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社会心理学知识.docx
- 文档编号:27523500
- 上传时间:2023-07-02
- 格式:DOCX
- 页数:44
- 大小:42.74KB
2社会心理学知识.docx
《2社会心理学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社会心理学知识.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社会心理学知识
社会心理学知识
第一节——概述
社会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的一门基础性分支学科。
概述:
1、社会心理学诞生:
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的著作《社会心理学》,英国心理学家麦孤独的著作《社会心理学导论》先后出版,一般认为这两本著作的问世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
2、孕育社会心理学的母体学科包括:
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哲学、心理学等
………………………………
第一单元——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
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F.H.奥尔波特在《社会心理学》(1924)指出: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美国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认为:
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现实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的影响。
主张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揭示个体社会行为的依存条件,分析个体心理的变化过程。
偏重于社会学的定义
艾尔乌德:
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科学,以群体生活的心理学为基础,以对人类反应、沟通以及本能和习惯行为的群体塑造类型的解释为出发点,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的心理学有赖于对给生活在其中的历史的与社会环境的理解。
综合性定义:
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情境中个体的心理现象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
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
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和反应系统;包括:
个体的习得行为、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人际合作与竞争以及群体的决策行为等
勒温(社会心理学之父)公式1936年提出:
B=f(P,E),B指行为,P指个体,E指个体所处情境,f指函数关系;含义:
行为是个体及其情境的函数,即个体行为是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所处的情境必须被看成是一个相互依赖的因素群;社会行为及其发展取决于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的状况。
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和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1、个体层面(个体社会化与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社会动机、社会学习等。
2、人际层面(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人际沟通、人际关系)。
3、群体层面(群体凝聚、群体心理氛围以及个体与群体的相互作用、社会影响等)。
4、社会层面(风俗、时尚、阶层、阶级以及民族心理特征、国民性等)。
………………………………
第二单元——社会社会心理学简史
美国学者霍兰德,把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划分为
哲学思辨期(启蒙期),古希腊到19世纪上半叶,是对人性的哲学争论。
经验描述期(形成期),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是在观察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
对社会心理学起了直接“催生”作用的重要学术思潮包括(1.达尔文进化论;2.德国民族心理学;3.法国群众心理学;4.英国本能心理学;5.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
实证分析期(确立期),始自20世纪20年代,特点是从描述转向实证、从定性转向定量、从纯理论转向应用;
社会心理学领域使用实证研究方法的两位先驱是:
美国学者特里普力特和德国学者莫德;
F.H.奥尔波特提出社会促进的概念,《社会心理学1924》开创了实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向。
墨菲夫妇出版了《实验社会心理学1931》.
由于实证方法的引入和确定,为社会心理学最终奠定了自己的科学地位。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代表人物:
