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3第一单元中外小说 单元综合检测一含答案和解析人教版.docx
- 文档编号:27525180
- 上传时间:2023-07-02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34.88KB
高一语文必修3第一单元中外小说 单元综合检测一含答案和解析人教版.docx
《高一语文必修3第一单元中外小说 单元综合检测一含答案和解析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必修3第一单元中外小说 单元综合检测一含答案和解析人教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语文必修3第一单元中外小说单元综合检测一含答案和解析人教版
第一单元 中外小说
单元综合检测一
(时间:
10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世界各国的文字学专家,对于文字产生的具体时代有着不同的见解。
一种说法,认定文字的起源并不比语言产生晚,认为人类早在旧石器时代,或新石器时代初期就产生了文字。
持这种观点的人,主要是把人类最早的图画、图示和各种刻记纳入了文字的范围。
他们把原始人的许多岩画称为“图画文字”,也有人把纹文时期的纹记视作正式的文字。
这主要是因为对文字的真正定义和内涵缺乏一个正确的认定。
当然我们很容易想象语言没有形成的时候,人类要表达某种意念或某种信息,只好用手势比划或在地上画图表示。
但是文字终归是文字,它和那些原始的辅助表意手段有着根本的区别,这个根本的区别是不管世界上哪个民族的文字,没有一个不是他们民族语言的符号,尽管世界文字之林中有的是表意文字,有的是表词文字,有的是标声文字,但都是和他们自己民族的语言一致的,凡是语言能表达的,文字就能表达。
所以可以说文字尽管在某种功能上超越了语言,但仍然是语言的辅助工具。
这样的文字,自然是产生在语言产生以后。
还有一种观点也是不能使人认同的。
那就是拘泥于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即没有见到完整的实证材料,就认定事物不存在,就对没有被认识或没有被发现的甚至对理应存在和实际有过但已消失的事物持完全否定的态度。
这种实证主义的方法并非科学的方法。
比如说,在中国古文字起源的研究中,很多人认定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就是最古老的汉字,可在甲骨文被发现以前,人们长期认为商周时期的金文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
这种一见实物就动辄定论的习惯,一直妨碍着对文字起源进行系统的、理论的探讨,也难以形成一个科学的客观的明晰结论。
当然,甲骨文是比金文更为古老的汉文字,有一些甲骨文的单字的结构带有比钟鼎文更为原始的特征,如“
”(子)、“
”(午)、“
”(丁)等。
但人们都能看到,甲骨文的结构比钟鼎文简练,是简化了的古文字。
甲骨文大多是当时用来刻在甲骨片上的占卜记录,为了便于镌刻,经长期演变后形成了一种非常简练的书体。
文字的简化是文字形成以后的行为,所以甲骨文的出现,说明文字的存在已经有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
究竟中国古文字起源于何时?
根据种种依据推断,私以为,中国古文字最早出现在六千年以前的中石器时代,形成于五千年后的新石器时代。
(摘自牟作武《中国古文字的起源》,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字都是自身民族语言的符号,都和本民族语言相辅相成。
B.原始人类用手势比划表达某种意念或某种信息,这种表意手段可以帮助理解语言。
C.有些文字学专家对文字内涵缺乏正确的认定,把各种刻记或纹记看作正式的文字。
D.有实证材料才会认定事物的存在的实证主义研究方法不利于得出科学明晰的结论。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重点阐述关于古文字产生时代的不同见解,并作出了古文字最早出现时代的判断。
B.文章第二段指出错误观点并分析其错误原因后,提出“文字产生在语言产生之后”的观点。
C.对实证主义研究方法,作者先论证其谬误,再阐释概念,最后指出其消极影响,层层深入。
D.文章末段说甲骨文的结构比钟鼎文简练,是为了证明甲骨文出现时文字的存在已有相当长的时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人类最早的图画、图示、纹记等,应当与他们要表达某种意念或某种信息有关,所以与文字的产生关系很密切。
B.我们即使把那些能表达某种意念或某种信息的可视符号认作文字,也不能认定文字的产生比语言产生更早。
C.作者推断中国古文字形成于五千年后的新石器时代,而那时距商朝年代久远,可见甲骨文不一定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
D.作者认为,中国古文字最早出现在六千年以前的中石器时代,这种观点在世界各国文字学家中并未形成公论。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30分)
(一)(2019·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15分)
理水(节选)
鲁 迅
当两位大员回到京都的时候,别的考察员也大抵陆续回来了,只有禹还在外。
他们在家里休息了几天,水利局的同事们就在局里大排筵宴,替他们接风。
这一天真是车水马龙,不到黄昏时候,主客就全都到齐了,院子里却已经点起庭燎来,鼎中的牛肉香,一直透到门外虎贲的鼻子跟前,大家就一齐咽口水。
酒过三巡,大员们就讲了一些水乡沿途的风景,芦花似雪,泥水如金,黄鳝膏腴,青苔滑溜……等等。
微醺之后,才取出大家采集了来的民食来,都装着细巧的木匣子,盖上写着文字,有的是伏羲八卦体,有的是仓颉鬼哭体,大家就先来赏鉴这些字,争论得几乎打架之后,才决定以写着“国泰民安”的一块为第一,因为不但文字质朴难识,有上古淳厚之风,而且立言也很得体,可以宣付史馆的。
局外面也起了一阵喧嚷,一群乞丐似的大汉,面目黧黑,衣服破旧,竟冲破了断绝交通的界线,闯到局里来了。
卫兵们大喝一声,连忙左右交叉了明晃晃的戈,挡住他们的去路。
“什么?
