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考试doc.docx
- 文档编号:27572287
- 上传时间:2023-07-02
- 格式:DOCX
- 页数:41
- 大小:40.50KB
金融学考试doc.docx
《金融学考试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学考试doc.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金融学考试doc
二、判断正确与错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每小题1分,共10分。
答对给分,答错扣分,不答不给分)
4.在货币层次划分中,流动性越强包括的货币范围越大。
(F)
5.银行券只在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下流通,在金属货币制度中不存在。
(F)
6.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汇率制度是以黄金——美元为基础的、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
(T)
7.企业的债权信用规模影响着企业控制权的分布,由此影响着利润的分配。
(T)
8.对任何国家来说,国际储备的规模都是越大越好。
(F)
9.现代经济中国家信用的作用日益增强,是由于国家的职能得到强化,对宏观经济进行调节和控制的结果。
(T)
10.《巴塞尔协议》中为了消除银行间不合理竞争,促进国际银行体系的健康发展,规定各国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都应达到6%。
(F)
11.商业银行经营的“三性原则”是具有完全内在统一性的整体。
(F)
12.由于回购协议交易的标的物是高质量的有价证券,市场利率的波动幅度较小,因此,回购协议是无风险交易。
(F)
13.身处弱势有效市场意味着无法根据股票历史价格信息获取利润。
(T)
4.我国货币层次中的M0即现钞,不包括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而是指居民手中的现钞和企业单位的备用金。
(T)
5.在金币本位制条件下,流通中的货币都是金铸币。
(F)
6.牙买加体系规定黄金不再作为国际储备货币。
(T)
7.一般来说,一国货币贬值,会使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上涨,导致进口商品的价格下降。
(F)
8.信用中介机构是指为资金借贷和融通直接提供服务的机构,通常简称为金融机构。
(T)
9.商业信用是工商企业之间提供的信用,它以商品买卖活动为基础。
(T)
10.降低交易成本,提供金融便利是所有金融机构具有的基本功能。
(F)
11.在分业经营的金融机构体系中,投资银行、储蓄银行和商业银行等银行性金融机构,都可以吸收使用支票的活期存款。
(F)
12.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证券,只是等额的投放基础货币,并非等额的投放货币供应量。
(T)
13.一般来说,通货膨胀有利于债务人而不利于债权人。
(T)
1.区域性货币制度的理论基础是蒙代尔的最适度货币区理论。
(T)
2.存款保险制度是为了维护存款者利益和金融业安全而建立的,它强制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加入存款保险。
(F)
3.信用膨胀引发的通货膨胀是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F)
4.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增加或减少基础货币。
(T)
5.越南盾、缅甸元等由于是非自由兑换货币,因而不是外汇。
(F)
6.原始存款就是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与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之和。
(F)
7.对于新兴市场国家来说,金融全球化利弊兼具。
(T)
8.资本市场通过间接融资方式可以聚集巨额长期资金。
(F)
9.以复利计息,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因素,对贷出者有利。
(T)
10.个人信用主要是指个人作为债权人的信用活动。
(F)
1.在货币层次划分中,流动性越强包括的货币范围越小。
(T)
2.银行券只在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下流通,在金属货币制度中不存在。
(F)
3.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汇率制度是以黄金——美元为基础的、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
(T)
4.企业的债权信用规模影响着企业控制权的分布,由此影响着利润的分配。
(T)
5.对任何国家来说,国际储备的规模都是越大越好。
(F)
6.现代经济中国家信用的作用日益增强,是由于国家的职能得到强化,对宏观经济进行调节和控制的结果。
(T)
7.《巴塞尔协议》中为了消除银行间不合理竞争,促进国际银行体系的健康发展,规定各国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都都应达到6%。
(F)
8.商业银行经营的“三性原则”是具有完全内在统一性的整体。
(F)
9.由于回购协议交易的标的物是高质量的有价证券,市场利率的波动幅度较小,因此,回购协议是无风险交易。
(F)
10.身处弱势有效市场意味着无法根据股票历史价格信息获取利润。
(T)
1.货币作为交换手段不一定是现实的货币。
(F)
2.劣币驱逐良币规律是在金银复本位制中的“双本位制”条件下出现的现象。