瑟斯顿(态度量表)、李科特、谢里夫(游动效应)、莫里诺、勒温;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心理学迅速发展,表现出一些新特征:
1.研究领域拓宽,涉及人类社会行为的方方面面;2.理论向多元化发展,提出很多新的小理论来解释与预测行为;3.开始重视应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
4、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提出的有文化人类学背景的“跨文化社会心理学”,为社会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取向和研究途径。
………………………………
第三单元——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价值中立原则;
系统性原则;
伦理原则:
a.在制定研究计划时,研究者应评估其道德可接受性;
b.在研究前,研究者应向被试者说明研究计划的主要部分,并征得被试者同意;
c.在具体研究中,研究者必须采取保护被试者的措施;
d.被试者有退出研究的自由;
e.对被试者提供的资料应加以保密,如公开发表,须经被试者同意;
f.不得和被试者建立研究工作以外的其它关系。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观察法、调查法、档案法。
观察法:
1.自然观察:
特点:
对所观察的行为基本上没有干预。
自然观察是所有研究方法的基础;
参与观察:
特点:
由于身临其境,观察者可能获得较多的“内部”信息。
采用参与观察时应尽量减少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相互作用的负面影响。
通常要隐瞒自己的身份;
调查法(亦称询问法):
1.访谈法:
与观察法一样,也是直接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访谈是访谈者与被访者双方互相影响的过程;
特点:
a.访谈者必须在双方人际沟通中取得信任,使被访者积极配合;
b.为了保证客观性、科学性和有效性,访谈具有特定的目的性和一套访谈提纲设计、编制与实施的原则;
2.问卷法:
是社会心理学研究中使用的最普遍的方法之一;
特点:
a.标准化程度较高,整个过程严格按一定程序进行,保证了准确性和有效性,避免了主观性和盲目性;
b.收效快,能在短期内获得大量信息;
结构:
题目、前言、指导语、问题及备选答案、人口学数据的记录、结束语、计算机编码;设计原则:
目的性原则、全面性原则、非歧义性原则、非暗示性原则、适度规模原则
档案研究法:
是按照一定目的搜集大量的资料(过去的和现在的),通过内容分析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档案资料包括调查报告、个案资料、事件记录、统计资料、出版物及历史文献等;
心理咨询就是档案法的应用;档案法也是一种调查法,是对历史资料的调查;
优点:
对研究对象心理干扰小,适用于跨文化的比较研究和时间跨度较长的趋势研究
2.缺点:
工作量大,费时费力,分析数据难度较大;
如何看待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结果:
实验室饰演的结果不能任意地推广到现实情境中;
学习社会心理学理论,一定要把握其局限和适用范围;
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社会心理学危机”原因,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结论的解释力较弱,有人称之为“大学二年级学生的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结果“生态学效度”一直受到质疑。
社会心理学理论的价值体现在:
1.提高人认识自身的能力;2.提高人的生活质量
………………………………
第四单元——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一、社会学习论,起源于行为主义。
代表人物班杜拉,沃尔特斯于1963年提出社会学习论。
学习机制:
联想(经典的条件发射);
强化(正强化:
奖赏是给予喜欢的刺激;负强化:
取消惩罚,以引发所希望的行为);
模仿;
观察学习:
注意过程;
保持过程(是模仿发生的前提,依赖表象(童年早期形成)和言语编码(童年后期发展出来的)两种表征系统);
动作再现过程(是模仿学习中极为重要的环节);
动机过程(外部强化、替代性强化、自我强化)。
社会学习论的不足:
认为行为决定于过去的学习经验,比较忽视当时的环境细节;
2、倾向于将行为归因于外在的情境,而忽视个体当时的情绪状态和主观感受对行为的影响;3、主要关注外在行为的解释,而忽视内在心理过程的分析。
社会交换论,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创始人是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
主张从经济学的投入—产出的关系的视角研究社会行为的理论;
强调人们之间的互动是物质与非物质的一种交换;
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基本规则;
人们在互动中倾向于扩大受益、缩小代价或倾向于扩大满意度、减少不满意度;
五个相互联系的普遍性命题:
1.成功命题:
某种行为得到相应的奖赏,就会重复这种行为,奖赏越多,重复的频率越高;
2.刺激命题:
相同的刺激引起相同或相似的行为;
3.价值命题:
某种行为的结果对个体越有价值,他重复这种行为的可能性就越高;
4.剥夺—满足命题:
个体重复获得相同奖赏的次数越多,该奖赏对个体的价值越小;
5.侵犯—赞同命题:
没有得到期待的奖赏或受到出其所料的惩罚,会愤怒,出现侵犯行为,此时侵犯行为的结果对他更有价值,反之,得到预期的,甚至超过预期的奖赏,或没有受到预期的惩罚,会高兴,会采取赞同行为,赞同行为的结果对他更有价值。
布劳发展了社会交换论:
社会交换关系是建立在互惠基础上人们自愿的活动,不仅存在于个体之间,而且存在于群体之间和社区之间;还引入了权利、规范、不平等的概念。
三、符号互动论:
源于美国学者詹姆士和米德,始于20世纪30年代。
最早使用“符号互动”的是布鲁默。
