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题附答案.docx
- 文档编号:27576485
- 上传时间:2023-07-03
- 格式:DOCX
- 页数:48
- 大小:58.33KB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题附答案.docx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题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题附答案.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题附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题(附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当心生活中的核辐射
①提起核辐射,你首先想到的是原子弹、氢弹的爆炸,或者核电站泄露……而这些不是离我们很远吗?
有什么可担心的?
如果你真这样想,那就大错特错了。
②核辐射普遍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可以说衣食住行、生老病死都在与它打交道。
举个简单的例子,你咳嗽了,医生会给你开一张胸部透视单,看看是支气管还是肺部发炎了——你不是就将胸膛袒露在X射线前了吗?
如果是做CT检查,你“吃”进的X射线会更多。
这些可都属于核辐射哦。
③不过你会说,那是生病了啊,如果身体健康总不会与核辐射“亲密接触”了吧,那也未必。
如今大小城市都在大兴土木,新型楼盘不断问世,你如果买了一套新房,新房到手必先装修,而种种装修材料(如瓷砖、复合地板、大理石等)就含有程度不等的放射性物质,经过释放而飘浮于室内空气中,并随呼吸潜入肺部,播下致病的隐患。
特别是通风不良时,可造成居室内放射性污染加重。
④即使你不买房子,可总得喝水呀,而水也并非“至清”之物,照样存在着遭受核污染的风险。
就说矿泉水吧,其中不少水源在流经途中就受到过天然或人为的放射性污染。
⑤再说煤炭,常含有少量的放射性物质。
研究分析表明,许多煤炭烟气中含有铀、钍、镭、钋等,可随空气和烘烤食物潜入人体。
尽管含量很小,但长期集腋成裘式的积累,仍可对健康构成威胁。
⑥至于形形色色的饰品,如夜明珠、化石、奇石、骨艺品等,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喜爱,一些人甚至收藏成癖。
可你知道吗?
这些被视为宝贝的东西大多可以产生核辐射,有些产生的核辐射还很强,如用重晶石、莹石以及含磷物质等加工而成的夜明珠就是代表。
另外,有些专家还检测到放射性偏高的鹅卵石。
若摆放于室内,美则美矣,却将你的健康置于险境之中。
前不久,某市环境监测机构为一市民作室内检测,发现室内放射性超过安全标准近一倍,可墙面、地板等装饰材料的放射性并未超标。
查来查去,“真凶”最终浮出水面,原来是一块作装饰用的羊头骨艺术品。
房屋主任大吃一惊:
想不到艺术品背后隐藏着如此险恶的祸患。
究其奥妙,可能是动物吃进了某些含铀、镭的东西,致使这些放射性物质沉积于骨骼所致。
⑦你喜欢旅游吗?
特别是乘飞机观赏大好河山也是人生一大快事。
然而,在高空,人们接受的宇宙射线剂量也会增加。
⑧由此可见,核辐射就在我们身边。
而长期遭受辐射,会使人体产生诸多不适,严重的可造成人体器官和系统的损伤。
诸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肿瘤、眼底病变、生殖系统疾病、早衰等就会在不知不觉中缠上你。
⑨ ,只要我们采取科学的应对措施,就能将其危害削减到最低限度,而不至于影响健康。
因为人体对辐射量有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只要不超过这个范围就是安全的。
⑩建议你从生活的细处做起,堵塞核辐射的种种污染途径。
例如,房屋装修追求环保;谨慎对待收藏品;住房地址要远离污染严重的地方;遭受放射性污染的水不要直接饮用;金银首饰不宜常戴,常戴的首饰最好先经过放射性物质测定;不要频繁去高原和极地旅游,尽量减少宇宙射线的辐射等。
(1)从文中哪些内容可以看出“核辐射”就在我们身边?
