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docx
- 文档编号:27460979
- 上传时间:2023-07-01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37.43K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docx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复习要点
题型:
简答:
4*10=40
判断:
4*10=40
论述:
(3选2)*35=70,合计150分
简答、判断:
(1)资源配置的涵义(215页)
资源配置就是采用一定的调节机制,在不同用途和不同使用者之间分配各种经济资源。
合理配置资源就是以一定的资源消耗来尽可能充分满足各种社会需要,使资源配置的效能达到最大化。
人们要进行现实的经济活动,就必须对资源进行配置或组合。
资源或经济资源,是指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可以掌握、支配和利用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包括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等。
资源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为自然资源,即天然存在的一切可以为人们利用的土地、矿藏、水、生物、环境等;一类为社会资源,主要包括劳动力、资本、科学技术、管理、制度、信息等。
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的科学技术条件下,一个社会可利用的资源总量是有限的。
因此社会对资源的无限需要和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总是存在。
资源的稀缺性反映了这样一个基本事实:
相对于人类的需求而言,人类可以利用的各种资源在数量上总是有限的。
任何社会都要解决资源配置的问题,也就是如何充分利用有限资源最大程度地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以何种方式把稀缺的资源配置到社会所需的各个经济部门、各种产品和劳务上去的问题。
资源配置方式分自然配置、市场配置和计划配置,形成自然经济、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三种模式。
(2)商品经济的产生(216页)
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从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的过程。
自然经济是直接为了满足生产者自己或本单位需要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它以自给自足为基本特征。
自然经济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经济形式。
自然经济排斥社会分工,各生产单位之间几乎没有什么经济联系,自然经济使一种缺乏交换的、在生产单位内直接组织生产和自我运行的经济。
原始社会的经济完全是自然经济。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内,自然经济仍然占统治地位。
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逐渐产生了以交换为特征的商品经济。
商品经济是直接以市场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它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相对立而存在。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商品经济有一定的发展,但处于从属地位。
到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成为普遍的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当今的社会主义社会仍然要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存在的一个重要条件是社会分工。
由于社会分工,生产者之间在生产和生活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由此产生了交换的必要。
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因为是不同的所有者,彼此要得到对方的产品,就只能用自己的产品去交换别人的产品。
(3)现代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217页)
现代市场经济是指有宏观调控或政府干预的市场经济。
现代市场经济不同于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
现代市场经济有以下十个方面的一般特征。
1.生产要素商品化2.资源配置市场化3.企业行为自主化4.产权关系明晰化5.市场体系完善化6.交易过程规范化7.宏观调控间接化8.保障制度社会化9.经济管理法制化10.经济运行国际化。
(4)竞争规律(218页)
竞争规律是指商品生产者、经营者为在市场中占据有利的产销条件或投资场所,以获取最大市场份额和经济利益为目的而进行较量的规律。
价值规律必须通过市场竞争才能得到贯彻。
这是因为,当商品供大于求时,竞争主要在卖者之间展开,卖者争相出售商品,造成价格下跌;当商品供不应求时,竞争主要在买着之间展开,买者争相购买商品,造成价格上涨。
竞争的结果是中等生产条件,也就是大多数商品生产者的生产条件下耗费的劳动时间被社会承认为生产该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使价值规律得到贯彻。
竞争规律的作用主要是:
一是它使价值规律作用得以贯彻;二是它促进社会生产的不断发展;三是它促进社会分工的不断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变化。
(5)市场机制的缺陷(219页)
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但也有缺陷。
市场机制的缺陷主要有:
一是单纯的市场调节职能解决市场微观平衡问题,而宏观经济失衡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失衡,一、二、三次产业的比例明显不合理等必须求助于政府宏观调控来解决;二是市场机制只能反映现有的生产结构和需求结构,而不能有效地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的长远目标和结构,国民经济发展的长期问题需要政府根据经济发展全局加以安排;三是单纯的市场调节不能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会诱发一些企业效益好,社会效益差的企业的发展,浪费社会资源;四是公共产品难以通过市场机制来分配,如国防和道路基础设施;五是市场机制以优胜劣汰为准则,会导致两极分化,难以实现社会公平分配;六是自由竞争会导致垄断,垄断不利于市场机制正常发挥作用,影响市场调节的效果,不利于技术进步和效率提高。
(6)生产资料所有制及其结构(223页)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人们在社会生产中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等方面及其相互之间的经济关系。
占有生产资料是人们进行生产的物质前提。
占有生产资料,表面上看来是人对物的关系,其实质是通过人对物的关系表现出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一定地位和相互关系,以及一定的交换关系和一定的产品分配关系。
所以,生产资料所有制是区分不同性质的社会经济制度的主要标志。
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内在结构,二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结构。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内在结构是指一种所有制体系所包括的生产资料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等方面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在法律上则体现为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和使用权。
这四权又集中概括为所有权和经营权。
所有权和经营权既可以统一于一身而直接实现,也可以分离。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结构是指一定历史条件下社会上并存的各种所有制形式及其相互关系。
其中有量的关系,即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也有质的关系,即占主体地位的所有制经济与其它经济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生产力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下,历史上任何社会的所有制结构都不是单一的,总是由多种所有制经济互相配合形成的复合式所有制结构。
其中占主体地位的所有制经济决定该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
(7)产权(227页)