(T)
3.直接标价法是用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付若干单位的本国货币。
(T)
4.牙买加体系规定美元同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同美元挂钩。
(F)
5.信用关系是现代经济中最普遍、最基本的经济关系。
(T)
6.回购是指资金供应者从资金需求者手中购入证券,并承诺在约定的期限以约定的价格返还证券的经济行为。
(F)
7.商业银行经营的风险性与盈利性之间是负相关关系。
(F)
8.法定准备金率与存款派生倍数之间呈正比关系。
(F)
9.对于居民与非居民的界定是判断交易是否应纳入国际收支统计的关键。
(T)
10.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在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中列在负债一方。
。
(T)
1.金币本位制条件下,流通中的货币都是金铸币。
(F)
2.格雷欣法则是在金银复本位制中的“双本位制”条件下出现的现象。
(T)
3.间接标价法是用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付若干单位的本国货币。
(F)
4.牙买加体系规定黄金和美元不再作为国际储备货币。
(F)
5.信用关系是现代经济中最普遍、最基本的经济关系。
(T)
6.回购是指资金供应者从资金需求者手中购入证券,并承诺在约定的期限以约定的价格返还证券的经济行为。
(F)
7.商业银行经营的风险性与盈利性之间是正相关关系。
(T)
8.法定准备金率与存款派生倍数之间呈正比关系。
(F)
9.对于居民与非居民的界定是判断交易是否应纳入国际收支统计的关键。
(T)
10.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在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中列在资产一方。
。
(F)
1.在货币层次划分中,流动性越强包括的货币范围越大。
(F)
2.银行券只在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下流通,在金属货币制度中不存在。
(F)
3.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汇率制度是以黄金-美元为基础的、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
(T)
4.企业的债权信用规模影响着企业控制权的分布,由此影响着利润的分配。
(T)
5.对任何国家来说,国际储备的规模都是越大越好。
(F)
6.现代经济中国家信用的作用日益增强,是由于国家的职能得到强化,对宏观经济进行调节和控制的结果。
(T)
7.《巴塞尔协议》中为了消除银行间不合理竞争,促进国际银行体系的健康发展,规定各国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都应达到6%。
(F)
8.商业银行经营的“三性”原则是具有完全内在统一性的整体。
(F)
9.由于回购协议交易的标的物是高质量的有价证券,市场利率的波动幅度较小,因此,回购协议是无风险交易。
(F)
10.身处弱势有效市场意味着无法根据股票历史价格信息获得利润。
(T)
1.我国货币层次中的M0即现钞是指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居民手中的现钞和企业单位的备用金。
(F)
2.在金币本位制条件下,流通中的货币都是金铸币。
(F)
3.牙买加体系规定黄金不再作为国际储备货币。
(T)
4.一般来说,一国货币贬值,会使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上涨,导致进口商品的价格下跌。
(F)
5.信用中介机构是指为资金借贷和融通直接提供服务的机构,通常简称为金融机构。
(T)
6.商业信用是工商企业之间提供的信用,它以商品买卖活动为基础。
(T)
7.降低交易成本,提供金融便利是所有金融机构具有的基本功能。
(F)
8.在分业经营的金融机构体系中,投资银行、储蓄银行和商业银行等银行性金融机构,都可以吸收使用支票的活期存款。
(F)
9.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证券,只是等额的投放基础货币,并非等额的投放货币供应量。
(T)
10.一般来说,通货膨胀有利于债权人而不利于债务人。
(F)
1.金融构成比率是指现有金融资产总值与国民财富的比率。
(F)
2.执行流通手段的货币,可以是想象的或观念上的货币,也可以是现实的货币。
(F)
3.债券收益率是期待的收益率,股票的收益率是固定的收益率。
(F)
4.改革开放前,我国的通货膨胀主要是隐蔽型的;改革开放后,则主要是公开型的。
(T)
5.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的区别在于债权债务关系形成方式不同。
(T)
6.传统的金融理论认为,货币供给的主体是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
(F)
7.欧洲货币是指在货币发行国境外运作的货币。
(T)
8.现金漏损率与存款派生倍数成正比关系,超额准备金与存款派生倍数成反比关系。
(F)
9.间接标价法是用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来计算应收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
(T)
10.可贷资金理论认为,利率仅仅决定于两个因素:
货币供给与保有货币的意愿。
(F)
1.从价值规律的角度看,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金属。
(F)
2.在金本位制度条件下,外汇汇率的波动幅度受到黄金输送点的限制。
(T)
