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深度报道》教案讲稿.docx
- 文档编号:27574691
- 上传时间:2023-07-03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27.20KB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教案讲稿.docx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教案讲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播电视深度报道》教案讲稿.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教案讲稿
课题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节目的说理原则
(1)
课时
2
教学目的
与要求
1.掌握广播电视深度报道节目的说理原则;
2.根据说理原则理解广播电视深度报道的特点;
3.要求能够对广电深度报道节目的说理原则进行分析。
教学重点
与难点
[教学重点]广播电视深度报道节目的说理原则。
[教学难点]说理原则中事理与事实之间的关系。
教
学
过
程
主要内容及步骤
备注
第一节广播电视深度报道节目的说理原则
(1)
为了达到最佳传播效果,观点的给出强调缘事论理、水到渠成,这就要求:
首先,记者使用的客观事实能够支撑起主观观点;其次,记者在报道中可以夹叙夹议,但在用事实说理过程中,要尽可能以中立的面貌出现,避免主观色彩过浓;第三,语言表达层面,记者的爱憎情感通过客观抒情和客观议论给出,把握好客观表达和主观表达的分寸。
一、事实与事理间的因果关系判断,要合乎逻辑、合乎情理
深度报道事实判断最常用、最基本的两种方法:
1.求同法:
如果在被研究现象出现的若干场合中,只有—种情况是相同的,那么,这个唯一共同的情况就是该现象出现的原因。
2.求异法(差异法):
如果在被研究现象出现与不出现的两种场合的先行情况中,唯有一种情况不同,那么这个唯一不同的情况就是被研究现象的原因(或结果)。
二、体现中立立场,避免主观色彩过浓
1.在描摹事实时,避免主观色彩的无意流露
2.多用明晰的具体事实,少用空洞、套话、抽象语言
3.事实准确,避免无意的合理想像和夸大渲染
4.消息来源言必有据,争议事件做到客观平衡
三、表达客观:
文字稿中掌握直接抒情、直接议论和间接抒情、间接议论的分寸
相对来说,深度报道的语言有这样一些特点:
第一,部分深度报道的叙述可以具有作者个人的语言习惯和风格,语调语气都比较灵活而有个性;在叙述时,既侧重于数据、过程等说明性内容,又侧重于场面、感受等情绪情感性内容。
第二,描写多用白描,用简括精练的笔墨,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进行描写。
第三,是为了表现记者的倾向和褒贬,发表记者对事物的看法和主张,深度报道中可以有抒情和议论,但要求触景生情,有感而发,即从事实出发,同事实的报道水乳交融。
授课效果分析总结
潍坊学院教案
讲稿
第四章广播电视深度报道节目的说理原则与选材要求
深度报道的报道目的是“求是”,而“实事”是手段。
如何以客观报道手法准确传递出事理,是深度报道的基本报道要求和报道技巧。
有学者分析以调查性报道闻名的《60分钟》时,说:
“从主持人的演播室介绍、解说词的补充说明、提问的巧妙设置,再到各式人物的采访,再到节目最后的评论,《60分钟》基本上不把主观的意见和观点直接表达出来,会给观众留下一个整体的态度印象,不影响观众自身的理解和判断。
但观点往往隐藏在镜头与画面的精心编辑、典型画面及细节的突出和放大,主持人的巧妙设问及提问顺序中。
”《60分钟》的这种报道风格就是中国新闻界一直强调的用事实说话报道原则。
所谓用事实说话,就是报道类作品是通过叙述事实来发表意见的。
用事实说话原则应用于深度报道中,要特别注意事实和事理的关系,中国广播电视深度报道从业人员深深感到,在深度报道中,“报道和评论在不同方式和不同层面上的结合,……客观报道与主观见解互相补充,客观报道不排斥主观的见解、主观的见解也不妨碍客观的展示,将思想本身作为一种客观存在融入报道中。
