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及存在的问题.docx
- 文档编号:27622484
- 上传时间:2023-07-03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7.18KB
最新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及存在的问题.docx
《最新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及存在的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及存在的问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及存在的问题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及存在的问题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及存在的问题
在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的情况下,近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凸现,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
“就业是民生之本”。
就业的本质是劳动和分工。
人类为了满足物质、文化和精神的需要,才产生了对于经济财富的需求;而为了实现这种需求,人们才把各种类型的劳动与其他生产要素结合在一起,使得个人财富和社会财富不断增长。
作为创造财富最为主动的生产要素,劳动在创造客观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人类社会生存的一种方式──就业。
大学生就业作为社会就业的一部分,关乎到千家万户的根本利益。
解决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党和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及大学生共同努力。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
1.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比较突出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这几年来日益凸显,“就业难”的观念成了压在大学毕业生心头的一块石头,经过社会媒体、舆论的传播,更有愈演愈烈之势。
就业难到底有多难,主要表现指标如何反映?
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合作进行的“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给出了一个较为准确的答案。
调查结果显示,2006年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有413万,比2005年增加了75万,增幅达22%左右。
截至5月底,2006届本科毕业生中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未签约的占49.81%,不想马上就业的占15.02%,而没有找到工作的比例为27.25%。
这是对我国目前大学生就业状况的基本描述。
在同期进行的新浪网调查中,上述几项数据的数值也基本保持一致。
可以看出,在5月底应届大学生即将离校时,只有半数的人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就业去处,或者通俗地说“找到工作了”。
可以预料,这些没有找到工作的学生将很难找到工作。
据教育部统计,近年,大学毕业生待业人数呈逐年增长态势:
2001年34万人,2002年37万人,2003年52万人,2004年69万人,2005年达到了79万人;预计2006年将接近百万大关;同期,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有所下降。
2001年共有普通高校毕业生115万,6月的初次就业率为70%。
从2002年开始,高校扩招的大学生陆续毕业。
当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145万人,较上年增加了27.1万人,增幅达23.1%。
6月的初次就业率为64.7%,比上年下降约5个百分点。
2.今后几年大学毕业生数量增长快,就业压力将达峰值
“中国的就业压力可能会在今明两年达到最大值,此后将逐步缓解。
”国家发改委与世界银行用两年半时间完成了“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与政策研究”项目研究,中方已经结题的部分作出了上述结论。
此前国家发改委公布的《2006年就业面临的问题及政策建议》报告认为,2006年16岁以上人口增长达到高峰,劳动力资源增量有1700多万人,预计全年城镇需要安排就业总量逾2500万人,同时,预计今年城镇可新增就业岗位约1100万人,劳动力供大于求将达到1400万人,比2005年增加100万人。
根据前几年招生数据推算,今后几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将仍保持较大幅度的增长。
由于今后几年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增加幅度不会有大的变化,同时,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民进城打工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三峰叠加”,加剧了城市劳动力市场的紧张状况,使大学生面临一个不宽松的劳动力市场,从而对大学生就业带来影响。
可以预计,大学生就业竞争将更加激烈。
3.大学生就业中的一些新的动向值得重视
一是,大学生就业在性别因素、地域因素、专业因素等方面,有较明显差异。
调查显示,男性毕业生的“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的比例为55.71%,而女性毕业生的比例为41.08%,性别因素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具有较为明显的影响。
在地域方面,大学生总体就业水平与大学生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相关性,具体表现为:
“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的学生比例在东部、中部、东北、和西部地区分别为:
62.43%、47.88%、43.39%和41.73%。
从地区看,北京、上海等东部发达地区需求较旺,需求总量大于当地的生源数。
中西部不少省区虽然有较大的用人需求,面临的问题是工作和生活条件艰苦,往往招不到合格的人才,出现了“有地方没人去,有人没地方去”的现象。
专业因素在大学生就业中有一定影响。
按照调查中划分的学科分类,“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的比例居于前三位的是农学(78.38%)、管理学(58.02%)和工学(55.44%),与排在最后的医学(31.01%)、教育学(33.33%)和法学(37.85%)差异较大。
二是,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越来越多,需要特别关注。
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社会上称之为“毕业漂族”。
可以分为三类:
一类是复习考研者。
为提高自身的就业条件,获得更好的工作职位,毕业后没有找到合适工作而选择考研的毕业生迅速增多,这部分人约占“毕业漂族”的30%左右。
他们中的不少人集聚在大中城市的大学附近租房住,以便及时获得考试信息,参加学校组织的考研培训。
这批人如能考上研究生,则在三年后进入就业市场;若考不上,当年就会加入失业行列。
二类是边看边干者。
有些是毕业后到处打短工,频繁变换工作岗位;有些是因用人单位或个人原因,时而应聘,时而解约。
这些人约占“毕业漂族”的20%。
三类是就业困难的大学生。
他们没有考研的打算,仍将户口、档案放在学校里,虽然有就业的意愿但难以就业,他们约占“毕业漂族”的50%。
其中不少人通过各种方式多次求职,但仍找不到工作,心理受到较大的打击。
在上述三类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中,第一类人有明确的目标,他们一般集聚在一起,互相鼓励,如无大的变故,属于相对稳定的群体。
第二类人虽然边看边干,但能逐步融入市场,适应市场就业。
但第三类人市场就业能力相对不强,心理较脆弱,而其数量在今后还会成倍增加,需要特别关注。
二、正确认识当前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
1.尽管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呼声很高,就业的高压态势会长期存在;但就人才供求关系的总量和基本格局而言,中国的高校毕业生远没有达到“饱和”、“过剩”的程度。
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我国的高校毕业生仍然是短缺和不足的,大学生是财富而不是“包袱”。
无论从数据统计还是从实际状况来看,我国目前的人力资源,尤其是大学毕业生还是少得可怜。
我国7亿多庞大的从业人员中,高层次人才稀缺,这都是大学毕业生可以充分发挥的天地。
2000年,我国劳动力人口中80%以上仅具有初中以下文化程度,10.97%为文盲或半文盲,接受过高中或中等职业教育者占11.95%,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人口仅占3.81%。
在25~64岁劳动力人口中,具有高中及以上程度的为18%,其中高等教育程度的占5.2%,而OECD国家这一指标的平均值为24%,美国为39%,日本为33%。
我国具有本科和研究生学历的高层次人才的比重仅占1.38%。
我国教育程度最高的群体——专业技术人员,2000年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3.05年,总体约为大专一年级的水平,而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高达67.65%,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不到1%。
这一状态与我国的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需要极不适应,也使我国在科技竞争力方面落后于巴西、印度等发展中人口大国。
以2003年为例,全国有950万个就业岗位,对于吸纳212万毕业生似乎不应成为困难。
与发达国家比较,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仍有差距。
我国大学生毛入学率仅22%左右,而美国为82%,日本、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均在50%以上,韩国、印度、菲律宾也在30%左右。
美国约有2.7亿人口,大学近4000所,若要达到如此的比例和规模,中国需要办20000所大学;即使按照韩国目前高等教育的规模水平,中国也要办近10000所大学才够。
现在国内总共才1000多所普通高校,即使算上成人和民办高校,也不过3000多所,大学在校生的人数还远远达不到国家战略发展的需求。
在美国,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占全国人口数量的35%,在日本,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占全国人口数量的23%,而在我国,目前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仅占全国人数的5%。
从这个角度来讲,大学毕业生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
2.大学生就业率统计的真实性和科学性还值得商榷。
由于高校毕业生就业为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就业率成为学校评价的重要指标,影响着学校的声誉和今后的招生。
一些学校为了提高就业率,采取弄虚作假的手法,屡见报端。
学校建议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找到“挂靠”单位,只要拿到盖着红印章的协议书就行,并非真正去就业。
同时,由于大学毕业生的选择日趋多样化,有一些学生因考研、出国或其它原因,并不急于正式就业。
因此,建立正确的统计方法、统计规范,使“就业率”更具科学性,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很多人认为,以每年7月底学生离校时与用人单位签定的协议书作为统计就业率的方法,是不太科学、准确的。
只有在计划体制下,毕业生完全靠学校分配时这样的统计才是适用的。
因为相当多的学生不太可能在尚未毕业时落实工作单位;就真正的双向选择而言,在毕业后花上几个月或更多的时间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也是合理的。
强调在毕业前落实用人单位,还会影响大四正常的教学任务的完成。
关于就业率的认识,还有一个误区。
事实上没有哪个国家的大学生就业率能够达到或接近100%。
