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队快乐活动日教案总结.docx
- 文档编号:27473327
- 上传时间:2023-07-01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25.98KB
合唱队快乐活动日教案总结.docx
《合唱队快乐活动日教案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唱队快乐活动日教案总结.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合唱队快乐活动日教案总结
合唱队的学习、训练要求及欣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白参加合唱队的目的、了解合唱队的功能、对自己健康成长的意义。
2、让学生了解合唱团的相关情况,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热爱合唱。
教学过程:
一、点名
二、简介合唱团
1、什么是合唱团?
不是任何一个集体歌唱的组织都可视为合唱团,偶然或骤发性的集体歌唱只能叫做群众歌咏活动,二者的区别不仅体现在演唱水平的差异上,更重要的是歌唱目的不同。
前者的歌唱行为表现为艺术追求,后者的歌唱行为则是以集体歌唱为特定表达手段的社会活动。
合唱团是那样一个集体,它充分掌握那些必不可缺的合唱技巧和艺术表现手段、以表达作品中所蕴藏的那些思想、感情和思想内容。
合唱团是按声部来建构合唱组织系统,声部则是依据嗓音个性特征即音域的宽广来划分的。
三、了解训练要求
1、姿势训练:
上身保持直立,胸部保持吸气时的状态,提眉,面部略带微笑,队员的姿势要统一。
合唱中统一姿势,首先给人的印象就是精神抖擞、整齐美观,它是合唱中诸方面统一的第一步。
实际上统一合唱姿势不仅使合唱队具有整齐美观的外表,更重要的是这关系到整个合唱队的发声状态,所有合唱队员的身体器官只有尽可能地保持状态一致,才能使所有合唱队员的发声”乐器”处于相对统一的工作状态中,从而获得比较完美的音响效果。
这是合唱追求的目标,而统一的姿势就是做到这一点的有力保障,另外,良好的姿势还有助于在合唱排练中减少疲劳,从而提高排练效率。
2、呼吸训练:
口鼻同时吸气,吸气不宜有声响亦不宜太深。
呼吸是歌唱发声的动力,也是共鸣、音准,咬字吐字等的基础。
在合唱中,没有合理统一的呼吸,就没有良好的气息支持和统一的合唱发声,也就不可能自然、流畅而整齐地完成演唱。
特别是在换气较明显或很多特殊换气的地方,如果对全体队员没有统一谐调的呼吸要求,就不可能表现出歌曲的情绪,因而影响合唱的整体音响效果。
因此,我们在训练中,一定要力求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使每个人的呼吸趋于合理;在合唱表演中,呼吸换气的地方要保持一致,这样才能使合唱队整体达到呼吸的统一。
四、欣赏
1、视频《歌声与微笑》、《欢乐颂》等。
学习发声方法、练唱
教学目标:
1、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
2、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
教学重难点:
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
教学过程:
一.点名。
二.练习:
1.呼吸训练
气息是发声的动力,只有掌握正确的呼吸后,才能获得理想的声音。
我们在训练合唱前,首先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即胸腹式呼吸法。
一般用两种呼吸方法训练。
①舒起练习。
吸气时,根据指挥手势,口鼻一起缓缓吸气,吸后停留瞬间,用轻柔的“嘶——”声,有控制地慢慢呼出。
②突起练习。
缓吸后停一会儿,用跳音“嘶、嘶、嘶、嘶”将气呼出。
