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八年制病原生物学教学大纲.docx
- 文档编号:27444771
- 上传时间:2023-07-01
- 格式:DOCX
- 页数:88
- 大小:37.82KB
临床医学八年制病原生物学教学大纲.docx
《临床医学八年制病原生物学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医学八年制病原生物学教学大纲.docx(8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临床医学八年制病原生物学教学大纲
临床医学八年制《病原生物学》教学大纲
前言
病原生物学是一门医学基础课程,其教学内容包括医学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
病原生物学主要研究与医学有关的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和免疫性、病原学检查方法及流行与防治原则,以控制和消灭感染性疾病和与之有关的免疫损伤等疾病,达到保障和提高人类健康水平的目的。
根据病原生物学的系统性和教学上的循序渐进的原则,本课程内容中的医学微生物学由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和非细胞型微生物三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又分为总论和个论两部分,前者主要介绍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和非细胞型微生物在形态结构,生长繁殖,遗传变异等生物学性状,病原微生物和宿主机体的相互关系以及特异性诊断和防治措施等方面的共同特点和原则,在学习各论时有指导意义。
而后者具体介绍了与临床感染性疾病密切相关的每一个病原微生物上述各方面的特点,对今后医学课程的学习和临床防病治病具有基础和实际应用意义。
人体寄生虫学教学内容有四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总论,学习总论内容着重掌握寄生虫学的基本概念,寄生虫与宿主相互作用及其结果,寄生虫病的特点和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
第二、三部分为医学原虫和医学蠕虫,学习时要将各种寄生虫生长发育的特点与寄生虫病的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相关内容紧密联系,以掌握寄生虫病的致病机理和特点、实验室诊断方法、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
第四部分为医学节肢动物,主要掌握医学节肢动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对人体致病和传播疾病的关系,以及主要防治原则。
根据教学安排,本课程要求学生较全面地掌握上述病原生物各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特别要求注重病原体的生物学与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的联系,为进一步学习其他各门医学基础课程和临床基础课程打下基础。
此外,在学习方法上要求注意运用总论的指导作用,使纷繁的个论内容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提高学习效果,做的真正融会贯通,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要加强对专业外语的学习。
本大纲根据郭晓奎主编的《病原微生物学》、《病原生物学纲要》第二版(双语版)修订上述两本教材均为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由科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
主要参考书:
1.刘晶星主编的《医学微生物学》(第七版)(卫生部全国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2.MurrayPR,RosenthalKS,KobayashiGSetal.2002.MedicalMicrobiology.4thed.Louis:
Mosby
3.MarkellEK,JohnDT,KrotoskiWA.MedicalParasitology,8thed
