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必备精品必修一单元1现代诗歌.docx
- 文档编号:27512641
- 上传时间:2023-07-02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31.31KB
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必备精品必修一单元1现代诗歌.docx
《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必备精品必修一单元1现代诗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必备精品必修一单元1现代诗歌.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必备精品必修一单元1现代诗歌
2020届新课标语文第一轮复习(必修一单元1)
本单元课文所选编的大都是广为传诵的名篇佳作
这些诗作的主题,可以共用一个“情”字来概括:
《沁园春·长沙》中青年诗人的革命豪情,《雨巷》中对丁香姑娘的朦胧爱情,《再别康桥》中对母校的绵绵别情,《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对“母亲”大堰河的赤子之情
鉴赏诗歌有多种方法,如抓住诗歌中的意象,尽可能展开联想和想象,理解诗歌的主旨,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要知人论世,注意作品的写作背景和诗人的思想状况,但又要避免用时代背景去简单地印证作品的思想内容,不以特定的政治事件或诗人的政治遭遇与作品内容一一对应;要注意欣赏诗歌的形式美,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要品味诗歌凝练、含蓄、富有跳跃性和音乐性的语言等。
当代翻译家辜正坤提出了中西诗歌鉴赏的十个角度:
时间角度、空间角度、作者角度、作品角度、读者角度、年龄角度、性别角度、社会文化角度、阐释者角度和译者角度,这可供鉴赏诗歌时参考。
这个单元的鉴赏重点是情感与意象。
情感与意象,既是指单元鉴赏重点,也可以说是诗歌鉴赏的主要方法,即:
鉴赏现代诗歌,一方面要注意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情感,另一方面
要分析诗中运用的意象。
下面分别说说这两个方面
诗歌是以抒情为主的文学样式,即使是叙事诗,也把抒发感情放在一个极为重要的位置。
中国是诗的国度,抒情诗极为发达,“情”是诗的内核。
《毛诗序》中说: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钟嵘《诗品》中说:
“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情性,形诸舞咏。
……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乎诗。
”别林斯基说:
“情感是诗的天性中一个主要的活动因素;没有情感就没有诗人,也没有诗。
”众多论述表明,情感抒发是诗歌最主要的美学特征。
感情是诗歌的内容,人们可以把一部小说、一篇散文、一个剧本的内容复述得头头是道,但是,要复述一首诗写了什么内容,却非常困难,你只能说它表达了一种什么情感,你从中悟出了什么思想。
感悟力差的读者,读一首稍微晦涩一点的诗,可能什么也得不到。
可以说,诗歌的思想情感就相当于小说散文剧本叙写的内容。
诗评家吕进说得好,诗歌内容是“诗中生活的大海蒸发出的纯净、美丽的云霞。
读者从诗中所得到的是感情上的满足、启示与享受”。
正因如此,教学这个单元的诗歌,要让学生反复诵读作品,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以丰富心灵,陶冶性情。
如何体会诗中的情感呢?
尤其是如何把握比较含蓄甚至隐晦的诗歌如《雨巷》、《再别康桥》表达的思想情感呢?
