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文档编号:27468239
- 上传时间:2023-07-01
- 格式:DOCX
- 页数:55
- 大小:82.60KB
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区某农林开发有限公司
绿色农业生态示范园建设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编制单位:
*
二O一O年十二月
第一章总论··················································································1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6
第三章项目建设条件·································································11
第四章项目建设基本情况·························································18
第五章市场需求与分析及销售方案·········································23
第六章高新技术内容和技术流程·············································32
第七章项目的组织管理和生产操作技术·································36
第八章生态环境保护及综合利用·············································49
第九章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52
第十章项目经济效益分析·························································55
第十一章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评价·········································60
第十二章项目结论与建议·························································64
附件·····························································································67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名称
区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
二、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1、项目单位名称:
区农林开发有限公司
2、所有制形式:
有限责任公司
3、法人代表:
*
4、注册资本:
50万元
三、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的主要依据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中共中央国务院2010年1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
4、《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5、《区新区规划方案》
6、《建设项目经济评价与参数》
7、国家、省、市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
四、项目研究的主要范围
1、项目建设的背景和意义
2、项目建设的条件分析
3、项目产品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4、项目的产品方案与建设内容
5、项目的技术方案
6、项目的投资估算、资金筹措及经济效益分析
7、项目的环境保护措施及评价
8、项目的组织机构及劳动定员
9、项目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评价
五、项目概要
(一)建设地点
区新区镇村及志木村部分地域
(二)项目建设期:
一年
(三)建设规模与目标
1、主要项目建设规模:
拟开发山地和荒地1000亩,包括:
(1)黑山羊养殖基地:
用地100亩,其中牧草种植90亩,养殖场10亩,养殖黑山羊4000只;
(2)优质中草药种植示范园:
用地400亩,其中黄柏190亩、金银花200亩,仓库、初级加工车间和金银花饮料加工厂10亩;(3)优质有机水果种植示范园:
用地400亩,其中红提、红心猕猴桃各200亩;(4)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园:
用地50亩,主要发展绿色食品芦笋及其他时令蔬菜;(5)原生态网箱养鱼示范区:
40亩,养殖鲟鱼4万尾;(6)生态农庄:
用地50亩。
2、主要目标:
把项目区建成集无公害蔬菜瓜果和名贵中药材种植及深加工、淡水鱼养殖、农业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无公害农业综合开发生态示范园区。
在生产经营上实现栽培标准化、灌溉节水化、经营集约化、管理规范化,从而极大地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
(四)主要建设条件
1、农业设施已有一定基础;
2、劳动力资源条件较好;
3、土壤、水质未受污染,符合无公害农业要求;
4、区域优势明显,交通非常便捷;
5、符合农业产业发展政策和产业规划。
(五)项目总投资及效益情况
1、项目总投资:
3038万元;
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648万元;
流动资金:
390万元。
2、资金来源
(1)企业自筹:
1638万元;
(2)申请农业开发银行贷款:
1000万元;
(3)申请国家、省各项农业综合开发扶持资金400万元;
3、经济效益
(1)年销售(营业)收入:
1835万元;
(2)年净利润:
598万元;
(3)项目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
8.60年;
(4)投资利润率:
16.18%;
(5)投资利税率:
26.12%;
(6)贷款偿还期:
4.5年;
(7)内部收益率:
21.59%。
六、结论与建议
1、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园是现代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的有机结合,在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并举的基础上达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并对部分产品深加工,深入开发产品的附加值,是符合当前国家和我省农业产业发展政策的。
2、项目区环境条件好,气候适宜,土地资源丰富,可充分发展多种农业项目。
本项目从现代农业生态示范考虑各子项目的综合开发利用,使项目总体上形成良性循环,变废为宝,并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保护了环境,有显著的生态效益。
3、项目建成后,保证了区近郊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生态农业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示范园的建设可带动区区域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和应用,使区的环境质量得以改善,真正做到对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保护。
4、本项目采用先进的耕作技术和饲养方法,做到高投入、高效益。
项目拟以农业生态休闲旅游为中心,以生产优质农副产品为主体,全面开发无公害、有机农副产品市场,供应区及周边区域,能对区及周边地区的农副产品质量的提升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5、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明显,财务评价指标均高于一般农业项目,项目是可行的。
6、建议:
项目必须有规划,按规划组织较强的班子负责实施,技术上一定要依托高水平的科研单位和技术人员,充分发挥其科研成果转化及技术、人才资源优势;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适时调整种植养殖的品种和规模,注重生态,保护环境。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区农林开发有限公司绿色农业示范园”主体位于省区新区镇村,规划面积1000亩,其中村800亩,志木村200亩。
由于地处内地,项目区内青壮年劳力多赴沿海地区打工,土地抛荒现象比较严重。
本项目拟利用部分已开垦耕地、荒地及未开垦山地进行整体开发,建设一个以无公害水果、蔬菜种植为主,集淡水鱼养殖、中药材种植、农业观光及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农业生态示范园区。
一、项目建设背景
(一)项目建设的政策背景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有大量的居民生活在农村,没有农业的发展,就谈不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我国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三农问题”,一系列政策及相关的具体惠农措施的出台,为农业尤其是现代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
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我国农业在结构调整、农产品总量扩张、农业由温饱向小康目标迈进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农业生态示范园采用生态模式进行园区内农业的布局和生产,将农业活动、自然风光、科技示范、休闲娱乐、环境保护等融为一体,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建设现代农业要“优化农业生产布局。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这是党中央做出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部署。
发展农业园区是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伟大历史任务的有效途径。
以“产业特色化、设施现代化、功能生态化”为特征的现代农业生态示范园即是在这一前提下应运而生。
根据省委、省政府提出“21世纪在高标准下将以生态农业为主的现代农业、以有机食品为主的食品产业、以生态旅游为主的旅游业培育成为新的支柱产业”的战略部署,我们用优质化去改造传统农业产业,用特色化形成新的农村支柱产业,加速农业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是十分必要的。