(2)第⑥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
(3)请在第⑨段横线处填写一句话,使上下文衔接自然。
(4)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首段连用2个反问句,是为了激发读者兴趣,引出说明对象。
B. 说明文的语言也可以生动形象,例如第③段中“如果身体健康总不会与核辐射‘亲密接触’了吧”等就体现了这一点。
C. 第⑨段开头“由此可见,核辐射就在我们身边”一句,承上总结核辐射普遍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主要是启下引出人们不要因此太惧怕、太胆怯。
D. 第⑥段中“可能是动物吃进了某些含铀、镭的东西”的“可能”表示猜测,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5)下列语段适合放在________段后,并说说理由________。
金银首饰为人们所青睐,常将其作为身份尊贵的标志。
殊不知,除纯金(24K)首饰以外,其他的首饰在制作过程中都掺入了少量钢、铬、镍等材质。
美国专家检验了几千件首饰,有近百件含有放射性物质,如果长期佩戴,很有可能诱发皮肤病甚至皮肤癌。
【答案】
(1)生病了到医院胸部透视;房子装修时用的材料含有不同程度的放射性物质;不少水源在流经途中就收到过天然或人为的放射性污染;生活中燃煤常含有少量的放射性物质;一些饰品中含有核辐射;旅游乘坐飞机时接受高空宇宙射线。
(2)举例子;具体的说明了这些被视为宝贝的东西大多可以产生辐射,有些产生的核辐射还很强
(3)当然也不必谈辐射而色变。
(4)C
(5)6;引文说明了金银首饰在制作过程中渗入了放射性物质,与第六段介绍的内容:
形形色色的视频大多可以产生核辐射相一致。
【解析】【分析】
(1)此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解答此题需要阅读全文,找到与问题相关的段落,抓住关键句子作答。
第②段介绍生病了到医院胸透,第③段介绍房子装修用的材料含有放射性物质,第④段不少水源有放射性污染,第⑤段说明燃煤常含有少量的放射性物质,第⑥⑦段说明一些首饰中含有核辐射,第⑧段说明旅行坐飞机接受高空宇宙辐射。
(2)此题考查说明方法的辨析及作用。
解答时首先要知道有哪些,其次要知道其特征及作用。
说明方法的作用是由效果的关键词和其内容上的作用两部分组成的。
效果关键词如准确、具体、形象生动、条理清晰的说明了……,内容上一般证明的是运用说明方法的句子之前的句子,而且大多证明本段的中心句。
第六段列举形形色色的饰品具有辐射的例子,具体的说明了这些被视为宝贝的东西大多可以产生辐射,有些产生的核辐射还很强。
(3)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阅读文段,根据“只要我们采取科学的应对措施,就能将其危害削减到最低限度,而不至于影响健康”,可知第九段所要填写的句子应该是一个过渡句。
可填写:
当然也不必谈辐射而色变。
(4)此题考查说明对象、说明语言、过渡句等,解决此题要充分了解课文内容,结合内容来判断正误。
C项错误,因为这个句子只起到了承上的作用,没有启下的作用。
(5)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及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
解题的关键是要统观全文,注意提示性语言,把握中心句。
所给的语段写的是金银首饰也能产生辐射,此内容与第六段介绍的内容:
形形色色的视频大多可以产生核辐射相一致。
所以应放在第六段。
故答案为:
(1)生病了到医院胸部透视;房子装修时用的材料含有不同程度的放射性物质;不少水源在流经途中就收到过天然或人为的放射性污染;生活中燃煤常含有少量的放射性物质;一些饰品中含有核辐射;旅游乘坐飞机时接受高空宇宙射线;
(2)举例子;具体的说明了这些被视为宝贝的东西大多可以产生辐射,有些产生的核辐射还很强;
(3)当然也不必谈辐射而色变;
(4)C;
(5)6;引文说明了金银首饰在制作过程中渗入了放射性物质,与第六段介绍的内容:
形形色色的视频大多可以产生核辐射相一致。
【点评】识记常见的说明方法,并能结合具体的句子正确分析。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
有举例子、作引用、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列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
2.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倾斜65度的阳光
孙道荣
①阳光穿过云层,越过前面大楼的楼顶,闯进了我们的办公室。
连续阴雨了十来天,天终于放晴了。
②他急匆匆走到我身边,向我请假,说要回家一趟。
我看看时间,下午两点一刻。
每次,只要天气晴朗,他都会在这个时间,请上半个小时假,回家转转。
我对他的家庭情况了解并不多,只知道他和奶奶生活在一起,他是个孤儿,是奶奶将他一手带大的。
如今奶奶年纪大了,一个人在家不安全,常回去看看,是对的。
好在单位离他家不远,骑车十来分钟就到,所以,每次我都会准假。
我只是不太明白,他为什么总是选在这个时间回去。
③正好要到他家附近的一个单位谈一笔业务。
我说,那我们一起去吧,你顺便到家里转一下,然后我们一起去谈业务。
④骑着车,穿街过巷,阳光时而温暖地洒在我们身上。
拐进一条小巷,在一幢灰旧的居民楼前,我们停了下来。
四周都是高楼大厦,这幢老楼显得特别矮小,前面高楼的影子,像笼子一样,将老楼罩住。
他说,我家就住在这里,进去坐坐?
