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docx
- 文档编号:27443912
- 上传时间:2023-07-01
- 格式:DOCX
- 页数:30
- 大小:50.33KB
广东省佛山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docx
《广东省佛山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佛山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佛山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
2018—2019学年佛山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检测
高一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增强社会认同,加速社会融合
庄西真
当前,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提高社会的现代化程度,尽快实现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最终构建出一个具有现代性特征的社会体系。
其中,在实现社会现代化转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就是城市化进程。
传统乡土社会,人们以血缘关系为轴心、以家族或宗族的形式聚集扎根在边界清晰的地域范围内,形成村落共同体。
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交往与接触日益频繁。
尤其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一部分失地农民进入城市成为市民,新市民与城市原有市民之间由此产生更多交集。
一般而言,转型适应有四种不同的结果,即同化、融合、分化和边缘化。
对于转型社会的发展而言,融合无疑是一种理想的形态。
社会融合主要包括三个层面:
经济层面、社会生活层面和心理层面。
对于社会融合而言,最关键的应该是心理层面的融合。
而要达到心理层面的融合。
实现彼此之间的社会认同是基本前提。
对于新市民而言,社会认同意味着必须明白“我是谁”,对自己的新身份、新角色要有一个基本认知,要认识到自己是属于城市的一分子,进而思考如何以主人翁的身份融入城市社会。
对于原有市民而言,社会认同意味着要了解新市民的文化与习惯,并从心理上认可他们、接纳他们。
就目前来看,新市民的社会认同仍然比较模糊。
一方面,大部分新市民无法忘记原有身份,对新身份时常产生一定的剥离感,导致社会认同更多的是以一种“内卷化”的关系认同存在着,新市民的交往范围大多局限在原有群体之中,缺乏与外界的交往。
另一方面,原有市民由于种种原因,大多仍然把新市民看作“他者”或者“局外人”,没有形成对新市民的广泛认同。
要解决上述问题,关键在于促进新老市民之间的交往,使他们通过彼此之间的深入了解,实现社会认同,进而加速社会融合的进程。
只有新老居民彼此之间相互信任、相互帮助,才能实现彼此接纳以及社会认同。
社会教育恰恰可以发挥这样一种交往平台和媒介的作用。
由于社会教育的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它并不会区分新老市民的身份,所以通过社会教育活动的开展,可以增加新老市民之间接触的机会,增进彼此之间的互动,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进而实现彼此之间的认同,最终促进社会融合的实现。
(摘编自庄西真《社会建设中的社会教育》)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失地农民在进城成为新市民之后仍继续以家族或宗族的形式居住在城市生活。
B.在新市民与城市原有市民之间交集上,我们要避免产生分化和边缘化的结果。
C.在目前,因为种种原因新市民大多并没有能够融入到城市原有市民的圈子里。
D.社会教育可增强新市民和原有市民的交往互助以及社会认同,加速社会融合。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先指出加强社会融合的现实背景,接着说社会认同是心理融合的前提。
B.本文重点阐述了城市化中新市民与原有市民之间的心理层面的融合的问题。
C.第三段“一方面”“另一方面”处采用对比论证论证了社会认同问题的严重。
D.第四段指出解决新老市民之间社会认同问题的关键后,又提出了具体办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新老市民的心理层面的融合对实现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具有决定性作用。
B.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新市民如果没有明确的城市市民角色意识,那么就无法融入城市社会生活。
C.在城市化进程中,新老市民间存在隔阂而没有广泛的社会认同,根源是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不作为。
D.在社会教育活动中,如果新老市民彼此之间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就能彼此接纳,实现社会认同。
