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案例解读.docx
- 文档编号:27602159
- 上传时间:2023-07-03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77.91KB
消防安全案例解读.docx
《消防安全案例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防安全案例解读.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消防安全案例解读
消防安全案例解读
消防安全案例解读
为什么要及时拨打火警电话
第一条:
自觉维护公共消防安全,发现火灾迅速拨打119电话报警,消防队救火不收费。
案例:
2011年3月19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金川南区一家生物科技公司的电除雾装置起火。
公司员工发现火情后,先组织员工自救,在自救无果后才拨打119电话报警。
此时大火已经将3层楼高的电除雾装置包围,火势呈猛烈燃烧阶段。
呼和浩特市消防支队出动5个消防中队的17台消防车、110名消防官兵赴现场,经过约3小时扑救才将大火扑灭。
之所以会出现不报警和报警晚,主要有五个方面原因:
一是别的单位或别人的房子失火,认为与己无关,甚至隔岸观火、幸灾乐祸。
二是有人以为拨打“119”要收费,顾及眼前利益,以致因小失大。
三是不敢报警,害怕报警后,要接受消防部门的处罚。
四是存有侥幸心理,以为自己可以扑灭,延误了灭火时机。
五是不能及时发现火灾。
巡查、值班制度不落实,消防安全意识淡薄。
正确报火警方式是:
外线电话直拨“119”,内线电话拨外线后再拨“119”。
报告火警时,应讲清起火单位或居民、村民户主的名称、地址、起火部位、燃烧物质、有无被困人员、有无爆炸和毒气泄漏、火势情况、报警人的姓名、电话号码等,并说出附近有无明显的标志,然后派人到路口迎候消防车。
为什么要设立火灾隐患举报投诉制度
第二条:
发现火灾隐患和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可拨打96119电话,向当地公安消防部门举报。
案例:
2012年7月24日,江苏省无锡市惠山消防大队接到“96119”电话,有群众实名举报称某网吧内存在严重火灾隐患。
消防执法人员立即前往进行实地检查,发现该网吧内擅自搭建阁楼;应急照明灯具和疏散指示标志设置不符合规范要求,有明显缺损现象;消防通道和出口被遮挡严重等,这些都构成了严重火灾隐患,此外很多顾客在网吧内吸烟。
消防人员立即责令该网吧停止营业,依据《消防法》进行了临时查封,责令负责人按要求迅速整改,及时避免了酿成火灾事故。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消防安全形势也越来越严峻,消防部门有限的警力难以做到“明察秋毫”。
为破解这一难题,近年来,全国各地纷纷建立了火灾隐患举报投诉制度、设立了火灾隐患举报中心、开通了“96119”火灾隐患举报热线电话,并由专人负责,24小时受理群众的举报。
建立火灾隐患举报投诉制度的意义在于,可以最大限度地动员广大群众共同参与消防工作,提高群众投诉、举报火灾隐患的积极性,及时消除各类场所存在的火灾隐患。
为什么不能埋压、圈占、损坏、挪用、遮挡消防设施和器材
第三条:
不埋压、圈占、损坏、挪用、遮挡消防设施和器材
案例:
2012年8月1日,河南省郑州市街头一城市室外消防栓,被一辆小轿车撞断,水柱高达六米,在长达一个小时的时间内导致近200余吨自来水流失,所幸自来水公司及时赶到现场,将周边的管网阀门关闭,才能及时将消防栓修缮。
公共消防设施是维护城市公共消防安全稳定,提升城市整体抗御火灾能力的重要保障。
消火栓遭到严重破坏,已经严重影响了消防部队执勤灭火,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城市抗御火灾的能力,提高了城市火灾风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
任何单位和个人严禁偷盗、损坏、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埋压、圈占、遮挡消火栓,确需挪用、移动、拆除、停用公共消防设施的,应当在施工的10日前,向县(市、区)公安消防机构申报并承担有关费用。
违者将责令改正,并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为什么不能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进入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第四条:
不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进入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案例:
2011年7月22日3时53分,一辆号牌为鲁K08596的宇通卧铺大客车(自山东威海开往湖南长沙),行至河南省信阳市境内京港澳高速938公里处时,车辆后部突然起火。
当地消防官兵接警后迅速赶赴现场奋力组织扑救,但由于火势燃烧迅猛,人员来不及疏散逃生,41人在大火中死亡。
事发后,据参与现场扑救的消防官兵介绍,当时火势燃烧非常迅猛,消防官兵赶到现场时,整个车辆已经是一片火海。
相关专家调查发现,导致火灾发生和大火迅猛燃烧的原因是车上乘客携带有易燃易爆物品,也就是说易燃易爆物品的携带加速了火势的燃烧或扩大了火势燃烧程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禁止非法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
非法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一律予以行政拘留。
为什么人员密集场所不能动用明火和吸烟
第五条:
不在严禁烟火的场所和人员密集场所动用明火和吸烟。
案例:
翻开全国重、特大火灾统计资料,里面记载着许多因吸烟酿成的火灾和伤亡事故———1993年8月,云南昆明东方夜总会由于值班人员吸烟引发火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665万元;1999年12月,吉林长春夏威夷大酒店洗浴中心因保安乱扔烟头发生火灾,造成20人死亡;1999年10月,江苏沐阳县宁波康乐城因二层包间遗留烟头引起火灾,造成14人死亡……
点燃后的香烟温度可达700℃,一支香烟持续燃烧的时间约为15分钟左右,而常见的可燃物的自燃点都很低,如纸张、棉、麻及其织物等,其燃点大都在200℃至300℃,而香烟点燃后的温度比起这些固体可燃物的燃点温度高出2~3倍。
因此,未熄灭的烟头足以引起固体可燃物和易燃液体、气体着火。
近年来,全国公安消防部门将公众场所禁烟列入了消防执法检查的重点内容。
河南省公安厅早在2009年8月就曾发出了《十条通告》,从严加强公共场所(加油站、商场、娱乐场所、网吧等)的消防安全管理,特别是对在人员密集场所违法使用明火、违反禁令吸烟、燃放烟花爆竹的,处警告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日以下拘留。
如果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进入人员密集场所,也要被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
为什么要购买合格的烟花爆竹
第六条:
购买合格的烟花爆竹,燃放时遵守安全燃放规定,注意消防安全。
案例:
2011年2月2日晚7时20分,当南宁市苏圩镇沉浸在欢乐的节日气氛中时,镇上的新农贸市场却燃起了大火,火势迅速蔓延将3个店铺仓库烧毁,损失10余万元。
据调查,这起火灾因小孩燃放烟花爆竹引起。
春节期间烟花爆竹市场利润丰厚,引起了不法销售商的兴趣,大批伪劣烟火与合格烟火同包装同销售,而带来的结果往往很可怕,不但是财产损失,甚至危及人的生命安全。
国务院颁发的《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明确规定:
对携带烟花爆竹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或者邮寄烟花爆竹以及在托运的行李、包裹、邮件中夹带烟花爆竹的,由公安部门没收非法携带、邮寄、夹带的烟花爆竹,可以并处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
在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时间、地点燃放烟花爆竹,或者以危害公共安全和人身、财产安全的方式燃放烟花爆竹的,由公安部门责令停止燃放,处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上海市松江区法院判决唐某承担王某死亡损失50%的责任,即赔偿18万余元。
目前,随着家用电器增多,生活中用火、用电、用气日益频繁,家庭火灾发生率也急剧攀升。