(二)项目建设的地域背景
项目建设地建设用地面积2平方公里;二是原*经济园区正在开发建设的2平方公里,即*中大道以南,大石山路以西,洛湛铁路以东,新林街以北的范围。
新区将按“依附主城、组团布局、网络联系、整体保护”的发展规划,形成“一心一区一带两组团”的空间结构:
“一心”:
主要依托*生态公园和*国家级湿地公园,打造新区有山有水、山水相依的生态核心。
“一区”:
指城区东南部的区域,主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农业,打造农业示范与休闲体验区。
“一带”:
是以孙水为依托,加大水体治理保护,建设沿河风光带,打造高品位的商居、休闲旅游、文化走廊。
“两组团”:
即新城组团和百亩组团。
其中新城组团主要依托沪昆高铁站,建设区域性客运、物流中心,发展商贸服务业,形成集高端商居、总部经济、金融服务于一体的枢纽型城市次中心,打造“新客厅”、城市“新名片”。
百亩组团主要依托洛湛铁路西站,打造区域性仓储物流基地;以原*经济园区为基础,围绕鸿帆铝工业园、红太阳电池新材料科技园、文昌半固态轻合金产业园、红宇高合金耐磨材料园,建设新材料、新能源的科技环保型专业园区,打造经济“新引擎”,生态工业“新标杆”。
本项目所在地新区镇发展规划定位为新兴绿色农业示范区,给项目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是改善农村产业结构、提升农业产业效益、满足消费者对绿色无公害果蔬需求的需要
新世纪以来,我国农业进入可持续发展的探索热潮。
从单纯的追求数量转向追求质量,从追求产量的增长转向追求综合效益的提高。
果蔬产品作为生活的必需品,人们对其要求由一般化转向优质化、营养化、无害化,开发无公害蔬菜、水果已经成为国内外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但食品安全问题却成了我国农产品的“瓶颈”,因此,发展生态农业、开发无公害绿色食品有其必要性和迫切性。
是农业大省,农业产业链还没有建立起来,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种植规模,是改善农业产业结构、改革和提升传统农业、建设新区乃至现代农业的需要。
(二)是实现以城带乡、促进以休闲农业为主体的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的需要
休闲农业是农民可以自主发展的第三产业,是有广阔经营前景和产业发展潜力的新型农业产业。
目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项目通过发展休闲农业,适应了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实现了“大农业”和“大旅游”的有效结构,加快了城乡经济融合和三次产业的联动发展,不仅扩大了城镇居民在农村地区的消费,还加快了城市信息、资金和技术等资源向农村的流动,是实现以城带乡发展模式的重要途径。
(三)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需要
农民增收缓慢、增收渠道狭窄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农村产业活力不够,农民要发展和能从事的产业不多,发展后劲不足。
本项目的建设,以“休闲农业”的模式,为项目区的农业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项目以土地、人力资源和优质的自然环境、甚至是新鲜的空气、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等作为发展要素,结合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实现了农村三次产业的合理调整,协调发展,为项目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一个长久而稳定的保证。
第三章项目建设条件
一、项目区概况
(一)地区位置及区域范围
区位于省中部,。
区境内有山地、丘陵、冈地、平原四种地貌,形态呈山地成片,冈丘交错成串,冈地如波,平地绵展的特点。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自古以来就是
(二)自然资源状况
区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既具季风性,又兼具大陆性。
其基本特征为气候温暖,四季分明;夏季酷热,冬季寒冷,秋季凉爽;春末夏初多雨,盛夏秋初多旱;积温较多,生长期长;气候类型多样,立体变化明显。
年平均气温16.5~17.5℃,年极端最高气温40.1℃,年极端最低气温-12.1℃。
多年平均降水量1300~1400毫米,一日间最大降水量147.3毫米,降水多集中在4~7月。
年日照时数1410.4~1621.9小时,年日照率34~37%。
年蒸发量1365.6~1521.6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78~80%,年平均风速l.5~2.0米/秒,多年最大风速为20.3米/秒。
由于光、热、水基本同季,对农业生产极为有利。
(三)项目建设地点选择
项目主体所在地新区村,距离区18公里,娄怀高速公路全境穿过,距出口7公里,距洛湛铁路双廉站10公里,距上昆高速铁路站5公里,距离中南地区最大的中草药批发市场——廉桥中草药批发市场不足50公里。
交通方便,地理位置优越,具备良好的对外交通条件,与长沙、常德、益阳、怀化、、邵阳等大中城市经济联系紧密,水、电、路、气、通讯设施配套齐全,基础条件好,是区最适宜进行农业规模开发的黄金区域。
二、项目建设条件优劣分析
(一)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
1、区域优势
