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说明乡村旅游设施.docx
- 文档编号:27600753
- 上传时间:2023-07-03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28.11KB
设计说明乡村旅游设施.docx
《设计说明乡村旅游设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计说明乡村旅游设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设计说明乡村旅游设施
前言
新蒲新区位于遵义中心城区的东部,全区托管5镇1中心,国土面积890平方公里,人口32万人。
城区由新蒲新城、礼仪新城、空港新城及贵州新蒲经开区四部分组成。
规划城市建设用地110平方公里,规划城镇人口规模为100万人。
发展定位为遵义市的“三区两中心一枢纽”,“三区”即遵义市城市新区、新兴产业集聚区、生态文明示范区;“两中心”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心、科教文化行政中心;“一枢纽”即黔北综合交通枢纽。
新区将“坚持产城景一体、铁公机联动、山水田融合、村社园统筹、文教卫配套”的发展理念,全力推进新蒲新区开发建设。
新浦新区洛安江32平方公里规划规划区域属于空港城市组团,规划城市建设用地25平方公里,规划人口规模为15万人。
空港组团依托洛安江,积极打造遵义生态文明示范先行区,重点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沙滩文化博览园的建设,充分挖掘现有的洛安江景观生态资源以及深厚的黔北沙滩文化资源打造生态休闲旅游产业组团。
新蒲经开区依托经开大道、以晴大道以及区域干路双新快线的建设推进,利用综合保税区的政策优势,重点加强产业功能建设,引导新兴产业落地,推进装备制造产业园、医药科技园、高新技术产业园、上海合作产业园等园区的建设。
虾子镇充分发挥既有农产品展贸发展的基础,积极打造农产品展贸、物流中心,集合地区及周边农产品的资源优势,打造新型的农产品交易中心。
新浦新区洛安江32平方规划区域包含新舟镇的六个行政村:
绿塘村、槐安村、平远村、沙滩村、禹门村、杨绿村;虾子镇的两个行政村:
宝和村、三台村,现有人口9508人,总户数为2377户。
未来规划人口3.6万,旅游接待量约为100万人次/年,旅游高峰期人口1.2万人/天。
洛安江片区是沙滩文化的发源地,地处大娄山东麓的丘陵坝子地区,河道屈曲,景色绮丽,百里鳖水皆画廊,锁在深山无人识,尤其未被山外的世界知悉,气候怡人,植被丰富,生态环境良好,拥有一种古典的西南水乡的山明水秀;
纵观历史长河,洛安江地区一直都是历朝历代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核心,而清末以郑珍、莫友芝、黎庶昌为代表的沙滩文化,更是云贵高原移民文化的一座高峰,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历史上处于遵义、绥阳两县交界之处,远离川黔线,虽然农业基础较好,过去几十年一直没有开发,至今百里洛安江没有任何重工业,且干流距离中心集镇较远,实际上得到保护,开发潜力巨大,市场前景广阔,
本单位受遵义市新区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委托,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编制《新蒲新区洛安江32km²规划区域农村人居环境建设项目设计说明—乡村旅游设施》的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项目概况
1.1编制依据
1.1.1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
《中国城乡环境卫生体系建设》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要求》
《旅游规划通则》
《村庄景观环境工程技术规程》
《镇(乡)村绿地分类标准》
1.1.2地方有关规划、技术规范:
《贵州省城乡规划条例》
《贵州省城市和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与实施管理暂行办法》
《遵义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遵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
《遵义市新蒲新区分区规划(2014—2030)》
《遵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贵州省、遵义市相关标准、规范和要求。
1.1.3工程建设标准及规范:
《美丽乡村建设指南》GB/T32000-2015
《风景名胜区规范标准》GB50298-1999
《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2-2014
《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2014
《养老设施建筑设计规范》GB50867-2013
《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
《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64-89
《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GB/T30600-2014
《游艇码头设计规范》JGJ165-7-2014
《村庄景观环境工程技术规程》CECS285:
2011
《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