符号互动的基本假设:
个体对事物采取的行动是以该事物对他的意义为基础的;
事物的意义源于个体与他人的互动,而不存在于事物自身;
个体在应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时,往往通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和修改事物对他的意义。
主要观点:
心智、自我和社会不是分离的结构,是人际符号互动的过程,三者的形成与发展都以使用符号为前提;
语言是心智和自我形成的主要机制;
心智是社会过程的内化,内化的过程就是人的自我互动过程,个体通过人际互动学到了有意义的符号,然后用这种符号来进行内向互动并发展自我;
行为并不是个体对外界刺激的机械反应,是在行动的过程中自己设计的;
个体行为受其自身对情境的定义的影响和制约;
在个体与他人面对面的互动中,协商的中心问题是双方的身份和身份的意义;
7.自我是社会的产物,是主我和客我互动的结果,主我是主动行动者,客我是通过角色获得形成的在他人心目中的我,即社会我。
四、精神分析论:
也称心理分析论,也称深层心理学,始于19世纪末,创始人是奥地利著名医生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主要概念:
意识与潜意识。
“力必多”是精神分析的核心概念,是性本能,是人类生命力的根源。
快乐原则与现实原则。
生本能(指向生命,代表爱和建设的力量)与死本能(指向毁灭,代表恨与破坏的力量)。
5、人格结构(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集体无意识”为理解人类的社会行为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心理治疗的目的是发展病人的创造性潜力及完整的人格,并不是使病人进入一种不可能的幸福状态,而是帮助他们树立一种面对苦难的、哲学式的耐心和坚定。
新精神分析论:
霍妮的文化因素论:
行为与人格发展的动力不是本能驱力,行为是个体对环境的反应,人格由环境和教育决定,后天因素在神经症和精神病的病因中其主要作用,男女之间的心理差异是文化因素决定的,对焦虑有深刻的看法。
2、沙利文的人际关系学说:
人际关系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社会化与自我概念
………………………………
第一节——社会化
社会化:
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是个体与他人交往,接受社会影响,学习掌握社会角色和行为规范,形成适应社会环境的人格、社会心理、行为方式和生活技能的过程;
社会化涉及社会(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及个体(个体适应社会的过程)两个方面,从社会视角看,是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从个体视角看,是个体与其他社会成员互动,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终身社会化的观点认为社会化伴随人的一生;儿童及青少年时期的社会化是早期社会化;成人时期的社会化是继续社会化。
再社会化:
由于社会急剧变化,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
包括对早期社会化及继续社会化过程中,没有取得合格社会成员资格的个体的再教化,劳教制度就是再社会化。
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1.教导社会成员掌握生活与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2.教导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范;3.教导社会成员明确生活目标,树立人生理想;4.培养社会角色。
个体社会化的基本条件:
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附期;人类有较好的遗传素质(复杂的神经系统)。
个体社会化的主要载体:
家庭、学校、大众传播媒介、参照群体。
社会化的重要类型
一、语言社会化:
个人社会化从掌握语言开始,全部社会化是以语言社会化为条件的。
二、性别角色社会化:
1、性,表示男女在生物学方面的差异,如遗传、内分泌、解剖及生理的差异。
2、性别,指男女在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指的就是性别的差异。
3、性别角色,指社会对男女在态度、角色和行为方式方面的期待。
三、道德社会化:
1、道德观念与道德判断。
2、道德情感。
3、道德行为。
四、政治社会化:
1、国家形象阶段。
2、抽象国家观念阶段。
3、国家组织系统阶段。
………………………………
第二单元——社会角色
社会角色:
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
是对特定地位的个体行为的期待,是社会群体得以形成的基础。
社会角色分类
按角色获得方式分为:
1.先赋角色:
建立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如父母;2.成就角色:
主要靠个体努力获得的角色如老师。
按角色行为的规范化程度分为:
1.规定型角色:
行为的规范化程度较高如公务员、军警;2.开放型角色:
行为的规范化程度相对较低,个体自由度较大,如朋友。
按角色的功能分为:
1.功利型角色:
以追求实际利益为基本目标的角色,如银行家、企业家、商人;2.表现型角色:
以表现社会秩序、制度、价值观念、道德风尚为基本目标的角色如教授、学者,主要发挥社会公平的作用。
按角色承担者的心理状态分为:
1.自觉角色:
对自己的角色扮演有较为明确的意识,并尽力感染观众,如演员;2.不自觉角色:
并未意识到角色扮演,只是以习惯的方式行动如性别角色。
角色扮演三要素:
角色期待、角色领悟和角色实践。
角色失调:
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产生矛盾、障碍、甚至遭遇失效。
分为:
1.角色冲突(角色内冲突、角色间冲突);2.角色不清(应激反应,焦虑和不满足);3.角色中断;4.角色失败(最严重)
