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复习资料.docx
- 文档编号:27499983
- 上传时间:2023-07-02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25.36KB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复习资料.docx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复习资料.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复习资料
教育科研方法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
二、填空题(共10空,每空1分,共10分)
三、选择题(共10项,每项1分,共10分)
四、判断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
判断正误,正确打“√”;错误打“×”,并改正)
五、简答题(共4题,每题6分,共24分)
六、论述设计题(共2题,每题13分,共26分)
重点:
资料搜集,课题选择,论文写作,问卷法,教育叙事,观察法
名词解释
信度:
是指研究资料、研究结果的前后一致性、稳定性以及研究能在多大程度上重复。
就研究成果的内在质量而言,信度是衡量教育研究价值高低的重要标尺,分为内在信度和外在信度。
效度:
是指研究结果与预期目标的符合程度,分为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
逆查法:
指按由近及远,由新到旧的顺序检索教育文献的方法。
其重点是放在近期的文献上,多用于新文献的收集和新课题的研究。
引文索引法:
也称为滚雪球法,指以现有的与研究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为依据,以其中引用和附录的文献为线索来查找所需文献的方法。
优势:
直接接触最重要、最核心、最关键的资料;劣势:
使用资料缺乏新意,难以出奇制胜。
关键词:
又称主题词,是指在研究报告或者论文中涉及的主要概念,主要用于计算机管理和检索。
一篇论文中的关键词数量以3-5个为宜。
访谈法:
即研究性交谈,是以口头咨询的形式,根据被访者的答复搜集客观的、不带偏见的事实性资料,以准确说明样本所代表总体情况的方式。
问卷法:
是指利用问卷(即一份精心设计的问题表格),以测量教育领域中人们的行为、特征和态度等的研究方法。
腐损测量:
指对人们在活动时有选择性地使用某类物体所造成的腐蚀和磨损的观察,如根据书籍磨损情况掌握青年人的思想动向、根据衣物的新旧程度看学生的经济状况等。
累积物测量:
指对人们遗留下来的物质进行的观察,以推测人们的行为和特征。
如课桌文学、日记本、电影院散场后的情景等。
行为标志观察:
指通过一些表面的或无意识的现象来推测人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等。
它的理论假设是:
这些现象是人们行为和态度的间接反映。
个案研究法:
是指着重对某一现象的具体实例(即个案)所进行的深入细致研究的方法,是一种综合多种研究手段的研究方法。
实验法:
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和创设一定的条件,人为地变革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自变量:
又称刺激变量、原因变量,指在教育实验中被人为操纵的、对研究主体产生影响的变量。
因变量:
又称反应变量、结果变量,指在实验中由自变量变化而变化、被测定或被记录的变量,即研究中需要观测的指标。
无关变量:
又称控制变量,指实验变量之外一切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包括外部干扰变量和中介变量。
简答题
一、介绍信度、效度及其相互关系。
信度是指研究资料、研究结果的前后一致性、稳定性以及研究能在多大程度上重复。
就研究成果的内在质量而言,信度是衡量教育研究价值高低的重要标尺。
效度是指研究结果与预期目标的符合程度,分为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
两者的关系为:
两者都是教育科学研究价值的必要测量手段。
信度高,效度未必就高;信度低,效度必然低。
效度低,信度可高可低;效度高,则信度必然高。
二、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分为哪几个水平?
1.资料收集水平(知其然、个体)
2.原因探究水平(知其所以然)
3.迁移推广水平(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4.理论研究水平(概括提升、提炼规律)
教育研究水平越高,其普适性越强,其价值相对越大;反之,个别性越强,价值相对越小。
三、教育科学研究必须遵循哪些法律原则和伦理原则?
