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断裂.docx
- 文档编号:27630261
- 上传时间:2023-07-03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22.99KB
江苏省断裂.docx
《江苏省断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断裂.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断裂
江苏省断裂
二、断 裂
江苏境内断裂发育,各断裂间相互交错、切割,而且许多深大断裂处于长期活动状态,经多次构造运动叠加改造,从而构成了错综复杂的断裂系统。
除少数新构造运动形成的断裂外,各断裂形成时代已难考证。
按断裂延伸的方向,可将境内断裂分为四组。
其中北东向断裂组包括北北东向断裂。
(一)北东向断裂组
是区内规模最大、活动时间最长、分布最广、影响最大的一组断裂。
多为主干断裂,规模一般几十公里至百余公里,断距可达千米以上。
郯庐断裂带 是中国东部的巨型断裂带,纵贯鲁、苏、皖三省。
切割深,物探资料推测深度大于20公里,可达上地幔。
活动时间长,挽近仍有强烈活动,附近有数次强烈地震记录。
断裂带形成时间、平移距离等争论颇多,一般认为中生代是强烈活动期。
早期有大幅度平移,累计距离可达数百公里。
后期有扩张,成为岩浆通道,新生代仍有活动。
郯庐断裂带在江苏境内为新沂-泗洪段。
长约180公里,宽20~30公里。
总体走向北北东,东侧有零星出露,西侧被覆盖,在航磁图上反映为明显的线性正异常带,卫星照片上线状影像清楚,是北区和中区的分界构造。
由6条大致平行的主干断裂组成,从西往东为:
纪集-王集断裂、瓦窑-皂河断裂、墨河-凌城断裂、新沂-新店断裂、马陵山-重岗山断裂、山左口-泗洪断裂。
其中纪集-王集断裂和山左口-泗洪断裂分别控制了断裂带的西界和东界,为最具影响的断裂。
整个断裂带被数十条后期北西向断裂切割、错开。
纪集-王集断裂(F7) 西界断裂大致位于合沟、纪集、皂河、邱集和王集一线,北自鲁省入境,向南西延伸入皖境。
境内长约70余公里,多被覆盖,但钻孔有揭示。
总体走向北北东,向东倾,倾角陡,断面波状弯曲,具压扭性,控制燕山晚期岩浆活动。
山左口-泗洪断裂(F8) 东界断裂北自鲁省入境,向南延伸,经山左口、王庄、宿迁、泗洪、双沟西侧入皖境。
境内断续长约180公里。
北段有零星出露,可见到破碎带、断层泥、构造透镜体、糜棱岩等。
断层面向西倾,倾角较陡;南段全被覆盖,但钻孔有揭示。
总体走向北北东,次级断裂构造发育,新构造运动期活动强烈。
被后期北西向断裂错开。
盱眙-响水口断裂(F14) 为一切割深达莫霍面的大断裂,是中区和南区的分界构造,也是苏北坳陷区的北界。
地表未见露头,全被覆盖,系据物探资料推测,钻孔验证的断裂。
大致位于盱眙-淮阴-响水口-燕尾港一线,呈北东方向延伸。
东北入海,南西入皖境。
江苏境内(陆地)长约230公里。
断层面向南东倾,倾角较陡。
形成时代较早,长期活动,具有先压后张的力学性质。
晚第三纪以来有活动,表现为北西侧上升,南东侧下降,盱眙地段曾出现破坏性地震。
海州-泗阳断裂(F12) 亦属一切割莫霍面的深断裂。
北起赣榆东侧的海州湾边,向南经海州西部东印庄,沭阳韩山西侧、泗阳东侧、洪泽湖西侧,到苏皖边境。
全长200余公里。
断裂走向北北东,倾角70°左右。
北段航磁异常特征明显,卫片上影像清晰。