《旅游景区游客中心设置与服务规范》LB/T011-2011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
1.1.4其他
《百里洛安、生态长廊-洛安江机场路沿江南段、北段景观概念规划设计说明书》
《百里洛安、生态长廊-遵义沙滩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美丽乡村旅游示范区整治规划设计、禹门寺建筑设计概念方案》
《贵州省遵义市洛安江沙滩景区湿地公园景观工程设计方案》
《遵义洛安江生态创新示范园区概念规划及启动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1.2项目名称:
新蒲新区洛安江32km²规划区域农村人居环境建设项目—乡村旅游设施工程
1.3建设地点:
遵义新浦新区机场路洛安江路沿江南段、北段
1.4建设单位:
遵义市新区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1.4.1建设单位简介
机构名称:
遵义市新区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机构类型:
法定代表:
地址:
机构代码:
组织机构代码:
1.5建设内容
项目建设总体布局(见PART2中图集的总图及其他图纸)
本次乡村旅游设施建设项目的总建筑面积为99710平方米,另外生态农业用地(药草园、果园、花田、辣椒园、汽车营地等)的用地面积为314300平方米。
建设内容包括客栈及配套设施的修建,旅游商店、餐厅、游船码头、旅游活动中心、安保监控设施、公共卫生间等旅游设施的建设,以及汽车营地、茶酒博览城和种植园的建设。
1.5建设进度
1.6建设投资
本项目建设总投资为26664.3万元。
其中:
建筑安装工程费用为25394.6万元,预备费为1269.7万元。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1项目背景
按照习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期间提出的“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细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重点结合贵州省“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行动”的相关内容,加快农村农民小康进程步伐,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25号)、《关于深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办发[2015]30号)的精神,重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支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按照相关文件及精神,各地区按照项目建设的具体情况增加科教文卫等配套文化教育卫生设施建设及便民商业设施建设。
项目建设内容分三类型,即“普及、提升、示范”,根据项目区域的实际情况,对基本生活条件尚未完善的村庄,重点支持水电路气房等基础设施建设。
对于基本生活条件比较完善的村庄,重点支持环境整治,全面提升人居环境质量。
2.2项目的必要性
2.2.1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是以保障农民基本生活条件为底线,以村庄环境整治为重点,以建设宜居村庄为导向的民生工程,是推进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
2.2.2信贷支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是积极落实国家政策,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职能作用的应有之义,广大农村地区应该充分认识信贷支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紧紧依托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整体规划,按照“政府主导、整体规划、公司运作、集中推进”的原则,加快农村农民小康进程步伐,支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2.3洛安江自然风光秀美。
洛安江地处大娄山东麓的丘陵坝子地区,河道屈曲,景色绮丽。
百里鳖水皆画廊,锁在深山无人识。
尤其未被山外的世界知悉。
上游螺江一带,明清时期就是绥阳八景之一。
其下伞水河、绿塘河、沙滩河一带,不是公园,胜似公园。
再下云门囤一带,已经初步开发为4A级景区,尚不包括西坪角口、舍月山、掰手岩峡谷一带景区。
洛安江之秀,不是飞泉流瀑之秀,不是怪石巉岩之秀,而是一种内秀,而是一种古典的西南水乡的山明水秀。
该地区历史上处于遵义、绥阳两县交界之处,远离川黔线,虽然农业基础较好,过去几十年一直没有开发,至今百里洛安江没有任何重工业,且干流距离中心集镇较远,实际上得到保护,为以后的旅游开发留下空间。
2.2.4洛安江历史文化深厚。
洛安江古称鳖水、牢江,宋代以前是整个大娄山地区的政经中心。
商周时期属于鳖令部族中心地区,是蜀王鳖令故里。
战国秦汉时期为夜郎国中心地区。
汉武帝时期设置犍为郡,治所鳖邑,是大儒舍人的故乡。
汉晋南北朝,鳖县沿袭600年。
萧梁时期没于罗闽部。
唐代称为罗安江。
唐初设置郎州,后更名播州。
同期设置恭水县,后更名罗蒙县,后更名遵义县。
是老郎州、老播州、老遵义县所在地。
清末以郑珍、莫友芝、黎庶昌为代表的沙滩文化,是遵义移民文化的一座高峰,也是云贵高原移民文化的一座高峰。
2.3.5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经济开发的基本物质保证,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
