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山学校里的21条教育秘诀.docx
- 文档编号:27502486
- 上传时间:2023-07-02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35.94KB
夏山学校里的21条教育秘诀.docx
《夏山学校里的21条教育秘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夏山学校里的21条教育秘诀.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夏山学校里的21条教育秘诀
《夏山学校》里的21条教育秘诀
《夏山学校》的作者是被英国《泰晤士报》评选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12位教育家之一的A.S.尼尔。
尼尔既是本书的作者,也是夏山学校的创始人。
相信很多家长应该看过《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小豆豆上的那所让她快乐的都不想回家、即使回家第二天又盼望着能早点起床去上学的学校巴学园,其实就是以夏山学校为原型创办的。
夏山学校和传统学校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的办学理念:
让学校适应学生,而不是让学生适应学校,说的再通俗一点就是“以学生为本”。
之所以有这样的办学理念,是基于两个假设:
第一个假设:
孩子的天性是善良的而不是邪恶的。
这其实就是一种信任,而信任可以产生巨大的力量。
就像一句俗话说的,你相信孩子是什么样的人,他终将成为什么样的人。
美国纽约州第一位黑人州长——罗杰.罗尔斯出生于美国纽约声名狼藉的大沙头贫民窟,这里环境肮脏、充满暴力,是偷渡者和流浪汗的聚集地。
因此,他从小就受到了不良影响,读小学时经常逃学、打架、偷窃。
一天,当他从又窗台上跳下,伸着小手走向讲台时,校长皮尔保罗将他逮个正着。
出乎意料的是,校长不但没有批评他,反而诚恳地对他说:
“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一定会是纽约州的州长”。
听了这话,小罗尔斯大吃一经惊,因为在他不长的人生经历中只有奶奶让他振奋过一次,说他可以成为五吨重的小船的船长。
他记下了校长的话并坚信这是真实的。
从那天起,“纽约州州长”就象一面旗帜在他心里高高飘扬。
罗尔斯的衣服不再粘满泥土、罗尔斯的语言不再肮脏难听,罗尔斯的行动不再拖沓和漫无目的。
在此后的40多年间,他没有一天不按州长的身份要求自己。
51岁那年,他终于成了纽约州的州长。
由此可见,信任的力量是无穷的。
第二个假设:
孩子有自己内在的发展规律,任何人为的干预,都将会破坏这种规律。
法国思想家、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
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
如果我们人为地打乱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果实早熟,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也就是说,我们将造就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经说过,教育应该是农业,而不是工业。
包括不少父母应该知道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尔曾经做过的“同卵双生子爬楼梯实验”,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教育太急,太快了,只会适得其反。
正是因为基于这两个假设,所以夏山学校的孩子是自由的,尤其是在对待学习上。
可以上课,也可以不上课,只要自己喜欢,可以连续好几年不上课。
有个叫汤姆的男孩,5岁来到夏山,17岁离开,12年时间里一堂课也没上过。
这在传统教育看来绝对是不可思议的事情,把学习这么不当一回事,以后凭什么在社会上立足?
如何适应社会上的固有的规矩?
我相信很多家长应该也有这种疑问。
所以传统教育界称夏山学校为“放任学校”,暗示这里面的孩子都是一些无法无天的野蛮孩子。
不过确实,刚开始来夏山学校的孩子几乎都是父母没有任何办法应对的问题孩子:
厌学的,叛逆的,自卑的,攻击性强的。
说的通俗点,父母也是拿孩子“死马当成活马医”。
然而来到夏山后,这些孩子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喜欢学习,独立性强,充满自信,多年后他们成为了杰出的艺术家、设计师、演员、科学家、数学家。
更重要的是,这些职业是他们的兴趣所在,从这个角度说,他们都成为了最好的自己。
用尼尔的话说就是:
那些不热心的学生在训练下念完大学,将来成为没有想象力的老师、平庸的医生和无能的律师,他们本来也许是上等的技工、顶呱呱的泥水匠或一流的警察。
那作为学校校长,同时也扮演着孩子们家长的尼尔(刚开始学校里的孩子只有三四十个,并且全都是寄宿生,只有放假才能回家),他的哪些教育秘诀值得父母借鉴呢?
1,就事论事,不攻击人格
不少家长都有类似的困惑:
孩子侵犯了自己的利益,自己实在忍无可忍的时候,究竟可以不可以对孩子发脾气。
发吧,担心对孩子造成伤害;不发吧,自己又憋的难受。
怎么办呢?