产权是由社会或法律规定保护的一组财产权利。
这些权利包括财产的占有权、经营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等。
这些权利的拥有者在法律的保护下,自主地行驶相应的财产权利,并取得一定的收益,且不受他人的干涉,从而使财产权利的拥有者有足够的动力去运用这些权利积极地从事经济活动。
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包括物权、债权、股权和知识产权等各类财产权。
产权具有如下几个特征:
一是排他性,即统一产权在统一时间只可能由某一经济主体单独享有;二是产权不同于所有权,所有权是完备的产权,是产权的特殊表现形式;三是产权应具有确定的界限和范围;四是产权可以转让或授予他人行使;五是产权是一种社会工具,其作用在于帮助从事经济活动的主体形成一种可以把握的预期。
产权界定是指通过法律明确规定产权的主体和其相应拥有的财产权利范围的过程和结果状态。
其本质是通过社会契约的形式对微观经济主体财产权利的确认和保护,它必须是明确的。
产权界定一般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产权主体的界定,即谁该拥有一项财产的问题;二是产权范围的界定,即一项产权所包含的财产权利的边界问题。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建立归属明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有利于维护公有财产权,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有利于保护私有财产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有利于各类资本的流动和重组,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有利于增强企业和公众创业创新的动力,形成良好的信用基础和市场秩序。
这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
(8)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227页)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一种企业制度。
我国所要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完善的企业法人财产制度;二是全新的国有产权经营制度;三是严格的有限责任制度;四是科学的领导机制与组织管理制度;五是通行的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六是新的以劳动人事分配为主体的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制度;七是新型政企关系。
改变政府管理企业的方式,一方面逐步通过中介组织、行业管理组织来进行间接管理,另一方面运用利率、税率、汇率等经济杠杆来调控市场进而达到影响企业行为的目的。
(9)深化价格改革,完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230页)
深化价格改革,以生产要素和资源产品价格改革为重点,形成能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
长期以来,我国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难以根本转变,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国生产要素和资源产品价格受政府管制,明显偏低,不能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
许多资源产品价格不能反映环境损害成本。
资源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不完善,不能反映资源利用和要素使用的真实成本,既不利于资源节约和保护,也不利于生产要素合理配置。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深化价格改革,理顺资源价格体系,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
(10)社会保障制度与市场经济(235页)
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国家和社会依据一定的法律和规定,主要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和建立一系列的管理机构,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各种制度的总称。
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是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
一般来说,社会保障制度包括了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四个方面的内容。
其中,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
(11)宏观调控的任务和目标(237页)
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
一是保持经济总量基本平衡。
二是促进经济结构优化。
三是确定并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
四是协调社会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社会公平和社会的文明进步。
宏观调控的目标是:
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1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手段(238页)
宏观调控手段是指政府在进行宏观调控时所采取的方式、方法和工具,主要是指国家计划、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宏观调控手段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共同构成宏观调控手段体系。
1.国家计划
国家计划是由国家统一制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它对经济运行和发展起导向性作用,是国家从宏观上引导国民经济运行的基本手段。
国家计划可分为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
2.经济政策
经济政策是政府实施宏观间接调控与管理的重要手段。
3.法律手段
法律手段是国家调控经济的规范化依据。
4.行政手段
行政手段是指政府机构凭借国家政权的力量,运用行政权力,通过制定和发布命令、指示、政策等形式直接干预经济活动。
(13)二元经济结构转型:
新型工业化道路(243页)
新型工业化道路内涵极其丰富:
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总之,党中央提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充分运用最新科学技术和依靠科技进步的工业化,是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工业化,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工业化,是能够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
按照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最为重要的是正确处理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
(14)对外技术交流(251页)
技术交流包括技术输出和技术引进。
在技术交流方面,我国现阶段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的重点,是技术引进即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引进技术不仅包括从国外进口机器设备等硬件,而且包括购买专利、专有技术等软件;不仅限于单纯的贸易行为,而且还包括吸收、消化、创新等技术开发行为。
引进外国技术有多种形式,我国采用的方式主要有:
一是购买先进的设备。
二是许可证贸易。
三是咨询服务。
四是合作生产。
五是合作研究。
从国外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是有利于推动我国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提高劳动生产率,较快地改变我国科学技术的落后状况。
二是引进先进技术可以节省研究和试制费用。
三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有助于提高我国科学研究和科学管理水平。
先进技术是一种昂贵的商品,从国外引进需要支付很高的费用,因此引进先进技术必须坚持一些原则。
这些原则主要有:
一是引进先进技术要着眼于国内经济效益提高。
二是要把学习和独创结合起来。
三是要注意保护国内工业发展。
论述: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220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它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既有共同点,又有区别。