项目建设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7~17.8℃,年降水量1350~1400毫米,四季分明,水热基本同季,无霜期285天,光照条件较好,水资源丰富,土质肥沃,据农业大学专家考察:
土壤肥力较高,PH5~5.77呈弱酸性,含有机质16.8~21.69%,氮、磷、钾养分均衡,还含有适量的钙、镁离子及多种微量元素,多数土壤中还含有适量的硒元素,适宜发展无公害天然富硒保健蔬菜生产,产品有防癌抗癌的效果,是一个天然的绿色的食品生产基地。
2、基础条件优势
(1)农业设施已有一定基础
生态示范园所在地属低丘谷地,地势平坦,基地种植制度是一年二熟,采用水旱轮作耕作制,即“早稻一菜”或“中稻一菜”。
农业设施已有一定基础,规划区内部分农田基本做到“田成方、林成网、路成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标准农田要求。
(2)劳动力资源条件较好
截止到2007年底,区现有农村劳动力188.5万人,其中富余劳动力多达134.6万人,外出务工经商67.24万人,就地从事二、三产业的40.91万人。
据调查,2008年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共计108.15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58.2%。
大量剩余农村劳动力赋闲在家,为项目提供了大量潜在的劳动力资源。
(3)土壤、水质条件
①土壤条件
规划区土壤为略带砂性之黄壤,呈弱酸性,土壤农化性状为有机质23.12g/kg、碱解氮134mg/kg、速效磷11.7mg/kg、速效钾81mg/kg。
根据典型性和优先性原则,采用随机法机点,取3个土壤采样点进行土壤重金属含量化验,基本上能代表产地土壤状况,化验结果如下页表:
土壤环境质量指标和化验结果
序号
项目
含量限值(≤)
化验结果,mg/kg
1
2
3
1
PH
6.5
6.5~7.5
7.5
5.43
5.41
4.88
2
镉(Cd),mg/kg
0.30
0.30
0.40
0.062
0.059
0.079
3
汞(Hg),mg/kg
0.25b
0.30
0.30
0.35
0.050
0.041
0.060
4
砷(As),mg/kg
30
25
20
7.41
7.32
7.11
5
铅(Pb),mg/kg
50d
250
50d
300
50d
350
39
35
37
6
铬(Cr),mg/kg
150
200
250
58
49
69
由表中数据可知,规划区的土壤环境未受到污染,适宜发展无公害生态农业。
②水质条件
园区灌溉水为山脚水面面积约100亩、蓄水量约200万立方米的水库,深井、山泉供水系统及规划区内星罗棋布的大小山塘均可提供生产生活用水,其各项污染物的监测结果见下表:
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水质各污染物的监测结果均未超过其相应的含量限值,说明水质污染物的单项指数均未超标。
表明规划区水资源环境未受污染,符合生态农业灌溉水质要求标准,可作为生产用水。
水质各项污染物的监测结果与含量限值(mg/L)
检测项目
PH值
总汞
总镉
总砷
总铅
六
价
铬
石
油
类
氰化物
化学需氧量
粪大肠
菌群
个/L
结果
5.61
0.0004
0.001
0.004
0.01
0.01
0.073
0.02
2.11
1800
限值
5.5~8.5
0.001
0.005
0.05
0.05
0.10
1.0
0.50
40
40000
(5)给排水
①给水工程:
园区所在区域有主要为自来水管网、深井、山泉供水系统及规划区内星罗棋布的大小山塘供水,水质没有污染,可供生产生活用水。
②排水工程
园区内就近与已有的水塘、水渠贯通,形成排水系统、近期采用雨污合流制、通过灌渠形成排水体系,雨水就近排入渠道或水塘,汇聚排涝站再排出。
生活污水经粪池或沼气池处理后用于浇灌农田或排入排渠。
(6)电力及通讯条件
供电条件:
规划区邻近区电网,东有民丰500KV变电站、西有金竹山电厂,东西遥相呼应,互为支撑,电网主电源点布局较为合理,供电条件优越。
通讯条件:
通讯、程控、电话通讯遍及全市各县市、乡村和农户,移动通讯也形成网络,也建立了高速的网络通讯技术体系,为农业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提供高效迅捷的信息,为高新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加强了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为本项目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
3、政策优势
根据《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区农业“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走城郊型农业集约化发展之路,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良性互动、互利共赢”,“积极实施优质农业工程,发展无公害农业、旅游观光农业和设施农业,扩大优质农产品生产”,“建设农产品商品基地,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
农林生态示范园的开发和建设,符合国家、省、市和本地区农业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方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撒,项目的建设得到了上级政府的大力支持。
(二)项目实施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项目实施的制约因素主要是短期资金短缺。