日本的大学生的初次就业率并不高,据《日本劳动白皮书》(1996年)表明,日本大学生的初次就业率从1991年的80.9%开始逐年递减,在1995年为67.1%,1996年为65.9%,此后一直都维持在60%到70%之间,人们大多能平静对待,究其原因,就是社会对失业的承受能力较强,社会保障体系相对完善。
因此,应该尽快制订适当的、有效的大学生就业率统计和评估方法,用“失业率”统计来代替“就业率”,对毕业半年仍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组织进行失业登记。
这样,或许能更真实地反映毕业生的实际状况。
三、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随着近年来高校的不断扩招,毕业生人数骤增,2002年毕业生人数为145万人,2003年为212万人,2004年为280万人,2005年为338万人,2006年为413万人。
据教育部公布的数字显示,大学毕业生待业人数呈逐年增长态势:
2001年34万人,2002年37万人,2003年52万人,2004年69万人,2005年达到了79万人;预计2006年将接近百万大关。
从整个国家来看,正在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部分国有企业的大量职工下岗待就业,同时,农村富余劳动力正在向非农领域转移,向城市流动的规模不断扩大。
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资料显示,2003年我国共有2400万城镇劳动力需安置,其中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下岗职工共600万人,登记失业人员近800万人。
这样一来,给大学生就业带来巨大的压力,形势越来越严峻。
(二)大学毕业生就业结构不合理
毕业生在就业中出现了结构性矛盾,包括地区结构、专业结构等。
就业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经济相对较发达的地区,就业形势好,人才非常多,就业渠道也比较畅通,而西部欠发达地区,就业情况比较糟糕,缺乏人才,又流不住人才,造成人才流失,经济发展缓慢。
在专业结构上,存在学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
中国以前由于处于计划经济之下,在高校里面实行的是“统包统分”,毕业生不愁毕业后没工作,长期以来,高校不注意专业的设置与市场的结合。
当国家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后,实行市场经济,将过去那种“统包统分”改变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问题马上暴露出来,寻求市场和信息观念不强,就业指导观念落后等,学校专业设置、教学方式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近年来,一种情况有的学校追求短时效应,不顾本校的实力,盲目开办一些热门专业,造成人才供求过剩;另一种情况是,有的高校市场灵敏性不够,对一些冷门专业,社会需求少的专业,不作及时调整,没有及时调整招生人数,改革课程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式,导致学生毕业未就业就先失业。
(三)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不完善
随着国家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制度的改革,毕业生择业也由“统包统分”到“双向选择”。
各个地方,各种形式的人才“供需见面会”也如雨后春笋般多了起来,但是市场机制仍不完善,一些体制性障碍仍存在。
目前我国的高校就业工作是由教育部门管理,户口是由公安部门管理,而人才市场的管理又是由人事及劳动部门管理。
而这些部门相互之间沟通不够,再加上一些地区还有地方保护主义,对生源是本地的毕业生大开绿灯,而对一些外地毕业生则加上各种条件加以限制。
一个真正公平、竞争、择优、有序的就业市场尚未建立,服务保障体系还未健全,体制性障碍还未真正消除。
(四)用人单位的盲目人才高消费
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高消费,也是造成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原因。
一些用人单位不从实际出发,对本单位的用人标准盲目提高,追求人才高消费,追求高学历,本来专科生可以做的事一定要有本科生做,本科生做的事要硕士生做。
这种盲目提高用人标准,造成了人才的浪费,给毕业生就业带来难度。
一些用人单位缺乏人才培养机制,希望进一个人才,就马上发挥作用,创造价值,因此,非常看重工作经验,认为应届毕业生只是有书本上理论知识,动手能力差,不太愿意接受应届毕业生,不想把时间花在对毕业生的培训上。
不少用人单位在选择大学生时存在或多或少的误区,主要有:
首先,过分关注文凭。
不少用人机构认为,学历越高越好。
选人学历化,造成受聘人员水平和能力与岗位不相适应,或人才浪费,比如有些单位招聘计算机软件研究生仅用于本单位的打字等简单文字处理。
现实工作中有些人的能力与文凭并不能直接划等号,不少本科或大专学生的业务能力不比研究生业务能力差。
第二,存在性别歧视。
女大学生明显处于劣势,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女大学生生理因素、婚姻因素、成就动机,以及生育保险费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用等。
同等情况下女大学生将来工作成本比男大学生大,这是女大学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第三,生源地域歧视。
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到本单位的业务情况与当地联系紧密程度,希望招聘的大学生熟悉当地方言及风俗,甚至有一定的人际关系网等,选用人才时优先考虑本地人才。
甚至一些地方政府招聘公务员时也存在生源地域歧视,实行地区保护主义,不利于大学生公平竞争。
第四,过分看重工作经验。
经验不足是大学毕业生最大的劣势,不少用人企业经营有困难,急于招聘某一方面能人,并且希望很快给企业带来变化,而一般大学生则无法满足用人单位要求。
用人单位忽视大学生的潜力和可塑性,其实经验总是在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大学生有较高理论水平,只要经过短期实践即能胜任工作岗位。
(五)高校就业指导滞后
