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语文 11《沁园春 长沙》精品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docx
- 文档编号:27461603
- 上传时间:2023-07-01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29.28KB
学年高中语文 11《沁园春 长沙》精品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docx
《学年高中语文 11《沁园春 长沙》精品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语文 11《沁园春 长沙》精品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中语文11《沁园春长沙》精品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
人教新课标版必修1高中语文1.1《沁园春长沙》
【同步达纲练习】
基础知识强化:
1.下面加黑字的音、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廖廓(liáo kuò)百舸(ké)碧(bì)透橘(jú)子洲
B.苍茫(cāng máng)沉浮(fú)携(xié)带竟(jìng)自由
C.峥嵘(zhēngróng)遒(qiú)劲挥斥(chì)岁月稠(chóu)
D.惆怅(chóuchàng)遏(è)阻激(jī)扬万户侯(hóu)
2.下列语句朗读节奏错误的一项是()
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B.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C.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D.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3.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夸张)
B.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反问)
C.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对偶)
D.粪土当年万户侯(比喻)
4.词受格律的制约,与散文的句法有较大的差别,“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如用散文表述,其语序应是()
A.寒秋时节,我独自站在橘子洲头,凝望着滚滚北去的湘江
B.我独自站在寒秋之中,凝望着从橘子洲头流过的滚滚北去的湘江
C.寒秋时节,我独自站在滚滚北去的湘江边的橘子洲头
D.我独自站在寒秋之中,湘江滚滚北去,从橘子洲头流过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
分行的主要根据是节奏,而不是内容。
B.词是我国古代一种可以配乐歌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名长短句、诗余等。
它始于唐,盛于宋。
C.古人按字数的多少把词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沁园春长沙》属于中调。
D.“沁园春”是词的词牌,它规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平仄、押韵等;“长沙”是这首词的题目,它揭示了这首词的主要内容。
6.词的下阕写同学少年,表现他们的精神面貌和活动志趣的句子分别是:
精神面貌:
活动志趣:
素质优化:
1.补写毛泽东诗词的上句或下句。
①雄关漫道真如铁,
②五岭逶迤腾细浪,
③,我自岿然不矾。
④,更无豪杰怕衍罴。
⑤天若有情天亦老,。
⑥神女应无恙,。
⑦,纸船明烛照天烧。
⑧待到山花烂漫时,。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雪
毛泽东
一九三六年二月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饣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写出这首词的词牌:
3.解释下列词语
①馀②须晴日
③妖娆④竞折腰
⑤略输⑥风流人物
4.上阕“望”字,据文义,领起哪几句?
答:
5.“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在全词中的作用是:
6.“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在结构上的作用。
答:
7.结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有何寓意?
答:
8.概括全词内容:
上阕大笔挥洒,,下阕纵横议论,
(均不超过8字)
9.试分析、比较《沁园春·长沙》与本词在意境上的不同
答:
10.把《沁园春·长沙》一词中写景的部分改写成一篇写景状物、融情于景的散文,300字以内。
创新深化:
1.阅读毛泽东的《虞美人·枕上》一词,选出解说不当的一项()
谁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
夜长无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
晓来百念都灰尽,剩有离人影。
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A.上阕的“愁”,既有夫妻离别的相思之愁,更有对革命前途的忧虑。
B.“数寒星”三字有奇趣,透出作者寂寞、孤独的处境和情怀。
C.下阕末两句,作者触景生情,愁绪倍添;月圆思团圆,月残伤别离乃是人之常情。
D.这首词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毛泽东的感情世界。
革命者也有自己的爱情生活、离愁别绪。
补充练习:
(一)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2-6题
有意境的艺术形象,必然是独创的艺术形象,它能给读者带来一种新鲜、独特的美感。
如王国维所说:
“一切境界,无不为诗人设。
世无诗人,即无此种境界。
……遂觉诗人之言,字我心中所欲言,而又非我之所能言。
”(《人间词话》),这种独特性既来自内心世界的独特体验,又来自对外部世界的独特发现,它体现着作家充分发展的个性和个体意识,因而决不会与别人雷同。
陶渊明笔下的意境常常离不开(1甲),它是作者恬淡自然的胸襟的外化;李白笔下的意境往往有(1乙),它是作者化胸中块垒为不平之气的催化剂;苏轼笔下的意境,常常带(1丙),表现出作者对理想世界的憧憬与追求;陆游笔下的意境时时有(1丁),显示着作者品格的高傲与纯洁。
各人各诗的意境各不相同,有“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王维《汉江临泛》)的(2甲),有“气吞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2乙),有“无边落木箫箫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的(2丙),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的(2丁)等等。
意境是作家对自我、对生活的独特发现和创造,但是这种创造不是靠镂金错采、刻意雕琢得来的,更不能有丝毫的虚假和做作,它是在内容的真实和形式的自然二者结合的基础上所进行的独特创造。
王国维在强调“真景物、真感情”的同时,提出意境的描写必须做到“不隔”。
所谓“不隔”,就是真切自然,如王之涣《登鹳雀楼》,全诗写登楼所见与登楼者的心情十分真,语言如行云流水,自然天成,所创造的意境深刻而独特,可谓千古绝唱。
2.文中(1甲)、(1乙)、(1丙)、(1丁),应分别填进哪一项?