”
本章探讨广播电视深度报道节目如何实现事实与事理的结合,尤其要关注以论断、结论、观点或公式、定律、定理等形式表现出来的逻辑思维,与以具体形象和样貌等形式表现出来的形象思维的关系。
第一节广播电视深度报道节目的说理原则
(1)
深度报道采写过程往往也是记者逐渐确定观点的过程,当记者提笔撰写新闻稿的时候,头脑中已经有了明确的立场和态度,但为了达到最佳传播效果,观点的给出强调缘事论理、水到渠成,这就要求:
首先,记者使用的客观事实能够支撑起主观观点;其次,记者在报道中可以夹叙夹议,但在用事实说理过程中,要尽可能以中立的面貌出现,避免主观色彩过浓;第三,语言表达层面,记者的爱憎情感通过客观抒情和客观议论给出,把握好客观表达和主观表达的分寸。
一、事实与事理间的因果关系判断,要合乎逻辑、合乎情理
新闻报道类作品以叙述事实来达到发表现点的目的,为了说明事理,首先要处理好叙述要素的逻辑层次。
任何叙述都是由物质对象、运动状态、时间、空间、原因、结果六个要素构成。
因为“物质对象包括人和物;运动状态指的是特定的物质对象的存在方式和活动形态。
而物质对象及其运动状态又总是存在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又总是有一定的原因和结果”。
叙述六要素也恰恰是新闻报道类作品的新闻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过程结果、意义影响等。
当新闻报道要运用事实说明道理的时候,原因和结果这对要素就特别值得注意了。
尤其在深度报道中,事实与事理的关系通常是因果关系,用事实来证明事理,或者用事理来证明事实。
因果联系是客观事物普遍存在的一种联系,无论在宏观世界还是在微观世界,都没有无缘无故产生的东西,一切事物都是由一定原因引起的,一切事物也都必然地会造成一定的结果。
科学发现的重要特征就是揭示事物之间内在的因果联系。
爱因斯坦曾感慨:
“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的,那就是:
希腊哲学家发明形式逻辑体系(在欧几里得几何学中),以及通过系统的实验发现有可能找出因果联系(在文艺复兴时期)。
”
但是客观事物的复杂多样性决定了事实与事理间的关系很少一因一果的,通常是一因多果、多因一果,乃至多因多果。
因果关系判断要特别注意避免以偏赅全、以点带面、强扭角度,要注意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的辩证统一、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的有机结合。
事实间因果关系的判断,需要记者的生活常识,更需要逻辑推理能力,因果关系同演绎论证有着密切关系,是一种省略的演绎证明。
如下面的例子:
某电视台的报道,大致内容是:
在同一天里,两个自然条件相同的相邻的山村——南浦村和南源村,发生了两件截然不同的事,一个是南浦村投产800万元的炭黑生产线投产了,一个是穷得丁当响的南源村拍卖了村党支部的办公窑洞。
报道中出现了这样两组判断:
1.南浦村之所以富裕,是因为村党支部带领群众办了很多村办企业,南浦村人人入股,人均收入即将超过3000元。
逻辑关系是:
南浦村党支部带领群众办企业致富——南埔村的富裕是由于由村党支部的领导。
2.南源村之所以贫穷,是因为南源村没有村党支部的领导。
逻辑关系是:
南源村一派贫困面貌、材党支部多年没有开展工作——南源村的贫穷是由于村党支部多年没有开展工作造成。
3.为了证明南源村村党支部没有发挥作用,尤其在群众致富道路上没能起到领导作用,报道中又给出了一组关系:
南源村已经23年没有发展党员了——南源村党支部没有做任何工作——南源村贫穷。
4.结论:
因为南浦村有党的领导,村庄繁荣富裕;南源村没有党的领导,村庄贫穷,所以农村地区致富,必须有党的领导。
第一组判断是成立的。
现象一:
南浦村富裕和现象二:
南浦村党支部发挥了作用,是有因果关系的。
报道中给出了关系:
南浦村领导带领群众,办村办企业,全村人人入股,因而村民收入大幅度提高。
第二组判断不成立。
现象一:
南源村贫穷和现象二:
南源村村党支部多年没有开展工作,二者没有必然联系。
