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专题身边的化学物质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综合检测练习题无答案word文档.docx
- 文档编号:27527749
- 上传时间:2023-07-02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262.81KB
九年级化学专题身边的化学物质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综合检测练习题无答案word文档.docx
《九年级化学专题身边的化学物质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综合检测练习题无答案word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专题身边的化学物质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综合检测练习题无答案word文档.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化学专题身边的化学物质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综合检测练习题无答案word文档
专题:
“身边的化学物质——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综合检测练习题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
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
“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
”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
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
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
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
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
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一、选择题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
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
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
“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
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
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1.下列家庭常用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要练说,得练看。
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
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
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A. 牛奶
B. 酱油
C. 蒸馏水
D. 葡萄酒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
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
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
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
在观察过程中指导。
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
乌云像大海的波浪。
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
”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
”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
”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
“这就是雷声隆隆。
”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
“雨下得怎样?
”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
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
“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
”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
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
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
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2.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通常使用的物质是( )
要练说,先练胆。
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
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
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
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
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
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
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
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
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
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
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
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A. 硫
B. 木炭
C. 蜡烛
D. 红磷
3.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 因为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B. 因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后集气瓶内的水面上升约五分之一,所以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C. 稀有气体最外层电子数一般为8,所以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D. 因为化合物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4.实验小组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锥形瓶中空气的体积为100mL,注射器中水的体积为25mL,装置气密性良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气球的作用是缓冲装置中的压强变化
B. 打开弹簧夹后,注射器中的水一定全部进入锥形瓶中
C. 红磷熄灭后应该等装置冷却到室温,再打开弹簧夹观察现象
D. 瓶底的细沙可以防止红磷燃烧时集气瓶炸裂
5.做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装置如右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选用红磷是因为反应可以消耗O2,生成固态的P2O5
B. 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硫或木炭
C. 燃烧匙中的红磷越多,水位上升越高
D. 本实验可以证明空气含有N2、O2、CO2和稀有气体
6.“人造空气”帮助人类实现了“太空漫步”的梦想.按体积分数计算,其中含有70%的N2,20%以上的O2,以及少量CO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B. 可以利用Cu与O2反应,测定空气中O2含量
C. 燃烧和缓慢氧化都属于氧化反应
D. “人造空气”的氮气比空气中的氮气含量高
7.下列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比较MnO2和Fe2O3的催化效果
B.
制取并收集CO2气体
C.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
证明CO2的密度比空气大
8.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合理的是( )
A. 制取O2气体时,始终收集不到O2﹣﹣收集O2的集气瓶没盖严
B.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炸裂﹣﹣﹣用于引燃的火柴过长
C. 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少于
﹣﹣﹣红磷过量
D.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铁丝燃烧不起来﹣﹣﹣铁丝可能生锈了
9.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下列对该实验的判断和认识错误的是( )
A. 装置不漏气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B. 没等装置充分冷却就打开弹簧夹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小;
C. 弹簧夹没有夹紧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大;
D. 红磷熄灭后瓶内肯定没有氧气了。
10.通过实验测定了空气组成的科学家是( )
A. 门捷列夫 B. 拉瓦锡 C. 道尔顿 D. 阿伏加德罗
11.用如下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点燃白磷后,慢慢将燃烧匙插入瓶中,塞紧瓶塞
B. 用细铁丝代替白磷进行实验,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C. 不打开瓶塞,聚焦太阳光引燃足量白磷,实验效果更好
D. 若实验过程中,没有将弹簧夹夹紧,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12.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结果发现测定的结果比实际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偏高,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
A. 实验中所取的红磷过量
B. 实验装置可能漏气
C. 实验前没有将弹簧夹加紧
D. 红磷燃烧后未等冷却就打开弹簧夹
13.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某兴趣小组的同学选用了35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如下图)和量程体积足够大的针筒注射器。
将红磷放入试管后,橡皮塞塞紧试管,松开弹簧夹(整套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用酒精灯加热红磷,待燃烧结束,冷却到室温,观察现象。
可以观察到活塞从原来的10mL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 )
A. 1mL刻度处 B. 3mL刻度处 C. 5mL刻度处 D. 8mL刻度处
14.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
设计
实验
目的
探究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探究燃烧所需要的条件
探究铁生锈
需要氧气
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A. A
B. B
C. C
D. D
15.下列实验方案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二、填空题
16.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的水,并五等分水面以上的容积,做上记号。
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
点燃燃烧匙内足量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①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________。
②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最终上升约至________刻度处。
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____。
③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_,该气体________(填“支持”或“不支持”)燃烧。
④若某同学实验时发现:
最终倒流的水低于1刻度处,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写一条)。
17.利用如图实验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请回答:
(1)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现象________ .