——看明白!
”当头是一条瘦长的莽汉,粗手粗脚的,怔了一下,大声说。
卫兵们在昏黄中定睛一看,就恭恭敬敬的立正,举戈,放他们进去了。
局里的大厅上发生了扰乱。
大家一望见一群莽汉们奔来,纷纷都想躲避,但看不见耀眼的兵器,就又硬着头皮,定睛去看。
头一个虽然面貌黑瘦,但从神情上,也就认识他正是禹;其余的自然是他的随员。
这一吓,把大家的酒意都吓退了,沙沙的一阵衣裳声,立刻都退在下面。
禹便一径跨到席上,并不屈膝而坐,却伸开了两脚,把大脚底对着大员们,又不穿袜子,满脚底都是栗子一般的老茧。
随员们就分坐在他的左右。
“大人是今天回京的?
”一位大胆的属员,膝行而前了一点,恭敬的问。
“你们坐近一点来!
”禹不答他的询问,只对大家说。
“查的怎么样?
”
大员们一面膝行而前,一面面面相觑,列坐在残筵的下面,看见咬过的松皮饼和啃光的牛骨头。
非常不自在——却又不敢叫膳夫来收去。
“禀大人,”一位大员终于说。
“倒还像个样子——印象甚佳,松皮水草,出产不少;饮料呢,那可丰富得很。
百姓都很老实,他们是过惯了的。
”
“卑职可是已经拟好了募捐的计划,”又一位大员说。
“准备开一个奇异食品展览会,另请女隗小姐来做时装表演,来看的可以多一点。
“这很好。
”禹说着,向他弯一弯腰。
“不过第一要紧的是赶快派一批大木筏去,把学者们接上高原来。
”第三位大员说,“学者们有一个公呈在这里,他们以为文化是一国的命脉,学者是文化的灵魂,只要文化存在,华夏也就存在,别的一切,倒还在其次……”
“他们以为华夏的人口太多了,”第一位大员道,“减少一些倒也是致太平之道。
况且那些不过是愚民,那喜怒哀乐,也决没有智者所推想的那么精微的。
……”
“放他妈的屁!
”禹心里想,但嘴上却大声的说道:
“我经过查考,知道先前的方法:
‘湮’,确是错误了。
以后应该用‘导’!
不知道诸位的意见怎么样?
”
静得好像坟山;大员们的脸上也显出死色,许多人还觉得自己生了病,明天恐怕要请病假了。
“这是蚩尤的法子!
”一个勇敢的青年官员悄悄的愤激着。
“卑职的愚见,窃以为大人是似乎应该收回成命的。
”一位白须白发的大员,这时觉得天下兴亡,系在他的嘴上了,便把心一横,置死生于度外,坚决的抗议道:
“湮是老大人的成法。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老大人升天还不到三年。
”
禹一声也不响。
“况且老大人化过多少心力呢。
借了上帝的息壤,来湮洪水,虽然触了上帝的恼怒,洪水的深度可也浅了一点了。
这似乎还是照例的治下去。
”另一位花白须发的大员说,他是禹的母舅的干儿子。
禹一声也不响。
“我看大人还不如‘干父之蛊’,”一位胖大官员看得禹不作声,以为他就要折服了,便带些轻薄的大声说,不过脸上还流出着一层油汗。
“照着家法,挽回家声。
大人大约未必知道人们在怎么讲说老大人罢……”
“要而言之,‘湮’是世界上已有定评的好法子,”白须发的老官恐怕胖子闹出岔子来,就抢着说道,“别的种种,所谓‘摩登’者也,昔者蚩尤氏就坏在这一点上。
”
禹微微一笑:
“我知道的。
有人说我的爸爸变了黄熊,也有人说他变了三足鳖,也有人说我在求名,图利。
说就是了。
我要说的是我查了山泽的情形,征了百姓的意见,已经看透实情,打定主意,无论如何,非‘导’不可!