看看尼尔的方法。
有一年春天,尼尔花了好几个星期种土豆,土豆长势也很不错。
有一次尼尔发现自己辛辛苦苦栽种的土豆,竟然有8颗被连根拔起。
尼尔非常恼火,对那些捣蛋的孩子大发脾气:
“我的土豆可是花了我很多心血,看到它们被连根拔起,我非常生气,生气的都想打人骂人了。
这是我的土豆,我的土豆就不该被别人侵犯。
”奇怪的是,自从尼尔发过脾气后,再也没人破坏过他的土豆。
一方面,尼尔说出了感受,通过发脾气释放了情绪,表达了不满,捍卫了自己的权利;另一方面,他只是就事论事,并没有对孩子的心理上造成伤害。
所以,当孩子的行为侵犯了大人的正当权利的时候,大人要说出孩子给自己造成的具体妨碍,以及自己真实的感受,包括大人的期望,这样,孩子才能找到与大人相处的合理界限,同时也有了努力的方向。
比如,家里要来客人了,大人刚刚收拾好客厅,没过多久,又被孩子乱丢的玩具弄得乱七八糟,大人劝说了孩子几次,孩子依然无动于衷,这个时候大人就可以对着孩子发脾气:
我刚刚才整理好卫生,转眼间就被你弄得不成样子,我非常生气,都想把这些玩具全部丢到垃圾桶里去,希望你现在马上把玩具捡起来放好。
相信孩子一般情况下都会比较配合。
最忌讳的做法是对孩子进行人身攻击:
你天生就是个邋遢鬼;猪呆的地方都比我们家干净,看看你干的好事。
这种做法无法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只能引起孩子的对抗或者彻底自我否定。
父母需要用实际行动告诉孩子:
当你侵犯我利益的时候,我可以发火,因为我是凡人;但我不会攻击你,因为尽管你是个孩子,但你的人格和我却是平等的。
教育孩子,首先要把孩子当成人去尊重,一旦把孩子当成了私有财产,对方在人格上肯定低一等,就像鲁迅说的:
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他也做不了人。
2,先玩够,再学习
发生在台湾的一个真实案例:
有个孩子念小学一年级,每天高高兴兴地上学,快快乐乐地回家,和同学相处地也特别好。
但这个孩子有个缺点,每门功课都是全班最后一名,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同学们都特别喜欢他。
他爸爸一看,儿子确实很快乐,但在学习上没信心肯定不行。
有一天他对儿子说:
从今天开始,爸爸和你玩一个游戏,你每天放学回来,老师教了什么,爸爸再教你一遍。
儿子听说爸爸陪自己玩游戏,当然开心,所以每天都把老师教的内容告诉爸爸,然后爸爸再帮他巩固一次。
就这样坚持了没多久,等到下次考试的时候,孩子竟然考了全班第一名。
爸爸吓了一跳,同学们也吓了一跳,老师更是想不到。
孩子回到家非常开心,对爸爸说:
我今天考了第一名。
他爸爸语重心长地对儿子说:
我只是想让你知道,只要你用功,就能考第一名,所以,你应该有自信。
不过为了让你过的快乐一点,以后你还是继续考最后一名吧。
于是,这个孩子在小学整整玩了六年,有快乐的童年和美好的回忆,也交了不少朋友,但功课仍然是最后一名。
等孩子上了初中后,有一天孩子突然对爸爸说:
我已经玩够了,从今天开始,我要好好念书了。
后来从高中到大学,父母对孩子的学习再也没有操过心。
虽然这个爸爸的做法有点冒险,但看了确实让人挺感动:
有一个理解和支持自己,并且可以用时间等待自己自我觉醒的家长,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多么幸福地一件事。
听完了这个故事,相信很多家长应该能理解为什么尼尔会让孩子先玩够了再学习。
因为每个孩子都有发展需要,都是喜欢学习的,否则他会永远很舒服的躺在摇篮里,不会走路也不会说话,这样的孩子有吗?
没有,除非他身体上有缺陷。
那什么时候孩子的学习效率最高?