可主要从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诗人的思想生平和诗中运用的表现手法三个方面入手。
欣赏技巧是重要的,但须提醒学生要有意识地增加生活阅历,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文化修养,尤其要广泛阅读中外名诗,培养对诗的感受力和读诗的趣味。
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说的就这是个道理
意象是诗歌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意”即欣赏者的心意、情志,“象”即形象、物象,意象即审美主体眼中的形象或心中的物象,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有形与无形的统一。
欣赏一首诗,外行眼中只是词语与词语的连接,内行眼里却是意象与意象的组合,这些组合担负着表达诗人思想感情的任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表面看是“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六个词语的连缀,六种似乎不相干的物象的拼凑,而从诗歌艺术角度看,是六个意象的组合,而这六个意象又是经过诗人精心选择,是为表达诗人心中的情感服务的。
人们所熟知的古代诗词中常见意象如“春草”“杨柳”“梅花”“明月”“秋风”等,早已不是仅指客观事物本身,而是饱含了诗人强烈的主观感情,读者一看到它们,就会引发丰富的情感联想。
新诗中的意象虽然不如古诗中的意象那样集中、鲜明,意蕴丰富,广为欣赏者所关注与接受,但仍然是欣赏中不可忽视的内容。
要注意区分新诗中的描述性意象和比喻性意象(又称为实生活意象和象征性意象)。
描述性意象或实生活意象,在《再别康桥》《大堰河,我的保姆》两首诗中用得较多,如前一首诗中的“云彩”“金柳”“波光”“水草”“星辉”“夏虫”等,后一首诗中在对大堰河辛苦劳作的生活场景的描写中,诗人用了集束描述性意象群,渗透了诗人对大堰河悲惨身世和凄苦命运的深切同情。
而像《雨巷》中的“丁香”“姑娘”等,则为比喻性意象或象征性意象,我们初中学过的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一诗中的“土地”“黎明”“河流”“歌唱”等,也属于这类意象,它们表达的诗人思想情感丰富深刻,更吸引人,因而更值得揣摩、品味。
高考鉴赏诗歌的情感,可从分析诗中意象入手,才能深入而全面
1.文学常识
①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我国宏大的无产阶层革命家、思维家和军事家,墨客,书法家。
代表作有《沁园春·长沙》《沁园春·雪》《采桑大堰河子·重阳》《七律·长征我爱这土地》《浪淘沙·北戴河》《卜算子·咏梅》等
②戴望舒(1905—1950)诗人,中国当代墨客,生于浙江杭县。
重要作品有诗集《我的印象》《望舒草》《我爱这土地》《望舒诗稿》等,代表雨巷诗作《雨巷》入选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
1928年《雨巷》一诗在《小说月报》上刊出,受到人们注意,他由此获得雨巷诗人称号,成为中国新诗发展史中现代派的代表诗人
③徐志摩:
(1896-1931)浙江海宁人,富商家庭。
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
中学与郁达夫同班。
曾来天津求学于梁启超。
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22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
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常发表诗作,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主要成员,1924年,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任翻译,后随泰漫游欧洲。
1927年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授,1929年兼任中华书局编辑
1930年秋,应胡适之邀,到北京大学任教授。
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
诗集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
④艾青:
(1910--1995)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
早年学于金华省立第七中学、杭州国立西湖艺术院绘画系。
192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专修绘画,并开始诗歌创作。
1932年回国,在上海参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不久被捕入狱,在狱中写成诗作《大堰河--我的保姆》。
1941年到延安,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主编《诗刊》。
1949年后任《人民文学》副主编等职。
1976年10 月后重新获得写作权利,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国中心副会长, 被法国授予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主要作品有《欢呼集》、《宝石的红星》、《黑鳗》、《海岬上》等。
⑤词是我国古代一种可以配乐歌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名诗余、长短句、曲子词等,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词牌。
词按字数多少可以划分为小令、中调、长调。
词有两大风格流派即婉约派和豪放派
2.字音识记
《沁园春·长沙》
百舸(gě)橘子洲(jú)遒劲(qiú)
峥嵘(zhēngróng)携(xié)遏(è)制
漫江(mǎn)寥廊(liáo)挥斥(chì)
惆怅(chàng)稠(chóu)密辟谣(pìyáo)
《诗两首》
彳亍(chìchù)颓圮(tuúpǐ)荇(xìng)