除主断裂外,自西向东尚有仲官河-官墩、锦屏山西麓、猴嘴-南城等断裂,断裂带宽约30公里。
大部分被覆盖,赣榆附近可见宽约100米的破碎带,具挤压性质。
形成时代较早,局部控制中生代红盆沉积。
被北西向断裂错开成数段。
邵店-板浦断裂(F13) 为一隐伏推测断裂,南西段有明显的重力梯度带,北东段不明显。
自宿迁,经新沂邵店、沭阳桑墟、灌云板浦北至板桥南入海,长约130公里。
断层走向北东,断层面向南倾,倾角较陡,北西侧上升,出露东海群变质岩,南东侧下降,沉积了厚达数千米的中、新生界地层。
形成时代较早,具先压后张、长期活动特征,燕山晚期断裂南西段活动强烈,成为沭阳龙苴凹陷的北界。
茅山断裂带 展布于茅山地区,总体走向北北东,倾向南东,倾角有缓有陡。
断续长约百余公里,宽4~8公里。
主要由茅西和茅东两断裂组成,中生代形成,挽近活动剧烈。
茅西断裂(F40) 位于茅山山脉西侧山麓,向北东延伸至镇江西,多处被北西向断裂错开,断续长约110公里。
总体走向北北东,断层面向东倾。
沿断裂多处可见挤压破碎带、构造透镜体、糜棱岩等。
有人认为它可能切割整个茅山山脉,使山体成为一不生“根”的推覆体。
茅东断裂(F31) 沿茅山山脉东侧展布,与茅西断裂基本平行,多处被北西向断裂错开。
有资料认为向北经丹徒、江都可延至兴化。
长200余公里。
总体呈北北东向延伸,断层面东倾,倾角时陡时缓。
南段出露较好,可见挤压破碎带、构造透镜体等,北段被覆盖。
吴江-吕四断裂(F56) 是湖州-苏州断裂的江苏段。
经吴江北西,过阳澄湖、沙溪镇,穿过沪境,到吕四港入海。
断续长160余公里,总体沿北东方向延伸。
系根据物探异常、卫片特征推测的隐伏断裂,钻孔揭示见断层角砾岩。
活动时期长,主活动期为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早期。
昆山附近断裂切割上地幔,而阳澄湖附近仅为表壳断裂。
断裂控制苏锡和上海地区古生界沉积。
有人认为它是江南隆起与钱塘凹陷的分界断裂。
具先压后张的力学性质。
除上述主要断裂(带)外,尚有一些具一定规模的北东或北北东向断裂。
它们对中、新生代凹陷的形成及沉积环境等有一定控制作用,均列表叙述。
江苏省北东向断裂一览表
图上
编号
名 称
地 理
位 置
特 征
F4
官庄-大庙断裂
位于铜山县官庄-大庙-贾汪以东
沿北北东方向延伸。
断层面倾向北西,倾角较陡。
长约48公里,被北西向断裂切割成数段。
北段切割古生界地层,具压扭性;南段构成潘塘凹陷东界,控制始新统沉积。
具明显的北北东向航磁异常
F11
双店-堰水房断裂
东海双店-杜沟-陈朱沟-赣榆堰水房
呈北东方向延伸。
全长65公里。
南段断续出露。
断层面倾向南东,倾角75°,断裂成组出现,构成宽约200米的断裂带,可见断层角砾岩、挤压破碎带、断层擦痕等,具先压后张性质。
形成较早,燕山期有活动,见中酸性侵入岩沿断裂分布。
被后期北西向断裂错开
F15
穆庄-新星断裂
滨海县穆庄-陈滩-响水县六套-大有-新星
全为覆盖区,系根据物探异常推测的隐伏断层。
大致沿北东方向延伸。
断层面北倾,倾角45°。
长约70公里。
形成于中生代。
被北西向断裂错开
F16
古河-渔业断裂
阜宁县古河-新沟-滨海县-蔡桥-渔业
系根据物探资料推测的隐伏断层。
大致沿北东方向延伸,断面南倾,倾角50°。
长约100公里。
南东侧下落,北西侧上升。
具正断层性质,基本上控制着阜宁凹陷下第三系沉积。
被北西向断裂错开成数段。
南侧尚有一与之基本平行的马荡-千秋断裂
F21
盐城断裂带
盐城市龙岗、张庄-射阳县苇鱼场、李家灶
总体呈北东方向延伸。
长约50公里。