【答案】1.A2.C3.A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的是“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本题中,A项,“失地农民在进城成为新市民之后仍继续以家族或宗族的形式居住在城市生活”错误,选项中“仍继续以家族或宗族的形式”一说错误,文章第二段说的是“传统乡土社会,人们以血缘关系为轴心、以家族或宗族的形式聚集扎根在边界清晰的地域范围内,形成村落共同体”,接着说“一部分失地农民进入城市成为市民,新市民与城市原有市民之间由此产生更多交集”,并没用说这些失地农民还继续“以家族或宗族的形式居住在城市生活”。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本题中,C项,“第三段‘一方面’‘另一方面’处采用对比论证”错误,“对比论证”错误,从第三段来看,“一方面”是从大部分新市民的角度来分析,而“另一方面”是从原有市民角度来分析,这是两个不同角度,二者之间不是对比关系,而是并列关系。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这是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本题中,B项,“……新市民如果没有明确的城市市民角色意识,那么就无法融入城市社会生活”错误,“如果……就”的说法过于绝对化,第三段只是说“对于新市民而言,……对自己的新身份、新角色要有一个基本认知,要认识到自己是属于城市的一分子,进而思考如何以主人翁的身份融入城市社会”,“角色意识”和“融入城市社会”之间是递进关系,是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
C项,“……根源是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不作为”错误,选项这一信息于文无据,属于无中生有。
D项,“如果新老市民彼此之间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就能彼此接纳,实现社会认同”错误,“如果……就”的说法过于绝对化,文章最后一段说的是“只有新老居民彼此之间相互信任、相互帮助,才能实现彼此接纳以及社会认同”,“只有……才”是必备条件,即缺少了这个条件就不能产生后面的那个分句指出的结果,但有了所说的条件,也不一定能产生所说的结果,还要看是否具备其他的条件。
故选A。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
但还要用好“比对法”。
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
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
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
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
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
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
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
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
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
比对关系分两步:
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
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
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
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
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
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
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那一天是哪一天
杨晓东
那一天是哪一天?
我不能准确地记起,只记得入冬后一个静谧的晚上,油灯上的灯花瘦了又长,长满了又瘦;火妒里的火苗一闪一闪,温暖舒适。
我趴在简易的饭桌上,歪歪扭扭地在本子上写下当天学的生字。
母亲衲着鞋底,油灯在偏我的方向放着。
突然,她停下了手中的针线,轻声地问我:
“我的名字怎么写?
”我刚随手在语文课本上写下一个“黄”字,母亲就连忙说:
“怎么在课本上乱画,找个用过的本子,在背面写。
”于是,我找了个用过的数学本,在背面一笔一画地写下“黄定秀”三个字。
母亲眼盯着三个字,慢慢地放下手中的针线,拿起铅笔,在本子上一遍一遍地模仿着。
母亲拿笔的姿势真不如拿针线的娴熟,但母亲极为认真,写了很久。
这恐怕是母亲一生能写的三个字。
母亲识字三个,却用一生写下了无尽的文字。
那一天是哪一天?
我还是记不太清楚,只记得阴雨连绵的初夏,子规声声,烟雨满川。
放在房檐下的木盆,一会儿就接满了屋檐水。
在吃水靠挑的当时,接雨水洗衣服是每个家庭主妇首先想到的,母亲也不例外。
木盆里泡着的是我的黄帆布书包,时不时散发出一股腥味。
母亲边洗边说,这是哪条野狗跑到门上来了?
因为雨淋在狗身上,常常散发出一种腥腥的味道。
我便默不作声。
直到晚上,我才给母亲说了实情:
我上学时偷偷拿了家里一个鸡蛋,准备卖给学校附近的商店,换取两毛钱,去买包“月亮牌”方便面。
我把鸡蛋装在书包里,没到学校,鸡蛋被压破了,书本连同书包都沾满了蛋液。
母亲说:
“我早就知道了,故意说是野狗子串来的腥味,妈是怕让你爸知道,你少不了一顿打。
你以后千万不要自己悄悄拿东西,更不能拿别人的东西,这是最不好的习惯。
”
那一天是哪一天?
我仍然无法记起,只记得早饭后雪花漫天飞舞,到处都是白茫茫一片。
深冬风厉,家家户户都掩门闲户,围坐在柴火炉边拉着家常。
我和弟弟在雪地里开始忙乎着堆雪人。
刚刚堆起雪人的身子,弟弟喊我:
“哥,哥,有讨米叫花子。
”我顺着声音望去,门前走来一个50岁左右的男子,头发乱蓬蓬的,驼着背,身上背着一个大破背包,上身穿着一件破棉袄,腰间用一根大拇指粗的布条捆着;两只不一样的解放鞋,用稻草绳缠了两圈,走路有点瘸;嘴巴微微张开,像是要说什么又没有说。
这时,母亲出来了,问他是哪里人,他就咿呀咿呀的,原来他是个哑巴。
母亲对我们说:
“他肯定又冷又饿,快让他到屋里火炉边,给他热碗米饭。
”他离开我们家的时候,母亲给他找了一双父亲的旧棉鞋。
他小心翼翼地放进背包里,眼含热泪,不住地点头。
那一天是哪一天?
