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 高鸿业.docx
- 文档编号:27611568
- 上传时间:2023-07-03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162.46KB
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 高鸿业.docx
《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 高鸿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 高鸿业.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章宏观经济学高鸿业
第1章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现代农业发展的历史进程
第一节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现代农业发展的阶段及演变
一、现代农业的功能理解和目标变迁
(一)农业的多功能性
农业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最古老的产业,从本质上是唯一能够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属性的部门。
但是,由于人类本身的发展远远超出了自然进化的速度,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变得单一并不断的恶化,农业的功能也单一化为向人类提供足够的粮食等生存资料了。
接着,机械工业、化学工业、电子工业的大发展拓宽了人类生存的空间,
农业多功能性的提出最初源于农业份额的下降所引发的对农业功能和地位的思考。
20世纪70年代以英籍德国经济学家舒马赫为代表的农业与工业和谐发展理论,给予农业与农村足够的重视。
舒马赫指出了农业除对经济增长贡献外的另外三个基本作用:
使人与自然界保持联系;使人的居住环境变得高贵与人性化;提供正常生活所需的食品与其他材料[1]。
后来在国际贸易谈判中,农业的多功能性被各国用来作为进行农业补贴的借口和依据,因此被相关国际组织广泛提及[2-4]。
多功能性农业(multi-functionalagriculture,简称MFA)作为一个专门术语,首次出现在1988年欧盟革命性文件《乡村社会的未来》中,大约同期也出现在日本的“稻米文化”中。
联合国系统最早出现在1992年联合国里约环境与发展大会文件《21世纪议程》的第14章“促进可持续农业与乡村发展”中[6]。
之后,WTO、FAO、OECD都在不同场合使用了这一概念,使得这一概念逐渐被普遍接受[9-12]。
由于两种场合的研究目的不同,从而有不同的侧重点:
在国际贸易谈判领域,侧重论证和估算农业非商品功能的价值,以作为农业补贴和农业保护的依据;在纯粹国内农业发展研究领域,侧重于研究如何促进农业多功能的发展。
关于农业多功能性的定义,则有着不同的表述。
OECD:
农业活动要超越提供食物和纤维这一基本功能,形成一种景观,为国土保护以及可再生自然资源的可持续管理、生物多样化保护等提供有利的环境。
FAO:
农业基本职能是为社会提供粮食和原料,但在可持续乡村发展范畴内,农业又具有多重目标和功能,包括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
法国农业指导法:
农业已不再简单地是农民的问题,也不再仅仅是经济发展问题,而是关系到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关系到就业,关系到国土整治、环境保护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日本农业白皮书:
保证食品安全、形成自然风景、保护土地和自然环境、增加农村地区的社会经济生存能力。
尽管有各种各样的定义,但相互并无本质区别,至多在表述上有所不同。
日本著名农学家祖田修在其著作《农学原论》依据各类文献非常系统的归纳了农业和农村的3类12种64个功能,这一归纳非常全面,可以作为讨论农业多功能性的基础[14]。
(二)现代农业发展目标变迁
二、河南省现代农业发展的阶段演变及特征
三、河南省现代农业发展阶段演变的动力机制
动力引导机制:
经济改革与发展目标
动力推进机制:
技术进步与社会发展水平(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等)
动力约束机制:
资源稀缺性
第二节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政府作用
一、政府主导下的河南省现代农业发展进程
(一)政府规划引导
二、“十二五”农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一)发展的基础和机遇
1、产业基础夯实。
“十一五”以来,全省农业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粮食、油料、水果、蔬菜、食用菌、中药材、等优势和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位居全国前列。
食品工业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第二,成为全国第一粮食加工转化大省、全国第一肉制品大省和全国最大的面粉及面制品、肉类和调味品的生产基地,农业支撑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所有这些都为“十二五”农业发展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2、经济环境优化。
目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化、城镇化已达到新的发展水平,已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
在这种情况下,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将更多地向农业和农村倾斜,各种资源的配置也将更多投向农业和农村领域。
从我省来看,目前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时期,综合实力增强,人均GDP接近3000美元,城乡发展的互补性、互动性增强;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提供了有利条件,为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提供了有力支撑。
3、政策环境宽松。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新政策新举措,把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进一步强化惠农政策,加大投入力度,推进改革创新,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
国家出台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实施意见》,为我省农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有力保障。
河南构建中原经济区、建设粮食生产核心区,有利于理顺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的关系,统筹解决“三农”问题。
4、市场空间拓展。
随着人口的增加、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城镇化的加速推进,社会对农产品需求总量不断增加,需求结构不断升级,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特色农产品等优质安全农产品及休闲旅游观光农业的需求快速提升,为我们这一农业大省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市场空间。
(二)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1、资源条件制约。
我省人均农业资源占有水平低。
全省人均耕地1.1亩,农户土地规模小,流转慢,影响农业规模化、现代化进程;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5。
化肥、农药使用不科学,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循环节约农业发展滞后,成为影响农业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
“十二五”期间,随着我省经济的加速发展以及人口的刚性增加、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环境约束、资源约束的矛盾将更加突出。
