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第原子结构教案与知识点解析.docx
- 文档编号:27443844
- 上传时间:2023-07-01
- 格式:DOCX
- 页数:28
- 大小:613.51KB
高三物理第原子结构教案与知识点解析.docx
《高三物理第原子结构教案与知识点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物理第原子结构教案与知识点解析.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物理第原子结构教案与知识点解析
18.1电子的发现
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阴极射线及电子发现的过程;
(2)知道汤姆孙研究阴极射线发现电子的实验及理论推导。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初步了解原子不是最小不可分割的粒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人类对原子的认识和研究经历了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辩证发展的过程,根据事实建立学说,发展学说,或是决定学说的取舍,发现新的事实,再建立新的学说。
人类就是这样通过光的行为,经过分析和研究,逐渐认识原子的。
教学重点:
阴极射线的研究。
教学难点:
汤姆孙发现电子的理论推导。
教学方法:
实验演示和启发式综合教学法。
教学用具:
投影片,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
第一节电子的发现
(一)引入新课
很早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是原子,原子是一种不可再分割的粒子。
这种认识一直统治了人类思想近两千年。
直到19世纪末,科学家对实验中的阴极射线深入研究时,发现了电子,使人类对微观世界有了新的认识。
电子的发现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三大发现之一。
(二)进行新课
1、阴极射线
气体分子在高压电场下可以发生电离,使本来不带电的空气分子变成具有等量正、负电荷的带电粒子,使不导电的空气变成导体。
问题:
是什么原因让空气分子变成带电粒子的?
带电粒子从何而来的?
史料:
科学家在研究气体导电时发现了辉光放电现象。
1858年德国物理学家普吕克尔较早发现了气体导电时的辉光放电现象。
德国物理学家戈德斯坦研究辉光放电现象时认为这是从阴极发出的某种射线引起的。
所以他把这种未知射线称之为阴极射线。
对于阴极射线的本质,有大量的科学家作出大量的科学研究,主要形成了两种观点。
(1)电磁波说:
代表人物,赫兹。
认为这种射线的本质是一种电磁波的传播过程。
(2)粒子说:
代表人物,汤姆孙。
认为这种射线的本质是一种高速粒子流。
思考:
你能否设计一个实验来进行阴极射线的研究,能通过实验现象来说明这种射线是一种电磁波还是一种高速粒子流。
如果出现什么样的现象就可以认为这是一种电磁波,如果出现其他什么样的现象就可以认为这是一种高速粒子流,并能否测定这是一种什么粒子。
2、汤姆孙的研究
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在研究阴极射线时发现了电子。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从高压电场的阴极发出的阴极射线,穿过C1C2后沿直线打在荧光屏A'上。
(1)当在平行极板上加一如图所示的电场,发现阴极射线打在荧光屏上的位置向下偏,则可判定,阴极射线带有负电荷。
(2)为使阴极射线不发生偏转,则请思考可在平行极板区域采取什么措施。
在平行极板区域加一磁场,且磁场方向必须垂直纸面向外。
当满足条件:
时,则阴极射线不发生偏转。
则:
(3)根据带电的阴极射线在电场中的运动情况可知,其速度偏转角为:
又因为:
且
则:
根据已知量,可求出阴极射线的比荷。
思考:
利用磁场使带电的阴极射线发生偏转,能否根据磁场的特点和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规律来计算阴极射线的比荷?