高校缺乏有效的就业机制,就业指导体制不完善,许多高校的就业指导机构挂靠在学生管理部门,或者是刚从相关部门分离,其管理幅度相对较小,其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欠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质量不高,就业指导课形式单调,有的只是在学生大四阶段开设,没有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全过程。
(六)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问题
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就业期望值较高,理想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
表现在毕业生对自己估计过高,眼高手低,这山望着那山高;对薪水、福利待遇要求过高,不顾自身的条件,导致用人单位不敢接收;片面追求大城市,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不愿去一些小城市发展;对单位选择过高,“学而优则仕”非要去当官,看重国家机关、大单位等,对一些小企业不感兴趣,致使高不成低不就。
(七)大学生本身的素质问题
近年来的高校扩招,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学生的基础也有高有底,加上高校的软件和硬件设施都没有跟上,随之带来了学生质量的下降,有的学生成绩不错,但动手能力差,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强,适应能力也强,但是学习成绩差,与用人单位交之失臂。
大学生毕业生自身也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诚信问题,不少毕业生发现求职时有一定的证书、文凭、履历能为找工作带来方便,有的大学生凭勤奋刻苦,在大学期间努力争取获得相关证书,不刻苦学生则通过投机取巧或造假来骗取企业初步信任,对大学毕业生整体形象造成一定的损害。
第二,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
由于近几年公办高校扩招,加之民办高校急增,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招生分数不断降低,加上不少大学生大学学习不认真,动手能力差,缺乏实践经验,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
第三,大学生自身定位偏颇。
都希望找收入高、待遇好的单位。
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东西部地区之间、沿海地区和内地之间的差距较大,大学毕业生选择就业区域时,过度集中于北京、上海、深圳等热点地区,造成这些地区的就业压力明显增加。
同时,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心理定位严重影响就业。
据中新网(2004年7月23日)报道,2004年第二季度本科生最难找工作。
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高中、大专、本科、硕士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求职人倍率分别为0.96、0.92、0.91,0.87,1.42。
即100名初中生竞争96个岗位,而100名本科生只有87个岗位可供竞争,造成本科学就业难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是“目前本科生‘高不成、低不就’”的心理状态。
第四,求职途径把握不准。
不少大学生通过参加各种各样人才交流会“广泛撒网”的方法,或希望通过熟人“托关系”、“找门路”以捧上“金饭碗”,不善于“推销”自己,没有针对自己的切实优势,通过重点了解用人单位实际需求情况,提高就业率。
四、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非常复杂,而且还隐含着深层次的社会问题。
在当前新形势下,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也需要政府,学校及整个社会的努力,要解决这些问题也不能是一蹴而就,只能通过全社会的努力,创新观念,完善制度和改进工作方式,不断深化改革来完成。
(一)政府应不断深化改革,完善就业市场
要解决高校就业问题,政府要加强经济调控手段,对去西部地区和条件艰苦的一些重点单位和行业就业的大学生,在工资、待遇和生活条件上给予较大的优惠,采取措施鼓励大学生去那些地方就业。
在完善就业市场方面,政府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扫除体制性障碍。
通过深化改革,对于那些有障于学生就业的政策、制度等要逐步的取消;各级政府要开放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种种政策限制,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与沟通,积极疏通就业渠道,不断完善就业市场。
政府还应加强对高校办学的指导,在宏观上加强人才预测和对专业设置的调整,以及对各类人才培养规模的调控,指导高校的改革,避免高校盲目的专业设置。
另外,政府还应发挥自制优势,主动为高校和学生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和就业指导。
(二)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各个用人单位改变自己的人才观,不要盲目追求人才的高消费,让那些博士和硕士来装点门面,而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置换冗员。
用人单位要从长远考虑,建立人才储备机制。
毕业生从高校毕业,缺乏实际经验,而且他们要发挥出价值也需要一个过程,对其进行培训,形成梯队。
总之,用人单位改变自己的人才观念,要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首先,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改变唯经验论、唯学历论,摒弃用人歧视,鼓励人人都作贡献,人人竞相成才。
其次,选人标准要合理。
用人单位要根据自身规模、性质、发展状况、岗位实际,制定相关岗位说明书,细化岗位职责,按照岗位的要求,制定合理选人标准,确定招聘人员质与量。
第三,确定科学招聘程序。
要确定招聘考核的程序,制定考核内容,在按程序进行考核后,择优录用。
(三)高校要强化内部改革
大学毕业生是高校产出的最终“产品”,其就业率与就业层次的高低,是一所高校办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关系到学校的社会声誉和生源,也影响着在校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学习情绪,因此学校要深化自己内部改革。