就是他感兴趣的时候,他自己决定要学习的时候。
就像在夏山学校,传统学校七八年才能学会的知识,夏山的孩子常常只需要花费两年多的时间。
“我要学”的学习动机来自内部,自己主动学习心情自然好,心情好自然就能学的好,这也就是爱因斯坦说过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而“你要我学”是强加意志,我心理必然是抵触的,心情也很差,自然学不到东西或者效率很低。
所以,给各位家长提个小小的建议:
不要采用任何强迫的方式逼着孩子学习,因为心情好才能学的好。
3,除了比赛,尽量不采用物质奖励
比赛是竞争性的,要击败对方,所以需要奖品;而学习则尽量不要用物质奖励,否则会改变孩子的学习动机,同时也在暗示学习本身不值得做。
德西效应就是很好的例子。
心理学家德西曾讲述过一个寓言,有一群孩子经常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
有一天,老人实在无法忍受了,他就想了一个办法。
他出去给了每个孩子10美分,对他们说:
“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
”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
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
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2美分,孩子们勃然大怒:
“一天才2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
”最后他们向老人发誓,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在这个寓言中,老人的方法很简单,他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到美分而玩”,而他操纵着“美分”这个外部因素,自然而然也就能操纵孩子们的行为。
更重要的是,当你奖励孩子读书或者学习的时候,其实你是在暗示学习和读书是苦的,是没意思的。
孩子会想:
我玩的时候你不奖励我,还限制我;我看动画片的时候很开心你也没奖励我,还对我发脾气。
偏偏学习你要奖励我,这说明什么?
说明读书和学习是没意思的,是痛苦的,要用奖励平衡一下。
一旦孩子在潜意识中形成了这个信念,你觉得他还会真的发自内心喜欢学习吗?
4,孩子有情绪时的沟通法宝—呼应
人际交往基本都遵循“相似性”法则,就是人都喜欢像自己的人,比如,孩子喜欢看动画片,因为里面的人物动作像自己,说话像自己。
而建立“相似性”的重要手段便是“呼应”。
“呼应”,就是通过认同对方的言行或者言行背后的情绪,向对方传递了这个明确的信息:
我和你是一伙的,是同类的,我能理解你。
惟其如此,对方才会在心理上放松警惕信任我们,从而在接下来的过程中更愿意选择合作而不是对抗。
NLP把这个技巧叫“先跟后带”,北方人的说法是“顺毛捋”,就是先顺着对方,然后再想办法引导对方,道理都差不多。
有一次,小班老师告诉尼尔,说有一个小女孩不合群,也不快乐。
尼尔让小女孩过来聊聊。
小女孩过来时第一句话就是:
我不要什么‘个别谈话’,一点意思都没有。
尼尔说:
很对,这样的谈话完全是在浪费时间,我们绝不要个别谈话。
听了尼尔这么说,小女孩想了一下,然后慢慢的说:
那么,我不在乎一点点个别谈话。
接着,尼尔问小女孩:
能告诉我你为什么不快乐吗?
小女孩开始告诉尼尔自己为什么不快乐:
因为感觉妈妈更爱小弟弟,不爱自己。
在案例中,尼尔通过认同和理解小女孩的说法取得了小女孩的信任,从而保证了沟通的顺利进行。
除了可以呼应孩子的语言来引导孩子,还可以呼应孩子的行为取得孩子的信任。
一次,一个刚转来的新生朝着尼尔刚漆好的大门上扔泥巴,尼尔明白这个新生其实是通过“扔泥巴”的破坏性行为,以发泄过往在传统学校所积压的怨气。
于是,尼尔也从旁边拿起泥巴,和这个新生一起朝门上扔。
后来,这个新生和尼尔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很多问题行为也消失了。
当时有人很好奇,问尼尔为什么要这么做,尼尔说:
认可对正常儿童和对问题儿童来说是同样重要的,尤其是对问题儿童。
每位家长和老师都必须遵守这个信条——你要始终站在孩子这一边。
5,改变不容易,父母要多学习,多反省
有一位贵妇对尼尔“自由”的教育方法半信半疑,所以一直在犹豫要不要送孩子来夏山。
尼尔直接对她说:
我替你决定了,我不收你的孩子。
因为你并不真正相信自由,假如你的孩子来这里的话,我也许要花半辈子时间向你解释自由是什么,到最后你还是不会相信。
那结果对你的孩子是毁灭性的,因为你孩子不知道究竟是家长对还是学校对。
尼尔的做法虽然有点不近人情,但现实情况确实是这样。
世界都是主观的,就好比同一片天空,有人觉得朝气澎湃,有人觉得死气沉沉。
当一件事超出人的认知时,人往往会用过去的经验解读这件事。
俗话说“夏虫不可语于冰”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在教育孩子过程中,作为父母要多学习,多反省,才能走出过去经验的困境,发现更好的教育方法。
6,不自由的孩子怎么来的
书中对不自由的孩子的描写非常到位:
他受到严格制约、训练和压抑,住在我们的街对面,一所死气沉沉的学校中,他整天坐在一张冷冰冰的课桌前,后来他又坐在一个更乏味的办公桌前或者工厂的更凉的板凳上。
他很驯良,听从命令,很怕批评,同时极想做一个正常和守规矩的人。
他毫不迟疑地接受一切交给他的东西,然后又把他的心结、恐惧和失意再交给他的子女。
讲到这里,很想和大家讨论一个问题:
到底要不要孩子乖、听话或者绝对服从?