我真的记不起来,只记得那是一个燥热的初秋,知了还在聒噪地喊叫。
母亲被几个亲戚送了回来,走进屋,我连忙上去搀着母亲。
母亲脸上毫无血色,一张灰土泛着蜡黄的脸瘦小无比,眼睛深深地陷了进去,双腿浮肿,走起路来显得僵硬和吃力;语言也显得迟钝,很想说但是又好似骨鲠在喉。
那是母亲第一次出远门,和我们亲戚一块儿去河北武安的煤矿上,给工地做饭。
或许是因为水土不服,或许是身体早已有了问题,短短的十几天就病倒了。
送回来的那一刻,妹妹和弟弟边烧水边小声哭泣。
我也是第一次看见父亲潸然落泪。
那一天是哪一天……
那一天是哪一天?
我记得很清楚,那一天是农历2000年7月29日。
母亲突发脑溢血,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那一天就是这一天,在这个世界上,我、妹妹和弟弟再也没有妈妈了。
(选自《散文百家·下旬刊》2017年第1期)
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开头划线处的环境描写,表现了环境的温暖舒适,烘托了记忆的温暖和美好,引出对母亲深深的怀念。
B.文章写作者偷拿家里鸡蛋去换钱买方便面,写这件事意在表现母亲对我的谆谆教育,侧面表现出家境的贫寒。
C.第三段中作者用了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描绘一个贫苦可怜的叫花子,侧面突出了母亲的为人。
D.“母亲识字三个,却用一生写下了无尽的文字”,含蓄隽永,写出母亲情怀的伟大,也在结构上领起了全文。
5.母亲是怎样的一个人?
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6.“那一天是哪一天?
”这个句子在文中多次出现,有何作用?
结尾处又变成“那一天就是这一天”,又有何作用?
请简要分析。
【答案】4.C5.母亲是一个勤俭善良、心灵手巧、明晓事理、重视教育的伟大女性形象。
从对子女的教育上,儿子偷拿鸡蛋,母亲巧妙为儿子“打掩护”并在事后教育儿子,这说明母亲在爱护儿子的同时,还重视对儿子的教育;从家务的操持上,母亲纳鞋底做针线,这表现出母亲的心灵手巧;从对待乞讨之人的态度上,母亲给热碗米饭,并送棉鞋,这表现出母亲的善良。
6.从结构上来看,“那一天是哪一天”多次出现,紧扣标题,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文章结尾以“那一天就是这一天”做出回答,让文章首尾圆和,浑然一体;从内容上来看,“那一天是哪一天”表明“我”忘记了很多事情的时间,而结尾“那一天就是这一天”指的是母亲去世的那天,从忘记到记住,两者形成对比,突出母亲去世对“我”的打击之大,表现“我”对母亲离世的无限悲痛和深深怀念。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
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本题中,C项,“第三段中作者用了……心理描写等,描绘一个贫苦可怜的叫花子”错误,从第三段来看,作者主要运用外貌和动作两种方法来描写叫花子,如“头发乱蓬蓬的,驼着背,身上背着一个大破背包,上身穿着一件破棉袄,腰间用一根大拇指粗的布条捆着;两只不一样的解放鞋,用稻草绳缠了两圈”是外貌描写,如“他小心翼翼地放进背包里,眼含热泪,不住地点头”是动作描写,但没用“心理描写”。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如本题“母亲是怎样的一个人?
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然后要到文中圈出直接描写人物言行举止的内容,还可以圈出对该人物起到衬托作用的内容,最后根据这些内容概括人物特点。
本文中,如第一段写母亲不让“我”在课本上乱写乱画,并在本子上一遍一遍模仿写字,这可以看出母亲重视孩子的学习,自己也渴望学习;从母亲拿针线的娴熟可以看出母亲的心灵手巧,从第二段接雨水洗衣服以及为“我”洗书包可以看出,母亲勤俭持家;从母亲明知儿子偷拿鸡蛋却为儿子打掩护且在之后对儿子进行教育,表现出母亲的一片爱子之心;从第三段母亲对待叫花子的态度以及叫花子的表现来看,母亲让叫花子到火炉边,并给叫花子热米饭,还送了一双旧棉鞋,这些表现出母亲的善良。
考生围绕这些内容概括即可。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那一天是哪一天?
