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各种施工工艺精品.docx
- 文档编号:27454998
- 上传时间:2023-07-01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110.44KB
隧道施工各种施工工艺精品.docx
《隧道施工各种施工工艺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施工各种施工工艺精品.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隧道施工各种施工工艺精品
3.1.4.1超前小导管施工工艺
一、工艺要求
(一)小导管采用的钢管应顺直,其不插入围岩的部分可不钻孔。
(二)小导管如锤击打入时,尾部补强,前端加工成尖锥形。
(三)小导管安装前将工作面封闭严密、牢固、清理干净,并测放出钻设位置方可施工。
(四)采用钻孔施工时,其孔眼深度应大于导管长度;采用锤击或钻机顶入时,其顶入长度不应小于管长的90%。
(五)小导管注浆浆液必须充满钢管及周围的空隙并密实,其注浆量和压力根据试验确定。
二、机械设备
超前小导管施工采用的机械设备有:
捷创力600全站仪、YT-28型凿岩机、CZJ-30C型注浆机
三、施工安排
小导管施工在工作面初喷完成且格栅钢架架立完成后,初期支护喷射砼施工前施作。
施工时,小导管以格栅钢架为支点,从格栅钢架中间穿过,尾部可与格栅钢架焊接以增加稳定性。
小导管安设方式一般地段采用钻孔顶入,特殊地段采用插管顶入方式。
小导管安设完成后先封端止浆再进行注浆。
小导管长度、规格、环向间距、相邻两循环小导管纵向间距按设计要求进行,小导管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设计要求。
四、施工工艺流程及工艺流程图
(一)工艺流程
(1)施工准备
①工作面封闭、清理干净,检查钻孔机具、注浆机是否正常,注浆机注浆前应进行压水试验,检查设备是否正常,管路连接是否正确。
②小导管制作
③小导管采用热轧无缝钢管,长度、规格按设计要求选用,钢管一端呈尖头形,另一端焊上铁箍,注浆孔沿管壁呈梅花形布设,间距100~150mm。
④浆液配合比选定
浆液按设计要求选用,浆液配合比需经试验确定并报监理工程师审定。
(2)测量布孔:
按设计要求的位置、环向间距用全站仪测量布孔,并用红油漆对各个孔位进行标记。
(3)钻孔:
钻孔采用凿岩机,钻头对准孔位标记,调整钻杆,按设计外插角施钻,钻孔直径比钢管直径大3~5mm。
钻孔深度达到设计后,停止施钻将钻头、钻杆拔出。
(4)清孔直至管内不再有积水、积粉及岩碴。
(5)顶入钢管:
将钢管前端插入孔内人工锤击顶入,顶入长度不小于钢管长度的90%。
(6)封端止浆:
钢管安设完成后用塑胶泥封堵孔口及周围裂缝,在钢管附近及工作面喷射砼,以防浆液从工作面外冒。
(7)注浆:
浆液按配合比配制,注浆采用注浆机注浆。
(8)效果检查:
注浆过程中随时观察注浆压力及注浆排浆量的变化,分析注浆情况,防止堵管、跑浆、漏浆,做好注浆记录,以便分析注浆效果,注浆不合格应补浆。
(9)注浆结束:
当注浆量和注浆压力达到设计注浆量和设计终压时结束注浆。
(二)工艺流程图
图3-18超前小导管施工工艺流程图
五、施工控制要点
(1)钻孔时要控制好外插角,钻孔深度,小导管顶入长度不小于管长的90%,小导管的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设计。
(2)钢管安设完成后孔口及周围裂缝要封堵好,钢管附近及工作面要喷射砼,以防浆液从工作面外冒。
(3)注浆过程中随时观察注浆压力及注浆排浆量的变化,分析注浆情况。