这些同事,也都和我同意的。
”
他举手向两旁一指。
白须发的,花须发的,小白脸的,胖而流着油汗的,胖而不流油汗的官员们,跟着他的指头看过去,只见一排黑瘦的乞丐似的东西,不动,不言,不笑,像铁铸的一样。
(有删改)
4.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第一段中,洪灾中的民间疾苦被筵宴上大啖酒肉的大员们转化为“水乡沿途的风景”等谈资,这不仅是讽刺,更表达了忧愤。
B.鲁迅善以细节传神,文中写胖大官员脸上“流出着一层油汗”,与写祥林嫂“眼珠间或一轮”一样,都是以外在细节刻画人物内在特征。
C.针对禹提出的“导”的治水方法,众大员软硬兼施,口口声声“老大人”,是以所谓“孝”给禹施压,实质上还是反对禹的变革。
D.文中有意使用“水利局”“时装表演”“摩登”等现代词语,以游戏笔墨颠覆了“大禹治水”的严肃性与真实性,从而传达出历史的虚无感。
5.鲁迅说: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这样的“中国的脊梁”的。
(6分)
6.《理水》是鲁迅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一篇,请从“故事”与“新编”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
(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15分)
赴 宴
文 娟
老人机一响一响的,儿子们在催。
三奶奶把扫到一块的树叶拢进蛇皮袋,心说你们光知道干着急,西北风一刮,树叶儿雪花儿似的。
三奶奶种田出身,土地被征收后,自作主张减掉十岁,出去做马路保洁。
保洁队几次欲裁员,超过六十岁不留用。
三奶奶耍赖皮:
“裁了我,找不到比我更好的。
”三奶奶做事认真负责,比如今天,赴宴归赴宴,阵脚一点儿不乱,一扫帚一扫帚,一片树叶一片树叶,干干净净,清清爽爽。
三奶奶把最后一只蛇皮袋拖到垃圾站时,老人机又响了。
这回是小儿子,问三奶奶到了哪里。
“还在垃圾站。
”三奶奶回小儿子。
“要不,我开车去接你。
”比较而言,小儿子最贴心。
三奶奶四个儿子,四个儿子四辆车,四辆车比赛着摆阔气;越阔气三奶奶越觉得有面子,三奶奶也要面子,不声不响给儿子们贴钱,包括儿子们的儿子过春节、过生日、上大学,三奶奶都要封红包。
三奶奶高兴儿孙们接过红包时的高兴劲。
这叫甘蔗老根儿甜。
这是儿子们的意思,三奶奶说69不摆宴,整数摆。
儿子们说今年摆小宴,明年把亲朋好友喊过来,摆大宴;三奶奶说放家里,我来操办,你们只管回来吃。
儿子们说没档次,城里大饭店里的五子拜寿菜老娘你无论如何学不来的。
“别来接,我骑我的小马达。
”三奶奶把那辆天蓝色小三轮比作“小马达”。
三奶奶骑上小三轮时,时已正午,风儿稳了些,阳光厚了些,汗珠密了些。
三奶奶放慢速度,敞开棉衣扣子,忽然想起一桩事,带给小孙子的三千元忘在换下来的棉衣口袋里。
前些日子,小儿子打三奶奶老人机,说刚升中学的小孙子吵着要“苹果7”。
三奶奶说小孙子从小馋苹果,不奇怪。
小儿子说是苹果牌子的手机。
三奶奶说明白了,这不怪小孙子,怪做手机的拿苹果勾引人。
买一个给小孙子,省得学习不定神。
小儿子说给了更不定神。
三奶奶说别瞎说,小孙子不是这种人,小时候我不给苹果吃就哭,给苹果吃立马不哭。
小儿子吞吞吐吐说苹果手机贵。
三奶奶问三千够不够?
三奶奶手头刚好攒了三千。
坐在屋檐下晒太阳的二奶奶,看见心急火燎赶回来的三奶奶,大声说今天太阳没从西天出来呀!
