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学年福州市高三地理调研卷A卷附答案解析.docx
- 文档编号:27441570
- 上传时间:2023-07-01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735.76KB
21学年福州市高三地理调研卷A卷附答案解析.docx
《21学年福州市高三地理调研卷A卷附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学年福州市高三地理调研卷A卷附答案解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1学年福州市高三地理调研卷A卷附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福州市高三地理
10月调研卷A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
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福建省莆田市萩芦镇建有福建省最大的山区风电场,首次选用直径90m的大叶片风机,且朝向东北(如图1右图所示)。
图1左图为海峡两岸部分区域图。
读图回答1~2题。
图1
1.设计该地风电设施的密度和叶片朝向时,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①人口的分布②年降水量③风频④地形⑤日照时数
A.①③④B.①②③C.③④⑤D.②③⑤
2.该省大力发展风电的原因是()
①减少酸雨的危害②发电量大且稳定③因地制宜地发展可再生能源④以新能源全面替代常规能源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
位于新西兰南岛的亚伯塔斯曼国家公园面积约225平方千米,最高峰海拔1156米。
某游客在“五一”劳动节期间前往该公园进行徒步、自驾相结合的深度体验游。
图2为该游客在公园内拍摄的一处景点照片,该景点位于海岸悬崖旁,由一形如苹果的巨型球状花岗岩从中间分裂为两瓣而成,被称为分裂苹果岩。
据此完成3~5题。
图2
3.组成分裂苹果岩的矿物直接来自()
A.地球表面B.地壳上部C.地壳下部D.地幔上部
4.该游客对分裂苹果岩的形成过程做了下列推理,其中合理的是()
A.地壳抬升→剥蚀出露→球状风化→岩体断裂
B.地壳抬升→剥蚀出露→岩体断裂→球状风化
C.地壳下沉→剥蚀出露→水平挤压→岩体断裂
D.地壳下沉→剥蚀出露→水平拉张→岩体断裂
5.考虑当地的环境特征,该游客前往亚伯塔斯曼国家公园体验游之前无需准备()
A.防风帐篷B.防晒物品C.氧气瓶D.防寒衣物
某河流流经滑坡集中分布区,该区域历史上发生过一次规模较大的滑坡,图3示意滑坡发生前后当地河谷地貌演化过程中的3个阶段(未分先后)。
据此完成6~8题。
图3
6.该河谷地貌按时间演化的先后顺序是()
A.Ⅰ、Ⅱ、ⅢB.Ⅱ、Ⅰ、ⅢC.Ⅲ、Ⅱ、ⅠD.Ⅲ、Ⅰ、Ⅱ
7.Ⅱ阶段,该河流部分河段河面变宽的主要原因是()
A.河流的侧蚀拓展B.滑坡体堵塞的作用
C.上游来水量加大D.河床泥沙淤积增多
8.I阶段,新形成在河流左岸的河漫滩()
A.在洪水期不会被淹没B.由河流快速下切而成
C.在河流凹岸侵蚀而成D.由坡面径流侵蚀而成
受土地开发和防洪等因素的影响,城市河流往往被两条水泥堤防牢牢控制,目前利用废旧轮胎、石笼阀与内装碎石土的生态袋(生态袋由抗腐蚀材料制成,只透水不透土,具有满足植物生长的孔径)制成的新型生态河堤受到许多城市的青睐。
图4示意新型生态河堤。
据图回答9~11题。
图4
9.新型生态河堤侧面铺设废旧轮胎的主要目的是
A.减少河水渗漏,保护水源B.减缓水流冲刷,保护河岸
C.固定植物根系,促进生长D.缩窄河流水道,提高水位
10.与传统硬质河岸相比,石笼网与生态袋结合可以
A.减少河流水量B.减少河道淤积
C.减轻旱涝灾害D.缩短使用期限
11.香根草主要用于改善水质,推断其具有的特性是
A.光合作用强,喜光B.茎干中空而脆
C.根系横向生长D.适应性强,耐旱涝
读某地理考察小组在沙漠地区利用“日光蒸馏法”取水示意图,完成12~13题。
图5
12.该方法揭示了水循环的主要动力包括()
①风力②地球重力③太阳能④温室效应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3.该方法可以模拟水循环的环节主要有()
①蒸发②水汽输送③大气降水④地下径流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住宅的环境设计特别关注树种的选择与布局,不同树种对光照与风有不同影响。
图6为华北某低碳社区(40°N)住宅景观设计示意图。
读图回答14~15题。
图6
14.仅考虑阳光与风两种因素,树种与房屋组合最好的设计是
A.①B.②C.③D.④
15.为保证冬季太阳能最佳利用效果,图中热水器安装角度合理的是
A.①B.②C.③D.④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5分)
二、非选择题:
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5分)