汤姆孙发现,用不同材料的阴极和不同的方法做实验,所得比荷的数值是相等的。
这说明,这种粒子是构成各种物质的共有成分。
并由实验测得的阴极射线粒子的比荷是氢离子比荷的近两千倍。
若这种粒子的电荷量与氢离子的电荷量机同,则其质量约为氢离子质量的近两千分之一。
汤姆孙后续的实验粗略测出了这种粒子的电荷量确实与氢离子的电荷量差别不大,证明了汤姆孙的猜测是正确的。
汤姆生把新发现的这种粒子称之为电子。
电子的电荷量e=1.60217733×10-19C
第一次较为精确测量出电子电荷量的是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利用油滴实验测量出的。
密立根通过实验还发现,电荷具有量子化的特征。
即任何电荷只能是e的整数倍。
电子的质量m=9.1093897×10-31kg
课堂例题
例题1:
一只阴极射线管,左侧不断有电子射出,若在管的正下方,放一通电直导线AB时,发现射线径迹向下偏,则:
()
A.导线中的电流由A流向BB.导线中的电流由B流向A
C.若要使电子束的径迹往上偏,可以通过改变AB中的电流方向来实现
D.电子束的径迹与AB中的电流方向无关
例题2:
有一电子(电荷量为e)经电压为U0的电场加速后,进入两块间距为d,电压为U的平行金属板间,若电子从两板正中间垂直电场方向射入,且正好能穿过电场,求:
(1)金属板AB的长度
(2)电子穿出电场时的动能
18.2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历史过程及各种模型建立的依据;
(2)知道
粒子散射实验的实验方法和实验现象,及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
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对现象的分析中归纳中得出结论的逻辑推理能力;
(2)通过核式结构模型的建立,体会建立模型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理解物理模型的演化及其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3)了解研究微观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原子模型演变的历史的学习,感受科学家们细致、敏锐的科学态度和不畏权威、尊重事实、尊重科学的科学精神;
(2)通过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的不断深入,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是不断扩大和加深的,领悟和感受科学研究方法的正确使用对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讨论在于对
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分析从而否定葡萄干布丁模型,得出原子的核式结构;
(2)在教学中渗透和让学生体会物理学研究方法,渗透三个物理学方法:
模型方法,黑箱方法和微观粒子的碰撞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小组自主思考讨论在于对
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分析从而否定葡萄干布丁模型,得出原子的核式结构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教学用具:
投影片,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
第二节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一)引入新课
汤姆生发现电子,根据原子呈电中性,提出了原子的葡萄干布丁模型。
用动画展示原子葡萄干布丁模型。
(二)进行新课
1、
粒子散射实验原理、装置
(1)
粒子散射实验原理:
问题:
汤姆生提出的葡萄干布丁原子模型是否对呢?
原子的结构非常紧密,用一般的方法是无法探测它的内部结构的,要认识原子的结构,需要用高速粒子对它进行轰击。
而
粒子具有足够的能量,可以接近原子中心。
它还可以使荧光屏物质发光。
如果
粒子与其他粒子发生相互作用,改变了运动方向,荧光屏就能够显示出它的方向变化。
研究高速的
粒子穿过原子的散射情况,是研究原子结构的有效手段。
指出:
研究原子内部结构要用到的方法:
黑箱法、微观粒子碰撞方法。
(2)
粒子散射实验装置
粒子散射实验的装置,主要由放射源、金箔、荧光屏、望远镜和转动圆盘几部分组成。
粒子散射实验在课堂上无法直接演示,希望借助多媒体系统,利用动画向学生模拟实验的装置、过程和现象,使学生获得直观的切身体验,留下深刻的印象。
通过多媒体重点指出,荧光屏和望远镜能够围绕金箔在一个圆周上运动,从而可以观察到穿透金箔后偏转角度不同的
粒子。
并且要让学生了解,这种观察是非常艰苦细致的工作,所用的时间也是相当长的。
动画展示
粒子散射实验装置动画展示实验中,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现象。
(3)实验的观察结果
明确:
入射的
粒子分为三部分。
大部分沿原来的方向前进,少数发生了较大偏转,极少数发生大角度偏转。
2、原子的核式结构的提出
三个问题:
用汤姆生的葡萄干布丁模型能否解释
粒子大角度散射?
请同学们根据以下三方面去考虑:
(1)
粒子出现大角度散射有没有可能是与电子碰撞后造成的?
(2)按照葡萄干布丁模型,
粒子在原子附近或穿越原子内部后有没有可能发生大角度偏转?