三奶奶想不能瞒二奶奶,二奶奶儿子替二奶奶摆宴时,前后左右只喊了三奶奶。
三奶奶灵光一现,长话短说,请二奶奶一块去赴宴。
二奶奶倒也爽快,骑上与三奶奶一模一样的小三轮,有说有笑出发了。
不一会儿,二人就到了赴宴的饭店,推门进去,屋里就小儿子一个人。
小儿子说:
“哥哥嫂嫂们等不及,先走了。
”
三奶奶眼眨了眨,要不是碍于二奶奶,早拍拍屁股回家了。
小儿子说:
“你们慢慢吃,大部分菜没动筷子。
”为了“苹果7”,小儿子自告奋勇留下来。
三奶奶明摆着在生气,绝口不提小孙子。
小儿子看情形不利,说老娘其实我最忙,以后电话联系。
三奶奶指着一桌高高低低碗碟,讪笑说:
“看看,肯定花了他们不少钱,我说不要摆,他们偏要……”服务员跑过来,说二位奶奶,账谁去结。
三奶奶搁下筷子:
“说啥?
”
服务员说今天五子拜寿宴打特价,三千,不贵。
三奶奶脸白了白,递过老人机:
“问他们,跑不了,全在里面。
”
二奶奶伸手把老人机挡了回去:
“干啥呢?
别为难孩子们。
”
三奶奶说:
“是他们……”
二奶奶说:
“一样样的。
以后别去扫地了,学我,坐屋里晒太阳。
”
三奶奶问:
“一样样?
”
二奶奶肯定:
“一样样!
”
第二天,三奶奶又拎着饭盒出去了。
三奶奶盘算了一晚上,下月拿到工资,给小孙子买“苹果吃”。
然后,该准备过年的红包啦。
老人机一响一响的……到底自己的儿子,一个个想着念着……三奶奶心里说。
(选自《时代文学·上半月》,有删减)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甘蔗老根儿甜”在文中用来表示老人疼爱自己的孙子。
这句话是一句俗语,引用俗语使文章具有生活气息。
B.文中画线句子运用排比修辞,句式整齐,语言简练而富有神韵;描写了天气转暖的景象,烘托了三奶奶内心的情感。
C.小儿子之所以自告奋勇留下来,除了想为自己的孩子要“苹果7”手机外,还想要表达自己对三奶奶的一番孝心。
D.结尾处写到“老人机一响一响的……”和第一段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并点出了三奶奶的儿子经常给三奶奶打电话。
8.请结合全文分析三奶奶的人物形象。
(6分)
9.二奶奶在文章中有何作用?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6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欧洲航天局发射的“罗塞塔号”航天器,在太阳系内飞行了64亿公里之后,于2014年8月6日在太阳系中与67P彗星汇合,并且释放出菲莱着陆器,这是人类科技文明进步的又一个________的事件。
通过“罗塞塔号”两块太阳能面板搜集太阳能,最终,它在距离太阳4.5亿公里处与67P彗星相遇,实现软着陆。
研究这颗彗星对于理解地球上生命出现的过程有重要的意义。
地球上的水,以及形成氨基酸所需要的有机物,最初可能都是来自彗星。
尽管这次从64亿公里外计划进行的着陆________,但菲莱执行原计划中的研究任务却________,并且可能因电能耗尽而提前结束工作,但它发回的大量实验数据中包括67P彗星表面的化学成分分析,显示了人类向探索彗星的构成又迈进了一大步。
2014年11月15日00时16分,菲莱的电能耗尽,它失去了与地球的联系。
( ),但科学家们仍然期待,在2015年8月,随着67P彗星运行到最接近太阳的地方,足够的阳光仍然有可能唤醒菲莱。
“罗塞塔号”飞行器,在茫茫宇宙中飞行了几十亿公里,________地追逐一颗彗星,在飞行了十几年之后最终在宇宙中汇合,之后它们将共同接近太阳。
这个过程的每一个细节都通过电子信号,被传送到数十亿公里之外的一颗行星上,这个行星上的智慧生命因之激动不已。
10.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独一无二 严丝合缝 步履维艰 孜孜不倦
B.举足轻重 毫发不爽 步履维艰 乐此不疲
C.独一无二 毫发不爽 进退维谷 孜孜不倦
D.举足轻重 严丝合缝 进退维谷 乐此不疲
1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罗塞塔号”通过两块太阳能面板收集太阳能,最终,它实现了软着陆,在距离太阳4.5亿公里处与67P彗星相遇。
B.通过“罗塞塔号”两块太阳能面板收集太阳能,最终,它在距离太阳4.5亿公里处与67P彗星相遇,实现软着陆。
C.“罗塞塔号”通过两块太阳能面板收集太阳能,最终,它在距离太阳4.5亿公里处与67P彗星相遇,实现软着陆。
D.“罗塞塔号”通过两块太阳能面板搜集太阳能,最终,它在距离太阳4.5亿公里处与67P彗星相遇,实现软着陆。
1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菲莱着陆器的彗星探索之旅似乎已经结束了,虽然它融合了人类科技结晶和想象力
B.人类在菲莱着陆器上融合了科技结晶和想象力,它的彗星探索之旅似乎已经结束了
C.人类似乎已经结束了融合科技结晶和想象力的菲莱着陆器彗星探索之旅
D.融合了人类科技结晶和想象力的菲莱着陆器的彗星探索之旅似乎已经结束了
13.下面四个话语情境中存在表述不当之处,请指出五处并加以修改,使之准确、得体。
(6分)
情境一 某同学在春节给老师发去的微信:
毕业之后,学生垂念师恩。
值此春节到来之际,谨祝恩师节日快乐,万事如意!