青藏铁路锡北段(锡铁山一北霍鲁逊盐湖矿区,如图I)位于柴达木盆地,沿线风沙灾害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
在我国铁路沿线风沙防治工程中,较为成功的案例是包兰铁路沙坡头段的以植物防沙为主的“五带一体”的防护体系,但青藏铁路锡北段无法利用植物防沙。
通过对锡北段进行考察研究,专家认为防治该地风沙灾害最有效的措施是采用透风挡沙墙与石方格相结合(如图Ⅱ所示)的方式。
(1)简述青藏铁路锡北段风沙对铁路及运行列车的主要危害。
(6分)
(2)分析青藏铁路锡北段无法利用植物防沙的原因。
(4分)
(3)说明透风挡沙墙与石方格相结合防沙方式的优势。
(5分)
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4分)
日本是一个多山的岛国,位于本州岛西侧的白川乡合掌村四面环山,冬季多雪,稻田纵横,水库水渠众多,有独特的传统民居“合掌造”。
“合掌造”一般坐北朝南,它是一种屋顶以稻草和茅草覆盖的木造建筑,屋顶厚且陡峭,呈人字型,如同双手舍十。
(1)分析白川乡合掌村冬季多雪的原因。
(4分)
(2)根据表格,简要说明“合掌造”建筑特点对适应当地地理环境的作用。
(6分)
(3)简析合掌村水库水渠众多的自然原因。
(4分)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是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夏季天气和气候的一个重要环流系统。
副高的活动是我国天气预报员进行夏季天气预报所必须关注的。
用以表征副高特征的指标很多,其中500hPa(平均约5500米高空)等压面高度分布图中588线(即500hPa等压面在此处出现的高度为5880米)包围的区域常常用来表征副高的位置。
下图为夏季某时刻500hPa等压面的高度分布状况。
(1)在图中适当位置用平行斜线标注出副高的范围。
(2分)
(2)受副高控制的区域其天气一般比较干热,说明理由。
(6分)
(3)图示时刻,我国华北北部及东北部分地区形成了强降水天气,推测其原因。
(4分)
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4分)
山区风力、风向多变,一旦发生火灾,山火较难扑灭。
消防人员常采用喷水、喷洒灭火剂、复土、扑打和砍伐隔离带等方式扑灭森林大火。
如果风力很小,也会用“点倒火”方式快速灭火。
图a示意某山区森林大火位置,图b示意”点倒火“灭火方式。
b图
a图
(1)从地形角度分析图示山区森林大火难以扑灭的原因。
(4分)
(2)运用热力环流原理,说明”点倒火”可以灭火的原因。
(6分)
(3)有人说,山火对森林的危害很大;有人说,山火对森林也有益处。
请选择一种观点并说明理由。
(4分)
2020-2021学年福州市高三地理10月调研卷A卷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
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2
3
4
5
6
7
8
9
10
A
B
D
A
C
C
B
C
B
C
11
12
13
14
15
D
B
A
C
D
二、非选择题:
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15分)
(1)(铁路路基较高)风沙堆积,填埋路基和轨道;侵蚀路基(和路肩);损害机车车辆和通信、信号设备等;加大钢轨、车轮等设备的磨损,影响视线,影响运行列车安全。
(6分)
(2)柴达木盆地海拔高,年均温低;内陆盆地降水稀少,蒸发旺盛,沙漠广布;周边盐湖众多,风力较强,沙漠含盐量高,植物无法存活。
(4分)
(3)挡沙墙可以降低风速,阻隔,减小风沙对路基的掩埋作用。
石方格设置在路基两侧和挡沙墙之间,增大地面的粗糙度,进一步削减风速,同时固定地表沙面,防止就地起沙。
(5分)
17.(14分)
(1)冬季盛行(寒冷干燥的)西北风;经日本海(海洋)增温增湿作用明显;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多;气温在O℃以下,以降雪为主。
(4分)
(2)(6分)(答3点即可)
(3)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旱涝灾害频繁;国土面积小,河流短小流急,地表水容易流失;水稻需水量大,需要引水灌溉。
(4分)
18.(12分)
(1)如下图所示:
未将588线范围内用阴影全部标注的、标注超出范围的均不得分。
(2分)
(2)(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气流下沉过程中增温,同时不易形成降水,太阳辐射强;区域内气压梯度小,风力微弱。
(6分)
(3)(华北北部及东北部分地区)位于副高北侧,当地冷暖气流交汇易形成大范围锋面降水区域。
(4分)
19.(14分)
(1)山区地形复杂,风力、风向不定,火势难以预测;山高坡陡,交通不便,机械设备难以进入;地势高,山上取水非常困难。
(4分)
(2)山火火源处气温升高,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水平气流由四周流向火场,吸引“倒火”向火场方向燃烧;当两火相遇时,可燃物和氧气都已燃烧殆尽,山火自然熄灭。