由平行的龙岗-苇鱼场和张家庄-李家灶两断裂组成。
断层面向北倾,倾角55°。
北盘下降,南盘上升,具正断层性质,断距估计在3公里以上。
具同沉积多期活动特点。
系隐伏断裂,地表未出露
F22
刘家埝-龙王庙断裂
盐城市刘家埝-大丰县沟子头-龙王庙
系根据物探资料推测的隐伏断层。
大致沿北东方向延伸,长约50公里。
断层面南倾,倾角60°。
南东侧下降,北西侧上升,具正断层性质。
为大丰凹陷的北界,控制了下第三系沉积
F23
陈家堡-小海断裂
兴化县陈家堡-东台县博镇-大丰县小海
推测隐伏断层。
断层面向北倾,倾角45°~60°。
大致沿北东方向延伸,长约100公里。
北东段为大丰凹陷的南界,控制凹陷内下第三系沉积;南西段为吴堡凸起高邮凹陷的分界线
F24
淮河-林场断裂
沿淮河经盱眙西侧至林场,向南入皖境自来桥
呈北北东方向延伸,长约40公里。
断层略向西倾,倾角陡。
沿淮河见一系列陡崖,岩层破碎,并发育一组与之平行的小断裂。
具先压后张的特点。
东侧上升,西侧下落,控制新生代盆地沉积
F25
渔沟-桂五断裂
盱眙老子山-渔沟-古桑-桂五北
呈北北东方向断续延伸,长约50公里。
断层面略向西倾,倾角陡。
卫片上见北北东向线性影纹。
北西侧上升,南西侧下降,具逆断层性质。
控制了东侧中、新生代沉积。
被北西向断裂错开成数段
F27
滁河断裂
江浦县亭子山北-汤泉-老山林场-永丰-六合
系推测隐伏断裂,物探有明显异常反映,卫片上有清晰的线性影像。
大致沿滁河呈北东方向延伸,推测断面倾向南东,倾角陡,长约50公里。
断裂所通过的山体北西侧有断崖。
被北西向断裂错成数段
F28
六合-江浦断裂
新生洲-桥林-江浦-大厂-六合-冶山一线以东
推测隐伏断裂,航磁异常有明显反映,卫片上有极清晰的线性影像带。
总体呈北东方向延伸,推测断面倾向北西,倾角陡,长约90公里。
是宁芜凹陷的西界。
沿断裂有新生代玄武岩喷发。
西侧上升,东侧下降。
被北西向断裂错成数段
F32
泰州-安丰断裂
泰州-泰县溱潼-东台安丰-严家墩
推断隐伏断裂,总体呈北东方向延伸,局部为东西向。
断面向北倾,倾角45°~50°,长约90公里。
物探资料反映北西侧下降,南东侧上升,具正断层性质。
西段为溱潼凹陷南界,控制下第三系沉积
F36
方山-小丹阳断裂
江宁县方山-凤凰山-陶吴-横溪-小丹阳
系根据航磁推测的隐伏断裂,两侧航磁异常差异显著,卫片上有清晰的线性影纹。
大致呈北北东方向延伸,断面向西倾,倾角陡,长约34公里。
是宁芜凹陷东界,为一长期活动断裂,控制了中、新生代火山喷发和白垩纪红盆沉积。
物探资料反映,可北延至长江边
F42
溧阳-徐家园断裂带
溧阳城西-沙河-徐家园
总体呈北北东方向延伸,由一系列平行的破裂面、岩体及岩脉组成,长约30公里,宽4~5公里。
断层面倾向南东,倾角70°。
沿断裂可见挤压片理、构成透镜体等。
地貌上形成沟谷。
控制燕山晚期花岗岩侵入
F43
张渚-桥下断裂
宜兴蒲墅-张渚-桥下
呈北北东方向延伸,长约60公里,向南延入皖境。
北段被覆盖,南段断续出露长达20公里。
断层面波状弯曲,倾向北西,倾角75°。
沿断裂带见压碎岩、挤压破碎带等,具压扭性特征。
沿断裂有中酸性岩侵入。
被北西向断裂错开
F44
高山-息岭断裂
宜兴石龙山-高山-邵家山-息
岭,向南至皖境仰峰
沿北北东-北东方向延伸,长约35公里。
北段被覆盖,南段断续出露,断层面呈波状弯曲,倾向北西,倾角20°~60°。
沿断裂带见构造角砾岩、构造透镜体等。
被北西向断裂错开
F45
和桥-北固断裂
宜兴和桥-武进南宅-无锡扬市-江阴长泾-北固-沙洲南丰-乐余
系据物探资料推测隐伏断裂。
