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讲典籍类别文献(下).ppt
- 文档编号:2744972
- 上传时间:2022-11-10
- 格式:PPT
- 页数:36
- 大小:4.57MB
第5讲典籍类别文献(下).ppt
《第5讲典籍类别文献(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讲典籍类别文献(下).ppt(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第55讲讲典籍类别文献(下)典籍类别文献(下)三、佛藏与道藏三、佛藏与道藏四、少数民族文字历史文献四、少数民族文字历史文献五、古籍的现存概况五、古籍的现存概况三、佛藏、道藏三、佛藏、道藏
(一)佛藏
(一)佛藏“佛藏佛藏”即通称的即通称的“大藏经大藏经”,是佛教一切经典的,是佛教一切经典的总汇,即佛教传入中国后,翻译的经和中国高僧著述的总汇,即佛教传入中国后,翻译的经和中国高僧著述的集成。
集成。
中国佛教分中国佛教分“汉地佛教汉地佛教”和和“藏传佛教藏传佛教”(俗称(俗称“喇嘛教喇嘛教”)两大系统。
前者产生了汉文大藏经,后者产)两大系统。
前者产生了汉文大藏经,后者产生了藏文、蒙文等少数民族文字的大藏经。
生了藏文、蒙文等少数民族文字的大藏经。
11、佛藏、佛藏佛教原典分佛教原典分“经经”、“律律”、“论论”三种形三种形式,合称三藏,又称式,合称三藏,又称“众经众经”、“一切经一切经”、“藏经藏经”。
“藏藏”是梵文的意译,意为容纳收是梵文的意译,意为容纳收藏。
藏。
“经经”部收录佛祖释迦牟尼的讲话;部收录佛祖释迦牟尼的讲话;“律律”部记载僧众宗教生活的规律、戒律;部记载僧众宗教生活的规律、戒律;“论论”部十大的高僧的著述,用以诠释经文,发挥义部十大的高僧的著述,用以诠释经文,发挥义理。
理。
三、佛藏、道藏三、佛藏、道藏
(一)佛藏
(一)佛藏(11)汉文大藏经)汉文大藏经近年来,我国编辑出版了中华大藏近年来,我国编辑出版了中华大藏经,这部新编中华大藏经分正续两经,这部新编中华大藏经分正续两编,所收经籍达编,所收经籍达42004200余种,余种,2300023000余卷,集余卷,集历代汉文佛教典籍的大成,中华大藏经历代汉文佛教典籍的大成,中华大藏经按大小乘分列,然后依印度传统分类法按大小乘分列,然后依印度传统分类法分经、律、论三部,故称分经、律、论三部,故称“三藏三藏”。
三、佛藏、道藏三、佛藏、道藏
(一)佛藏
(一)佛藏臧文佛经的翻译,始于佛教初传西藏的吐蕃王朝时期。
藏文大藏经的臧文佛经的翻译,始于佛教初传西藏的吐蕃王朝时期。
藏文大藏经的结集晚于汉文大藏经,大约在十四世纪中叶。
其基本内容虽然是经、律、结集晚于汉文大藏经,大约在十四世纪中叶。
其基本内容虽然是经、律、论三部分,但在编纂形式上却有其独特之处。
论三部分,但在编纂形式上却有其独特之处。
藏文大藏经分为甘珠尔和丹珠尔两大部。
甘珠尔意为佛藏文大藏经分为甘珠尔和丹珠尔两大部。
甘珠尔意为佛语部,即佛陀讲说的经典,包括显密经律;丹珠尔意为论部,是佛教徒对语部,即佛陀讲说的经典,包括显密经律;丹珠尔意为论部,是佛教徒对佛经的注疏论著,包括经律的解说注疏、密宗仪轨和五明杂著等。
甘珠尔佛经的注疏论著,包括经律的解说注疏、密宗仪轨和五明杂著等。
甘珠尔包括包括“三藏三藏”中的经部和一部分律,丹珠尔则包括论部和一部分律。
藏文中的经部和一部分律,丹珠尔则包括论部和一部分律。
藏文大藏经有多种版本,收录较全的是德格版,甘珠尔大藏经有多种版本,收录较全的是德格版,甘珠尔11141114部,丹珠尔部,丹珠尔35593559部。
部。
(22)藏文大藏经)藏文大藏经(33)大藏经典籍的价值)大藏经典籍的价值包括汉文大藏经和藏文大藏经系统的中国佛包括汉文大藏经和藏文大藏经系统的中国佛藏,卷帙浩博,内容十分丰富,是有关东方文化的一部大藏,卷帙浩博,内容十分丰富,是有关东方文化的一部大丛书。
在大藏经里面,保存着今印度已经失传的许多佛教丛书。
在大藏经里面,保存着今印度已经失传的许多佛教典籍,也包括了中国学者对佛教原理所作的创造性地阐释。
典籍,也包括了中国学者对佛教原理所作的创造性地阐释。
“道藏道藏”是道教经书的总汇,道教文献的大集成。