(只填序号)
A.雪 B.梅 C.梦 D.月 E.酒 F.菊 G.松 H.莲
甲、乙、丙、丁
3.文中(2甲)、(2乙)、(2丙)和(2丁)应分别填进哪一项?
(只填序号)
A.豪放B.淡泊C.婉约D.悲慨E.雄阔F.缠绵G.悲怆H.朦胧
甲、乙、丙、丁
4.第一段中,引用王国维的几句话是为了说明意境,它是的独特发现和创造。
5.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不仅创造了的独特意境(不超过4个字),表现了诗人的雄心(限六个字),更告诉人们一个朴素的真理:
(限填一个成语)
6.本段所阐析的意境审美特征为。
(二)
比较阅读下面两首词,回答1~2题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处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对两首词的词意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驿处”、“断桥”、“黄昏”、“更著风和雨”,写出了梅花所处环境的荒凉、恶劣,写出了受到打击的情景。
B.“一任群芳妒”,表明了作者面对排斥、打击而无可奈何的心境,孤独苦闷的心情。
C.毛泽东的词用“飞雪”、“悬崖”、“百丈冰”,写出了梅花凌风傲雪,不畏严寒的品质。
D.“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意为当春天来临,百花盛开之时,梅花虽已凋谢,但凋落的花瓣处在万花丛中,仍露出欣慰的笑容。
2.对两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两首词均以写景入手,通过景物描写很好地渲染了气氛,为梅花形象的塑造提供了有效的背景。
B.两首词都表现出梅花不与百花争春,甘愿自己经风着雨,也要保持高尚品德的优秀品格。
C.两首词的意境是不同的。
陆游的词流露出寂寞无奈、孤芳自赏的消极心态,毛泽东的词则表现了与群芳同春、积极向上的思想。
D.毛泽东词中的梅花是威武不屈的,迎着严寒冰雪,傲然挺立,坚持真理的革命者形象,陆游词中的梅花则是封建士大夫既保持节操,又消极无奈情景的写照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强化:
1.D2.B3.B4.A5.C
6.精神面貌: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活动志趣: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素质优化:
1.①而今迈步从头越②乌蒙磅礴走泥丸③敌军围困万千重④独有英雄驱虎豹
⑤人间正道是沧桑⑥当今世界殊⑦借问瘟君欲何往⑧她在丛中笑
2.沁园春
3.①剩下②待,等到③娇艳妩媚④争着⑤稍稍⑥英俊潇洒、才能杰出的人物
4.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5.呼应篇首“北国风光”,又引起下阕
6.承上启下(由虚转实)
7.以此作结,是说只有今天的一代英雄人物,才能使多娇江山完全称意。
这是对一代新人的呼唤和企盼。
8.写北方雪景,评古今人物。
9.《长沙》写南方秋景,《雪》描绘北国冰雪,后者境界更开阔;《长沙》抒发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
《雪》抒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表达了当今革命英雄空前伟大的抱负和无比坚定的信念,气势更宏大。
10.略
创新深化:
1.A
补充练习:
(一)
2.甲,F乙,E丙,D丁,B
3.甲,H乙,E丙,DJ,F
4.贵在创造作家对自我、对生活
5.开阔雄浑努力追求进取高瞻远瞩
6.在真实和自然中见独创
(二)
1.D2.A
人教新课标版必修1高中语文1.1《沁园春长沙》同步练习B
[课内检测]
一、基础知识
1.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舸()寥廓()怅()遒()遏()
2.写出下列词语的义项
(1)百舸:
(2)寥廓:
(3)峥嵘:
(4)挥斥:
(5)方遒:
(6)激扬:
(7)粪土:
(8)遏:
二、课文理解
1.简答题
(1)“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正常的语序应当是,该句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2)“看”字统领的语句主要有,这些语句为读者提供了、、、、、六个意象,这些意象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组合成一幅、的秋景图,为下面的抒情烘托了背景,准备了气氛。
尤其是一个“”字,写出了秋天里自由舒展,蓬勃生长的宇宙万物的热烈和活泼,赋予秋景以旺盛的生命力。
(3)“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三句的意思是,该句通过询问大自然的盛衰荣枯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表现了诗人的博大胸怀。
(4)上片借景寓情,诗人要表现的深沉的思绪是什么?