注浆中途停止超过30min应清洗注浆管路,防止堵管;发生串孔跑浆时应先将跑浆孔堵塞,等轮到该孔注浆时拔出堵塞物,将孔内清洗干净再重新注浆,发生漏浆时应将漏浆部位的裂隙用塑胶泥封堵,再喷射砼封堵牢固后再继续注浆。
(4)注浆过程中要控制注浆压力,当注浆量和注浆压力达到设计注浆量和设计终压时结束注浆。
图3-19小导管示意图
3.1.4.2大管棚施工工艺
一、工艺要求
(一)大管棚采用的钢管应顺直,其不插入围岩的部分可不钻孔。
(二)大管棚采用的钢管纵向连接丝扣长度不小于150mm,管箍长200mm,并均采用厚壁钢管制作。
(三)大管棚安装前将工作面封闭严密、牢固、清理干净,并测放出钻设位置方可施工。
(四)大管棚钻孔的外插角允许偏差为5‰,钻孔由高孔位向低孔位进行,钻孔孔径比钢管直径大30~40mm。
(五)遇卡钻、坍孔时注浆后重钻。
(六)钻孔合格后及时安装钢管,其接长时连接必须牢固。
(七)大管棚注浆浆液必须充满钢管及周围的空隙并密实,其注浆量和压力根据试验确定。
二、机械设备
大管棚施工采用的机械有:
捷创力600全站仪、土星881型管棚钻机、CZJ-30C型注浆机。
三、施工工艺流程及工艺流程图
(一)工艺流程
(1)施工准备
①工作面封闭、清理干净,检查钻孔机具、注浆机是否正常,注浆机注浆前应进行压水试验,检查设备是否正常,管路连接是否正确。
②大管棚制作
大管棚采用热轧无缝钢管,长度、规格按设计要求选用,每根钢管的长度分别为4m和6m,除在末端的钢管有一端加工成尖头形外,其它钢管两端均加工成丝扣,长度为150mm,注浆孔沿管壁呈梅花形布设,间距100~150mm。
③浆液配合比选定
浆液按设计要求选用,浆液配合比需经试验确定并报监理工程师审定。
(2)测量布孔
按设计要求的位置、环向间距用全站仪测量布孔,并用红油漆对各个孔位进行标记。
(3)钻机就位、固定
钻机就位,为防止在钻孔过程中钻机偏移要支撑牢固。
(4)钻孔、分节顶入钢管
钻孔采用土星881型管棚钻机,钻头对准孔位标记,调整钻杆,按设计外插角施钻,边钻孔边顶入钢管。
刚开始施工时钻速要低,钻深20cm后转入正常钻速,第一根钻杆外露30~40cm时停止钻进,用两根管钳人工卡紧钻杆(注意不得卡丝扣),钻机低速反钻,脱开钻杆,钢管连接套与钢管脱离。
人工装入第二根钻杆,并在钻杆前端安装好连接套,钻机低速送到第一节钻杆尾部,方向对准后联成一体;人工安装第二节钢管,低速钻进,使其对准第一节钢管端部(严格控制角度),人工持钳进行钢管连接,使两节钢管在连接套处联成一体。
按此安装后续钻杆加长钢管直到钻孔深度达到设计深度,钢管长度达到设计长度,停止施钻将钻头、钻杆退出。
(5)封端止浆
钢管安设完成后用塑胶泥封堵孔口及周围裂缝,在钢管附近及工作面喷射砼,以防浆液从工作面外冒。
(6)注浆
浆液按配合比配制,采用注浆机注浆,注浆过程中根据地质情况控制注浆压力。
(7)效果检查
注浆过程中随时观察注浆压力及注浆排浆量的变化,分析注浆情况,防止堵管、跑浆、漏浆,做好注浆记录,以便分析注浆效果。
(8)注浆结束
当注浆量和注浆压力达到设计注浆量和设计终压时结束注浆。
(二)工艺流程图
图3-20大管棚施工工艺流程图
四、施工控制要点
(一)钻孔时外插角允许偏差为5‰,钻孔深度应大于管棚长度,大管棚顶入长度不小于管长的90%,遇卡钻、坍孔时应注浆后重钻。
(二)钢管安设完成后孔口及周围裂缝要封堵好,钢管附近及工作面要喷射砼,以防浆液从工作面外冒。
(三)注浆过程中随时观察注浆压力及注浆排浆量的变化,分析注浆情况。
注浆中途停止超过30min应清洗注浆管路,防止堵管;发生串孔跑浆时应先将跑浆孔堵塞,等轮到该孔注浆时拔出堵塞物,将孔内清洗干净再重新注浆,发生漏浆时应将漏浆部位的裂隙用塑胶泥封堵,再喷射砼封堵牢固后再继续注浆。
(四)注浆过程中要根据地质情况控制注浆压力,当注浆量达到设计注浆量且注浆压力达到终压并持续注浆10min后可束注浆。