逻辑上不能从村党支部不作为必然推出村庄贫困。
这个论证很容易被驳倒:
在农村很多村党支部有作为,村庄依然贫穷;反之也有很多村庄富裕,村党支部没有作为的例证。
第三组判断不成立。
南源衬已经23年没有发展党员了,只能说明南源村在发展党员工作上是落后了,但是不能说明南源村村党支部在一切工作上都落后,更不能得出结论:
南源村的贫困是由村党支部造成的。
第四组判断部分成立。
南浦村因为有了党的领导,村庄繁荣富裕,成立;南派村因为没有党的领导,村庄贫穷落后,成立;并且两相对比,在自然条件、政策条件、人口素质等问题方面,二个村庄没有差异。
那么结论:
南浦、南源两村贫穷和富裕的根本区别在于,有没有党的领导,成立。
由一种情况导致另一种情况出现,这种联系被称为条件联系。
因果关系是一种条件联系。
但并不是所有的条件联系都是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判断要注意的是:
因果联系是必然性,而不能是人为的因果联系。
当前新闻报道中普遍存在,以似是而非的现象来说理的问题。
这直接影响到报道的真实准确和客观可信。
甚至在某些送评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的作品中也能看到这样的报道。
一位专家在评奖综述中说有的报道“将一个简单的工作方法,归结为某位领导的示范,并将所有成绩又都归结于这个方法取得的效果,是论证出现片面性”。
那么,从逻辑上如何探求事实间的因果联系呢,逻辑学家穆勒概括了五种求因果联系的方法:
即求同法、求异法、求同求异并用法、共变法和剩余法。
“穆勒五法”根据因果联系的一些特点,把那些不是被研究现象的原因的先行情况排除掉,而在其余的先行情况与被研究现象之间确立因果联系的方法。
因此,“穆勒五法”也叫“排除归纳法”,或“排除归纳推理”。
以下简述“穆勒五法”中,深度报道事实判断最常用、最基本的两种方法,供参考。
1.求同法
如果在被研究现象出现的若干场合中,只有—种情况是相同的,那么,这个唯一共同的情况就是该现象出现的原因。
求同法要求在被研究对象出现的若干场合的相关情况中,除一种情况相同外,其他情况的差异越大,结论就越可靠。
但是,在实际思维中,要寻求唯一共同的事例是很困难的,并且人们也不可能穷尽被研究现象出现的所有场合。
求同法的特点是:
异中求同,结论不是必然推出的。
应用求同法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比较的场合越多,结论的可靠程度越高。
因此,在科学研究中,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实验,才能得到比较可靠的结论。
如果在相关因素中发现有若干相同的因素,则可初步确定这个共同因素群与发生现象之间有因果关系,然后再用其他方法作进一步分析。
第二,有时表面上的相同因索不是真正的原因,而是在相异的因素中隐藏着真正的原因。
2.求异法(差异法)
如果在被研究现象出现与不出现的两种场合的先行情况中,唯有一种情况不同,那么这个唯一不同的情况就是被研究现象的原因(或结果)。
求异法的特点:
(1)同中求异。
即正负场合其他情况完全相同,只有一种情况不同。
(2)结论不是必然推出的。
应用求异法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正负场合中除了某一种情况不同之外,如果还隐藏着其他不同情况,那么,它可能是被研究现象的真正原因(或结果)。
(2)要分析正负场合中唯一不同的情况是被研究现象的全部原因还是部分原因。
因为如果被研究对象的原因是复合的,而且各部分原因的单独作用是不同的,那么,全部原因的一部分情况消失时,被研究对象也不会出现。
求异法与求同法是两种探求因果关系的员基本的方法,应用很普遍。
从作用来看,求异法比求同法又进了一步,它不只有正面场合,而且有反面场合相比较。
二、体现中立立场,避免主观色彩过浓
新闻报道的中心问题就是,如何处理好记者的主观认识和客观事实之间的关系,怎样把鲜明的倾向性寓于平和的叙事手法之中,是客观报道的基本手法。
相对来说深度报道对这种手法的使用要求并不严格,但为了让受众能够自然而然地认同记者的结论,也要求记者尽可能呈现出相对中立的立场。
如何才能呈现出客观中立的面貌呢?
