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考化学知识点专题训练专题四十五盐和化肥.docx
- 文档编号:27445167
- 上传时间:2023-07-01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300.81KB
聚焦中考化学知识点专题训练专题四十五盐和化肥.docx
《聚焦中考化学知识点专题训练专题四十五盐和化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聚焦中考化学知识点专题训练专题四十五盐和化肥.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聚焦中考化学知识点专题训练专题四十五盐和化肥
聚焦2020中考化学知识点专题训练——专题四十五:
盐和化肥
考点一:
物质的鉴别、除杂及共存问题
1.某化学兴趣小组对A.B.C. D四种未知溶液的成分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见下表。
其中检验结果不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2.在pH=2的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的是()
A. Ba2+ HCO3− SO42−
B. NH4+ Cu2+Cl−
C. K+OH−CO32−
D. Ag+Na+ NO3−
3.实验室有一包白色固体,其中除了碳酸钠以外,还可能含有硝酸钡、硫酸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步骤①:
取少量白色固体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足量水并不断搅拌,固体部分溶解。
步骤②:
接着向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并不断搅拌,此时固体质量变化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B段对应的实验现象是固体部分溶解,无气泡冒出
B. B→C段对应溶液pH逐渐变大
C. C点对应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硝酸、硝酸钠、硝酸钡
D.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氢氧化钠
4.无水氯化钙的用途广泛。
以石灰石矿粉(含有MgSO4、Fe2O3、SiO2等杂质)为原料,生产无水氯化钙的流程如图:
(1)写出过滤操作中用到的任意一种玻璃仪器的名称___;
(2)写出滤液1中含有的所有金属阳离子的符号___;
(3)滤渣3中的固体除有Ca(OH)2外,还有___(写化学式);
(4)对滤液3调节pH值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5.酸、碱、盐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化学实验室中有失去标签的四瓶无色溶液,稀盐酸、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酚酞试液,现将其任意编号为A.B.C. D,然后两两组合进行实验,其中部分现象如下表:
请回答:
(1)酚酞试液是___(填编号)。
(2)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反应所属的类型是___。
(3)写出D的一种用途:
___。
6.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或其溶液)俨然是滑冰赛道上参加接力比赛的“运动员”,相邻“运动员”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
已知:
五种物质分别是Fe、HCl、NaOH、CaCO3和CuCl2中的一种,其中,甲是单质,丁与戊反应产生的气体可以熄灭终点的火炬。
(1)甲能分别与另四种物质中的___、___反应(写化学式)。
(2)丁与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3)丙与丁的反应属于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4)若把无机物按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进行分类,无机物X的类别不同于上述五种物质,如果用X替换戊,它也能与丁反应生成一种生活中常用的液态灭火剂,X是___(写一种)。
7.苦卤中提取氯化钾
氯化钾是低钠盐的主要添加剂,从海水晒盐后的苦卤中可以提取氯化钾。
物理方法提取
苦卤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镁和氯化钠,其次是硫酸镁和氯化钾。
它们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提取过程如下:
(1)将苦卤在较高温度下(填操作名称)____析出氯化钠和硫酸镁。
(2)将上问中所得混合物进行____操作得到母液。
(3)将母液降温,氯化钾和氯化镁析出。
在较低温度下用水洗涤,即可获得较纯净的氯化钾。
化学方法提纯
工业生产的氯化钾中含有少量硫酸镁杂质,不能满足科研的需要,实验室提纯过程如图2所示:
(1)提纯过程所用试剂X、Y分别是(写溶质化学式)____、____,所加试剂均稍过量的目的是____。
(2)写出提纯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3)步骤Ⅲ中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有(写符号)____。
8.某固体物质中可能含有NaCl、BaCl2、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
某校课外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其成分,取该固体物质30g完全溶于水中,测得溶液的pH为7,然后将70g某稀硫酸加入该溶液中,充分反应,所加硫酸的量与产生沉淀的关系如图所示。
请根据图示及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1)该固体物质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___(化学式)。
(2)通过计算确定固体物质的组成成分及质量。
(3)这种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考点二:
常见的盐
1.关系图中“−”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的转化方向。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①放出热量