是道教经书的总汇,道教文献的大集成。
三、佛藏、道藏三、佛藏、道藏
(一)道藏
(一)道藏22、道藏、道藏道教形成于东汉时期,以先秦道家代表老子李耳为教道教形成于东汉时期,以先秦道家代表老子李耳为教主,以道德经为主要经典。
道家又称说黄帝,秦汉间主,以道德经为主要经典。
道家又称说黄帝,秦汉间形成形成“黄老学派黄老学派”,因之,道教亦尊崇黄帝。
,因之,道教亦尊崇黄帝。
(11)古代道家典籍)古代道家典籍最早的道书是东汉时的太平经,到南北朝梁代形成了道书分类编纂最早的道书是东汉时的太平经,到南北朝梁代形成了道书分类编纂的基本纲领,为三洞四辅十二部。
的基本纲领,为三洞四辅十二部。
“洞洞”即通,意为三洞各有其统而玄义相通。
三洞,即通,意为三洞各有其统而玄义相通。
三洞,即分道家众经为洞即分道家众经为洞真、洞玄、洞神三类。
真、洞玄、洞神三类。
“辅辅”即辅佐之意,即对洞的经义进行论述和补充。
四辅为:
太玄辅洞即辅佐之意,即对洞的经义进行论述和补充。
四辅为:
太玄辅洞真真、太平辅洞玄、太平辅洞玄、太清辅洞神,另有正一通贯补充以上三洞三辅。
、太清辅洞神,另有正一通贯补充以上三洞三辅。
十二部是道经义枢将每洞各分为十二部是道经义枢将每洞各分为1212部,即:
本文、神符、玉玦、灵部,即:
本文、神符、玉玦、灵图、谱录、戒律、威仪、方法、众术、记传、赞颂、章表。
图、谱录、戒律、威仪、方法、众术、记传、赞颂、章表。
道书正式编道书正式编“藏藏”,始于唐玄宗李隆基,由唐迄明,所流传下来的只有,始于唐玄宗李隆基,由唐迄明,所流传下来的只有小量残卷。
今存完整道藏,只有明代的正统道藏和万历续道藏。
小量残卷。
今存完整道藏,只有明代的正统道藏和万历续道藏。
三、佛藏、道藏三、佛藏、道藏
(一)道藏
(一)道藏(22)历代道藏)历代道藏由于道教对中国古代社会、思想、文化、艺术诸方面的重由于道教对中国古代社会、思想、文化、艺术诸方面的重大影响,作为道教文献总汇的道藏,是我们研究古代思想大影响,作为道教文献总汇的道藏,是我们研究古代思想史、科技史、文化史的珍贵文献。
此外,道藏所受大量教史、科技史、文化史的珍贵文献。
此外,道藏所受大量教外文献,可利用作为校勘、辑佚和研究古代学术的资源。
外文献,可利用作为校勘、辑佚和研究古代学术的资源。
(33)道藏文献的价值)道藏文献的价值一种由音节字母组成的文字,由右向左横书。
一种由音节字母组成的文字,由右向左横书。
22至至44世纪流行于我国西域于阗、鄯善等地,通用于印度西世纪流行于我国西域于阗、鄯善等地,通用于印度西北部、巴基斯坦、北部、巴基斯坦、阿富汗阿富汗一带一带,最早发现的佉卢文可追最早发现的佉卢文可追溯至公元前溯至公元前251251年,至公元年,至公元33世纪时就已逐渐消失,但世纪时就已逐渐消失,但在丝绸之路各地仍被使用,可能一直到在丝绸之路各地仍被使用,可能一直到77世纪才彻底被世纪才彻底被遗弃。
用这种文字写在木牍、木简、皮革、绢帛、纸遗弃。
用这种文字写在木牍、木简、皮革、绢帛、纸张及钱币上的文书、佛经,遗存下来的有几千件。
张及钱币上的文书、佛经,遗存下来的有几千件。
四、少数民族文字历史文献四、少数民族文字历史文献
(一)少数民族古文字文献
(一)少数民族古文字文献旧称旧称“吐火罗文吐火罗文”,本世纪初发现于我国新疆库,本世纪初发现于我国新疆库车、吐鲁番等地,流行于公元车、吐鲁番等地,流行于公元77至至88世纪。
世纪。
2020世纪初在世纪初在中国中国新疆新疆发现的用中亚婆罗米斜体字母书写两种印欧发现的用中亚婆罗米斜体字母书写两种印欧语系语言的文字。
两种语言的词汇和语法差异不大,语系语言的文字。
两种语言的词汇和语法差异不大,一般认为是一种语言的两种方言。
所发现的残卷的年一般认为是一种语言的两种方言。
所发现的残卷的年代约在隋朝至唐朝前期之间(公元代约在隋朝至唐朝前期之间(公元7788世纪)。
存世世纪)。
存世文献有文学作品、公文、字书、帐册、医书、史书、文献有文学作品、公文、字书、帐册、医书、史书、题记,更多的是佛教文献。
在这些文献中,用焉耆文题记,更多的是佛教文献。
在这些文献中,用焉耆文写的长达写的长达2727幕的弥勒会见记剧本,被认为是我国幕的弥勒会见记剧本,被认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个剧本。