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在描摹事实时,避免主观色彩的无意流露
在日常生活表达中我们习惯于用主观意见说话而不是用客观事实说话,这在语言表达中叫自我投射,即我们经常把叙述主体对客观事物的看法说成是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
如,“今天天气真冷”,这句话并没有传递出客观事实——今天天气如何,而是给出了主观感觉——我觉得今天天气真冷。
“这个电影很好看”,并没有描述客观事实——电影如何好看,而是给出主观意见——我个人很欣赏这部电影;“现场气氛热烈”,并没有包含现场情景,依然是个人的主观感受。
报道类作品强调“再现”——要求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要达到“再现”的效果,就不能只给出主观感受,而要找到能够证明记者主观感受的客观事实。
主观描写,即“作者用浓厚的情感色彩去描绘人物或事象的笔法。
这种人物或事象往往是作者情感世界的一种观照和折射,渗透着作者主观上喜怒哀乐的思想情绪。
因此,从这个含义上说,绝大多数的主观描写都居于带有作者倾向的主观描写。
作者将强烈的主观情感移入被描绘的客观事物中,使描写对象渗透着强烈的感情色彩,并使之衬托、辉映作者的主观情绪”。
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风得意马蹄疾”等等,而相对地,“杏花春雨江南”就是客观描写。
客观描写,即“比较客观、具体地描写事物的本来形态状貌,而不带作者情感色彩的笔法。
这是同主观描写相对而言的”。
客观事物经过人的主观观照和折射,必然会变形,绝对的客观描写实际上并不存在。
但新闻报道中要尽可能使用平时的语言,如由于地心引力,尘雾中的粒子均朝一个共同的中心点旋转,这些粒子绕目标盘旋。
澡盆内排出的水也是这种情况。
随着旋转的圈子缩小,旋转的速度会加快,正如滑冰者两臂紧收时会旋转得更快—样。
这种描述就是客观描述,没有主观的判断和意见。
为了避免记者在报道中无意的自我投射,撰写新闻稿时要多用动词、名词,少用形容饲和副词。
我国语言学家朱德熙早在30年代就提出“动词中心说”,60年代,国外语言学家也认识到“动词是语言的中心”。
这是因为形容词和副词在说明事情的发展、变化、进程方面作用不大。
形容词和副词比较抽象、空泛,用多了会是信息模糊不清。
比如,五彩缤纷、五颜六色、兴致勃勃、兴高采烈,这些词传递的是一种主观感受,至于客观事实到底如何,并没有明晰地体现出来。
而且,不同的人对于什么是“五彩缤纷”、什么是“五光十色”,会有不同的认知。
所以新闻报道中少用“他非常高兴”,而说“他高兴得跳了起来”。
这就要求记者在采写新闻的过程中强化一种转化意识:
要把对客观事实的主观感受转化为能证明这种感受的客观事实。
有经验的记者告诫初学者,当你的报道中借助的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越少,你注入的个人见解越少,你使用的带有倾向性的选材越少,受众越能接受你的见解、报道。
因此,在对事件或者问题的叙述中,最好连评论或者暗示的色彩都不要有。
在文学作品中常用的暗示和暗喻、象征等手法,在深度报道中也必须避免。
如某电视台记者曾做过一则关于东亚运动会之后,国际田联对中国田径运动员多次进行飞行药检的报道。
记者在这则报道中的观点是:
国际田联对中国田径运动员的药检过于频繁。
报道的开头部分,画面是国际田联的两位工作人员走进北京某宾馆的大门,他们都穿着一身黑色的衣服,记者配的解说词是:
今天上午刚刚抵达北京的某某先生和某某女士的这身装扮着实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
这就是人为地赋予了“衣服”以某种含义,新闻报道中如果使用这种手法,就会给人一种感觉:
记者不够客观,主观色彩过浓。
另外俨然以上级对下级的口气发号施令,“应该”、“必须”、“一定要”这种居高临下的口气,即使在评论中也应该避免。
2.多用明晰的具体事实,少用空洞、套话、抽象语言
首先,新闻报道的是事实,而客观世界中的事实是具体的,表述这些事实的语言也应该是具体的、准确的,才能给人以真切的感受;另一方面,空话、套话、抽象语言过多,也会令受众觉得记者的报道不够客观,没有说服力。
请看下例:
这个部队党委成员发扬联系群众、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与群众同甘共苦,赢得了干部战士的拥护和信赖。
他们上下拧成一股绳,同心同德干四化,带领部队一月跨进先进行列。
昨天,省委省政府在武汉召开全省旅游发展工作会议,会议要求全省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加大培植旅游产业的力度,推动我省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跨越。
这类句子,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用套话、空话、抽象语言。
这几句话,除了地点、人物是特定的、具体的,其余的内容几乎全是空洞、抽象的概念。
如果变换一下人名、地名,这两段话可以应用于很多类似的题材中。
这种表述方式与新闻报道要求大相径庭,新闻作品的新鲜性体现在人和事的个性,空话、套话、抽象语言恰恰是淹没个性的表达。
3.事实准确,避免无意的合理想像和夸大渲染
记者的客观立场是建立在准确的基础上的,体现在语言表达上首先就是新闻语言必须准确,对新闻事实的叙述应该是恰如其分的,无粉饰、无添加。
一些明显的修饰词性夸张比较容易发现,如“燕山雪花大如席”、“力大如牛”、“排山倒海之势”等等。
但有些夸张用得比较隐蔽,甚至作者自己都没发现,这是无意夸张。
如:
某某农机厂在农业生产利润微薄的情况下,坚持为农业服务,连续6年生产打稻机6000台,有力地支持了农业生产。
这种表述就是一种夸大。
确实在农业利润微薄的情况下,生产打稻机是对农业生产的支持。
可是仅仅每年生产1000台打稻机恐怕很难谈到“有力地支持”吧!