3.股票行市和债券行市的理论依据均为收益资本化,因而二者的计算公式相同。
(F)
4.间接标价法是用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付若干单位的本国货币。
(F)
5.信用关系是现代经济中最普遍、最基本的经济关系。
(T)
6.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分析的分歧在于传导环节不同。
(T)
7.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与盈利性是正向相关。
(F)
8.法定准备金率与存款派生倍数呈反比关系。
(T)
9.经济发展的商品化是货币化的前提和基础,但商品化不一定等于货币化。
(T)
10.现实中的货币需求既包括了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需求,也包括了执行价值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需求。
(T)
1.格雷欣法则是在金银平行本位制中发挥作用的。
(F)
2.当市场利率上升时,证券行市也上升。
(F)
3.通知放款是商业银行之间的短期资金拆借。
(F)
4.中国人民银行在1983年之前是复合式中央银行。
(T)
5.中央银行独占货币发行权是中央银行区别于商业银行的根本标志。
(T)
6.从我国发生的几次通货膨胀可以看出,我国的通货膨胀具有短期性和政策性的特点。
(F)
7.投资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发行股票和债券。
(T)
8.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是单一目标,即保持人民币币币值的稳定。
(F)
9.金本位制包括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和金银复本位制。
(F)
10.商业信用已成为现代经济中最基本的占主导地位的信用形式。
(F)
1.经济发展的商品化是货币化的前提与基础,但商品化不一定等于货币化。
(T)
2.商业票据不能作为信用货币的形式。
(F)
3.格雷欣法则是在金银平行本位制中发挥作用的。
(F)
4.当市场利率上升时,证券行市也上升。
(F)
5.中央银行独占货币发行权是中央银行区别于商业银行的根本标志。
(T)
6.银行和保险业务收支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属于资本项目。
(F)
7.现金漏损与贷款余额之比称为现金漏损率,也称提现率。
(F)
8.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
(F)
9.基准利率一般属于长期利率。
(F)
10.通知放款是商业银行之间的短期资金拆借。
(T)
1.纸币之所以作为流通手段,是因为它本身具有价值。
(F)
2.税务局向工商企业征收税款时,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F)
3.由于股票行市与债券行市的理论依据均为收益资本化,因而二者的计算公式相同。
(F)
4.根据凯恩斯主义理论,在“流动性陷阱”中,货币政策无效。
(T)
5.中央银行独占货币发行权是中央银行区别于商业银行的根本标志。
(T)
6.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是相互对立的,银行信用发展起来以后,逐步取代商业信用,使后者的规模日益缩小。
(F)
7.“金融二论”的核心观点是全面推行金融自由化,取消政府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一切管制和干预。
(T)
8.金融体系是指一国一定时期金融机构的总和。
(T)
9.投资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发行股票和债券。
(T)
10.货币供给的主体是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
(F)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每小题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
14.按照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理,凡是引起资产增加的项目应计入(A)。
A.借方B.贷方C.借贷双方D.附录
15.国际资本流动可以借助衍生金融工具所具有的(C)效应,以一定数量的国际资本控制名义数额远远超过自身的金融交易数量。
。
A.羊群B.冲击C.杠杆D.一体化
16.信用的基本特征是(B)。
A.无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让渡B.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转移
C.无偿的赠与或援助D.平等的价值交换
17.经济全球化的先导和首要标志是(D)。
A.货币一体化B.生产一体化C.金融全球化D.贸易一体化
18.中间汇率是指(D)。
A.开盘汇率与收盘汇率的平均数B.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的平均数
C.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的平均数D.买入汇率与卖出汇率的平均数
19.下列属于我国目前最主要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D)。
A.利率B.汇率C.基础货币D.货币供应量
20.在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中,(A)属于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A.财政赤字B.利润推动C.预期不当D.体制因素
