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答案解析.docx
- 文档编号:27455349
- 上传时间:2023-07-01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36.55KB
浙江省金华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答案解析.docx
《浙江省金华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金华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答案解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金华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答案解析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
A.蜩蝉(tiáo)玉醅(pēi)揾做(wèn)
B.萧瑟(sè)鼓枻(yí)顷刻(qīng)
C.谂知(niàn)暮霭(ǎi)胸臆(yì)
D.泠泠(léng)相偎(wēi)栖迟(qī)
【答案】A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字音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要找规律,结合词义、词性、运用场合等记忆。
B项,鼓枻(yí)——yì,顷刻(qīng)——qǐng;C项,谂知(niàn)——shěn;D项,泠泠(léng)——líng。
故选A。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筵席斜辉挣揣斥鴳
B.嗜好白泠泠凝滞青衫
C.霓裳罗帏洞然金钏
D.玉骢日笃熟稔狰狞
【答案】A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字形辨析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辨析字形当然要从字音和字义上下功夫。
形近字虽然字形相近,但却有细微的区别,这细微处就是辨析的关键。
有些形近但读音不同的字,可以通过读音的不同加以辨析。
相连字形的考核主要考核形近字和音近字,试题的内容有两字词语,三字熟语和成语。
A项,斜辉——斜晖。
指傍晚西斜的阳光。
故选A。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阳光总在风雨后,就让所有的不愉快付诸东流吧!
B.汉室西迁长安,一把大火,使得河洛焦土一片,寸草不生,赤地千里。
C.我市理科状元吴光浩和文科状元贺春梅已分别接到清华和复旦的录取通知书,近日,他们将劳燕分飞,分别乘机飞赴北京和上海。
D.中东、西亚地区的民族问题盘根错节,希图用“简单化”的手段解决问题是有害的。
【答案】D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成语的正确运用。
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
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
A项,付诸东流:
把东西扔在东流的水里冲走,比喻希望落空,前功尽弃。
不能修饰“不愉快”,不合语境。
B项,赤地千里:
形容旱灾或虫灾造成大量土地荒凉的景象。
不能形容火灾后果。
此处望文生义。
C项,劳燕分飞:
比喻夫妻、情侣别离。
结合“理科状元吴光浩和文科状元贺春梅”分析,适用对象错误。
D项,盘根错节:
比喻事情复杂,不易解决。
结合“中东、西亚地区的民族问题”分析可知,使用正确。
故选D。
【点睛】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一下几种类型的错误:
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云南彝良地区,震后出现强降雨,引发泥石流,附近省市发扬人道主义精神,救援人员第一时间前往灾区抢救。
B.中秋、国庆长假高速公路免费通行,客流量大增,服务部门最大限度地为旅客创造和谐的服务环境和快乐的人性化服务。
C.批评学生先要弄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否则批评过头或无端发泄愤怒,很可能造成对毫不知情或偶有小错的人受到伤害。
D.经过网友推荐和专家评定,佳木斯市十九中语文教师张丽莉被评为“十大教书育人楷模”,成为大家公认的最美女教师。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成分残缺或偷换主语,在“救援人员”前加上“派遣”;B搭配不当,在“快乐”前加上“提供”;C句式杂糅,删去“对”,将“造成”改为“使”或把“受到”改为“的”。
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辨析病句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
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题。
还有一个简捷的方法便是借助标志法,比如,如果句中出现关联词,可从关联词的搭配、语序、逻辑等三个方面考虑;如出现多重定语或多重状语,就要考虑是否存在语序不当;如果出现长定语就要考虑是否淹没了中心词造成成分残缺;如果出现介词,可从主语残缺、中途易辙、主客颠倒等角度考虑。
考点:
辨析并修改病句。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依次选用文字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脚下突然平实,眼前突然空阔,怯怯地抬头四顾,山顶还是被我爬到了。
完全不必担心栖宿,西天的夕阳()十分灿烂。
夕阳下的绵绵沙山是无与轮比的天下美景。
光与影以最畅直的线条流泻着分割,金黄和黛赭都纯净得毫无斑驳,像用一面巨大的筛子筛过了。
日夜的风,把山脊、山坡()波荡,那是极其款曼平适的波、不含一丝涟纹。
于是,满眼皆是畅快,一天一地都被铺排得大大方方、明明净净。
色彩单纯到了圣洁,气韵委和到了崇高。
为什么历代的僧人、俗民、艺术家要偏偏选中沙漠沙山来()自己的信仰,建造了莫高窟、榆林窟和其他洞窟?