情境二 电台新闻广播稿:
春节过后,天价机票让回程游客望而却步,大雾天气又让已经“超载”的海南岛陷入了大规模的路面拥堵……滞留游客可望明日离开海岛。
情境三 记者连载报道:
“鸣翠湖开放后,我已多次光顾,不论是春天的姹紫嫣红,还是冬天的玉树琼枝,我都观赏过。
”
情境四 某位中学生代自己家长拟写的请柬:
“我明天乔迁新居,为答谢您的祝福,特于府上备下薄酒……”
14.下面是某校学生心理咨询中心为学生提供的心理咨询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字。
(6分)
四、作文(40分)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一场电视访谈节目中,清华大学的学生梁某表达了他的人生迷茫:
拥有法律本科、金融硕士、新闻传播博士三项清华学历,他不知道自己毕业后该去做什么工作。
针对梁某的困惑,三位嘉宾作出了这样的人生提示:
甲:
你不问自己能为改变这个社会做些什么,却问我们你该找什么工作,你愧不愧对清华十多年的教育?
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乙:
没有“眼前的苟且”,哪有“诗和远方”?
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
丙:
我觉得,你先弄清楚“我是谁”“我要去哪里”。
如果你是鱼,不要迷恋天空;如果你是鸟,不要痴情海洋。
以上甲、乙、丙的三种说法,你认为哪一种更有道理?
请综合材料内容和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和价值判断。
要求: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和抄袭。
单元综合检测一答案及解析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1.解析:
选C A项,“相辅相成”是指互相配合,互相辅助,而文中说“文字尽管在某种功能上超越了语言,但仍然是语言的辅助工具”,所以“相辅相成”表述错误。
B项,文中说“语言没有形成的时候,人类要表达某种意念或某种信息,只好用手势比划或在地上画图表示”,说明用手势比划来表达某种意念或某种信息是在语言未形成时,所以“这种表意手段可以帮助理解语言”表述错误。
D项,对实证主义研究方法理解不准确。
实证主义,是“没有见到完整的实证材料,就认定事物不存在”,即有“完整的”实证材料,才会认定事物存在。
D项表述中缺乏“完整的”一词,故错误。
2.解析:
选C 应为“先阐释概念,再论证其谬误,最后指出其消极影响”。
3.解析:
选B 根据原文“语言没有形成的时候……画图表示”,可知人们在表达某种意念或某种信息的时候,用手势比划或画图表示出现在语言形成之前,所以如果将可视符号认作文字,那自然可认定“文字的产生比语言产生更早”。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30分)
(一)(2019·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15分)
理水(节选)
鲁 迅
当两位大员回到京都的时候,别的考察员也大抵陆续回来了,只有禹还在外。
他们在家里休息了几天,水利局的同事们就在局里大排筵宴,替他们接风。
这一天真是车水马龙,不到黄昏时候,主客就全都到齐了,院子里却已经点起庭燎来,鼎中的牛肉香,一直透到门外虎贲的鼻子跟前,大家就一齐咽口水。
酒过三巡,大员们就讲了一些水乡沿途的风景,芦花似雪,泥水如金,黄鳝膏腴,青苔滑溜……等等。
微醺之后,才取出大家采集了来的民食来,都装着细巧的木匣子,盖上写着文字,有的是伏羲八卦体,有的是仓颉鬼哭体,大家就先来赏鉴这些字,争论得几乎打架之后,才决定以写着“国泰民安”的一块为第一,因为不但文字质朴难识,有上古淳厚之风,而且立言也很得体,可以宣付史馆的。
局外面也起了一阵喧嚷,一群乞丐似的大汉,面目黧黑,衣服破旧,竟冲破了断绝交通的界线,闯到局里来了。
卫兵们大喝一声,连忙左右交叉了明晃晃的戈,挡住他们的去路。
“什么?