我点点头。
走进楼洞,眼前骤然一暗,眼睛一时难以适应。
⑤二楼。
他掏出钥匙,打开了门。
屋里很暗,里屋传来一个老太太的声音:
“是彬啊,你回来啦?
”彬是他的名字。
他大声应道:
“奶奶,是我,还有我的领导,也顺路来看看你。
”他招呼我在客厅坐下,便匆忙走进房间,抱了一床被子,走到阳台上,然后又回到房间,搀扶着一位老太太,慢慢走了出来。
我站起来,向老人问好。
老人颤巍巍笑笑。
⑥他将老人搀到阳台上,我赶紧帮忙,上前将阳台的门拉开。
很逼仄的老式阳台,摆着一张躺椅,躺椅上铺着一床棉被,几乎将整个阳台占满了,边上放着几盘花草。
他将奶奶扶到躺椅上。
我看到,一束阳光正好洒在椅子上,那是从前面两幢高楼的间隙照射过来的。
老人眯着眼睛,笑着说:
“老天终于放晴了,今天的太阳真好啊。
”他帮奶奶压好被子,说:
“天气预报说,后面几天都是晴天呢。
”
⑦老人用手遮在额前说:
“那敢情好哇。
好了,彬,你快去上班吧。
”他附在奶奶耳边轻声说:
“那等会儿你自己回房间时,小心点啊。
”
⑧告别老人,走出门,他忽然站住了,和我聊起来。
他说,因为前面的楼太高,阳光都被遮挡住了,每天只有下午两点半到三点半这一个小时,才能透进一点阳光,照到阳台上。
这个时间的光线,与地面正好处在65度角。
他说,奶奶年纪大了,身体不好,腿脚也不方便,不能下楼晒太阳了,所以,只要是晴天,有太阳,他就会回家,帮奶奶在阳台上放好躺椅,铺好被子,然后把奶奶搀到阳台上,躺着晒晒太阳。
⑨原来是这样。
我重重地拍拍他的肩膀。
曾经有段时间,我对他上班中途请假,还有点看法呢。
难得他这么孝顺,这么细心,这么周到。
⑩他叹口气,告诉我,小时候,他家前面的大楼,就一幢幢矗起来了,惟独他们这幢老楼,一直未拆迁。
高高的大楼,将他们家整个笼罩在阴影中,晾晒的衣服,其实都是阴干的。
时间一久,整个老楼,都散发着一股霉味。
但是,很奇怪,冬天,他盖的棉被,却总是暖暖的,蓬蓬松松的,弥散着一股阳光的气息。
后来他才知道,只要天气晴朗,有太阳,奶奶都会准时赶回家,将他床上的棉被,拿到阳台上晒。
太阳能照到他们家阳台上的时间,只有那么短短的一个小时,所以,奶奶拿去晒的,总是他的棉被。
⑪他的眼睛湿湿的。
他说,小时候,他穿的衣服,总是干干净净的,从他身上,几乎嗅不到老楼霉旧灰暗的气息。
他说,奶奶把所有能照到他们家的阳光,都收到他的衣服和被子上了。
他坚定地挥挥手说,现在,我最大的目标,就是尽快买一幢能经常沐浴阳光的房子,让奶奶在阳光下安享晚年。
⑫回头,前面大楼的影子,已经笼罩了这幢老式居民楼,但我却隐约看见,另一束阳光,一直照射着它,温暖,明亮,持久。
(1)文中的“彬”为什么总选择下午二点一刻这个时间回家?
(2)开头第①段属于什么描写?
有什么作用?
(3)请根据文章内容,梳理“我”作为线索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动
(4)第⑩段采用了哪种记叙的方式?
有什么作用?
(5)体会下面句中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奶奶把所有能照到他们家的阳光,都收到他的衣服和被子上了。
(6)文章最后一段说的“另一束阳光”指什么?
