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实习报告.docx
- 文档编号:27611241
- 上传时间:2023-07-03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1.86MB
地质实习报告.docx
《地质实习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实习报告.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质实习报告
安徽工业大学工商学院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院系:
建筑工程系
专业:
土木工程
班级:
土1142
姓名
学号:
实习老师:
实习时间:
2013.7.4~2013.7.7
1、地质实习的目的
2、地质实习的内容(附实习现场照片)
1、7月4日居然之家基坑支护
2、7月5日南京地质考察
3、7月6日东区建工南楼参观矿物
4、7月7日东校区后山测裂隙
三、地质实习的感想
一、地质实习的目的
工程地质野外教学实习是本课程教学实践的重要环节,目的在于巩固和加深理解在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学会野外观察地质现象和分析评价工程地质问题的初步能力,为今后学习、工作中使用分析地质资料打好基础。
1、学会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
2、学会对岩石的肉眼判别,学会使用放大镜,观察岩石的内部成分
3、用地质罗盘测量实地测量岩层的产状(走向、倾向、倾角)
4、掌握褶皱的基本知识,现场认识断层、岩层,背斜、向斜等地质现象
5、了解边坡加固的方法
6、了解南京部分地区的地质情况
二、地质实习的时间安排
1、7月4日
下午3点左右到马鞍山居然之家建筑工地,观看边坡加固处理,并听老师讲解不同边坡的处理方法,初步了解基坑工程等知识。
支护工程分类1)按开挖深度分。
基坑开挖深度H≥5m的称为深基坑;反之,H<5m的浅基坑。
2)按开挖方式分。
按照土方开挖方式将基坑分为放坡开挖和支护开挖两大类。
3)按功能用途分。
基坑按照功能用途分楼宇基坑、地铁站基坑、市政工程基坑、工业地下厂房基坑等。
按支护结构形式分①支护型——将支护墙(排桩)作为主要受力构件的支护形式,如板桩墙、排桩、地下连续墙等。
②加固型——充分利用加固土体的强度进行支护的结构形式,如水泥土搅拌桩、高压旋喷桩、注浆和树根桩等。
常见基坑支护结构的类型1.无围护放坡开挖对于三级基坑工程,基坑开挖深度较浅,且具备放坡条件时可以直接采取放坡开挖;若地下水位高于基坑底面时,应在放坡前采取降水措施。
开挖的坡度角大小与土质条件、开挖深度、地面荷载等因素有关。
2.桩墙支护桩墙支护是基坑工程应用最多的支护方法,可用于各类基坑,不受支护条件的限制。
它由桩墙结构及支护结构两部分组成。
3.重力式支护结构对于软土地基或松散砂土层,不能采用直接采用锚杆支护时,可采用水泥土墙。
一般适用于基坑深度H≤6m,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二、三级的基坑。
4.中央开挖施工法对于大面积基坑,若基础工程可以分步分块施工时,可以先施工基坑周围排桩,桩内放坡开挖后,首先施工中央部分基础工程,待完工后再挖除排桩内侧土体,边挖边用支撑杆将支护排桩与中央部分基础工程支撑起来,最后再施工周边基础工程。
5.开槽施工法与上述施工法相反,先在坑内周边挖槽,用内支撑板桩墙法修筑周边的基础工程,再挖除挡土墙内全部土体,最后构筑中央部分的基础工程。
6.土钉墙支护
对于二、三级基坑工程,可直接采用土钉墙进行支护,土钉支护适用于水位较低的粘土、砂土和粉土,基坑深度一般在12m以下。
图一基坑围护
场地基本地质条件为:
杂土—可塑粉质粘土—可塑粉质粘土—硬性粉质粘土。
其中第四层厚度较大,是主要的基坑上下组成土体。
基坑开挖设计标高为:
-9.10m案现场坪平平均标高-2.10换算,基坑开挖深度为7.00m。
支护方案:
西侧的部分、东侧及南侧采用土钉支护,上部部分杂填土成孔困难地段采用锚管土钉。
北侧采用挂网的方式支护。
滑坡的防治要贯彻“及早发现,预防为主;查明情况,综合治理;力求根治,不留后患”的原则结合边坡失稳的因素和滑坡形成的内外部条件,治理滑坡可以从以下两个大的方面着手:
消除和减轻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危害。
滑坡的发生常和水的作用有密切的关系,水的作用,往往是引起滑坡的主要因素,因此,消除和减轻水对边坡的危害尤其重要,其目的是:
降低孔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防止岩土体的软化及溶蚀分解,消除或减小水的冲刷和浪击作用。
具体做法有:
防止外围地表水进入滑坡区,可在滑坡边界修截水沟;在滑坡区内,可在坡面修筑排水沟。
在覆盖层上可用浆砌片石或人造植被铺盖,防止地表水下渗。
对于岩质边坡还可用喷混凝土护面或挂钢筋网喷混凝土。
图二边坡防护
3、7月7日南京地质考察
①参观南京地质博物馆
南京地质博物馆原名地质矿产陈列馆,建于1935年,其前身是1913年成立于北京的工商部地质调查所矿产陈列室,迄今已有70多年历史。
位于南京市珠江路700号,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自然科学博物馆之一,也是我国第一个以地质矿产为主要内容的专业博物馆。
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南京地质博物馆现已成为涵盖地学各个领域的综合性展馆,它以历史悠久、馆藏丰富而享誉海内外。
图三
南京地质博物馆由老馆和新馆组成。
老馆为一幢具有德式风格的红色3层建筑物,占地面积约2500平米。
展出标本1万余件,设有《地学摇篮》、《中国石文化》、《矿产资源》、《地质环境》4个展厅。
《地学摇篮》展厅包括中国古代的地质学思想、中国近现代地质科学发展历程、原中央地质调查所及其他地质机构、地学院士风采等部分。
《中国石文化》展图四
厅包括宝玉石文化、文房石文化、观赏石文化等部分。
《矿产资源》展厅分世界矿产资源、中国矿产资源、江苏省矿产资源、中国古代采矿技术、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等部分。
《地质环境》展厅包括中国的主要地质灾害、江苏主要地质灾害、地质灾害的防治、地质遗迹等部分。
新馆为玻璃质,共有“恐龙世界”、“地球星体”、“生物演变”、“临时展厅”四个展厅,内容丰富多彩,展品高科技化。
图五
地学摇篮展厅形象、直观地展现了中国古代地质学思想和中国近现代地质科学发展历程。
48位两院院士的群像浮雕,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地学精英们的风采。
图六
他们是近现代中国地质科学研究 发展历程的参与者和见证人,为中国地质科学事业的发展书写了辉煌的篇章。
北京人头盖骨发现与挖掘的场景再现,是这一展厅的一大亮点。
在中国石文化展厅,你可以领略源远流长的中国石文化历史,感悟到“石人合一”的无我境界。
其中宝玉石文化、文房石文化、园林和观赏石文化,陈设新颖独特,内涵丰富。
矿产资源展厅布设了世界矿产资源、中国矿产资源、江苏省矿产资源、中国古代采矿技术、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等几个部分。
采用互动形式展示了世界、中国、江苏的矿产资源分布。
用最先进的真人幻像技术和实景模型生动再现了古代铜矿开采场景,使观众不得不惊叹于古人的聪明才智。
图七
地质环境展厅主要展示或演示地质灾害与防治、矿山环境与治理、保护地质遗迹等内容。
观众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地震爆发时的振荡、海啸、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生时人类的无助,还可了解到灾害发生的根源、预防及治理等专业知识。
南京地质博物馆于2007年开始扩建新馆。
新馆建成后,南京地质博物馆建筑面积将扩大到近万平方米,展厅由现在的4个增加至7个,将使南京地质博物馆形成老馆和新馆相呼应、功能设施更齐全、展览内容更丰富的国内一流的地质博物馆。
新增加的3个展厅设置《行星地球》、《生命演化》、《恐龙生态园》等三大部分。
行星地球展厅主要展示宇宙的起源、恒星的演化、太阳系的形成、地球的诞生、斗转星移的行星运动、层层叠叠的蓝色星球、运动不息的地球系统、雄伟壮丽的自然奇观、岩溶地貌景观、风蚀地貌景观、青藏高原风光。
生命演化展厅主要展示化石——凝固的生命、生命起源、海洋家园、陆地舞台、恐龙时代、哺乳动物、人类之旅。
他们以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完美重现地球科学发展、生命演化的整个过程,生动揭示人与自然、环境与资源的关系,充分发挥其面向社会和广大青少年进行科普教育、学术研究、海内外交流窗口的重要作用。
图八
图九