(3)你认为原子中的正电荷应如何分布,才有可能造成
粒子的大角度偏转?
为什么?
小结:
对于问题1、2:
按照葡萄干布丁模型,①碰撞前后,质量大的
粒子速度几乎不变。
只可能是电子的速度发生大的改变,因此不可能出现反弹的现象,即使是非对心碰撞,也不会有大角散射。
②对于
粒子在原子附近时由于原子呈中性,与
粒子之间没有或很小的库仑力的作用,正电荷在原子内部均匀的分布,
粒子穿过原子时,由于原子两侧正电荷将对它的斥力有相当大一部分互相抵消,使
粒子偏转的力不会很大所以
粒子大角度散射说明葡萄干布丁模型不符合原子结构的实际情况。
对于问题3:
讨论、推理、分析得到卢瑟福的原子结构模型。
小结:
实验中发现极少数
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甚至反弹回来,表明这些
粒子在原子中某个地方受到了质量、电量均比它本身大得多的物体的作用,可见原子中的正电荷、质量应都集中在一个中心上。
①绝大多数
粒子不偏移→原子内部绝大部分是“空”的。
②少数
粒子发生较大偏转→原子内部有“核”存在。
③极少数
粒子被弹回 表明:
作用力很大;质量很大;电量集中。
点评:
教师进行科学研究方法教育:
模型法
(实验现象)→(分析推理)→(构造模型)
(通过汤姆生的原子结构模型到卢瑟福的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的建立,既渗透科学探究的因素教学,又进行了模型法的教学,并将卢瑟福的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与行星结构相类比,指出大自然的和谐统一的美,渗透哲学教育。
通过学生对这三个问题的讨论与交流,顺理成章地否定了葡萄干布丁模型,并开始建立新的模型。
希望这一部分由学生自己完成,教师总结,总结时,突出汤姆生原子模型与
粒子散射实验之间的矛盾,可以将
粒子分别穿过葡萄干布丁模型和核式结构模型的不同现象用动画模拟,形成强烈的对比,突破难点)得到卢瑟福的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后再展示立体动画
粒子散射模型,使学生有更清晰的直观形象、生动的认识。
3、原子核的电荷与大小
关于原子的大小应该让学生有个数量级的概念,即原子的半径在10-10m左右,原子核的大小在10-15~10-14m左右,原子核的半径只相当于原子半径的万分之一,体积只相当于原子体积的万亿分之一。
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可举一些较形象的比喻或按比例画些示意图,同时通过表格展示,对比。
半径大小(数量级)
类比
原子
10-10m
足球场
原子核
10-15m~10-14m
一枚硬币
附1:
教学主线设计
18.3氢原子光谱
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谱的定义和分类;
(2)了解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知道巴耳末系;
(3)了解经典原子理论的困难。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节的学习,感受科学发展与进步的坎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我们探究科学、认识科学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
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教学难点:
经典理论的困难。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教学用具:
投影片,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
第三节氢原子光谱
(一)引入新课
粒子散射实验使人们认识到原子具有核式结构,但电子在核外如何运动呢?
它的能量怎样变化呢?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就来进一步了解有关的实验事实。
(二)进行新课
1、光谱(结合课件展示)
早在17世纪,牛顿就发现了日光通过三棱镜后的色散现象,并把实验中得到的彩色光带叫做光谱。
(如图所示)
光谱是电磁辐射(不论是在可见光区域还是在不可见光区域)的波长成分和强度分布的记录。
有时只是波长成分的记录。
(1)发射光谱
物体发光直接产生的光谱叫做发射光谱。
发射光谱可分为两类:
连续光谱和明线光谱。
问题:
什么是连续光谱和明线光谱?