答:
(5)词的下阕的统领字是“”,该字主要统领了几句,这几句从、、三个方面写中心意象,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
(6)“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用的修辞方法是,该句虽属问句,实际上却是对上阕“”的巧妙回答。
因此,词的下片意在通过回忆往昔峥嵘岁月,表现了诗人和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形象含蓄地说明:
主宰国家命运的,应该是。
(7)本词用词精当、形象、极富表现力。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字写出山之,“遍”字写出红之,“层”字表现出树林的,“染”字则写出岳麓山一带枫林,仿佛人工染成一样的壮美景色“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写近景,“”写江水溢满之状,“”现江水碧绿清澈之态,“”写舟船之多,而“”则给碧绿无尘的江面增昂扬奋进的气氛。
“鹰击长空”用“击”而不用“飞”准确地形容雄鹰展翅迅猛有力地拍打的矫健勇猛的雄姿;“鱼翔浅底”用“翔”而不用“游”精当地勾画出游鱼在水中自如轻快的神态,形象生动。
2.分析题
(1)对下面语句的分析是否正确?
请说说自己的看法。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指点,是评论之意;江山,指代国家;激扬,是批恶扬善之意;粪土,名词的意动用法,即“把……视为粪土”。
整个句子的意思是:
敢于评论国家大事,并写出批恶扬善的文章,把当时的军阀官僚看得跟粪土一样。
答:
(2)“悲哉,秋之为气”,在更多的文人墨客笔下,秋,除了老木、寒云、归鸦,就是衰草、落叶、残荷,但是,在毛泽东笔下为什么会一扫悲秋之气,开拓出“不似春光,胜似春光的意境?
答:
3.选择题
(1)下列各组词语的字形、注音、释义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百舸(gě):
许多大船
苍茫:
旷远迷茫
寥(liáo)廓:
空阔高远。
词中指广阔的宇宙
峥嵘(zhēngróng):
不平凡,不平常
B.方遒(qiú):
正强劲有力
遏(è):
阻止
风华(huá):
风采才华
携(xié):
领着
C.怅(chàng):
失意,恼恨
意气:
志向和气概
碧透:
碧绿
挥斥:
放纵,此处有“挥发”之意
D.指点江山:
评论大好河山
中流:
江心水深流急的地方
粪土:
视……如粪土
激扬:
激浊扬清
(2)下面句子朗读时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B.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C.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D.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3)下边是中学课本中的诗歌作品,分类标准不一致的一项是()
⑴《木兰诗》⑵《石壕吏》⑶《过零丁洋》⑷《天上的街市》
⑸《大堰河——我的保姆》⑹《沁园春·长沙》⑺《周总理,你在哪里》
⑻《致橡树》⑼《回延安》⑽《凉州词》⑾《敕勒川》
A.
(1)(3)(6)/(8)(9)B.(4)(5)(7)(8)/(9)
C.
(2)(4)(7)/
(1)(11)D.
(2)(10)(11)/
(1)(3)
(4)选出与“粪土当年万户侯”句中“粪土”一词用法不同类的一项()
A.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B.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C.草菅人命
D.君为我呼入,吾得兄视之
(5)下面是对《沁园春·长沙》的赏析,选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A.词的上阕虽着重写景,却处处景中寓情。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既是四周枫林如火的写照,又寄寓着诗人火热的革命情怀。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则是作者对自由解放的向往与追求。
B.词的下阕虽着重抒情,但也不乏情中含景之处。
如“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也可以说是一幅奋勇进击、劈波斩浪的宏伟图画。
C.《沁园春·长沙》是以情为经线,景为纬线交织而成的。
它不仅使我们得到欣赏壮丽秋景的艺术享受,也使我们从诗人昂扬炽烈的革命情怀中,汲取奋勇前进的信心和力量。
D.本词“立”“看”等词写出江山的壮丽和“万类”的自由自在,这些都是明写;通过“怅”“问”等词暗写国内外反动派的飞扬跋扈和广大人民的灾难深重。
由此转入写游泳,激起革命者的历史责任感。
[能力迁移]
一、阅读刘过的《沁园春》,完成下列两题。
斗酒彘肩,风雨渡江,岂不快哉!