站在这儿,我懂了。
A.还变成宣泄
B.却变成宣泄
C.却塑成倾泻
D.还塑成倾泻
【答案】D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
本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此类试题答题时,首先明确词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却”表示转折,此处无转折关系;“还”有“尚且”之意,与文意“西天的夕阳”“十分灿烂”更相符。
“塑成”比“变成”更形象,表意更丰富,结合“把山脊、山坡”“波荡”分析,选用“塑成”。
“倾泻”有“倾吐”之意;“宣泄”,“当众发泄以引起注意”,多指发泄不好的情绪,与信仰搭配不当。
故选D。
6.分析下面表格的内容,根据表格传达的主要信息,将下面的文段补充完整。
世界城市化进程:
拥有80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数量。
1975年
1995年
2015年
全世界
11
23
36
发达国家(地区)
6
6
6
发展中国家
5
17
30
1995年全世界拥有80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数量,由1975年的11个发展到23个,其中_____。
预计到2015年,80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将发展到36个,_____。
由此可见,在世界城市化进程中,_____。
【答案】①增加的12个城市全都来自发展中国家。
②增加的13个城市仍全部来自发展中国家。
③发展中国家扮演了主要角色(或“发展中国家起决定性作用”。
【解析】
本题考查“压缩语段”考点,能力层次为E,侧重“表达应用”能力的考查。
解答本类题先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层次,在此基础上概括文意,注意字数限制。
注意各项的比例。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用什么点亮黑夜
陈怡嘉
①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则科技新闻:
有人在健身房的地板下装上特殊的装臵,收集人们跳健美操时蹦跶的能量,用来供应健身房本身的照明需要。
我不由感叹现代人已经走进了一个怪圈:
身上多余的热量成了脂肪,成了健康的负担,而我们同时又一直在向自然界索取能源。
可惜,似乎这样的创新发明仍然无法大规模推广,离我们的生活仍然很远。
我们生活中所使用的电好像一只只尾巴干净灵动、却顶着一脑袋脏泥巴的蝌蚪——在全球二氧化碳总排放量中,37%是由电力生产所产生的。
家中雪白干净的插座,那一头连接的却是大量能源损耗、极高的碳排放和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②火力发电的缺点人产早已知晓,以目前的技术水平,大致为1公斤煤产生3度电,同时会排放出很多有毒有害气体,并且发电过程中能量的损耗浪费非常严重。
③水力发电曾经被视为获取清洁绿色能源的有效途径,大江大河被视作取之不尽的能源宝库。
但随着人们对生态系统的认识逐渐逐渐深入,“水电是否算得上真正的绿色能源”开始成了存在着巨大争议的问题。
埃及阿斯旺水坝的故事说来真有点让人哭笑不得:
建坝发电、控水灌溉的眼前利益晃得埃及人兴奋不已,他们迫不及待地要摆脱从法老时代开始就靠尼罗河泛滥吃饭的日子,待到他们兴师动众地转移了坝区里的若干历史文物遗址、筑坝蓄水之后,却发现得不偿失:
没有尼罗河泛滥带来的淤泥,下游农地很快贫瘠下去,尼罗河入海口的水质也发生了变化,鱼类不再集在河口觅食,坝区在若干年后即将被泥沙淤积,蓄水量和发电量开始下降,血吸虫病也开始流行。
而当地区局势不稳、有战争隐忧之时,大规模蓄水的阿斯旺水坝又会成为惹眼的目标,一旦被袭击,大片土地将成泽国……这水坝建得闹心,成了烫手的山芋。
1998年,一篇《水坝与发展》报告,尖锐地提出了“水坝对环境破坏严重”的观点,在解决能源紧张与破坏生态环境之间,水电究竟更靠近哪一端?
