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图.docx
- 文档编号:27510205
- 上传时间:2023-07-02
- 格式:DOCX
- 页数:23
- 大小:2.94MB
园林景图.docx
《园林景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景图.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园林景图
获奖园林小景赏析(组图)
汉网
2006-06-26
来源:
长江日报
收藏此页到博采
农趣
▲农趣 一等奖
&nbs
p;小景简介:
白墙青瓦,幽幽翠竹,半虚掩的木门,这片空间是门里?
抑或是门外?
还有那随意摆放的农具似乎在告诉人们:
主人刚刚离开,请宾客驻足稍等片刻。
繁忙拥挤的城市里,何来一片山林野趣让匆匆的脚步得以片刻歇息?
位于江岸区竹叶山集贸市场入口处的“农趣”主题花坛,正可以满足城市人寻觅已久的渴望。
本花坛以“梯田”为设计灵感,撷取桂林龙阳梯田层层叠叠的形式,结合一系列农家趣味元素,在车水马龙的城市交通干道旁打造出一个层次鲜明、形式新颖的自然式立体花坛。
设计以绿色植物为主,在视线焦点搭配一些花朵。
小而密集的矮生草花,观赏期特别长。
花坛从理念到手法上都以都市人为服务对象,同时还结合周边环境,使其巧妙地和城市融为一体。
专家点评(深圳大学教授曾宪均):
“农趣”成功之处,首先在于主题与环境的紧密结合。
集贸市场是城乡间的主要接口之一,从选购农家产品延伸到领略乡村风情,令人感到清新自然,妙趣横生;其次是花坛巧妙地利用地形高差筑成“梯田”形状,层叠蜿蜒,优美流畅;再顺势种植竹林、芭蕉、松柏等常绿植物以及一些花小叶密的矮生草花,使花坛的观赏期较长,又极具田园风光。
特别值得称道的是,这座花坛的建设,一改集贸市场门前垃圾遍地、臭水横流的常见景况,为江城街头平添了一丝人文关怀之风。
“农趣”花坛的背景是粉墙修竹,由于竹稀且高,墙平贴地,没有了竹影映墙的画意,倒显出了刻意雕琢的败笔,如果改为竹篱爬藤,前植丛竹,当会另有一番风韵了。
香池攘绿
▲香池攘绿一等奖
小景简介:
此景点位于古田正路与古田三路的交会处,占地500余平方米。
主要景点有桂花林、旱池、木桥、景亭、竹林等。
景点中心处的旱池将其他景致贯穿一体,将植物的芳香与宜人绿景呈现在人们眼前。
从空间上看,入口处的开敞和景亭处的收敛,让人感到收放自如,地形的层叠不穷,让游人有步移景异之感,使整个景点充满活力。
景园设计的目的,在于给人们提供一处休闲场所,使得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专家点评(武汉大学教授陶友松):
这一景点面积较大,占地约500平方米,属于可游式小景点,它将基址上原有行道树融入其间,浑然天成,表现出设计构思的生态观点。
其地形起伏和入口处理都考虑到该景点位于两路交叉路口的区位特点,旱池和步行小道做工精细,工程虽然景不大,着墨不多,但是所创造的意境却是悠然深远的。
木结构的景亭平易近人,创造了休憩条件,反映出建造者“以人为本”的理念。
亭子的屋面如刷成深色则会更加入画。
咫尺山林
▲咫尺山林二等奖
小景简介:
位于青山区鄂州路口,采用微型园林的方式,以假山、对节桩、紫薇桩做主景,配三两株桂花、红枫。
分主次两座山,点缀苏铁、枸骨球、栀子花球、红继木球、金边凤尾兰、铺地柏、黄叶小檗、紫叶小檗等小花灌。
好似一处微型自然环境景观:
有山、有石、有树、有花、有草……咫尺山林包罗万象,有着自然美与人工美。
表达了现代都市人对大自然的追求与向往,达到较佳生态、生活和审美效果。
专家点评(武汉大学教授陶友松):
本小景的构思就是要在大城市中的小面积土地上,创造出耐人观赏的山林景色,符合长久居住于城市的人们对于自然景观的向往。
面积虽然只有咫尺,但是由于林木丰富,地形起伏,形成了山林景象,构思是新颖的,手法是独特的。
在青山区良好的绿化基础上,本小景如同一颗精美的绿珠镶嵌在碧绿的锦缎上。
林中即景
▲林中即景二等奖
小景简介:
茂密的森林中,潺潺小溪缓缓淌过,水边石缝中的野花尽情绽放,林中蘑菇在茁壮生长,松鼠、野兔们步出小木屋,尽情沐浴着大自然的恩泽。
设计保留了现状基址上的杜英、广玉兰、女贞等乔木,补充种植了三角枫、桂花等树种,形成街头茂密的小森林。
林下则是由各种整形植物造型的蘑菇、石粒汇成的溪流、小石桥、耐阴的地被花灌木、小木屋、动物扎景小品等,这些丰富的造园素材和造型,展示出一幅幅生动、和谐、趣味的林中景观。