(连续分布的包含有从红光到紫光各种色光的光谱叫做连续光谱。
只含有一些不连续的亮线的光谱叫做明线光谱。
明线光谱中的亮线叫谱线,各条谱线对应不同波长的光)
炽热的固体、液体和高压气体的发射光谱是连续光谱。
例如白炽灯丝发出的光、烛焰、炽热的钢水发出的光都形成连续光谱。
如图所示。
稀薄气体或金属的蒸气的发射光谱是明线光谱。
明线光谱是由游离状态的原子发射的,所以也叫原子的光谱。
实践证明,原子不同,发射的明线光谱也不同,每种原子只能发出具有本身特征的某些波长的光,因此明线光谱的谱线也叫原子的特征谱线。
如图所示。
(2)吸收光谱
高温物体发出的白光(其中包含连续分布的一切波长的光)通过物质时,某些波长的光被物质吸收后产生的光谱,叫做吸收光谱。
各种原子的吸收光谱中的每一条暗线都跟该种原子的原子的发射光谱中的一条明线相对应。
这表明,低温气体原子吸收的光,恰好就是这种原子在高温时发出的光。
因此吸收光谱中的暗谱线,也是原子的特征谱线。
太阳的光谱是吸收光谱。
如图所示。
课件展示:
氢、钠的光谱、太阳光谱:
投影各种光谱的特点及成因知识结构图:
(3)光谱分析
由于每种原子都有自己的特征谱线,因此可以根据光谱来鉴别物质和确定的化学组成。
这种方法叫做光谱分析。
原子光谱的不连续性反映出原子结构的不连续性,所以光谱分析也可以用于探索原子的结构。
2、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氢原子是最简单的原子,其光谱也最简单。
(课件展示)
3、卢瑟福原子核式模型的困难
卢瑟福原子核式模型无法解释氢原子光谱的规律。
总结:
按经典理论电子绕核旋转,作加速运动,电子将不断向四周辐射电磁波,它的能量不断减小,从而将逐渐靠近原子核,最后落入原子核中。
轨道及转动频率不断变化,辐射电磁波频率也是连续的,原子光谱应是连续的光谱。
实验表明原子相当稳定,这一结论与实验不符。
实验测得原子光谱是不连续的谱线。
18.4玻尔的原子模型
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玻尔原子理论的主要内容;
(2)了解能级、能量量子化以及基态、激发态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玻尔理论的学习,进一步了解氢光谱的产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我们对科学的探究精神,养成独立自主、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
玻尔原子理论的基本假设。
教学难点:
玻尔理论对氢光谱的解释。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第四节玻尔的原子模型
(一)引入新课
提问:
(1)α粒子散射实验的现象是什么?
(2)原子核式结构学说的内容是什么?
(3)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学说与经典电磁理论的矛盾?
为了解决上述矛盾,丹麦物理学家玻尔,在1913年提出了自己的原子结构假说。
(二)进行新课
1、玻尔的原子理论
(1)能级(定态)假设:
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在这些状态中原子是稳定的,电子虽然绕核运动,但并不向外辐射能量。
这些状态叫定态。
(本假设是针对原子稳定性提出的)
(2)跃迁假设:
原子从一种定态(设能量为En)跃迁到另一种定态(设能量为Em)时,它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光子的能量由这两种定态的能量差决定,即
(h为普朗克恒量)(本假设针对线状谱提出)
(3)轨道量子化假设:
原子的不同能量状态跟电子沿不同的圆形轨道绕核运动相对应。
原子的定态是不连续的,因此电子的可能轨道的分布也是不连续的。
(针对原子核式模型提出,是能级假设的补充)
2、玻尔根据经典电磁理论和牛顿力学计算出氢原子的电子的各条可能轨道半径和电子在各条轨道上运动时的能量(包括动能和势能)公式:
轨道半径:
n=1,2,3……
能量:
n=1,2,3……
式中r1、E1、分别代表第一条(即离核最近的)可能轨道的半径和电子在这条轨道上运动时的能量,rn、En分别代表第n条可能轨道的半径和电子在第n条轨道上运动时的能量,n是正整数,叫量子数。
3、氢原子的能级图
从玻尔的基本假设出发,运用经典电磁学和经典力学的理论,可以计算氢原子中电子的可能轨道半径和相应的能量。
(1)氢原子的大小:
氢原子的电子的各条可能轨道的半径rn:
rn=n2r1,
r1代表第一条(离核最近的一条)可能轨道的半径r1=0.53×10-10m
例如:
n=2,r2=2.12×10-10m
(2)氢原子的能级:
原子在各个定态时的能量值En称为原子的能级。
它对应电子在各条可能轨道上运动时的能量En(包括动能和势能)En=E1/n2n=1,2,3,······
E1代表电子在第一条可能轨道上运动时的能量,E1=-13.6eV
注意:
计算能量时取离核无限远处的电势能为零,电子带负电,在正电荷的场中为负值,电子的动能为电势能绝对值的一半,总能量为负值。
例如:
n=2,E2=-3.4eV,n=3,E3=-1.51eV,n=4,E4=-0.85eV,……
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
4、玻尔理论对氢光谱的解释
(1)基态和激发态
基态:
在正常状态下,原子处于最低能级,这时电子在离核最近的轨道上运动,这种定态,叫基态。
激发态:
原子处于较高能级时,电子在离核较远的轨道上运动,这种定态,叫激发态。
(2)原子发光:
原子从基态向激发态跃迁的过程是吸收能量的过程。
原子从较高的激发态向较低的激发态或基态跃迁的过程,是辐射能量的过程,这个能量以光子的形式辐射出去,吸收或辐射的能量恰等于发生跃迁的两能级之差。
说明:
氢原子中只有一个核外电子,这个电子在某个时刻只能在某个可能轨道上,或者说在某个时间内,由某轨道跃迁到另一轨道——可能情况只有一种。
可是,通常容器盛有的氢气,总是千千万万个原子在一起,这些原子核外电子跃迁时,就会有各种情况出现了。
但是这些跃迁不外乎是能级图中表示出来的那些情况。
(1)夫兰克—赫兹实验的历史背景及意义
1911年,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1913年,玻尔将普朗克量子假说运用到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建立了与经典理论相违背的两个重要概念:
原子定态能级和能级跃迁概念。
电子在能级之间跃迁时伴随电磁波的吸收和发射,电磁波频率的大小取决于原子所处两定态能级间的能量差。
随着英国物理学家埃万斯对光谱的研究,玻尔理论被确立。
但是任何重要的物理规律都必须得到至少两种独立的实验方法的验证。
随后,在1914年,德国科学家夫兰克和他的助手赫兹采用电子与稀薄气体中原子碰撞的方法(与光谱研究相独立),简单而巧妙地直接证实了原子能级的存在,从而为玻尔原子理论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1925年,由于他二人的卓越贡献,他们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1926年于德国洛丁根补发)。
夫兰克-赫兹实验至今仍是探索原子内部结构的主要手段之一。
所以,在近代物理实验中,仍把它作为传统的经典实验。
(2)夫兰克—赫兹实验的理论基础
根据玻尔的原子理论,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稳定状态之中,其中每一种状态相应于一定的能量值En(n=1,2,3‥),这些能量值称为能级。
最低能级所对应的状态称为基态,其它高能级所对应的态称为激发态。
当原子从一个稳定状态过渡到另一个稳定状态时就会吸收或辐射一定频率的电磁波,频率大小决定于原子所处两定态能级间的能量差。
(h为普朗克恒量)
本实验中是利用一定能量的电子与原子碰撞交换能量而实现,并满足能量选择定则:
(V为激发电位)
夫兰克-赫兹实验玻璃容器充以需测量的气体,本实验用的是汞。
电子由阴级K发出,K与栅极G之间有加速电场,G与接收极A之间有减速电场。
当电子在KG空间经过加速、碰撞后,进入KG空间时,能量足以冲过减速电场,就成为电流计的电流。
(3)实验原理
改进的夫兰克-赫兹管的基本结构如下图所示。
电子由阴极K发出,阴极K和第一栅极G1之间的加速电压VG1K及与第二栅极G2之间的加速电压VG2K使电子加速。
在板极A和第二栅极G2之间可设置减速电压VG2A。