被香山居士,约林和靖,与东坡老,驾勒吾回。
坡谓:
“西湖正如西子,浓抹淡妆临照台”。
二公者甲,只管传杯。
白言:
“天竺去来!
图画里峥嵘楼阁开。
爱纵横二涧,东西水绕;两峰南北,高下云堆”。
逋曰:
“不然,暗香浮动,不若孤山先访梅。
须晴去,乙,且此徘徊。
1.甲乙两处所缺文句依次是()
A.皆掉头不顾;访稼轩晚B.皆掉头不顾;访稼轩未晚
C.皆掉头;访稼轩未晚D.皆掉头;访稼轩晚
2.词中“斗酒彘肩“的典故指的是()
A.李白“斗酒诗百篇”的故事
B.“廉颇一饭斗米,肉十斤”的故事
C.樊哙闯鸿门宴,项羽赐之“斗酒彘肩”的故事
D.樊哙闯鸿门宴,食“斗酒彘肩”的故事
二、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习题。
贺新郎·读史
1964春毛泽东
人猿相揖别。
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
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不过(是)几千寒热。
人世难逢开口笑。
上疆场彼此弯弓月。
流遍了,郊原血。
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
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
有多少风流人物?
盗跖庄硚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
歌未竟,东方白。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含义
不过几千寒热:
骗了无涯过客:
盗跖庄桥流誉后:
2.从人类进化、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看,下列诗句所指的含义是:
人猿相揖别:
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
铜铁炉中翻火焰:
3.“铜铁炉中翻火焰”一句中的“铜铁”能否写成“铁铜”,为什么?
答:
4.“更陈王奋起挥黄钺”一句中的“陈王”指的是谁?
从句中的哪些词上可以看出毛泽东对他持有怎样的态度?
答:
5.本词题为“读史”,诗人写历史,重点放在哪些历史上?
这些历史中,又重点写哪些内容?
答:
6.本词56字,就写了一部惊天动地的历史。
这是高度的时间浓缩的艺术。
指出词人用哪几个字成功地浓缩了时间。
答:
三、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习题。
忆秦娥·娄山关
1935年2月毛泽东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1.填空
(1)“忆秦娥”是这首词的,它跟词的有关;“娄山关”是这首词的,它跟词的有关。
(2)这首词颇具音韵之美,读起来琅琅上口,主要原因在押韵上,如上阕的“”“”“”,下阕的“”“”“”;其次,作者使用了修辞格,将每阕的中间部分紧密连接在了一起。
2.判断下列说法正误,在括号后打“√”或“×”
(1)从“西风”“雁”“霜”这些意象的使用上,我们可以推断出这是在秋季()
(2)“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意思是清晨时分,西风凛冽,雁声穿空,霜华铺地,残月在天。
()
(3)上阕前两句作者通过感觉、听觉、视觉勾勒出一幅铁铸似的清晨凄清的画面,其用词造境,呈现出一种暗淡冰冷的色调。
()
(4)“马蹄声碎”中“碎”的意思是“凌乱”,生动地刻画出撤退时急行军的景象;“喇叭声咽”中的“咽”字意思是发不出声,写出了当时物质条件的恶劣。
()
(5)“漫道”,意思是道路漫长,“真如铁”的意思是真的像铁一样坚固。
作者用这两个词来说明前行之路漫长而艰难。
()
(6)“雄关”点出了娄山关的艰险,“从头”一词,可见作者已经是再过此隘了。
()
3.关于这首词的基调,一般有三说:
悲凄说、悲壮说、雄壮说,你认为哪种较合适,请申述理由(写自己的新认识也可)
四、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习题。
水调歌头·游泳
1956年6月毛泽东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1.下面对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万里”和“极目”两句表现了诗人宏伟的气概和开阔的胸怀。
B.“不管”和“胜似”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进一步表现诗人在风浪中游泳的轻松自如,抒发了诗人迎击风浪,急流勇进的革命精神。
C.“子在川上曰”的“子”指诗人自己,他在感叹:
“多么美好的滚滚长江啊!