乖和听话真的那么重要吗?
2014年4月16日上午,韩国载有476人的“岁月”号客轮在海上发生沉船事故,生还者只有172人,300多人遇难或失踪,这不是重点;乘客中有325名学生和14名教师,这也不是重点;“岁月”号沉没前,已经有不少船只在现场准备施救,最近距离50米,且鸣笛提醒乘客救援近在咫尺,“如果谁从船上跳下,谁就能得救”,但几乎看不到人从“岁月”号上跳船逃生,这还不是重点;为什么乘客不选择跳海逃生呢?
他们在干嘛?
幸存者拍摄的视频显示,船体已经严重倾斜,眼看就要沉没了,但船上学生仍然平静地坐在甲板下的船舱内!
视死如归?
誓与船共存亡?
不是。
那是因为什么?
因为船员通过广播要求学生们待在原地、不要试图逃生;这些呆在舱内的学生不假思索地服从了船员的指令,丧失了逃生的机会,最后随船一起沉没!
而那些没有听到、或者无视船方指令的人,反而获救,包括一些私自到甲板上抽烟的淘气学生!
事后有人感叹:
“不听指挥的孩子回来了,听话的孩子失踪了!
”这,才是重点!
所以,教育的真谛是让孩子成为他们自己,相信自己,而不是迷信权威。
千万别让孩子听话!
!
!
如果哪个小孩很享受被呼来呵去,基本上就废了。
乖和听话从来都不是孩子的天性,每个孩子都是不乖的,不听话的,谁都愿意成为自己,只要行为不妨碍不伤害他人。
更重要的是,乖和听话都是为了别人,其本质是压抑和害怕。
所以,用其他词语把“乖”、“听话”替换掉吧!
比如:
孩子作业做完了,不要再说“你很乖”,而应该说“你效率好高”;吃完饭后孩子收拾了碗筷,不要再说“你很乖”,而应该说“你很自觉”。
7,什么是真正的自由
自由不是放纵。
在严格家庭中,孩子没有任何权利;在放纵的家庭中,孩子拥有所有的权利。
而在合理的家庭中,孩子与父母有平等的权利。
自由有两个前提:
1,不妨碍不伤害他人。
比如,夏山的孩子可以不上课,这是孩子的自由,因为这个行为没有妨碍或者伤害到他人;但是却不可以在教室里吵闹,否则会被赶出去,因为这个行为妨碍了别人听课;
2,没有安全隐患。
比如,夏山十一岁以下的孩子绝不许单独在街上骑自行车。
当孩子的行为有了安全隐患的时候,通常情况下建议父母用“二选一”的方法处理。
比如,孩子要在马路上玩滑轮,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可以这样引导:
要不在花园里玩,要不回家,你自己选。
把决定权交给孩子,孩子在心理上的抵触就不会太强烈,毕竟人都喜欢自己做主。
其实我觉得在家里不要给孩子制定太多的规矩,有上面这两条就足够了。
想想看,孩子承受的压力一点也不比成人小,学习的压力,交友的压力,生理和心理变化的压力,在学校已经够累了,回到家还要面对一大堆家规的约束,这样的环境是令人窒息的。
失去了自由,人就会变得像囚犯一样痛苦不堪,所以匈牙利诗人裴多菲才说: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8,无条件的爱
无论孩子是什么样的,我们都要接纳他,与他的成绩无关,与他的行为无关,与他的相貌无关,这就是无条件的爱。
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面镜子,孩子从这面镜子中看到自己是什么样的,他就会成为什么样的。
所以,当我们无条件接纳孩子的时候,孩子才会无条件的接纳他自己,以后即使遇到再恶劣的环境,他都会发自内心的爱自己,乐观前行而不是随意否定、攻击自己或者是结束生命。
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你能无条件的爱孩子,就可以预防他自杀。
9,不要让孩子怕你
在不少父母看来,孩子就应该要怕父母。
他们的理由非常简单,如果连父母都不怕的话,那这孩子就会无法无天,就会觉得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人可以让他害怕。
如果没有人让他害怕的话,那父母就震不住他。
所以父母中必须要有一个人让孩子害怕。
按照中国传统的说法呢,就是严父慈母,也就说父亲要威严,要让孩子怕。
而另外一些专家也在强调父母要有权威,他们会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来阐述父母有权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而所谓的权威,本质上也是让孩子害怕。
现在问题就来了,难道父母必须要让孩子害怕,才能把孩子教好吗?