现存最早的一个剧本。
(22)焉耆)焉耆龟兹文龟兹文(11)佉卢文)佉卢文我国古代我国古代55至至1111世纪于阗地区的称为世纪于阗地区的称为“塞人塞人”的民族使用的一种拼音文字。
又称的民族使用的一种拼音文字。
又称于阗塞文。
因于阗塞文。
因19192020世纪之交于新疆和田世纪之交于新疆和田(古称于阗)发现写有这种文字的文献而(古称于阗)发现写有这种文字的文献而得名。
属印欧语系印度得名。
属印欧语系印度-伊朗语族伊朗语支,伊朗语族伊朗语支,与今阿富汗境内的瓦罕语相近。
与今阿富汗境内的瓦罕语相近。
四、少数民族文字历史文献四、少数民族文字历史文献
(一)少数民族古文字文献
(一)少数民族古文字文献(33)于阗文)于阗文1919世纪末俄国驻中国喀什噶尔领事世纪末俄国驻中国喀什噶尔领事M.M.彼得洛夫斯基、英国驻中国喀什彼得洛夫斯基、英国驻中国喀什噶尔领事噶尔领事G.H.G.H.马继业最先在和田地区搜集于阗文文献,马继业最先在和田地区搜集于阗文文献,19011901年德国梵文学家年德国梵文学家霍恩雷首次刊布。
此后英国、法国、美国、日本等国派到中国新疆的霍恩雷首次刊布。
此后英国、法国、美国、日本等国派到中国新疆的“探险探险家家”又获取了大量于阗文文献。
又获取了大量于阗文文献。
现存于阗文文献以佛经居多,也有少量世俗文书和词汇集。
中华人民共现存于阗文文献以佛经居多,也有少量世俗文书和词汇集。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和国建立以来,在新疆陆续发现于阗文文献。
英国学者贝利研究于阗文在新疆陆续发现于阗文文献。
英国学者贝利研究于阗文4040余余年年,已发表于阗文文献已发表于阗文文献77册、于阗文佛教文献册、于阗文佛教文献11册,并著有于阗文册,并著有于阗文字典字典11部。
部。
于阗文佛顶尊胜陀罗尼于阗文佛顶尊胜陀罗尼77至至1010世纪突厥、回鹘、黠嘎斯等族使用的拼音文字。
又称世纪突厥、回鹘、黠嘎斯等族使用的拼音文字。
又称“突厥卢尼文突厥卢尼文”、“鄂尔浑鄂尔浑叶尼塞文叶尼塞文”、“兰突厥文兰突厥文”、“西伯利亚文西伯利亚文”。
通行于鄂尔浑河流域、。
通行于鄂尔浑河流域、叶尼塞河流域以及今中国新疆、甘肃境内的一些地方。
突厥文各种文献中所用字叶尼塞河流域以及今中国新疆、甘肃境内的一些地方。
突厥文各种文献中所用字母数目不一,形体多样,一般认为有母数目不一,形体多样,一般认为有38384040个。
大部分源于阿拉米字母,一部分个。
大部分源于阿拉米字母,一部分来自突厥的氏族或部族标志,还有一些是表意符号。
词与词之间用双点:
分开,来自突厥的氏族或部族标志,还有一些是表意符号。
词与词之间用双点:
分开,但是偏正词组有时写在一起。
行款一般从左至右横写,也有从右至左的。
但是偏正词组有时写在一起。
行款一般从左至右横写,也有从右至左的。
四、少数民族文字历史文献四、少数民族文字历史文献
(一)少数民族古文字文献
(一)少数民族古文字文献存世文献主要是碑铭和写本文书。
重要的碑铭有阙特勤碑、毗伽可存世文献主要是碑铭和写本文书。
重要的碑铭有阙特勤碑、毗伽可汗碑等。
较为重要的文书有古卜书及一些军事、经济文书。
已发现的鄂尔汗碑等。
较为重要的文书有古卜书及一些军事、经济文书。
已发现的鄂尔浑碑有浑碑有1111通通,年代较久的是雀林碑(年代较久的是雀林碑(688688691691年间建)。
各碑分属突厥汗国年间建)。
各碑分属突厥汗国(552(552744)744)或回鹘汗国或回鹘汗国(744(744840)840)时期。
叶尼塞碑铭约时期。
叶尼塞碑铭约8080块,多为黠戛斯人的墓块,多为黠戛斯人的墓志,属志,属991010世纪。
手写本文献世纪。
手写本文献2020世纪初发现于敦煌、新疆的古楼兰废墟及吐鲁世纪初发现于敦煌、新疆的古楼兰废墟及吐鲁番。
包括历史、传记、墓志、石刻、宗教文书、行政文件、日常器皿的刻文等。
番。
包括历史、传记、墓志、石刻、宗教文书、行政文件、日常器皿的刻文等。
突厥文的释读扩大了突厥语族语言文字史及文学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典籍 类别 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