④与水力发电一样,核能也备受争议,核能发电仅有50多年的历史,但1959—1995年间,全球就发生了18次重大核事故。
2011年3月,日本地震引发的福岛核泄漏事故,可能会对全球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欧美大部分发达国家,出于安全及环保的需要,如今已基本上停建核电站或提前关闭了核电站。
但在碳排放成为关注热点的时候,核能又开始受到青睐——日趋严重的气候变化促使国际知名环保人士挑战禁忌,他们认为,石油、煤等常规燃料对环境的威胁比核能更大,与其完全拒绝核能,不如思考如何解决核能的经济与安全等问题。
⑤火、水、核能都不是理想的发电能源,而太阳能和风能的发电还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当科技精英仍在上下求索之时,我们还是只能使用“脏脑袋”的电。
(选自《人与自然》2011年第3期有删改)
7.下列有关能源利用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火力发电最突出的问题是在发电过程中排放出大量有毒有害气体,能量的损耗浪费严重。
B.水电作为真正的绿色能源,清洁无污染,但也可能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C.核能备受争议,主要是因为其在安全方面存在隐患。
D.太阳能和风能可算是理想的发电能源,但其发电能力还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8.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引用一则新闻材料,既引出了说明的对象,又增添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我不由感叹现代人已经走进了一个怪圈。
”“怪圈”的意思是我们从自然界摄取了过多的热量成为脂肪,成了负担,忙着“减负”,而我们还不断地向自然界索取能源。
C.“在解决能源紧张与破坏生态环境之间,水电究竟更靠近哪一端?
”这“哪一端”指的是解决能源紧张问题。
D.“脏脑袋”的电既指火力、水力发的电,也指核能发的电。
9.文中第①段划线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7.B8.C
9.打比方;形象说明我们一头使用着清洁的电,别一头却在污染破坏着生态环境。
【解析】
【7题详解】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
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
B项,“水电作为真正的绿色能源,清洁无污染”于文无据。
原文为“水力发电曾经被视为获取清洁绿色能源的有效途径,大江大河被视作取之不尽的能源宝库。
但随着人们对生态系统的认识逐渐逐渐深入,‘水电是否算得上真正的绿色能源’开始成了存在着巨大争议的问题”。
故选B。
点睛:
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
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
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
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
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
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
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8题详解】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C项,“这‘哪一端’指的是解决能源紧张问题”错误。
结合全文内容分析可知,应该指的是“破坏生态环境”。
故选C。
【9题详解】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需要明确说明方法,结合语句内容分析,点明作用。
结合语句分析,把“我们生活中所使用的电”比作“蝌蚪”,打比方。
结合“尾巴干净灵动”“一脑袋脏泥巴”及后面内容“在全球二氧化碳总排放量中,37%是由电力生产所产生的。
家中雪白干净的插座,那一头连接的却是大量能源损耗、极高的碳排放和对生态系统的破坏”等分析,形象生动说明了一头使用着清洁的电,别一头可能是在污染环境等。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不朽的失眠
张晓风
他落榜了!
一千二百年前。
榜纸那么大那么长,然而,就是没有他的名字。
啊!
竟单单容不下他的名字“张继”那两个字。
考中的人,姓名一笔一划写在榜单上,天下皆知。
奇怪的是,在他的感觉里,考不上,才更是天下皆知,这件事,令他羞惭沮丧。
离开京城吧!