硅化木,是距今1.5亿年前侏罗纪时期的,当植物(主要是松柏、苏铁、银杏、真蕨、种子蕨等15种以上古乔木的遗骸)被沉积物埋葬后,由于处于缺水的干旱环境,木质不易腐朽,而在漫长的石化过程中,被二氧化硅或碳酸钙、硫化铁等矿物质交替了木质的纤维结构,并保存了枝干的外形,随着气候的演变,又经千万年的风雨剥蚀,硅化森林逐渐露出地表,形成今日之化石森林——硅化木。
它保留了树木的木质结构和纹理。
颜色为土黄、淡黄、黄褐、红褐、灰白、灰黑等,抛光面可具玻璃光泽,不透明或微透明。
被硅质物质石化的植物树干化石。
其突出特点是树干原生微细结构保存清晰,栩栩如生。
除被氧化硅交代外,植物木质部还可以被方解石、白云石、磷灰石,以至部分褐铁矿、黄铁矿等所交代,统称为石化木。
中国古代很早就了解石化木的成因。
唐代著名诗人陆龟蒙就有“东阳多名山,金华为最大。
其问绕古松,往往化为石”的诗名,并明确指出“松木入水历一千年则化为石”。
图十
②参观阳山碑材
阳山碑材又称孝陵碑材,遗存于南京市东郊汤山镇西北侧的阳山南坡,距南京市区约23公里。
阳山碑材是一个南京的旅游好去处。
附近还有汤山猿人洞等等。
该处在明代以前就是古采石场,阳山碑材是利用该处山体中完整性好又十分巨大的栖霞灰岩开凿出来的,由碑座、碑额、碑身三部分构成。
图十一
其碑座高17米,宽29.5米,厚12米,重量16250吨;碑额高10米,宽22米,厚10.3米,重量6118吨;碑身高51米,宽14.2米,厚4.5米,重量8799吨。
将上述三部分按碑式垒起,总高度78米,总重31167吨,确为举世罕见,硕大无朋,令人叹为观止。
难怪清代著名诗人袁枚在《洪武大石碑歌》中惊叹:
“碑如长剑惊天倚,十万骆驼拉不起”。
图十二
图十三
图十四
岩脉又称“岩墙”。
岩脉为充填在岩石裂隙中的板状岩体,横切岩层,与层理斜交,属于不整合侵入体的一种。
岩脉的宽度一般为几十厘米至数十米,长度可由数十米至数千米,个别大的可达几十公里以上。
依据成分、形态、产状及与地质构造的关系,可分为简单岩脉、复杂岩脉、岩脉群及环状岩脉等。
有人将直立或近直立的板状岩体称为岩墙,而将与层理斜交,形状较不规则的板状岩体称为岩脉。
岩脉:
(或岩枝)是一种形态成枝状的不规则小岩体,常是大岩体的小分支。
岩墙:
是一种长度远大于其厚度的板状、似板状侵入体,一般产状陡并切割围岩。
图十五
③参观南京古猿人洞
古猿人洞位于南京汤山镇雷
公山,离市区25公里。
该洞于1993年3月13日和同年的4月17日分
别发现一号女性头骨和二号男性头骨,据专家考证两具头骨距今已有58—62万年,是江南迄今发现的唯一完整的且和北京周口店属同一时期的古猿人活动遗址。
图十六
钟乳石,又称石钟乳,是指碳酸盐岩地区洞穴内在漫长地质历史中和特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等不同形态碳酸钙沉淀物的总称,它的形成往往需要上万年或几十万年时间。
由于形成时间漫长,钟乳石对远古地质考察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在高温多雨的石灰岩地带,地下石缝中的水受的压力较大,二氧化碳气体溶解度随压力的增大而增大,二氧化碳气体溶于水生成碳酸,当这样的溶液在地下石灰岩层流过时,与石灰岩的主要成份不溶于水的碳酸钙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溶于水的碳酸氢钙,其反应式为:
H2O+CO2+CaCO3=Ca(HCO3)2。
图十七
当溶有大量酸氢钙的水溶液流到某一空敞的地方或受温度影响,碳酸氢钙分解,其反应式为:
Ca(HCO3)2=H2O+CO2↑+CaCO3↓,生成难溶于水的碳酸钙。
生成钟乳石和石笋的溶洞都是石灰岩构成的。
洞顶有很多的裂隙,每一处裂隙里都有水滴渗透出来。
每当水分蒸发掉后,那里就会留下一些石灰质的沉淀,日积月累,天长日久洞顶上的石灰质愈积愈多,终于形成了乳头。
以后,乳头外面又包起一层石灰质,以至越垂越长,就形成了姿态万千的钟乳石。
岩溶指可溶性岩石,特别是碳酸盐类岩石(如石灰岩、石膏等),受含有二氧化碳的流水溶蚀,有时并加以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地貌。
往往呈奇特形状,有洞穴、石芽、石沟、石林、溶洞、地下河也有峭壁。
溶有碳酸氢钙的水,当从溶洞顶滴到洞底时,由于水分蒸发或压强减少,以及温度的变化都会使二氧化碳溶解度减小而析出碳酸钙的沉淀。
这些沉淀经过千百万年的积聚,渐渐形成了钟乳石、石笋等。
如果溶有碳酸氢钙的水从溶洞顶上滴落,随着水分和二氧化碳的挥发,则析出的碳酸钙就会积聚成钟乳石、石幔、石花。
洞顶的钟乳石与地面的石笋连接起来了,就会形成奇特的石柱。
图十八
按其发育演化,岩溶可分出以下6种:
1)地表水沿灰岩内的节理面或裂隙面等发生溶蚀,形成溶沟(或溶槽),原先成层分布的石灰岩被溶沟分开成石柱或石笋.