但是,目前洛安江地区范围内,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主要体现在一下两点:
(1)道路交通的不完善。
道路交通是打开农村对外开放大门的基本物质条件,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中之重。
目前,洛安江地区道路建设十分落后,道路承载量低、质量低,宽度不够,无法承载大刑载重车辆,交通网络结构单一,乡村公路质量低,甚至有的地方还未实现乡村交通网。
(2)水、电、通讯网络不健全。
水、电、通讯网络是农村农民生活的物质保障之一,是获取信息的主要工具。
目前洛安江地区范围内自来水网络不健全,生活用水质量低,电力低无法进行大规模建设;通讯网络不健全,农民获取信息的手段单一。
目前我国正逐步进入后工业时代,即以信息为支撑的信息经济时代,水、电、通讯网络的不健全降低了人们生活的质量,减少农民获取经济和社会信息的渠道,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发展。
2.3.6此外,洛安江的确的农村经济发展生产经营发展模式落后。
农村经济发展缓慢最重要的原因是农村落后的生产经营模式,生产经营模式的落后,主要受农村生产力的落后和传统生产经营方式的影响。
(1)生产力的落后。
生产力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形成科学合理的生产关系的保证。
目前我国大量农村生产力水平低,存在“靠天吃饭”的现象,处于以牛、耕、锄为主要生产工具的原始农业时代,属于典型的自家经营、自主消费的小农经济生产模式。
(2)农业结构单一。
我国农村土地作为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主要生产方式以种植业为主,结构单一。
没有形成农、林、牧、副、渔业一体化农业,没有形成种植多样化、特色化农业生产结构,作物品种单一,质量低。
(3)农村资源开发利用率低。
作为我国资源的宝库,具有强大的潜在资源优势。
目前我国广大农村资源开发力度低,资源开发利用率低,造成大量资源闲置、浪费,无法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实现资源的经济价值。
(4)乡镇企业发展缓慢。
乡镇企业作为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处于重要的地位。
目前我国农村乡镇企业发展十分缓慢,没有实现自身主力军的作用。
经营管理及生产模式落后,科学含量低,从事简单的农产品加工、销售。
无法带动农村形成产地—市场加工—销售一体化农产品市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力量低。
2.2.7项目建设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面临难得历史机遇,多年实践的积累为乡村旅游夯实了产业基础。
近年来,我国很多地区将乡村旅游发展作为旅游工作的重点来抓。
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为乡村旅游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国务院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中提出“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开展各具特色的农业观光和体验性旅游活动”要求。
很多地区提出要将旅游业建设成为支柱产业,同时将构建以农业观光、乡村休闲、农家享乐、年俗体验为主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纳入五大旅游产品体系。
旅游方式的转变为乡村旅游拓展市场空间。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深入推进,传统乡土文化的吸引力与日俱增,城镇居民到乡村观光、休闲、度假已成为重要选择。
据统计,在城市居民小长假出游选择中,选择乡村旅游的占70%以上。
同时,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低成本的短途旅行,旅游消费方向的转变将成为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最为深厚、最为广阔的根基。
新农村建设为乡村旅游提供了发展动力,更多的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中脱离、村容村貌实现较大改观、农民科技教育文化素质得到加强,对乡村旅游发展发挥了促进作用。
2.2.8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保护乡村生态环境。
旅游对于环境卫生及整洁景观的要求,将大大推动农村村容的改变,推动卫生条件的改善,推动环境治理,推动村庄整体建设的发展。
旅游追求个性化、特色化、原生态、唯一性等等,形成了旅游村庄的独特面貌和村容,是打破目前新农村建设中千村一面的最佳模式。
可以说,发展农村旅游,有利于农村乃至全国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利于保护资源和环境,促进农村科学规划与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村容整洁”的目标。
2.2.9项目建设对社会经济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我国经济在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结构性问题,如产业结构不合理、收入差距扩大、城乡发展不协调等不可持续的问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