高校要主动适应市场,适时地调整专业结构,加强基础学科、应用学科的建设,不断更新教学内容,重视教学方式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高素质的毕业生;同时还要根据市场需求,开设新专业,灵活地调整专业设置。
高校要建立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有效机制。
理顺就业指导工作的体制,建立相对独立的就业指导机构,并充实人员与配备,充分拓展机构职能。
不仅要管理就业工作,还应加强市场调研和就业工作的研究,掌握该工作的特点、规律及发展趋势,制订和实施就业指导工作方案。
就业指导机构还应充分了解市场需求,在涉及到学校调整专业结构工作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最终促使学校培养的人才能充分就业。
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
就业指导工作的目的就是促进毕业生充分合理地就业。
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全过程,根据学生成长和发展规律,将大学教育过程分为几个阶段,分别确定工作重点,合理安排不同阶段就业工作的内容。
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让他们知道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要做好哪些准备。
将就业指导渗透到教学中去,强化学生自学成才的意识,也让学生了解所学领域的发展前景,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在教材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到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形式上,要引入多媒体技术,生动形象,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
同时不要把就业指导课拘泥于课堂,要采用多种形式,如请一些优秀企事业人士做报告,开设模拟招聘活动,还应注意网络资源的利用,组建网上论坛,让师生可以在网上进行探讨。
(四)大学生应更新就业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这里的“观念”既有社会的观念,也有大学生这个群体自身的观念问题。
社会舆论应该通过较为广泛的社会传播渠道和积极的舆论引导,客观真实地记录大学毕业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促进大学生平稳就业。
近年来,某些媒体针对大学生求职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和不良行为无限制地夸张和放大,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社会对大学生群体的认识,助长了不利于大学生及其就业的偏见。
不仅如此,社会舆论维持对大学生群体的评价和期待值,对大学生就业中出现的新苗头、新探求不是本着鼓励的初衷去宣传,而是带着猎奇和挑刺的眼光去看待,主客观上都不利于缓解就业难的形势。
但是,社会观念的扭转要从根本上得到改观还很不容易。
就大学生而言,理想与现实并存的双重心态仍主导着这个群体。
一方面,据调查大学生大多已走出开价虚高的误区,有六成(66.10%)的学生将月收入定位在1000-2000元之间;在择业标准的优先顺序上,有67.10%的学生将个人发展机会视为择业时的首选。
但在另一方面,在就业地域的选择上,大学生“重东部,轻西部”、“重大城市,轻中小城市和农村”的想法仍没有得到明显改变。
调查中,仍有45.93%的大学生担心到基层和西部工作会限制个人的发展,有六成以上的大学生对到基层和西部工作持“不太赞成”的态度。
随着就业形势的变化,大学生们应更新自己的就业观念,革除那些陈旧的观念,使自己从那些条条框框中解脱出来,把目光由原来的国家机关、重点单位转向那些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就业地区由那些经济发展地区转向西部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那些地方更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只有这样,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在就业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
就业市场上的激烈竞争,实际上是能力与素质的竞争,大学生要把就业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上。
在大学生涯中,要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要充分利用高校这一平台,不断地塑造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当代大学生必须有把自己事业与国家进步、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文明融为一体的品格,崇尚真善美,坚持真理,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大学生要争取知识广博,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精神,随机性、灵活性的思维方式,做到因人、因时、因事而异。
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面临更加激烈社会竞争,能视变化为机遇,视困难为坦途,有顽强的自制力,坚定的信念,及对生活充满期望,充满热情。
同时,要有良好身体素质,健康欠佳会减弱人才的决策能力,因为如果要达到目标需要体力与耐力,一个人就可能因体力不支而放弃。
同时,大学生还需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在社会中直接产生作用的那部分内容,当前社会大学生必须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
要加强社会实践。
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当前 大学生 就业 形势 存在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