议好了价,他踏上小舟。
本来预期的情节不是这样的,本来也许有插花游街、马蹄轻疾的风流,有衣锦还乡、袍笏加身的荣耀。
然而,寒窗十年,虽有他的悬梁刺股,琼林宴上,却并没有他的一角席次。
船行似风。
江枫如火,在岸上举着冷冷的爝焰,这天黄昏,船,来到了苏州。
但,这美丽的古城,对张继而言,也无非是另一个触动愁情的地方。
如果说白天有什么该做的事,对一个读书人而言,就是读书吧!
夜晚呢?
夜晚该睡觉以便养足精神第二天再读。
然而,今夜是一个忧伤的夜晚。
今夜,在异乡,在江畔,在秋冷雁高的季节,容许一个落魄的士子放肆他的忧伤。
江水,可以无限度地收纳古往今来一切不顺遂之人的泪水。
这样的夜晚,残酷地坐着,亲自听自己的心正被什么东西啮食而一分一分消失的声音。
并且眼睁睁地看自己的生命如劲风中的残灯,所有的力气都花在抗拒,油快尽了,微火每一刹那都可能熄灭。
然而,可恨的是,终其一生,它都不曾华美灿烂过啊!
江水睡了,船睡了,船家睡了,岸上的人也睡了。
惟有他,张继,睡不着。
夜愈深,愈清醒,清醒如败叶落余的枯树,似梁燕飞去的空巢。
起先,是睡眠排拒的他。
(也罢,这半生,不是处处都遭排拒吗?
)而后,是他在赌气,好,无眠就无眠,长夜独醒,就干脆彻底来为自已验伤,有何不可?
月亮西斜了,一副意兴阑珊的样子。
有乌啼,粗嗄嘶哑,是乌鸦。
那月亮被它一声声叫得更黯淡了。
江岸上,想已霜结千草。
夜空里,星子亦如清霜,一粒粒零落凄绝。
在须角在眉梢,他感觉,似乎也森然生凉,那阴阴不怀好意的凉气啊,正等待凝成早秋的霜花,来贴缀他惨淡少年的容颜。
江上渔火二三,他们在干什么?
在捕鱼吧?
或者,虾?
他们也会有撒空网的时候吗?
世路艰辛啊!
即使潇洒的捕鱼的,也不免投身在风波里吧?
然而,能辛苦工作,也是一种幸福吧!
今夜,月自光其光,霜自冷其冷,安心的人在安眠,工作的人去工作。
只有我张继,是天不管地不收的一个,是既没有权利去工作,也没福气去睡眠的一个。
钟声响了,这奇怪的深夜的寒山寺钟声。
一般寺庙,都是暮鼓晨钟,寒山寺庙敲“夜半钟”,用以惊世。
钟声贴着水面传来,在别人,那声音只是睡梦中模糊的衬底音乐。
在他,却一记一记都撞击在心坎上,正中要害。
钟声那么美丽,但钟声自己到底是痛还是不痛呢?
既然失眠,他推枕而起,摸黑写下“枫桥夜泊”四字。
然后,就把其余二十八字照抄下来。
我说“照抄”,是因为那二十八个字在他心底已像白墙上的黑字一样分明凸显: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感谢上苍,如果没有落第的张继,诗的历史上便少了一首好诗,我们的某一种心情,就没有人来为我们一语道破。
一千二百年过去了,那张长长的榜单上(就是张继挤不进去的那纸金榜)曾经出现过的状元是谁?
哈!
管他是谁。
真正被记得的名字是“落第者张继”。
有人会记得那一届状元披红游街的盛景吗?
不!
我们只记得秋夜的客船上那个失意的人,以及他那场不朽的失眠。
10.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说说“船行似风”一句在文中的作用。
11.简洁的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
(1)“榜纸那么大那么长”一句意在强调什么?
(2)作者说,“钟声贴着水面传来”,“在他,却一记一记都撞击在心坎上”。
在作者看来,这钟声对张继起着什么作用?