时间安排
内容
理论时数
实验时数
微生物学绪论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2
2
细菌的生理
2
2
消毒与灭菌噬菌体
2
细菌的遗传变异
2
2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2
2
球菌
2
2
肠杆菌科弧菌属
2
2
厌氧性细菌放线菌属与诺卡菌属棒状杆菌属
2
2
分枝杆菌属动物源性细菌
2
2
其他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
3
2
真菌学
2
病毒的基本性状
2
2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2
2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呼吸道病毒肠道病毒
3
肠道病毒急性胃肠炎病毒肝炎病毒
3
2
肝炎病毒黄病毒出血热病毒
3
疱疹病毒逆转录病毒其他病毒朊粒
3
寄生虫学总论
2
肠道线虫
3
2
丝虫、旋毛虫
2.5
1.5
肝吸虫、肺吸虫、姜片虫
2
1
血吸虫
2
1
猪带绦虫、牛带绦虫、细粒棘球绦虫
3
1
原虫概论、阿米巴
2.5
1.5
疟原虫
2
1
鞭毛虫、机会性致病原虫
3
1
病原学标本(线虫、吸虫、绦虫、原虫)
3
标本考核
1
总计
61
38
微生物学绪论
【目的要求】
一、掌握
微生物的基本概念,种类和分布
二、熟悉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学习医学微生物学的目的和意义
三、了解
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学发展史
【教学要点】
微生物的定义、分类和分布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微生物的发现和微生物学的创立、微生物学的分支
医学微生物学的定义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一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细菌细胞壁、荚膜、鞭毛、菌毛和芽胞的生物学特性及与医学的关系
2.革兰染色的步骤、结果及意义
二、熟悉
1.细菌的中介体、核糖体、质粒、异染颗粒的概念
2.细菌的大小、形态和排列
三、了解
细菌形态与结构的检查法
【教学要点】
细菌的大小、形态和排列:
细菌的测量单位
主要形态及排列方式
细菌的结构
细胞壁
主要组分:
肽聚糖
特殊组分:
G+菌的磷壁酸(壁和膜)及一些特殊表面蛋白组分
G-菌的外膜
脂蛋白
脂质双层
脂多糖:
脂质A、核心多糖、特异多糖
G+和G-菌染色性、抗原性、毒性、对药物敏感性的差别及与细胞壁的关系
细胞壁的功能
细胞L型
形成、生物学特性
与医学实践的关系
细菌膜
特点:
不含胆固醇
细胞质
核糖体
质粒
异染颗粒
核质
特点
荚膜
荚膜的概念
荚膜的功能与医学的关系
鞭毛
鞭毛的概念
鞭毛的功能与医学的关系
菌毛
菌毛的概念
菌毛的功能与医学的关系
芽胞
芽胞的概念
芽胞的功能与医学的关系
革兰染色的步骤、结果和意义
二细菌的生理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细菌生长繁殖的基本条件
2.与医学有关的细菌合成代谢产物
二、熟悉
1.细菌生长繁殖的规律和人工培养
2.常见生化反应
3.细菌的分类和命名原则
三、了解
1.细菌的理化性状、营养类型
2.细菌的新陈代谢与能量转换
3.细菌的分类原则与层次
【教学要点】
细菌的营养与生长繁殖
细菌的营养类型
自养菌、异养菌
细菌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
水、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
影响细菌生长的环境因素
营养物质、Ph、温度、气体
根据对分子氧的需要与否,细菌的分类
细菌的生长繁殖
细菌个体的繁殖:
二分裂
细菌群体的生长繁殖:
生长曲线
细菌的新陈代谢与能量转换
细菌的能量代谢
细菌的生化反应
细菌合成代谢产物及其在医学上的意义
细菌的人工培养
细菌培养基的概念和种类
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
细菌人工培养的用途
细菌的分类
细菌的分类原则与层次
细菌的命名