(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
(3)当红磷量不足时,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
________
18. 为了测定空气的组成,按下图进行实验:
请通过实验现象和题中信息,按要求填空:
(1)燃烧匙内为什么要盛放过量的红磷?
________ ;
(2)这个实验可以推出氮气________ (填“易”或“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________ (填“活泼”或“不活泼”)的结论;
(3)实验中,若红磷的质量太少,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会________ ,若钟罩的密封性不好,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会__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已知:
镁+氧气
氧化镁(固体),镁+氮气
氮化镁(固体)。
根据上述反应,想一想,能否用镁代替磷来测定空气中的氧气的体积分数?
________
19.如图是由A、B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其中存有50mL空气,给装有螺旋细铜丝的玻璃管加热,同时交替推动两个注射器的活塞,目的是________,玻璃管中的现象是________,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停止加热后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B注射器中,则注射器B中的气体约为________ mL(玻璃管的体积可以不考虑)
20.如图,是某同学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图示。
夹紧止水夹,把盛有少量红磷的燃烧匙在酒精灯上点燃,点着后迅速伸到盛满空气的集气瓶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观察到集气瓶内的现象是________。
等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发现水能倒流到集气瓶中,但不足1/5,试分析造成实验误差的原因(写两点)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21.分析下列实验误差产生的原因(写出一条即可).
(1)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所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20%,可能是因为________;
(2)配制50g质量分数为2%的氯化钠溶液,经检测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1.8%,可能是因为________.
22.下图所示的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A:
向两根燃着的蜡烛中倾倒CO2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该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a________,b________;
②实验B:
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小于
的原因可能是(只要写一条)________;
③实验C:
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
④实验D:
集气瓶内放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⑤实验E:
试管a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该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__组成的。
23.白磷、红磷都是可燃物,都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燃烧。
以下是利用它们的可燃性进行的三个实验,请分别回答问题。
(1)通过实验1可以探究燃烧的条件。
烧杯中放有热水,a、b、c处分别放有药品,实验中只有a处的白磷燃烧。
a与c对比;a与b对比,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和________,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
(2)通过实验2可以测定________ 。
待集气瓶中的红磷熄灭,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当观察到________ 的现象时可达到该实验目的.
(3)通过实验3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前将白磷放入锥形瓶中,称量装置的总质量,引燃白磷,待反应后再称量装置总质量,发现托盘天平保持平衡。
整个实验过程中气球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综合分析上述三个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
(填①~⑥序号)
①实验1中的热水只起隔绝空气的作用
②实验2中红磷可以换成木炭
③实验2若未达到实验目的,可能是由于装置气密性不好
④实验3中的气球起到了平衡瓶内外气体压强的作用
⑤实验3中的气球作用是收集产生的气体
⑥实验3锥形瓶内事先放少量细沙的作用是防止瓶底炸裂.
24.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用下图装置进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
当燃烧停止,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体积的70%。
请回答:
(1)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能进入集气瓶的原因是________ 。
(2)如果镁条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最多不超过其容积的________ %。
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70%,根据空气的组成可推出减少的气体中有氮气。
【发现问题】氮气是怎么减少的呢?
【作山假设】氮气与镁条反应而减少。
【查阅资料】镁条在氮气中能燃烧,产物为氮化镁(Mg3N2)固体。
请你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氮化镁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价。
25. 某同学为了探究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氧气是否一定为纯氧气,若否,则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氧气含量极限时多少?
为此该同学按下表所示比例,用排水法收集氧气,进行实验。
(注:
实验结果与木条的着火点等因素有关,本题按表中所给数据解答)
Ⅰ
Ⅱ
Ⅲ
Ⅳ
Ⅴ
空气体积分数/%
50
70
75
80
85
排水体积分数/%
50
30
25
20
15
带火星木条
复燃情况
复燃
复燃
复燃
火星明亮, 时燃时不燃
火星稍变明亮,不复燃
(1)该实验说明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氧气________ (选填“一定”或“不一定”)是纯氧气;
(2)氧气的体积分数大于________ 时,就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三、解答题
26.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中,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文字表达式,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少于其空气体积的
,分析其原因可能有哪些?