专家点评(武汉大学教授陶友松):
该小景利用基址上的原有树木,并使用了相对多样化的植物品种,创造出使人联想起茂密森林的意境,由于植物品种丰富,有杜英、女贞、广玉兰以及三角枫、桂花等,形成不同的植物季相,这在大城市中十分难得。
该小景使用的造园素材基本上都是天然生态的,创造出城市山林的小景令人感到清新雅致。
碧波帆影
▲碧波帆影二等奖
小景简介:
这个小景扬帆在洪山区珞狮南路。
它采用耐高温特点的棕榈,配植黄杨球,法国冬青、笔柏,形成曲线优美的街头园林风格。
在树种的选择上充分考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统一,在街头景观前的曲线花坛设计中采用了月季花,配植黄杨球,这样碧波帆影的街头园林景观就会在行进中产生序列变化,不会由于景色单一感到视觉疲劳。
“碧波帆影”的街头园林景观采用船形花池和波浪形花坛相结合的形式,来体现园林景观与环境氛围相结合的设计理念,给人们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联想和心理暗示,呼唤爱护环境。
专家点评(湖北美术学院教授张征宇):
“碧波帆影”,在设计上取“碧波浩渺,帆影点点”之意,采用船、波浪形花墙和悬挂的风帆形象,结合地处交通道口、临水傍路的地形,以常见的植物花卉,通过高低错落、曲直对比的图案效果,传达出一种景观外的信息,一种“韵外之致”的意境,既丰富了城市街头景观,又为广大市民提供了喜闻乐见的欣赏对象,是一个设计立意和地形环境成功结合的景观小品。
不足的是,景观造型和施工制作上略显粗糙,尤其是风帆的形式和材料,在使用上缺乏耐久性,也影响了美观。
幸福之桥
▲幸福之桥三等奖
小景简介:
以山坡上弧形的拱桥及挺拔的棕榈为构图中心,其背景为深绿色的雪松林、杜英林,近景则配以色彩绚丽的花灌木、景石等细部小品,“花浪”似流水般从桥孔中泻出,其造园意境烘托出人们多姿多彩的幸福生活,同时与其所处的位置——金桥大道相呼应。
专家点评(湖北美术学院教授张征宇):
“幸福之桥”作为具有艺术化倾向的景观,在特定的地理位置——金桥大道口,采取在山坡上以弧形的石拱桥及挺拔的棕榈为构图中心,雪松林、杜英林为背景,以色彩丰富的花灌木、景石为花溪般从桥孔中流出,创造出一幅绚丽多彩的景观画面。
其利用地形做文章,在山坡高处放置石拱桥,以桥为主体,用花卉和景石为元素构成流动的花溪,顺坡而下,贯穿整个景区,立意新颖,构思巧妙,主题突出,结构完整。
美中不足的是,作为景区主体的石拱桥,形象不完整,仅设计为单面形,影响了视觉效果。
自然
▲自然三等奖
小景简介:
该景点位于友谊大道与园林路口交会处,长21米,宽约10米,与钢都花园124街铁栏院墙紧邻。
由于院内建筑和绿化都具有良好的景观效果,因此可借其之长,设计以宽疏为宜。
本设计取名《自然》,以盆景的方式展现,苏铁为主要植物,周围用石自然陈列,用厚重石块来衬托苏铁舒展、矫健的绿叶。
另外,点缀一些剑蘑、花卉,使地面活跃起来,形成南方山涧的自然野趣。
专家点评(华中科技大学教授管凯雄):
该小景采用盆景处理手法,精选若干优美山石,在高低错落的铁树映衬下显出几分椰林海风的景致,全景处理层次丰富,手法洗练,落落大方。
听音
▲听音三等奖
小景简介:
位于京汉大道与利济路交叉口西南角,景点面积约为220平方米。
运用借景寓意的手法,营造出朴素、清纯的自然民俗亲水景观,凸显出“人与自然和谐”的永恒主题。
一幅“悠居绿景渔歌欢,鸟啼涟漪共蝉音”的立体山水画,展示在现代都市人的眼前……
专家点评(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管凯雄):
该小景选址于居民楼与城市干道间,空间设计充分考虑了居民使用的特点,成片的植物修剪成流畅的线型,犹如优美的旋律从心底流淌出来,既紧扣主题,又能让人们在闹市中得到一片安静去处。
四季之歌
▲四季之歌三等奖
小景简介:
该景点地处汉阳大道湖北天发富洪石油加油站门前,花坛长21米,宽4.6米。
花坛为错层设计,累计四层,使立面富有变化。
花坛正面为大理石,呈现出现代都市风格。
设计理念:
一年四季,春夏轮回。
通过四个层次的递增与不同植物的配置体现四季的变化,鸣响四季之歌。
植物配置:
梅花为春的使者;桂花浅品秋的清香;五针松为傲霜斗雪的勇士;秀丽的山峰透出夏的清凉。
整体构图富有立体变化。
通过色块与球形、落叶与常绿植物间的搭配,既勾勒四季的兴替又反映植物生态的正常变化。
专家点评(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管凯雄):