三消毒与灭菌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消毒、灭菌、防腐、无菌和无菌操作的概念
2.高压蒸气灭菌法、紫外线杀菌应用范围及注意点
二、熟悉
1.热力灭菌、辐射杀菌法和滤过除菌的种类、应用范围及注意点
2.常用化学消毒剂的种类、作用原理、使用对象和影响因素
三、了解
1.超声波杀菌法
2.干燥与低温抑菌法
【教学要点】
几个概念:
消毒,灭菌,抑菌,防腐,无菌和无菌操作
物理消毒灭菌法
热力灭菌法
干热灭菌法:
焚烧、烧灼、干烤
湿热灭菌法:
巴氏消毒法、煮沸法、间歇蒸气灭菌法、高压蒸气灭菌法
辐射杀菌法:
紫外线、电离辐射、微波
滤过除菌法
化学消毒灭菌法:
消毒剂主要种类
消毒剂作用机制
消毒剂的应用
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
四噬菌体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噬菌体的概念
2.温和噬菌体
二、熟悉
1.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
2.毒性噬菌体
三、了解
噬菌体的应用
【教学要点】
噬菌体的概念
噬菌体的生物学性状
形态与结构
化学组成
抗原性与抵抗力
毒性噬菌体
定义
复制周期
噬菌现象和噬斑
温和噬菌体
几个概念:
温和噬菌体,前噬菌体,溶原性细菌,溶原性,溶原性转换
温和噬菌体的三种存在状态
温和噬菌体溶原性周期和溶菌性周期
噬菌体的应用
五细菌的遗传和变异
【目的要求】
一、掌握
细菌基因的转移与重组
二、熟悉
1.细菌的变异现象
2.细菌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三、了解
1.基因突变与损失后修复
2.细菌遗传变异的实际意义
【教学要点】
几个概念:
遗传,变异,基因型变异,表型变异
细菌的变异现象
形态结构的变异
毒力变异
耐药性变异
菌落变异
细菌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细菌基因组的概念
染色体
质粒:
定义、种类、特征
转位因子:
定义、种类
细菌变异的机制
基因突变与损失后修复(略)
基因的转移与重组
转化:
概念,肺炎链球菌的转化现象
接合
概念,R质粒的结构
F质粒的接合
R质粒的接合
转导
普遍性转导
局限性转导
溶原性转换
原生质体融合
细菌遗传变异的实际意义
六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条件致病菌形成的特定条件
2.细菌的致病机制
3.宿主的免疫防御机制
二、熟悉
1.感染、致病菌、非致病菌、正常菌群、条件致病菌、医院获得性感染、微生态学、毒力、半数致死量、半数感染量、毒血症、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内毒素血症、带菌者和带菌状态的含义
2。
正常菌群的生理学意义
3.细菌感染的来源
4.传播方式与途径
5.感染的类型
三、了解
1.外毒素的作用机制
2.环境因素对感染的影响
【教学要点】
基本概念:
感染、致病菌、非致病菌、条件致病菌、微生态学
正常菌群与条件致病菌
正常菌群的含义、分布和生理学意义
成为条件致病菌的条件
医院获得性感染
细菌的致病机制
细菌的毒力:
侵袭力:
荚膜
粘附素
侵袭性物质
毒素:
外毒性:
理化特性、结构特征、种类和生物学活性
内毒素:
理化特性、结构特征、生物学活性
细菌侵入的数量
细菌侵入的部位
宿主的免疫性
天然免疫:
屏障结构(皮肤粘膜屏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
吞噬细胞
体液因素(补体、防御素、溶菌酶等)
获得性免疫机制
胞外菌感染的免疫
胞内菌感染的免疫
感染的发生与发展
感染的来源
外源性感染
内源性感染
传播方式与途径
感染的类型:
不感染
隐性感染
潜伏感染
显性感染
带菌状态
局部感染
全身感染:
毒血症
菌血症
败血症
脓毒血症
内毒素血症
七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的原理与主要生物制品
2.标本采集和送检的原则
3.人工免疫与生物制品定义
二、熟悉
1.获得性免疫产生的方式
2.病原菌的检验程序
3.常用血清学试验的原理
三、了解
1.动物试验、分子生物学技术、其他检验方法
2.DNA重组疫苗、核酸疫苗、治疗性疫苗、抗菌血清、胎盘球蛋白
【教学要点】
细菌学诊断
标本的采集与送检
病原菌的检验程序
直接涂片镜检
分离培养
生化试验
血清学试验
动物试验
药物敏感试验
血清学诊断:
原理
效价的含义及应用
血清学试验类型
获得性免疫的产生方式
人工主动免疫