总体呈北东方向延伸,断面向北倾,断续长约110公里。
为徐舍-青阳凹陷的东南界。
自晚白垩纪开始活动,南东侧上升,北西侧下降,控制中、新生代红盆沉积。
被西北向断裂错开成数段
F48
东河-南阳山断裂
苏州西山东河镇-叶山岛-长沙岛-小茅山-南阳山
总体呈北东方向延伸,断续长约40公里。
断层舒缓波状,倾向北西,倾角一般10°~30°。
沿断裂可见宽十余米至百余米的破碎带,局部见构造透镜体,有数条与之平行的断裂。
数处见到飞来峰,具压性特征。
形成于燕山早期,晚期仍有活动,沿断裂有中酸性岩侵入
此外,在宁芜、宁镇地区及徐州、盱眙、句容、溧水、宜兴、溧阳、金湖、高邮、响水等市县境内,尚有许多北东向断裂分布,但一般规模较小,延伸长度不超过30公里。
(二)弧形断裂组
省境内具有一定规模的弧形断裂,主要有徐州、宁镇、盱眙、扬州四处。
前两处地表有断续出露,后两处为推测的隐伏断裂。
它们往往由两条以上的断裂组成,形成具一定宽度的、向某一方向凸出的断裂带。
徐州-贾汪弧形断裂带 为徐宿弧形断裂的江苏段,自皖境入省,经徐州、利国、贾汪至邳县一带。
由坡里、九里山、八里屯-汉王坟、云龙山、子房-大南庄、龙门山-吴山、邵楼、董庄、山黄、黄集-陆井等十余条断裂组成。
断裂走向均由北东转北东东至近东西向,构成一向北西凸出的弧形,多发生在褶皱两翼。
断面波状起伏,一般倾向南东,倾角变化大,20°~80°。
断裂均具压扭性,沿断裂带岩石片理化、构造透镜体、挤压破碎带发育,多处可见“飞来峰”和“构造窗”。
一般规模不大,多数断裂长度小于20公里,故均未在图上表示。
盱眙-建湖弧形断裂带 为一隐伏构造,物探重力异常带明显向北凸出呈弧形。
规模较大的是构成弧形南、北界的两条断裂。
洪泽-流均沟断裂(F18) 为弧形北界断裂。
自洪泽至淮安流均沟一线,西入洪泽湖,东段被北断裂截断,断续长约70公里。
走向由北东转为近东西,倾向北西,倾角30°~40°。
为同沉积断裂,控制了中、新生代盆地沉积。
高桥-孟庄断裂(F19) 为弧形南界断裂。
自盱眙高桥向北东延至建湖孟庄,长约110公里。
呈弧形展布,倾向南东,倾角35°~55°。
亦为晚白垩世以来的同沉积断裂。
在孟庄北被北西向断裂错断,为白垩系覆盖。
扬州弧形断裂带 为推测隐伏构造,物探重力异常呈近东西转北东东向弧形展布。
由一组向南凸出的断裂组成,并被后期北西向和北东向断裂错开成数段。
主要为南、北两界线断裂。
甘泉山-小纪镇断裂(F29) 为弧形北界断裂。
位于大薛岗-甘泉山-丁沟镇一带。
走向由近东西转为北东东向,长约60公里。
物探资料反映断面北倾,倾角35°~50°。
为高邮凹陷的南界。
是多期活动的同沉积断裂。
蒋王庙-宜陵断裂(F30) 构成弧形南界。
位于张家集-蒋王庙-扬州市南-砖桥镇-宜陵一线。
走向与北界断层基本平行,长约50公里。
推测断面南倾,倾角55°。
为先压后张的多期活动断裂。
宁镇弧形断裂带 在宁镇山脉两侧,发育一系列向北凸出的弧形断裂,被后期北西向断裂错开,显得支离破碎。
主要断裂由北往南有四条。
沿江断裂(F35) 自南京幕府山北侧经下蜀北至镇江焦山,大致沿长江南岸展布,为弧形断裂带北界。
物探异常有明显反映,卫片上线性影纹清晰,地貌上多处见断层崖,并见挤压破碎带。
推测断面南倾,倾角80°。
长约70公里。
具先压后张性质,晚白垩世仍有明显活动。
杨坊山-长林村断裂 位于南京大小红山-杨坊山-长林村-东阳一带,往东可延至镇江陈家门。
总长约70公里。
西段出露较好。
呈北东东方向延伸,倾向南东,倾角25°~50°。
可见挤压破碎带、构造透镜体、“飞来峰”等压扭性特征。
