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培训教程第二章.ppt
- 文档编号:2759268
- 上传时间:2022-11-12
- 格式:PPT
- 页数:44
- 大小:383.50KB
教育心理学培训教程第二章.ppt
《教育心理学培训教程第二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培训教程第二章.ppt(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章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本章主要内容:
一、中学生心理发展概述二、中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三、中学生的人格发展与教育四、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第一节第一节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n本节考点透视本节考点透视1熟记心理发展的内涵、学习准备、关键期。
2识记心理发展的特征。
3一般记忆中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一、心理发展的概念
(一)内涵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受精卵开始直到死亡过程中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心理变化过程。
内涵解析:
1、心理发展毕生持续,贯穿于生命全过程。
2、从内容上讲,心理发展主要表现为认知发展和社会性与人格发展。
3、从性质上讲,心理发展可以是积极的或消极的变化。
4、从影响因素上讲,心理发展受遗传与生理成熟,社会环境和教育的影响。
5、心理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
(二)心理发展的特征1、连续性与阶段性2、方向性与顺序性3、发展的不平衡性4、发展的个别差异性二、中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一)少年期:
主要指初中阶段(11、12岁-14、15岁)见教材p14
(二)青年初期:
主要指高中阶段(14、15岁-17、18岁)见教材p14三、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
(一)学习准备学习准备,又称为学习的“准备状态”或学习的“准备性”,指的是学习者从事新的学习时,其身心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合性。
(二)关键期关键期是指最易学会和掌握某种知识技能、行动动作的特定年龄时期。
第二节第二节中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中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一、认知发展理论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一、皮亚杰认为,发展就是个体与环境不断互相作用的一种建构过程,在这一过中,个体内部的认知结构不断变化。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二、心理发展的结构11、图式(图式(schemescheme):
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
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或类似环境中由于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
相同或类似环境中由于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
22、同化(同化(assimilationassimilation):
指主体将环境因素纳入到主:
指主体将环境因素纳入到主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
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
33、顺应(顺应(adaptationadaptation):
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
:
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
4、平衡(平衡(balancebalance):
指由同化和顺应过程均衡所导致:
指由同化和顺应过程均衡所导致的主体结构同客体结构之间的某种相对稳定的适应状态。
的主体结构同客体结构之间的某种相对稳定的适应状态。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三、心理发展的阶段阶段年龄感觉动作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
(二)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观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观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观一、文化历史发展理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1、两种工具观物质生产的工具物质生产工具指向外部,它引起客体的变化。
精神生产的工具精神生产工具是指心理工具,即语言和符号系统,它指向个体内部,影响人的心理结构和行为。
文化历史发展理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2、两种心理机能低级心理机能是个体早期以直接的方式与外界相互作用时所表现出来的特征。
高级心理机能以符号系统为中介的心理机能。
高级心理机能是在同周围人的交往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受人类文化历史所制约。
文化历史发展理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3、心理发展的实质心理发展的实质心理的发展是指:
一个人的心理(从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的转化过程。
心理机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标志心理活动的随意、主动性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机能形成以符号或词为中介的心理结构文化历史发展的产物心理活动具有个性化文化历史发展理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4、内化学说维果斯基强调,人的思维与智力是在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是借助于语言等符号系统不但内化的结果。
内化是促使认知发展的主要机制,所谓内化是个体将外在的事物或他人的心智运作转变成自己的内在表征。
n语言发展nExternalStagenPrivateSpeechStagenInternalVerbalSelf-regulation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二、最近发展区第二节第二节中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中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二、中学生认知过程的发展特点
(一)中学生观察发展的特点1观察事物的自觉性逐步增强。
观察的持久性也不断增强2观察事物的精确度不断提高。
3观察事物的概括性明显发展。
4观察事物的方法不断完善。
(二)中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1有意识记随目的性增加而迅速发展。
2意义识记能力不断提高。
3抽象记忆有较快发展。
(三)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中学生思维的主要形式是抽象逻辑思维,而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突出特点是由“经验型”上升为“理论型”。