死疫苗
活疫苗
类毒素
亚单位疫苗
DNA重组疫苗
核酸疫苗
治疗性疫苗
人工被动免疫
抗毒素
抗菌血清
胎盘球蛋白、丙种球蛋白
细胞免疫制剂
人工主动免疫与人工被动免疫的比较
八球菌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葡萄球菌的形态染色、分类、凝固酶、肠毒素、所致疾病和防治原则;
致病性葡萄球菌的鉴别要点
2.链球菌的形态染色、培养特性、分类、链球菌溶素和抗O试验、所致疾病和防治原则
3.肺炎链球菌与甲型链球菌的鉴别要点
4.脑膜炎奈瑟菌的形态染色、培养特性、抵抗力、致病性与免疫性、标本采集及注意点
5.淋病奈瑟菌的形态染色、培养特性、抵抗力、所致疾病与免疫性、
二、熟悉
1.葡萄球菌的培养特性、抗原结构、抵抗力、致病物质、微生物检查法
2.链球菌的抗原结构、抵抗力、致病物质、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
3.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4.肺炎链球菌
5.脑膜炎奈瑟菌荚膜多糖群特异性抗原、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
6.淋病奈瑟菌的致病物质、微生物学检查与防治原则
引起人类化脓性感染的主要病原性球菌的种类、形态染色、培养特性、致病物质、所致疾病及微生物学检查方法
三、了解
1.葡萄球菌的生化反应,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2.链球菌的生化反应、超抗原、B群、D群链球菌
3.肺炎链球菌的菌体抗原、肺炎链球菌O、脂磷壁酸、神经氨酸酶
4.脑膜炎奈瑟菌的生化反应、抗原结构
5.淋病奈瑟菌的生化反应、抗原结构与分类
6.卡他布兰汉菌
【教学要点】
球菌概述
葡萄球菌
生物学特性:
形态染色
培养特性
抗原构造:
葡萄球菌A蛋白、荚膜
抵抗力
分类:
根据色素和生化反应
根据噬菌体
致病性
金黄色葡萄球
致病物质:
毒素(葡萄球菌溶血毒、杀白细胞素、肠毒素、表皮剥脱毒素、
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等)、
酶类(凝固酶及其他与侵袭力有关的酶类)
特殊结构(荚膜、胞壁肽聚糖等);
所致疾病
侵袭性疾病:
局部感染
全身感染
毒素性疾病:
食物中毒
假膜性肠炎
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毒素休克综合征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免疫性
微生物学检查法:
标本采集和初步诊断、分离培养、致病株的确认、肠毒素检查
防治原则:
个人卫生与食品制作
医源性感染
耐药问题
自身菌苗
链球菌
生物学特性
形态染色
培养特性
抗原结构:
多糖抗原、蛋白质抗原
分类:
根据溶血现象;根据抗原结构
抵抗力
致病性
A群链球菌
致病物质:
特殊结构(LTA、M蛋白、F蛋白)
毒素(S与O溶毒、致热外毒素)
侵袭酶类(透明质酸酶、链激毒、链道酶等)
所致疾病:
化脓性
中毒性:
猩红热
变态反应性:
风湿热
急性肾小球肾炎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免疫性
微生物学检查:
标本采集与初步诊断,分离培养,抗“O”试验
防治原则
肺炎链球菌
生物学性状
形态染色与培养
抗原构造与分型:
荚膜多糖抗原、C多糖
抵抗力
致病性
致病物质:
荚膜
所致疾病:
大叶性肺炎
免疫性
微生物学检查:
注意与甲型链球菌相鉴别
防治原则:
多价菌苗
奈瑟菌属
膜膜炎奈瑟菌
生物学性状
形态染色
培养
抗原结构与分类:
荚膜多糖群特异性抗原
抵抗力
致病性
免疫性
微生物学检查
防治原则
淋病奈瑟菌
生物学性状
形态染色
培养
抵抗力
致病性
免疫性
微生物学检查
防治原则
九肠杆菌科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及其所致疾病
2.志贺菌属的致病性
3.沙门菌属的致病性与免疫性
4.埃希菌属、志贺菌属和沙门菌属与微生物学分离鉴定有关的生物学特性
二、熟悉
1.肠杆菌科的共同特性
2.大肠埃希菌与人类关系及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致病机制;
3.埃希菌属、志贺菌属和沙门菌属的微生物学检查步骤
4.肥达试验
三、了解
1.大肠埃希菌的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
2.志贺菌和沙门菌的防治原则