当前我国经济增长进入“换挡期”,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期”,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扩大内需、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对经济社会全面进步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2.3综上所述,新蒲新区洛安江32km²规划区域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乡村旅游设施工程是非常必要的。
第三章规划方案
本设计方案依据《百里洛安、生态长廊-洛安江机场路沿江南段、北段景观概念规划设计说明书》、《百里洛安、生态长廊-遵义沙滩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美丽乡村旅游示范区整治规划设计、禹门寺建筑设计概念方案》、《贵州省遵义市洛安江沙滩景区湿地公园景观工程设计方案》、《遵义洛安江生态创新示范园区概念规划及启动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等作为基础规划方案,由广州南方建筑设计研究院提供。
3.1主要建筑技术指标
工程分项
用地面积
建筑面积
特色客栈及其配套设施
96300m2
57800m2
茶酒博览城
30750m2
30750m2
餐厅
7200m2
5000m2
旅游商店
1200m2
1200m2
旅游活动中心
1400m2
1000m2
汽车营地及其配套设施
4800m2
400m2
自行车驿站
4030m2
1690m2
游船码头
4460m2
种植园
305000m2
1260m2
公共卫生间
900m2
安保监控设施
416m2
3.2设计原则
3.2.1整体性原则
宏观上,对乡村的区位条件、资源特色、周边村镇的发展情况、自身在整体规划中的定位和作用等进行全面调查分析,从而确定其发展目标,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景区;微观上,统一考虑乡村的建筑物、硬质景观、软质景观、色彩、历史文化等,避免生硬的堆砌和拼凑。
3.2.2乡土性原则
乡土性是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生命之所在。
乡村承载了人类的活动,是一个历史过程,在这一漫长的过程当中,留下了许多有价值的景观实体,探寻这些景观中适应时代要求的内容、形式与风格,塑造新的形式,是新时代乡土景观设计的重点。
1、做农耕场面
农耕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本底,更是乡村景观文化的核心,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对比越大,则乡村旅游景观文化的表现效果越好。
农耕文化景观意象主要通过两个方面加以营造:
把农耕生活的一些典型景象提纯、集粹,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地再现,如麦场、水车、石碾等;牛背横笛、鸡鸣犬吠、门前小河、集市等都是农耕生活的点缀。
2、突出“天籁”
乡村夜景正适宜突出明月的清辉、星光的闪烁,这种纯净透明的夜幕,正是时时处于光污染包围中的城市人所追求的新奇感受。
3、服饰与饮食
淳朴简单的乡村服饰、鲜美无污染的农家小菜,符合城市人崇尚自然、返璞归真的精神追求。
3.2.3情节性原则
情节性是指在挖掘当地文化的基础上,按照讲故事的手法组织景观序列。
情节性的主要内容是:
1、围绕特色,强化特征
在某些乡村旅游景观设计中,可以围绕着主题内容、景观特色,强化景观的游乐性、参与性、知识性、趣味性、休闲性等综合休闲活动特征。
2、多样性和变异性
情节性重在突出该乡村旅游景观与其他地区的差异,要注重内容的多样化和空间环境的多变性。
乡村景观的内容、布局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可以搭建一些临时性的场所,策划设计一些参与性活动。
3、高度人情化
一切从游客的心理需求出发是设计中应重点突出的设计原则,游人的喜好不同,希望参与的活动各异,应设置大量的可供选择的参与项目、欣赏内容,做到人人皆有其喜欢的项目和内容。
3.2.4地域性原则
乡村旅游景观的地域性是非常重要的。
地域性的主要内容是:
1、运用当地材料
各地由于地质特点、气候特点不同,在土石、植物、矿产上形成各自的资源特点,这些特征几乎成为“地域基因”,从根本上影响建筑、景观用材及构筑技术的使用,并因此形成景观特点。
传统的具有地域特征的建筑环境建设通常是大量性的、经济性要求较高的建设类型,因此能尽量地使用地方性材料资源,是降低造价、节约经费的重要一环,同时也使不同地区的建筑更具个性,风格更加丰富多彩、更能反映出地域特色。
2、提取并应用当地的“符号”
在乡村旅游景观设计中,风土人情、哲理文脉等方面可以通过象征性设计符号来表达,设计手段以抽象象征为主,这样既能有效地增添环境体系的浪漫韵味,又不至于繁琐和复古。
在进行设计时,首先需要整理当地的文献资料并实地考察,取得建筑和环境的样本,归纳总结出代表当地文化景观特色的符号,包括形态,比例,色彩及组合方式等。
其次,在乡村景观符号的创新与构成的过程中,可以多元组合,使用多个符号,使环境意境丰富多彩;也可以打散重构,即将符号通过分解、裂变、叠合尺度重组、材料重构等手法,建立新的秩序和组合。
3.2.5生态与可持续性原则
在乡村旅游景观规划中的具体表现主要是,建立高效的人工生态系统,实现土地集约经营,保护集中的农田斑块;建立自然植被斑块,因地制宜地增加绿色廊道和分散的自然斑块,补偿和恢复景观的生态功能;控制建筑斑块的盲目扩张,塑造环境优美而与自然系统相协调的人居环境和宜人景观。