《大堰河——我的保姆》
瓦菲(fēi)叱骂(chì)凌侮(língwǔ)凄苦(qī)火钵(bō)
忸怩(niǔní)典押(diǎnyā)荆棘(jīngjí)辉煌(huīhuáng)
苔(tái)苔藓(tāi)舌苔悄(qiāo)悄悄(qiǎo)悄然
菲(fēi)芳菲(fěi)菲薄切(qiè)一切(qiē)切磋
结(jié)结构(jiē)结实漂(piāo)漂浮(piǎo)漂白
3.形近字辨析
《沁园春·长沙》
稠chóu稠密惆chóu惆怅绸chóu绸缎
寒hán寒冬寨zhài寨子
《诗两首》
消xiāo消沉销xiāo销毁绡xiāo红绡
婉wǎn婉约剜wān剜菜惋wǎn惋惜
《大堰河——我的保姆》
尝cháng尝试偿cháng偿还
膝xī膝盖漆qī漆布
碾niǎn碾场辗zhǎn辗转
棵kē一棵稞kē青稞
己jǐ自己巳sì巳时已yǐ已经
4.词语成语积累
①层林尽染:
山上一层层的树林经霜变红,都像染过一样。
万类霜天竞自由:
万物都在秋光中自由竞相地生活着。
挥斥方遒:
挥斥,奔放。
遒,强劲。
挥斥方遒,是说热情奔放,劲头正足。
寥廓:
宇宙的广阔。
峥嵘岁月:
不寻常的日子
②叱骂:
责骂
辉煌:
光辉灿烂。
童养媳:
领养人家的小女孩儿做儿媳妇,等儿子长大以后再结婚。
这样的女孩儿叫童养媳。
典押:
典当。
忸怩:
形容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
荆棘:
泛指山野丛生的带刺的小灌木。
漂泊:
比喻职业生活不固定,东奔西走。
《09年新课标高考考纲》关涉此单元的要求是:
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
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
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
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
99年高考全国卷、01年高考全国卷、03年高考全国卷,对此内容进行了考查,考查题型是选择题。
但从05-09年五年高考试题来看,各高考考卷均没有单独设题。
需要注意的是,现代诗歌虽然不再单独考查,但是近几年出现了以现代诗歌作为作文的材料的命题趋向,如06年高考山东卷。
较以前相比,考查现代诗歌的方式变得更加灵活了,也更加体现新课标精神,希望2020年的高考考生注意。
1.(1999年高考全国卷,语文,10)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
A.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
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答案】D
【解析】《我爱这土地》的“意”是对土地的眷恋与挚爱。
由此,诗人选取了四个“象”:
土地、河流、风和黎明。
“意”和“象”连接的媒介便是“鸟”,即诗人自己,“假如我是一只鸟”、“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等诗句都证明了这一点。
因此,1999年全国高考第10题D项“‘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即为赏析不当的一项。
2.(2001全国卷,语文,12)对下面一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海
臧克家
从碧澄澄的天空,
看到了你的颜色;
从一阵阵的清风,
嗅到了你的气息;
摸着潮湿的衣角,
触到了你的体温;
深夜醒来,
耳边传来了你有力的呼吸
1956年
注:
臧克家生于1905年10月8日,诸城吕标乡臧家庄人。
臧克家是中国当代著名诗人、作家。
1933年他的处女作诗集《烙印》问世。
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不辞劳苦,辛勤耕耘。
不但写新诗,也写旧体诗,还擅长散文,也尝试着写过小说、诗论和文艺随笔。
以我国新诗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国内外文坛负有盛名。
有诗云:
“狂来欲碎玻璃镜,还我青春火样红。
“年景虽之暮,霞光犹灿然。
”这就是他晚年来的精神矍铄的写照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用平实的语言,分别从视觉、嗅觉、触觉、听觉四个方面写出了他对大海的感受。
B、由远而近、从白天到夜晚,大海给诗人的感觉不尽相同,这些形成了全诗的发展层次。
C、诗人将自己的感觉加以升华,使大海人格化、生命化,向我们展示出大海的整体形象。
D、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壮观的惊喜,也反映了他的人生哲学家,表现了一定的人生哲理。
【答案】D
【解析】这是一首描写大海的诗,它是诗人臧克家将自己对大海的观察所得到的感受,和朴实无华的语言表达了出来,从中我们确实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大海、对大自然壮观景色的惊喜。
但这是一首写大自然景色的诗,丝毫没有透露诗人的人生哲学,也没有表现诗人的人生哲理,所以D项是不恰当的
3.(2020全国卷,语文,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金黄的稻束
郑敏
金黄的稻束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收获日的满月在
高耸的树颠上,
暮色里,远山
围着我们的心边,
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
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
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
静默。
静默。
历史也不过是
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而你们,站在那儿,
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1、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一句涉及的时间,从全诗看,除了“秋天”外,还隐指“暮色”降临之前