(一)法律原则
法律要求对参与研究的人进行保护并保密,研究者不能超出这些限制。
1.保护原则
法律要求保护参与研究的个体,不允许研究把个体置于危险的境地。
2.保密原则
除非得到允许,否则要求对参与研究的人进行匿名处理。
(二)伦理原则
伦理原则处理的是研究的道德方面。
虽然没有在法律上作出明确的规定,但研究者如果要使研究变得可信就需要小心谨慎地遵循伦理原则。
1.致善原则
指不能把研究作为损害个体或团体,或抵毁、责备、阻止进步的手段。
研究的目的应该是增进理解,并要在可能的情况下为人类提供更多的机会和促进人类的进步。
2.诚实原则
在一些重要的研究中,研究者修改“数据”以获得所需的结果,或者故意隐瞒与期望的结果相矛盾的数据。
这种对数据的不诚实的操纵使研究变得没有意义或产生危险的误导。
3.开诚布公原则
是指应该正确地向被选择作为参与者的个体介绍研究的内容以及任何需要他们参与的程序或任务。
必须得到参与者的同意,并保证他们的名字保密。
他们不会经历极不舒服或危险的情况。
四、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一)选择和确立课题(发现问题)
课题的选择关系到研究价值的高低;课题选择影响到研究能否顺利进行。
即选择课题是研究的战略起点。
原则:
价值性原则、明确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可行性原则
来源:
1.实际观察;2.查阅资料;3.向专家和学者请教或合作研究;4.向行政部门、科研部门、教育科研院所申报课题。
研究课题的确立思路:
1.明确研究方向;2.分析提炼问题,初步形成课题;3.对选定课题进行初步论证。
(二)搜集和整理资料(认识问题)
(1)搜集资料:
原则:
比较性原则、选择性原则、全面性原则、逆时性原则、直接性原则。
方法:
顺查法、逆查法、引文索引法、综合查找法。
(2)整理资料:
其一,加工整理:
1.登记:
要求:
便于分类查找;力求简明扼要;内容具体明确;录入精确无误。
2.分类:
方法:
按照研究使用系统来分;按照材料逻辑系统来分;课题较大时,两种分类办法并行使用。
3.加工:
定性加工(考据核对,挑选淘汰,汇总整理),定量加工(汇总统计,汇总综合)。
其二,分析:
1.定性分析:
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归纳与演绎。
2.定量分析:
分为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
描述统计主要以集中趋势(算术平均数、中位数、重数)、离中趋势(方差、标准差)和相关强度的指标作为基本的描述统计量,对总体进行统计描述。
(三)写作研究报告(解决问题)
构成要素(略)
一般步骤:
1、谋篇构思:
全文组织构思
2、拟定提纲:
构思的具体化
3、实际写作:
研究成果外显
(1)观点明确创新
(2)论据充分有力
(3)材料与观点保持一致
(4)行文精炼简洁
(5)表达准确完整
(6)合乎逻辑顺序
(四)检验修改报告(实践验证)
修改是一个补充、完善、删除和更换的过程,是文章面世前的必要步骤。
从三个层次上进行考察:
1.就整体来看,观点是否统一,有无前后矛盾的地方,论据是否充分有力;
2.就局部来看,提供数据是否准确可信,文章是否表达了作者意图,说明问题清晰与否、是否前后呼应,概念是否前后一贯,用词是否清晰明确等;
3.在细节问题上,是否存在错别字、误用的标点符号,公式、图表、参考文献来源清楚与否等。
方法:
1.乘热打铁法
2.冷处理法
3.诵读修改法
4.以文会友法
五、如何理解选择课题的几项标准?
1.价值性原则
好的课题首先必须具有研究价值,包括实践价值、理论价值、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
2.明确性原则
研究方向、研究主体、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内容、研究方法都要明确。
3.创新性原则
(1)时间新:
富有时代感,研究前沿性问题;
(2)内容新:
打擦边球,搞交叉学科、避免重复;
(3)方法新:
角度新和方法新,如教育叙事、口述法;
(4)理论应用新:
借鉴相关学科或其他学科理论。
4.可行性原则
内在可行:
指研究者是否具备研究解决某课题的主客观条件。
主观:
理论水平、业务水平、研究能力、兴趣、特长、相关知识水平等;客观:
时间、精力、体力。
外在可行:
指研究的外部环境是否适合。
如领导、导师是否支持、研究资料能否获得、研究设备准备如何、资金是否到位、相关人员支持与否等。
六、搜集资料的原则和方法。
1、比较性原则:
研究者既要选证明观点的资料,还要选与观点对立的资料;只有将两方面的资料都加以掌握,才能使研究资料充分、论证有力、逻辑严密、无懈可击。
2、选择性原则:
选用有份量、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剔出一些研究水平低、影响力小的作品。
3、全面性原则:
要照顾到事物的所有方面和事物发展的全过程,不可以局部资料反映全体,以特殊情况代替一般。
4、逆时性原则:
从最近的研究资料查找起,由近及远。
5、直接性原则:
尽量搜集和利用直接资料,少用间接资料,避免使用转手资料,使研究更为真实可信。
七、资料记录有什么具体要求?