据统计,我国家庭火灾形势非常严峻,平均每天都有发生,并呈逐步上升趋势,全国30%的火灾都来自于家庭。
因此,家庭配备灭火器显得尤为重要,每个家庭都应配备小型灭火器等,每位成员都要掌握使用方法。
购买灭火器后,最好放置在厨房、客厅和卧室等方便拿到的地方,一旦发生火灾事故,灭火器就能为自己和家人换来一份安全。
为什么家庭也要定期检查、消除火灾隐患
第八条:
每个家庭都应制定消防安全计划,绘制逃生疏散路线图,及时检查、消除火灾隐患
案例:
夏季是用火用电的高峰期,火灾风险系数较高。
2011年9月18日晚,河南省新乡市卫滨区王先生家庭就因电气线路超负荷,导致电视机着火引燃房子,幸王先生的儿子发现后,迅速叫醒熟睡的父母,利用所学的消防知识,带领家长用湿毛巾捂着口鼻逃出家中,并迅速拨打119电话。
消防官兵赶到现场后,迅速将大火扑灭。
消防安全知识教育从娃娃抓起。
中小学生、孤寡老人都是消防安全的弱势群体,消防安全意识及自防自救、应急逃生能力相对较低,做好中小学生的消防安全教育成为各级消防安全部门消防宣传工作的重中之重。
近日,河南省消防部门就联合教育部门开展了以“开学消防安全第一课”为主题的消防安全主题活动,将消防安全知识纳入新学期学生知识教育范畴,其中教学内容就包括消防基础知识、消防实践教育等活动,学生是否会制定家庭消防安全计划、绘制疏散逃生路线图以及是否掌握检查和消除火灾隐患的方法成为新学期中小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
为什么室内装修装饰时不宜使用易燃材料
第九条:
室内装修装饰不宜采用易燃材料
案例:
2006年3月24日,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洪山路413号一居民房突发大火。
4时36分,长沙市119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迅速调派两个中队五辆消防车赶赴现场,经过20分钟的扑救,终将大火扑灭。
据消防部门现场勘查,该房屋在装修时使用了大量易燃材料,墙上装有未经防火处理的软包,吊顶也是由未经防火处理的夹合板装修而成。
这样的装修具有很强的易燃性和危害性,一旦着火会造成火势迅速蔓延,瞬间就能产生大量毒气和浓烟直接使人窒息死亡。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中要求: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应妥善处理装修效果和使用安全的矛盾,积极采用不燃性材料和难燃性材料,尽量避免采用在燃烧时产生大量浓烟或有毒气体的材料,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因此,消费者在选择建筑材料或者内装修材料时,在保证装修质量的同时应优先选择不燃A级和难燃B1级产品,以保护自身的安全。
为什么要谨慎使用大功率电器
第十条:
正确使用电器设备,不乱接电源线,不超负荷用电,及时更换老化电器设备和线路,外出时要关闭电源开关。
案例:
2012年5月30日,江苏省无锡市东亭某小区的一七旬独居老人家中晚上突然发生火灾,幸亏邻居发现及时救出老人扑灭明火,没有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经排查,起火原因是由于老人为了方便做饭在厨房多搭了根电线,该线路老化引起短路造成。
电器中导线的设计容量是有限的,负荷超载或短路后极易造成火灾。
因此一方面不要购买使用劣质电器、无3C认证产品,另一方面在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尽量不要将电器放在阳光直接照射的地方或不利于散热的阴暗角落,尤其是冰箱、彩电等,而应放置在空气流通好和通风的环境中,以利于良好的散热。
在使用电器特别是大功率电器时,不要频繁启动,更不要让电器长时间在大电流状态下工作。
应经常清除电器内部的积尘,注意保持清洁,防止灰尘覆盖过厚不利于电器散热或引发短路。
乱接电线也易引发事故。
电线拖在地上,可能会被压破砸伤,损坏绝缘;在易燃、易爆场所乱拉线路,缺乏防火、防爆措施;装电线不用可靠的线夹而用铁钉或铁丝绑,结果磨破绝缘,损坏电线;乱接电线,接头不合要求;不看电线粗细,任意增加用电设备而超负荷,使电线发热等。
这些情况多数都会造成碰线、短路,产生火花或发热起火,有的还会导致燃烧、爆炸或引起触电伤亡事故。
为什么要经常检查燃气设施
第十一条:
正确使用、经常检查燃气设施和用具,发现燃气泄漏,迅速关阀门、开门窗,切勿触动电器开关和使用明火。
案例:
2010年11月10日,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文化东路一处燃气设施因破损泄漏发生爆炸并引发了火灾。
无独有偶,2012年8月4日,安徽省芜湖市新安小区的一居民家中也因燃气泄漏发生火灾,导致一人被烧伤。
据了解,该居民半夜闻到家中有燃气味道,随后在厨房发现软管脱落,在打开门窗通风透气的同时,其错误开启了抽油烟机,引发火灾。
燃气泄漏而引发的火灾或爆燃、爆炸事故常常发生,尤其在夏天更是常见。
通常情况下,燃气少量泄漏不会引起着火、爆燃等事故,但如果处理不及时,室内泄漏的燃气就会慢慢聚集,达到一定浓度,遇明火可能引发局部爆燃着火,造成一定的损失。
当燃气泄漏量较大时,泄漏的燃气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遇明火就会发生爆炸,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的还会殃及左邻右舍。
因此,如果发生泄漏,应立即切断气源,迅速打开门窗通风换气。
但动作应轻缓,避免金属猛烈摩擦产生火花,引起爆炸;千万不要开启或关闭任何电器设备,不要打开抽油烟机或排风扇排风,不要在充满燃气的房间内拨打电话,以免产生火花,引发爆炸;迅速离开现场,报警及通知燃气公司,千万不要自己修理任何燃气用具或管道。
为什么要教育儿童不玩火
第十二条:
教育儿童不玩火,将打火机和火柴放在儿童拿不到的地方。
案例:
2011年8月5日,江苏省无锡市119指挥中心接到报警:
滨湖区南泉镇南山村一处居民房发生火灾。
无锡消防支队青园路中队接警后立即出动4辆消防车、20名消防队员赶赴现场救援。
消防官兵到场时,先将煤气罐从屋内戗出,随即继续对大火展开扑救,20分钟后,大火被完全扑灭。
由于室内仍有大量浓烟,消防队员随后又用30分钟将浓烟排出室内。
据了解,火灾是户主家的孩子在堆放杂物的地方玩火引发的。
儿童年幼无知又缺乏生活经验,出于好奇心,有时要玩火。
他们不了解火的危险性,因玩火而引起的火灾时有发生。
儿童玩火不但使财产蒙受损失,有时也会危及到其自身及其他人的生命安全。
作为家长,一定要耐心地向小孩子们讲明玩火的危险性,加强对他们的教育,绝对不能让小孩子玩火。
同时要采取一些有效措施,防止小孩子玩火。
像火柴、打火机等火源都应该收藏好,不能让小孩子拿到,以防因为玩火而造成人为的火灾。
第十三条:
不占用、堵塞或封闭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和消防车通道,不设置妨碍消防车通行和火灾扑救的障碍物。
案例:
日前,江苏南京胜利路62号一户居民家中卧室突发大火,当地消防官兵接警后迅速赶赴火灾现场,当行驶至小区门口附近时,几把几百斤的石墩挡住了消防车的去路,无奈下消防官兵和物业部门经过十余分钟,才将石墩挪开。
由于石墩挡路,消防官兵无法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扑救,最终大火蔓延至其他房间,将该户居民家中所有财产化为灰烬。
占用和堵塞、封闭消防安全疏散通道,一旦发生火灾后,大量人员将无法通道疏散通道安全逃生,特别是在人员密集的商场、超市、歌厅、宾馆等公共场所,疏散通道必须时刻保持畅通,任何时候不能以任何借口为目的,擅自将单位内部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挪作他用或者堵塞、封闭。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十六条、十八条和二十八条就明确规定:
“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损坏、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不得埋压、圈占、遮挡消火栓或者占用防火间距,不得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
人员密集场所的门窗不得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
”《消防法》还规定:
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或者消防车通道的,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第十四条:
不躺在床上或沙发上吸烟,不乱扔烟头
案例:
2011年10月17日,河北石家庄平安大街与和平路交叉口,中基礼域小区一栋27层高的住宅楼,第22层一住户家中突然失火,大很快引燃了第23层小阳台上的杂物,邻居家小阳台上的杂物被烧毁,空调、窗户玻璃也被大火烧坏了,消防官兵赶到现场后,迅速将火势扑灭,事后据家住自己介绍称:
是自己卧床吸烟,烟头掉在了地摊上才引发火灾。
躺在床上吸烟,稍不小心,烟蒂会将在被褥上引起火灾,特别是身体疲倦或者酒醉之后,常常烟末吸完,人就睡着了,致使烟蒂燃着被褥,蚊帐等可燃物。
点燃后的香烟温度可达700℃,一支香烟持续燃烧的时间约为15分钟左右,而常见的可燃物的自燃点都很低,如纸张、棉、麻及其织物等,其燃点大都在200℃至300℃,而香烟点燃后的温度比起这些固体可燃物的燃点温度高出2~3倍。
因此,未熄灭的烟头足以引起固体可燃物和易燃液体、气体着火。
十五条:
学校和单位定期组织逃生疏散演练
案例:
9月22日,鹤壁市淇滨区燕莎购物广场二楼服装购物区突然冒出滚滚浓烟,单位员工从楼层各个安全出口安全有序疏散。
一场以疏散逃生为主题的消防安全演练圆满完成,从刚进单位的员工到组织承办此次演练的安保部,防火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显然得到了大力提升。
千里致富火烧一日穷。
学校和单位作为消防安全保卫重点,更是火灾高危、高发的重点,消防安全这根弦时刻不容松懈。
无论是学校还是单位,决不能放松对消防安全的要求,从严加强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才能确保单位消防安全稳定,切不可以牺牲消防安全作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利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十七条就明确规定:
单位要对职工进行岗前消防安全培训,定期组织消防安全培训和消防演练。
公安部第109号、119号、120号令,《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规定》、《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消防监督检查规定》就单位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消防演练作为重点予以要求。
近年来,围绕提到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能力、员工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河南消防部门在大力推进消防宣传进单位、进学校的同时,深入开展了以提高单位消防疏散、逃生能力为主题的“三会一标”、“三会三化”、“四个能力建设”等活动,在单位内部广泛张贴消防标识、警示标语、标牌,实行消防安全首席监督员制度,对单位实施档案化、户籍化、信息化管理,组织宣传小分队定期深入单位开展消防安全疏散逃生演练等,一系列的举措有效确保了全省火灾形势的持续平稳,重点单位火灾发生率逐年下降,连续十五年消防列管重点单位无亡人或重大和群死群伤火灾事故发生。
十六条:
进入公共场所注意观察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记住疏散方向。
案例:
2005年12月15日,吉林省辽源市中心医院突发特大火灾事故,火灾事故现场,数名难以仍受浓烟熏烤的群众,直接选择跳楼轻生逃生。
作为这起建国以来卫生系统内发生的最大的一次火灾,火灾共致使37人死亡(其中,现场死亡22人,经当地医院抢救无效死亡15人),受伤95人(其中,重伤46人),着火面积达5700平米,造成直接财产损失821万元。
火灾发生后,中央领导同志作出了重要批示,要求要全力抢救伤员,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做好善后工作,并按“四不放过”的原则,严肃处理,举一反三,吸取教训,进一步推进安全生产工作。
事故发生后,调查组撕开层层薄纱,发现火灾事故的原因与医院的电器设施安装质量及职工的操作因素有关。
然后再火灾发生后,人们不得不为那些选择跳楼逃生,而未自救的群众感到惋惜。
然,分析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主要还是因为还是与医院的患者、员工消防安全意识淡薄,自防自救能力差是分不开。
假设进入医院的群众能够熟悉掌握单位的安全出口、逃生线路,那么他们是否会选择利用楼梯通道逃生的几率大点,从而不选择那种从高楼跳下,生还几率几乎为零的极端手段。