B、“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把“皱”与“美丽”并列,寓有讴歌母亲的劳动和感叹时光流逝之意。
C、“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的诗句中,“你们”指诗歌的主要形象“金黄的稻束”。
D、“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这实际上就是稻束“低首沉思”的内容。
【答案】D
【解析】A项“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一句,诗人仿佛拍电影一样,先给“稻束”一个特写镜头,然后又拉开,展现其伫立于秋天田野的背景,以表现“金黄的稻束”作为劳动成果的辉煌和炫耀感,肯定着人类的劳动成就。
它给人的印象主要是视觉上的,但联系全诗看,这两句诗又居于其蕴涵的时间序列“黄昏”“暮色”之始,隐含着时间的意味。
由于我们不能确定它写的就是诗人白天看见的景象,而只能把时间下限确定在暮色降临之前,因此,A项是恰当的。
B项的解说,寓意较明显,也是恰当的,考生不难作出选择。
C项诗人是抒情主人公“我”,而“你们”则指诗人借以寓意抒情的主要形象“金黄的稻束”,所以,C项也不能作为选项。
而D项把“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解说为稻束“低首深思”的内容则显然不恰当。
理由有二:
一、整首诗所出现的形象以及有关形象的感受,都是诗人“我”心中所想、眼中所见,D项也不例外。
它本是诗人的“旁白”,不能理解为“稻束”沉思的内容。
二、即使把它解为“稻束”沉思的内容勉强可通,它也只是一种不太可能的可能性而已,不能把它表述为“实际上就是”的肯定语气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歌以“金黄的稻束”为中心形象展开联想,通过稻田、路上、天空、远山等空间性的位移,传达一时间性的主题——对劳动中生命力的消逝的沉思。
B、诗歌赋予“金黄的稻束”以积极、强烈的视觉印象和消极、“静默”无言的听觉感受,意在利用两者的不协调,把关注点从外在画面转向内在的生命感受。
C、“金黄的稻束”“收获日的满月”等形象都具有圆满意味,但诗歌未写收获日的快慰和满足,却引人思考劳动者母亲的“疲倦”
D、“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一句中的主体,应该是美丽的母亲,而不是如雕像一样站在“秋天的田里”沉思的“稻束”。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主要是分析和鉴赏的能力。
A项是对本诗主题和结构的概括和归纳,指明诗歌中心形象“金黄的稻束”引发的联想由点及面、由空间而时间地形成一个探寻劳动意义的结构:
对人类劳动中生命力消逝的沉思,因而它是正确的和恰当的。
B项考查对诗歌表达技巧的把握,也是正确的。
C项在考查考生体味不同诗歌形象所传达的不同意义的能力基础上,进入对诗歌深层意义的把握,也是正确和恰当的:
说“金黄的稻束”“收获日的满月”都具有圆满意味不难理解。
“金黄”指稻束成熟,指劳动的收获,而“收获日的满月”则传递不仅劳动的而且时令的圆满信息,但与这一切相对照的,却是诗人想到的“无数个疲倦的母亲”和她们“那皱了美丽的脸”。
在这种诗人的“残酷”中,诗歌所要揭示的东西也就清楚地表现了出来。
D项为选项,它对本诗赏析之所以不恰当,是因为其内容完全是错误的。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一句中的主体只能是“你们”即“稻束”。
虽然那伟大的疲倦的主体是劳动者母亲,但“肩荷”了这种“疲倦”的主体,却只能是劳动的结晶——“金黄的稻束”,因此,它应该作为选项
4.(2020年高考山东卷,语文,23)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星星
雷抒雁
仰望星空的人
总以为星星就是宝石
晶莹,透亮,没有纤瑕
飞上星星的人知道
那儿有灰尘、石
和地球上一样复杂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
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
注意:
①联想或感悟要与这首诗的寓意有关。
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③不少于800
字。
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解析】这是一道以现代诗歌为材料的新材料作文。
如果想写好这篇作文得先弄懂这首诗歌的主旨,这样就不跑题了。
这首诗歌只有一个主要意象——星星,仰望星空的人认为它晶莹,透亮,没有纤瑕,飞上星星的人却发现那儿有灰尘、石和地球上一样复杂。
由此,可以立意为:
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完美的,都有缺憾,人应该学会接受事物的缺憾。
或者可以从如何正确看待事物方面下手,可以立意为:
要越过现象看本质,要全面地看问题
一、基础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百舸(gě)碧透(bì)峥嵘(róng)挥斥方遒(qiú)
B.颓圮(tí)篱墙(lí)彷徨(páng)默默彳亍(chìchù)
C.河畔(bàn)青荇(xìng)漫溯(sù)星辉斑斓(lán)
D.火钵(bō)纤绳(qiān)飘泊(bó)忸怩不安(niǔní)
2.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咒语凌侮荆棘团脐B.舵手湿漉跫音花辨
C.榆荫荡漾寂廖浮藻D.艳影凄宛呕歌羯石
3.下列句子横线处应依次填入的词语是()
①没有深厚的生活积淀和艺术功底是写不出高的诗歌作品的。
②舒婷把这个深厚的感情在她的诗歌里,希望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③鉴赏时,要体会这些诗的章法、韵律及其它方面的特点,认真诗的意象。
A.品位灌注揣摩B.品味贯注揣测
C.品味灌注揣测D.品位贯注揣摩
4.下列作品、作家、时代(国别)及体裁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再别康桥》———徐志摩———当代———诗歌
B.《雨巷》———朱自清———现代———诗歌
C.《沁园春•长沙》———毛泽东———现代———诗歌