2、农业基础薄弱。
我省大中型水库病险率高,水利骨干工程完好率不足50%;小型水利设施建设滞后,有效灌溉面积仅占全省耕地面积的70%,还有30%的耕地望天收;全省耕地质量偏低,目前中低产田面积还有6180万亩,占全省耕地总资源52%。
我省是受气象灾害影响最严重的省份之一,灾害频发,由于农业基础薄弱,抗灾能力低,制约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稳定提高。
3、农业劳动力素质结构性下降。
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农村中有文化、有知识、有抱负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转移至城镇或农村二、三产业。
农业劳动力季节性、结构性短缺问题日益突出,缺少较高素质的农村实用人才、农业经营与管理人才、农业科技人才等,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素质不断弱化,与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型农民又形成了新的矛盾。
4、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
由于农产品市场价格的上升空间有限、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大幅度增产的难度逐步增加,给家庭经营收入的增长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的不确定性较大,政策效应对农民增收拉动效应逐步减弱,财政转移支付难以在较高基础上维持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加上农业生产成本的上升以及灾害的不可预见性,以及劳动力成本的上升,都对农民增收产生制约作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难度依然较大。
三、“十二五”农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现代农业为着力点,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主要目标,以夯实农业基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主攻方向,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为关键环节,以加快科技进步和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着力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升农业产业水平。
达到农业结构优化、农产品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强、农业服务体系健全,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产业发展,突出特色优势。
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发展壮大高效经济作物和特色产业,着力提高油料、蔬菜、水果、食用菌、茶叶、园艺花卉、中药材、桑蚕等特色产品市场竞争力,形成粮食、特色经济作物双强,共同发展的格局,把全省农业做大做强。
坚持科技进步,转变发展方式。
加快动植物新品种的选育和新技术的研发,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和农民培训,努力转变传统生产经营方式,着力提升农民科技应用转化能力和劳务输出水平,不断提高农业发展的科技含量和农民科技素质。
坚持以人为本,增加农民收入。
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农业工作的中心任务,强化农民技术培训,全面提高农民素质,提高农民增收能力。
进一步扩大农民就业渠道,拓宽增收空间,构建农民收入稳定增长长效机制,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
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发展活力。
继续深化农村改革,不断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构建运转高效、充满活力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体制环境。
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土地流转制度,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提升农业产业整体水平。
坚持资源节约,实现可持续发展。
优化资源配置,挖掘资源潜力,促进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大力推进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和节能,发展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农业循环经济。
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
力争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争取新突破,现代农业发展取得新成效。
主要指标:
1、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稳步提高。
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4250万亩以上,综合生产能力达到6000万吨;棉花产量80万吨,油料产量560万吨,水产品产量160万吨。
2、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着力建设粮食核心区,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积极发展高效经济作物和特色农业,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与加工基地,到2015年,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与农业增加值之比达到2.5:
1;水产规模化养殖进一步扩大;农业功能进一步拓展,休闲、观光、旅游农业得到明显发展。
3、农业科技转化应用能力明显提升。
农业科技创新、转化、推广和服务能力得到强化和完善,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农业科技贡献率提高到53—55%,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率提高到50%。
充分利用各种教育培训资源,大力开展农民技术培训,农村劳动力素质大幅提高。
4、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省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700家以上,登记注册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25000家,参加农户达200万户,各类产业化组织带动农户数占全省农户的比重提高到60%。
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明显增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初步建立。
5、循环农业加快发展。
“十二五”期间,全省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80%以上,施配方肥比例达到40%以上,化肥利用率达到35—40%;农业节水技术应用达到70%以上,提高10个百分点;全省农村沼气用户占适宜农户的50%以上;基本杜绝剧毒、高残留农药使用,生物防治面积比例达到20%,提高10个百分点。
6、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进一步挖掘农民增收潜力,拓宽增收空间,构建农民收入稳定增长长效机制,力争“十二五”期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9%以上,达到8280元。
(二)项目发展示范