2)地表水沿灰岩裂缝向下渗流和溶蚀,超过100m深后形成落水洞。
3)从落水洞下落的地下水到含水层后发生横向流动,形成溶洞。
4)随地下洞穴的形成地表发生塌陷,塌陷的深度大面积小,称坍陷漏斗,深度小面积大则称陷塘。
5)地下水的溶蚀与塌陷作用长期相结合地作用,形成坡立谷和天生桥。
6)地面上升,原溶洞和地下河等被抬出地表成干谷和石林,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在旧日的溶洞和地下河之下继续进行。
图十九
3、7月6日
上午主要是在学校东区实验楼观察岩石标本。
实验室中,陈列了大量的岩石标本,可以分为矿物光泽标本,矿物断口标本,矿物硬度标本,矿物解理标本,矿物比色标本,矿物形态标本等类型。
老师为我们讲解了其中几种比较有特点的标本,并就几种比较类似的标本进行比较。
介绍完标本后,同学们分组按照类别观察岩石标本。
并简要的描述了其中的几个。
萤石(Fluorite),又称氟石,是一种矿物,其主要成分是氟化钙(CaF2),含杂质较多,Ca常被Y和Ce等稀土元素替代,此外还含有少量的Fe2O3,SiO2和微量的Cl,O3,He等。
自然界中的萤石常显鲜艳的颜色,硬度比小刀低。
它可以用于制备氟化氢:
CaF2+H2SO4=CaSO4+2HF↑;在人造萤石技术尚未成熟前,是制造镜头所用光学玻璃的材料之一。
图二十萤石
白云母,化学组成:
KAl2[Si3AlO10](OH,F)2,理想的组份是八面体片含Al,也可少量地被Fe3+、Mg、Fe2+甚至Mn、Cr、V等所置换。
白云母具有高度完全的底解理、颜色淡白。
薄片富弹性的特点。
白云母也叫普通云母、钾云母或云母,是云母类矿物中的一种。
白云母是良好的电绝缘体和热绝缘体,并且它能够大量出产,因此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一般它产于变质岩中,但也产于花岗岩等岩石中。
白云母并非只是白色,它可以是较淡的褐、绿、红色到无色,具有玻璃光泽到丝绢光泽。
形状为大板块状,六方晶体或细粒的集合体。
图二十一白云母
4、7月7日
用罗盘测岩层的走向和测量裂隙的走向,记录相关的区域的裂隙走向的数据,作出相应的玫瑰风向图。
节理玫瑰花图的作法:
①资料的整理将节理走向,换算成北东和北西方向,然后方位角的一定间隔分组。
分组间隔大小依作图要求及地质情况而定,一般采用5°或10°为一间隔,如分成0°-9°、10°-19°……。
习惯上把0°归入0°-9°内,10°归入10°-19°组内,以此类推。
然后统计每组的节理数目,计算出每组节理平均走向,如0°-9°组内,有走向为6°、5°、4°三条节理,则其平均走向为5°。
把统计整理好的数值填入表中确定作图比例尺根据作图的大小和各组节理数目,选取一定长度的线段代表1条节理,以等于或稍大于按比例尺表示数目最多的一组节理的线段的长度为半径,作半圆,过圆心作南北线及东西线,在圆周上标明方位角。
图二十二
图二十二
裂隙数据:
三、地质实习的感想
通过这个星期的地质实习,虽然时间很短,但是在两位老师的指导下,我还是学到了很多知识,有了很多的感想和体会。
首先这次野外地质实习十分的有意义,我感到收获很大。
它使我们获得了对实习区域地理现象,地质概貌的感性认识。
其次,通过野外实习,结合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把我们所学的知识灵活理解,加深了对教材内容的应用和记忆,体会到了学以致用的意义。
再加上我暑假在工地的实际工作体验,意识到工程地质在实际工作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我们工地有个地方为古河道,为淤泥质土,而设计时没有注意到,导致基础浇筑后数天内出现巨大沉降,不得不更改设计,所以,工程地质在工程建设初期非常重要。
另外,地质实习培养了野外实习方法和技能,学会了一定的观察要领和细节,以及提高分析周围自然环境形成原因和过程、各种地质地貌现象的能力。
使同学们实际见到并认识了更多的不同地形地貌。
使同学亲自走进溶洞,观察岩溶、钟乳石,观察古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场所,发现古代的人们具有超长的聪明才智。
同时也增加了同学们考察地理和各种典型地质地貌的兴趣和热情,还有增强了对大自然的热爱。
最后,通过这次地质实习,让我知道地质工作者的工作条件的艰苦,和他们工作的艰难,以及地质工作者的工作的必要性。
充分认识到工程地质这门学科的重要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质 实习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