如果父母跟孩子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是一种朋友的关系,那是不是就意味着父母对孩子不能够施加影响呢?
不能够尽到教育孩子的责任和义务呢?
很少有人去思考这个问题,但其实在我看起来,让孩子害怕尽管能够给我们带来暂时的好处,而长期的祸害却经常被我们所忽视。
成人为什么希望孩子怕自己?
1,不知道还有更好的方法,所以只好用熟悉的方法而不是舒服的方法,这是大脑的“自动化驾驶”。
就像很多老年人在城里呆了不长就要回乡下,不是城里不舒服,而是不熟悉;2,孩子怕大人,大人就会省心,日子才好过一点。
与其说这是养孩子,还不如说这是养宠物;3,觉得孩子天性是邪恶的,所以要严加对待。
当一个家庭笼罩在恐惧氛围下的时候,滋长的是仇恨,也就是说,当一个孩子怕你的时候,他离恨你就不远了。
10,小孩对财产不在乎很正常
所有的东西在小孩的眼里只分为两种,好玩的和不好玩的,而与东西值多少钱没关系。
一方面,大人对东西有占有欲,小孩没有;另一方面,孩子还没有建立起“东西是个人财产”这个概念。
所以,大人最好把家里的贵重物品收起来,或者用其他东西替代。
比如,孩子要往钢琴上钉钉子,大人可以给孩子一块木板满足孩子的需求。
万一贵重东西被孩子损坏了,就接受这个事实,尽量从这次失误中学到一些东西。
比如,孩子失手把一个贵重的玻璃杯打碎了,除了接受这个事实,我们要引导孩子下次怎么样才能把杯子拿紧。
“吃一堑长一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尤其不能用“坏”、“淘气”、“不守规矩”这些有道德审判的字眼评价孩子。
这个阶段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然的伴随现象,当自由的过了对财产漠不关心的阶段,孩子会自动的重视财产,同时不会变成唯利是图的人。
问题儿童的破坏性行为不在本次讨论中,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才能找到破坏性行为背后的需求。
11,关于孩子说谎
说谎本身是孩子成长经历的一部分,也可以说是生命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
1989年,加拿大麦基尔大学儿童心理学副教授维多利亚·塔尔瓦和他的团队曾经进行了一项名为“偷看游戏”的实验,参与的对象是3-7岁的孩子。
研究者在实验的房间里事先安装了隐藏摄像头,然后告诉孩子们桌子上的红布下面有一个神奇的玩具,要求孩子们不能偷看。
最后的实验证明,尽管大部分孩子都偷看了,但他们都会撒谎,否认偷看的事实;最新的研究也发现,4岁的孩子平均每2小时会撒谎一次,6岁的孩子平均每1小时撒谎一次。
重要的是,一个孩子一旦开始了说谎,象征着他的心理能力已经有了质的飞跃。
国际儿童心理学期刊《实验儿童心理学杂志》刊登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
相比那些不会说谎的孩子或者说谎能力差的孩子,说谎说的好的孩子,学习成绩会更优秀。
因为说谎者要把一个谎言说的天衣无缝,至少要满足三个前提:
第一,说谎者要事先做一个假设:
我知道的东西,对方肯定不知道。
这种能力本身是心理成熟和自我意识发达的一个标志;第二,接下来说谎者要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开始虚构一个不存在的故事情节;第三,最后,说谎者还要在整个说谎的过程中控制好自己的动作和面部表情,防止漏出破绽被对方识破。
当然这么说并不是要鼓励孩子去说谎,而是说当大人碰到孩子说谎的情况,需要多点宽容,而不是对此上纲上线,把孩子的行为和道德标准挂钩。
孩子正常的说谎有两种现象,一是语言表达不准确出现的撒谎现象。
比如,一个2、3岁的孩子告诉大人被其他小朋友打了或者被老师打了,其实对方只是轻轻地拍了他一下,但孩子因为语言发展的限制,往往分不清什么是打,什么是拍。
这种情况下大人要询问当时的具体情况,对方打你哪里,怎么打的,然后再用孩子听得懂的语言引导孩子区分两者的差别;二是分不清幻想或者想象和现实有什么不同而出现的撒谎现象。
比如,一个4、5岁的孩子看到其他小朋友的变形金刚玩具很羡慕,于是告诉对方:
我家里也有一个变形金刚玩具,比你的更大更漂亮。
其实自己家里根本没有,这是他自己想象出来的。
对此,大人要对孩子的说法表示认可或者理解:
比如,妈妈看到那个变形金刚了,它说它想和你玩。
或者:
妈妈知道你也很想要一个变形金刚。
孩子不正常的说谎通常也有两种。
一,孩子害怕惩罚的时候会说谎。
避苦趋乐是人的天性,如果以往的经历告诉孩子,说实话的后果很严重,孩子在撒谎的路上就会越走越远,并且撒谎技巧会越来越高。
对于这类撒谎,大人首先要向孩子保证说真话的环境是安全的,同时告诉孩子大人听了谎话后的真实感受。