B.反应②所得溶液可呈中性
C.反应③可得 NaOH
D.不能将图中稀盐酸换为稀 H2SO4
2.如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成另一种物质,下列各组物质按甲、乙、丙的顺序不符合图示要求的是()
A.C. CO、O2
B. Mg、MgCl2、ZnSO4
C. Ca(OH)2、CaCl2、Na2CO3
D. BaCl2、BaCO3、H2SO4
3.向某氯化钡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硫酸溶液,二者恰好完全反应,过滤,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原氯化钡溶液的质量相等。
则所加硫酸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
4.现有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至ag时,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②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m(bg ③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至dg时,溶液pH>7 ④在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整个过程中,溶液中氯元素的质量先减小后不变 A.②③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5.在A+B→C+D的反应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C和D为盐和水,该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B.若A是氧化铜、C为铜,该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 C.若将20gA和30gB混合,则生成C和D的总质量一定为50g D.此反应可能是复分解反应 6.为测定某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取 溶液,平均分为三份,每份样品均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见下表。 请计算: 溶液完全反应时,所得沉淀的质量为____g。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聚焦2020中考化学知识点专题训练——专题四十五: 盐和化肥参考答案 考点一: 物质的鉴别、除杂及共存问题 1.某化学兴趣小组对A.B.C. D四种未知溶液的成分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见下表。 其中检验结果不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2.在pH=2的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的是() A. Ba2+ HCO3− SO42− B. NH4+ Cu2+Cl− C. K+OH−CO32− D. Ag+Na+ NO3− 【答案】D 3.实验室有一包白色固体,其中除了碳酸钠以外,还可能含有硝酸钡、硫酸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步骤①: 取少量白色固体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足量水并不断搅拌,固体部分溶解。 步骤②: 接着向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并不断搅拌,此时固体质量变化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B段对应的实验现象是固体部分溶解,无气泡冒出 B. B→C段对应溶液pH逐渐变大 C. C点对应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硝酸、硝酸钠、硝酸钡 D.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氢氧化钠 【答案】C 4.无水氯化钙的用途广泛。 以石灰石矿粉(含有MgSO4、Fe2O3、SiO2等杂质)为原料,生产无水氯化钙的流程如图: (1)写出过滤操作中用到的任意一种玻璃仪器的名称___; (2)写出滤液1中含有的所有金属阳离子的符号___; (3)滤渣3中的固体除有Ca(OH)2外,还有___(写化学式); (4)对滤液3调节pH值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答案】 (1)烧杯、漏斗、玻璃棒; (2)Mg2+、Fe3+、Ca2+; (3)Mg(OH)2、Fe(OH)3; (4)Ca(OH)2+2HCl=CaCl2+2H2O。 5.酸、碱、盐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化学实验室中有失去标签的四瓶无色溶液,稀盐酸、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酚酞试液,现将其任意编号为A.B.C. D,然后两两组合进行实验,其中部分现象如下表: 请回答: (1)酚酞试液是___(填编号)。 (2)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反应所属的类型是___。 (3)写出D的一种用途: ___。 【答案】 (1)A (2)Ca(OH)2+Na2CO3═CaCO3↓+2NaOH;复分解反应; (3)除铁锈(合理即可)。 6.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或其溶液)俨然是滑冰赛道上参加接力比赛的“运动员”,相邻“运动员”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 已知: 五种物质分别是Fe、HCl、NaOH、CaCO3和CuCl2中的一种,其中,甲是单质,丁与戊反应产生的气体可以熄灭终点的火炬。 (1)甲能分别与另四种物质中的___、___反应(写化学式)。 (2)丁与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3)丙与丁的反应属于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4)若把无机物按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进行分类,无机物X的类别不同于上述五种物质,如果用X替换戊,它也能与丁反应生成一种生活中常用的液态灭火剂,X是___(写一种)。 