其共同点是由市场经济决定的,区别是由社会制度决定的。
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既要反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又要反映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共同特征。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由现代企业制度、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五个主要环节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法律体系构成。
1.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
我国所要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企业制度。
2.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门类齐全、功能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3.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
国家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
4.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
个人收入分配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5.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市场经济健康运行和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
这一基本框架既反映了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结构,又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点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突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问题,表明了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2)我国社会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224页)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1.多种经济成分的存在,是由现阶段我国生产力发展要求决定的。
建国以来,我国国民经济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总的来说,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市场化程度不高,地区之间、产业之间生产力发展不平衡,这种多层次和不平衡的生产力发展状况,要求在市场关系方面有相适应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2.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客观要求。
市场经济的首要条件是具有独立所有权的企业充当市场主体,它们的正常运作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3.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的基本国情,要求多种经济成分。
我国的经济建设,需要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单一的经济成分所形成的生产力,不足以满足社会的多种要求。
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存在,实行国家、集体和个人一起上的方针,是充分体现我国国情,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迫切要求。
4.对外开放,引进外资,也要求发展多种经济成分。
为了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必须在坚持自力更生、发展民族经济的同时,实行对外开放,允许和鼓励外国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在我国投资,同我国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进行多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创办合资、合作和外商独资企业,促进我国经济建设。
(3)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及其实现形式(224页)
1.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形式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是由全体劳动人民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形式,是同高度社会化的生产和经营活动相适应的一种社会主义公有制。
国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物质基础。
它掌握着国家经济的命脉,拥有比较先进的科学技术和雄厚的经济实力,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主导作用。
主要表现在:
一是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及其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二是通过控股方式带动更多的社会资本;三是通过改革达到更高劳动生产率的示范作用。
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是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形式。
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这里的混合所有制,是指由于企业产权流动和重组,在不同所有制成分的横向经济联合基础上由多种所有制成分联合而形成的新的所有制形式,它包含着国有或集体经济成分。
控股的国有成分,可以支配更多的社会资本。
2.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地位和作用
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是社会主义市场关系的基础。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是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表现在国家和集体所有制的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及其对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三是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是就全国而言的,不同地方,不同产业会有所差别。
3.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
所谓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就是在一定的经济体制下,财产权构成的组织形式和资产运营方式,是经济活动主体的财产权力、利益、责任的特定制度安排。
具体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的有效实现方式包括以下几种。
股份制
国家所有、国家直接经营
企业拥有独立产权,实行承包经营
国家所有,租赁经营
股份合作制。
(4)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233页)
我国现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实行这种分配制度,带来了个人收入的多样化。
我国现阶段的个人收入,总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
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
各种个人收入都是通过一定的分配方式获得的,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分配方式是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方式。
1.按劳分配是我国分配制度的主体。
按劳分配的内容、原因和意义。
按劳分配是指在劳动产品属于全体劳动者的条件下,社会扣除扩大再生产和社会需要之后,按照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来分配个人消费品。
按劳分配包括这样几个内容:
一是按劳分配所分配的既不是全部社会产品,也不是全部国民收入,而是个人消费品。
二是劳动者在公有制单位中参加劳动,直接向社会提供劳动,是参与按劳分配的必要条件。