1.便于分类查找
记录用卡片、活页纸、电子文档,不要使用记录本;每一条卡片或活页只记录一条内容,记录形式须统一,确保记录内容齐全。
2.力求简明扼要
根据使用的价值、内容、时间、采取不同的形式:
内容卡片、索引卡片、摘要、剪贴、原文圈点,总之力求简明,减轻记录负担,能少记就少记、能不记就不记。
3.内容具体明确
记录不宜只抄题目,切忌使用代码、暗语、缩略语等。
4.录入精确无误
需注明作者、出版时间、版次、摘抄页码、原藏书处。
忠于原文,切忌随意改动,可加注说明。
记录需在理解文章的基础进行记录,切忌断章取义。
八、学术论文的基本结构包括什么?
1、论文题目:
对论文内容的高度概括。
用最少的文字告诉读者研究报告的主题和内容。
要求:
1.准确反映论文内容;2.简洁精炼,切忌过长;3.新颖独特,引人入胜;4.反映学科,便于分类。
2、作者:
直接在作者姓名后或加注表明作者联系办法。
作用:
1.表明权利和责任;2.利于交流和进步。
3、摘要:
即内容提要,用精炼的语言介绍论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浓缩。
作用:
1.为读者提供选择阅读的机会;2.便于计算机管理和读者检索。
要求:
1.清晰易懂;2.短小精炼;3.新颖独特。
4、关键词:
又称主题词,是指在研究报告或者论文中涉及的主要概念,主要用于计算机管理和检索。
一篇论文中的关键词数量以3-5个为宜。
5、正文部分:
报告价值的集中体现。
形式:
实验报告、调查报告、论文。
结构:
并列式、推论式、并列推论式。
6、题注、脚注和尾注:
题注:
该研究的相关说明,如表达对指导者、帮助者的敬意,执笔人说明等;脚注和尾注:
对文章中使用他人资料的专门说明。
专著多用脚注、论文多用尾注。
作用:
1.显示研究报告资料的翔实;2.表明研究论据的准确;3.为有兴趣者提供研究线索;4.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
要求:
具体、详细、准确。
7、参考资料:
论文中主要参照的资料。
九、试述学术研究报告的拟定题目和摘要的技术规范和要求?
题目要求:
(1)准确反映论文内容;
(2)简洁精炼,切忌过长;
(3)新颖独特,引人入胜;
(4)反映学科,便于分类;
摘要要求:
(1)清晰易懂
(2)短小精炼
(3)新颖独特
十、论文写作提纲的拟定意义是什么?
提纲是构思的具体化,其意义有三:
(1)定型思路,保持相对的稳定性
(2)保证论文首尾相连,前后贯通
(3)利用随时调整思路、凸现重点
十一、访谈法使用中,访谈前和访谈中的具体技巧。
访谈前:
1.通过关系,建立信任,取得配合;
2.事前拟订访谈提纲,做到胸有成竹;
3.向被访人介绍自己情况,消除隔阂;
4.采取谦虚、求教的态度,不可强硬;
5.对被访人情况有尽可能详尽地了解;
6.预设偶发事件,考虑好相应的对策;
7.必须“穷尽”相关书面背景资料。
访谈中:
1.不可预设论调,保持谈话的客观性;
2.谈话注意控制访谈人的情绪和心情;
3.应尽可能采取开放式问题提问方式;
4.尽量避免打断被访人的言谈;
5.保持主动,避免谈话跑题;
6.注意随时增加谈话内容;
7.态度谦虚,以倾听为主;
8.访谈环境安静,避免人数过多;
9.访谈时间不宜太长,以免出现负面影响。
十二、单人访谈和多人访谈各有何优缺点?