逝去的光阴像这流水一样。
D.下阕结尾联想神女,运用了衬托的写法,赞颂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和光辉前景。
2.“截断巫山云雨”的“巫山云雨”是指()
A.巫山上的云和雨B.长江上空的云和雨
C.长江上游的水D.巫山神女早为云,暮为雨
3.对这首词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通过写在大江中游泳的感受,抒发了迎着大风大浪前进的革命豪情,讴歌了我国人民改造山河,建设祖国的伟大业绩。
B.诗人在这首词中,引用古语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借用神话歌颂祖国的变化。
C.词的上阕写游泳,下阕写改造长江的宏伟图景。
D.“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中的“神女”即巫山神女,作者希望巫山神女健在,也来分享社会主义的成果。
五、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习题。
菩萨蛮·黄鹤楼
1927年春毛泽东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
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1.下面是对这首词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九派”,水的支流叫派,相传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九个支派。
“中国”,就是国中。
B.“沉沉”亦作“沈沈”,深远貌。
“一线”指横在眼前的京汉、粤汉铁路。
“穿南北”即横穿南北。
C.“莽苍苍”,迷茫的样子。
“龟蛇锁大江”,是说龟山和蛇山夹江对峙,制约着翻滚的江流。
D.“酹”,用酒祭地。
“把酒酹滔滔”是说把滔滔江水当酒,来祭奠大地。
2.下面是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锁”字,连结两山大江,不但形象地描绘了龟蛇夹峙的形势,而且暗写出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一段江景。
B.一个“逐”字,绾合心潮江浪,不但生动地写出浪花的滚滚催进,而且隐喻汹涌澎湃、如火如荼的革命高潮,还写出了作者高昂的革命激情。
C.词的上片写景:
登楼纵目,茫茫沉沉,茫茫苍苍,自远而近,宏伟壮阔。
下片言情:
依危把酒,怀古思今,由境及心,豪放深沉。
D.该词写黄鹤楼不落前人窠臼,完全摆脱了晴川阁、鹦鹉洲这些已被说得滥了的景物,开首就从小处着笔,惊涛骇浪,泱泱大观;随后又作具体描绘,烟雨江山莽莽胜境。
继而引用神话传说,最后抒发登临感受。
参考答案:
[课内检测]
一、基础知识
1.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舸(gě)寥廓(liáokuò)怅(chàng)遒(qiú)遏(è)
2.写出下列词语的义项
(1)百舸:
许多船。
(2)寥廓:
高远空旷,词中是指宇宙的广阔。
(3)峥嵘:
原指山势高峻,词中指不平凡,不平常。
(4)挥斥:
奔放。
(5)方遒:
正强劲有力。
(6)激扬:
激浊扬清。
(7)粪土:
名词意动,把……当作粪土
(8)遏:
阻止。
三、课文理解
1.简答题
(1)寒秋,(我)独立(于)橘子洲头,(望)湘江北去;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
(2)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群山,树林,碧江,百舸,飞鹰,翔鱼;色彩绚丽,生机勃勃;“竞”;
(3)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怎不激起万端思绪!
广阔无垠的大地呀,谁才是主宰你兴衰命运的真正主人呢?
(4)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
(5)“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精神风貌、活动、志趣;同学少年。
(6)设问句;“谁主沉浮”;我们,我们这些“粪土当年万户侯”的少年。
(7)“多”;“广”;“重重叠叠”;“漫”;“透”;“百”;“争”;
2.分析题
(1)正确
(2)诗人壮阔的胸怀、激昂向上的情绪浸润了秋之万物,使“一切景皆着我之色”,这就是情之巧妙寓于景的缘故。
3.选择题
(1)A(B、携:
手拉着手;C、怅:
这里有因深思而逐渐慷慨激昂的意思;碧透:
清澈澄碧;D、江山:
山河,引申为国家大事)
(2)C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3)D(A、⑴⑶⑹是旧体诗;⑻⑼是新诗;B、⑷⑸⑺⑻是自由诗;⑼是歌谣体诗;C、⑵⑷⑺是文人诗;⑴⑾是民歌
(4)D
(5)D(“由此转入写游泳”应改为“由此回忆起曾一起战斗的战友)
[能力迁移]
一、1.B2.C
二、1.寒热:
寒暑,春秋,即“年”的意思;无涯:
无数,很多;流誉:
名声传播
2.远古人从猿人分化出来;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
3.不能。
这里指人类的发展演化,人类学会青铜制器在前,使用铁器在后。
4.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毛泽东对他是肯定的、赞赏、歌颂的,从“王”“奋起”这些词语可以看出。
5.重点放在阶级社会的历史上,写阶级社会,重点写阶级斗争。
6.“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沁园春 长沙 学年高中语文 11沁园春 长沙精品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 学年 高中语文 11 沁园春 长沙 精品 同步 练习 新人 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