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练习及答案WORD.docx
- 文档编号:27635068
- 上传时间:2023-07-03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33.30KB
人教版部编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练习及答案WORD.docx
《人教版部编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练习及答案WORD.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部编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练习及答案WORD.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部编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练习及答案WORD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导学目标】
1
.认识鲁迅。
了解童年时鲁迅爱美丽的自然景物,爱动人
的民间传说,爱读书学习,恭敬学识渊博的人,爱绘画,爱一切新鲜活泼的生活的性格和生活情趣。
2.理解鲁迅在永别故乡和流离颠沛中,追忆童年生活时的一种惆怅的失落感。
【导学重
点】
第一课时
【预习导学】
1.简介作者及创作背景:
2.正字音(给加点的字注音):
确凿 () 菜畦() 竹筛() 觅食()
渊博() 鼎沸 () 脑髓()盔甲()
蝉锐() 秕谷(
)倜傥()拗()
拗过去() 敛在盒里() 攒成小球()
高枕而卧().总而言之()
【合作探究】
3.分析标题。
4.从标题分析写作内容及顺序 (文章的结构)。
【拓展提升】
5.找出两段生活的过渡段,分析结构中的作用。
6.背诵文章的第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
【预习导学】
1.背诵文章的第二自然段。
【合作探究】
2.第1自然段中有一个词告诉了我们百草园在作者心中的地位,是哪个词?
3.你认为课文后面的内容也就是第一部分内容应围绕哪一个词来写?
4.第一段在文中具有怎样的作用?
5.第1自然段中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似乎”表示猜测,“确凿”是“确实”之意,表肯定,两个词在这里是否矛盾?
为什么?
6.百草园里有什么,让作者把它当成“乐园”呢?
(1)有趣的事物:
(2)迷人的传说:
①第3自然段有什么作用?
②这段故事有什么作用?
③和第2自然段相比,第3段出现的事物在数量上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这么写?
(3)快乐的游戏:
冬天捕鸟。
注意:
动作的形象性。
(4)天真的幻想:
【拓展提升
】
7.作者从那些方面来写出百草园是“我”儿时的乐园?
第三课时
【预习导学】
1.和百草园的生机勃勃,趣味无限相比,你觉得三味书屋有什么不同?
【合作探究】
2.三味书屋的主人是什么的人?
根据课文来说一说。
3.“我”在三味书屋中做了什么?
4.孩子们做这些事有趣吗?
趣味分别在哪里?
5.称捉苍蝇为“最好的工作”你怎么理解?
6.孩子们和老师都读书,为什么老师读的就有标点符号,而孩子们读的就没有?
7.先生的身上有没有趣味?
8.分
析人物形象(如何写人) ,分析对先生外貌的描写
【拓展提升】
9.
三味书屋的先生是一位学问渊博的宿儒,但他对“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却不作回答,而且脸上还带怒色。
先生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有罚跪的规则,也不常用。
你怎样评价这位先生呢?
10.你怎样理解本文的标题?
你认为百草园之“乐”和三味书屋之“乐“有什么异同?
这两者之间又有着怎样的联系?
怎样理解作者在文中对于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所表现出来的感情?
参考答案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第一课时:
1.(略)
2.正字音(给加点的字注音)
:
确凿 záo 菜畦qí 竹筛shāi 觅食mi 渊博yuān bó 鼎沸 dǐngfèi 脑髓nǎosuǐ盔甲kuī jiǎ蝉锐chán tuì 秕谷bǐ gǔ 倜傥tì tǎng拗ǎo .拗过去(ǎo用力弯曲) 敛在盒里(liǎn放)
攒成小球(cuán凑在一块)高枕而卧(wò睡).总而言之(yán说)
3.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是鲁迅童年生活过的两个地方。
鲁迅用“从……到……”的标题把它们联系在一起,带有比照意味。
全文是按空间转移顺序写的。
阅读时抓住地点的变化可将全文分为两部分。
每部分又可按时间和事情的不同分为几层。
全文可分两部分。
4.第一部分(1—8段):
回忆百草园的有趣生活。
又可分四层。
一层(
1段):
总的介绍百草园情况。
点出是“我的乐园”,充满留恋之情。
二层(2段):
写热天百草园充满无限乐趣。
三层(3—6段):
写长妈妈讲的美女蛇故事及“我”的感慨。
四层(7—8段):
写冬天百草园雪地捕鸟的乐趣。
第二部分(9段—结束):
回忆在三味书屋读书的经历。
可分五层
。
一层(9段):
是过渡段,告别百草园去书塾读书。
二层(10—11段):
写入学的情形。
介绍了书屋和先生。
三层(12—16段)写不准提课外的问题。
四层(17—20段):
写不准去后园玩。
五层(21—24段):
写师生读书的可笑情景“我”趁先生读书入神时画画儿。
5. “我不知道……”承上启下,全文分为两部分。
第二课时:
1.(略)2.“乐园”。
3.乐园。
4.领起下文的作用,统领文章前8个自然段。
5.在这里其实并不矛盾。
“确凿”表示肯定,肯定园中除了野草没有什么动人之处;“似乎”又对“确凿”的断定表示有些犹豫,犹豫的是:
在今人(大人)看来,那时的百草园确实没有什么动人之处,虽然我那时却把它当成乐园。
6.
(1)有趣的事物:
①菜畦-碧绿②石井栏-光滑③皂荚树-高大④桑葚-紫红。
由低到高-静物; ①鸣蝉-长吟②黄蜂-肥胖.伏③云雀-窜。
由高到低-动物。
以上两个“不必说”是由静到动,从整体上写出了作者对百草园的印象:
从静物到动物都充满了乐趣。
——分析“伏(在菜花上)”,换成“趴”好不好?
——不好。
“伏”写出了黄蜂的轻盈,敏捷,是那样可爱;“趴”则显得笨拙。
泥墙根一带的无限趣味:
(局部上)
①油蛉.蟋蟀:
低唱.弹琴(拟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油蛉和蟋蟀的可爱)
②蜈蚣-遇见;斑蝥-喷雾。
——这里用了“遇见”,不是看见。
“遇见”有种老友偶然相遇的欣喜,看见则没有这种感受。
以上写的是动物;
③何首乌.木莲:
缠络,臃肿
④覆盆子:
像…小球,又酸又甜,色味比桑葚好得远(对比)
以上写的是植物(静物);
这一部分是对百草园的局部描写,是按由动到静的顺序写的。
第二自然段从整体上是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写了“我”对百草园里的一切都那么好奇的心理。
这一段的描写,有声,有色,有形,有味,调动人的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多种感觉器官,让读者立体化地感受到了百草园的趣味所在。
(2)迷人的传说:
①过渡段,承上启下的作用。
②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感。
③第2段出现的事物特别多,特别密集,作者几乎是如数家珍,滔滔不绝。
而第3段只写了一件事,就是美女蛇的事。
这样,这段故事讲起来就会舒缓一些,使得本来就很迷人的故事更显神秘,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感。
(3)快乐的游戏:
冬天捕鸟。
“扫、支、撒、系、牵、拉、罩”等动词,准确生动,形象真切地表现了捕鸟的过程。
(4)天真的幻想:
想找到人形的何首乌;想得到故事中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憧憬的快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部编 初中 年级 语文 下册 百草 园到三味 书屋 导学案 练习 答案 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