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在发声练习中便逐步感觉到了气息的支持,并能逐步运用到歌唱中来。
2.发声训练
刚入合唱团的学生都未经过正规发声训练,声音“白”而“扁”,气吸浅,位置低,口腔打不开,下巴紧。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先采用哼鸣进行练习,以便尽快统一声音位置,取得声音的共性。
在发声训练中注意了结合咬字吐字进行练习,我们要求学生将不太容易读的字用汉语拼音标好,每首歌词都用普遍话正确朗读,随时注意纠正不正确的咬字吐字,结合发声训练用,对准同声母、韵母的正确口形,逐步学会自然圆润的发声。
当咬字唱词训练有了一定基础之后,我们才进行合唱训练。
三。
练声曲:
一、连音练习,要求持续不变的连贯。
按由易到难的程度可选择以下几条:
1. 5 5 5| 5- - ‖
ī ā ū
2. 5 4 3 2 | 1 - - - ‖
ū
3. 53 42 31 27| 1 - - - ‖
Mi ma mi ma mi
4. 565 454 343 232| 1---‖(三连音)
Mi ma mi ma mi
二、跳音,半断音和断音
1. 5 5 5 5 | 5 4 3 2 | 1 - - - ‖
La le li lo lu
2. 1 1 |53 1‖
Lu
3. 5 3 1 | 5 3 1‖
Mi mimi mama ma
学习运气方法、练唱
教学目标:
学会歌唱的发音、状态、气息运用,使学生懂得在合唱集体里所发挥的作用及如何有效地运用自己的嗓音在集体的合唱队中能协调和控制并达到统一的共性。
教学重难点:
懂得气息在歌唱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点名。
二、姿势:
凡是艺术就会涉及到技术、技巧,在谈论技巧之前,我们要强调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坐姿。
1.坐姿:
坐着更容易体会气息——腰部像翅膀一样膨胀、扩张。
2.站姿:
两脚张开,身体前倾,重心倾定,肩膀放开(不得上抬)。
三、发声技巧:
发声三要素:
呼吸是基础,打开喉咙是关键,共鸣是灵魂。
1.歌唱的呼吸:
长、慢、连
(1)人在睡眠时自然状态;
(2)人在大笑时,肚子发酸时的状态;
(3)抬钢琴,找气息的支点;
歌唱呼吸时,横膈膜下沉,要求腹部力量:
持续、紧张,有利于降喉头,扩大发声器官。
.
如何加强横膈膜锻炼?
(1)狗喘气
(2)慢吸慢呼,慢吸快呼,快吸快呼,快吸慢呼
同一个音上唱五个母音“a、e、i、o、u”
2、打开喉咙——把喉结放下来,让喉腔、咽腔、口咽腔、鼻咽腔统一。
如何打开喉咙?
1.打哈欠的初始状态,不能打过了(半打哈欠或困时边打哈欠边讲话的状态)
2.打开牙关,吸到凉气。
3.牙关打开,下巴找脖子、下巴靠胸
4.找发声的支持点:
锁骨中间(方法:
呛、咳)
练习:
1.唱“u”母音(最难唱,唱准、唱长)。
2.尽量模仿嗓子宽的人,放松喉咙,绝不能撑。
3.不张大嘴,迫使里面打开;闭口,里面打开唱。
4.大笑或大哭,有利于打开喉咙(哭腔在歌唱中用的多)。
5.最大限度向后仰头,人为拉下喉结,延长咽腔。
发音时喉咙放松,尽量要深,声音要对,母音要正,不要任何枷锁。
四、气息的基本练习:
1.调动情绪——让同学们站立,两手叉腰(用手感觉腹部是否扩涨),象
只蜜蜂飞到花丛里,看!
美丽的鲜花,多么香啊!
2.“闻花”——用闻花香味的体会,用鼻子和口同时快速吸气(大约用2
/1秒完成)。
3.保持——吸气后随之憋气,保持四拍(4秒钟)。
4.放气——气从牙缝里发“咝”的声音,慢慢放出,开始一口气数六拍(6秒钟),继而八拍或到十拍。
学习歌曲
教学目标:
1、通过感受和体验《祖国颂》、《同一首歌》等作品,进一步激 发我们的爱国热情。
2、聆听混声合唱《祖国颂》、排练合唱《同一首歌》,初步体验合唱艺术的魅力,学习合唱艺术的起源和发展,增进其理论上的认识。
3、掌握合唱指挥的基本图示及对歌唱进行艺术处理的基本要领,并能在合唱《同一首歌》的实践表演中较熟练地运用歌唱的技巧进行声乐作品的再创造。
教学重点:
排练合唱《同一首歌》