农业示范区作为近年来我国现代农业建设实践中涌现出来的一种新的经营方式,是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国际化的重要载体,是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展示窗口。
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已成为政府支持、服务、引导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有利于高新技术的集成、组合、开发应用,加速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步伐;有利于农业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和传统农业产业的高技术化;有利于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生产的农产品品种更新、质量更优;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收入,强化现代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
另外,通过农业示范区的示范推广,加速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业科技进步。
(三)投资补贴推动
(四)基础设施保障
二、政府主导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简单评价
(一)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二)现代农业的组织主体改造(塑造)
第三节河南省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
一、河南省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测定
按照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的理论,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较,首先是由于现代农业科技的采用,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不同的生产技术对相应的生产部门产生拉动效应,使得该部门生产出现新的增长点;其次由于生产技术进步的差异,人们为了追求最大的收益,必然要改变传统的生产投资结构,由过去低效益的投资结构转向高效益的投资结构;第三,在高效益投资结构的推动下,农业生产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化,打破了传统的生产结构和生产方式,生产模式发生了变化,生产方式发生了变化,随之是生产组织以及生产经营形式也发生了变化,这一过程就是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现代农业过程,即用现代科技装备农业,形成新的农业产业体系,以现代的组织形式和经营理念推进农业;最后,由于生产结构的改变、新的产业体系和相应的经营管理体系的形成,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均得以提高,这势必改变农民的收入结构,最终达到提高农民收入的目的。
根据这种现代农业的进程理论,我们可以看出,河南省的现代农业建设普遍面临以下的问题:
1)投入产出水平处于波动下降趋势。
农户对农业生产的平均资金产出率近20年来并没有得到提高,反而出现逐步下降的趋势(见表1),也就是说多年来农业生产没有出现突破新的技术进步,随着农业生产投入的增加,资源报酬递减将制约着农业发展。
2)在农业内部投入产出水平的相对位次没有发生变化。
多年来,无论农业生产各业的投入产出水平如何变化,始终保持各业的投入产出的相对水平没有发生变化,即林业投入产出水平最高,农业次之,牧业最低。
这种想象表明,农业科技发展受路径依赖的限制,现代农业推进过程中,也没有在农业内部出现突破性的进展。
表1平均投入产出水平
项目
1990年
1995年
2000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第一产业
3.67
3.14
3.76
3.17
3.01
3.01
3.03
农业
4.11
3.77
4.55
3.96
3.83
3.83
3.94
林业
10.95
5.89
19.09
9.61
8.80
8.80
7.28
牧业
2.23
1.62
2.35
2.04
1.88
1.84
1.86
渔业
9.00
1.25
3.31
1.75
2.26
2.58
2.16
3)农业生产投入结构没有出现根本性变化。
由于农业科技和农业组织形式没有出现实质性的改变,在理性选择之下,农民的生产方式不可能出现变革,从而导致农业生产的投入结构长期以来没有出现较大的变化,第一产业的投入比例在三次产业中约占25%左右,在第一产业内部,除了畜牧业投资比例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的消费结构发生改变略有提高之外,其他部门基本没有变化,如农业基本保持在16%左右(见图2)。
图2河南农业生产现金支出结构
4)农业生产结构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
农业生产技术进步速度不快,农业生产多年来一直保持着稳定的平衡关系,农业各部门之间的比较利益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结构的变化除了受科技进步的影响之外,更主要的是受食物消费结构的影响。
畜牧业生产增加值的比例
由1990年的16.6%,提高到2007年的33.2%,农业增加值比例由77.3%,下降到60.3%。
但从2000年以来,农业结构基本没有发
生改变。
(见图3)
图3河南农业增加值构成
从农业内部结构分析,粮食、棉花、油料和其他作物之间的比较利益长期以来变化不大,导致种植结构基本没有变化,2000年粮食的种植面积比例为66.7%,2007年为67.2%,油料的比例为11.3%变化为10.6%,棉花从5.9%略降到5%,比例变化较大的是其他作物。
即我省的大宗农产品生产并没有发生改变(见图4)。
图4作物生产结构(种植面积比例)
4)农业生产收入结构基本没变化。
近10多年来,在国家惠农政策的扶持下,在农业科技进步的推动下,农民收入有了较快的增长,1990年农民来自农业的人均纯收入933.34元,到2007年增加到1580.56元,增加了69.3%。
但是,在农业技术没有突破性进展条件下,农业生产结构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因此农民来自农业的收入结构并没有发生变化,来自种植业的收入一直占80%左右(见图5),农业收入的增长仅仅靠增加投入和市场价格的提高。
图5农户农业生产纯收入结构
二、河南省现代农业发展的地区差异
河南是全国第一农业大省,最近几年河南现代农业建设取得了显著进步,但是并不是全国第一现代农业大省,河南区域内部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资源状况存在差异,现代农业的进程和重点也不相同。
按照第一次农业现代化的指标计算,2007年河南省农业现代化水平为60.28,最低的市为57.87,最高为64.39,黄淮海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处于全省的平均数左右(见表4)。
表4河南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地区
现代农业水平
(不含组织化程度)
现代农业水平
(包含组织化程度)
全省
60.28
51.98
郑州市
59.18
51.57
开封市
62.96
54.05
洛阳市
60.08
51.81
平顶山市
57.87
49.83
安阳市
59.11
50.82
鹤壁市
64.39
56.15
新乡市
61.49
53.11
焦作市
59.11
51.23
濮阳市
59.39
51.18
许昌市
58.56
50.39
漯河市
61.66
53.26
三门峡市
59.06
50.89
南阳市
63.01
54.45
商丘市
60.34
51.85
信阳市
60.41
51.92
周口市
60.31
51.79
驻马店市
62.26
53.75
济源市
61.18
54.14
全省18个市的农业表现为第一层次现代农业发展基础较好,具体体现在灌溉率较高、粮食单产水平较高、农业劳动力生产率高,但从第二次现代农业建设的要素——设施农业比率分析,各市之存在着较大差距,有的市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有的市还处于发展的初期,发展水平差距100多倍(见表5),这表明二次现代农业的发展与第一次现代农业相比,要求的经济发展水平更高,要求的建设环境也更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 高鸿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