生态示范园的建设和引种资金需求量较大,仅靠投资方自有资金无法实施,减少投资规模达不到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
本项目属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高效益项目,符合利用本地资源优势为农民增收增效的特色项目,资金短缺问题必须争取农业开发银行的政策性贷款资金进行支持,基础条件成熟的时候可以申报国家、省扶持农业发展的无偿资金支持,同时在自由资金上公司必须最大努力进行筹措,以保证项目固定资产投资的完成。
第四章项目建设基本情况
以区的总体规划为依据,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以生态农业模式生产为主的原则,在充分发挥生态农业生产、示范、推广、应用等方面作用的同时开发农业科普教育,使之成为人们进一步了解现代高科技农业知识、认识自然、加强环保意识的理想场所。
示范园的建设,将改善城乡结合部的环境质量,提高城市的绿化率,构筑一个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使之成为全省生态农业的样板基地之一。
一、总图布置
项目以区城市总体规划为主要依据来设计示范园各组成部分的总体布置,示范园分为五个生产示范区和一个生态农庄,六个主体部分形成生态农业循环模式,示范园的整体规划图见附件一。
(一)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
在山脚地势较平坦处建设蔬菜大棚、玻璃温室及现代化喷灌系统等附属设施,栽培种植无公害蔬菜——芦笋以及其他市场表现优秀的蔬菜品种,配套建设相关采摘设施,让前来休闲娱乐的客人可进入生产基地亲自动手采摘无公害蔬菜。
(二)生态果园生产示范基地
在山丘中部建立生态果园生产示范基地,果园内曲径小路和假山安排休息亭等风景小品,设置果园服务的附属设施。
利用地形规划种植品种,使春、夏、秋都有果花观赏、果实采摘,利用部分果树间隔地间种牧草、绿肥,既有原始山村风格,又可按生态要求还原自然。
群落式生态果园按规划布置,让观光的游人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在果园中除草、修枝、采摘、品尝,使游人在劳动当中回归大自然,置身田园中。
(三)中草药生产示范基地和金银花饮料加工厂
在山丘生态果园生产示范基地上部种植金银花、黄柏,并以此为示范点推广和带动周边农户加入中草药的种植和生产的行列。
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熟化土壤,完善其他设施,修建中草药初级加工车间和金银花饮料加工厂,提升中草药产品的附加值,并一定程度上缓解中草药产品的销售压力和市场风险。
(四)绿色养殖示范基地
在山丘最上部发展以黑山羊为主的养殖示范基地,设养-沼-林-蔬生态模式,利用处理后的羊粪沼气发酵为生态农庄提供燃料,沼气渣作为中草药种植园、果园和菜园的有机肥。
(五)生态网箱养鱼示范区和垂钓园
以项目建设区100亩水库为基础建设40亩生态网箱养鱼示范区,并在网箱之外饲养一定量的其他淡水鱼作为垂钓之用。
水库四周的合适地点建设垂钓休闲场所。
在水库四周休闲的游客们可以观鱼赏景,也可以拈杆垂钓。
(六)生态农庄
在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旁边建设生态农庄,让游客可以即刻品味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采摘的新鲜蔬菜和水库垂钓的新鲜鱼,并成立后勤服务部,为客人打包包装需要带走的产品。
示范基地开辟游览路线,增加必要的服务设施。
除推广应用示范技术和模式外,还可为游人增加农业科普知识,增加社会对生态农业模式的认识。
所有旅游项目、设施均按生态模式安排,注重环境保护,清新质朴,让每位游客都有回归自然,置身田园之中,体验自选自摘的农家生活的欢乐。
二、土建工程
(一)建筑
主要建筑设计是以建设生态农业模式的示范园为需要。
除了展示保持生态环境的生态农业生产模式外,还要起到推广科学、合理调整农业结构、增加经济收入及保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因此项目的建筑设计尽量保持与该地农家风格相似的形式。
旅游观光设施就地取材,可用木材、土砖、青瓦、稻草,和钢筋、水泥、机砖、结合安排,显示出农村田园古朴、清新风格,使之与自然融为一体。
蔬菜大棚均采用钢架结构和砖混网结构式,明顶或单体式明顶、大棚内采用自然通风和强制通风相结合,设喷、滴灌系统、大棚明顶采用弧形,最大面积接受光照,有条件可设置太阳能装置,解决升温的所需的能源。
畜舍和中草药加工房、库房、金银花饮料加工厂房采用砖木结构,均为一层平房,混凝土地面,青瓦屋顶。
(二)道路设计
本项目将在各示范基地修建主次道以及停车点。
主道路采用水泥面路,10米宽,水泥路面宽6米,为主要运输进出路线。
次道路路面宽6m,水泥路面4米,联系各分区。
便于组织人流、运输、观光。
支道路采用条石或三合漆铺设,宽2m。
用于步行到各生产点。
(三)给排水
给水工程分为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
生活用水均为井水。
灌溉养殖用水来自水库和天水。
水质没有污染,可供生产用水。
排水工程设计:
各示范基地就近与已有的蓄水池、水渠贯通,形成排水系统。
采用雨污合流制,通过灌渠形成排水体系,雨水就近排入水渠或蓄水池,汇聚排涝站,再排出。
生活污水经粪池或沼气池处理后用于浇灌菜园、果园、中草药种植园或排入排渠。
(四)电力、电信
示范基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态农业 示范 建设 可行性研究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