教学过程:
一、点名。
二、导入:
教师播放混声合唱《歌唱祖国》
问:
这首歌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师:
介绍合唱艺术的起源和发展:
在我国各民族人民世世代代的劳动生产活动和民间日常生活中(如婚嫁、交际、节日、祭祀、民间歌舞等场合),普遍存在多声部合唱的民歌演唱。
三、欣赏合唱《祖国颂》
教师介绍歌曲(创作年代、表现内容、歌曲结构)
混声合唱《祖国颂》原系作者1957年冬天为彩色宽银幕文献记录片《祖国颂》(初名为《1957年国庆节》)写的两首混声合唱曲之一(另一首为《今夜到处有歌声》)。
影片在1958年元旦放映后,这首歌就随之广泛流传至今。
教师播放录音,深入分析、对比三个乐段,分段反复聆听,并提出问题与学生探究。
四、欣赏《同一首歌》
简介歌曲:
这是一首深情,真挚的歌曲。
在世纪之交,中央电视台用这首歌的歌名为主题,举办了《同一首歌》联欢会,使这首歌曲家喻户晓,广为流传。
五、学唱《同一首歌》
1、发声练习,要求声音连贯、流畅、圆润;
a、复习歌唱时的气息与发声。
练习:
1 3︱5 3︱1——‖
b、复习歌唱时的气息与发声。
练习:
1 3︱5 3︱1——‖
八六拍:
531︱531︱1——‖
2、学生视唱;
a、练习演唱:
注意姿势、气息、呼吸。
现在统一声部演唱全曲,在最后一句分声部。
这里学习的是音程的演唱。
可以做以下几种音程练习。
5———︱5———︱3———︱
1———︱2———︱1———︱
唱:
MA WU
b、按音乐节奏有表情地朗读歌词,然后充满深情地配唱歌词;
3、全体学生完整演唱
4、学习合唱指挥四拍的基本图示。
学唱歌曲
教学目标:
1、欣赏、感受与“母爱”有关的艺术作品,引发学生的关注与思考。
2、学习歌曲《摇篮曲》,并能有感情地演唱。
3、指导学生用有气息支持的连音唱法和以柔和、甜美的音色,舒缓,恬静,安逸的情绪学唱这首世界著名的艺术歌曲,感受歌曲柔情、真挚的母爱,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
4、 鼓励学生尝试进行简单的即兴创作和表演活动。
教学重、难点:
1、装饰音的唱法;
2、引导学生用“轻、暗、柔”的声音演唱这首歌曲;
3、附点节奏唱法,节拍的强弱处理;
教材分析:
《摇篮曲》是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的著名代表作品之一。
此曲是一首民歌风格的歌曲,作于1868年。
全曲由两个乐段构成,方整性结构,每个乐段两个乐句.3\4拍,每句都是由第三拍弱拍起唱。
形成弱强弱弱的舞曲风格,摇摆韵律。
音乐中富于徐缓的叙事语气的旋律,再加上装饰音的运用,表现出那充满无限温存慈祥的万千柔情。
并勾画出一副母亲对孩子亲切祝福的动人画面。
也表达了人类最崇高的感情--母亲对孩子的爱。
《摇篮曲》也叫催眠曲,原指母亲在摇篮旁为抚慰婴儿安静入睡所唱的歌曲,以后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音乐体裁。
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都有他们自己的摇篮曲。
许多著名作曲家如莫扎特、舒伯特、勃拉姆斯都写过这类歌曲。
教学过程:
一、点名。
二、欣赏与感受
1、师弹奏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学生合唱。
师:
这首歌叫什么名字?
每当你们听到或唱起这首歌时,你们的心情怎样?
有什么样的感受?
请几个学生谈谈自己演唱这首歌的心情和感受。
师:
是的,世上只有妈妈好,只有妈妈的爱是最伟大的,最无私的,所以,许多古今中外的艺术家,都以不用的艺术形式来歌颂伟大的母爱。
刚才我们唱的这首《世上只有妈妈好》就是以优美的旋律来歌颂母爱的。
下面我们来看看诗人和画家是如何表现母爱的。
2、学生欣赏古诗《游子吟》及图片:
师:
在我们中国古代,有一位诗人,在他50岁的时候写了一首歌颂母爱的诗,这首诗脍炙人口,流传至今,不知你们学过没有?
有哪位能朗诵一下这首诗?