(6分)
(3)害:
山火导致物种减少,森林生物多样性减少;森林资源破坏,木材蓄积量减少;山区自然环境变化,森林生态环境恶化。
益:
增加土壤有机肥,加速优势树种的生长;杀灭害虫,降低森林虫害风险;促进耐火植物生长和森林更新,更新生态系统。
(任选害或益一方面回答,答2点即可)(4分)
附:
选择题详解
1.A2.B
【解析】
1.风电设施的密度大小,取决于用电市场的大小,所以,人口的分布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同时,地形状况既影响人口的分布,又影响风电设施的建设;风频的大小取决于叶片朝向。
结合选项,A项正确。
2.风电是清洁能源,可以减少火力发电带来的酸雨危害;同时,东南沿海地区风能资源丰富,具有开发风能的巨大潜力。
但是风能稳定性差,所以,短时间还不能全面替代常规能源,B项正确。
3.D4.A5.C
【解析】
3.分裂苹果岩为巨型球状花岗岩,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是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岩浆来自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D正确。
ABC错误。
故选D。
4.分裂苹果岩的形成过程是:
岩浆侵入到地壳内部,形成侵入岩花岗岩;这时花岗岩还在地壳深处,后来地壳抬升;花岗岩周围的围岩被外力剥蚀,围岩被剥蚀完毕后,花岗岩岩体出露;花岗岩岩体出露后,岩体发生球状风化,岩体形成圆球状,进而岩体断裂,如苹果的巨型球状花岗岩从中间分裂为两瓣,形成分裂苹果岩,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5.新西兰南岛处于西风带,四周为海洋,风力较大,需准备防风帐篷;户外活动时间长,需准备防晒物品;“五一”劳动节期间新西兰即将进入冬季,需准备防寒衣物,ABD错误。
亚伯塔斯曼国家公园最高峰海拔1156米,整体海拔不高,无需准备氧气瓶,C正确。
故选C。
6.C7.B8.C
【解析】
6.读图可知,Ⅲ图中只有古河道,还没有出现滑坡体,表示滑坡之前的情况,可以推断时间是最早的;Ⅱ图中出现较大的滑坡体,并且滑坡体堵塞河道,上游河段河面变宽,河流改道,古河道被废弃,可以推断时间较晚;Ⅰ图中,滑坡体部分被侵蚀,被拦蓄的河水下泄,蓄水减少,上游河段河面变窄,现代河道形成,可以推断时间最晚,所以,该河谷地貌按时间演化的先后顺序是Ⅲ、Ⅱ、Ⅰ,C正确。
ABD错误。
故选C。
7.读图可知,Ⅱ阶段,出现较大的滑坡体堵塞河道,上游河段蓄水增多,所以河面变宽,B正确,ACD错误,故选B。
8.读图可知,新形成在河流左岸的河漫滩位于河流的凹岸,是河流在凹岸侵蚀作用形成的;在洪水期会被淹没;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9.B10.C11.D
【解析】
9.从“城市河流往往被两条水泥堤防牢牢控制”可以看出,传统河堤硬质牢固。
轮胎中空,并不能明显减少河水渗漏,A错误。
轮胎的铺设对提高水位十分有限,且新型生态河堤建设主要体现生态功能,D错误。
生态带具有满足植物生长的孔径,C错误。
新型生态河堤是利用废旧轮胎、石笼网与内装碎石土的生态带,牢固性相对要差,利用废旧轮胎可以减缓水流对生态带(河岸)的冲刷,保护河岸,B正确。
10.传统硬质河道河水和两岸地下水不能互补,而石笼网与生态带可以透水,河水和地下水可以互补。
枯水期,地下水可补给河水,洪水期,河水补给地下水,最终减轻旱涝灾害。
C正确。
11.从图看,香根草从河堤底部到河堤顶部均有种植,推测有些生长于水中;河道水位常会出现季节变化,可以推测部分香根草时而被浸没,时而露出水面。
因此推测香根草耐旱涝,D正确。
12.B13.A
【解析】
本题组以沙漠地区利用“日光蒸馏法”取水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两道试题,涉及水循环的动力、水循环的环节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12.图中显示,“日光蒸馏法”利用太阳辐射的能量,使水分蒸发,③符合题意。
凝结的水滴在地球重力作用下,滴落到容器中,②符合题意。
图中显示,“日光蒸馏法”与风力、温室效应关系不大,①、④不符合题意。
综合上述判断,选项B符合题意,排除A、C、D。
故选B。
13.图中显示,“日光蒸馏法”可以模拟水循环的环节主要有蒸发,①对。
没有水汽输送环节,②错。
水汽的凝结、滴落,类似于大气降水过程,③对。
图中没有显示下渗和地下径流环节,④错。
综合上述判断,选项A符合题意,排除B、C、D。
故选A。
14.C15.D
【解析】
14.图中40°N,从考虑阳光方面,夏季南方有树可以遮阴降温,冬季由于比较冷,且盛行北风,所以北方有常绿针叶树有利于阻挡北风,南方为落叶阔叶树,可以增加阳光。
故选C。
15.正午太阳高度角决定热水器安装角度,热水器最好与太阳光线垂直,冬至时下午太阳高度角为90°-(40°+23°26′)=26°34′,热水器安装角度与正午太阳高度互余,大约为63°26′,与④最接近,选D。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1 学年 福州市 地理 调研 答案 解析