3.2.6参与性原则
理想的乡村旅游景观不仅要为旅游者提供静态的观赏景观,还会在其游览过程中添加动态的表演,吸引游客参与,使游客真正融入乡村生活中。
3.3设计方案
设计依靠洛安江打造一条贯穿整个规划用地的农业公园示范带,沿岸打造连续生态界面,增加规划片区的游赏展示性;再者通过示范带把因地制宜规划的“一核,四片区”串联起来,形成一条完整的生态旅游链,让游客们感受到不同的生态休闲体验。
洛安江两岸沙滩文化是当地相当重要的一个生态文化传承,所以方案秉承生态保护开发的原则,沿着洛安江两岸构建农业示范带,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提供给游客们一个自然生态的游憩路线,并以此串联起规划区内的几个各具特色的农业生态景区。
1.休闲养生区
在引入养生养老的休闲养生度假产业的同时,利用现状农田进行中草药种植,并建设以中草药为主题的休闲客栈,以及中草药相关的产品研发基地,以此形成一条以中草药养生为核心的休闲养生产业链;
2.主题客栈区
充分利用天然生态、环境优美的洛安江自然景观,打造极具特色的精品主题客栈;此外还利用现有稻田,打造回归型稻田精品客栈;提供给游客们各种独特的生活体验;
3.茶酒博览区
开发建设茶酒博览城,不仅充分发展当地的茶酒产业,还增加了日常生活中来到洛安江的人气;与此同时,还利用了现状茶山,打造了茶园风情的客栈;
4.农业观光区
把现状的农业资源往精品化方向发展,以重点展示的方式开放给游客们入内游览采摘,体验乡村农业生活的同时,也能学习到一些农耕文化;此外,我们还提供户外的汽车营地,让游客可以体验户外自然生态的休闲生活。
此外,我们还对禹门寺、大悲阁、沙滩文化陈列馆等历史文化资源进行保护和适当改造,作为整个规划里的一个重要历史文化节点,把规划的历史文化提升到一定的高度。
第四章投资估算
5.1估算依据和说明
5.1.1投资估算参照了近年来遵义已建成类似工程的技术经济指标等有关资料。
5.1.2本投资估算包括弱电设备的造价。
5.1.3本项目投资估算中,建筑材料均考虑国产中档产品。
(弱电系统预埋管线均按国产优质产品考虑)
5.1.4本项目建设按建安费的5%估列不可预见费。
5.2本项目建设总投资为26664.3万元。
(详见表1建设投资匡算表。
)
建设投资匡算表
序号
工程名称
单位
数量
综合单价(元)
总价(万元)
备注
1
公共卫生间
m2
900
1400.00
126.00
2
特色客栈
m2
52300
40.00
209.20
不包括家具
3
配套设施
m2
8760
2000.00
1752.00
不包括家具
4
餐厅
m2
5000
2600.00
1300.00
不包括家具
5
码头
m
790
50000.00
3950.00
6
旅游活动中心
m2
1000
2800.00
280.00
不包括家具
7
服务中心
m2
400
1600.00
64.00
不包括家具
8
自行车驿站
m2
780
1500.00
117.00
不包括家具
9
特产商店
m2
1200
1800.00
216.00
不包括家具
10
汽车车位
m2
4800
120.00
57.60
11
安保中心
m2
400
3000.00
120.00
不包括办公家具
12
治安岗亭
个
8
3500.00
2.80
13
茶酒博览城
m2
30750
3000.00
9225.00
不包括家具
14
药草园、果园、花田、辣椒园
m2
305000
50.00
1525.00
15
室外监控系统
m2
30.00
6450.00
建安费合计
25394.60
说明:
本估算只包含建安工程费,不包括工程其他费和预备费。
第五章效益初步分析
6.1社会效益
6.1.1推动农业转型,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目前,乡村旅游已成为一些地区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和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并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就业,带动了与之相关的餐饮、娱乐、交通、商业等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从而改变了乡村以农业生产方式为主的经济格局,开拓了农村农业的生活、生态功能,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多元化。
传统的农业资源就地转化为旅游产品,就地形成了旅游销售市场,实现了增值。
乡村农民参与旅游经营和服务,从农民变成了旅游产品的生产者和服务者。
过去一些地处山区的贫困村,很难凭借发展农业摆脱贫困落后的面貌。
但是,通过开展乡村旅游,开发了旅游资源,调整了农业结构,转变了农业经营方式,富裕了农民和农村。
6.1.2创造就业机会,增加经济收入
乡村旅游是一项投入少、收益高的农村新型产业,有利于挖掘乡村农业增收潜力,开拓非农业增收渠道。
通过开展乡村旅游,一座山、一个洞、一条沟富了一个村、一个乡、甚至一个县,使农村农民走向致富道路。
6.1.3加速农村现代化建设
发展乡村旅游给农民带来了经济效益,同时也促进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农村现代化进程。
在开展乡村旅游以前,大多数的民俗村,特别是山区、生活环境、卫生条件等均很差,交通和通讯很不便利,道路多为土石路,雨天泥泞不堪,很难进入。
由于乡村旅游的发展,各级政府都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力度,乡村也采用集体出资或个人投资的方式改善基础设施状况。
这些措施使民俗村的道路、通讯、供电、供水、垃圾处理、电视接收等基础设施,发生了明显的改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设计 说明 乡村 旅游 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