12.章题为“不朽的失眠”,请结合全文,解释标题的含义,并说说标题的好处。
【答案】10.从结构上说,此句由写张继京城落榜转而写他枫桥夜泊,完成了行文上的自然过渡(承上启下)。
从内容上说,此句烘托了张继落榜后希望尽快摆脱令他羞愧沮丧的严酷现实,寻求精神超脱的急切心情。
11.⑴张继的失意、沮丧。
⑵警世和鞭策。
12.含义:
“不朽”原意是永不磨灭,永远存在下去。
文中张继因落榜失眠而写就了千古不朽的诗篇,故作者用“不朽”来修饰“失眠”。
好处:
①“不朽的失眠”体现了作者命题之妙,这样命题,易于引起读者的思考,从而激发其阅读的兴趣。
②借肯定“失眠”来肯定张继的《枫桥夜泊》千古不朽,并以此与他的考场失意相对照,有力地表达了作品的主题,如果没有失意的张继,也就没有了那次失眠之苦,没有了那次失眠,也便没有了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诵的《枫桥夜泊》。
【解析】
【10题详解】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
解答此题,关键要掌握特殊语句在文中的位置,结合语句具体语境分析。
“船行似风”一句在文中的作用,题干要求“从内容和结构方面分析”。
结合“寒窗十年,虽有他的悬梁刺股,琼林宴上,却并没有他的一角席次”“江枫如火,在岸上举着冷冷的爝焰,这天黄昏,船,来到了苏州。
但,这美丽的古城,对张继而言,也无非是另一个触动愁情的地方”等分析可知,这句话船行如风是张继当时心情的再现,写出张继在落榜后希望尽快摆脱此地的急切心情。
结合“这件事,令他羞惭沮丧。
离开京城吧!
议好了价,他踏上小舟”“这天黄昏,船,来到了苏州”分析可知,结构上,此句由写张继京城落榜,离开京城,引出下面夜泊,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11题详解】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
鉴赏文章中富有表现力的语句,一般遵循“方法+效果+情感”这六个字的原则,但是,无论运用什么写作方法,在分析效果时,都必须与人物的形象与情感联系起来,同时还要有全局意识,即联系全文来鉴赏要分析的句子。
(1)意思是那么长的榜纸却没有张继的名字,运用对比衬托出张继失意、沮丧的心情;
(2)“撞击在心坎上,正中要害”“但钟声自己到底是痛还是不痛呢”,引发思考,这钟声对张继起着警世和鞭策的作用。
【12题详解】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对标题含义的理解。
标题是文章内容、作品风格、写作意图的直接或间接表现,不少文章的题目与中心意思、作者情感有密切的联系。
标题含义可以从以下方面分析:
题目本身义,指文中的某样物品(题目为名词时多见),文章中的某个情节(题目为句子时多见),题目深层义,往往与中心相联系。
结合文章内容“感谢上苍,如果没有落第的张继,诗的历史上便少了一首好诗,我们的某一种心情,就没有人来为我们一语道破”“不!