’这个句子在文中多次出现,有何作用?
结尾处又变成‘那一天就是这一天’,又有何作用?
请简要分析”,然后到文中圈出题干中的引文,理解句子的含义,再从结构和内容两个角度分析作用。
“那一天是哪一天”是一个问句,表明“我”对这些时间的模糊不清,而这一问句出现在每一段的开头,且是文章的标题,显而易见,这句话是文章的线索,串起文中所回顾的事件;“那一天就是这一天”出现在文章的结尾,从文中可知,“这一天”是母亲离世的日子,作者在结尾用这句话回答了前面的问句“这一天是哪一天”,前问后答,文章首尾圆和,浑然一体;由前面的忘记到最后的记住,这种反差突出母亲去世对“我”的打击之大,表现“我”对母亲离世的无限悲痛和深深怀念。
考生围绕这些内容作答即可。
【点睛】解答句段作用类题目首先要位置定位,句段在文中、段中的位置不同,其作用也不同,这是首先要考虑的。
然后把握句段的基本内容,这是答题的前提和基础,接着就要抓住句段与上下文的联系,这是答题的关键,最后还要把握常见的答题模式。
内容上,写了什么(强调了什么),抒发了什么感情,进一步写出了什么(题旨或作者意图)。
结构上,要根据位置思考,开头段的作用,一般从下面几个角度思考,一是看与标题的关系,即点题,照应标题,二是看与下文的关系,引起下文,如为下文写……做铺垫(张本,埋下伏笔),与下文……形成对比(反衬),照应下文……。
结尾段一般是呼应开头,卒章显志。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①在邓稼先来到办公室之前,钱三强副部长心里就盘算着怎样将这个消息告诉他。
对搞原子弹研制工作给个人所带来的损失,他相信邓稼先是明白的,但他有些担心邓稼先不敢接这副重担。
因此,他想给邓稼先的思想上留下一段缓冲的余地。
于是他装作漫不经心的样子说了一句半是哑谜而略微有些幽默感的话:
“稼先同志,国家要放一个大炮仗,调你去做这项工作,怎样?
”说完,钱三强的目光很快地掠过邓稼先的面颊。
“大炮仗?
”邓稼先马上明白这是原子弹,心里不由咯噔了一下,接着便自言自语地说:
“我能行吗?
”钱三强慢慢地把工作任务和意义告诉他,邓稼先很快就懂了。
承担这个任务会给自己的后半生带来什么具体变化,他一时是无法预料的,但他服从了组织的调动。
②这天,他回家比平时晚一些,因为夏日的白天很长,回家时天还很亮。
邓稼先骑着自行车,一路上脑子里乱纷纷的。
邓稼先轻轻地推开房门,四岁的女儿正哄逼着两岁的弟弟平平玩耍。
孩子们欢笑着向他扑来,他亲了亲孩子们的小胖脸蛋儿,一切情景和平日一样。
妻子许鹿希见他回来,随口说了一句:
“今天怎么这么晚?
”他只点点头,没有回答。
③入夜,邓稼先翻来覆去地睡不着,妻子许鹿希从他下班回来就已察觉到他与往日有点不同,以为他心里顶多有点什么不大高兴的事情,大概一时半儿会就过去了。
但到这个时候,她终于憋不住了,便尽量显得不甚在意地问他:
“稼先,是不是有些什么事儿?
”邓稼先并没有明确地答复,他不知从哪里说起。
她的直觉相当细腻而准确,她看得出,稼先不是忧愁和压抑,而是有点心不在焉,又似乎是心事重重,好像有好多话想说,又难以启口。
许鹿希在揣度着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两个人都静静地躺着。
夜,静得可怕,月光从窗外悄悄地铺进屋里来了,时间在静静地流淌。
邓稼先终于率先打破沉默,声音很轻很平静很清晰。
他说:
“我要调动工作了。
”“调到哪里呢?
”“这不知道。
”“干什么工作?