师生合作进行配乐朗诵,老师弹奏《摇篮曲》的旋律,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游子吟》。
师生共同讨论这首诗的含义和所要表达的情感。
师:
儿行千里母担忧,这首诗抒发了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以及孩子对母亲浓浓的感激之情,你们从小长这么大是母亲含辛茹苦把你们带大,同学们想一想,你们还在襁褓之中时,躺在摇篮里,母亲一边哼摇篮曲,一边哄你们睡觉,那种情景多么温馨、甜美,今天我们就要学一首关于母爱主题的歌曲《摇篮曲》。
三、学习新课(展示歌片)
1、师弹琴范唱歌曲《摇篮曲》
2、介绍《摇篮曲》的作者:
作曲家勃拉姆斯
3、学生欣赏范唱歌曲《摇篮曲》,然后随琴声心里哼唱歌曲《摇篮曲》。
4、师弹奏歌曲旋律,学生轻唱歌曲,采用听唱法学唱《摇篮曲》。
5、 师:
这首歌曲表现的情绪非常温馨、静谧,表现了妈妈对宝宝的无限柔情,引导学生用有气息支持的连音唱法和柔和、甜美的声音演唱《摇篮曲》。
6、师生共同讨论这首歌曲所表达的内涵,同学们,你们在唱这首歌时,仿佛看到了什么?
让我们把自己想象成依偎在母亲怀抱里的婴儿,或想想自己的母亲,感受、体会一下,带着柔和甜美声音,恬静、舒缓地再次演唱这首《摇篮曲》。
四、创作与表演
1、师生共同讨论:
音乐剧要怎样表演?
2、把《摇篮曲》编成音乐剧,请几位同学进行表演。
五、欣赏中外《摇篮曲》,通过欣赏中外《摇篮曲》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一)声乐曲:
1、舒伯特《摇篮曲》
2、东北民歌《摇篮曲》
比较两首歌曲的异同
(二)器乐:
1、莫扎特《摇篮曲》
2、聆听两首《摇篮曲》
学唱歌曲
教学目标:
1.在音乐活动中了解大海,感受海的音乐形象,激发热爱大海、热爱生命的情感。
2.能用亲切柔和、充满激情的声音准确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分析作品的音乐要素,体会并表现出歌曲所蕴涵的情感。
教学重点:
用圆润、自然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
教学难点:
运用音乐要素分析表现大海的音乐作品
教学过程:
一、点名。
二、欣赏《大海啊故乡》
交流讨论刚才的问题:
1、音乐情绪是怎样变化的?
2、力度又是如何变化的?
交流讨论后师小结:
这首歌的情绪:
由深情到激动
这首歌的力度:
由弱到强
师:
优美的画面、动听的旋律,同学们想不想唱这首歌?
在学唱歌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首歌曲的作者。
三、作者介绍
王立平,著名作曲家,吉林长春人,代表作品有《红楼梦》、《牧羊曲》、《太阳岛上》等,他的音乐作品题材广泛,格调清新,表现手法丰富,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个人特色。
四、学唱歌曲
1、听教师范唱,学生跟着老师小声哼唱。
2、教师电子琴伴奏,学生跟琴学唱歌曲。
3、解决难点
(1)3/4 12 1· 76 |533-| 注意切分节奏的唱法。
教师反复范唱,指导学生演唱。
(2)3/4 65 411 65|5--|注意后十六分音符的唱法,要做到准确清晰。
“5--”的时值要唱足。
4、完整演唱歌曲。
5、学生跟伴奏音乐朗读歌词。
6、师生共同演唱歌曲。
五、表现歌曲
1、根据歌曲的音乐情绪,这首歌曲可以分成几个段落?
每个段落有什么特点。
2、讨论后小结:
第一段 朴实、优美、回忆自己在海边生活经历。
?
第二段 音区提高,充满激情,是情感的抒发,表达主人公对大海对故乡和妈妈浓厚真挚情感。
3、师:
同学们,大海是宽阔无垠,变幻无穷的,时而温柔恬美平静,时而波涛汹涌,跌宕起伏,潮起潮落,下面我们看两组画面,从这些画面,你能看出这时大海是平静,还是波涛汹涌呢?
第一组:
温柔、恬美、平静。
第二组:
波涛汹涌、跌宕起伏。
4、如果用大海的平静和跌宕起伏表现歌曲情感,如何划分?