这种夸大渲染现象出现的前提是,记者希望受众能够更重视这则报道,因而有意地(更多是无意地)夸大了新闻事实的影响和意义。
这种情况在新闻报道中比较常见,甚至在很多参评广播电视新闻奖的深度报道中也能看到。
一位专家在评奖综述中谈道:
“有的作品在议论中喜欢使用绝对化词句,造成议论的分寸不当,如‘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如何如何,‘极大地’鼓舞了什么什么,‘逢人便说’什么什么。
”这种问题目前也是比较普遍的,因此还是要强调:
深度报道要求对新闻人物、新闻事件的叙述要尽可能避免有意无意的夸大,尽可能本着事实本来面目叙述。
此外,还要避免虚构情节、添枝加叶、合理想像。
新闻报道中反映事实的环境、细节、过程、人物的语言、动作必须真实,新闻中涉及人物的思想认识和心理活动等,必须是当事人或相关人所述。
这是新闻与文学的重要区别,新闻作品不能为了追求生动感人,凭主观想像.在行文写作时增加了一些不真实的东西,且至将新闻当小说来写。
虚构情节、添枝加叶,这两个问题比较好理解,什么是合理想像呢?
合理想像,是文学中常用的手法,指作者根据生活经验对没有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事实进行的推断和描述。
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大段的心理描写、细节描写,作者以“全知”身份出现,不需要去证明这些内容的来源。
而新闻报道是限制性叙事,记者不能凭借想像补充材料。
请看下面的例句:
由于惊吓和激动,三天三夜粒米末进的女教师某某某已经说不出话来,但这三天的经历一定会成为她今后经常向学生讲述的内容。
新闻报道讲求立足于已经发生的事实,例句中的后半部分内容明显属于记者个人的主观推测,是合理想像的内容。
有时记者在对某个人感情、心情如何进行描述时,常无意犯了合理想象的错误。
新闻报道中对人物内心世界的表现是要通过他的动作、表情、语言,周围气氛的描述来表现;另外,新闻报道对于过去可能发生过的事情、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是尽量不直接结出结论的,也要通过现有事实推导得出。
4.消息来源言必有据,争议事件做到客观平衡
根据报道目的不同,记者有权决定新闻素材如何使用,但记者在选择事实时,是受真实性制约的,事实的有些侧面或细节,甚至是背景材料,如果对整个事件影响较大,你若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你的报道立场就不是客观的。
当新闻报道涉及争论,要给争论双方在报道中表明态度的权利。
言必有据,指的是稿件中应该交代信息来源,而且在可能的条件下越具体、越确切越好。
消息来源,即一则消息中涉及事实材料的出处,表明事实、观点和背景从何而来,由谁提供。
记者在新闻报道中能够确切讲明出处,因为信息来源的权威性、可信性直接影响着受众对消息的信任程度。
当然言必有据并不意味着事实都要有出处,例如,某些事件和活动,在现场的记者本身就是消息来源。
但是,当谈到一些并非记者本人能够掌握的信息,如工厂的变迁、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农业的发展,需要提供数据,尤其是对某件事件的意义进行判断、说明的时候。
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注明出处,读者难免提出疑问。
至于对人物、事件进行评价、议论等等,就尤其需要引用权威的信息来源,否则受众难以接受。
另一方面,万—报道中引用的内容有不实之处,注明出处就可以使新闻机构免于或减少报道失实的责任。
三、表达客观:
文字稿中掌握直接抒情、直接议论和间接抒情、间接议论的分寸
就表达方式而言,深度报道比较灵活。
相对来说,深度报道的语言有这样一些特点:
第一,部分深度报道的叙述可以具有作者个人的语言习惯和风格,语调语气都比较灵活而有个性;在叙述时,既侧重于数据、过程等说明性内容,又侧重于场面、感受等情绪情感性内容。
第二,描写多用白描,用简括精练的笔墨,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进行描写。
第三,是为了表现记者的倾向和褒贬,发表记者对事物的看法和主张,深度报道中可以有抒情和议论,但要求触景生情,有感而发,即从事实出发,同事实的报道水乳交融。