D.《在一个地铁车站》———庞德———意大利———诗歌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诗歌是文学体裁的一种,按时间可分为古代诗歌和现代诗歌。
古代诗歌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也包括词和曲
B.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内容的需要不尽相同,有的直接抒情,如《再别康桥》;有的“托意于物”,显示作者的联想和寄托,如《篱笆那边》。
C.我国第一部新诗集是胡适的《尝试集》。
此后,以徐志摩、闻一多为代表的“新月诗派”,以鲁迅为旗帜的“创造社”等不断丰富着中国现代诗坛。
D.外国诗歌、诗体流派众多。
其中最重要的诗体有:
十四行诗,欧洲重要的抒情格律诗;俳句,日本古典短诗。
重要的流派有:
湖畔派、象征主义、唯美主义等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阅读下面的诗词,说说“丁香”在这里被赋予了什么含义?
B.他勇敢坦言地声言:
“我是地主的儿子,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大堰河的儿子。
”
C.鉴赏诗歌应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意象,同时品味语言、发挥想象,感受充溢于作品的真情。
D.如何理解《风雨》中“风雨”的含义?
诗中几个比喻用得好在哪里?
7.下列诗句节拍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A.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B.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C.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D.我/有/年轻的/舵手的/忧怀
8.下面两句的横线上依次填入的两句应当是()
①鉴赏诗歌,正是要通过语言媒介,去。
②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的诗人都是大自然的朋友,我国唐代有山水、边塞诗派,英国有“湖畔派”,山川风物给他们灵感,
①a感受作品中鲜明的形象,深入作品的意境之中,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b深入作品的意境之中,体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作品中鲜明的形象。
②a他们从春花秋月中寻求寄托。
b春花秋月给他们以寄托
A.aaB.abC.baD.bb
二、填空题
9.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细草微风岸,。
,。
名岂文章著,。
飘飘何所似,。
(杜甫《旅夜书怀》)
(2)漫江碧透,。
,,万类霜天竞自由。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3)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
此情无计可消除,,却上心头。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4)江南好,。
日出江花红胜火,。
能不忆江南?
(白居易《忆江南》)
10.“意象”是我国古典诗歌美学中的一个术语,它包括“意”和“象”两方面的内容。
“意”指的是,“象”指的是。
11.“新月派”提倡“三美”的诗歌创作主张,即、和。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我不知道风
徐志摩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在梦的轻波里依洄。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她的温存,我的迷醉。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甜美是梦里的光辉。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她的负心,我的伤悲。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在梦的悲哀里心碎!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黯淡是梦里的光辉。
(1)你觉得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绪?
(2)“甜美是梦里的光辉““黯淡是梦里的光辉”,这两句与《再别康桥》中哪个句式相似?
谈谈你的理由。
13.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沁园春•雪
毛泽东
1936年2月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词的上阕写了哪些意象?
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与“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分别是《沁园春雪》和《沁园春长沙》的结句,它们在思想内容上有什么相通之处?
14.(山东师大附中202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26)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沙
苗得雨
世上好像———
只有沙最不值钱
然而,最宝贵的东西———金,
就在它的里面。
阅读短诗,根据诗的寓意,发散自己的思维,大胆联想与想象,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题目自拟,文体不限(除诗歌外)。
答案解析
1.A(B颓tuí;C畔,pàn;D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届高三 语文 一轮 复习 必备 精品 必修 单元 现代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