第一段:
平静
第二段:
跌宕起伏
5、用歌声表现歌曲情感,师指挥学生有感情的演唱。
(1)跟琴用“呜”和“啊”哼唱歌曲注意演唱情绪。
(2)跟琴轻声唱歌词,注意力度的变化。
(歌曲结构十分简洁,前后只有四个乐句:
前两个乐句朴素无华,富有叙事性;后两个乐句情深意长,表现出主人公对大海、故乡和母亲深切思念的感情。
)
(3)歌曲第一遍全体演唱;重复时前段采用领唱,集体边哼鸣边作身体律动,后部分采用齐唱,第一组学生用“啊”伴唱。
在歌曲的间奏时配上朗诵。
(朗诵内容可以是提前让学生准备,也可老师准备好投影出来或是请学生即兴发挥)
6、指导学生用肢体语言表现歌曲。
讨论:
如何用身体语言表现大海平静与波涛汹涌?
学生分组创编,集体跟着音乐表演。
请学生上台表演。
六、学生再次跟录音演唱歌曲。
学唱歌曲
教学目标:
1.在音乐中描绘自然界周而复始朝夕情景的作品不少。
本课就用这一题材为主题编选了四个作品,以体现“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2.把图形谱、字母谱、简谱(数字谱)综合运用,以拓宽乐谱记录形式的知识。
3.在音乐实践中掌握六拍子拍号。
4.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
教学过程:
一、点名。
二、听《晨景》
1、听乐曲《晨景》,你听听这一段音乐描绘是什么?
要求:
边听边对照教材中的三幅图,你认为这三幅图能否反映音乐所描绘的晨景?
你能画出更好的图来表示吗?
2.再听一次主题并看谱哼唱一次。
说说教材中用三种形式记录了这段音乐:
线条图形谱、线条字母谱、简谱。
这三种形式你喜欢哪一种?
为什么。
3.重点聆听《晨景》第一部分(连续听两遍)。
要求:
如果还可以的话,请在这三幅图下写出一句恰当的文字说明。
(如“晨曦微露”、“初显阳光”、“太阳升起”)
4.欣赏全曲
5.小结:
(1)简介格里格生平。
(2)器乐曲表现早晨的一例。
三、表演《清晨》
1.这是一首校园歌曲,在演唱风格上要通俗朴素,像说话似的歌唱。
2.聆听范唱,对歌曲整体有所了解。
设问:
(1)歌曲表述怎样的内容?
(2)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3.学生自学第一乐段16小节曲调。
提示:
形式不拘,可以视唱;可以个人自学;可以合作自学。
4.在教师指导下学唱第二乐段曲调。
指导的重点是音准:
“”这一乐句大跳音程要唱准,第一个fa(4)音要唱准。
5.在教师的口风琴伴奏下,欢乐地唱好全曲曲调(教师的口风琴伴奏为学生的伴奏作一示范)。
6.歌词4段较长,建议唱第1、3、4段歌词,第2段歌词留给学生自己学唱。
这样也不影响歌曲的完整性。
省下第2段的教学时间用于唱好歌曲,处理好歌曲,尤其把第一乐段与第二乐段的对比要表现出来。
7.打击乐伴奏练习。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与创造性。
8.小结:
这是声乐表现“早晨”的一种形式。
四、编创活动:
《早晨》
表现早晨的内容非常多,歌曲《清晨》所表达的就是发生在早晨的活动。
管弦乐《晨景》也是对景色的描绘。
请学生把早晨的活动思考一下,然后表现其一个方面就可以了,如“早晨的上学路上”、“早晨醒来”等等,都可以运用各种形式加以表达。
学唱歌曲
教学目标:
1.在音乐中描绘自然界周而复始朝夕情景的作品不少。
本课就用这一题材为主题编选了四个作品,以体现“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2.把图形谱、字母谱、简谱(数字谱)综合运用,以拓宽乐谱记录形式的知识。
3.在音乐实践中掌握六拍子拍号。
4.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
教学过程:
一、点名。
二、聆听《渔舟唱晚》
1.听了外国的“晨景”,现在看看中国古代的渔村晚景。
——欣赏《渔舟唱晚》第一部分。
2.设问:
从音乐声中你能想像这是怎样的景色?
