凝沉淀工艺进一步改进优化,开发成功新型高效沉淀池,并且在实际工程中逐步得到推广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新型高效沉淀池中,以加载载体型高效沉淀池为典型代表。
这种沉淀技术是在反应池中投加载体以作为沉淀析出晶核,形成更密实的絮体,从而大大加快絮体沉降速度,强化并稳定SS、TP等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因此,相比其他类型的高效沉淀池,加载载体型高效沉淀池具有更高的沉淀效率,更优异的处理效果和更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
针对本工程为提标改造工程,能够使用的用地面积较小,因此混凝沉淀工艺推荐采用效率更高、抗冲击负荷更强、占地面积小的加载载体型高效沉淀池。
目前国内常用的加载载体型高效沉淀池包括加砂高速沉淀池和磁混凝高效沉淀池。
a)加砂高速沉淀池工艺
加砂高速沉淀池工艺与传统的水处理技术(混凝、絮凝和沉淀)原理很相似,都使用混凝剂脱稳,高分子絮凝剂聚集悬浮物,斜板(管)沉淀去除悬浮物。
加砂高速沉淀池工艺的改进是加入了微砂作为形成高密度絮体的“种子”和压载物,絮体从而具有较大的密度而更容易被沉淀去除。
投加微砂的主要作用如下:
微砂的较高的比表面积可以作为絮体形成的种子;
微砂和聚合物提高了颗粒的捕捉,从而形成大和稳定的絮体;
与传统工艺相比,使用微砂形成的絮体具有较大的密度和较高的稳定性。
这些絮体具有更高的沉淀速度从而允许更高的上升流速;
较高的上升流速使加砂高速沉淀池工艺的体积和占地面积更小,极大的减少了建筑成本;
高浓度的微砂极大的改善了原水的水质;
微砂不会发生化学反应,可以从污泥中分离并被循环使用。
另外,对于通常由于低温水或泥浆水而导致的絮凝困难,微砂可以显著的增大反应范围而得到良好的处理效果。
图2.1-1加砂高速沉淀池示意图
b)磁混凝高效沉淀池工艺
磁混凝高效沉淀池工艺是在污泥循环的基础上再投加磁粉,微细的磁粉颗粒作为沉淀析出晶核,使得水中胶体颗粒与磁粉颗粒更容易碰撞脱稳而形成絮体,大大提高了悬浮物的去除效率。
同时,磁粉超高比重的特性使得絮体密度远大于常规混凝絮体,从而大幅提高沉淀速度。
此外,污泥回流的设置一方面充分利用了药剂,减少运行消耗,另一方面亦使得污泥中的大部分磁粉直接循环使用,剩余污泥经过磁粉回收后排出系统,磁粉回收率为99%左右。
图2.1-2磁混凝高效沉淀池工艺原理简图
磁混凝高效沉淀池是水沉淀技术的一种创新,集合了多种沉淀技术的特点。
主要体现在沉淀效率高、出水水质稳定优异、占地面积小、抗冲击能力强等。
(a)沉淀效率高
磁混凝高效沉淀池为形成能快速沉淀的矾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辅以斜管分离的特性以及完善的水力设计,使系统的上升流速可以做到很高。
在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岸 整治 修复 项目 方案 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