当注浆量达到设计注浆量而注浆压力未达到设计终压时,应调整注浆参数,继续注浆直至达到设计终压时结束注浆。
3.1.4.3砂浆锚杆施工工艺
一、工艺要求
(一)锚杆应在初喷砼后及时安装。
(二)锚杆钻孔孔位、孔深和孔径等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孔径±150mm,孔深±50mm,孔径大于杆体直径15mm。
(三)安装前应将孔内清理干净,锚杆杆体应除锈、除油。
(四)安装时孔内砂浆应灌注饱满,锚杆外露长度不应大于100mm。
(五)锚杆应进行抗拔试验,同一批锚杆每100根取1组试件(不足100根也取1组试件,设计变更也应取试件),每组3根。
同一批试件抗拉力的平均值不得小于设计锚固力,且同一批试件抗拉力的最低值不得小于设计锚固力的90%。
二、机械设备
砂浆锚杆施工所用机械设备有:
YT-28型凿岩机、CZJ-30C型注浆机
三、砂浆锚杆施工工艺流程及工艺流程图
(一)施工工艺流程
(1)钻孔
钻孔采用YT-28型凿岩机,按设计方向、间距和布置方式、垂直于岩层层面钻孔,当孔眼深度达到设计深度时停止钻进,拔出钻头、钻杆。
(2)清孔
钻孔深度达到设计深度拔出钻头、钻杆后插入风管吹高压空气清孔。
清孔时风管在孔内来回移动直至孔内不再有泥浆、水、碴粉吹出。
(3)注浆并插入锚杆
注浆采用CZJ-30C注浆机,注浆前应进行压水试验,检查设备是否正常,管路连接是否正确。
注浆时注浆管应插至距孔底5~10cm处,随砂浆的注入缓慢拔出,随即迅速将锚杆插入。
(4)安设垫板
砂浆初凝并达到一定强度后,安设垫板,并施加预应力上好螺母固定垫板。
(二)工艺流程图
图3-21砂浆锚杆施工工艺流程图
四、施工控制要点
(一)锚杆杆体使用前应平直、除锈、除油。
(二)砂浆配合比由工地试验室选定,并报监理审定,砂浆配合比直接影响砂浆强度,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
(三)砂浆应搅拌均匀,随用随拌,在砂浆初凝前应使用完,以保证砂浆与杆体,砂浆与孔壁的粘接强度,保证锚杆的锚固力。
(四)钻孔方向垂直于岩层层面,孔深误差不大于5cm,钻孔完毕后,孔内积水、积物及岩碴应吹洗干净。
(五)注浆开始或中途停止超过30min后,应用水润滑注浆泵及其管路。
(六)注浆时随砂浆的注入缓慢拔出,随即迅速将锚杆插入,避免管内砂浆脱节,保证锚杆全长锚固。
(七)锚杆的插入长度不小于设计长度的90%,锚杆安装后不得随意敲击。
3.1.4.4格栅钢架施工工艺
一、工艺要求
(一)材料
(1)格栅采用的钢筋种类、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2)焊接采用的材料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二)格栅加工
(1)格栅加工宜在工厂加工。
(2)格栅焊接应符合设计及钢筋焊接标准的规定。
(3)钢筋格栅第一榀制作好后应试拼,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批量生产。
(4)格栅加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拱架(包括顶拱和墙拱架)应圆顺,直墙架应直顺,允许偏差为:
拱架矢高及弧长+20,0mm,墙架长度±20mm,拱、墙架横断面尺寸(高、宽)+10,0mm。
②.钢筋格栅组装后应在同一平面内,允许偏差为:
高度±30mm,宽度±20mm,扭曲度20mm。
(三)格栅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基面应坚实并清理干净,必要时应进行预加固。
(2)钢筋格栅应垂直线路中线,允许偏差为:
横向±30mm,纵向±50mm,高程±30mm,垂直度5‰。