3.哼唱一下这一段音乐的主题曲调,画出图形谱。
4.欣赏《渔舟唱晚》第二部分。
设问,从这段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5.哼唱这段音乐中的主题曲调,并把每小节的第一个音连接起来唱一唱。
6.聆听全曲。
要求:
听完后能根据音乐的发展顺序编讲一个故事。
7.小结:
这是古代中国丰衣足食的农村晚上一景。
三、听辨活动:
4/4拍还是6/8拍
1.先听教师弹奏一遍,想一想?
2.听一听,划划拍,试一试。
3.边唱边划拍检验一下。
4.在括号内填上拍号,再唱一唱。
四、表演《晚风》
1.教师谈话导入:
本课主题是朝夕,唱好了“晨”,现在唱“晚”。
《晚风》是一首俄罗斯歌曲。
听听晚上的景色美不美?
——聆听范唱。
2.复习已学过的三种指号:
2/4、3/4、4/4。
这三种拍号的单位拍都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晚风》的拍号是6/8拍,它的含义是什么?
3.再听范唱《晚风》,并边听边划6/8拍的指挥图式,设问:
是否听出有两句的曲调基本是相同的?
4.全体划拍(以八分名符为一拍),注意强弱节奏,跟着教师的教棒点谱视唱第一乐句(4小节)。
5.在第一句能准确视唱的基础上,学生自学第二、三乐句的曲调(注意每句的弱起拍,节奏要唱准)。
6.请一位学生指挥大家流畅地唱好全曲。
7.本歌的难点是二声部合唱,其基础是二声部曲调要唱得和谐、均衡。
平行三度的二声部合唱不容易唱好,要做些听觉上的辅助练习。
(1)学生唱第一声部,教师唱第二声部,要求相互都能倾听。
(2)听伴奏带或教师伴奏(教师的伴奏必需是不带旋律的伴奏)学生学唱第二声部。
(3)教师唱第一声部,学生唱第二声部。
(4)学生二声部曲调合唱。
8.在二声部曲调较稳固的基础上,再唱歌词,注意力度记号,以轻柔的声音唱出其晚景。
学唱歌曲
教学目标
1.革命歌曲留下的历史足迹,使我们不忘过去,这就是音乐的社会功能。
让我们在革命歌曲的音乐中,牢记革命传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道理,这是进行以德育为核心的好教材。
2.到图书馆寻找资料,在课内进行小品表演及造型设计等活动,加深对革命“足迹”的认识,使课内外的封闭式与开放式教育相结合。
3.在唱歌实践中,掌握装饰音知识与唱法。
教学重难点:
体会革命歌曲在现在生活中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点名。
二、聆听《红星歌》
1.课前先请个别学生准备《闪闪的红星》故事。
在欣赏前给全体学生讲故事。
2.欣赏全歌。
设问:
歌曲讲述了什么内容?
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斗争。
3.再听全歌。
设问:
音乐分为几个部分?
哪部分的曲调是相同的?
当再次出现相同的音乐时请举手示意。
4.复听全歌。
可以随音乐哼唱歌曲。
设问:
歌曲的体裁是进行曲,还是舞曲、摇篮曲?
5.小结:
这是反映工农革命时期少年儿童积极参加革命斗争的足迹。
三、表演《雨花石》
1.简介书上插图“南京雨花台烈士群像雕塑”。
2.由于这首歌的曲调节奏较复杂:
有十六分符、切分音,以及三十二分音符,所以这首歌曲不宜让学生识谱视唱,主要通过聆听范唱,范唱曲调从听觉中加强学生的模仿记忆,有了基本旋律的轮廓后,让学生看谱唱曲。
为了加强其记忆,可分为二部学习。
第一部分为前四乐句,第二部分为后四乐句加尾声。
有困难的小节,必需是以乐句的单位进行指导。
3.在曲调开始学唱时先不加装饰音,当基本唱熟后再加上倚音,并简单讲解倚音的写法与作用(写法:
左上角;作用:
装饰性)。
4.在曲调唱得很流畅的基础上填上歌词,用中速,很深情地表现出“雨花石”的崇高品质。
5.在学生充分理解歌词深刻含义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四句歌词设计四个造型为歌曲做背景,并充满深情地唱好歌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合唱队 快乐 活动日 教案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