优势(单人):
1.没有外在事物和他人的干扰,访谈双方更容易沟通;
2.谈话内容更容易深入、透彻,可以获得其它研究方法无法收集到的资料。
劣势(单人):
1.谈话内容多受被访者知识水平、认识能力等主观因素的影响;
2.由于其记忆力等生理原因,内容出错率大;
3.谈话范围不易拓宽。
优势(多人):
1.可以集思广益;
2.互相启发,彼此印证;弥补了单人访谈的不足。
劣势(多人):
1.容易受人事关系的影响,在一些敏感问题上会出现知而不言、言不由衷的情况;
2.谈话难以透彻和深入。
十三、问卷设计应把握哪些原则?
(一)问卷设计应首先为被调查者着想
1.被调查者是否愿意配合调查
2.被调查者是否能够完成调查
(二)对阻碍问卷调查的因素有明确的认识
主观障碍
1.畏难情绪:
问卷太厚、开放题太多
2.顾虑重重:
安全性、敏感性问题
3.漫不经心
4.毫无兴趣:
最糟的态度——弃之如废纸
客观障碍
被调查者自身的能力、条件的限制:
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记忆能力、计算能力
(三)从多个不同角度考虑问卷设计工作
1.调查目的:
目的是灵魂;主观、客观?
2.调查内容:
熟悉的、敏感的
3.样本性质:
单样本、多样本?
样本情况
4.资料处理方法
5.使用方式:
自填?
访问?
6.调查人力、时间和经费
十四、问卷法中的答案的设计要求是什么?
1.答案设计必须保证穷尽性。
若无法穷尽,用“其他”一词囊括;
2.答案之间必须保证排斥性(互斥性);
3.根据实际情况和研究需要确定变量的测量层次。
定类:
标准单一(互斥性、穷尽性);定距:
间距均匀(符合实际);定比(师生比、性别比、收入比);定序(大小、多少、强弱、程度、先后)。
十五、问卷设计中的问题和答案的排序要求是什么?
(1)熟悉问题在先,不熟悉问题放后;
(2)感兴趣问题在先,不感兴趣放后;
(3)封闭式问题在先,开放式问题放后;
(4)客观问题在先、主观问题放后,最后问个人背景问题;
(5)按照逻辑关系排序。
十六、教育叙事有哪些方式?
一.从叙事者身份分:
研究者转叙、亲历者自叙
二.从内容分:
1.教学叙事
即教师将某节“课堂教学”叙述出来,使之成为一份相对完整的案例。
教育叙事通常采取“夹叙夹议”的方法,将自己对“教育”的理解以及对这一节课的反思插入到相关的教学环节中。
2.生活叙事
除了教学叙事,还包括教师本人对课堂教学之外所发生的“生活事件”的叙述,如涉及教师管理工作和班级管理工作等。
3.自传叙事
讲述者以说话的方式学会“自我反思”,并经由“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而获得某种“自我意识”。
十七、教育叙事研究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叙述事例必须是已经发生的、真实的
教师平时要善于捕捉教育故事的“源文件”,只有“原汁原味”的教育事件才有特定的意义。
2、以人物及其所想所感为主线
在教育叙事研究中,说的是故事,实际关注的是人。
叙述者将自己放到故事中,用自己的视角去观察和体验,对事件中的某个角色做出较为科学与合理的行为和心理的“假想”,从而使故事的人物角色“更饱满”。
3、故事情节应当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叙事谈论的是特别的人和特别的冲突、问题或使生活变得复杂的任何东西,所以叙事研究是记述有情节、有意义的相对完整的故事。
4、教育叙事应令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这可以让阅读者清楚地把握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用内省、比较的方法去进行问题解决。
5、获得教育理论或教育信念的方式是归纳
其一,不是演绎。
也就是说,教育理论是从过去的具体教育事件及其情节中归纳出来的,而不是通过理性的逻辑推导而形成的。
其二,不是首先假设,然后推导;而是通过事例自然得到结论。
6、不是自我陶醉,而与众人共享
教育叙事研究是教师的所思所想,但却是供他人阅览、和他人交流的。
十八、教育叙事研究报告需包含哪些内容?