………………………………
第三单元——自我、身份与自尊
自我(心理学的古老课题):
亦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包括对自己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
主我与客我是詹姆士关于自我的概念:
主我是认识的主体,主动的自我,是进行中的意识流,观察者;
客我是认识的对象,即被观察者,包括一个人所持有的关于他自己的所有的知识和信念;
主我是自我的动力成分,是活动的过程,客我则制约主我的活动。
米德认为:
镜我是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
罗杰斯认为:
自我概念比真实自我更重要,是个体自我知觉的体系与认识自己的方式。
自我结构:
物质自我(其他自我的载体,是个体如何看自己身体的层面)
心理自我(个体的态度、信念、价值观念及人格特征的总和,是个体如何看自己心理世界的层面)
社会自我(处于社会关系、社会身份与社会资格中的自我,即个体扮演的社会角色,是自我概念的核心,是社会如何看待个体,同时被个体意识到的层面)
理想自我(个体期待自己成为怎样的人,即在其理想中,我该是怎样的,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往往是个体行动的重要原因)
5.反思自我(个体如何评价他人和社会对自己的看法,是自我概念反馈的层面)
自我概念的功能:
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解释经验;决定期待。
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从生理自我(8个月—3岁)到社会自我(3岁—13、14岁),最后是心理自我(10年左右,从青春期到成年)
身份:
由个体的社会地位及处境地位决定的自我认同;身份是由角色构成的;
是其社会地位、社会角色和自我概念三者之间的关系;
社会地位所决定的身份是地位身份,相对稳定,是身份的主体;
处境地位所决定的身份是处境身份,易变。
身份的特点:
客观性、主观性、多重性、稳定性、契约性。
自尊的定义:
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
自尊水平是个体对每一角色进行单独评价的总和。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
自尊是一种高级需要。
自尊需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对成就、优势与自信等的欲望;
二是对名誉、支配地位、赞赏的欲望。
自尊需要的满足会导致自信,个体就会觉得自己有价值、有力量、有地位。
如果自尊遇到挫折,个体可能会感到无能与弱小,产生自卑,以致丧失自信。
詹姆士在《心理学原理》提出的自尊公式:
自尊=成功/抱负。
自尊取决于成功,还取决于获得的成功对个体的意义。
影响自尊的因素:
亲子关系,即慈爱、要求一致、尊重、给予自由等;
行为表现的反馈;
选择参与和扬长避短;
根据相似性原理理性地进行社会比较。
自尊的测量:
罗森伯格自尊量表。
——社会知觉与归因
………………………………
第一单元——社会知觉
社会知觉:
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对他人和群体的知觉是人际知觉,对自己的知觉是自我知觉;
对行为原因的知觉也属于社会知觉的范畴;
社会知觉过程实际上是社会认知过程;
社会知觉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心理活动,人的社会化过程和人的社会动机、态度、社会行为的发生都是以社会知觉为基础的。
社会知觉包括:
1.行为原因;2.人际知觉;3.自我知觉
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
认知者的经验。
图式即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社会知觉时,图式对新观察到的信息起引导和解释的作用,如果大脑中没有解释新信息的图式,则需要形成新的图式。
图式的主要作用:
1.影响对注意对象的选择;2.影响记忆;3.影响自我知觉;4.影响个体对他人的知觉。
认知者的动机与兴趣。
三、认知者的情绪。
………………………………
第二单元——印象形成于印象管理
印象:
是个体(认知主体)头脑中有关认知客体的形象;
印象形成:
个体接触新的社会情境时,一般会按照以往的经验,将情境中的人或事进行归类,明确其对自己的意义,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的过程;
初次印象:
也称第一印象,是素不相识的两个人第一次见面时形成的印象。
印象形成过程中的几种效应:
首因效应,最初获得的信息影响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是第一印象的机制。
不熟悉或者少见的人之间容易出现首因效应,熟悉的人,特别是亲密的人之间容易出现。
近因效应,最新获得的信息影响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一般来说,熟悉的人,特别是亲密的人之间容易出现近因效应。
光环效应(晕轮效应),个体对认知对象的某些品质一旦形成倾向性印象,就会带着这种倾向去评价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光环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现象,是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起作用的。
刻板效应,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人或事较为固定的看法;人们会基于性别、种族、外貌等特征对人进行归类,认为一类人具有比较相似的人格特质、态度和行为方式等。
具有社会适应的意义简化社会知觉过程有限经验的刻板印象有消极作用,产生偏见,歧视。
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总体印象):