下面探讨广播电视深度报道中抒情和议论的使用。
1.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
一般说来,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新闻报道中情感的抒发也将从事实中来,力戒简单化、过于空泛、抽象、直露的处理。
深度报道类作品常采用的抒情方式多为间接抒情,即寓情于事、寓情于景、寓情于理,于叙述、描写、议论中抒发记者的感情,讲求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
下面试比较所给文字稿中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的区别:
也许,岁月能改变山河,但历史将不断证明,有一种精神永远不会失落。
崇高、忠诚和无私,将超越时空,成为人类永恒的追求。
也许,时间会冲淡记忆,但人们绝不会志记,20世纪90年代,有这样一位共产党员,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万人的心灵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书记孔繁森。
他把自己的一胶热血洒在西藏高原。
……
两次进藏,历时十载。
在党的召唤面前,在人生的选择中,他的精神境界一次次得到升华。
从拉萨到阿里地委、行署所在地狮泉河镇,将近2000公里坎坷不平的路程。
孔繁森离开拉萨两天后,进入阿里地区措勤县境。
藏北大草原那雄浑、壮美的景色展现在他面前:
远方,绵延起伏的雪山在蓝天的映衬下格外杜丽广袤无垠的草原一直伸展到遥远的天际。
近旁,一座座用石块垒成的玛尼堆披挂着祈祷吉样的五彩经幡,一堆堆高寒地带特有的红柳丛在阳光下像火一样耀眼。
天空,时而白云朵朵,时而乌云密布;原野,时而大雪纷飞,时而风沙弥漫……
孔繁森是一个感情丰富、兴趣广泛的人,喜爱读书、写诗和摄影。
眼前这一切,使他激动不已。
为了祖国西南边陲这神圣的土地,多少先辈曾在这里奋斗拼搏、流血牺牲。
如今,党把自己派到这里,这是多么光荣而又艰巨的使命。
一种崇高的责任感和神圣的使命感在他心中油然而生。
(《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
这段文字看起来也是借景抒情,先是描写藏北草原的景色,然后再联系孔繁森的心情,但是这种抒情过于直接了,并不能做到情景交融。
而且显然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合有合理想像的成分。
请看下面一段文字稿:
5月6日上午,黄金山招待所背面的海滩浴场,张虎城(音)烈士的6位家属,在沙滩上摆了一只香蕉、两个苹果、一瓶山西汾酒、一包香烟,焚烧黄纸祭拜亡灵,哭声融入海风。
下午4时10分,潮水渐退,大海带走沙滩上的祭物,一对新人正在拍照取景,新娘子婚纱胜雪媚眼如丝,新郎细心地帮她脱掉鞋子,轻轻抖掉里面的泥沙。
他们的背后,是守卫着军港的“旅顺口”,黄金山和老虎尾,两座山峦夹海相对,海岸线向天边延伸,在守卫着祖国漫长海岸线和万里海疆的安宁。
海上夕照渔歌唱晚,岸边涛声如战鼓千年不息。
(《潜361:
最后的出航》)
《潜361:
最后的出航》记述的是核潜艇361沉船事件,在报道结尾部分,写了一些景、事、人,看起来句句都在写景、写人、写事,却又句句在抒情。
第一自然段,写烈士家属祭奠亡灵的场面,记者不厌其烦地写道“一只香蕉、两个苹果、一瓶山西汾酒、一包香烟”。
为什么要这么琐碎地写祭品,一是写实,确实摆放了这些东西;一是写虚,为的是表现烈士家属的心情,以准备祭品的细致,突出家人对逝去亲人的心意。
“焚烧黄纸祭拜亡灵,哭声融入海风”,既是写实,也是抒情,海风的呜咽声和家属的哭声融合在一起,哭声被强化和放大。
接下来的一段加入了看似不相关的情节:
一对在海边拍照的新人,这是为了对比,用和平时期普通人的最大幸福比对刚刚牺牲的年轻战士,突出悲伤的情绪,也在暗示:
我们的和平生活是用他们的牺牲换来的。
第三自然段,实写黄金山和老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 广播电视 深度报道 教案 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