(3)钢筋格栅与壁面应楔紧,每片钢筋格栅节点及相邻格栅纵向必须分别连接牢固。
二、机械设备
格栅钢架施工所用机械设备有:
经纬仪、电焊机、氧焊机、钢筋切割机。
三、格栅钢架施工工艺流程及工艺流程图
(一)工艺流程
(1)放大样
放样在钢筋加工棚内进行,用经纬仪按设计图精确测量,在水泥地面上用油漆画出格栅主筋大样,并浇筑砼制成样模。
小型钢筋构件在钢筋加工台上画线放样。
(2)格栅制作
格栅主筋在样模上冷弯成形,箍筋、架立筋、连接件等在钢筋加工台制作完成后,与主筋焊接形成格栅单元。
(3)试拼
第一榀格栅制作好后应试拼,在地面上将各单元按设计图拼装,拼装完成后进行检验,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批量生产。
(4)测量定位
用经纬仪、直尺等工具,对格栅位置准确定位,并打设定位系筋,定位系筋锚入围岩0.5~1m。
(5)格栅架立
格栅采用人工架立,格栅架立后要复测,人工调整格栅位置,格栅与定位系筋焊接。
基脚处沿纵向设立槽钢以增加地基承载力,拱脚设锁脚锚杆或锁脚锚管。
(6)格栅连接固定
相邻格栅钢架纵向分别用纵向连接钢筋连接牢固,环向格栅单元分别与该榀其它格栅单元或纵、横撑用螺栓连接或焊接牢固。
(7)结束
格栅钢架架立完成,要及时作初支喷射砼施工。
(二)工艺流程图
图3-22格栅钢架施工工艺流程图
四、施工控制要点
(一)材料
(1)检查钢筋种类、型号、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有锈蚀的钢筋禁止使用,对有轻微浮锈、油污等的钢筋要清除干净,并对焊点进行防锈处理。
(3)焊接材料要附有质量证明书,并符合设计及国家标准规定。
(二)格栅加工
(1)格栅在钢筋加工棚按设计图放大样,放大样时根据工艺要求预留焊接收缩余量及切割刨边的加工余量,将钢筋冷弯成形,尺寸准确,弧形圆顺。
(2)格栅按设计及钢筋焊接标准的规定施焊;焊接后要清除熔碴及金属飞溅物,不允许出现漏焊和假焊现象。
(3)钢筋格栅第一榀制作好后应试拼,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批量生产。
(4)格栅加工后拱架圆顺,直墙架直顺,组装后在同一平面内,并按下表规定检查:
表3-11栅加工允许偏差表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查方式
1
拱架矢高及弧长
+20,0
尺量
2
墙架长度
±20
尺量
3
拱、墙架横断面尺寸(高、宽)
+10,0
尺量
4
格栅组装
高度
±30
尺量
宽度
±20
尺量
扭曲度
20,0
尺量
5
钢筋间距
±10
尺量
6
钢筋搭接长
±15
尺量
(三)格栅架立
(1)格栅架立时,为保证钢架置于稳固的地基上,施工中钢架基脚部位预留出15~20cm原地基,人工挖槽并清理干净后钢架就位架立,架立时在钢架基脚处设槽钢以增加基底承载力,必要时再进行预加固。
(2)格栅架立时,为了准确定位,钢架架立前需预先打设定位系筋,定位系筋一端锚入围岩,另一端与钢架焊接。
(3)钢筋格栅与壁面楔紧,每片钢筋格栅节点及相邻格栅纵向必须分别连接牢固。
(4)格栅架立允许偏差按下表检查
表3-12格栅架立允许偏差表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查方法
1
横向位置
±30
测量
2
纵向间距
±50
尺量
3
垂直度
<5‰
垂球吊线
4
高程
±30
测量
5
左右扭曲
20
拉线尺量、吊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隧道 施工 各种 施工工艺 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