心理学研究表明,初一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虽然占优势地位,但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的,还需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初二是中学阶段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从此开始,中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由经验型水平向理论型水平转化;到高中一、二年级,这种转化初步完成,这就意味着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日趋成熟。
第二节第二节中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中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三、中学生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
(一)中学生认知发展带来的影响及教育措施中学生行为表现的突出变化:
1、喜欢争论2、理想主义
(二)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1、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各门具体学科的教学都应研究如何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提出既不超出当时的认知结构的同化能力,又能促使他们向更高阶段发展的富有启迪作用的适当内容。
2、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大量的研究表明,通过适当的教育训练来加快各个认知发展阶段转化的速度是可能的。
只要教学内容和方法得当。
系统的学校教学肯定可以起到加速认知发展的作用。
第三节第三节中学生人格发展与教育中学生人格发展与教育一、人格的发展人格的定义:
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第三节第三节中学生人格发展与教育中学生人格发展与教育
(一)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埃里克森把人格的发展分为8个互相联系的阶段:
1婴儿期(01岁)信任感对不信任感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形成信任感,发展对周围世界,尤其是对社会环境的基本态度。
2幼儿期(13岁)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感。
该阶段的基本任务主要是形成自主性。
3儿童早期(36岁)主动感对内疚感。
该阶段的基本任务主要是形成主动性。
4儿童晚期(612岁)勤奋感对自卑感。
该阶段的基本任务主要是发展学习中的勤奋感。
5青少年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该阶段的基本任务主要是发展与建立自我同一性。
6青年期(1824岁)亲密感对孤独感。
该阶段的基本任务主要是形成亲密感。
7成人期(2465岁)繁殖感对停滞感。
8老年期(65死亡)自我整合对绝望感。
第三节第三节中学生人格发展与教育中学生人格发展与教育
(二)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1家庭教养方式根据寄望和反应两个维度,将教养方式分为:
(1)专制型
(2)权威型(3)放任型(4)忽视型2、学校教育
(1)教师的品德修养、知识经验、教育和教学技巧、对学生的态度等对学生人格的影响。
(2)有爱和谐、平等互助的班级环境。
(3)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
3、同伴(三)健康人格的建构健康人格是统合人格。
人格统合包含三个方面的统合,即自我内部的统合、自我与社会的统合、自我与自己实践活动的统合。
1、指导学生进行自我统合2、指导学生进行自我与社会的统合3、指导学生进行自我与自己实践活动的统合二、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自我意识的含义1自我意识的含义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认识。
2自我意识的分类
(1)从形式上看,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
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2)从内容上看,自我意识可分为生理的自我、心理的自我和社会的自我。
(3)从自我观念上看,自我意识可分为现实的自我、投射的自我和理想的自我。
(二)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青少年期是自我意识发生突变的时期。
皮亚杰埃里克森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1初中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1)常常将很多心智用于内省;
(2)自我意识高涨,使其人格出现了暂时的不平衡性。
2高中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1)独立意向日趋强烈;
(2)在心理上将自我分成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两部分;(3)强烈关心自己的个性成长;(4)自我评价成熟;(5)有较强的自尊心;(6)道德意识得到高度发展。
(三)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指导1、帮助中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2、帮助中学生获取积极的自我体验3、帮助中学生提高自我控制力第四节第四节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一、中学生的认知差异
(一)认知方式差异1、场依存型与场独立型2、冲动型与沉思型3、整体型与序列型
(二)认知能力的差异(三)认知差异的教育意义1、创设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2、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3、运用使用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二、中学生的人格差异
(一)性格的特征差异
(二)类型差异(三)性格的性别差异(四)性格差异的教育意义1、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2、影响学习的速度和质量3、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心理发展的阶段心理发展的阶段一、感觉动作阶段(02岁)感知运动阶段是儿童智力发展的萌芽阶段。
在这个阶段儿童只能依靠感知和动作来适应外界环境。
客体的永恒性儿童脱离了对物体的感知而仍相信该物体持续存在的意识。
心理发展的阶段心理发展的阶段二、前运算算阶段(27岁)该阶段,儿童出现了象征思维和直觉思维。
象征思维:
儿童用象征符号、词汇或图画来描绘不在场的事物。
直觉思维:
儿童思维受直觉表象的限制。
儿童直觉思维表现出集中化、不可逆性和自我中心化。
心理发展的阶段心理发展的阶段三、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该阶段中,儿童的思维已经具有明显的逻辑性,儿童能进行简单的逻辑推演。
这个阶段的儿童最突出的成就是获得守恒概念。
守恒:
指儿童认识到一个事物的知觉特征无论如何变化,它的量始终保持不变。
心理发展的阶段心理发展的阶段四、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该阶段中,个体的认知已经超越现实而无须具体的事物为中介。
他们不仅能从具体事实出发,通过分析综合,归纳概括个别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而且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
他们不但能思考和检验单个命题,而且还能发现命题与命题之间的关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 心理学 培训 教程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