设汞原子的基态能量为E0,第一激发态的能量为E1,初速为零的电子在电位差为V的加速电场作用下,获得能量为eV,具有这种能量的电子与汞原子发生碰撞,当电子能量eV 如果eV≥E1-E0=ΔE,则汞原子从电子中取得能量ΔE,而由基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ΔE=eVC。 相应的电位差VC即为汞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 在实验中,逐渐增加VG2K,由电流计读出板极电流IA,得到如下图所示的变化曲线: (4)实验结论 夫兰克—赫兹实验证明了原子被激发到不同的状态时,吸收的能量是不连续的,进而说明原子能量是量子化的。 6、玻尔理论的局限性 玻尔理论虽然把量子理论引入原子领域,提出定态和跃迁概念,成功解释了氢原子光谱,但对多电子原子光谱无法解释,因为玻尔理论仍然以经典理论为基础。 如粒子的观念和轨道。 量子化条件的引进没有适当的理论解释。 7、电子在某处单位体积内出现的概率——电子云 课堂练习 (1)对玻尔理论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CD) A.继承了卢瑟福的原子模型,但对原子能量和电子轨道引入了量子化假设 B.对经典电磁理论中关于“做加速运动的电荷要辐射电磁波”的观点表示赞同 C.用能量转化与守恒建立了原子发光频率与原子能量变化之间的定量关系 D.玻尔的两个公式是在他的理论基础上利用经典电磁理论和牛顿力学计算出来的 (2)下面关于玻尔理论的解释中,不正确的说法是(C) A.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状态中,每个状态都对应一定的能量 B.原子中,虽然核外电子不断做加速运动,但只要能量状态不改变,就不会向外辐射能量 C.原子从一种定态跃迁到另一种定态时,一定要辐射一定频率的光子 D.原子的每一个能量状态都对应一个电子轨道,并且这些轨道是不连续的 (3)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中,量子数N越大,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CD) A.电子轨道半径越大B.核外电子的速率越大 C.氢原子能级的能量越大D.核外电子的电势能越大 (4)根据玻尔的原子理论,原子中电子绕核运动的半径(D) A.可以取任意值B.可以在某一范围内取任意值 C.可以取一系列不连续的任意值D.是一系列不连续的特定值 (5)按照玻尔理论,一个氢原子中的电子从一半径为ra的圆轨道自发地直接跃迁到一半径为rb的圆轨道上,已知ra>rb,则在此过程中(C) A.原子要发出一系列频率的光子B.原子要吸收一系列频率的光子 C.原子要发出某一频率的光子D.原子要吸收某一频率的光子 18.5激光 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激光产生的机理; (2)通过阅读,收集整理相关资料,认识激光器的构成和常见激光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外阅读,收集整理有关激光应用的资料,培养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对激光的特点及应用的学习,培养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激光应用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科学知识的无究力量,培养热爱科学的品质。 教学重点: 激光产生的机理。 教学难点: 激光产生的机理。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教学用具: 投影片,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 第五节激光 (一)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氢原子光谱,了解了有关物质发光的知识。 对于普通的光源,如白炽灯,灯丝原子吸收了电流做功产生的热被激发到高能级,即处于激发态,处于高能级的原子是不稳定的,会自发地向更低能级跃迁,同时放出光子,这就是自发发射。 经过一个或多个这样的过程,原子最终回到基态。 在原子自发发射过程中,包含了各种频率的光,因此,这种普通光源发出的光不是相干光。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不同于自发发射的光,这种光被称为激光。 英文缩写为Laser,中文也常音译为“镭射”。 (二)进行新课 1、激光的产生机理 (1)概念: 激光准确内涵是“来自受激辐射的放大、增强的光”。 英文全称为LightAmplification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理 原子结构 教案 知识点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