——看明白!
”当头是一条瘦长的莽汉,粗手粗脚的,怔了一下,大声说。
卫兵们在昏黄中定睛一看,就恭恭敬敬的立正,举戈,放他们进去了。
局里的大厅上发生了扰乱。
大家一望见一群莽汉们奔来,纷纷都想躲避,但看不见耀眼的兵器,就又硬着头皮,定睛去看。
头一个虽然面貌黑瘦,但从神情上,也就认识他正是禹;其余的自然是他的随员。
这一吓,把大家的酒意都吓退了,沙沙的一阵衣裳声,立刻都退在下面。
禹便一径跨到席上,并不屈膝而坐,却伸开了两脚,把大脚底对着大员们,又不穿袜子,满脚底都是栗子一般的老茧。
随员们就分坐在他的左右。
“大人是今天回京的?
”一位大胆的属员,膝行而前了一点,恭敬的问。
“你们坐近一点来!
”禹不答他的询问,只对大家说。
“查的怎么样?
”
大员们一面膝行而前,一面面面相觑,列坐在残筵的下面,看见咬过的松皮饼和啃光的牛骨头。
非常不自在——却又不敢叫膳夫来收去。
“禀大人,”一位大员终于说。
“倒还像个样子——印象甚佳,松皮水草,出产不少;饮料呢,那可丰富得很。
百姓都很老实,他们是过惯了的。
”
“卑职可是已经拟好了募捐的计划,”又一位大员说。
“准备开一个奇异食品展览会,另请女隗小姐来做时装表演,来看的可以多一点。
“这很好。
”禹说着,向他弯一弯腰。
“不过第一要紧的是赶快派一批大木筏去,把学者们接上高原来。
”第三位大员说,“学者们有一个公呈在这里,他们以为文化是一国的命脉,学者是文化的灵魂,只要文化存在,华夏也就存在,别的一切,倒还在其次……”
“他们以为华夏的人口太多了,”第一位大员道,“减少一些倒也是致太平之道。
况且那些不过是愚民,那喜怒哀乐,也决没有智者所推想的那么精微的。
……”
“放他妈的屁!
”禹心里想,但嘴上却大声的说道:
“我经过查考,知道先前的方法:
‘湮’,确是错误了。
以后应该用‘导’!
不知道诸位的意见怎么样?
”
静得好像坟山;大员们的脸上也显出死色,许多人还觉得自己生了病,明天恐怕要请病假了。
“这是蚩尤的法子!
”一个勇敢的青年官员悄悄的愤激着。
“卑职的愚见,窃以为大人是似乎应该收回成命的。
”一位白须白发的大员,这时觉得天下兴亡,系在他的嘴上了,便把心一横,置死生于度外,坚决的抗议道:
“湮是老大人的成法。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老大人升天还不到三年。
”
禹一声也不响。
“况且老大人化过多少心力呢。
借了上帝的息壤,来湮洪水,虽然触了上帝的恼怒,洪水的深度可也浅了一点了。
这似乎还是照例的治下去。
”另一位花白须发的大员说,他是禹的母舅的干儿子。
禹一声也不响。
“我看大人还不如‘干父之蛊’,”一位胖大官员看得禹不作声,以为他就要折服了,便带些轻薄的大声说,不过脸上还流出着一层油汗。
“照着家法,挽回家声。
大人大约未必知道人们在怎么讲说老大人罢……”
“要而言之,‘湮’是世界上已有定评的好法子,”白须发的老官恐怕胖子闹出岔子来,就抢着说道,“别的种种,所谓‘摩登’者也,昔者蚩尤氏就坏在这一点上。
”
禹微微一笑:
“我知道的。
有人说我的爸爸变了黄熊,也有人说他变了三足鳖,也有人说我在求名,图利。
说就是了。
我要说的是我查了山泽的情形,征了百姓的意见,已经看透实情,打定主意,无论如何,非‘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一语文必修3第一单元中外小说 单元综合检测一含答案和解析人教版 语文 必修 第一 单元 中外 小说 综合 检测 答案 解析 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