3.沙门菌分类
4.其他肠道细菌
【教学要点】
肠杆菌科的共性
形态、染色、培养、生化反应(乳糖的地位)、抗原(O、H、K)
埃希菌属
生化特点
致病性
正常菌群
大多为条件致病菌
致病性大肠埃希菌
种类、所致疾病和致病机制;
志贺菌属
生物学性状
形态结构抗原与分类
致病性
致病物:
质侵袭力、内毒素、外毒素
所致疾病:
细菌性痢疾、传播途径、传染源、临床类型和特点
免疫性:
SIgA
微生物学检查法
标本的收集和保存、细菌的分离和培养
菌苗预防与耐药性
沙门菌属
生物学性状
形态结构及主要生化反应
抗原构造与分类:
O、H、Vi抗原
致病性
致病物质:
侵袭力、内毒素、肠毒素
所致疾病:
肠热症(临床特点及细菌在体内活动的关系)、食物中毒、败血症、无症状带菌者
免疫性:
胞内菌、细胞免疫
微生物学检查法
病原体的分离鉴定:
标本采集的时间和部位、分离鉴定
肥达反应的方法、原理、结果判断
防治原则:
菌苗
十弧菌
【目的要求】
一、掌握
霍乱肠毒素的作用机制
二、熟悉
1.霍乱弧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所致疾病、免疫性和防治原则
2.副溶血弧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所致疾病、诊断与防治
三、了解
1.霍乱弧菌的微生物学检查法
2.副溶血弧菌的致病物质
【教学要点】
弧菌属概述
霍乱弧菌
生物学性状
形态结构、培养(耐碱性)
抗原构造与分型:
O1群与O139群;古典生物型与ELTor生物型;
抵抗力
致病性
致病物质:
霍乱肠毒素的作用机理、鞭毛、菌毛
所致疾病:
霍乱的传染源、传染途径、临床特点
免疫性
微生物学检查:
标本的收集和保存、分离培养和鉴定
防治原则
副溶血弧菌
生物学性状:
形态、培养(嗜盐性);神奈川试验;
所致疾病:
传染源、传染途径、临床特点
防治原则
十一厌氧性细菌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破伤风梭菌致病性和防治原则
2.产气荚膜梭菌致病性和防治原则
3.肉毒梭菌致病性和防治原则
二、熟悉
1.破伤风梭菌的生物学特性
2.产气荚膜梭菌的生物学特性
3.肉毒梭菌的生物学特性
4.艰难梭菌的生物学特性与致病性
5.产气荚膜梭菌的微生物学检查
6.无芽胞厌氧菌感染的特点和标本采集
三、了解
1.破伤风梭菌和肉毒梭菌的微生物学检查
2.厌氧菌的种类与分类,所致疾病,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
【教学要点】
厌氧芽胞梭菌属
破伤风梭菌
生物学特性
形态染色及抵抗力
致病性
致病物质:
破伤风痉挛毒素及其致病机制
所致疾病:
致病条件及临床特点
防治
特异性预防:
类毒素、抗毒素紧急预防
治疗:
伤口处理、特异性抗毒素、抗生素
产气荚膜梭菌
生物学特性
形态染色(有荚膜的G+大杆菌)
培养(双层溶血环、Nagler反应)
生化反应(汹涌发酵)
致病性
致病物质(种类多、既是外毒素又具有侵袭性酶功能)
所致疾病
气体坏疽(产气荚膜梭菌与气性坏疽的关系及临床特点)
食物中毒
微生物学检查
涂片镜检、分离培养及动物实验
防治原则
肉毒梭菌
生物学特性
形态染色(芽胞与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比较)
致病性
致病物质(肉毒毒素特点、产生特点)
所致疾病:
食物中毒、婴儿肉毒病的传染途径、临床特点
艰难梭菌
生物学特性与致病性
无芽胞厌氧菌
种类
致病性:
致病的条件、感染特征
微生物学检查:
标本采集和分离培养原则
防治原则
十二放线菌属与诺卡菌属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放线菌的概念
2.硫磺样颗粒
二、熟悉
衣氏放线菌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和诊断
三、了解
诺卡菌属
【教学要点】
放线菌
形态染色与培养特性
致病性
放线菌病的临床特点
慢性无痛性炎症、多发性瘘管和排出硫磺样颗粒
诺卡菌
致病性
十三棒状杆菌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白喉棒状杆菌和形态染色和培养;
2.白喉外毒素
3.白喉的防治原则
二、熟悉
1.白喉棒状杆菌的培养特性和抵抗力
2.白喉棒状杆菌所致疾病及免疫性
3.Shick试验原理、方法、结果及判定
4.白喉棒状杆菌的微生物学检查
三、了解
其他棒状杆菌属
【教学要点】
白喉棒状杆菌
生物学特性:
形态染色:
菌体形态、Albert染色、异染颗粒
培养:
吕氏培养基、亚碲酸钾培养基
致病性:
致病物质:
白喉外毒素:
产生条件、作用机制
所致疾病
免疫性:
特异性免疫的类型及人群免疫状况
Shick试验:
原理、方法、结果及判定
微生物学检查:
形态学检查、培养及毒力鉴定
防治原则:
预防:
人工主动、人工被动
治疗:
抗毒素、抗生素
十四分枝杆菌属
【目的要求】
一、掌握
结核分枝杆菌的生物学性状、免疫特点、结核菌素试验和卡介苗预防
二、熟悉
结核分枝杆菌的致病和免疫机制、微生物学检查法
三、了解
1.分枝杆菌属的通性和种类
2.非结核分枝杆菌
3.麻风分枝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
【教学要点】
一、结核分枝杆菌
生物学特性:
形态染色:
抗酸性与抗酸染色法
培养:
生长特点、培养基及生长现象
抵抗力
变异性:
BCG、耐药性变异
致病性:
菌体成份简介:
荚膜、脂质、蛋白质
肺部感染
原发感染和原发后感染
肺外感染
免疫性:
细胞免疫为主,属感染免疫(有菌免疫)
Koch现象
说明感染、免疫、变态反应三者关系
OT试验:
原理、方法、结果判断及应用
微生物学检查:
形态学检查
浓缩集菌
分离培养
动物试验
防治:
BCG
抗痨药物
二、麻风分枝杆菌
生物学特性
致病性与免疫性
两型两类
十五动物源性细菌
【目的要求】
一、掌握
动物源性细菌的概念
二、熟悉
1.布鲁菌种类、形态、致病性、免疫性及防治原则
2.鼠疫耶氏菌菌形态、致病性及防治原则
3.炭疽芽胞杆菌形态、培养特点、抵抗力、致病性及防治原则
4.蜡样芽胞杆菌的致病性
三、了解
1.布鲁菌培养、生化、抗原结构和分型;致病物质,微生物学检查
2.鼠疫杆菌培养、生化、抗原结构和分型;致病物质,微生物学检查
3.小肠结肠炎耶氏菌和假结核耶氏菌
4.炭疽芽胞杆菌抗原结构和分型;致病物质,微生物学检查
【教学要点】
布鲁菌属
种类
生物学性状:
形态染色
所致疾病:
波浪热临床特点与菌血症的关系
对动物的致病性
免疫性
防治原则
耶尔森菌属
鼠疫杆菌
形态和染色特征、变异
所致疾病的临床类型
免疫性和菌苗预防
小肠结肠炎耶氏杆菌与假结核耶氏杆菌的致病性
芽胞杆菌属
炭疽芽胞杆菌
形态特征、培养特性、抵抗力
所致疾病的临床类型
蜡样芽胞杆菌的致病性
十六其他细菌
【目的要求】
一、熟悉
1.空肠弯曲菌的形态、培养特点和所致疾病
2.幽门螺杆菌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诊断与防治
3.铜绿假单胞菌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
4.流感嗜血杆菌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和免疫性和防治
5.嗜肺军团菌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
6.百日咳鲍特菌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和免疫性
二、了解
以上微生物的抗原结构,致病物质,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
【教学要点】
空肠弯曲菌
形态特点、培养特点、所致疾病
幽门螺杆菌
生物学特性、致病性、诊断与防治
铜绿假单胞菌
形态特点、培养特点、所致疾病
流感嗜血杆菌
形态
培养:
生长因子,卫星现象
抗原
所致疾病
特异性预防
嗜肺军团菌
形态染色、培养和致病性
百日咳鲍特菌
形态、致病性与免疫性、预防
十七支原体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支原体的定义
2.肺炎支原体与人类疾病的关系
3.溶脲脲原体与人类疾病的关系
二、熟悉
支原体的形态结构、培养特性、致病性、与细菌L型的区别
三、了解
1.支原体的生物学地位、种类
2.支原体的生化反应、抗原结构、抵抗力、免疫性
3.肺炎支原体检查
4.溶脲脲原体检查
3.穿透支原体
【教学要点】
支原体的定义
生物学性状
形态结构
培养特性
抵抗力
致病性
支原体与细菌L型的区别
肺炎支原体
所致疾病
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
溶脲脲原体
十八立克次体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立克次体的定义
2.主要致病性立克次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临床医学 八年 病原 生物学 教学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