该景采用盆景处理手法,倒也俏皮活泼,植物配置体现了四季的主题,形态、色彩丰富宜人。
需要注意的是,要挖掘小景所处环境与主题的关系,风格宜统一。
长城
▲长城三等奖
小景简介:
俗话说得好:
“不到长城非好汉。
”常青路花坛在设计上采用了“长城”这一家喻户晓的形象元素。
在一定范围的畦地上堆积出微地形,并利用精心修剪的绿色植物体现长城蜿蜒的形态,同时在竖向上也突出长城雄伟大气的感觉。
在长城下方,依照花坛三个朝向分别配置了松柏、丛竹、梅花、高山杜鹃等植物。
色叶交错,季相多变,并且从三个不同的方向欣赏都有不同的景观。
从内涵上来说,松、竹、梅作为我国特有的常用装饰素材,历来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
它体现了不畏困难,坚贞不屈的精神,而这一精神又与我们中华民族所崇尚的品德相一致。
在此处配置松、竹、梅等植物无疑在内在精神上把“长城”主题进一步加以升化了。
专家点评(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管凯雄):
该小景植物丰富,季相变化明显,竖向上有起伏,观赏方位和景观层次丰富多变,选择“长城”为主题并用植物修剪出长城的映像等不失为一种好的构思。
其不足之处在于目前植物尚不丰满,使得“长城”气势尚缺,另外松、竹、梅等内涵丰富的植物会赋予小景过于沉重的意味。
[转] 园林植物配置粗悟:
“五项原则、十八字纲领” 2013-11-718:
58 阅读
(1) 转载自郭亮
∙赞(205)
∙评论
∙转载(825)
∙分享(365)
∙复制地址
∙收藏夹按钮收藏
∙更多
上一篇 | 下一篇:
异形天花的施工方...
五项原则:
“仿”“多”“位”“景”“适”
1、仿—仿生原则
根据植物习性和自然界植物群落形成的规律,仿照自然界植物群落的结构形式,经艺术提炼而就。
师法自然,虽由人做,宛自天开。
2、多—植物多样性原则
尽可能多地运用植物种类,达到生态多性要求。
3、位—生态位原则
应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位特征,合理选配植物种类,避免种间直接竞争,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
4、景—景观艺术性原则
植物配置不是绿色植物的堆积,也不是简单的返朴归真,而是审美基础上的艺术配置,“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
5、适—适地适树原则
尽可能多用乡土树种,保证效果的稳定性。
十八字纲领:
“显”“礼”“清”“渐”“巧”“稳”“衡”“幻”“韵”“律”“变”“突”“借”“挡”“顾”“场”“错”“虚”
1、显—“好东西”尽可能放在显眼处,彰显价值。
2、礼—植物的最佳观赏面,尽可能朝向主视点,必要时还可向主视点微俯5度左右。
3、清—表现一定主题时,逻辑思维一定要清晰,切不可一切都想表达,忌“语无伦次,话不由衷”。
4、渐—树种变化,群落过渡,采用渐变手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5、巧—尽可能在观赏面反向不显眼处收头。
6、稳—基调树种要明确,在保证上层树冠飘逸的同时,也要尽量使用球类植物使整个林层的重心下沉,求得相对的稳定并控制全局。
7、衡—注意整个画面或空间重量感的均衡。
8、幻—通常把常绿树理解为实,落叶树为虚,注意虚实的结合。
9、韵—有些主题可反复强调。
(主旋律)
10、律—空间的大小间距,景点的布置等等要有一定的节奏感。
11、变—植物的大小、高低、粗细,常绿与落叶、叶片的大小、质感、色彩和花期以及天际线,林缘线,投影线,要有丰富活泼的变化。
12、突—该精处精,粗细结合。
有所为有所不为。
13、借—巧于因借,把好的风景借进园来。
14、挡—用植物遮挡不雅欠美之物。
15、顾—植物搭配需协调,相互间要有顾盼关系。
16、场—空间疏密处理:
“密不插针,疏可走马”,“疏密有致,收放自如”。
17、错—不等边三角形构图:
高低错位、前后左右错位,无论平面布局还是空间处理均须遵循。
18、虚—用有形的植物追求特有的空间效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园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