人在把各种具体信息综合后,按照保持逻辑的一致性和情感一致性的原则形成的印象。
加法模式:
指人们形成总体印象时,参考的是各种品质的评价分值的总和,个体被肯定评价的特征愈多,强度愈大,给人的印象就愈好;相反个体被消极评价的特征越多,强度越大,给人的印象就越差,越难被他人接纳。
平均模式:
指有些人在总体印象的形成上,并不是简单地把他人的多种特征的评价分值累加,而是将各种特征的分值加以平均。
加权平均模式:
指许多人在形成对他人的总体印象时,不仅考虑积极特征与消极特征的数量与强度,而且还从逻辑上判断各种特征的重要性,依据的是加权平均数。
四、中心品质模式:
指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忽略一些次要的、对个体意义不大的特征,仅仅根据几个重要的,对个体意义大的特征来形成总体印象,一般来说,中心品质模式更接近于大多数人日常生活中印象形成过程的实际情况。
印象管理:
也称印象整饰、印象控制,指个体以一定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即个体进行自我形象的控制。
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形成过程,使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符合自我的期待;
印象管理与印象形成的区别:
印象形成对认知者来说重点是信息输入,是形成对他人的印象;印象管理重点是信息输出,是对他人的印象形成过程施加影响。
印象管理的作用:
印象管理是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方式;
成功的印象管理的基础是正确理解情境、正确理解他人、正确理解自身的状态、正确理解自己所承担角色的社会期待。
印象管理的策略:
按社会常模管理自己;
隐藏自我与自我抬高;
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己;
4.投其所好。
………………………………
第三单元——归因
归因:
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即归纳行为的原因。
行为原因的分类:
内因与外因。
内因:
指存在于个体内部的原因,如人格、品质、动机、态度、情绪及努力程度等个人特征;内归因:
将行为原因归于个人特征;
外因:
指行为或事件发生的外部条件,包括背景、机遇、他人影响、任务难度等;
外归因:
将行为原因归于外部条件;综合归因:
行为与事件的发生并非由内因或外因单一方面的因素引起,而兼有两者的影响的归因。
稳定性原因与易变性原因。
在行为的内因与外因中,有些是可变的,有些事稳定的。
内部原因,比如人的情绪易变,而人格特征、能力则会在长时间内保持稳定;
外部原因中,工作性质和任务难度相对稳定,而气候条件则易于变化。
可控性原因与不可控性原因:
可控性因素——变化的预测;不可控因素——准确的预测。
控制点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罗特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提出的一种个体归因倾向理论。
内控者,认为个人生活中多数事情的结果取决于个体在做这些事情时的努力程度。
此类人的控制点在个体的内部。
外控者,认为个人生活中多数事情的结果是个人不能控制的各种外部力量的作用造成的,他们相信社会的安排,相信命运和机遇等因素决定了自己的状况,认为个人的努力无济于事。
此类人的控制点在个体的外部。
归因原则:
不变性原则(海德是归因思想的创始人,归因时通常使用不变形原则,寻找某一特定结果与特定原因之间的不变联系);
2.折扣原则(HK凯利提出);
3.协变原则。
凯利三维理论:
特异性信息、共同性信息、一致性信息;
如果特异性、共同性、一致性都高,就可能做出外部因素的归因(刺激客体);
如果特异性低,共同低、一致性高,就更可能做出内部因素的归因(行为主体);
如果特异性高,共同低、一致低,归因为情境。
是最全面的归因原则。
影响归因的因素:
社会视角:
(行动者(当事人)、观察者(局外人)对行动者行为的原因的解释会有差别);
2.自我价值保护:
(有自我卷入的事情的解释,带有明显的自我价值保护倾向,即归因向有利于自我价值确立的方向倾斜;
成败归因中,成功时,内归因有利于自我价值的肯定;失败时,外归因则减少自己对失败的责任,这是一种自我防卫策略;
竞争条件下,个体倾向于把他人的成功外归因,从而减小他人的成功对自己带来的心理压力;如果他人失败,则倾向于内归因;
动机性归因偏差:
对他人成败的归因,个体均有明显的使自己处于有利的位置,保护自我价值的倾向;
失眠患者有相反的归因倾向,认为失眠是内部原因造成的);
观察位置:
(归因于突显的、在注意中心的人或物);
4.时间因素:
(随着时间的推移,归因越来越具有情境性,过去很久的事解释为背景的原因,而不是行为主体和刺激客体的原因)。
——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
………………………………
第一单元——社会动机概述
社会动机:
动机是引起、推动、维持与调节个体的行为,使之趋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
由人的自然属性、自然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为自然动机;
由人的社会属性、社会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为社会动机;社会动机是人的社会行为的直接原因。
社会动机的过程:
人的某种需要从未满足状态转换到满足状态,然后又产生新的需要的循环过程;
需要-心理紧张-动机-行动-目标-满足需要、紧张解除-新的需要。
社会动机的功能:
1.激活功能:
是行为的启动因素;2.指向功能;3.维持与调节功能
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
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会心理学 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