(7)谈谈你读了本文后的感受和体会。
【答案】
(1)他家的楼被四周高楼罩着,采光不好,只有这个时间才能透进一点阳光。
奶奶年龄大了,身体不好,他回家搀扶奶奶到阳台上晒太阳。
(2)环境描写;烘托出人们渴望阳光的心情,为下面写“彬”请假回家搀扶奶奶晒太阳做铺垫。
(3)奇怪;误解;理解
(4)插叙;补充交代彬小时候奶奶经常给他晒被子的情节,突出彬懂得感恩的性格。
(5)让阳光照射的意思,形象地写出奶奶对彬的倾心关爱,表现出彬对奶奶的感激之情。
(6)亲人之间的相互关爱、相互的温暖。
(7)我们要学会感恩;我们要将尊老爱幼的美德发扬光大。
【解析】【分析】本题是对文章内容和重点句子的理解和品析能力。
整体浏览文章,注意将句子的内容与文章整体内容相结合,分析整理得出答案。
(1)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重要信息的能力,需对相关内容梳理后,用简洁语言概括。
本题应从第⑧自然段内容中寻找出能够解释说明“彬”为什么总选择下午二点一刻这个时间回家的原因的相关信息,概括表述即可。
(2)本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
文章中运用环境描写,作用一般有:
①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③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④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⑤推动情节的发展;⑥深化作品主题。
当然,一段具体的环境描写,它的作用往往是多方面的,这需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去综合分析,切忌生硬地把它归结为某一种作用。
第一段的环境描写,在这里烘托出人们渴望阳光的心情,为下面写“彬”请假回家搀扶奶奶晒太阳做铺垫。
(3)本题是对人物心理变化的梳理。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小说内容的基础上来理清情节,找出有关“我”的描写,用合适的词语概括人物的心理即可。
(4)本题考查记叙的方式与作用。
解答此题关键要掌握记叙方式的分类与作用。
记叙方式主要包括:
顺叙、倒叙、插叙。
从内容可见,第十段用的是插叙,来补充交代彬小时候奶奶经常给他晒被子的情节,突出彬懂得感恩的性格。
(5)本题考查词语的赏析。
解答此题关键要结合“收到”所处的语境,弄清“收到”这个词语的表述对象,然后综合词义与表达效果这两方面因素进行揣摩。
“收到”在这里是让阳光照射之意,形象地写出了奶奶对“彬”的倾心关爱。
(6)本题考查文中关键词语的含义。
解答此题关键要理解词语的本义,然后联系作品内容和作者感情去推断其语境义。
根据上下文可见,“另一束阳光”指的是亲人之间的互相关爱、互相温暖。
(7)谈感悟启示要结合短文内容、主题,有理有据即可。
故答案为:
(1)他家的楼被四周高楼罩着,采光不好,只有这个时间才能透进一点阳光。
奶奶年龄大了,身体不好,他回家搀扶奶奶到阳台上晒太阳。
(2)环境描写;烘托出人们渴望阳光的心情,为下面写“彬”请假回家搀扶奶奶晒太阳做铺垫。
(3)奇怪、误解、理解。
(4)插叙;补充交代彬小时候奶奶经常给他晒被子的情节,突出彬懂得感恩的性格。
(5)让阳光照射的意思,形象地写出奶奶对彬的倾心关爱,表现出彬对奶奶的感激之情。
(6)亲人之间的相互关爱、相互的温暖。
(7)我们要学会感恩;我们要将尊老爱幼的美德发扬光大。
【点评】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有:
①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渲染了 ……气氛。
②表现(或烘托)人物的……的心情、……性格。
③为下文埋下伏笔或作铺垫。
④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⑤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插叙的作用是:
补充、交代故事情节,突出文章中心内容,深化主题,使人物形象更丰满,使行文起伏有波澜。
谈感悟启示,言之有理即可。
3.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后,完成下列小题
长眉驼
①长眉驼只吃一种草。
这种草的叶子很少,而且还长在全是尖刺的枝上。