徐家山-金子山断裂 位于上坊镇-徐家山-湖山-金子山-仑山北坡一带。
总体呈近东西向并向北西凸出的弧形展布,长60余公里。
断面南倾,倾角缓,断层线呈港湾状,可见“飞来峰”、断层角砾岩。
有资料认为属推覆构造。
汤山-东昌断裂(F37) 位于方山-汤山-东昌一线,是弧形构造南界。
为推测隐伏断裂。
物探重力呈一向北突出的弧形异常带,推测断面南倾,倾角陡。
长约50公里。
(三)东西向断裂组
是一组规模大、延伸长的断裂,往往构成中、新生代盆地的边界,控制隆起和坳陷。
蒋单楼-河口-四户断裂(F3) 西起鲁境单县龙王庙,经苏境丰县蒋单楼、沛县河口,过微山湖、鲁境铁佛沟,到邳县四户北。
省境内断续长80公里,被北西向断裂错开。
总体呈近东西向延伸,断面南倾,倾角50°。
大部分被覆盖,航磁有明显异常带。
形成较早,长期活动,构成敬安和四户凹陷的北界。
黑林-柘汪断裂带(F10) 位于赣榆县北部,西、东段均延入鲁境。
省内断续出露,长30余公里。
总体走向近东西,断面南倾,倾角30°。
是一断裂破碎带,糜棱岩化现象明显。
海安-南港断裂(F33) 位于海安东-丁所-如东栟茶河-南港一线,向东可能入海。
系据物探资料推测,钻孔验证的隐伏断裂。
近东西向延伸,断面北倾,倾角陡,长约50公里。
属同沉积断裂,构成盆地南界。
望亭-太仓断裂(F49) 位于苏州北部,望亭-黄埭-巴城-太仓一线,呈近东西向延伸,向东入沪境,省内长约50公里。
系根据物探资料推测的隐伏断裂。
形成较晚,错开北东向断裂。
苏州-昆山断裂(F50) 与F49断裂平行,系物探资料推测的隐伏断裂。
地震剖面证实为向南倾的铲形正断层,为甪直凹陷的北界,具同沉积断层特征。
新近仍有活动,史料记载,近断裂带多次发生5级左右地震,近期微震活动频繁。
省内长约40公里。
此外尚有一些规模较大的东西向断裂,均列表如下。
江苏省东西向断裂组一览表
图上
编号
名 称
位 置
特 征
F2
欢口断裂
西自鲁境入省,经丰县欢口,东入鲁境
东西向延伸,面向北倾。
省内断续长约45公里。
被覆盖,物探异常反映明显。
平面展布呈舒缓波状,断距大,落差可达1000米。
活动时间长,有玄武岩沿断裂喷发。
被后期断裂错开
F5
四户南断裂
自鲁境韩庄入沛县四户南
走向近南西,倾向北。
省内长约30公里。
被覆盖,物探异常有明显反映。
为四户凹陷南界,控制第三纪沉积
F34
黄桥断裂
泰兴宣家堡-黄桥-如皋叶家
据物探推测的隐伏断裂。
大致呈东西向延伸,面向北倾。
长约40公里。
切割白垩系,控制早第三纪沉积。
形成于中生代
F47
丹阳-小河断裂
丹阳市东-访仙镇-小河
系据物探资料推测的隐伏断裂。
东西向延伸,断面南倾,北侧隆起,南侧下降。
长约30公里。
地震剖面反映为一南倾、切割上地幔的深断裂,南侧箕状断陷内沉积数千米的中、新生界。
其南尚有一条与之基本平行的宝埝-麦溪-贡家村断裂
F51
吴江-千灯断裂
吴江县北-澄湖北-昆山千灯镇南
为一向北倾的高角度隐伏断层。
略呈东西向延伸。
长40余公里,向东入沪境。
为甪直凹陷的南界,具同沉积特征。
形成于燕山期,控制白垩纪沉积,挽近时期仍有活动
F52
庙港-芦墟断裂
吴江县南-庙港-平望-芦墟
系由航磁异常特征推断的隐伏断裂。
呈近东西向延伸。
长约40公里,向东延入沪境。
断层北侧隆起,南侧下沉,为新生代盆地。
主要活动在燕山晚期
F55
南通-新余断裂
南通市小石桥-金余-海门岸头镇-新余
物探推测隐伏断裂,航磁反映明显,钻孔揭示证明。
近东西向延伸,断层面向北倾。
断续长60余公里。
被后期断裂切割成数断,破碎带内有岩体侵入