21.下列方程式中(C)是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
A.MV=PTB.P=MV/TC.M=PQ/VD.M=KPY
22.货币均衡的自发实现主要依靠(A)。
A.利率机制B.汇率机制C.价格机制D.中央银行调控机制
23.在下列控制经济中货币总量的各种手段中,中央银行可以灵活使用的市场性工具(B)。
A.再贴现政策B.公开市场业务C.信贷规模控制D.法定准备金
14.衡量生产一体化的核心指标是(C)。
A.跨国公司海外分支机构的生产值B.海外分支机构的销售额
C.国际直接投资额D.海外分支机构出口额
15.影响外汇市场汇率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A)。
A.国际收支状况B.经济增长C.人们的预期D.货币政策
16.下列(B)属于非系统性风险。
A.购买力风险B.信用风险C.市场风险D.政策风险
17.下列(D)项的货币政策操作,会引起货币供给量的增加。
A.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B.提高再贴现率C.中央银行卖出有价证券D.降低再贴现率
18.金融监管最基本的出发点是(B)。
A.维护国家和阶级利益B.维护社会公众利益C.控制金融监管经营风险D.维护金融秩序
19.金融创新增强了货币供给的(A)。
A.内生性B.外生性C.可测性D.可控性
20.根据我国商业银行法的规定,我国现行商业银行体系采用的是(D)模式。
A.全能型B.单元型C.混业经营型D.职能分工型
21.在我国出现的第一家现代商业银行是(B)。
A.西北农业银行B.英国丽如银行C.中央银行D.中国通商银行
22.利息是(C)的价格。
A.外来资本B.货币资本C.借贷资本D.银行资本
23.下列(D)项目属于信用范畴。
A.财政拨款B.商品买卖C.救济D.赊销
1.商业银行从事的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却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的经营活动,是商业银行的(C),且其可以有狭义和和广义之分。
A.资产业务B.负债业务C.表外业务D.中间业务
2.下列属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是(A)。
A.基础货币B.经济增长C.稳定物价D.充分就业
3.成本推动说解释通货膨胀时的前提是(B)。
A.总供给给定B.总需求给定C.货币供给给定D.货币需求给定
4.可以直接增减流通中现金的货币政策工具是(B)。
A.流动性比率B.公开市场业务C.法定存款准备金率D.再贴现政策
5.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非常重视(C)。
A.恒久收入的作用B.人力资本的影响C.利率的作用D.汇率的作用
6.中央银行若提高再贴现率,将(B)。
A.迫使商业银行降低贷款利率B.迫使商业银行提高贷款利率
C.使企业得到成本更低的贷款D.对商业银行和企业都基本没有影响
7.在多种利率并存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是(A)。
A.基准利率B.实际利率C.公定利率D.差别利率
8.有价证券的二级市场是指(D)。
A.证券发行市场B.货币市场C.资本市场D.证券转让市场
9.下列属于应在资本市场筹集的资金需求是(D)。
A.有一笔暂时闲置资金B.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头寸不足C.流动性资金不足D.补充固定资本
10.下列关于人民币发行管理方面的正确规定是(C)。
A.发行库由商业银行经营B.业务库由中国人民银行管理
C.发行库保存发行基金D.业务库保存回笼基金
1.按照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理,凡是引起资产增加的项目应计入(A)。
A.借方B.贷方C.借贷双方D.附录
2.国际资本流动可以借助衍生金融工具多具有的(C)效应,以一定数量的国际资本控制名义数额远远超过自身的金融交易数量。
。
A.羊群B.冲击C.杠杆D.一体化
3.信用的基本特征是(B)。
A.无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让渡B.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转移
C.无偿的赠与或援助D.平等的价值交换
4.经济全球化的先导和首要标志是(D)。
A.货币一体化B.生产一体化C.金融全球化D.贸易一体化
5.中间汇率是指(D)。
A.开盘汇率与收盘汇率的平均数B.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的平均数
C.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的平均数D.买入汇率与卖出汇率的平均数
6.下列属于我国目前最主要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D)。
A.利率B.汇率C.基础货币D.货币供应量
7.我国现阶段金融监管的具体目标是(A)。
A.维护经营的安全性,竞争的公平性,政策的一致性
B.维护金融业的安全与稳定C.保护社会公众利益D.维护金融业的运作秩序和公平竞争
8.下列方程式中(C)是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
A.MV=PTB.P=MV/TC.M=PQ/VD.M=KPY
9.货币均衡的自发实现主要依靠(A)。
A.利率机制B.汇率机制C.价格机制D.中央银行调控机制
10.在下列控制货币总量的各种手段中,中央银行可以灵活使用的市场性工具(B)。
A.再贴现政策B.公开市场业务C.信贷规模控制D.法定准备金率
1.有价证券的二级市场是指(D)市场。