三是劳动是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尺度,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是在社会作了若干扣除之后。
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
首先,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经济前提。
所有制关系决定分配关系。
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要求按劳分配。
其次,社会主义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可供分配的产品还有限,还不可能实行按需分配,而只能实行按劳分配。
最后,旧的社会分工还存在,劳动者的劳动还存在重大差别;同时劳动还主要是谋生的手段,这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实行按劳分配的重要意义:
一是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社会主义生产的发展。
二是按劳分配有利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巩固和发展。
三是按劳分配是消灭剥削、消灭阶级差别的一个经济手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实现机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决定了按劳分配必须通过市场机制才能实现。
因为:
一是按劳分配是在市场竞争中实现的。
二是劳动力的流动和劳动者的竞争是按劳分配实现的重要条件。
三是工资指数与物价指数相联系是按劳分配实现的另一重要条件。
2.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任何分配方式都是由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
我国现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方式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同样是由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
多种所有制并存决定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关系的不成熟性决定了按劳分配的不成熟性,为多种分配方式提供了经济条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和发展,要求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5)理顺分配关系,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234页)
十八大报告在“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的论述中提出:
“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并提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
”强调“更公平”,是“以人为本”理念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是将以更大力度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的明确信号。
1.在初次分配领域,在增进效率的同时也增进公平
只有实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才能增进效率与公平。
为此,我们需要通过深化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逐渐消除各种相关的体制和机制的障碍,从而消除不公平的“游戏规则”,以促进程序公正和机会均等。
具体而言,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加大对城乡分割体制的改革力度,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乡劳动力市场的体制性分割状态,铲除劳动力转移的制度性障碍,为城乡劳动力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和“游戏规则”;
通过推进垄断行业改革,改革行业垄断体制,引入多元竞争主体,促进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
继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打破行政体制的“条块分割”,逐步消除部门和地方对要素流动的各种限制,促进各种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促进要素市场的竞争,为各个部门、各个地区的企业创造平等获得生产要素的机会;
要通过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逐步消除不同部门、不同企业对公共资源(土地、自然资源、国有资产等)占有的不公平状态,缓解由此带来不公平竞争;
继续加大反腐败的工作力度,坚决打击腐败、贿赂和各种权钱交易,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的竞争条件和竞争机会。
2.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强化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
我们要按照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原则,强化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通过“提低”(即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中”(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高”(即调节过高收入)的思路,遏制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规范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合理调节少数垄断性行业的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进一步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加强征管,打击偷逃个人所得税的行为,真正将该收的个人所得税收上来。
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调节国民收入分配结构,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建立稳定的、有效率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通过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对社会低收入阶层、贫困阶层和贫困地区予以有效援助。
3.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十八大报告在“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的论述中指出:
“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的惠及全体人民。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坚持共同富裕是我们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一个基本支点。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必要性(236页)
宏观调控是指国家为了保证整个国家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并取得较好的宏观经济效益,对一定范围内的经济总体及其运行进行决策、计划、调节、监督和服务的过程。
宏观调控是政府的重要职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调节作用的经济。
加强宏观经济调控和管理,所以成为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因为市场机制有其局限性。
主要表现为:
一是单纯的市场调节只能解决市场微观平衡问题,而宏观经济失衡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严重失衡,一、二、三次产业的比例明显不合理等必须求助于政府宏观调控来解决;二是市场机制只能反映现有的生产结构和需求结构,而不能有效地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的长远目标和结构,国民经济发展的长期问题需要政府根据经济发展全局加以安排;三是单纯的市场调节不能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会诱发一些企业效益好、社会效益差的企业的发展,浪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