我们只记得秋夜的客船上那个失意的人,以及他那场不朽的失眠”分析,标题“不朽的失眠”中“不朽”不单纯指那场“失眠”,也是指“失眠”所引发的创作欲望,诗人感极而发所创作的传世佳作。
“不朽的失眠”,引起读者的思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②借肯定“失眠”来肯定张继的《枫桥夜泊》千古不朽,并以此与他的考场失意相对照,突出主题。
张继是一个落榜者,他痛苦无眠,于是用诗记下了这一段心情,没想到却因此而流芳百世。
张继考场上的失败只是一时的,面对考场带来的失意,张继需要的不是沉沦。
失之桑榆,收之东隅。
谁也无法料到,张继的不朽正是因为这场人生的失意,而因为这场人生的失意,张继和他的诗歌终于成为了“不朽”。
【点睛】标题的作用可从下面几个方面考虑:
(1)内容:
概括主要内容。
很多文题是对文章所叙之事的概括,抓住了这样的文题也就抓住了文章的中心事件。
(2)主旨:
与主旨(中心)的关系(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文题直接揭示或形象暗示了文章的主旨,有的文题含蓄地传达着作者的思想感情。
(3)人物:
与人物的关系(表明作品主要人物,表现人物性格、表明作者的情感与态度、作者情感的触发点)、表明写作对象。
有的以人或物作为文题的文章,其题目里指出的人或物就是文章的写作对象。
(4)标题本身就是行文线索的。
(5)兴趣:
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生动形象、新颖含蓄、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引起阅读兴趣。
三、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小题
太平州学记
宋张孝祥
学,古也。
庙于学以祀孔子,后世之制也。
阁于学以藏天子之书,古今之通义,臣子之恭也。
当涂于江淮为名郡,有学也,无诵说之所;有庙也,无荐享之地;有天子之书,坎而置之屋壁。
甲申秋,直秘阁王侯秬来领太守事,于是方有水灾,尽坏堤防,民不粒食。
及冬,则有边事,当涂兵之冲,上下震揺。
侯下车,救灾之政,备敌之略,皆有次叙。
饥者饱,坏者筑。
赤白囊,昼夜至,侯一以静填之。
明年春,和议成,改元乾道,将释奠于学。
侯语教授沈瀛曰:
“学如是!
今吾州内外之事略定,孰先于此者?
”命其掾蒋晖、吕滨中撤而新之。
先是郡将欲楼居材旣具侯命取以为阁辟其门而重之凡学之所宜有无一不备。
客有过而叹曰:
“贤之不可已也如是夫!
今之当涂,昔之当涂也,来为守者,孰不知学之宜葺,而独忘之者,岂真忘之哉?
力不赡耳!
始王侯之来,民尝以水为忧,已又以兵为忧。
王侯易民之忧,纳之安乐之地,以其余力大新兹学,役不及民,颐指而办。
贤之不可已也如是夫!
”
客于是又有叹也:
“尧、舜、禹、汤、文、武之天下,传之至今,天地之位,日月之明,江河之流,万世无敝者也。
时治时乱,时强时弱,岂有他哉?
人而已耳!
财用之不给,甲兵之不强,人才之不多,宁真不可为耶?
《诗》曰:
‘无竞维人。
’谓予不信,请视新学。
”
夏四月既望,厉阳张某记。
【注】①当涂,古县名,宋代称太平州,今属安徽。
②王侯秬,王秬,时为太平州知州,古代对士大夫的尊称。
③赤白囊,古代递送紧急情报的文书带袋。
13.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坎儿置之屋壁坎:
挖洞
B.当涂兵之冲冲:
突袭,冲击
C.侯下车下车:
读到任
D.力不赡耳瞻:
足,狗
14.【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臣子之恭也将有以为也
B.及冬,则有边事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C.颐指而办吾尝跂而望焉
D.贤之不可已也如是夫夫晋,何厌之有
15.【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名为“学记”,却略于州学本身的具体描述,将重心置于有救民兴学之功的王秬,塑造了一位勤政崇学的地方官形象。
B.文中以“客”的口吻盛赞王秬贤于当涂历任长官,就是因为他才真正认识到修葺州学的重要性,故能事济而功成。
C.文末感叹,自古以来天下之治乱强弱皆系于人,成事与否关键也在于人,太平州得以重建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D.文章语言质朴流畅,叙事简而有法;后半部分的大段议论,宏阔高远,显示出宋代士大夫心忧天下、善议政事的特点。
16.【小题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3分)
先是郡将欲楼居材旣具侯命取以为阁辟其门而重之凡学之所宜有无一不备。
1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7分)
(1)今吾州内外之事略定,孰先于此者?
(2)始王侯之来,民尝以水为忧,已又以兵为忧。
(4分)
【答案】13.B14.C15.B
16.(3分)
先是/郡将欲楼居/材既具/侯命取以为阁/辟其门而重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省 金华市 学年 上学 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