四、实验探究题
27.用集气瓶可完成多种实验。
请根据如下装置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装置A可制取氧气,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当气体收集满后,从水槽中取出集气瓶的正确操作顺序是________(填序号)。
①将导气管移出集气瓶口 ②将集气瓶和玻璃片一起移出水面
③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口 ④将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
(2)要达到装置图B所示实验的目的,集气瓶中装入的试剂是________。
(3)装置C的集气瓶中预先加入了少量水,其作用是________。
28.小刚设计了一套简易装置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将橡胶塞塞紧后的试管体积5等份,做好标记.在试管中加入一小块白磷,用橡胶塞塞紧试管品;等白磷燃烧熄灭后,将试管倒立于盛有水槽中(如图),并在水下将橡胶塞取下.请你回答.
(1)白磷燃烧后,理论上试管内的液面应上升________体积.
(2)若实际实验的结果偏小,可能造成误差的原因是________(回答一条).
29.在今年的化学活动周中,某校兴趣小组同学在《培养中学生基本科学素养的化学实验教学研究》课题组老师的指导下,将课本“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装置(如2图)改进为新的实验装置(如1图)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使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前应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2)【实验过程】步骤1:
在注射器中放入足量脱氧剂粉末(体积为2mL),封闭.
步骤2:
打开弹簧夹,将活塞向右拉至一定距离,关闭弹簧夹.
步骤3:
不断轻轻晃动注射器,至活塞位置不再发生变化.
【数据处理】
(i)实验中需要记录的数据是________.
(ii)上述实验测定过程至少需重复两次,目的是________.
计算得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
(3)【实验对比】实验室常通过燃烧红磷法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2).步骤如下:
(i)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
(ii)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紧塞子.
(iii)________.
(iv)观察并记录水面的变化情况.
多次实验发现,集气瓶内上升的水的体积始终小于瓶内原空气体积的
.
(4)【拓展研究】查阅资料得知,当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降至约7%以下时,红磷不再燃烧.由此可知,燃烧红磷法测定结果不够准确的原因是________.
(5)【实验评价】与燃烧红磷法相比,脱氧剂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优点有:
________.
五、综合题
30.化学源于生活,与工农业生产密切相关。
(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①食品包装中充N2以防腐,是由于N2________。
②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________(填“定性”或“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2)水作为一种化学物质,能参与许多反应。
①铁制品锈蚀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__、水蒸气等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
②NaCl溶液能导电,是因为NaCl在水分子的作用下,解离出________。
(3)合理膳食,均衡营养使我们更健康。
某食品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如图。
①在饼干配料中,富含油脂的是________。
饼干要置于阴凉干燥处,从变化的角度看,是为了________(填“加快”或“减慢”)氧化的速度。
②在农业上碳酸氢铵可用做________肥,但不能跟碱性物质混用,原因是________。
31.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图.实验如下:
用注射器抽取30mL空气(活塞拉至30mL刻度处),硬质玻璃管中空气的体积为50mL;在硬质玻璃管中放入过量铜粉,在右侧导管口套上瘪的气球;点燃酒精灯,反复推拉注射器和挤压气球,待充分反应后,冷却至室温;将气球中气体全部挤入硬质玻璃管,注射器中气体的体积为14mL.
(1)写出铜粉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实验时,铜粉过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木炭代替铜粉进行相同实验.
(3)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________.
32.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时先在容积为350mL的集气瓶中装进50mL滴有红墨水的水,在燃烧匙中放足量白磷,量筒中盛入足量水,按图连好仪器,用激光手电照射白磷,白磷燃烧。
实验结束后,发现集气瓶和量筒中的水均为红色,量筒内的液体体积减少约60mL。
(1)白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根据实验结果,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___(写出计算式和结果)。
(3)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集气瓶内的压强变化是________。
(4)集气瓶中预先装入50mL水,水起的作用是________。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 化学 专题 身边 化学物质 测定 空气 中的 氧气 含量 综合 检测 练习题 答案 word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