A.货币B.资本C.证券发行D.证券转让
2.金融二论的代表人物是(B)。
A.马克思和恩格斯B.麦金农和萧C.弗里德曼和施瓦茨D.凯恩斯和托宾
3.在下列影响基础货币增减变动的因素中,(A)的影响最重要。
A.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债权B.中央银行对政府债权C.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化D.国外净资产
4.我国目前实行的中央银行体制属于(D)。
A.准中央银行制B.复合中央银行制C.跨国中央银行制D.单一中央银行制
5.货币均衡的自发实现主要依靠(C)。
A.价格机制B.中央银行宏观调控C.利率机制D.汇率机制
6.下列变量中,(B)属于典型的外生变量。
A.利率B.税率C.汇率D.价格
7.作用力最强的货币政策工具是(D)。
A.公开市场业务B.再贴现政策C.流动性比率D.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8.下列金融工具中属于直接金融工具的是(A)。
A.企业股票B.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C.银行承兑汇票D.银行支票
9.商业信用是企业之间由于(B)而相互提供的信用。
A.生产联系B.商品交易C.物质交换D.产品调剂
10.西方经济学家一般认为利率是由(D)所决定的。
A.货币供求B.利润率C.利润的平均水平D.供求关系
1.有价证券的二级市场是指(B)市场。
A.证券发行B.证券转让C.货币D.资本
2.金融二论的代表人物是(D)。
A.马克思和恩格斯B.凯恩斯和托宾C.弗里德曼和施瓦茨D.麦金农和萧
3.在下列影响基础货币增减变动的因素中,(A)的影响最重要。
A.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债权B.中央银行对政府债权C.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化D.国外净资产
4.我国目前实行的中央银行体制属于(D)。
A.准中央银行制B.复合中央银行制C.跨国中央银行制D.单一中央银行制
5.货币均衡的自发实现主要依靠(C)。
A.价格机制B.中央银行宏观调控C.利率机制D.汇率机制
6.下列变量中,(B)属于典型的外生变量。
A.利率B.税率C.汇率D.价格
7.作用力最强的货币政策工具是(D)。
A.公开市场业务B.再贴现政策C.流动性比率D.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8.下列金融工具中属于直接金融工具的是(A)。
A.股票B.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C.银行承兑汇票D.银行支票
9.商业信用是企业之间由于(B)而相互提供的信用。
A.生产联系B.商品交易C.物质交换D.产品调剂
10.西方经济学家一般认为利率是由(D)所决定的。
A.物价水平B.利润率C.利润的平均水平D.供求关系
1.按照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理,凡是引起资产增加的项目应记入(A)。
A.借方B.贷方C.借贷双方D.附录
2.国际资本流动可以借助衍生金融工具所具有的(C)效应,以一定数量的国际资本控制名义数额远远超过自身的金融交易数量。
A.羊群B.冲击C.杠杆D.一体化
3.信用的基本特征是(B)。
A.无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让渡B.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转移
C.无偿的赠与或援助D.平等的价值交换
4.经济全球化的先导和首要标志是(D)。
A.货币一体化B.生产一体化C.金融全球化D.贸易一体化
5.中间汇率是指(D)。
A.开盘汇率与收盘汇率的平均数B.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的平均数
C.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的平均数D.买入汇率与卖出汇率的平均数
6.下列(D)属于我国目前最主要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A.利率B.汇率C.基础货币D.货币供应量
7.我国现阶段金融监管的具体目标是(A)。
A.维护经营的安全性,竞争的公平性,政策的一致性B.维护金融业的安全与稳定
C.保护社会公众利益D.维护金融业的运作秩序和公平竞争
8.下列(C)是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
A.MV=PTB.P=MV/TC.M=PQ/VD.M=KPY
9.货币均衡的自发实现主要依靠(A)。
A.利率机制B.汇率机制C.价格机制D.中央银行调控机制
10.下列(B)是控制经济中货币总量的各个手段中,中央银行可以灵活使用的市场性工具。
A.再贴现政策B.公开市场业务C.信贷规模控制D.法定准备金率
1.衡量生产一体化的核心指标是(C)。
A.跨国公司海外分支机构的生产值B.海外分支机构的销售额C.国际直接投资额D.海外分支机构出口额
2.影响外汇市场汇率变化的最主要要素是(A)。
A.国际收支状况B.经济增长C.人们的预期D.货币政策
3.下列属于非系统性风险的项目是(B)。
A.购买力风险B.信用风险C.市场风险D.政策风险
4.下列货币政策操作中,引起货币供给量增加的一项是(D)。
A.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B.提高再贴现率C.中央银行卖出有价证券D.降低再贴现率
5.金融监管最基本的出发点是(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金融学 考试 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