此外,在徐州、连云港、盐城市境内及宜溧、宁镇地区还分布着一些规模不大的东西向断裂,它们一般形成较晚,往往构成中生代盆地的边界。
(四)北西向断裂组
省内北西向断裂极为发育,且常成群出现。
一般生成较晚,多表现为平移性质,有时可将地层或早期形成的断裂错开数公里。
多数规模不大、延伸不远。
但一些主干断裂规模较大。
徐州-睢宁断裂(F6) 北自夹河寨,经苏山头、徐州市、梁堂、双沟北到睢宁。
长约80余公里。
总体走向北西西,基本沿废黄河展开。
系推测隐伏断裂,物探航磁有反映,错开徐州弧形构造形迹。
具先张后扭性质。
南京-溧阳断裂(F38) 北起皖滁县,经南京-湖熟-溧阳东。
省内长约120公里。
走向北西,倾向南西,倾角陡。
为宁芜凹陷的北界。
多被覆盖,物探异常反映明显,卫片上线性影纹清晰。
具同沉积断层特点,挽近仍有活动。
巢凤山-伏牛山断裂(F39) 位于下蜀东-西砚山-巢凤山东-石马-伏牛山一线,向两端均有延伸趋势。
长约80余公里,呈北西方向延伸。
巢凤山一带出露较好,断面倾向南西,倾角较陡,可见破碎带、构造透镜体、糜棱岩等。
主断裂两侧发育一系列平行断层。
镇江-苏州断裂(F46) 自镇江焦山东侧经丹徒黄墟、建山,向南东与无锡-苏州断裂连接。
为一区域性大断裂,呈北西方向延伸。
总长150公里左右。
物探异常反映明显。
镇江-常州段具有同沉积断裂特点,断面倾向南西,倾角陡。
主断裂两侧与之平行的次级断层发育。
其他北西向主要断裂列表如下。
除上述断裂外,在铜山、溧水、溧阳县境内,尚发育有走向近南北的断裂,但规模均较小。
如铜山汴塘、黑山前、车车 夫山断裂;溧水、溧阳地区的南镇街、野猪塘-方山、东芦山、邱虎山-新桥、竹箦桥-伍员山(F41)、社渚断裂等,均属南北向断层。
江苏省北西向断裂组一览表
图上
编号
名 称
位 置
特 征
F1
丰县断裂
首羡集-丰县-沙河
是一隐伏推测断裂,跨鲁、苏、皖三省。
省内长50余公里。
总体呈北北西方向延伸。
钻孔有揭示,南段为东升西降,而北段为西升东降。
活动时间长
F9
皂河-宿迁断裂
皂河-骆马湖-宿迁
地表未出露,航磁有明显反映,为隐伏断裂。
呈北西方向延伸,由一组彼此平行的断裂组成。
长约40公里,宽约5公里。
切割郯庐断裂带
F17
泗阳-宝应断裂
泗阳-宝应
推测隐伏断裂,物探重力异常图在淮阴南西有明显梯度带,卫片上有线性影纹。
呈北西方向延伸,物探资料推测向北西过骆马湖可延至邳县炮车。
总长可达170余公里
F20
博里-沙村断裂
淮安博里-建湖沙村-盐城楼王镇
为隐伏推测断层,呈北西方向延伸。
长约60公里。
其东侧尚有与之平行的断裂。
组成断裂组,东降西抬,从东到西构成阶梯状,切割建湖弧。
物探资料推测断裂向北可达涟水,向南延至盐城海南
F26
瓜埠-竹镇断裂
六合县瓜埠-县城-竹镇
地表无出露,隐伏断裂,物探重力、航磁资料均有明显反映,卫片上有线性影纹。
大致呈北西方向延伸,可延至盱眙县境内。
长约50公里。
具张扭性,控制新生代玄武岩喷发
F53
天生港-刘河口断裂
南通天生港-太仓刘河口
大致沿长江呈北西方向展布。
长约80公里。
物探航磁有明显反映。
断层使南通市沿江一带基岩被断失
F54
忠义-新港新裂
通海盐场西忠义-启东县新港
地表未出露,隐伏断裂,航磁有明显反映。
呈北北西方向延伸。
长约45公里。
活动时间长,切割其他断裂。
局部有上第三系分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断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