现在,无论是发生火灾的辽源市中心医院,还是装饰繁华的宾馆、歌厅等公共场所,迷宫般的楼道不得不引起群众的重视,进入单位或场所,用心留意其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的方向,是否能迅速逃生,一旦灾难来临,心中有一个最佳的应急逃生办法,不至于像辽源中心医院群众一样,直接从高楼跳下。
十七条:
遇到火灾时沉着、冷静,迅速正确逃生,不贪恋财物、不乘坐电梯、不盲目跳楼
案例:
2008年8月30日晚,兴安盟科右前旗索伦镇“树军土产日杂商店”发生火灾,火灾发生后,商店主人李树柏、李树军兄弟俩先后抵达火场后,不顾别人劝阻强行打破玻璃进入店内抢搬财物,但一去不复返。
消防官兵将大火扑灭后,在火场废墟中发现了李氏兄弟俩的尸体。
据有关资料记载,当火灾达到猛烈的阶段时,烟气的水平扩散速度为每秒钟0.5至0.8米,烟气的竖向垂直扩散速度就更快了,每秒钟可以达到3.4米,并且常常伴有“爆燃”和建筑物坍塌等紧急情况的发生。
在火灾的发展阶段,当你重返建筑物时,也许正遇上可燃物发生“轰然”现象,既大火将整个空间充满,而这是再次逃生的希望很小。
即使在火灾被扑灭之后,重返建筑物也应慎重,尤其当还有烟气存在时,因为火场的温度仍很高,如果有风吹,还会发生“死灰”复燃的现象,仍会遇上危险而难以逃生。
因此,警告大家,遇上火灾时,必须迅速疏散逃生,千万别为穿衣或寻找贵重物品而浪费时间,因为任何珍宝都比不上生命更为珍贵。
更不要在已经逃离火场后,为了财物而重返火口,到头来只能是人财两空,自取灭亡。
十八条:
为什么穿过浓烟逃生时,尽量用浸湿的衣物保护头部和身体,捂住口鼻,弯腰低姿前行
案例:
2011年1月10日,上海市杨浦区平凉路2545弄益民小区43号高层住宅楼的地下非机动车库突发火灾,大量浓烟和炭颗粒沿着楼道上蹿,很快充斥了整幢大楼。
灾难面前,感人的一幕上演了:
一户居民发现出事后,顾不上逃生,在窗台扯着喉咙叫醒邻居;高层住户一路下行逃生时,不忘每层敲门通知;更多的居民连成一队,用湿毛巾捂着口鼻弯腰匍匐,在浓烟肆虐的黑暗中摸索下楼。
火灾发生后,大量浓烟和水蒸气向上翻腾,且迅速向四周扩散,一旦吸入大量的有毒浓烟,就很有可能被浓烟窒息致死。
因此,火灾发生后,群众一定要沉着冷静,看烟雾的浓度大小:
要是烟雾浓度太大,就采用匍匐姿势,尽量贴近地面设法逃生;烟雾轻的话可以采用降低体位,弯着腰,浸水衣物或毛巾手帕捂住口鼻,快速逃生。
逃生时做到尽量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
帮助老弱妇孺优先逃生(有可能的话)。
十九条:
身上着火,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覆盖,压灭火苗
案例:
2012年8月13日,郑州的王女士在家做饭,在炒菜时不慎将油锅的油烧着,并贱在衣服上,一旁的丈夫李先生看到后连忙用盆接水,照着王女士身上泼去,不了火越少越大,火势沿着水油混合物在她身上蔓延,原本她可能只会烧伤手上的皮肤,但是由于丈夫的行为——让她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身上着火时,一定要找准着火的原因,如果是油锅着火,切不可用水去扑救,那样只能“火上浇油”,使火越烧越旺。
这时候除非你有干粉灭火器,或者一大堆黄沙----这两种家里最不可能有的东西,除此之外,最靠谱的办法,就是用一床厚重的棉花被----棉花被的意思是,妈妈或者姥姥用棉花做的被子,而不是超市里的卖的九孔或者七孔被,将你整个人盖住,采用隔绝空气的办法灭火。
二十条:
大火封门无法逃生时,可用浸湿的毛巾衣物堵塞门缝,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案例:
11月14日上午6点10分左右,位于上海中山西路的上海商学院发生火灾,面对大火的熏烤,四名女大学生选择从6层楼高的宿舍跳下,不幸全部身亡。
火灾发生后,人们不得不为这四名花季少女的死感到不幸,但四名跳楼轻生的惨痛教训不得不引人深思。
然而分析最终原因,不得不为这四名女大学生感到一丝惋惜。
如果学校安全教育到位,先逃出去呼救的两位女生就可以快速叫醒其他宿舍同学,又或者说四名女生能及时将阳台的杂货物清理,将通往阳台的门关闭,利用湿毛巾挡住门缝,阻止火势蔓延,等待消防官兵的救援,或许灾难就不会那么轻易的降临在她们的头上。
在此,也再一次提醒广大群众:
当逃生通道被切断且短时间内无人救援时,可采取寻找或创造避难场所、固守待援的办法。
首先应关紧迎火的门窗,打开背火的门窗,用湿毛巾、湿布堵塞门缝或用水浸湿棉被蒙上门窗,然后不停用水淋透房间,防止烟火渗入,固守待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消防安全 案例 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