【答案】 (1)HCl、CuCl2; (2)CaCO3+2HCl=CaCl2+H2O+CO2↑; (3)复分解反应; (4)CuO。 7.苦卤中提取氯化钾 氯化钾是低钠盐的主要添加剂,从海水晒盐后的苦卤中可以提取氯化钾。 物理方法提取 苦卤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镁和氯化钠,其次是硫酸镁和氯化钾。 它们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提取过程如下: (1)将苦卤在较高温度下(填操作名称)____析出氯化钠和硫酸镁。 (2)将上问中所得混合物进行____操作得到母液。 (3)将母液降温,氯化钾和氯化镁析出。 在较低温度下用水洗涤,即可获得较纯净的氯化钾。 化学方法提纯 工业生产的氯化钾中含有少量硫酸镁杂质,不能满足科研的需要,实验室提纯过程如图2所示: (1)提纯过程所用试剂X、Y分别是(写溶质化学式)____、____,所加试剂均稍过量的目的是____。 (2)写出提纯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3)步骤Ⅲ中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有(写符号)____。 【答案】物理方法提纯 (1)物理方法提取①蒸发结晶;②过滤; 化学方法提纯 (1) ; ;把要除去的杂质全部除去; (2) ; (3) 和 。 8.某固体物质中可能含有NaCl、BaCl2、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 某校课外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其成分,取该固体物质30g完全溶于水中,测得溶液的pH为7,然后将70g某稀硫酸加入该溶液中,充分反应,所加硫酸的量与产生沉淀的关系如图所示。 请根据图示及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1)该固体物质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___(化学式)。 (2)通过计算确定固体物质的组成成分及质量。 (3)这种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答案】由于加入水齁溶液pH为7,为中性,所以固体不含NaOH。 设生成23.3g硫酸钡沉淀需BaCl2的质量为x、H2SO4的质量为y。 BaCl2+H2SO4═BaSO4↓+2HCl 208 98 233 x y 23.3g 208233═x23.3g x=20.8g 98233═y23.3g y=9.8g 原固体中NaCl的质量为: 30g−20.8g=9.2g 所以该固体中含有BaCl2 20.8g、NaCl 9.2g。 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9.8g50g×100%=19.6% 考点二: 常见的盐 1.关系图中“−”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的转化方向。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①放出热量 B.反应②所得溶液可呈中性 C.反应③可得 NaOH D.不能将图中稀盐酸换为稀 H2SO4 【答案】D 2.如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成另一种物质,下列各组物质按甲、乙、丙的顺序不符合图示要求的是() A.C. CO、O2 B. Mg、MgCl2、ZnSO4 C. Ca(OH)2、CaCl2、Na2CO3 D. BaCl2、BaCO3、H2SO4 【答案】B 3.向某氯化钡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硫酸溶液,二者恰好完全反应,过滤,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原氯化钡溶液的质量相等。 则所加硫酸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 【答案】B 4.现有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至ag时,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②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m(bg ③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至dg时,溶液pH>7 ④在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整个过程中,溶液中氯元素的质量先减小后不变 A.②③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5.在A+B→C+D的反应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C和D为盐和水,该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B.若A是氧化铜、C为铜,该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 C.若将20gA和30gB混合,则生成C和D的总质量一定为50g D.此反应可能是复分解反应 【答案】C 6.为测定某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取 溶液,平均分为三份,每份样品均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见下表。 请计算: 溶液完全反应时,所得沉淀的质量为____g。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 (1)第1次20g氢氧化钠溶液对应沉淀为42.45g−40g=2.45g,而第3次60g氢氧化钠溶液时应该为2.45g×3=7.35g,实际为44.9g−40g=4.9g,说明硫酸铜已经完全反应,所得沉淀的质星为4.9g,故填: 4.9; (2)设Cu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 CuSO4+2NaOH=Cu(OH)2↓+Na2SO4 160 98 x 4.9g 160x=984.9g x=8g Cu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g50g×100%=16%。 答: Cu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聚焦 中考 化学 知识点 专题 训练 四十五 化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