比如,孩子明明和同学出去玩了,回来却告诉你是和同学做作业去了。
这时候大人要引导孩子:
你担心妈妈会批评你,所以你不敢说实话,妈妈理解你的心情。
不过你放心,妈妈不会批评你,因为作业是你自己的事情。
不过妈妈希望你下次有话直接说,这样妈妈就知道你去了哪里,也不用担心了。
二,孩子模仿大人的行为。
大人教育孩子的时候,总希望孩子按照自己所说的去做,而不是按照自己所做的去做,而孩子则相反,大人怎么做他就怎么做,这就是“言传不如身教”的道理所在。
孩子都是环境的产物,生活在一个“大人说谎从来不脸红”的家庭,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必然也是谎话连篇。
对此,除了大人规范自己的言行,给孩子做个好的榜样和示范外,别无他法。
12,让孩子多帮大人做事情
孩子的自信来自于价值感,而价值感都是在做事尤其是做好一件事上体现出来的。
所以,在和孩子相处过程中,大人要处处示弱,给孩子提供做事的机会,而不是处处逞强。
大人太能干了,孩子就容易懒了,大人太聪明了,孩子就容易笨了,一般情况下都是如此。
更重要的是,当你包办代替孩子时,其实是在暗示孩子:
你是无能的,必须要依靠大人。
长此以往,孩子长大后很容易成为“啃老族”。
13,惩罚只会带来副作用
惩罚孩子不但不起作用,相反还有副作用。
一个法官对犯了罪的两兄弟说:
如果你们小时候多挨几次鞭子,你们就不会犯法了。
两兄弟几乎异口同声的回答:
事实上,我们每晚都要挨父亲的鞭子。
包括我做教育十多年了,见过无数的家长和孩子,从来没听见那个家长说过类似的话:
我用打骂管教我的孩子,他现在是多么好啊!
我听到的都是:
老师,我打也打了,骂也骂了,道理也讲了,什么方法都用了,孩子怎么越来越没法教?
再说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如果惩罚有用,为什么我们需要不断的惩罚孩子?
其实你会发现惩罚是一个恶性循环,当它越不起作用,家长就越认为问题出在孩子身上,从而采用更严厉的手段惩罚孩子,结果孩子的内心更抗拒,导致惩罚更没有用。
心理学上有个“南风效应”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
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凛、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
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觉得春暖上身,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
故事中南风之所以能达到目的,就是因为它顺应了人的内在需要。
这种因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就是“南风效应”。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家庭教育中采用“棍棒”、“恐吓”之类“北风”式教育方法是不可取的。
实行温情教育,多点“人情味”式的表扬,培养孩子自觉向上,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还有一种精神上的惩罚:
说教或者讲道理。
比如,告诉孩子:
抢东西是不对的;要学会尊重同学。
没有人喜欢被说教,因为说教的内容通常都是老生常谈,空洞无物,并且说教者几乎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喜欢用大帽子压人;同时,说教者从开始说教的那一刻起,本身就带有某种优越感,从而把别人置于不如自己的境地。
尤其是当说教变成长篇大论的时候,就会引起对方在心理上极大的反弹。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听牧师演讲,最初感觉牧师讲得很好,于是打算捐款;十分钟后,牧师还没讲完,他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仍然没有讲完,他决定不捐了。
在牧师终于结束演讲开始募捐时,过于气愤的马克·吐温不但分文未捐,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这种由于刺激过多或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逆反心理的现象,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校 21 教育 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