找到后,它们会视如神物一般凝视片刻,然后从鼻孔里喷出鼻息,将草叶上的灰尘吹去,再伸出舌头慢慢将草叶卷入口腔。
一峰长眉驼把枝上的叶子吃干净后,卧下又去吃根部的叶子。
它的头几乎贴在了沙土上,脸上被那几根有尖刺的枝划着,出现了明显的划痕。
②这一刻,我看见了生命的艰辛,同时也看到了在这种艰辛中体现出的不屈。
平时,长眉驼遇上再大的风沙都不会低头。
③当天下午,我再次看到了长眉驼生存的艰辛。
一峰母驼带着两峰小驼在沙丘中间不停地转来转去。
不远处,一只不知名的动物已到地多日,只剩下白森森的尸骨。
两个小生命好奇地跑到跟前,用嘴去拱,玩得开心。
母驼在一旁默默看着它们,眼睛里有了一层怜悯,同时也有了一层酸楚--作为母亲,今天带子女出来却一无所获,它内心一定很不好受,但看着两个小家伙这么高兴,它便让它们先玩一会,不急着带它们去觅食。
看着母驼,我突然觉得它身上在这时显示出来的,才是真正的母性。
④玩了一会儿,它们才想起母驼,回到它身边,往另一个沙丘走去。
行之不远,它们运气好转,找到了一株草。
两个小家伙高兴极了,张嘴咔嚓咔嚓地吃了起来。
母驼站在一旁看着两个爱子,一副很满足的样子。
不一会儿。
两个小家伙吃完了。
一株草的叶子都不见了,只留下光秃秃的枝条。
但母驼从这光秃秃的枝条上仍然看到了希望,它卧下身子,把嘴伸过去啃两个爱子忽略了的残叶,它甚至在它们啃过的地方又啃了一遍,将残剩的一点点叶根啃进了嘴里。
⑤长眉驼在沙漠中吃草,我和叶赛尔坐在一根木头上聊天。
说着说着,便说到了长眉驼的死。
⑥几年前的一个冬天,一峰母驼生下了两峰小驼,带它们出去寻找草吃。
冬天的沙漠中没有草,母驼带小驼出去,也就是从冻土中扯出几根草根,喂到小驼嘴里。
它们不会走远,主人也就放心地让它们去了。
⑦到了黄昏,起了暴风雪,母驼和两峰小驼迷路了,原以为是在向着家的方向走,实际上却越走越远。
半夜,母驼为了保护小驼,在一棵大树下卧倒,将两峰小驼护在腹间,任大雪一层又一层落下。
那是一场几十年不遇的暴风雪,气温降到了零下四十多摄氏度。
寒冷像刀子一样刺入母驼的皮肤,继而又刺入了它的体内。
但它仍然一动不动,两峰小驼已经睡熟了,它用两条前腿和腹部为它们撑起了一张温暖的卧床。
第二天中午,暴风雪停了。
人们直到中午才找到了那峰母驼和两峰小驼。
母驼已经死了,两峰小驼围着它在哀嚎。
风已经停了,但它们的哀嚎却像风一样在雪野中飘荡。
⑧还有一峰长眉驼是为寻找地下水而死的。
沙漠虽然干旱,但在沙丘中间却总有小河或海子,是牧民每年放牧的首选。
但有一年,牧民们进入沙漠牧场后,水莫名其妙地干了。
没有水,人和牲畜便无法存活,牧民们决定向别处迁徒。
但转了好几个地方,看到的却是同样的境况--没有水。
⑨有人想出一个办法,长眉驼可以找到地下水,因为在夏天酷热难当时,长眉驼会找到地下水的地方,卧下自己的身体。
如果从驼群中放开几峰长眉驼,它们就会去找水。
这个提议让人们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马上从畜群中放开了几峰长眉驼。
但两天过去了,它们并没有找到水。
第三天,人们对它们不抱希望,打算赶着牲畜到另一个地方去。
就在上路地时候,一峰长眉驼失踪了。
大家一起商量,觉得一峰长眉驼与已经好几天没喝水的畜群相比,毕竟只是一峰。
他们到了那个有水的地方,那峰长眉驼却一直没有消息,牧民想,它过几天可能会沿着畜群的蹄印跟到这里来,也就没抽身去找它。
⑩一个多月后,传来一个消息;在那个所有的小河和海子都干枯了的沙漠里,发现了地下水,不远处躺着一峰死了的长眉驼,是那峰人们认为失踪了的长眉驼,它找到了地下水,便一直在那儿等牧民,但牧民却一直没有过去。
它一直等待着,饿死在了那儿。
(选自《十月》,2017年第2期)
(1)结合文章的内容理解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含义。
①生命的艰辛:
________
②真正的母性:
________
(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3)文章运用了插叙的手法叙述了母驼保护小驼的故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文章结尾“它一直等待着,饿死在了那儿”有多重意蕴,试简要分析。
【答案】
(1)长眉驼的食物稀少;啃食困难。
;长眉驼对小驼物质上的操心;对小驼精神上的关怀
(2)比喻,把寒冷比作刀子,极言天气之冷,从侧面表现了母驼对小驼的爱;把母驼的怀抱比作卧床,生动形象的表现母爱的温暖。
表达了作者由衷的赞美和敬佩之情。
(3)使小说内容富于变化,更具有可读性;主题表现由浅入深;丰富了长眉驼的形象,使长眉驼更具有人性般的光辉,为赞扬长眉驼张本。