1.教育思想
叙事研究首先就要体现教师的思想、理念。
教师具有怎样的理念,秉持怎样的信仰,决定着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做法。
2.教育主题
问题解决的前提是有需要解决的问题,问题解决的动机因素取决于主题性的问题情境。
3.教育情节
对“教育事件”的描述,尤其是对那些教育矛盾集中的那些事件进行细致描述(包含师生之间的对话,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师当时的感悟等),在教育叙事研究显得非常关键。
4.教育反思
教育叙事研究不是简单的叙述,不是课堂教学实录,它的内容则包含教师在教学过后的思考。
只有经过这样的反思过程,教师才会在经验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提升,才能不断重新改进自己的教学。
十九、观察法的分类及优缺点。
类型:
1.根据观察场景可分为实验室观察和实地观察:
实验室观察指在“仿真”场景的实验室或“实验室”化的自然场景下对教育活动的观察。
实地观察指在实际教育活动中进行的观察,是教育活动正常进行过程中的附加行为。
2.根据观察者角度可分为局外观察和参与观察:
局外观察指观察者将自己置身观察现象之外,以旁观者的身份来观察研究对象的行为和表现。
参与观察指研究者亲身投入到所需观察的教育活动和教育情景中去,作为其中的一员,边进行观察,边体验教育所带给人们的感受。
3.根据研究程序可分为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
结构式观察对观察范畴进行明确规定和详细分类,对各项内容逐一观察、逐一记录。
非结构式观察只初步限定观察范围,在教育行为发生时,对其进行全面观察和全面记录。
4.根据观察方式可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直接观察指对正在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教育活动与教育现象的观察,即观察者亲眼目睹人们的行为举止和教育活动的全过程。
间接观察指对人们行为之后或活动发生之后所留痕迹进行的观察,可分为物质痕迹观察和行为标志观察。
观察法优点:
1、便于搜集非语言性行为资料;
2、简便易行;不需另行设计研究设备和条件;
3、适用面广,在教育的各个领域都可使用;
4、不妨碍正常教育活动的开展,不良影响少。
观察法缺点:
1、对可能存在影响因素难以完全把握,故结论信度较低;
2、能解决“是什么”“有什么”问题,很难解决“为什么”问题;
3、观察者的主观选择性可能渗透进观察结果;
4、观察对象取样小,影响解释的客观性。
二十、请解释局外观察和参与观察及其利弊。
局外观察指观察者将自己置身观察现象之外,以旁观者的身份来观察研究对象的行为和表现。
优势:
1.能够使观察者保持相对冷静的心态和较为全面客观的观察视角;
2.观察结果比较客观和公正。
局限:
1.局外观察对教育活动观察时难以细致入微;
2.对被观察者的思想和情感等难以深刻体验。
参与观察指研究者亲身投入到所需观察的教育活动和教育情景中去,作为其中的一员,边进行观察,边体验教育所带给人们的感受。
优势:
1.能够使观察者对被观察物具有亲身体验;
2.对研究结果的认识更为细致、具体和深入。
局限:
1.参与观察容易使观察者“当局者迷”,产生角色“眩晕”;
2.进行结果评价时可能带有情感因素而有失公正。
二十一、个案研究法的特点是什么?
(1)研究对象的个别性与典型性
个案研究的对象是个别的,因而对这些个别对象的研究,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它个体和整体的某些特征和规律。
作为个案研究对象应具有与众不同的典型性,因为不具有典型性的个别是没有研究价值的。
(2)研究内容的深入性和全面性
个案研究的对象相对单一、量小,这就保证了研究者在时空上有条件对研究对象进行多方位、多层面和多维度的研究。
(3)资料来源的系统性和多元性
个案研究要求通过周期较长的纵深调查,在自然过程中,从种种角度系统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一切资料,以详尽地了解并准确地分析其发展变化的连续过程和量变质变的规律。
(4)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和综合性
个案研究涉及内容宽泛丰富,研究任务多种多样,这就决定了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和综合性。
为了搜集到更多的个案资料,从多角度把握研究对象的发展变化,就必须结合教育观察、教育调查、教育实验、教育测量等多种研究方法,综合各种研究手段,以保证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论述设计题
一、拟定一个简明研究方案,并请论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二、根据教育叙事法的技术要求,立足亲身经历,创作一篇教育叙事短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 科学研究 方法 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