”“不知道,也不能说。
”“那么,到了新的工作地方,给我来一封信,告诉我回信的信箱,行吧?
”“大概这些也都不行。
”“真奇怪。
”许鹿希茫然了,心里想,难道是调到敌人窝子里去了,怎么什么都不能说?
④接着又是一阵难耐的沉默。
许鹿希似乎听到了邓稼先克制自己情绪的略微有些急促的呼吸声。
邓稼先终于开了口:
“我今后恐怕照顾不了这个家了,家里全靠你了。
”隔了一会儿,他突然用完全不同的语气坚定而自信地说:
“我的生命就献给未来的工作了。
做好了这件事,我这一生就过得很有意义,就是为它死了也值得。
”听了邓稼先这句话,许鹿希仿佛一下子掉进了冰窖,虽然她什么也没有猜出来。
当时许鹿希才30岁,30岁的女人要带两个不懂事的小孩子,还要照顾都有肺病的爷爷和奶奶,同时还有事业的追求,其困难可想而知。
但许鹿希经过短暂的沉默后,毅然对他说:
“放心吧,我支持你!
”
⑤邓稼先明白,研制原子弹,就必须从此隐姓埋名,不能发表学术论文,不能公开做报告,不能出国,不能说自己在什么地方,更不能说在干什么,不能和朋友随便交往。
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子儿女,这种秘密工作的禁忌实在太多了。
对于这一切,邓稼先非常明白。
⑥但当他想到这些易于使自己情绪低沉的地方,立即就有一股巨大的力量冒出来,这就是现在他终于在报效祖国的途径上走向了一条宽广的大道。
(选自《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邓稼先传》,许鹿希,中国青年出版社)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段“盘算”表现了钱三强调动邓稼先从事原子弹研制工作时左右为难的复杂心情,暗示邓稼先从事这项工作要做出巨大牺牲。
B.邓稼先明白了任务的内容后,“心里不由咯噔了一下”,说明此时令他最担心的是家庭、“死”以及这项任务禁忌较多的问题。
C.邓稼先回家后,“他亲了亲孩子们的小胖脸蛋儿,一切情景和平日一样”,说明他极力克制住自己的情绪,不使自己显得异常。
D.邓稼先和妻子的谈话开头显得寡言少语,原因是他不知该如何把自己决心献身于国防事业以及无法再照顾家庭的事向家人交代。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夜,静得可怕,月光从窗外悄悄地铺进屋里来了”,写夜之静,反衬了人物内心世界的涌动,衬托出邓稼先夫妇内心复杂的情绪。
B.“我要调动工作了。
”“调到哪里呢?
”“这不知道。
“干什么工作?
”“不知道,也不能说。
”夫妻对话,话语简单,内蕴丰富。
C.许鹿希由面对困难的心情紧张转为对邓稼先的毅然支持,这既写出她对邓稼先的关心与她的爱国情怀,也凸显了传记内容的真实性。
D.“他亲了亲孩子们的小胖脸蛋儿……只点点头”:
邓稼先和妻儿交流用语很少,这说明了他一心只顾工作,平常没花时间去陪伴妻儿。
9.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本文传主的形象。
【答案】7.B8.D
9.对家庭,邓稼先是一个疼爱子女的好父亲,是一个顾及家庭的好丈夫;对国家,邓稼先是一个为国家牺牲个人利益,无私奉献的好公民;对科研,邓稼先是一个醉心科研、现身科研,并为祖国科研做出巨大贡献的伟大科学家。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
本题中,B项,“说明此时令他最担心的是家庭、‘死’以及这项任务禁忌较多的问题”错误,结合文本来看,文章第一段说“邓稼先马上明白这是原子弹,心里不由咯噔了一下,接着便自言自语地说:
‘我能行吗’”,从他自言自语的内容来看,他此时最担心的是自己能否承担这一重大责任。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
本题中,D项,“邓稼先和妻儿交流用语很少,这说明了他一心只顾工作,平常没花时间去陪伴妻儿”错误,这属于无中生有,从文中来看,他接受了研制原子弹这一工作,也明确了工作的意义,他决心献身于祖国的国防事业,但又不知道该如何与妻子说,此时脑子里是“乱纷纷的”。
故选D。
【9题详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省 佛山市 学年 高一上 学期 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