(4)交代了上文失踪的长眉驼的去向,使故事内容完整;与与文中牧人对待长眉驼的行为形成对比,突出歌颂了像长眉驼一样重情重义,忠于职守,甘于奉献的人性美,同时也暗含着对情谊寡薄行为的谴责;表达了作者对长眉驼之死的痛惜之情。
【解析】【分析】
(1)①“生命的艰辛”的含义可分析第1段“长眉驼只吃一种草。
这种草的叶子很少,而且还长在全是尖刺的枝上”“一峰长眉驼把枝上的叶子吃干净后,卧下又去吃根部的叶子。
它的头几乎贴在了沙土上,脸上被那几根有尖刺的枝划着,出现了明显的划痕”等句,即可概括为长眉驼的食物稀少且啃食困难。
②“真正的母性”的含义可分析第3段“一峰母驼带着两峰小驼在沙丘中间不停地转来转去”“母驼在一旁默默看着它们,眼睛里有了一层怜悯,同时也有了一层酸楚--作为母亲,今天带子女出来却一无所获,它内心一定很不好受,但看着两个小家伙这么高兴,它便让它们先玩一会,不急着带它们去觅食”等句,即可概括为长眉驼对小驼物质上的操心与精神上的关怀。
(2)“寒冷像刀子一样刺入母驼的皮肤,继而又刺入了它的体内”“它用两条前腿和腹部为它们撑起了一张温暖的卧床”明显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答题时首先要点明描写人物的方法,然后在文中找到语句的位置,结合上下文情节内容,体会语句所表现的母驼对小驼的爱,及对母驼的赞美和敬佩的情感。
(3)文章运用了插叙的手法叙述了母驼保护小驼的故事作用如下:
其一,情节一波三折,达到了文似观山不喜平的效果;其二,由浅入深表达文章的主题;其三,通过插叙的内容来使长眉驼的形象更加丰满;其四,从结构上看,为下文赞美长眉驼蓄势。
(4)语句正好是文章的结尾,所以就有收束全文,点明主旨的作用。
从结构上说,照应上文失踪的长眉驼的去向,使故事内容完整,浑然一体。
从内容上说,与文中牧人对待长眉驼的行为形成对比,突出歌颂了像长眉驼一样重情重义的人性美,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同时“它一直等待着,饿死在了那儿”也表达了作者对长眉驼之死的痛惜之情。
这三点都要答出来,缺一不可。
故答案为:
⑴①长眉驼的食物稀少;啃食困难。
②长眉驼对小驼物质上的操心;对小驼精神上的关怀
⑵比喻,把寒冷比作刀子,极言天气之冷,从侧面表现了母驼对小驼的爱;把母驼的怀抱比作卧床,生动形象的表现母爱的温暖。
表达了作者由衷的赞美和敬佩之情。
⑶使小说内容富于变化,更具有可读性;主题表现由浅入深;丰富了长眉驼的形象,使长眉驼更具有人性般的光辉,为赞扬长眉驼张本。
⑷交代了上文失踪的长眉驼的去向,使故事内容完整;与与文中牧人对待长眉驼的行为形成对比,突出歌颂了像长眉驼一样重情重义,忠于职守,甘于奉献的人性美,同时也暗含着对情谊寡薄行为的谴责;表达了作者对长眉驼之死的痛惜之情。
【点评】⑴本题考查关键语句意思的理解能力。
考生要读懂文章,在整体感知文章的基础上对语句进行理解。
在理解句子含义时要结合段落的内容解析。
⑵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注意读懂题干的要求,按照要求从规定的鉴赏角度入手,分析句子的内容以及表达的情感。
要注意解答此类题的答题模式。
⑶本题考查表达方式的理解。
考生要注意掌握常用表达方式及作用,要结合文章的内容、结构、主旨等方面进行分析。
⑷本题考查文章结尾的理解和分析。
考生要注意从结构、内容等方面进行考虑,在平时要掌握常用的基本术语,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回答。
4.现代文阅读(2014•舟山)请认真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江声浩荡
①“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
”
②第一次读到《约翰•克利斯朵夫》的第一句话时,我极为震撼。
这声音,到现在还在回响,还在笼罩,还在奔涌,如血液,从脚趾直达头顶……
③对一个平原深处的孩子来说,虽然离黄河才30里,但初中以前一直没有机会亲临,何况大江的涛声。
但那刻,它就在我心中奔腾起来。
④那是30多年前发生在故乡的事。
1980年的春天,我正读初中二年级。
一天,我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人教版八 年级 语文 现代文 阅读 复习题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